登陆注册
25897600000002

第2章 玉石部上品一(2)

陶隱居云:藍田在長安東南,舊出美玉,此當是玉之精華,白者質色明徹,可消之為水,故名玉泉。今人無復的識者,惟通呼為玉爾。張華又云:服玉甩藍田殼玉白色者,此物平常服之,則應神仙。"有人臨死服五斤,死經三年,其色不變。古來發冢見尸如生者,其身腹內外,無不大有金玉。漢制,王公葬,皆用珠襦玉匣,是使不朽故也。煉服之法,亦應依《仙經》服玉法,水屑隨宜。雖曰性平,而服玉者亦多發熱,如寒食散狀。金玉既天地重寶,不比餘石,若未深解節度,勿輕用之。

《別本》注云:玉泉者,玉之泉液也。以仙室玉池中者為上。今《仙經》三十六水法中,化玉為玉漿、稱為玉泉。服之長年不老,然功劣於自然泉液也。一名玉液,一名瓊漿。

禹錫云:謹按《日華子》云:玉泉治血塊。

《衍義》曰:玉泉,《經》云生藍田山谷,採無時。今藍田山谷無玉泉。泉水,古今不言採。又曰:服五斤。古今方,水不言斤。又曰:一名玉札。如此則不知定是何物。諸家所解,更不言泉,但為玉立文。陶隱居雖日可消之為水,故名玉泉。誠如是則當言玉水,亦不當言玉泉也。蓋泉具流布之義,別之則無所不通。《易》又曰:山下出泉蒙。如此則誠非止水,終未臻厥理。今詳泉字,乃是漿字,於義方允。漿中既有玉,故日服五斤。去古既遠,亦文字脫誤也。採玉為漿,斷無疑焉。

石鍾乳

味甘,溫,無毒。主咳逆上氣,明目,益精,安五臟,通百節,利九竅,下乳汁,益氣、補虛損,療腳弱疼冷,下焦傷竭,強陰。久服延年益壽,好顏色,不老,令人有子。不煉,服之令人淋。一名公乳,一名蘆石,一名夏石。生少室山谷及太山。採無時。蛇床為之使,惡牡丹、玄石、牡蒙,畏紫石英、蘘草。

《圖經》曰:石鍾乳,生少室山谷及泰山,今道州江華縣及連、英、韶、階、峽州山中皆有之。生岩穴陰處,溜山液而成,空中相通,長者六七寸,如鵝翎管狀,碎之如爪甲,中無雁齒,光明者善,色白微紅。採無時。舊說乳有三種:有石鍾乳者,其山純石,以石津相滋,狀如蟬翼為石乳,石乳,性溫。有竹乳者,其山多生篁竹,以竹津相滋,乳如竹狀,謂之竹乳,竹乳性平。有茅山之乳者,其山土石相雜,遍生茅草,以茅津相滋,乳色稍黑而滑潤,謂之茅山之乳,茅山之乳性微寒。凡此三種,尤難識別。而唐李補闕煉鍾乳法云:取韶州鍾乳,無問厚薄,但令顏色明淨光澤者,即堪入煉。惟黃赤二色不任用。柳宗元《與崔連州論鍾乳書》亦云:取其色之美而已,不必惟土之信。是此藥所重,惟明白者,不必盡如上所說數種也。今醫家但以鵝管中空者為最。又《本經》中品載殷孽云:鍾乳根也,生趙國山谷,又生梁山及南海。又云:孔公孽,殷孽根也。生梁山山谷。又云:石花、石床,并與殷孽同。陶隱居云:凡鍾乳之類,有三種,同一體,從石室上汁溜積久盤結者,為鍾乳床,即此孔公孽也;其以次小龕提者,為殷孽,今人呼為孔公孽。殷孽復溜輕好者為鍾乳,雖同一類,而療體為異。蘇恭云:二孽在上,床花在下。陶謂孔公孽為乳床,非也。又有石腦,云亦鍾乳之類。凡此五種,今醫家稀復用之,但用鍾乳耳。

《藥性論》云:鍾乳亦名黃石砂,有大毒。主****,寒嗽,壯元氣,建益陽事,能通聲。忌羊血。

陶隱居云:第一出始興,而江陵及束境名山石洞亦皆有。惟通中輕薄如鵝翎管,碎之如爪甲,中無雁齒,光明者為善。長挺乃有一二尺者。色黃,以苦酒洗刷則白。《仙經》用之少,而俗方所重。

《唐本注》云:鍾乳第一始興,其次廣、連、澧、朗、郴等州者,雖厚而光潤可愛,餌之并佳。今峽州、青溪、房州三洞出者,亞於始興。自餘其非土地,不可輕服,多發淋渴,止可搗篩,白練裹之,合諸藥草浸酒服之。陶云鍾乳一二尺者,謬說。

《日華子》云:補五勞七傷,通亮者為上。更有蟬翼乳,功亦同前。凡將合鎮駐藥,須是一氣研七周時,點末臂上,便入肉不見為度。慮人歇,即將鈴繫於槌柄上,研常嗚為驗。

雷公云:凡使,勿用頭粗厚并黑大者,為孔公石,不用。色黑及經大火驚過并久在地上收者,曾經藥物制者,并不得用。須要鮮明,薄而有光潤者,似鵝翎筒子為上,有長五六寸者。凡修事法,以五香水煮過一伏時,然後灑出,又別用甘草、紫背天葵汁漬,再煮一伏時,凡八兩鍾乳,用沉香、零香、藿香、甘松、白茅等各一兩,以水先煮過一度了,第二度方用甘草等二味各二兩再煮了,灑出拭乾,緩火焙之,然後入臼搗。如粉篩過,卻入缽中。令有力少壯者三兩人不住研,三日夜勿歇。然後用水飛澄了,以絹籠之,於日中曬令乾,又入缽中,研二萬遍後,以瓷合子內收貯用。

禹錫云:謹按吳氏云:鍾乳,一名虛中。神農:辛。桐君、黃帝、醫和:甘。扁鵲:甘,無毒。生山谷陰處岸下。溜汁成如乳汁,黃白色,空中相通,二月、三月採,陰乾。

蕭炳云:如蟬翅者上,爪甲者次,鵝管者下。明白薄者可服。

《泰清石壁記》:煉鍾乳法,《太清經》云:取好細末,置金銀甌器中,瓦一片密蓋甌上,勿令泄氣,蒸之自然化作水。

《衍義》曰:蕭炳云如蟬翼爪甲者為上,鵝管者下。《經》既言乳,今復不取乳,此何義也?蓋乳取性下,不用如雁齒者,謂如烏頭、附子不用尖角之義同。但明白光潤輕鬆,色如煉消石者佳。

礬石

味酸,寒,無毒。主寒熱,泄痢,白沃,陰蝕,惡瘡,目痛,腎骨齒,除固熱在骨髓,去鼻中息肉。煉餌服之,輕身、不老、增年。岐伯云:久服傷人骨。能使鐵為銅。一名羽囗泥結切,一名羽澤。生河西山谷及隴西武都、石門。採無時。甘草為之使,惡牡蠣。

《圖經》曰:礬石,生河西山谷及隴西武都、石門,今白礬則晉州、慈州、無為軍,綠礬則隱州溫泉縣、池州銅陵縣,并煎礬處出焉。初生皆石也,採得碎之,煎煉乃成礬。凡有五種,其色各異,謂白礬、黃礬、黑礬、綠礬、絳礬也。白礬則入藥,及染人所用者。綠礬亦入咽喉、口齒藥及染色。黃礬丹竈家所須,時亦入藥。黑礬惟出西戎,亦謂之皂礬,染鬚鬢藥或用之。絳礬本來綠色,亦謂之石膽,燒之赤色,故有絳名,今亦稀見。又有礬精、礬蝴蝶,皆煉白礬時,候其極沸,盤心有濺溢豬,如物飛出,以鐵匕接之,作蟲飛者,礬蝴蝶也。但成塊光瑩如水晶者,礬精也。此二種入藥,力緊於常礬也。又有一種柳絮礬,亦出礬處有之,煎煉而成,輕虛如綿絮,故以名之。今醫家用治痰壅及心肺煩熱,甚佳。

陶隱居云:今出益州北部西川,從河西來。色青白,生者名馬齒礬。已煉成絕白,蜀人又以當消石名白礬。其黃黑者名雞屎礬,不入藥,惟堪鍍作以合熟銅,投苦酒中,塗鐵皆作銅色。外雖銅色,內質不變。《仙經》餌之,丹方亦用。俗中合藥,皆先火熬,令沸燥。以療齒痛,多即壞齒,是傷骨之證,而云堅骨齒,誠為疑也。今注:陶云蜀人用白礬當消石,誤也。

《日華子》云:白礬,性凍。除風去勞,消痰止渴,暖水臟,治中風失音,疥癬。和桃人、蔥湯浴,出汗。

雷公云:凡使,須以瓷瓶盛,於火中緞令內外通赤,用鉗揭起蓋,旋安石蜂窠於赤瓶子中,燒蜂窠盡為度,將鉗夾出放冷,敲碎入缽中研如粉後,於屋下掘一坑,可深五寸,卻以紙裹留坑中一宿,取出再研。每修事十兩,用石蜂窠六兩,盡為度。

禹錫云:謹按《藥性論》云:礬石,使。一名理石。畏麻黃,有小毒。能治鼠漏、瘰癧,療鼻衄,治齆鼻,生含咽津,治急喉痺。

劉禹錫《傳信方》:治氣痢巴石丸,取白礬一大斤,以炭火淨地,燒令汁盡,則其色如雪,謂之巴石。取一大兩細研,治以熟豬肝作丸,空腹飲下,丸數隨氣力加減,水牛肝更佳。

《崔氏方》:治甲疽,或因割甲傷肌,或因甲長侵肉,遂成瘡腫痛,復綠窄靴研損四邊,腫熾黃水出,浸淫相染,五指俱爛,漸漸引上,腳趺泡漿,四邊起如火燒瘡,日夜倍增,醫方所不能療者。綠礬石五兩,形色似朴消而綠色。取此一物置於鐵板上,聚炭封之,囊袋吹令火熾,其礬即沸,流出色赤如融金汁者,是真也。看沸定汁盡,去火待冷,取出按為末,色似黃丹,收之。先以鹽湯洗瘡,拭乾,用散傅。

《聖惠方》:治小兒臍中汁出不止并赤腫,用礬燒灰,細研傅之。

《外臺秘要》:主目翳及肉。用礬最白者,內一黍米大於翳上及駑肉上,即令汨出,綿拭之,令惡汁盡,日一,其疾日日減,翳自消薄便差。礬石須真白好者,方可使用。

《千金方》:治小兒口瘡,飲乳不得。以白礬如鵝子大置醋中,塗兒足底,一匕即愈。又方:治鼻中息肉。燒礬石末,面脂和,綿裹塞鼻中,數日息肉自隨藥消落。又方:治齒齦問津液血出不止。以礬石一兩,燒水三升,煮取一升,先拭齒,乃含之。

《千金翼方》:治陰癢脫方。燒礬石一味,研為末,每日空心酒調方寸匕服,日三。又方:治腳氣衝心。白礬二兩,以水一斗五升,煎三五沸,浸洗腳良。

《肘後方》:療耳內卒腫痛,出膿水不止方。礬石燒末,以筆管吹耳內,日三四度,或以綿裹塞耳中,立差。又方:療人陰生瘡,膿出作臼。取高昌白礬、麻仁等分,研煉豬脂相和成膏,槐白皮作湯,洗瘡,拭令乾即塗膏,然後以揪葉貼其上,不過三度差。

王氏《博濟方》:治驢涎、馬汗毒所傷。白礬飛過,黃丹炒令紫色,各等分,相衷合,以貼患處。

《簡要濟眾方》:治牙齒腫痛。白礬一兩燒灰,大露蜂房一兩微炙,為散。每用二錢,水一中盞,煎十餘沸,熱喋牙,冷吐之。

《孫用和方》:治懸癰垂長,咽中妨悶。白礬一兩,燒灰,鹽花一兩,二味細研,以箸頭點藥。

《子母秘錄》:治小兒風疹不止。白礬十二分,暖熱酒投化,用馬尾搨酒塗之。

《御藥院方》:治腳膝風濕,虛汗,少力,多疼痛及陰汗。燒礬作灰,細研末,一匙頭,沸湯投之,淋洗痛處。

《衍義》曰:礬石,今坊州礬,務以野火燒過石,取以煎礬,色惟白,不逮晉州者。皆不可多服。損心肺,卻水故也。水化書紙上,纔乾,水不能濡,故知其性卻水。治涎藥多須者,用此意爾。火枯為粉,貼嶔甲。牙縫中血出如衄者,貼之亦愈。

消石

味苦、辛,寒、大寒,無毒。主五臟積熱,胃脹閉,滌去蓄結飲食,推陳致新,除邪氣,療五臟十二經脈中百二十疾,暴傷寒,腹中大熱,止煩滿、消渴,利小便及瘻蝕瘡。煉之如膏。久服輕身。天地至神之物,能化成十二種石。一名芒消。生益州山谷及武都、隴西、西羌。採無時。火為之使,惡苦參、苦菜,男女苑。

《圖經》曰:文具朴消條下。

《藥性論》云:消石,君,惡曾青,畏粥。味鹹,有小毒。主項下瘰癧,瀉,得根出破血。一名芒消。燒之即成消石矣。主破積,散堅結。一作苦消。甚治腹脹。其消石、芒消,多川原人製,多問之詳其理。

同类推荐
  • 天台九祖传

    天台九祖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曲藻

    曲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Michael

    Michae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翠渠摘稿

    翠渠摘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ales of Unrest

    Tales of Unres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逆天大妖

    逆天大妖

    少年林东,原是一大学生,却悲催穿越,联机修炼一途的腥风血雨而不知道该怎么选择,是选择平平凡凡一辈子?还是逆天而行?
  • 万源之祖

    万源之祖

    且看少年如何在异界天骄中崭露头角终成万源之祖
  • 量劫之始

    量劫之始

    忘却生死,不忘初心。一念存心,万物为真。万念加身,假亦作真。假假真真,皆应凡尘。
  • 凡人涅盘

    凡人涅盘

    “鸡头、燕颔、蛇颈、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凤凰也而涅槃正是凤凰之所性。相传:凤凰每次死后,会周身燃起大火,然后其在烈火中获得重生,并获得较之以前更强大的生命力,称之为“凤凰涅槃”。凤凰性格高洁,非非晨露不饮,非嫩竹不食,非千年梧桐不栖。陈凡正是巧然遇上了一只“超高傲”的凤凰,意外之下巧得凤凰之传承。且看陈凡是如何因此奇遇而主宰整个天地,笑傲乾坤......
  • 上错洞房赖错王

    上错洞房赖错王

    长的丑也就算了,没人爱也算了,穷的买不起馒头也算了,谁知她苏小七竟悲催到因为踩了一坨狗屎而摔死!重生之后的她穿越到宰相之女夏小七身上,从此苦逼的生活发生巨大变化!!!而且还嫁给了她暗恋十年的风流才子舒晏,苏小七简直要激动死了!而激动的后果就是她成亲当天爬错了洞房……
  • 人生提醒:法制篇

    人生提醒:法制篇

    日常生活中存在最多的是民事法律关系,如购买房屋发生买卖的法律关系,出租房屋发生租赁的法律关系,向银行贷款发生贷款法律关系等。法律关系是由一些事件和行为所引起的,在法律上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除的客观情况,被称为民事法律事实。民事法律事实包括:不直接包含人的意志的法律事实的“事件”(如:自然灾害、国家风险等)和根据当事人有意识的活动而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事实,即“行为”。行为则可以分为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两类。
  • 旋风少女:原来你还在这里

    旋风少女:原来你还在这里

    百草战胜了婷宜,却和她双双住院,她们能否冰释前嫌,若白又能否醒来,百草到底爱着谁,小三陷害,百草能否醒来,她能否回归?
  • 红颜劫之凤凰于飞

    红颜劫之凤凰于飞

    为了复仇,她纤纤玉手掌控整盘棋局,一场本是她意料之内的嫁娶,扭转乾坤。为了复仇,她赌上一生幸福,谈笑间,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在江湖掀起血雨腥风,在朝廷掀起阵阵波浪。他南晟霖,是秦国的王,原以为自己会掌握棋局,却一次次被她卷入纷争,为了护她,甘愿倾一国之力助她。他说:“你的仇,我帮你报,尽我所能,满足你一生所想。”他是楚复,楚国国君,为皇位而生,为皇位而活,却被她所惑,江山美人他都不想放手,可真心里,往往容不下算计。一盘棋,到底多少人在下?一个天下,到底多少人在争?计中计,情中情,一环紧扣一环,沉浮不定······
  • 中国文化名人谈治学

    中国文化名人谈治学

    科学之事,困难最多。如古来科学家,往往因试验科学致丧失其性命,如南北极及海底探险之类。又如新发明之学理,有与旧传之说不相容者,往往遭社会之迫害,如哥白尼之惨祸。可见研究学问,亦非有勇敢性质不可;而勇敢性质,即可于科学中养成之。纵观中外几千年的学术史,在学问中,真正杂而精的人极少。这种人往往出在学艺昌明繁荣的时期,比如古希腊的亚里士多、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以及后来德国古典哲学家中的几个大哲学家。
  • 并非桃色

    并非桃色

    夏雪进入广电局,驰骋于名利场,周旋于男人间,面对的不仅是欲壑难填的贪官,还有卑劣龌龊的小人,但最终她却平步青云。她平步青云的真相并非只有一个,桃色只是对手攻击她的一个由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