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927800000003

第3章 城头变换大王旗

董卓死了,朝廷却没有太平。王允吕布立下大功,自然要重重封赏。于是,王允录尚书事,吕布为奋威将军、假节、仪比三司,封温侯,共同执掌朝政。然而,王允为人,刚愎自用。当初有个董太师在头上压着,因此还谨慎老实。如今董卓灭亡,王允又自认为是自己的功劳,就开始骄横起来。偏偏吕布也把灭亡董卓的功劳算在自己头上,不时自吹自擂。在王允眼里吕布仅仅算个剑客,说得难听点就是武夫,逐渐将相不和。吕布劝王允杀光董卓的余党以绝后患,王允认为他们没什么罪过,不同意;吕布又劝王允把董卓的“遗产”拿出一部分来赏赐有功的公卿将校,王允又不同意。王允还干了一件令人心寒的事情:蔡邕是当时的名士,却仅仅因为对董卓之死有所动容就被王允下狱。蔡邕博学多才,是当时著名的学者。生前编纂汉史,作灵帝纪以及个人列传四十二篇。虽然大多毁于后来的战火,但仍然有诗赋铭吊等一百多篇传世。蔡邕还是个书法家。据唐代张彦远《法书要录·笔法传授人名》说:蔡邕受艺于神人(天才啦),而传与崔瑗及女文姬,文姬传之钟繇,钟繇传之卫夫人,卫夫人传之王羲之,王羲之传之王献之。这么算来,后世大名鼎鼎的王羲之献之都是他的徒孙。董卓听说他的才华,给了他两个“建议”:要么来我这里当官,要么等着被灭族!蔡邕哪里敢不来,来了后颇受董卓器重。蔡邕绝不会忠于董卓,听到他的死讯是也只不过是因为过去的个人恩怨而表示了些感叹,就触怒了王允。这样的人被王司徒下了狱,包括太尉在内的百官都来求情,请求王司徒网开一面,使得蔡邕能够继续编辑汉史。而王允却显示了其粗鲁的一面:“当年汉武帝没杀司马迁,结果世上多了一部谤书(他指史记)。如今要是留下蔡邕,不是又要多一部谤书来迷惑天子,诽谤你我吗?!”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在王允眼里居然只是一部“谤书”!蔡邕就这样死在狱中。大家一看,走了个跋扈的董太师,又来了个骄横的王司徒,也开始心怀不满,牢骚满腹。历史总是重复着这样的滑稽,胜利者抓住了失败者的弱点后一举获胜,但偏偏又走上了失败者同样的道路。

这个时候董卓的部将牛辅李催郭汜等正奉命在陈留颖川等地劫掠,听到朝廷如此变故,有如惊弓之鸟,各自拥兵自保。当时谣言满天飞,都说王允要将董卓余党斩尽杀绝。连蔡邕都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被下狱致死,牛辅李催能不信吗?其实王允也曾想赦免这些家伙,但却又突然改注意想把他们缴械。部下虽然劝告他,这样作行不通,但骄横的王司徒哪还听得进去?吕布派李肃去诛杀董卓的女婿牛辅。牛辅一看,果然杀到我头上来了,来个垂死挣扎,反戈一击将李肃打败。这个时候,牛辅军中却突然炸营,牛辅也死在了乱军中。李催等人没办法,上表请求王司徒高抬贵手,能够赦免他们,又被王允拒绝。李催郭汜这个时候六神无主,魂飞魄散,甚至想解散部队各自逃生。看似山穷水尽的时候,武威人贾诩(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贾文和)却给他们出了个主意,说:“诸位就这么走了,半道上一个小官就可以把你们绳之以法。不如召集军队杀上长安一赌胜负。胜了,就把持朝政;败了,再逃命不迟。”李催等本来就是亡命之徒,贾诩说的又不是什么深奥的长篇大论,当即恍然大悟,立刻纠集了董卓的旧部几千人西攻长安。

大难临头,王允还是漫不经心,派了两个在凉州很有名望的人作使者去解释招安,可言语中哪里有丝毫抚慰的意思:“这帮小兔崽子,到底想干什么?你们去给我把他们叫来!”结果,这两个使者半道就反叛投靠了李催,还顺便拉走一批人马作见面礼。王允又派董卓的旧部胡轸徐荣前往镇压,可徐荣战死,胡轸(本来就和吕布矛盾尖锐)投降。就这样李催郭汜一路招降纳叛,来到长安城下时已经从原来的几千人马变成了十万大军,呼啦啦就把长安团团包围。王允吕布没想到这帮兔崽子居然如此有种,大惊失色,只好仗着长安城池坚固,苦撑死守。然而,六月,吕布军中有人反叛,长安终于被兔崽子们攻破。吕布奋力巷战也不能取胜,只好带领几百名骑兵逃跑。临走前招呼王允同行。王允这时到体现了烈士气概,拒绝了吕布的一番好意,表示要与朝廷共存亡,嘱咐吕温侯好自为之,并告诉关东诸侯为自己报仇。吕布无奈,只好逃离长安投奔了袁术。

李催进城后,放纵士兵劫掠,长安军民死者上万。董卓的部下,除了当强盗似乎什么也不会。俘获王允后虽然对他恨之入骨,但因为王允还有两个心腹在外领兵,没敢轻举妄动,而是先以朝廷的名义征调二人进长安。这两个家伙偏偏迂腐懦弱,明知是火坑,看看调令上面朝廷的大印却不敢不向下跳(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灵感,由此而来吧)。这下子李催郭汜不再有任何顾忌,三个人一起掉了脑袋。从此后,李催郭汜等人把持了朝政。

从初平三年四月到六月,王允吕布仅仅支撑了两个月就失败了。如此短命,有不少人将他们失败的原因归于贾诩的“馊主意”,其实这么看实在是太抬举贾文和了。李催郭汜听从贾诩的“馊主意”起兵时手下仅仅有几千人马,杀到长安城下时却有了十万大军。陈留颖川到长安的一路上居然扩军几十倍,遇到的各种武装全都投靠了叛军,还不能说明问题吗?董卓覆灭后,如何处理他的余部成为当务之急,但王允吕布对此是剿是抚左右不定。这样的沉默,只能引起更大的恐慌。张口闭口又是“小兔崽子”,对于心有余悸的董卓余部,完全是一副官逼民反的态度。困兽犹斗,何况李催郭汜本来就是虎狼之徒?那十万大军并非李催郭汜的本部人马,全都是路上“捡”来的。试想,如果王允应对有方,事先做些安排,只要能让那十万人马保持中立,或能召集其中一部为己用,就凭几千士兵李催郭汜又焉能围攻长安?来了也只能落得一个贾诩所说的先兵败后逃亡的下场。贾诩的主意只是个trigger,真正的原因还是因为王允吕布未能妥善处理各种各样的火药桶,才会有后来一触即爆不可收拾的局面。王允诛灭董卓,忠于朝廷,为人刚正,都是应予肯定的。但刚愎自用,一意孤行,做事僵硬而不讲灵活性,终究不是能够驾驭这个乱世的人。

长安城中的兵荒马乱终于告一段落。原来的大臣们有的乱军中战死,有的被李郭杀害,有的四处逃亡,李催郭汜就任命百官,另建一个朝廷。李催当上了车骑将军,郭汜后将军,樊稠右将军,张济骠骑将军,个个封候拜将。李郭樊三人在长安把持朝政,张济屯兵弘农,防止关东的诸侯们趁机反扑。关东的诸侯们要是还惦记着这帮豺狼,能放过董卓被杀的机会对他们左右夹攻吗?吊民伐罪的“义兵”当然是没等来,但出乎意料,他们却等来了朝贡的使者。

初平二年袁绍巧取韩馥的冀州后,鲍信就对曹操说:“袁绍身为盟主,却这样见利忘义,早晚会出乱子,简直又是一个董卓。我们的力量还不足以讨伐他,只能暂时躲避。这样的人最好离远点,先到黄河以南找个地方安身,静观其变。”正好东郡爆发了农民起义,当地官员束手无策,曹操就引兵入东郡镇压。表面上,曹操仍然和袁绍表示友好,袁绍也推荐曹操担任东郡太守。曹操有了一块自己的地盘后,就开始招兵买马,扩充实力,东征西讨。初平三年四月,正当王允吕布密谋诛杀董卓时,青州的黄巾起义军进攻兖州,刺史刘岱前往镇压时兵败身死。兖州群龙无首,又要面对号称百万的黄巾起义军,顿时人心惶惶。陈宫当时是曹操的部下,自告奋勇地前去游说兖州的治中别驾等要员,说东郡太守曹操是当时豪杰,如果请他来治理兖州定能平定叛乱。于是,曹操担任了兖州牧并进兵镇压黄巾军。孟德果然不负众望,虽然初战时寡不敌众(黄巾军号称百万,而曹操手下大多是没有战斗力的新兵,人数也相当少),但曹操鼓励士卒,严明赏罚,设计定谋,积小胜为大胜终于扭转战局。到当年十二月,曹操打败并迫降了这股黄巾军,得“戍卒三十万,男女百万口“(注1)。曹操挑选其中的精锐,组成青州兵,后来成为曹操军事力量的骨干。这一战,曹操收获巨大。首先,有了一片根据地,舒舒服服地得了个兖州牧的头衔;其次,组织了一支精锐的军事力量,虽然数量不会很多(兖州一地绝对养不了三十万兵);第三,获得了“男女百万口”。在当时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时候,洛阳长安都一度方圆几百里鸡犬不留,到处是有地没人耕的情况下,这些劳动力就显得十分珍贵,后来成为曹操屯田的物质基础。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曹操的好友鲍信战死。

曹操在兖州逐渐站稳脚根后,手下的谋士毛介就向他提出了利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初步设想:“现在天下分崩,社稷动荡,百姓流离失所,饥荒到处蔓延。公库的钱粮,不够一年的积蓄,各地的百姓,没有安居乐业的想法,这不是长久之计。应当供奉天子以讨伐各地的反叛,鼓励耕种来储备军队的钱粮。这样的话,则不难成就霸业。”曹操非常同意他的观点,就派遣使者到长安向朝贺。李催郭汜见到了曹操的使者,满腹狐疑。曹操在平定黄巾军的途中,李催郭汜把持下的朝廷曾经任命过一个兖州刺史,被曹操毫不客气地赶跑,如今当然不会是来朝贺他们的。朝贺汉献帝?关东的诸侯们不是一度有另立新帝的打算吗?这个使者,到底是来干什么的?因此打算扣留。当时任黄门侍郎的钟繇劝说两位将军,如今天下大乱,各地诸侯都不把朝廷放在眼里,只有曹操还来朝贡,不应该胡思乱想打击人家的积极性。两人一听也有道理,就厚待使者,事实上承认了这个兖州牧。不久后,徐州的陶谦也来朝贡,又被李催郭汜正式地拜为徐州牧,安东将军。这个小朝廷似乎也获得了一些威望。

注1这个数字,多半有水分。袁绍在推荐曹操出任兖州牧的表章 上说:“黄巾十万焚烧青、兗,黑山、张杨蹈藉冀域。臣乃旋师,奉辞伐畔。金鼓未震,狡敌知亡,故韩馥怀惧,谢咎归土,张扬、黑山同时乞降。臣时辄承制,窃比窦融,以议郎曹操权领兗州牧。”看来,曹操在这里有虚报战功之嫌。

同类推荐
  • Bob Son of Battle

    Bob Son of Battl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International Law

    International Law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仪礼注疏

    仪礼注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幽梦影

    幽梦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上清河图宝箓

    上清河图宝箓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仙戮苍生

    仙戮苍生

    我辈分极高,可运气太差·······我活的悠久,死的憋屈········老秃驴欺人太甚竟跑我家门口叫嚣····还叫来帮手群殴我····血脉被辱,活不如狗!血海之仇不得不报!穿越以后的迷茫少年,遇上古巫族的遗族是否能唤醒尘封的记忆,携阿鼻元屠之剑重启修罗杀道!!终有一天我将会醒来·~~我知道·~~~那一天~~~世界将会重写!!
  • 梦之逍遥游

    梦之逍遥游

    正所谓:上下四方谓之宇,往古来今为之宙。浩渺宇宙,奇雄绝伟。星辰无数,生灵更不知兆京凡几,无垠之际更有无数不为人知的文明绽放光华。慨叹人生匆匆,百有余年,期颐于世也不过刹那之间。华章锦绣左不过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疾书奋笔,却要留下一番碌碌凡尘好辛酸。
  • 毕业季分手季

    毕业季分手季

    本书讲述的是从小认识的两人阴差阳错的认识,没想到为了心目中爱情宁愿舍弃国外的生活进入全国著名的大学内想与她在一起,却面临重重的波折,没想到毕业前夕却分手,造成了两人美好的初恋没有遇到好的结果!
  • 拔仙纪

    拔仙纪

    这是一个草根逆袭,与人与天与命运抗争的故事。孽障,你以”唯吾“证道,仙心不轨,仙庭不承认你的存在!好吧,那我只能另辟仙庭,和你们抢饭碗了……仙道腐朽,造化弄人。少年怀揣仙梦从小村而出,却发现仙心险恶犹胜人心,和他心中所追求的仙道截然不同……于是,他只好“以己之道谓之为仙”,做一个颠覆仙庭的--无冕之王!
  • 崩坏的鬼蜮

    崩坏的鬼蜮

    一个死亡后的人,进入了一个离奇的地方,开启了一段不平凡的经历
  • 家有鬼夫:缠爱小娇妻

    家有鬼夫:缠爱小娇妻

    小时候订了娃娃亲,十几年没见过面的未婚夫车祸人亡,我为了却他的心愿,同他冥婚,岂料守夜三更,却被色鬼爬上了床……日日夜夜的翻天覆雨,让我彻夜难眠……被鬼缠身,又是冥夫,我是该顺从吗?我:”你走开,我和你没有任何的关系!!“冥夫:”是吗?不过,今晚你是我的人!“
  • 大宋女将

    大宋女将

    宋辽相争二十五年,澶渊之盟,一朝议和,是宋真宗的懦弱,还是萧太后的妙算,看法不一,众说纷纭。可是又有谁知道,这一战一和间,那些不为人知的生死离别与爱恨纠缠。她,是萧绰太后身边长成的忠臣良将;他,是大宋一心策马疆场的文臣庶子;相遇时,他们是敌人;相知时,他们是宾主;相恋时,他们是朋友;相守时,他们是夫妻。读到宋辽战争的那一段历史时,想起了和同学调侃时说过的构思,觉得用这段历史做背景再合适不过;加上一点小小的英雄主义情结,忽然就很想把这个故事写出来。也许有点平淡,也许有点纠结,但一定是圆满的结局;除了历史大背景外,细节均为虚构,如有雷同,纯属缘分。
  • 两小无猜闯江湖

    两小无猜闯江湖

    大家好,这里是星琪我和闺蜜婷婷一起写的小说,一部穿越爆笑暖心小故事来咯,两小无猜,欢喜冤家闯江湖,两个逗比暖心主角会给大家带来什么样的搞笑剧情呢,和星琪一起拭目以待吧!
  • 霸道总裁遇上高冷少女

    霸道总裁遇上高冷少女

    写了霸道的王俊凯爱上了高冷的女生,但是那个女生却一直拒绝他,后来他们在一起了,可是又有一些误会导致他们分手了.....?
  • 数字化与人类未来

    数字化与人类未来

    当今的时代是信息的时代,在大量信息进行互动交流之时,是谁在背后把人们连接在一起呢?人们预测,在不久的将来,几乎一切信息都要转换成数字进行传播与交流。运用数字化技术中的虚拟现实技术,人们将可以逼真地模拟出任何环境。数字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导致人类信息处理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本书为广大读者朋友打开了一扇通向数字化高科技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