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97600000065

第65章 木部中品(1)

秦椒

味辛,溫,生溫熟寒,有毒。主風邪氣,溫中除寒痺,堅齒髮,明目,療喉痺,吐逆,癥瘕,去老血,產後餘疾腹痛,出汗,利五臟。久服輕身,好顏色,耐老增年通神。生太山川谷及秦嶺上,或琅琊。八月、九月釆實。惡栝蔞、防葵,畏雌黃。

《圖經》曰:秦椒,生太山川谷及秦嶺上或琅琊,今秦、鳳間、及明、越、金、商州皆有之。初秋生花,秋末結實,九月、十月釆。陶隱居云:似椒而大,色黃黑,或呼大椒。蘇恭云:葉及莖、子都似蜀椒,但實細味短。《爾雅》云:檓,大椒。郭璞云:椒叢生,實大者名為檓。《詩唐風》云:椒聊且。陸機疏云:椒似茱萸,有針刺。莖葉堅而滑。蜀人作茶,吳人作茗,皆合煮其葉以為香。今成皋諸山謂之竹葉椒,其木亦如蜀椒,少毒熱,不中合藥,可著飲食中。又用蒸雞、豚最佳。

《藥性論》云:秦椒,君,味苦、辛。能治惡風遍身,四肢囗痺,口齒浮腫搖動,主女人月閉不通,治產後惡血痢,多年痢,主生髮,療腹中冷痛。

陶隱居云:今從西來。形似椒而大,色黃黑,味亦頗有椒氣。或呼為大椒。又云:即今樛樹。而樛子是豬椒,恐謬。樛,居虬切。

孟詵云:秦椒,溫。滅瘢,長毛,去血。若齒痛,醋煎含之。又損瘡中風者,以麵作餛飩,灰中燒之使熱,斷使口開,封其瘡上,冷即易之。又法:去閉口者水洗,麵拌煮作粥。空腹吞之,以飯壓之,重者再服。

《傷寒類要》:治膏癉,其人飲少小便多方:秦椒一分出汗,瓜蒂二分末。水服方寸匕,日三服。

《續千金方》:治蟲入耳。椒末一錢,醋半盞,浸良久,少少灌耳,蟲自耳出。

《衍義》曰:秦椒,此秦地所出者,故言秦椒。大率椒株皆相似,秦椒但葉差大,椒粒亦大而紋低,不若蜀椒皺紋高為異也。然秦地亦有蜀種椒。如此區別。

山茱萸

味酸,平、微溫,無毒。主心下邪氣,寒熱,溫中,逐寒濕痺,去三蟲,腸胃風邪,寒熱疝瘕,頭風,風氣去來,鼻塞,目黃,耳聾,面疱,溫中下氣,出汗,強陰益精,安五臟,通九竅,止小便利。久服輕身,明目,強力長年。一名蜀棗,一名雞足,一名鬾音妓實。生漢中山谷及琅琊、冤句、東海承縣。九月、十月采實,陰乾。蓼實為之使,惡桔梗、防風、防己。

《圖經》曰:山茱萸,生漢中山谷及琅琊、冤句、東海承縣,今海州亦有之。木高丈餘,葉似榆,花白。子初熟未乾,赤色,似胡囗子,有核,亦可啖;既乾,皮甚薄。九月、十月釆實,陰乾。

吳普云:一名鼠矢。葉如梅,有刺毛。二月花如杏。四月實如酸棗,赤。五月釆實。似此小異也。

陶隱居云:出近道諸山中大樹。子初熟未乾,赤色,亦可啖;既乾,皮甚薄,當以合核為用爾。

禹錫等按:《藥性論》云:山茱萸,使,味鹹、辛,大熱。治腦骨痛,止月水不定,補腎氣,興陽,堅長陰莖,添精髓,療耳嗚,除面上瘡,主能發汗,止老人尿不節。

《日華子》云:暖腰膝,助水臟,除一切風,逐一切氣,破癥結,洽酒齄。

雷公云:凡使,勿用雀兒蘇,真似山茱萸,只是核八稜,不入藥用。使山茱萸,須去內核。每修事去核子,一片取內皮用,只秤成四兩已來,緩火熬之方用。能壯元氣,秘精。核能滑精。

《衍義》曰:山茱萸,與吳茱萸甚不相類。山茱萸色紅,大如枸杞子。吳茱萸如川椒,初結子時,其大小亦不過椒,色正青。得名則一,治療又不同,未審當日何緣如此命名。然山茱萸能養腎臟,無一不宜。《經》與《注》所說備矣。

紫葳音威

味酸,微寒,無毒。主婦人產乳餘疾,崩中,癥瘕血閉,寒熱羸瘦,養胎。莖、葉:味苦,無毒。主痿蹶,益氣。一名凌苕,一名茇華,一名凌霄花。生西海川谷及山陽。

《圖經》曰:紫葳,凌霄花也。生西海川谷及山陽,今處處皆有,多生山中,人家園圃亦或種蒔。初作藤蔓生,依大木,歲久延引至巔而有花。其花黃赤,夏中乃盛。陶隱居云:《詩》有苕之華。郭云凌霄。又蘇恭引《爾雅˙釋草》云:曹,陵苕。郭云又名陵霄。按今《爾雅》注:苕,一名陵時。本草云而無陵霄之說,豈古今所傳書有異同邪?又據陸機及孔穎達疏義亦云:苕,一名陵時。陵時乃是鼠尾草之別名,郭又謂苕為陵時。本草云:今紫葳無陵時之名,而鼠尾草有之。乃知陶、蘇所引,是以陵時作陵霄耳。又陵霄,非是草類,益可明其誤矣。今醫家多釆其花乾之,入婦人血崩風毒藥,又治少女血熱風毒,四肢、皮膚生癮疹,并行經脈方:陵霄花不以多少,搗羅為散。每服二錢,溫酒調下,食前服,甚效。

《藥性論》云:紫葳,臣,一名女威,畏鹵鹹,味甘。主熱風風癇,大小便不利,腸中結實,止產後奔血不定,淋瀝,安胎。

《日華子》云:根,治熱風身癢,游風風疹,治瘀血帶下。花、葉功用同。

《斗門方》:治暴耳聾。凌霄葉爛杵自然汁,灌耳內,瘥。

《衍義》曰:紫藏,今蔓延而生,謂之為草。又有木身,謂之為木。又須物而上。然幹不逐冬斃,亦得木之多也,故分入木部為至當。唐˙白樂天詩:有木名凌霄,擢秀非孤標。由是益知非草也。《本經》又云:莖、葉味苦。是與瞿麥別一種甚明。《唐本》注云:且紫葳、瞿麥皆《本經》所載,若用瞿麥根為紫威,何得復用莖、葉?此說盡矣。然其花赭黃色,本條雖不言其花,又卻言莖、葉味苦,則紫葳為花,故可知矣。

胡桐泪

味鹹、苦,大寒,無毒。主大毒熱,心腹煩滿,水和服之,取吐。又主牛馬急黃黑汗,水研三二兩灌之,立瘥。又為金銀焊藥。出肅州以西平澤及山谷中。形似黃礬而堅實。有夾爛木者,云是胡桐樹滋淪入土石鹹鹵地作之。其樹高大,皮、葉似白楊、青桐、桑輩,故名胡桐木,堪器用。又名胡桐律。律、泪聲訛也。《西域傳》云:胡桐似桑而曲。

《圖經》曰:胡桐泪,出肅州以西平澤及山谷中,今西蕃亦有商人貨之者。相傳其木甚高大,皮似白楊、青桐輩。其葉初生似柳,漸大則似桑、桐輩。其津液淪入地中,與大石相著,冬月釆得之,狀如黃礬、薑石,味極鹹苦,得水便消,如消石也。古方稀用,今治口齒家為最要之物。一名胡桐律。律、泪聲近也。然有一種木律極相類,不堪用也。

《日華子》云:治風蚛牙齒痛。有二般:木律不中入藥用;石律形如小石片子,黃土色者為上。即中入齒藥用,兼殺火毒并麵毒。

《海藥》云:謹按《嶺表記》云:主風疳囗齒牙疼痛,骨槽風勞,能軟一切物。多服令人吐。作律字非。

豬苓

味甘、苦,平,無毒。主痎音皆瘧,解毒蠱疰不祥,利水道。久服輕身耐老。一名豭豬屎。生衡山山谷及濟陰冤句。二月、八月釆,陰乾。

《圖經》云:豬苓,生衡山山谷及濟陰冤句,今蜀州、眉州亦有之。舊說是楓木苓,今則不必楓根下,乃有生土底,皮黑作塊似豬糞,故以名之。又名地烏桃。二月、八月釆,陰乾。削去皮,肉白而實者佳。《莊子》謂之豕橐。司馬彪注云:一名苓,根似豬矢,治渴。

《藥性論》云:豬苓,臣,微熱。解傷寒溫疫大熱,發汗,主腫脹滿,腹急痛。

陶隱居云:舊云是楓樹苓,其皮至黑作塊,似豬屎,故以名之。肉白而實者佳,削去黑皮用。

禹錫云:按吳氏云:豬苓,神農:甘;雷公:苦,無毒,甘。

雷公云:凡採得,用銅刀削去粗皮一重,薄切,下東流水浸一夜,至明漉出,細切,以升麻葉對蒸一日,出,去升麻葉,令淨,曬乾用。

《外臺秘要》:治妊娠患子淋。豬苓五兩,一味末,以白湯三合服方寸匕,漸至二匕,日三夜二。

《子母秘錄》:治妊娠從腳上至腹腫,小便不利,微渴。豬苓五兩末,以熟水服方寸匕,日三服。

《楊氏產乳》:療通體遍身腫,小便不利。豬苓五兩,搗篩,煎水三合。調服方寸匕,加至二匕。

《衍義》曰:豬苓,行水之功多。久服必損腎氣,昏人目。果欲久服者,更宜詳審。

烏藥

味辛,溫,無毒。主中惡心腹痛,蠱毒疰忤鬼氣,宿食不消,天行疫瘴,膀胱腎間冷氣攻衝背膂,婦人血氣,小兒腹中諸蟲。其葉及根,嫩時釆作茶片,炙碾煎服,能補中益氣,偏止小便滑數。生嶺南邕、容州及江南。樹生似茶,高丈餘。一葉三椏,葉青陰白。根色黑褐,作車轂形,狀似山芍藥根,又似烏樟根。自餘直根者不堪。一名旁其。八月採根。

《圖經》曰:烏藥,生嶺南邕、容州及江南,今台州、雷州、衡州亦有之,以天台者為勝。木似茶檟,高五七尺。葉微圓而尖,作三椏,面青背白。五月開細花,黃白色。六月結實如山芍藥。而有極粗大者,又似釣樟根。然根有二種:嶺南者,黑褐色而堅硬;天台者,白而虛軟,并八月採。根以作車轂形如連珠狀者佳。或云:天台出者香白可愛,而不及海南者力大。

禹錫云:按《日華子》云:治一切氣,除一切冷,霍亂及反胃吐食瀉痢,癰癤疥癩,并解冷熱,其功不可悉載。貓、犬百病,并可磨服。

《斗門方》:陰毒傷寒。烏藥子一合,炒令黑烟起,投水中,煎三五沸,服一大盞,候汗出回陽立可。

《衍義》曰:烏藥,和來氣少,走泄多,但不甚剛猛。與沉香同磨作湯點,治胸腹冷氣,甚定當。

沒藥

味苦,平,無毒。主破血止痛,療金瘡杖瘡,諸惡瘡痔漏,卒下血,目中翳暈痛膚赤。生波斯國。似安息香,其塊大小不定,黑色。

《圖經》曰:沒藥,生波斯國,今海嶺諸國及廣州或有之。木之根株皆如橄欖,葉青而密。歲久者,則有膏液流滴在地下,凝結成塊,或大或小,亦類安息香。採無時。今方多用治婦人內傷痛楚,又治血暈及臍腹囗刺者。沒藥一物,研細,溫酒調一錢,便止。又治歷節諸風,骨節疼痛,晝夜不可忍者。沒藥半兩,研,虎腦骨三兩塗酥炙黃色,先搗羅為散,與沒藥同研令細。溫酒調二錢,日三服,大佳。

禹錫云:按《藥性論》云:沒藥單用亦得。味苦、辛。能主打搕損,心腹血瘀,傷折踒跌,筋骨瘀痛,金刃所損,痛不可忍。皆以酒投飲之。良。

《日華子》云:破癥結,宿血,消腫毒。

《海藥》云:謹按徐表《南州記》:生波斯國,是彼處松脂也。狀如神香,赤黑色。味苦、辛,溫,無毒。主折傷馬墜,推陳置新,能生好血。凡服皆須研爛,以熱酒調服。

《衍義》曰:沒藥,大概通滯血。打撲損疼痛,皆以酒化服。血滯則氣壅淤,氣壅淤則經絡滿急,經絡滿急故痛且腫。凡打撲著肌肉須腫脹者,經絡傷,氣血不行壅淤,故如是。

龍眼

味甘,平,無毒。主五臟邪氣,安志厭食,除蟲去毒。久服強魂聰明,輕身不老,通神明。一名益智。其大者似檳榔。生南海山谷。

陶隱居云:廣州別有龍眼,似荔枝而小,非益智,恐彼人別名,今者為益智爾。食之并利人。

《唐本》注云:益智似連翹子頭未開者。味甘、辛。殊不似檳榔。其苗、葉、花、根,與豆蔻無別,惟子小爾。龍眼一名益智,而益智非龍眼也。其龍眼樹似荔枝,葉若林擒,花白。子如檳榔,有鱗甲,味甘、酸。

《衍義》曰:龍眼,《經》曰:一名益智。今專為果,未見入藥,《補注》不言。《神農本草》編入木部中品,果部中復不曾收入。今除為果之外,別無龍眼。若謂為益智子,則專調諸氣,今為果者,復不能也。矧自有益智條,遠不相當。故知木部龍眼,即便是今為果者。按《今注》云:甘味歸脾,而能益智,此說甚當。

菴摩勒

味苦、甘,寒,無毒。主風虛熱氣。一名餘甘。生嶺南交、廣、愛等州。

《圖經》曰:菴摩勒,餘甘子也。生嶺南交、廣、愛等州,今二廣諸郡及西川蠻界山谷中皆有之。

《衍義》曰:菴摩勒,餘甘子也。解金石毒,為末,作湯點服。佛經中謂菴摩勒者是此,蓋西度有之。

衛矛

味苦,寒,無毒。主女子崩中下血,腹滿汗出,除邪,殺鬼毒蠱疰,中惡腹痛,去白蟲,消皮膚風毒腫,令陰中解。一名鬼箭。生霍山山谷。八月採,陰乾。

《圖經》曰:衛矛,鬼箭也。出霍山山谷,今江淮州郡或有之。三月以後生莖,苗長四五尺許。其榦有一羽,狀如箭翎。葉亦似山茶,青色。八月、十一月、十二月釆條莖,陰乾。其木亦名狗骨。《崔氏方》療惡疰在心,痛不可忍,有鬼箭羽湯。《集驗方》療卒暴心痛,或中惡氣毒痛,大黃湯亦用鬼箭,皆大方也。

禹錫云:按《藥性論》云:鬼箭,使,一名衛矛,有小毒。能破陳血,能落胎,主中惡腰腹痛、百邪鬼魅。

《日華子》云:鬼箭羽,味甘、澀。通月經,破癥結,止血崩帶下,殺腹臟蟲及產後血咬肚痛。

雷公云:凡使,勿用石茆,根頭真似鬼箭,只是上葉不同,味各別。採得後只使箭頭用,拭上赤毛,用酥緩炒過用之。每修事一兩,用酥一分,炒酥盡為度。

《外臺秘要》:治乳無汁。鬼箭五兩,水六升,煎取四升。一服八合,日三服,大效。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总统先生,求放过!

    总统先生,求放过!

    她是军界天才,更是娱乐圈奇迹,身为女人,她帅气值Max,撩妹成魔。终于有一天,他说:“我不允许女人围在你身边。”于是第二天,她变成全世界男性朋友的梦中情人。结果即是,她合不拢腿的趴在床上,大怒:“别妄想掰弯我!”男人邪肆一笑:“你的意思是不想起床?”话落,脱衣,上床……<全新故事,男强女强,1V1,身心干净>
  • 重生之睥睨天下

    重生之睥睨天下

    21世纪的王牌特工在火海之中逝世,重生在云落大陆在人生的巅峰时被渣男渣女陷害,再次回归,空间+系统通通现身,看女主如何叱咤风云!
  • 修真界斯巴达克思:太岳仙风

    修真界斯巴达克思:太岳仙风

    一头修炼千年的草原夜狼,在化作人形的初夜,却被妖狐夺走了他千年的真元。失去了真元的夜歌,成了一个奴隶斗剑士..................
  • 念碎穹宇

    念碎穹宇

    新书极魔武神求各路友友点击收藏支持新书宝宝会尽力的
  • 重生脚踏实地

    重生脚踏实地

    上辈子为了能挤进上流社会,出卖身体出卖灵魂。重生回来只想脚踏实地生活,保护家人幸福安康。
  • 密妻

    密妻

    对男人来说,老婆是娶回来想抱可以抱,天天早中晚可以看见,永远的温柔乡,心灵最佳的避风港。翟邑振娶的这个女人──方缇黎,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当然他爱是真的很爱,更想把她捧在掌心里呵疼,偏偏这女人很不上道,找了个导游的工作,十天半个月见不到人,想抱抱不到,温柔也只是偶尔看见。
  • 男人要放养女人要圈养

    男人要放养女人要圈养

    本书记录了许多真实的案例,以前所未有的漫画式语言,对都市男女面临的种种问题进行大胆剖析解构。
  • 孩子素质教育——感悟篇

    孩子素质教育——感悟篇

    人类起源于第三纪中新世的森林古猿中的一支,经过腊玛古猿(晚中新世到早上新世)和南方古猿(中、晚上新世)两个过渡阶段的演化,终于在上新世末——第四纪初出现了真正的人类,从而有了人类及其文化、社会形态。
  • 小酒宜擒

    小酒宜擒

    她是天下第一酒庄的大小姐,在无拘无束、快意恩仇的江湖中长大;因缘际会,她被卷入一起朝廷纷争。从此金陵,成为她逍遥的乐土,爱恨悲欢,不离不弃...
  • 玄衣百戮

    玄衣百戮

    玄衣一出,天下百戮。程家安猝死,重生李寻欢幼弟。“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的家世不是盖的,一不小心,他就被惯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熊孩子。“你问李三郎?那就是个色中的恶魔,淫中的魁首。倒是有一副好本钱,姐儿们都欢喜呢。”某窑姐儿如是说。“对付李三郎这种朝廷鹰犬,还讲什么武林规矩,大家一起上!”某江湖大老这么说。“奸臣当道,祸国殃民,李三郎,国之大贼也!”某御史如此说。“欲灭其国,当先诛李三郎。”某敌国酋首这样讲。李乐头戴乌纱折上巾,身穿玄衣大蟒袍,手拿白纱巾,轻轻擦嘴,一副厂公作派:“我给你们讲啊,做人呢一定要开心的嘛,你们再这样可是会后悔的哟……”好吧,这就是个熊孩子扯翻整个世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