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986000000057

第57章 诗的泉源

当“诗人”这两个音给我听到、“诗人”这两个字给我看见的时候,我总感觉不大自然,或者说于耳于目不大顺适。这或者是由于我的偏见。我以为“诗人”指的是一种特异的人,并且有把这种特异的人与一般大众区别开来的意思。人家或者说,“我们发出这两个音,写出这两个字,本意就是这样。”但是我感到不自然,不顺适。

人家又常说“作诗”或是“写诗”,一样地足以立刻引起我的那种感觉。有些人刻刻在那里搜寻和期待,他们的经心比猎人猎取野兽的还要加胜,这也使我代他们感到彷徨不安。他们看这个“作”或“写”好像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件事,正如吃饭和做工,在一定的时间内没有新的诗篇产出,就觉得异样地不安宁,正如饥饿和闲散无聊的时候所感受的。

我的意思浅薄而固执,我认为“诗人”这个名字和“农人”“工人”不一样,不配成立而用来指一种特异的人。世间没有除了“作诗”“写诗”以外就无所事事的,仅仅名为一个“诗人”的人。

“作诗”或“写诗”也和“吃饭”“做工”不同,不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事,不做就有感到缺少了什么的想念。换一句说,这算不得一回事。

我并非看轻“诗人”,鄙薄到不愿意用这个名字来称呼谁;也不是厌恶“作诗”或“写诗”,说无论如何我们不该这么做。我只不愿意我们做一个被特异称呼的“诗人”,不愿意我们比猎人猎取野兽更经心地“作诗”或“写诗”。

诗是什么的问题,很惭愧不能明确地解答出来。但是也可以作护短的说辞:即解答出来了,于诗的世界又有什么益处?

还是回过来探索诗的泉源吧。假若没有所谓人类,没有人类这么生活着,就没有诗这种东西。这是一句幼稚可笑的话,聪明的人或者要冷笑着说:“何止是诗?哪一件人事不是这个样子?”固然,一切人事都是这个样子,都因为人类这么生活着所以才有。生活是一切的泉源,也就是诗的泉源。所以说到诗就要说到生活——并不为要达到作诗的目的才说到生活。我们生而为人,怎能不说到生活呢?

两个不同的形容词加到生活上去,表示出生活的相反的两端的,通用的是“空虚”和“充实”。判定生活的属于哪一端,由于各人的内观,而旁人为客观的观察,往往难得其真。我们常常欢喜代人家设想,说这个人的生活何等空虚,那个人的生活何等不充实。其实所谓这个人和那个人未必感到这等的缺憾,所以不一定同我们一样设想。现在欲避免这一层错误,只得就我们内观所得的来说。

听说佛宗有所谓“禅定”的一个法门,不声不见,不虑不思,用来注释空虚的生活或是最适切的了。我们虽不讲什么禅定,却有时也入于相类的境界。不事工作,也不涉烦闷,不欣外物,也不动内情,一切只是淡漠和疏远,统可加上一个消极的“不”字。

好的生活和坏的生活都是积极的,惟有这“一切不”的生活是异样地空虚。但是我们确有时过这一种生活,或者延绵下去,至于终身。

反过来说,别一种生活就是“不一切不”的。有工作则不绝地工作,倦于工作则深切地烦闷,强烈地颓废;对美善则热跃地欣赏赞美,对丑恶则悲悯地咒诅怜念;情感有所倾注,思虑有所系属;总之,一切都深浓和亲密。无论这是好的生活,足以欣喜恋慕的,或是坏的生活,足以悲伤厌弃的,但本身内观的当儿总觉得这生活的丰富和繁茂。明白地说,就是觉得里面包含着许多东西,好像一个饱满的袋子。这就是所谓充实的生活。

现在说到诗。空虚的生活是个干涸的泉源,也可说不成泉源,哪里会流出诗的泉来?因为它虽名为生活,而顺着它的消极的倾向,几乎退入于不生活了。惟有充实的生活是汩汩无尽的泉源。有了源,就有泉水了。所以充实的生活就是诗。这不只是写在纸面上的有字迹可见的诗啊。当然,写在纸面就是有字迹可见的诗。写出与不写出原没有什么紧要的关系,总之生活充实就是诗了。我常这么妄想:一个耕田的农妇或是一个悲苦的矿工的生活比一个绅士先生的或者充实得多,因而诗的泉源也比较的丰富。我又想,这或者不是妄想吧。

我们将以“诗人”两字加到哪一类人的身上去呢?若说凡是生活充实的人便是诗人,似乎有点奇怪;或者专以称呼曾经写出些诗来的人,又觉得不妥。固然,有些人从充实的生活的泉源里疏引些泉水,写出些诗篇来。这不过是他们高兴这样做,有写作的冲动,别的人只是没有这种冲动罢了。只将“诗人”称呼他们,对于同他们一样地具有充实的生活的人又将怎样呢?

由高兴和冲动所引出的事似乎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事有点区别。我们由于高兴而去游山,或者由于冲动而长啸一声,不能说游山和长啸就是不可或缺的事。我们若是具有充实的生活,可以不用经心,问什么要不要从那里疏引些泉水出来。忽然高兴,忽然冲动,就写出些字迹,成为纸面的诗篇。一辈子不高兴,不冲动,就一辈子不写,但我们的诗篇依然存在。特地当它一回事,像猎人那样搜寻和期待,这算什么呢?

这是从高兴写、有写的冲动的一方面说。因为生活充实,除非不写,写出来没有不真实不恳切的,决没有虚伪浮浅的弊病。丰盈澄澈的泉源自然流出清泉。所以描写工作,就表出厚实的力量;发抒烦闷,就成为切至的悲声;赞美则满含春意;咒诅则力显深痛;情感是深浓热烈的;思虑是周博正确的。这等的总称,便是“好诗”。好诗的成立不在乎写出的人被称为“诗人”,也不在乎写出的人有了这写出的努力,而在乎他有充实的生活的泉源啊。

生活空虚的人也可以写诗,但只是诗的形罢了。写了出来的好诗既然视而可见,诵而可听,自然凝固为一个形。形往往成为被摹拟的。西子含颦,尚且有人仿效呢。所以到我们眼睛里的诗有满篇感慨,实际却浑无属寄的,有连呼爱美,实际却未尝直觉的;情感呢,没有,思虑呢,没有,仅仅具有诗的形而已。汲无源的泉水,未免徒劳;效西子的含颦,益显丑陋。人若不是愚笨,总不愿意这样做吧。

1922年

同类推荐
  • 青少年文学常识必读

    青少年文学常识必读

    每一朵花,都是一个春天,盛开馥郁芬芳;每一粒沙,都是一个世界,搭建小小天堂;每一颗心,都是一盏灯光,把地球村点亮!借助图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这是一套包罗生活万象的、有趣的书,向读者介绍了不可不知的中的常识。包括文学常识、地理常识、历史常识、安全常识、文化常识、动物常识、植物常识、科技常识、天文常识、生活常识等。这些都是一些生活常识性的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因为零散,平时想了解又难以查找,我们将这些你们可能感兴趣的、富有趣味的日常生活中日积月累的宝贵经验搜集并编辑成册,以便您在遇到问题时随时查询,轻松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 碎簪记——苏曼殊作品精选

    碎簪记——苏曼殊作品精选

    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
  • 红楼梦新说

    红楼梦新说

    在中国,《红楼梦》无疑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可谓百读不厌,百谈不倦。早在清末,便有“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的戏谑之语。然而时移世易,在当下这个红尘滚滚、商海滔滔、整个社会文化氛围和人们的心理普遍浮躁、焦虑的时代,能够安下心来,专心致志地体味、探究《红楼梦》的读书人,应当说是“多乎哉?不多也”了。所以我能够结识建忠同志这样一位红学同道,便大有“空谷足音”之感。
  • 山中杂记

    山中杂记

    冰心最喜爱的文学形式是散文,她的散文常给读者一种近似抒情诗和风景画的美感。母爱和童真的内容占重要地位,她的散文文笔清倩灵活,清新隽丽。《山中杂记》就是用孩子般的天真、固执、极端的语气,谈“海”与“山”的比较,从颜色,从动静,从视野,从透视力,力争“海比山强得多”,甚至诅咒发誓:“假如我犯了天条,赐我自杀,我也愿投海,不愿坠崖”!而对于诸如颜色的感受与思索却又是成熟的,在颜色的议论里包含了丰富的、哲学的、历史的,甚至心理学的内容,由此而产生的审美意识、审美评价完全是现代的,文中描写“海”的文字,最能显示冰心的散文艺术个性。
  • 溪流淙淙(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溪流淙淙(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热门推荐
  • 妖孽来袭:公主大人太难追

    妖孽来袭:公主大人太难追

    她本是杀手界的皇——冥皇,却被最亲的亲姐姐害死;今世,她重生为孤儿,却身份扑朔迷离,她的父亲是谁?母亲是谁?这些都不重要,没有天赋?万年不遇的废材?哼,本姑娘可是魔蝶继承人,修炼起来甩你们几十条街,还能统领万兽,什么上古神兽,至尊神兽,全都不在话下,一声令下,小神兽们乖乖排队找我来契约……等等!这只妖孽是谁?!长的像朵莲花似的,心怎么那么黑!!快走开,不要追着本姑凉不放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 赤影

    赤影

    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众多教系之间到底有没有关系?希腊神话和外星人扯的上边吗?宙斯打得过玉皇大帝吗?为什么众多生物中只有猿猴能进化出人类?那科学假想的时空隧道到底存不存在?所有的谜底,都最终被梁飞所揭开,而一切的开始,是从他十二岁那年参拜北斗七星开始的......打破中国传统神话、颠翻民间鬼狐传说,集科幻、神话、鬼怪为一体,一把赤影古剑,将要舞动宇宙!
  • 经稗

    经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中西建筑室内空间设计比较研究

    中西建筑室内空间设计比较研究

    本书以19世纪末叶以前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的室内空间设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西建筑室内空间设计的演变与类型、主要特征以及特征形成的原因三个方面的比较研究,探讨了两者的相同与相异之处。研究表明,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作为两个独立的建筑体系,在室内空间设计的历史起源、类型分类、形态表现上都有一定的相似性;而在室内空间设计的演变、类型、特征以及特征形成的原因上又有着明显的差异性。造成这些异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了空间观、自然观、伦理思想、宗教思想、美学思想、科学技术思想等。
  • 侯门记

    侯门记

    生母早逝,嫡母姨娘庶出姐妹,个个都是宅斗的高手,怎么看,宋子衿都是被炮灰的命;可是炮灰角色,怎么也落不到她头上来。看戏已经是她生活中的一部分,本以为就这样子一辈子了,没想到……
  • 他做了老板情人的情人

    他做了老板情人的情人

    方可儿是一个美丽的女人,经过了无尽的风雨沧桑,艰辛苦恋,才与自己心爱的人走进婚姻的殿堂,可正当她在
  • 萌妃来袭:死神王爷来报道

    萌妃来袭:死神王爷来报道

    或许是地球停止转动,自己被姐妹背叛,被还不到相处一天的初恋甩,出去散步掉坑里,还穿越了,你说穿就穿吧!还掉进美男的浴池,美男问‘’你是‘谁‘’自己拍拍胸脯豪迈的说‘’本姑娘就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爆胎的人。。‘’
  • 少女无双:魔女归来

    少女无双:魔女归来

    她,绝世天才,却被自己最相信的人推进万劫不复之地。她,是她的妹妹,却视她为世仇。他们,是女王最衷心的仆人,却被视为叛徒毁灭。她们,是他们的后代,抱着复仇的心再次聚在一起。当亲情遭到背叛,当友情成为仇恨,她们该如何改变?
  • 窃玉宠妻

    窃玉宠妻

    背弃“庶女是女主”万有定律生来恶毒女配炮灰命的金一诺被无良作者大点“金手指”当了一回女主,嚣张跋扈的长房女,目不识丁霸道无理,偶尔还要欺压一下白莲花般的庶女妹妹。长了一张艳丽脸蛋,有大胸有长腿。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海上海

    海上海

    一个夜总会小姐的自白书,也曾纯真,也曾动情,也曾迷茫,爱恨交织,是堕落还是救赎,谁是谁的摆渡人?总有那么一撮人,为爱而生,小荷就是其中一个,在邵然的爱情里沉浮,换来的却是不曾真爱过,为了报复而被人利用,又用生命做赌注为自己证明,“自始至终,我爱的只是你这个人,罢了”。问世间情未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