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97600000057

第57章 木部上品一(2)

《簡要濟眾》:治婦人漏下血不絕。槐花鵝不以多少燒作灰,細研。食前溫酒服二錢匕。

枸杞

味苦,寒。根大寒,子微寒,無毒。主五內邪氣,熱中消渴,周痺,風濕,下胸脅氣,客熱頭痛,補內傷大勞噓吸,堅筋骨,強陰,利大小腸。久服堅筋骨,輕身不老,耐寒暑。一名杞根,一名地骨,一名枸忌,一名地輔,一名羊乳,一名卻暑,一名仙人杖,一名西王母杖。生常山平澤及諸丘陵阪岸。冬採根,春夏採葉,秋採莖、實,陰乾。

《圖經》曰:枸杞,生常山平澤及丘陵阪岸,今處處有之。春生苗,葉如石榴葉而軟薄,堪食,俗呼為甜菜。其莖囗高三五尺,作叢。六月、七月生小紅紫花。隨便結紅實,形微長如棗核。其根名地骨。春夏採葉,秋採莖、實,冬採根。謹按《爾雅》云:枸杞,檵。郭璞云:今枸杞也。《詩˙小雅˙四牡》云:集於苞杞。陸機疏云:一名苦杞,一名地骨。春生,作羹茹微苦。其莖似莓。子秋熟,正赤。莖、葉及子服之,輕身益氣。

《藥性論》云:枸杞,臣,子、葉同說,味甘,平。能補益精血不足,易顏色,變白,明目,安神,令人長壽。葉和羊肉作羹,益人,甚除風,明目。若渴,可煮作飲,代茶飲之。白色無刺者良。

陶隱居云:今出堂邑,而石頭烽大樓下最多。其葉可作羹,味小苦。俗諺云:去家千里,勿食蘿摩、枸杞。此言其補益精氣,強盛陰道也。蘿摩一名苦丸,葉厚大,作藤生,摘亦有白乳汁,人家多種之。可生啖,亦蒸煮食也。枸杞根、實,為服食家用,其說甚美,仙人之杖,遠有旨乎。

禹錫云:按《爾雅疏》云:杞,一名枸檵。郭璞云:今枸杞也。《詩˙四牡》云:集於苞杞。陸機云:一名苦杞,一名地骨。春生作羹茹,微苦,其莖似莓,子秋熟,正赤,莖、葉及子,服之輕身益氣爾。

《抱朴子》云:家柴一名托盧,或名天精,或名卻老,又名地骨。

《日華子》云:一名地仙苗,除煩益志,補五勞七傷,壯心氣,去皮膚、骨節間風,消熱毒,散瘡腫。

雷公云:凡使根,掘得後使東流水浸,以物刷上土了,然後待乾,破去心,用熟甘草湯浸一宿,然後焙乾用。其根若似物命形狀者上,春食葉,夏食子,秋冬食根并子也。

《食療》云:寒,無毒。葉及子并堅筋能老,除風,補益筋骨,能益人去虛勞。根主去骨熱,消渴。葉和羊肉作羹尤善益人。代茶法煮汁飲之,益陽事,能去跟中風癢赤膜,搗葉汁點之良。

《千金方》:治肝虛或當風眼泪等新病方。枸杞子最肥者二升搗破,內絹袋置罐中,以酒一斗浸訖,密封勿泄氣,三七日,每旦開服,任往勿醉。

《經驗方》:金髓煎枸杞子,不計多少。逐日旋採摘紅熱者,去嫩蒂子揀令潔淨,便以無灰酒於淨器浸之,須是瓷,用酒浸以兩月為限,用蠟紙封閉緊密,無令透氣,候日數足漉出,於新竹器內盛貯,旋於沙盆中研令爛細,然後以細布濾過,候研據皆畢,去滓不用,即并前漬藥酒及濾過藥汁攪勻,量銀鍋內多少升斗作番次,慢火煎成膏,切須不住手用物攪,恐粘底不勻,候稀稠得所,然后用淨瓶器盛之,勿令泄氣。每早辰溫酒下二大匙頭,夜臥服之,百日中身輕氣壯,積年不廢,可以羽化。

《經驗後方》:治五勞七傷,庶事衰弱。枸杞葉半斤切,粳米二合,以石器中相和,煮作粥,以五味末、蔥白等調和食之。

孫真人《備急方》:治滿口齒有血。枸杞根為末,煎湯,嗽後吃。又治上膈吐血妙。

《沈存中方》:陝西枸杞,長一二丈,其圍數寸,無刺,根皮如厚朴,甘美異於諸處,生子如櫻桃,全少核,暴乾如餅,極爛有味。

《外臺秘要方》:療眼暴天行腫癢痛。地骨皮三斤,水三斗,煮取三升,絞去滓,更內鹽二兩,煎取二升,傅目。或加乾薑二兩。

《治疽方》:凡患癰疽惡瘡,出膿血不止者。取地骨皮不拘多少淨洗,先刮上面粗皮留之,再刮取細白穰,取粗皮同地骨一處煎湯,淋瘡上令膿血盡,以細穰貼之,有效。

《衍義》曰:枸杞當用梗皮,地骨當用根皮,枸杞子當用其紅實,是一物有三用。其皮寒,根大寒,子微寒,亦三等。此正是《孟子》所謂:性由杞柳之杞。後人徒勞分別,又為之枸棘,玆強生名耳。凡杞,未有無棘者,雖大至有成架,然亦有棘。但此物小則多刺,大則少刺,還如酸棗及棘,其實皆一也。今人多用其子,直為補腎藥,是曾未考究經意。當更量其虛實冷熱用之。

柏實

味甘,平,無毒。主驚悸,安五臟,益氣,除風濕痺,療恍惚,虛損吸吸,歷節腰中重痛,益血,止汗。久服令人潤澤美色,耳目聰明,不饑不老,輕身延年。生太山山谷。柏葉尤良。柏葉,味苦,微溫,無毒。主吐血、衄血,痢血,崩中赤白,輕身益氣,令人耐寒暑,去濕痺,止饑。四時各依方面採,陰乾。柏白皮,主火灼,爛瘡,長毛髮。牡蠣及桂、瓜子為之使,畏菊花、羊蹄、諸石及麵麯。

《圖經》曰:柏實,生太山山谷,今處處有之,而乾州者最佳。三月開花,九月結子,候成熟收採,蒸暴乾,春礧取熟人子用。其葉名側柏。密州出者尤佳。雖與他柏相類,而其葉皆側向而生,功效殊別。採無時。張仲景方療吐血不止者,柏葉湯主之。青柏葉一把,乾薑三片,阿膠一挺,炙,三味以水二升,煮一升,去滓,別絞馬通汁一升相和,合煎取一升,綿濾,一服盡之。

《藥性論》云:柏子仁,君,惡菊花,畏羊蹄草,味甘,辛。能治腰腎中冷,膀胱冷,濃宿水,興陽道,益壽,去頭風,治百邪鬼魅,小兒驚癇。又云側柏葉,君,與酒相宜,止尿血。味苦、辛,性行。治冷風,歷節疼痛。

《唐本》注云:柏枝節煮釀酒,主風痺,歷節風,燒取末,療病疥及癩瘡良。今出陝州、宜州為勝。

《日華子》云:柏子仁,治風,潤皮膚,此是側柏子,入藥微炒用。

雷公云:凡使,先以酒浸一宿,至明漉出,曬乾,卻用黃精自然汁於日中煎,手不住攪,若天久陰,即於鐺中著水,用瓶器盛柏子仁,著火緩緩煮成煎為度。每煎三兩柏子仁,用酒五兩浸乾為度。

《聖惠方》:治時氣瘴疫。用社中西南柏樹東南枝,取曝乾,搗羅為末,以水調下一錢匕。日三四服。《肘後方》同。又方:治大風疾,令眉鬢再生。用側柏葉九蒸九暴,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日三服,夜一服,熟水下五丸、十丸,百日即生。

《經驗後方》:治霍亂轉筋。先以裹腳,然後以柏樹木細剉,煮湯淋之。

《孫真人枕中記》云:採松柏法:嘗以三月、四月採新生松葉,可長三四寸許,并花蕊,取陰乾,細搗為末。其柏葉,取深山岩谷中,採當年新生,可長三二寸者,陰乾,細搗為末,用白蜜為丸如小豆大。常以月一十五日,日未出時,燒香東向,手持藥八十一丸,以酒下。服一年,延十年命;服二年,延二十年命。欲得長肌肉,加大麻、巨勝;欲心力壯健者,加茯苓、人參。此藥除百病,益元氣添五臟六腑,清明耳目,強壯不衰老,延年益壽,神驗。用七月七日露水丸之,更佳。服時乃咒曰:神仙真藥,體合自然。服藥入腹,天地齊年。咒訖服藥。斷諸雜肉、五辛。最切忌,慎之。

《姚氏方》:治鼠瘻腫核痛,未成膿。以柏葉傅著腫上,熬鹽著腫上熨,令熱氣下,即消。

《抱朴子》:漢武帝時,獵者於終南山見一人,無衣服,身皆生黑毛。跳坑越澗如飛,乃密伺其所在,合圍取得,乃是一婦人。問之:言我是秦之宮人,關東賊至,秦王出降,驚走入山,饑無所食,泊欲饑死。有一老公,教我吃松柏葉、實,初時苦澀,後稍便吃,遂不復饑。冬不寒,夏不熱,此女是秦人,至成帝時,三百餘載也。

《列仙傳》曰:赤松子,好食柏實,齒落更生。

《別說》云:謹按陶隱居說:柏忌取冢墓上者,今云出乾州者最佳。則乾州柏茂大者,皆是乾陵所出,他處皆無大者,但取其州土所宜,子實氣味豐美可也。乾陵之柏,異於他處,其木未有無文理者,而其文多為菩薩雲氣、人物鳥獸,狀極分明可觀。有盜得一株徑尺者,可直萬錢,關右人家,多以為貴,宜其子實最佳。又以枝節燒油膏,傅惡瘡久不差有蟲者。牛馬畜產有瘡疥,名為重病,以傅之。

《衍義》曰:柏,取儲以療馬瘑疥,今未見用松儲。老人虛秘,柏子仁、大麻子仁、松子仁等分,同研,溶白蠟丸桐子大。以少黃丹湯,服二三十丸,食前。嘗官陝西,每登高望之,雖千萬株,皆一一西指。蓋此木至堅之木,不畏霜雪,得木之正氣,他木不逮也。所以受金之正氣所制,故一一向之。

茯苓

味甘,平,無毒。主胸脅逆氣,憂恚、驚邪、恐悸,心下結痛,寒熱,煩懣,咳逆,口焦舌乾,利小便,止消渴,好唾,大腹淋瀝,膈中痰水,水腫淋結,開胸府,調臟氣,伐腎邪,長陰,益氣力,保神守中。久服安魂養神,不饑延年。一名茯菟。其有抱根者,名茯神。

茯神:平。主辟不祥,療風眩、風虛,五勞,口乾,止驚悸,多恚怒,善忘,開心益智,安魂魄,養精神。生太山山谷大松下。二月、八月採,陰乾。馬間為之使,得甘草、防風、芍藥、紫石英、麥門冬共療五臟。惡白斂,畏牡蒙、地榆、雄黃、秦艽、龜甲。

《圖經》曰:茯苓,生太山山谷,今泰華、嵩山皆有之。出大松下,附根而生,無苗、葉、花、實,作塊如拳在土底,大者至數斤,似人形、龜形者佳,皮黑,肉有白、赤二種。或云是多年松脂流入土中變成,或云假松氣於本根上生。今東人採之法:山中古松,久為人斬伐者,其枯折槎枿,枝葉不復上生者,謂之茯苓。神仙方多單餌之。其法:取白茯苓五斤,去黑皮,搗篩,以熟絹囊盛,於三斗米下蒸之,米熟即止,曝乾又蒸,如此三過。乃取牛乳二斗和合,著銅器中,微火煮如膏,收之。每食以竹刀割取,隨性任飽服之,則不饑。如欲食,先煮葵菜汁飲之,任食無礙。舊說琥珀,是千年茯苓所化,一名江珠。張茂先云:今益州永昌出琥珀,而無茯苓。又云:燒蜂窠所作。二說張皆不能辨。按《南蠻地志》云:村邑多琥珀,云是松脂所化。又云:楓脂為之,彼人亦不復知。地中有琥珀,則傍無草木,入土淺者五尺,深者或八九尺,大者如斛,削去皮,初如桃膠,久乃堅凝。其方人以為枕,然古今相傳是松類,故附於茯苓耳。

《藥性論》云:茯苓,臣,忌米醋。能開胃止嘔逆,善安心神,主肺痿痰壅,治小兒驚癇,療心腹脹滿,婦人熱淋,赤者破結氣。又云:茯神,君,味甘,無毒。主驚癇,安神定志,補乏,主心下急痛堅滿,人虛而小腸不利,加而用之。其心名黃松節,偏治中偏風,口之喎斜,毒風筋攣不語,心神驚掣,虛而健忘。

陶隱居云:按藥無馬間,或是馬莖,聲相近故也。今出鬱州,彼土人乃假研松作之,形多小虛赤不佳。自然成者,大如三四升器,外皮黑,細皺,內堅白,形如鳥獸、龜鱉者良。通神而致靈,和魂而煉魄,明竅而益肌,厚腸而開心,調榮而理胃,上品仙藥也。其有銜松根對度者為茯神,是其次茯苓後結一塊也。仙方惟云茯苓而無茯神,為療既同,用之亦應無嫌。

《范子》云:茯苓出嵩高三輔。

《淮南子》云:下有茯苓,上有菟絲。注云:茯苓,千歲松脂也。菟絲生其上而無根。一名女蘿也。

《典衛》云:茯苓者,松脂入地千歲為茯苓,望松樹赤者下有之。

《廣志》云:茯神,松汁所作,勝茯苓。或曰:松根茯苓貫著之,生朱提漢陽縣。

《日華子》云:茯苓,補五勞七傷,安胎,暖腰膝,開心益智,止健忘,忌酸及酸物。

雷公云:凡採得後,去皮心神了,搗令細,於水盆中攪令濁,浮者去之,是茯苓筋,若誤服之,令人眼中童子白黑晴點小,兼盲目。甚忌之。

《聖惠方》:治面皯疱及產婦黑疱如雀卵色。用白茯苓末,蜜和傅之。

《經驗後方》:養老延年服茯苓方:華山挺子茯苓,研削如棗許大,令四方有角,安於新瓷瓶內,以好酒浸,以三重紙封其頭後,一百日開,其色當如餳糖。可日食二塊,百日後肌體潤澤,服一年後,可夜視物,久久食之,腸化為筋,可延年耐老,面若童顏。

孫真人《枕中記》:服百日,百病除,二百日夜如晝,二年後役使鬼神,四年後玉女來侍。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千古五言之祖:<古诗十九首>》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至强兵魂

    至强兵魂

    是龙,你得给我盘着;是虎,你得给我趴着;是美女,那还不乖乖洗干净等着……特种兵的传奇迟傲天重回都市、霸临学院、拳打恶霸、脚踩纨绔。更有各色美女投怀送抱:清纯校花、知性教师、妖娆老板娘、火爆女警官……你们严肃点儿,俺是一个纯洁滴银……迟傲天于是说。
  • 马鸣菩萨大神力无比验法念诵轨仪

    马鸣菩萨大神力无比验法念诵轨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鬼画符

    鬼画符

    符者,令也;术者,局也……符术的世界,不一样的世界从幼稚步向成熟,诸多波折,伴随着诸多艰涩和欢笑轻松、诡异、惊悚、悲壮、多情……
  • 大唐后妃传(II)

    大唐后妃传(II)

    贵为储妃的沈珍珠,清婉隽秀,丽质天成,广平王李俶,丰神俊朗,霸气多情。二人一见倾心、刻骨相恋。李俶将珍珠疼入骨髓,爱至心灵。但君王的爱情,没有恒常的主题曲。在安史之变的兵马乱世中,在争权夺势的宫廷暗战中,珍珠以薄柳之身,承载起命运的跌宕与流离。她愿意与夫君共同进退,虽屡遭丧乱,也甘之如饴,毫无怨言;但她无法承荷他的猜疑、欺瞒与背叛。珍珠想要的,只是一份恒久如新的情;李俶不能舍弃的,除了她,还有这锦绣江山。从烟波浩淼的太湖畔,至富丽繁华的长安城,再到朔漠无边的回纥,阴冷孤桀的少年玩伴安庆绪、睥睨天下的夫君李俶、声威震世的回纥可汗默延啜,在她的生命中交错出现,对她深情拳拳、不离不弃。一程烟水,万重羁绊,沈珍珠柔情千斛,情归何处?
  • History of Friedrich II of Prussia

    History of Friedrich II of Prussi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穿越之邪魅太子妃太冷情

    穿越之邪魅太子妃太冷情

    上一世,她为替母报仇养精蓄锐十年,最后以出卖一世灵魂为代价与仇人同归于尽。这一世她桀骜不羁,看她如何掀起一场惊天风暴。他,本是天下人最为恐惧,却又最为尊敬的存在。人们口中的冷血无情,却在那一瞬间将心交给了那抹孤傲于天地间的女子。一::“苒儿只要你要,只要我有。如果我没有,付出任何代价也会为你寻得!”深邃冷锐的眼中带着无法化开的深情;二::“苒苒,这天下之大,我却只在你的身边才有归宿感,只是因为那是你!三::”我这命都是她的,为她失去双眼又算得了什么!只要她好好的!“本文一对一专情独宠
  • 微小说选集

    微小说选集

    非原创,总结在一起各种微小说,希望大家喜欢,
  • 蝴蝶飞过的邂逅

    蝴蝶飞过的邂逅

    一场蝴蝶带来的缘分,他与她相遇,可事实总是那么残忍,一场灾难使她忘了他的所有,一切都要从新开始,当她以为另一个他才是她命中的王子,他知道她已忘了他时,他选择了默默的守护和默默的祝福。。。。。。(新手一枚,希望大家能捧个场啊,沫璃保证好看的)
  • 术士于魔族

    术士于魔族

    一对双胞胎,终究是对立的双方,魔族于术士的对立,只为最后天梯的那一场劫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