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989300000029

第29章 祖咏(4)

尾联“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诗人感慨自己老病,无法相从,间接地表达了诗人的出世思想。唐人许多酬赠诗中,往往在陈述了对对方的仰慕之后,立即表达自己希冀引荐提拔之意。然而王维此诗,却一反常见套路,别有一番避俗从雅的艺术效果。

积雨辋川庄作[1]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2]。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3]。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4]

注释:[1]积雨:久雨。辋川庄:即王维在辋川的宅第。[2]空林:疏林。藜:一年生草本植物,嫩叶可食。这里指蔬菜。黍:这里指饭食。饷东菑(zī):往田里送饭。菑,开垦了一年的田地,这里泛指田亩。[3]朝槿:也叫木槿,落叶灌木,其花早开晚谢,古人以为人生无常的象征。露葵:即绿葵,一种绿色蔬菜。[4]野老:指作者自己。

鉴赏:这首诗是王维在隐居辋川蓝田期间所作。这首诗便是其中代表作之一。全诗意在描写积雨后辋川庄的景物,叙述隐退后的闲适心情。

首联描写怡然自乐的田家生活,乃诗人山上静观所见。“迟”字不仅写出连日的雨天使得树枝与空气都极潮湿,烟火不易燃烧,而且形象地表现出在这样潮湿的空气中,烟气上升徐缓滞涩的画面。后一句“蒸藜炊黍饷东菑”,写村妇正忙着蒸藜炊黍为东边田里劳动的男人们送饭,点明了烟的由来。

颔联“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描写了广漠平畴,白鹭飞行,深山密林,黄鹂唱和,积雨后的辋川,画意盎然。“漠漠水田”、“阴阴夏木”,构成一片青绿的背景,而“白鹭”、“黄鹂”为这片青绿描上几笔白色与黄色,色彩极为鲜明,似乎还能听到“黄鹂”婉转的啼叫。“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已足诗味,前缀“漠漠”、“阴阴”四字,更觉气象万千,给人面目一新的感觉。

颈联“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描写了诗人独处空山之中、幽栖松林之下,观早开晚谢之木槿而悟人生之短。栖松林,食露葵,以避尘世之纷繁。这两句诗强调了“静”、“清”二字,这也正是诗人退隐和闲适生活的写照。

末联“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野老是诗人自称,这里连用两个典故。一见《庄子·寓言》:杨朱从老子学道时,旅店中的客人都争相给他让座;学成归来后客人不再让座,却与之争座为乐,说明杨朱此时已无心机,与人无隔膜了。二见《列子·皇帝篇》:海上有人与鸥鸟亲近,互不猜疑,每日有百来只鸥鸟与他相游。一天,他父亲要他把海鸥抓回家去,他再到海边时,鸥鸟都在天上飞舞,不肯停下。说明他心术不正,破坏了与鸥鸟的关系。两典正反结合,抒写了诗人淡薄名利的心情。

全诗共八句,前四句静观所见之景,后四句写诗人的隐居生活,将辋川的山中风光与自己的隐居生活相结合,形象鲜明,韵味清远,表现了诗人与世无争、自然淡泊的自由生活。

鹿柴[1]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2]。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3]。

注释:[1]鹿柴:“柴”通“砦”,“砦”通“寨”,即栅栏,篱障。鹿柴是辋川的一个地名。[2]但:只。[3]景:通“影”,指日光。

鉴赏:这首诗作于王维隐居陕西蓝田辋川别业时,是王维后期山水诗代表作。鹿柴是辋川的一个地名,是王维当年常游历的地方。

诗里表现的是鹿柴附近山林中傍晚的幽静景色。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好像非常喜欢用“空山”这个词,比如“空山新雨后”、“夜静春山空”。在这些诗句中,“空”往往都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什么也没有”,而含有“寂静、空明”之意。这首诗中也是这样,既有人语,山非是“空无一物之山”,而是“空寂之山”,可见,这里的“空”字是为了强调山的宁静。既然是写山“空”,为何又写有“人语”呢?一个人处于这样一片寂静的深林之中,周围什么声音也没有,突然,远远地传来几声人语,再细听听,似乎又没有了,只剩下长久的空寂——那样的几声人语不是更能提醒人身边的那份空寂么?在这里,诗人以有声来反衬无声,那无声更能渗入人心。这里是从声的角度而言。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是写景。一束夕阳的余晖透过密林的缝隙,射在林中的青苔上。深林本已是阴暗,而林间树下的青苔,更突出一分阴暗。但在突出阴暗的同时,诗人笔下却闪出一缕斜照,投射在青苔之上。这样的写法其实与上句相近,仍是用了反衬手法。阳光本给人以温暖的感觉,可是这是夕阳的余辉,已不再有太多热度;再者,在密密深林之中,周围是大片的阴暗,被大片阴暗包围着的小小光斑不是更显得弱小,从而也更突出周围阴暗的强大了么?这是用有光来描写无光。

王维不仅精通诗画,同时擅长音律,在这首五言绝句中,他以音乐家对声的感悟,画家对光的把握,诗人对语言的提炼,刻画了空谷人语、斜辉返照那一瞬间特有的寂静清幽的境界,令人回味悠长。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1]。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释:[1]幽篁:深密幽暗的竹林。

鉴赏:这是王维《辋川集》二十首中的名篇。它表达了诗人隐居辋川时闲适的淡薄生活。

作者借用一个相当典型的场景来表现。“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幽篁,指幽静的竹林,诗人仅用两个字便烘托出一个清新出尘的环境。作者写景并不是仅仅为了写景,他在这样的环境中加入了自身的活动——独坐,弹琴,长啸。这三个动作也是高雅脱俗之士所常有的。这里并没有多作刻意的描画,仅用了三个简简单单的词,但是一个潇洒自在的隐士形象已是跃然纸上。而长啸这一动作的使用尤为精彩,在那样的深夜中,静谧的深林里,隐隐地有几声琴声,间或一声清越的啸声划破夜空,是何等潇洒出尘的意境。这里是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里作者又引入了一个新的意象——明月。在这里,皎洁的明月不仅仅是一个象征高洁的意象,烘托着诗人的形象;在这里,它更像是和诗人志同道合的一个友人,在幽林中陪伴着诗人。一个“来”字将明月写活了,月儿好像是有意识地参与诗人的活动呢。细读这一句,似乎可以瞥见诗人的情怀:我高雅出尘的情致在世间得不到理解,但是有什么关系呢?自有高洁的明月明白我,以明亮的月光安慰我、陪伴我。这一句仍是用了反衬的手法,以深林的黑暗来反衬明月之亮洁,明月更加显得明亮。

这首诗共四句,在遣词造句上,非常平淡无奇。但是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一个清新的月夜幽林的意境,并使环境的形神与诗人的隐逸的情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给人以天衣无缝的感觉。

山中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1]。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2]。

注释:[1]柴扉:柴门。[2]年年:一作“明年”。王孙:贵族子孙,此指送别的友人。

鉴赏:这是一首送别名篇。与一般送别诗不同的是,它并未刻画离亭饯别、执手相看、依依不舍的场景,而是别出心裁地选取了与友人别离后的一个细节。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送别友人后,作者自己慢慢地回到住处。时已近暮,诗人回到家里,轻轻地关上柴门。这两句平淡如白话,但看似平淡的字里行间却隐含着汹涌的感情。有过送别经验的人都知道,送别最黯然销魂的那一刻,并不是离人动身,看着离人渐行渐远的那一刻,而往往是送别归来的那一刻,感觉离人似乎还在身边,而其实“他”已然远去,那种孤寂与失落,远胜送别之即的伤感。王维正是以诗人敏感的心捕捉到这种感受并用一个简单的动作“掩柴扉”加以表现,从中看出诗人别后的落寞与黯然。诗中交代送别归来正是“日暮”时分,夕阳西下,暮色袭来,令诗人又添几分伤感。在这里,写景为气氛做了极好的铺垫。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一个“绿”却是用得意象飞动。这两句是写诗人送别归来的心理活动。回到家里,他不禁想起,明年春草绿了的时候,友人会不会归来呢?这句话本来应该在送别之际问的,却没有问,友人已远去,这句话又浮上心头,有一分欲说还休的情致。唐汝询在《唐诗解》中概括这两句的内容为:“扉掩于暮,居人之离思方深;草绿有时,行人之归期难必。”刚刚送别,就盼望明年能再相聚,情意之深可想而知。正是因为“归期难必”,所以“离思方深”。这两句主要是采用直抒心声,以情语成文的表达方式,抒发了朋友之间的情深意长。

这首诗题为《送别》,并无一字写离别情态,而别时的依依不舍与别后的无尽想念已是见于言外;字字明白如话,令人回味无穷。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1]。

注释:[1]来日:指动身前来的那天。绮窗:雕饰精美的窗子。

鉴赏:王维的《杂诗》三首是一组描写游子思妇相思之情的五言绝句,意思互有关联,此乃其二,主要表达游子的怀乡情怀。

本首诗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位久居他乡的游子,这一点从头两句的两个“故乡”中可以感知到。在他乡忽然遇到来自故乡的友人,一下子激起无限思乡之情。多么想多知道一些故乡的事呀。于是,“我”便急切地问开了——“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两个“故乡”叠加,打破一般小诗用字忌重复的常规,发语自然,反而表现出一种问话的急切,进而令人感受到乡思之殷切。“应知故乡事”这一句表意上近乎啰嗦,隐含着的仍然是那么急切的思乡之情——甚至是一点点的担心,你不会不知道吧?所以在问话里,便先把“不知道”的可能给堵死了。这种心态有些近乎孩子气,然而却是非常准确地还原了生活的本质状态。

后两句才是对“故乡事”的正式提问。渴望知晓的“故乡事”有好多,家人健康?友人安好?山川景物、风土人情是否依旧?可是这些,“我”都没有问,而是选取了一个似乎无足轻重的问话:“寒梅著花未?”你来的时候,我家窗前那株梅花开了没有呢?不从最关心的家人问起,而问起梅花,看似反常,其实细细想来,却也不然。有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有这样的一种心态,越是关心的事,可能反而是越怕说出口,只好问起看似不相干的梅花来。这样的一种反常很容易引起读者的思考:为什么呢,这株梅花是否有什么独特之处,是往日美好生活的见证抑或其他?这些,“我”都不再说了,全诗戛然而止,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绮窗,寒梅,构成一幅古典而精美的画面,让人禁不住联想,那梅下或有佳人如玉?或有佳节之聚?——梅花在这里成了往日生活的一个见证。在这里,游子对于梅花的记忆,反映出游子浓厚的乡情,真是“于细微处见精神”,寓巧于朴,韵味浓郁,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全诗皆用口语,真乃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看似信手拈来,实则经过艺术的提炼,表达了丰富的情意。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1]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2]。

注释:[1]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岭南地区的植物相思木所结出的籽,像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2]采撷(xié):采摘。

鉴赏:唐代绝句名篇经乐工谱曲流传于世者非常多,王维的这首《相思》便是其中非常著名的作品之一。据唐范摅《云溪友议》言,安史之乱后,著名歌者李龟年流落江南,“曾于湘中采访使筵上唱:‘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赠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歌阕,合座莫不望行幸而惨然”。由此可知,此诗作于安史之乱爆发之前。

这是一首借助咏物而遥寄相思的诗。一题为《江上赠李龟年》,可见是抒发对友人眷念之情。起句“红豆生南国”,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于想象——南国也是友人所在之地,想起了红豆也就想起了友人。第二句“春来发几枝”以设问寄语,衔接自然。这样的一句问话是意味深长的,明里是问红豆发了几枝,暗地里却是在说相思几许?第三句“愿君多采撷”,仍在和友人对话。一句殷勤叮嘱,是在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嘱咐友人勿忘相思,背里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不说自己相思,反嘱别人相思,相思之重又添一重。最后一句“此物最相思”是对前句“多采撷”作的解释。这一句行文自然但又巧夺天工。一方面它回扣诗题,“相思”且与首句“红豆”(红豆别名相思子)相应,有回环曲折、反复咏叹之美,又关合相思之情,一语双关,婉曲动人。此外,两个表示程度的副词“多”、“最”准确表达了诗人奔放的内心情怀。

这首诗巧妙地借助红豆来比喻,委婉含蓄地表现出了深长的相思之情。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思绪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1]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同类推荐
  • 乡村英雄

    乡村英雄

    乡土文学在中国有十分广大的读者。当代作家作品中,最具实力和影响的很多。经认真筛选,丛书确定了近些年来活跃在中国文坛的中青年作家刘醒龙、何申、李佩甫、陈映真(台湾)、王祯和(台湾)和黄春明(台湾)等六人。每人一部最有代表性的中短篇小说集。
  • 野火

    野火

    自小在湘鄂边界崇山峻岭中长大的贺文慈,年轻时因抗拒恶势力的追捕而投军从戎。1935年冬,红二、六军团因主力离开湘鄂川黔根据地北上抗日,已升迁游击队大队长的贺文慈奉贺龙之命率部留守后方,从此与清剿的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搏斗。经过多年斗智斗勇的较量,游击队终于顽强地生存了下来,一批红军伤员和上百个红色家庭的孤寡老幼得到了有力的保护。解放后,贺文慈解甲归农,不久,因其经历复杂,又遭受不公正待遇,直到死后二十余年才得以彻底平反。
  • 最后的证据

    最后的证据

    选自希区柯克短篇故事集,包括《最后的证据》《珠宝设计师》《副经理的秘密》等十余篇短篇小说,文字简洁平实,情节曲折跌宕,结局却出人意料,并且往往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小说具有较高的可读性,富于现代特点,符合当下阅读习惯及阅读趋向,颇受年青一代欢迎。
  • 春上村头树

    春上村头树

    本书收录了33篇小说。并且每一篇都源自作者对于春天的怀想和抚摸,以回馈我春天的体温和新生。这个短篇小说集的主题是朴素淡雅的,文字素材均来源于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平淡真实。
  •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中国当代文学中第一部冲破“”性禁区“”的小说,入选《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我”从劳改农场放出来后,在一个曾被称为“鬼门关”的农场里,遇到了八年前,还在劳改农场时有过两面之缘的女人黄香久。虽然此前,只曾见了两面,而第二面只是匆匆路过时遇到,但是这个叫黄香久的女人,却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第一次见到黄香久,是在劳改农场水稻田间的排水沟里:黄香久正在洗澡!黄香久仿佛忘记了一切,全神贯注地享受着洗澡的快乐,她忘记了自己,“我”也忘记了自己。
热门推荐
  • 萌徒至上:坑蒙拐骗收徒记

    萌徒至上:坑蒙拐骗收徒记

    百家诸子里最没用的百里琚苦苦等了十三年,终于等到愿意主动拜他为师的弟子。于是他精心照料、细心呵护,想着未来某天能带着徒弟一起坑蒙拐骗、传道授业。好不容易,徒弟在即将在七国扬名,却被景墨给杀了。于是他又捡了个徒弟,精心照料、细心呵护,可徒弟在扬名之前又被景墨杀了。百里琚:景墨,你真要我砍了你不成!凌歌:(举手)大家好,我就是那个倒霉的徒弟……【吐血三升】[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永镇仙魔

    永镇仙魔

    有多少人知道自己心里藏着妖兽?有多少人知道自己其实存在两面?地上有天府人间,地下有无尽深渊。当邪念越来越多的时候,终将汇聚成灾难。此时天无眼人无情,谁救江山?少年人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身后有神座。
  • 网游之专署魔炮使

    网游之专署魔炮使

    为了她人而努力为了守护而变强心中的思念...是她执着的理由但为了守护却失去了翱翔天地的梦想...那因巨大力量而崩溃的身体永远的失去了实现自己梦想的力量却又用那纯真的微笑面对着那些想要守护的她们可敬意之人可悲之人...."魔法的世界"号称百分百的虚拟拥有一切魔法的设定"神灵"以神字开头新崛起的公司是魔法的武斗还是虚幻的现实
  • 为爱,一起,不放弃

    为爱,一起,不放弃

    一场相遇,让原来的一切都变了。认识他到底是错误的还是正确的······一场场阴谋背后到底暗藏怎样的故事。
  • 当光绪皇帝遇到明治天皇

    当光绪皇帝遇到明治天皇

    他们,同样于19世纪中后期登上了最高统治者的宝座;他们的国家,同样面临着被西方列强瓜分的严重局面;在这样的危急关头,他们同样进行了一系列的变法维新。然而,他的改革遭到惨败,国家的困境进一步加深;他的改革获得巨大成功,国家从此踏入了近代化的行列。种种的相同,却产生了最后的不同,他们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问号。他们,就是光绪皇帝与明治天皇。
  • 巨人的黎明

    巨人的黎明

    受到诅咒的巨人族,为了生存奋斗。与天斗,与神斗,解封自己被远古神人种下的诅咒。人族家园破碎,逃至异界时空,艰难生存。看巨人争斗,可歌可泣,看人类夹缝生存,无奈可悲,二者命运千丝万缕,最终命运所归何处。
  • TFBOYS之情定三生

    TFBOYS之情定三生

    那些年我们青春的痕迹,你是否都已放下。公主和王子的故事太完美,讽刺着我们伪善的面孔下丑陋的灵魂。当年谁许谁一世一双人,白首不相离。现如今分道扬镳,各安天涯。青春的梦都只是梦,总有一天会被残忍的唤醒,面对沉寂的空气和天边遥远的银铨,你是否会泪流满面。如果再见,你是会微笑说你好,还是紧紧相拥,拥抱自己那还来不及,便已逝去的青春和爱?
  • 柳门小谦

    柳门小谦

    美好的开始却没有美好的结局,难道执子之手只是为了最终的别离?悠悠天不老,寂寂夜无涯,彷徨的灵魂该何去何从
  • 俗套魔法世界

    俗套魔法世界

    王宏发狗血地穿越以后,发现自己携带的系统与众不同,这个俗套笔记别的不要,只要你会装X就会给你奖励。太废柴被退婚了?你好好装X,俗套笔记马上让你脱离废柴体质。考魔法学校资质不够牛?你好好装X,俗套笔记马上给你妖孽天赋。有人要踩你?你好好装X,俗套笔记帮你反踩。你想开后宫?那不行,每当有人爱上主角,主角随机一项职业等级下降一级。俗套笔记就是这样一个任性的系统。本书很有内涵,小孩子不要看俗套魔法世界。
  • 山之南水之北

    山之南水之北

    他们沿着川河左岸浩浩荡荡,手里拿着水草或者青麦,叽叽喳喳不停地说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