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931400000004

第4章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注邪热搏血,结于膀胱,膀胱者太阳寒水之经也。水得热邪,必沸腾而上侮心火,故其人如狂,见心虽未狂有似乎狂也。血自下者,邪热不留,故愈。若少腹急结,则膀胱之血畜而不行。先解外乃可攻,其攻法亦自不同,必用桃仁增入承气以达血所,仍加桂枝分解外邪,正恐余邪少有未解,其血得以留恋不下耳。】

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

【注此条之证,较前条更重,且六七日表证仍在,曷为不先解其外耶?又曷为攻药中不兼加桂枝耶?以脉微而沉,反不结胸,知邪不在上焦而在下焦也。若少腹硬满,小便自利,则其人之发狂者,为血畜下焦无疑矣,故下其血自愈。然畜血而至于发狂,则热势攻心,桃仁承气不足以动其血,桂枝不足以散其邪,非用单刀直入之将,必不能斩关取胜。盖邪结于胸,则用陷胸以涤饮;邪结少腹,则用抵当以逐血。设非此一法,少腹中所结之血,既不附气而行,更有何药可破其坚垒哉?所以一峻攻斯血去而邪不留,并无借桂枝分解之力耳。】

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抵当汤主之。

【注此一条乃法中之法也。见血证为重证,抵当为重药,恐后人辨认不清,不当用而误用,与夫当用而不敢用,故重申其义。言身黄、脉沉结、少腹满三者,本为下焦畜血之证,然只现比尚与发黄相邻,必如前条之其人如狂,小便自利,则血证无疑,而舍抵当一法,别无他药可代之矣。然小便不利,何以见其非血证耶?盖小便不利,乃热瘀膀胱,无形之气病,为发黄之候也。小便自利,则膀胱之气化行,然后少腹满者,允为有形之畜血矣。】

太阳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

【注小便清利,本为邪不在里,若因饮水过多,致小便之利,则水未入腹,先与邪争,必主心下悸也。小便少者,即小便短赤,里证已具之意,但本文云必苦里急,明是谓饮水多而小便少者。邪热足以消水,故直指为里证已急也。以饮水多三字贯下,其旨跃然。】

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注泉之竭矣,不云自中。古今通弊,医事中之操霸术者,其人已亡津液,复强责其小便,究令膀胱之气化不行,转增满硬胀喘者甚多,故宜以不治治之,俟其津液回小便利,必自愈也。于此见汗下恰当,津液不伤,为措于不倾藏于不竭之良图矣。】

太阳病先下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则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得里未和,然后下之。

【注神识不清,似有物蒙蔽其外也,所以必须得汗,俾外邪先从外彻,然后辨其二便之和否,再一分解其邪也。然而表里俱虚之证。其两解之法,宜轻而且活,所以说汗出自愈,未尝指定服药也。又说得里未和,然后下之,但示其意,并不出方,后人孰察其遵《内经》虚者责之之义乎?若论用药,表无过桂枝,里无过大柴、五苓矣。】

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主之。

【注病久而外邪不解,不过是入阳入阴之二途。既阴阳两停,初无偏胜,可以解矣,犹必先振栗,始得汗出而解,虚可知也。其有不为振汗邪无出机者,辨脉用法,要与初病不同。盖初病皆邪气胜则实之脉,病后皆正气夺则虚之脉,所以最虚之处,便是容邪之处。故阳脉微者,邪乘其阳,汗之而解;阴脉微者,邪乘其阴,下之而解。必须透此一关,始得用药与邪相当,邪去则正自复,不补虚而自补耳。至于虚者责之之意,前条已露一斑。此云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意更轻活,其无取于大汗大下,具在言外矣。】

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注此证与结胸颇同。但结胸者,邪结于胸,其位高;此在心下及胁,其位卑。然必表解乃可攻之,亦与攻结胸之戒不殊也。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而非昼夜俱笃,即此便是表解之征。虽有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诸证,乃邪结之本证,不得以表证名之。若待本证尽除,后乃攻之,不坐误时日乎?故复申其义,见汗出不恶寒,便是表解可攻之候,虑何深耶?盖外邪挟饮,两相搏结,设外邪不解,何缘而得汗出津津乎?攻药取十枣汤者,正与结胸之陷胸汤相仿,因伤寒门中,种种下法,多为胃实而设。胃实者,邪热烁干津液,肠胃俱结,不得不用苦寒以荡涤之。今证在胸胁而不在胃,则胃中津液未经热耗,而荡涤肠胃之药无所取矣。故取蠲饮,逐水于胸胁之间,以为下法也。】

太阳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脉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结胸;未止者,四日复下之,此作恊热利也。

【注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阳邪炽盛,逼处心胸,扰乱不宁,所以知其心下必结。然但显欲结之象,尚未至于结也。若其人脉微弱者,此平日素有痰饮积于心膈之分,适与外邪相召,外邪方炽,其不可下明矣。反下之,若利止则邪势乘虚欲结者,愈益上结。利未止,因复下之,俾阳邪不复上结,亦将差就错因势利导之法。但热邪从表解极易,从里解极难,恊热下利,热不尽,其利漫无止期,亦危道也。合上条外邪抟饮之证。反复提诲,深切着明,从来疑是阙文,可为叹息。】

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

【注风为阳邪,病发于中风,阳邪未从外解而反下之,其热势乘虚陷入,必硬结于胸上。寒为阴邪,病发于伤寒,阴邪未从外解而反下之,其热势乘虚陷入,必痞塞于心间。二证皆繇下早,皆是热入省文以见意也。太早则邪方炽盛,既未外解,又未传经,此而下之,其变安得不大耶?】

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憹,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也。

【注中风病见浮动数之三脉,主风主热主痛更主虚,虚故邪持日久。头痛发热恶寒,表终不解。医不知其邪持太阳,未传他经,反误下之,于是动数之脉变迟,而在表之证变结胸矣。动数变迟三十六字,形容结胸之状殆尽。盖动数为欲传之脉,而变迟则力绵势缓而不能传,且有结而难开之象,膈中之气,与外人之邪,两相格鬬,故为拒痛。胃中水谷所生之精悍,因误下而致空虚,则不能借之以冲开外邪,反为外邪冲动其膈,于是正气往返邪逼之界,觉短气不足以息。更躁烦有加,于是神明不安,方寸之地,觉剥肤近灾,无端而生懊憹。凡此皆阳邪内陷所致。阳本亲上,故据高位而心下硬痛为结胸也。】

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上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

【注不大便,燥渴,日晡潮热,少腹硬满,证与阳明颇同。但小有潮热,则不似阳明大热;从心上至少腹,手不可近,则阳明又不似此大痛。因是辨其为太阳结胸,兼阳明内实也。缘误汗复误下,重伤津液,不大便而燥渴潮热,虽太阳阳明亦属下证,但太阳痰饮内结,必用陷胸汤,由胸胁以及肠胃,荡涤始无余。若但下肠胃结热,反遗胸上痰饮,则非法矣。】

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痓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

【注结胸而至颈项亦强,证愈笃矣。盖胸间邪结紧实,项势常昂,有似柔痓之状。然痓病身手俱张,此但项强,原非痓也。借此以验胸邪,十分紧逼耳。胸邪紧逼,以大陷胸汤下之;恐过而不留,即以大陷胸丸下之;又恐滞而不行,故煮而连滓服之。然后与邪相当,而可施战胜攻取之略。观方中用大黄、芒硝、甘遂,可谓峻矣;乃更加葶苈、杏仁,以射肺邪而上行其急;煮时又倍加白蜜,以留恋而润导之,而下行其缓。必识此意,始得用法之妙。】

结胸证,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

【注胸既结矣,本当下以开其结,然脉浮大则表邪未尽,下之是令其结而又结也,所以主死。此见一病不堪再误也。】

结胸证具,烦躁者亦死。

【注亦字承上,见结胸证全具更加烦躁,即不下亦主死也。烦躁曷为主死耶?盖邪结于胸,虽借药力以开之,而所以载药力上行者,胃气也。胃气充溢于津液之内,汗之津液一伤,下之津液再伤,至热邪抟饮结于当膺,而津液又急奔以应上征,有不尽不已之势。烦躁者津液已竭,胃气垂绝之征也。此陷胸诸法,见几于早,竞竞以涤饮为先务,饮涤则津液自安。】

太阳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因复下之,心下痞,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无阳则阴独;复加烧针,因胸烦,面色青黄,肤瞤者难治,今色微黄手足温者易愈。

【注凡表里差误,证变危笃,有阴已亡而阳邪尚不尽者,有阳邪尽而阳气亦随亡者,有外邪将尽未尽,而阴阳未致全亏者,此可愈不可愈所繇分也。大率心下痞与胸间结,虽有上下之分,究竟皆是阳气所治之位,观无阳则阴独一语,正见所以成痞之故。虽曰阴阳气并竭,实繇心下无阳,故阴独痞塞也。无阳阴独,早巳括伤寒误下成痞大义,安得草草读过?无阳亦与亡阳有别。无阳不过阳气不治,复加烧针以逼劫其阴,阳乃成危候,其用药逼劫,即可同推。又中风误下结胸,伤寒误下成痞者,证之常也。然中风误下,间有痞证,伤寒误下,间有结胸证,不可不明。故次此条于结胸证后,至太阳中篇,亦次结胸于痞证后,以求合作者之圆神也。】

同类推荐
  • 范文正奏议

    范文正奏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生经

    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金光明经文句记

    金光明经文句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毅斋诗文集

    毅斋诗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乘净土赞

    大乘净土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巾帼之姿

    巾帼之姿

    被污蔑,被逼迫,被陷害,被背叛,被刺杀……这些都成了她每天都要面对,就像是面对一日三餐,面对日升日落一样的必须了。但她还是一路走来了,让她的家族,成为了这个时代的第一,真正的做到了傲视群雄。然而,等待她的是什么?当她从那地狱爬起,当她失去了健康,失去了天真,甚至失去了行走的能力,可是她称之为爷爷的人,和称之为母亲的人,和她要相伴一生的他,却来告诉她这一切都只是他们的一计。她不是他的孙女,不是她的女儿,更不是他的爱人,所以,当一切风平浪静之后,这原本就不属于她的一切,都该归还给那个有着将健康身体,笑脸如花,婷婷玉立的女孩?
  • 异界幻龙

    异界幻龙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众神历四千五百二十六年的中秋,唐灿懒洋洋地坐在树杈上,仰望着头顶即将相交在一起的两轮圆月,诵出了一句不属于这世界的诗句。其实他心里很清楚,不但这句诗不属于这个世界,连他自己...
  • 斗天邪神

    斗天邪神

    少年秦潇,丹田无法蓄力,父皇不喜,世人嘲笑。然我天生双翼,自有修炼之道,苦练外功,极致淬体,一路神兽相伴,寻遍天下神器,觅得无上功法……天既负我,我既斗天,一代邪神之路就此展开……
  • 狄仁杰之通天帝国

    狄仁杰之通天帝国

    武则天为登基而造通天浮屠,然而在竣工前数日,朝廷发生一桩奇案:工部侍郎贾颐在未建成的通天浮屠里、在众目睽睽之下全身自燃,随后,负责侦查此案的大理寺正卿薛勇以同样方式毙命。武则天召回已被革职羁押长达八年的狄仁杰,并命其三天之内侦破这桩关乎朝廷安危的奇案。
  • 点点滴滴之碎片

    点点滴滴之碎片

    我们相识于那年夏天,不熟悉~认识~熟悉~相知相惜~相爱。终究抵不过岁月无情,然,我究竟舍不得的是三年的友谊,还是三个月的爱情?无解……
  • 龙影迷踪

    龙影迷踪

    敢问世上是否有龙,这类疑问就像迷雾一样,令人难以琢磨,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但先人究竟有没有见过,为何以此为民族的象征,是虚构,还是真的有这物种,自古皇帝便以真龙天子自称,我们也一直在深究,踏入这个魔幻般的维度,深不见底的锁龙井,高空上在西藏山脉拍下的龙尾,谜一样的中华龙脉昆仑上……等等,都不得而知。
  • 神序

    神序

    我们总以为用自己的认知去观察认识到的这個世界就是真实的世界。你是否曾认为,在茫茫宇宙之中,只有地球的表面,才有生命的迹象?你是否曾想象,自己生从何来死往何处,究竟谁才是这個世界的统治者?你是否曾知道,人类对世界的探索就像是一個鸡蛋,才刚刚拨开它的蛋壳。你是否曾了解,人类身体中的潜能和大脑的基因,绝大部分都被永久的禁闭。你是否曾相信,与我们共同存在的未知真实世界,即使我们很多时候感知不到。
  • 恶魔校草的霸气学妹

    恶魔校草的霸气学妹

    于菲菲第一天来到这个贵族学校,,便受到了校草的欺负,于菲菲霸气的把书往课桌上一摔,愤怒的说:“破校草,你拽什么拽。”袁萧戏谑一下,轻缈的说:“是吗?你在欲擒故纵,可惜,本少爷不屑。”说完,潇洒的走了。在以后相处的日子里,到底是谁先爱上了谁,又是谁伤害了谁……
  • 灵魂游历记之梦记

    灵魂游历记之梦记

    一位颇为男孩子气的女孩张灵斌,一场颇为奇幻的事件将其带入了一个奇幻的梦境,冥界的悬疑事件与惊悚杀劫无时无刻不围绕在她的身边,与明星们的一次次相遇,作为冥界最强大的战队‘异灵战队’的原任总司令,面对现在惨无人道的现任总司令--路建国,她又能否能够推翻他的统治摆脱掉梦魔呢,而作为下一届的总司令的候选人的张杰,又能否会帮助她来对抗自己的亲舅舅路建国,最终与女主角张灵斌走到一起并重返人间呢,在金钱与亲情的诱惑下,在权力与事实的面前,张杰和张灵斌两个人又将如何抉择呢
  • 时代之血和它的冷漠骑手

    时代之血和它的冷漠骑手

    本书内容包括:极地之歌、复活、一个愤怒夜晚的上升。这套诗系,或许能让人们从更多的侧面了解70后诗人是如何出牌的。而本书系之一的《70后印象诗系·时代之血和它的冷漠骑手的》作者是陶春,他的诗具有史质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