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931400000042

第42章

舌胎者,若邪热在表而未入里,则无胎也。邪热在里则生胎刺。舌上津液抟结,或黄或白或黑,或濇或滑,或生芒刺之状。凡胎白而滑者,表邪犹未解也,宜葛根汤解之。若寒热往来,口苦而渴,脉弦,舌上白胎者,属少阳也,小柴胡加知母、天花粉、葛根去半夏。若舌胎黄而濇,此邪传里渐深也,宜小柴胡汤去半夏加天花粉、黄连、知母。若热聚于胃,舌上黄胎而燥渴饮水,表里俱热,人参白虎汤加黄连、天花粉、山栀、竹叶;若内实不大便者,谓胃承气汤下之。若舌上黑胎而燥,饮水不止,讝语,大便不通者,急用大承气汤下之。此火热亢极,反兼水化,故有此象。若证未全具,犹未可下,只用小柴胡汤去半夏,合白虎汤加黄连。若见热极饮水不止,舌上黑胎生芒刺,刮不去,易生刺者,难治。此热毒入深,十有九死,是肾水来克心火。乃阳热之胎,必舌燥裂,或肿或赤,或濇或黄或黑,或芒刺,或胎白,脉必沉数有力,口渴。盖舌者心之苗也,应南方火。鲜红湿者吉,热之故也;紫肿燥者凶,水克火也。又有阴寒证,水极反来克心火,亦生黑胎。辨其胎,必湿冷滑,不燥不濇,不渴不热,脉必沉细,足冷,又当四逆汤温之,此阴寒之胎也。脏结下利,舌上得胎者不治;热病口干舌黑者死;舌上如白胎者不治;丹田有热而胸中有寒,四者似胎未成之状。脏结脉阴阳俱紧,口中气出,唇口干燥,呕者小柴胡汤,痛者理中汤。蜷卧足冷,鼻中涕出,舌上滑胎者,勿妄治也。到七八日已来,其人微热手足温者,此为欲解。或八日以上反大热者,此难治。恶心,必欲呕也。腹中痛者,必欲利也。一切胎状,湿滑者易治,燥濇者难医。但用薄荷水浸青布于舌上洗净后,用生姜薄片蘸水,时时擦之,其胎自退。如夏月人病生黑胎者,因时火与邪火,内外合而炎烧,故舌易生胎刺,不在必死之例,未可断言死证,尚有可生。冬月黑胎者难治。此不传之妙也。

按心胸有无痛处

以手按病人心胸有无痛处,若按当心下痛,手不可近,燥渴讝语,大便实,脉沉有力,为结胸证,量病轻重,轻则用小陷胸汤加枳、桔下之,重则大陷胸汤下之。量元气虚弱,宜从缓治。如不渴身无热,脉沉无力,为寒结胸,宜理中汤温散之。若口渴有热,欲水多而心胸停饮不散,有声作痛者,为水结胸,宜四苓散合小半夏汤渗利消之。若咳喘发渴,喉中漉漉有声,胸胁满痛,为痰结胸,用加减二陈汤消之。俱用炒姜渣揉熨法。若心胸虽满闷不痛,是痞满也,乃表邪填于胸中,只消小柴胡加枳壳、桔梗以治其闷;如未效,本方对小陷胸汤一服最神速,世俗皆所未识。若按当心下胀满不痛者,宜泻心汤加枳、桔,是治痞满也。亦用姜滓揉熨法甚良。按小腹有无痛处,若小腹痛而小水自利,大便黑兼或身黄,讝语燥渴而脉沉实者,为蓄血,宜桃仁承气下尽黑物而愈。按小腹虽胀满不硬痛,小水不利,即溺濇也,以五苓散利之。不可大利,恐伤耗津液而反燥渴。如按而小腹绕脐硬痛,渴而小水赤,讝妄,大便不通,有燥屎也。伤寒结胸痞满,今医不分曾下与未下,便呼为结胸,便与枳桔汤,反成真结胸者有之。殊不知乃因下早而成满硬痛者为结胸,未经下者非结胸也。虽满闷不硬痛者为痞气,乃表邪传至胸中,未入于腑,证虽满闷尚为在表,证属少阳部分,治法开结胸痞满条下,宜从缓治,不宜峻利。上焦乃清道,主至高之气分,若过下之则伤元气也。原太阳证无汗,此寒伤荣血,当服发汗药为当。医者不达而反下之,荣血重伤而成痞满。太阳证自汗,此风伤卫气,当服实表散邪药为当。医者不达而反下之,卫气重伤而成结胸,盖言荣卫阴阳也。若言寒热阴阳证者,则误之甚矣。治法亦录后条。

问大小便通利

问得病人,大便不通,但元气壮实,热极渴甚,讝妄,不候他证,急宜下之无疑。若病稍久,元气虚弱,大便不通者,宜蜜煎导法通之。若或绕脐硬痛,或渴甚喘急,或下利纯清水,心下硬痛者,此皆有燥屎结实于内,俱当急下。如其下后利不止,身疼痛蜷卧沉重,脉反沉迟无力,又当四逆汤加参、朮救里温之,此权变之法。若病人大便自利,不渴无热,或下利清谷,身疼痛蜷卧,脉来沉细无力或伏绝,手足厥冷,急宜四逆汤加参、朮、姜、桂、升麻、肉果以温补之。若阳证协热下利者,又宜小柴胡汤合四苓散清之。治法录于后条。若病人小便不通,口渴或小便赤色难通者,乃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者,俱用五苓散加减利之,外用熏法。不可过用利药,空耗伤津液而反燥渴也。若不当利而反利之,恐引邪热入膀胱而致如狂病也。

问渴与不渴

问得病人,若大渴讝妄,揭去衣被,扬手掷足,舌生胎刺,脉来有力,大便不通者,急宜下之。若大便如常,小水赤濇,壮热口渴,脉洪数,与汗后大渴脉洪数者,用人参白虎汤,俱加干姜、天花粉、麦冬、竹叶治之。若身热躁渴,呕而口苦,胁痛,脉来弦数者,用小柴胡加干姜、天花粉治之。若病人面赤,脉数大无力,或沉细足冷,或躁渴不饮水,虽饮水反不纳者,此阴极发躁,又当四逆汤加麦门冬、人参、五味,调辰砂末入蜜以温之,不可用寒凉之剂。若误用之,则渴甚躁急而死。若非深得仲景之妙,岂能至此?如见病人口不渴者,知其热邪未传于里,里无病也。若病人渴欲饮水,便知热邪传里也。因内水消竭,欲得外水自救,大渴欲饮一升,止可一碗。宜少少与之,可令不足,不可令太过。若恣饮过量,使水停积心下,则为水结胸等证矣。射于肺为喘为咳,留于胃为噫为哕,濇于皮肤为肿,畜于下焦为癃,渗于肠间则为利下,皆饮水多之过也。不可不与,不可强与。经云:若还不与,非其治。为其津液枯竭,无由作汗,必加喘渴而死。强饮须教别病生,为其成水结胸、哕、呕、利、肿、喘咳、癃闭等证。大抵病人饮水后,用手按揉心胸胁下,免致停蓄为前患也。如燥渴欲饮,啖生冷,宜用梨子、西瓜、甘蔗、白蜜食之;如泻利则不可食也。

持脉手法

凡持脉之时,必先调平自己气息,正心诚意以诊之,不可思别事也。男先审左,女先审右。以中指先按手掌后高骨下动脉应指,乃关部也。次下前后二指,前指按寸口,阳也;后指按尺部,阴也。关为阴阳,中为关界也。若人长则疏排三指,人短则密排三指。人瘦则肌肉薄,宜轻取;人肥则肌肉厚,宜重取。一呼一吸为一息。大抵脉来一息四至为平脉,则无病也。六部之中,独大独小,偏迟偏速,此为病脉。凡脉来有力,即为有神,宜攻不宜守;脉来无力,即为无神,宜补不宜泻。如轻重按之应指而起,此为有力;如轻按虽应指而重按不应指起者,此为无力。浮中沉六部皆然。大则病进,小则病退,此指阳证而言;沉伏病进,迟缓病退,此指阴证而言。脉来乍大乍小,乍疏乍数,此为怪脉。汗下后,脉当安静而反躁乱身热者死。温后脉当渐出而反歇止者死,暴出者亦凶。伤寒过经,真脏脉见者死。伤寒见表证而脉伏者,有邪汗也,表解邪自除。正如欲雨而天郁热,晴霁而天反凉。伤寒病后别无刑克证,或昏沉冒昧,脉或伏或静者,此欲汗也,勿攻之,当生脉补元气,元气复来,一汗而凉,此重阴欲阳之义。便如久旱将雨,六合阴晦,雨后庶物皆苏,此换阳吉兆。伤寒腹痛,脉必伏,或吐泻脱元而无脉者,随病而施,将姜汁磨木香调麝香半分,入独参汤服下,脉至者生,不至者死。伤寒之脉,阴阳俱调停,无偏胜,三部同等,脉证皆同,安之兆也。伤寒脉无单至,必曰浮而弦、浮而数、沉而紧、沉而细之类,六部皆然。浮沉之脉,轻重指而取之;迟数之脉,呼吸息数而取之。中脉者,不轻不重而取之。浮为表,表属阳。中为半表半里,属阴阳相半。迟为寒,数为热。伤寒脉来数大无力,为阳中伏阴,法当温补;浮数有力,此为纯阳,法当助阴而抑阳;浮紧有力,此为寒在表,法当发散;沉实有力,阴中伏阳,法当攻下;沉细无力,此为纯阴,法当退阴而助阳;沉数有力,此为热邪传里,法当清解邪热。如浮而迟濇,浮而软散,凡此皆虚;如浮而紧数,浮而洪滑,凡此皆实。如沉而细弱,沉而迟伏,凡此皆虚;如沉而滑数,沉而实大,凡此皆实。脉虚者正气自虚,脉实者邪气自实。不实不虚自为平脉,虽困当愈。但伤寒初病,先以尺寸断之。若过经元气虚,则于关部取胃气。凡此数者,脉之真元,医之切要,得心应指,自然神效,岂有残人之生者乎?

浮中沉三候脉形状主病

浮初排指于皮肤上,轻手按之则得曰浮。此寒邪初入足太阳膀胱经,病在表之标,可发而去之。虽然,治之则有二焉:寒伤荣则无汗,法当表;风伤卫则自汗,法当实表散邪。一通一塞,不可同也。盖风则伤卫气者,气本属阳,风亦属阳,阳则从阳,故伤卫气。阳主开泄,皆令自汗,故用辛甘温之剂,则实表散邪也。其寒则伤荣血者,血本属阴,寒亦属阴,阴则从阴,故伤荣血。阴主闭藏,皆令无汗,用轻扬之剂,以发表散邪,正谓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各从其类也。

浮紧有力,无汗,发热恶寒,头项痛,腰脊强,恶心拘急,体痛骨节疼,此为伤寒,邪在表,宜发汗,冬时用麻黄汤,三时用芎苏散、羌活冲和汤。类伤寒证者,宜从别治。

浮缓无力,有汗恶风,发热头痛,恶心拘急,体痛,腰脊强,背骨节疼,此为伤风,邪在表,宜实表散邪,冬月用桂枝汤,三时加减冲和汤;腹痛小建中汤,痛甚桂枝大黄汤。

中按至皮肤之下,肌肉之间,略重按之而得,是为半表半里证,然亦有二焉。盖阳明少阳二经,不从标本,从乎中治也。

长而有力即微洪,此名为阳明胃经,微头疼身热,目痛或眼眶痛,鼻干不眠,无汗,用葛根解肌汤。若渴而有汗不解,或已经发汗后渴不解者,用人参白虎汤。无汗不可服此药,大忌。

弦而长多,此为少阳胆经,胸胁痛而耳聋,寒热呕而口苦目眩,心下满闷,头角微疼,用小柴胡汤本方,自有加减法。或两经合病,则脉弦而长,此汤加干葛、芍药有神效。缘胆无出入,有三禁,不可汗下吐也。止宜小柴胡解表里,再无别汤。

沉重指按至肌肉之下,筋骨之间方得者,曰沉脉,然亦有二焉。阴阳寒热在沉脉中分,无人知此,实秘诀也。夫阴阳寒热表里虚实之理,皆出乎浮中沉三字,其可不谨察乎?

沉数有力,则为阳明胃腑本病,此表解而热传入里,其恶寒头疼悉除,反见怕热燥渴,讝语狂妄,揭去衣被,扬手掷足,或潮热自汗,或喘急闷痛,五六日大便不通,轻则大柴胡汤,重则大承气汤选用,大便通而热愈矣。设有头疼,因大便不通,热气上蒸于头也,下后痛自愈。然大便不结,岂敢下乎?

沉迟无力为寒,此三阴自中真寒证,无头疼,无身热,口不渴,初病起怕寒,手足厥冷蜷卧,或兼腹痛吐泻,或战栗,面如刀刮者,或吐涎沫,轻则理中汤,重则四逆汤温之。若脉沉足冷,面青,小腹绞痛,此夹阴中寒也,急用茱萸四逆汤温之。若脉沉足冷,面赤身热或躁,此盖夹阴伤寒也,急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温经散寒。夫夹阴之证,医者不识,误死者多矣。若非真得仲景心妙,焉能识此证也?医当慎之!诊脉须当分三部九候,每部必先浮诊三候,轻下指于皮肤之上,按之以候三动也;中诊三候,略重指于皮肤之下肌肉之上,候三动也;沉诊三候,重指于肌肉之下,筋骨之间,候三动也。三三而成九候,然后知病浅深表里,以为处治之标的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tfboys,十年之约

    tfboys,十年之约

    当虎牙队长遇上了天真的沈雨樱;当星星眼少年遇到了和他一样的萌萌哒的沈雨溪;当梨涡少年遇到了吃货沈梦琪,他们几个会摩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天才草包:妃倾天下

    天才草包:妃倾天下

    堂堂金牌杀手兼毒医居然因为干妹妹背叛而穿越?,太离谱了!废材?草包?是我?!老天,你逗我呢吧?他的邪魅,对她的溺宠。炼药,驯兽?!斗气,魔法?!你的仇,我来报!收复神兽,炼制极品丹药?!她样样精通,却是叶家人口中的“废物”!
  • 传世藏书-喻世明言(上)

    传世藏书-喻世明言(上)

    《传世藏书》所选各书均以传世善本、或公认最好的通行本为底本,汲取一切可借鉴的古籍整理成果认真校勘,使其具有极重要的文献价值和极高的收藏价值。历时六年,由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出版,是重振华夏藏书风气、让中华文化永久传递的壮举,是倡导国人大兴读书之风气、振兴祖国公益文化事业的壮举。
  • 美女的妖孽男颜

    美女的妖孽男颜

    有很多人想干掉我,后来我脾气不好,骑在他们的信仰头上撒了泡尿。也有很多人惧怕我,因为在十年一度的亚特兰蒂斯神山封王盛会上,我横扫了他们,拿走那个象征佣兵至高殿堂的戒指。也有很多人喜欢我,唉,这些女人,是不是太缺爱了,其实我长的一点都不帅,脾气不好,性格粗鲁,脏话成堆,而且从来没有洗袜子的习惯。这就是我,你一定会记住我,因为我有个很有文艺范儿的名字——吴天赐。
  • 腹黑猫妖求放过

    腹黑猫妖求放过

    一个家境不错的女孩,遇到了超级腹黑猫妖,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本文各种虐心,各种甜宠,大家记得关注哦!两天一更
  • 轩辕冢

    轩辕冢

    硝烟战火,悲欢离合,亲情爱情友情一幕幕一朝朝相容相依多少不为人知的羁绊多少不为人知的秩事在这大陆悄然发生
  • 黄金虫

    黄金虫

    万金难换一真心,真心难买十万金。黄金虫里故事多,小人物也有悲与乐。
  • 吾影

    吾影

    当今的时代,是人类文明空前强盛的一个时代,但是,这个世界上仍存在着无数的未解之谜,是以人类目前的科学水平难以解释的。本书作者长期混迹于黑暗世界,曾翻阅过多国情报部门的绝密档案。创作此书不为别的,只想将这些隐秘之事,通过含蓄的方式,呈现在世人面前。因为书中内容皆是现实中所发生过的事,所以语言风格极其严肃且认真。如有身体不适,请谨慎翻看。(注:本书不遵循肤浅的狗屁“黄金前三章”,而是越往后看越有魅力。)(再注:本书更新慢,绝不是因为作者懒。)
  • 真理学院

    真理学院

    这是一个属于术士的大陆,人们操纵着各种神奇的力量奔赴于惨烈的战场,而在与魔界大战的近千年之后,黑暗的火种却再次点燃。十五岁的常靖国二王子谢寒屿进入四大学院之一的承衍学院学习,遇见了许多性格迥异的同伴,他们有的是大国王子,有的是财团继承人,有的是美若天仙的少女,有的是英武不凡少年,有的实力强横可以越级挑战,有的默默努力等待绽放……接近不死之身的化蛟之术,可以吸食法力的紫郢妖炎,高临天际的冻结花园,身为圣光的天使之翼……无穷的邂逅,无穷的冒险!友情和热情在这里升华,这是青春的赞歌!PS:每日二更,有存稿保障。
  • 暴走的地球

    暴走的地球

    这是1910年的一战?别开玩笑了。你看看,天空飞过的巨型飞机,地上的步行战甲,海上的定向导弹,精彩片段“这是外星人吗?”,“不,是曾经的人类“,“因为病毒吗?”卡拉加向人群讲道:“我们就是未来,人类的未来,让我们把一切连接在一起。”未来的幻想尽在《暴走的地球》欢迎您的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