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989300000049

第49章 刘长卿(1)

刘长卿(?-约786),字文房,河间(今河北河间)人。天宝元年(742)进士,曾任长州县尉、海盐令,后贬潘州南巴尉,大历(766)时,为鄂岳转运判官,以触犯大官僚昊仲孺,再贬睦州(今浙江淳安)司马,又调任随州刺史。诗名盛于中唐前期。他的诗多写政治失意之感,也有反映离乱之作,善于描绘自然景物。长于五言,称为“五言长城”,有《刘随州诗集》。

弹琴[1]

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2]。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注释:[1]诗题一作《听弹琴》。[2]泠泠:形容琴声的清幽。七弦:琴本五弦,象征五行。配五音,宫、商、角、徵、羽。后周文王加一弦,武王又加一弦,成为七弦。松风:即《风入松》,琴调名。

鉴赏:这首诗题为《弹琴》,实则是抒发自己的感慨。

诗的一、二句“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写七弦琴声,十分清幽,静静地听,仿佛风吹松林一般。琴是我国古代传统民族乐器,由七条弦组成,所以首句以“七弦”作琴的代称,意象也更具体。“泠泠”的琴声,逗起“松风寒”。“松风寒”,以风入松林暗示琴声的凄清,极为形象,引导读者进入音乐的境界。“静听”二字描摹出听琴者入神的情态,可见琴声的不同凡响。

三、四句“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写诗人虽然格外喜欢那优美的古调,遗憾的是现在已没有几人喜欢弹奏了。如果说前两句是描写音乐的境界,后两句则是议论性抒情,牵涉到当时音乐变革的背景。汉魏六朝南方清乐尚用琴瑟。而到唐代,音乐发生变革,“燕乐”成为一代新声,乐器则以西域传入的琵琶为主。“琵琶起舞换新声”的同时,公众的欣赏趣味也变了。受人欢迎的是能表达世俗欢快心声的新乐。穆如松风的琴声虽美,如今却成了“古调”,又有几人能怀着高雅情致来欣赏呢?字里行间流露出曲高和寡的孤独感。“虽”字转折,从对琴声的赞美进入对时尚的感慨。“今人多不弹”的“多”字,更反衬出琴客知音者的稀少。此两句说今人好趋时尚不弹古调,意在表现作者的不合时宜。刘长卿清才冠世,一生两次遭贬,有满腹不合时宜和一种与流俗落落寡合的情调。

诗人在诗中慨叹古调冷落,借喻世人追随时尚,趋时随俗,不爱古风,而自己则寂寞无依。故此诗有孤高自赏,世上少有知音的感慨。本诗造句甚奇,“寒”字用得尤妙,表现了琴音给人以寒气的感觉。

送灵澈上人[1]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2]。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注释:[1]灵澈:中唐时期的一位著名诗僧,俗姓汤,字源澄,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出家的寺庙就在会稽云门山云门寺。[2]竹林寺:在润州(今江苏镇江),是灵澈此次游方歇宿的寺院。

鉴赏:大约在大历四五年(769-770),刘长卿和灵澈相遇又离别于润州。刘长卿自从上元二年(761)从贬谪南巴(今广东茂名)归来后,一直失意待官,心情郁闷。灵澈此时诗名未著,云游江南,心情也不太舒坦。他在润州逗留后,将返回浙江。此时,两人是一个仕途失意,一个方外归山,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在出世入世的问题上,都有怀才不遇的体验,共怀淡薄的胸襟。

诗的一二句想望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处,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点明时间已是黄昏,仿佛催促灵澈归山。

三四句写灵澈辞别归去的情景。灵澈戴着斗笠,披着夕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越走越远。“青山”照应首句“苍苍竹林寺”,点出寺在山林。“独自远”写出了诗人伫立远送,对灵澈的依依不舍。从中表现了诗人对灵澈的深挚情谊,也表现出灵澈归山的清寂风度。“独归远”含无尽之情于言外。

这首诗写诗人在傍晚送灵澈返竹林寺时的心情。它即景抒情,构思精巧,语言精炼,为中唐山水诗的名篇。

全诗好比一幅十分精美的图画。画面上的山水、人物十分动人,尤其是画外的诗人形象,令人回味无穷。那寺院传来的报时的钟声,触动诗人的思绪;而青山独归的灵澈的背影,勾起了诗人的归意。诗人深情,但由于淡泊而不为离别伤感。可见,这首诗的主题在于寄托着、也表露出诗人怀才不遇、失意而淡泊的情怀,因而构成一种闲适淡雅的意境。

饯别王十一南游[1]

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2]。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3]。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4]。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5]

注释:[1]饯别:设宴送行。王十一:姓王,排行十一,生平不详。[2]望君二句:在意义上应当是“挥手泪沾巾”在前面,说自挥手告别后,就只能向着长烟阔水望你了。以后四句都从“烟水阔”生出。[3]飞鸟:喻远行者。没何处:指其远行无依。空向人:枉向人,即好友不在,风景徒佳之意。[4]五湖:说法很多,这里指太湖。[5]汀洲:水中平地。白蘋:水草名,花白色。

鉴赏:这是一首送别诗,是在宴会上赠别友人之作,重点写与友人离别时的心情。诗人借助眼前景物,通过遥望和凝思来表达离别愁绪。

一开始,诗人的朋友王十一已经乘船远去,小船行驶在宽阔的长江之中。诗人远望着烟水茫茫的江面,频频挥手,以表达自己依依惜别之情。

第三句“飞鸟没何处”,既是实写又是虚写。诗中“飞鸟”隐喻友人的南游,写出了友人的远行难以预料,倾注了自己的关切和担忧。“没”字紧扣“望”字;“何处”则点明凝神远眺的诗人,目光久久地追随着远去的朋友,思念之情,不绝如缕。诗人对朋友的一片真情,就聚集在这别后的独自久久凝望上。

五、六两句“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既交代了朋友远行的起止:朋友的一叶风帆沿江南去,渐渐远行,抵达太湖湖畔后休止,又表达了诗人的心追随朋友远去一直伴他到达目的地。在诗人的想象中,他的朋友正在夕阳朗照的太湖湖畔观赏明媚的春色呢诗的最后,诗人又从恍惚的思绪中回到送别的现场。“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诗人站在汀洲之上,对着秋水蘋花出神,久久不忍离去,心中有着无限愁绪。情景交融,首尾照应,离别思情,绵绵不绝。

作者从挥手相别友人要去的地方和将有的经历着笔,把飞鸟、青山、江帆、落日等旅途景物写得活灵活现,最后述说那时还有谁来看见我在江畔望着你的归来呢,深厚的惜别情绪就在这中间表现了出来。诗人调动了眼前所见之物,为送别增悲,用“一切景语皆情语”来形容此诗是十分恰当的。

诗题虽是饯别,但诗中看不到饯别的场面,甚至一句离别的话语也没有提及。其表现手法分外新颖。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1]刘长卿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2]。

注释:[1]重送:再一次送别。诗人以前已经写过一首同题的送别诗给裴郎中,所以说重送。[2]逐臣:被驱逐出京城的臣子。

鉴赏:这是一首直陈心事的赋体送别诗。刘、裴二人曾一起奉召回长安,又一同遭贬谪,同病相怜,发而为歌,感情真挚感人。

首句描写送别的时间、地点和氛围,将其点染得黯然销魂。“暮”字点明时间是在傍晚,“江头”点明地点是在江边,“猿啼”写声音,“客散”写情状。猿啼声本来就显得凄凉了,猿啼暮江更使人觉得悲凄。《荆州记》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何况如今听到猿声的又是处于逆境中的迁客,纵然未潸潸泪下,也难免要怆然动怀了。“客散暮江头”也不是纯客观的景物描写。日薄西山,暮霭沉沉,旅人扬帆,送者星散,此时尚留在江头即将分手的诗人与裴郎中又怎能不更加动情呢次句切合首句情景中的地点“江头”,显现出上下句之间水乳交融之妙。此时天黑客散,友人远去,自己还留在江头,更感到一种难堪的孤独,只好独自伤心了。而那无情的江水却只管载着离人不停地流去。两个“自”字,使各不相干的“伤心”与“水流”联系到了一起,以无情之水流反衬有情人之伤心,以自流之水极写无可名状的伤心之情。

三、四句从“伤心”二字生发并一气贯下,而比前两句更推进一步。三句在“远”字前缀一“更”字,表明自己被逐已经不幸,而裴郎中被贬谪的地方更远,着重写出对方的不幸,从而使同病相怜之情、依依惜别之意,表现得更为丰富、更加深刻。末句照应次句的“水自流”,而“青山万里”又紧承第三句“更远”而来,既写尽了裴郎中旅途的孤寂,伴送他远去的只有万里青山,又表达了诗人恋恋不舍的深情。随着孤帆远影在望中消失,诗人的心何尝没有随着眼前的青山而延伸,并与被送的友人一道渐行渐远呢全诗紧扣江边送别的特定情景来抒发同病相怜的感情,使情与景自然而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情挚意深,别有韵味。

酬李穆见[1]

刘长卿

孤舟相访至天涯,万转云山路更赊[2]。

欲扫柴门迎远客,青苔黄叶满贫家[3]。

注释:[1]酬李穆:酬,答谢。李穆是刘长卿的女婿,颇有诗才。其《寄妻父刘长卿》诗为:“处处云山无尽时,桐庐南望转参差。舟人莫道新安近,欲上潺湲行自迟。”本诗即合的是此诗。[2]赊:远、长。[3]柴门:用树枝编扎的门,言其简陋。

鉴赏:刘长卿当时住在新安郡(今安徽歙县)。首句即写李穆的新安之行,“孤舟”行江,必是一种凄楚的意味;“至天涯”言其行程遥远和旅途辛劳。不说“自天涯”而用“至天涯”,是作者站在行者角度,体贴爱婿之心,其企盼与愉悦的情绪都在言外之意中了。次句续写李穆从桐庐到新安逆水行舟的情况。这一带山环水绕、江流曲折,地势也由低到高且多险滩。“万转云山”的每一转折,都会使人产生“快到目的地了”的猜想;而打听的结果,前面的路程总是出于意料的远。“路更赊”三字是富于旅途生活实际感受的精彩表达。

前二句诗人巧妙地概括了李穆原唱的诗意却毫不著迹,运用入化。后二句则转写诗人盼女婿到来的急切心情。这里仍未明言自己企盼、愉悦之心情,而读者从诗句中自能体会。女婿是贵客,年长的岳父亲自打扫柴门院子迎接远来的贵客,显得多么亲切,令读者感到他们翁婿间融洽的感情。末句以景结情,更见精彩,且含意极丰。既表明平时贫居无人登门,颇有寂寞之感,从而为贵客今至而喜;同时又是自谦之词,称“贫”之中流露出好客之情,真挚而感人。

全诗因体裁字数的限制,多融情于景,且只在客将至而未至时终结全篇。三、四句句法倒装,按理应是青苔黄叶满贫家才欲扫柴门迎远客。但这一倒装便能以景结情,使全诗饶有余味。

长沙过贾谊宅[1]

刘长卿

三年谪居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2]。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3]。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4]注释:[1]贾谊:汉文帝时著名的政论家,因被权贵中伤,被贬出任长沙王太傅三年。后虽被召回京城,但不被重用,抑郁而死。[2]栖迟:像鸟儿那样敛翅歇息,飞不起来,用以暗喻贾谊的失意。楚客:流落到楚地的客人,此处指贾谊。[3]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这两句诗化用了贾谊《[服鸟]鸟赋》的句子。贾谊在长沙时,看到古人以为不祥的[服鸟]鸟,深感自己的不幸,因而在赋中发出了“庚子日斜兮,服集余舍”、“野鸟入室兮,主人将去”的感喟。诗人借用其字面,创造了“人去后”、“日斜时”的倍觉神伤的气氛。[4]怜君:君,既指代贾谊,也指代诗人自己。怜君,不仅是怜人,更是怜己。

鉴赏:这是一首吊古诗,堪称唐诗七律的精品。从这首诗所描写的深秋景色来看,诗当作于诗人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的时候,那时正是秋冬之交,诗人在一个深秋的夜晚,只身来到长沙贾谊的故居。类似的遭遇,使诗人感慨万千,从而有了此诗。

首联:“三年谪居”,只落得“万古”留悲,上写句意勾连相生,呼应紧凑,给人以抑郁沉重的悲凉之感。“此”字,点出了“贾谊宅”。像鸟儿那样的敛翅歇息,飞不起来的生活本就是惊惶不安的,流落在异地他乡怎不使诗人“悲”呢?一个“悲”字,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不仅切合贾谊的一生,也暗寓了刘长卿自己迁谪的苦难生活。

颔联:“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围绕题中的“过”字展开描写。“秋草”“寒林”“人去”“日斜”,渲染出故宅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色,而在这样的氛围中,诗人还要去“独寻”,一种景仰向慕、寂寞兴叹的心情,油然而生。寒林日斜,不仅是眼前所见,更当时贾谊的实际处境,也正是李唐王朝危殆形势的写照。“空见”二字,写出了无可奈何的惆怅。

颈联:“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从贾谊的见疏,隐隐联系到自己。号称“有道”的汉文帝,对贾谊尚且这样薄恩,这是吊古人,怜自己。当时昏聩无能的唐代宗,对刘长卿当然更谈不上什么恩遇了。刘长卿的一贬再贬,沉沦坎坷,也就是必然的了。这里,诗人将暗讽的笔触曲折地指向当今皇上,手法十分高妙。对句“湘水无情吊岂知”也写得很含蓄,湘水无情,流去了多少时光。楚国的屈原哪会想到上百年后,贾谊会来到湘水之滨凭吊自己(贾谊写有《吊屈原赋》);西汉的贾谊更想不到近千年后的刘长卿又会迎着萧瑟的秋风来凭吊自己的遗址。这两句,真切地刻画了诗人有苦不得诉的心境。

同类推荐
  • 道陵尸经

    道陵尸经

    “人养尸”尸斗人。究竟是尸高一尺.还是魔高一丈。建文帝白勺陵墓所在何方,永乐帝的尸体落入谁手。鬼婴出世的真相竟是一伙人的晾天密谋。反清复明的背后竟是一个人的称帝美梦。
  • 青树

    青树

    沙漠和大河之间有个美丽的女人叫青树。她常常会带一把猎枪,到胡杨林中去转。那里有她丈夫的坟墓。在乱着大风的那一天,他死在了林中。青树发誓要为丈夫复仇……沈从文之后难得一见的乡土美丽。西部实力派作家董立勃倾情力作,同名电视剧即将在全国放映。
  • 九尾狐

    九尾狐

    《九尾狐》是清末继《九尾龟》之后出现的一部社会谴责小说。《九尾狐》谴责的主要对象是娼妓,并由此暴露出社会上丑恶的一面。以清末社会为背景,描写了沪上名妓胡宝玉由盛而衰的经历,刻画了胡宝玉这一贪财好淫、狐媚狡诈的妓女形象,并通过胡宝玉的经历和交游,展现出晚清社会的众生相和风俗图。
  • 此心无悔

    此心无悔

    职场百态系列之‘此心无悔’世纪交替,国企改革最艰难时期,面对国有企业的内忧外患,既得利益和贪腐者的疯狂,收入低下而又不得不忍气吞声的企业职工与管理者的对立,在市委领导的支持下,他临危受命,毅然投入到国家政治经济改革中,带领群众终于渡过了企业的生存危机。在终于让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生存下来,赢得了重组的新生之后,他又将接受新的考验。特别说明,本书为红袖首发,现原稿重新修改。
  • 城市的荒凉

    城市的荒凉

    都市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所发生的婚姻家庭矛盾,展现了城市人物的闹心世界,同时也牵动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热门推荐
  • EXO美人重生

    EXO美人重生

    --------千美柒----------她本是博卡林魔法学院学生,再一次观看导师比赛中意外穿越,成为一只贵族纯种吸血鬼。原主嚣张跋扈那又怎样她也是,什么?她很遭十二子的讨厌,瞎说没看见一个个美男投怀送抱吗?--------郑水晶----------她本是千美柒的好友再一次导师比赛中与好友一起穿越成吸血鬼,你说他们不和,胡说,没看见她们一起happy吗?穿越改名也不妨碍她们的友谊。--------EXO-------------有各自拥护的人为王,但最后想不到杀出一个“千美柒”她成了王,没关系谁让我们爱她呢。
  • 狂霸丹神

    狂霸丹神

    问哥有多牛?咱上嘴皮顶天,下嘴皮挨地,吹尽中间一切空气。问哥有多拽?下油锅,炼毒人,千年老魔倾家荡产哭着跪着要把本领送给咱。问哥有多帅?三大美女圣地,万千美女天涯海角要追咱。“魔头,纳命来!”好吧,自古刻骨铭心的爱情不都是由恨生爱吗?因为特殊身份,面对全大陆满满的恶意,林昊轻轻一笑:别笑男儿多壮志,天若不许,哥自取!一本爷们的书,读了你不会砸鼠标,读了你不会摔电脑,还在犹豫什么?赶紧动起你的小手吧。
  • 异域三神器

    异域三神器

    特洛尔族一直流传着一个传说:当天现异象的时候外来的恶魔会降临到地上并且杀戮一切生物,千百年来天空中并没有出现过所谓的异象,但是在一个星空熠熠的夜晚特洛族的老族长却看到了天空中的异象,恶魔应该将会很快降临到这里,老族长将带领本族16岁身为灵力师之子的凌风和两个汉族少年李志和胖虎,以及自己的宝贝孙女凌莉莉一同和恶魔展开战斗,根据族谱里的记载必须要找到水晶球、灵符剑、凤凰霹雳剑三把神器才能战胜那些可怕的恶魔,到底传说中的三把神器在哪里呢?神器到底拥有什么样的力量?使用神器是否会打败传说的可怕恶魔呢?这一切都是未知但是一行人坚信族谱里的记载终于踏上了寻找神器的艰辛旅程……
  • 未央诀

    未央诀

    世人皆道,红颜祸水。一个王朝的覆灭,可以面不改色的推卸责任于女子身上。只是不知,你顶天立地的热血男儿,连自己的国土都守不住,要女人来挡是非。这江山,又有何用?我是褒芩绾,你们口中,烽火戏诸侯的女主角。纵使世人诟病,遗臭百年,但我,不曾后悔。所有的史书,都不会记下这所谓的情感。我只是,诚实罢了。
  • 后厨(舌尖上的麻辣爱情)

    后厨(舌尖上的麻辣爱情)

    五星级酒店的行政总厨徐冰,身为女性,年过三十,统帅着一个上百人的大厨房,关起门来,她就是这个厨房的女王。她下面有若干二厨,若干三厨,若干帮厨,从他们的服色,领巾,以及帽子的高度上就能轻易的辨认出来。在这片天地里,人人都怕这位女主厨,她业务精良,待人苛刻,而且是个老处女。直到某一天,徐冰的命运发生了倾斜,有人给她送来一个满脸脏乎乎的小男孩冬冬。她的女同学在路上出车祸死掉了。她的孩子冬冬是车祸中唯一生存下来的孩子。冬冬的父亲远在国外,徐冰被迫要处理这一堆从天而降的麻烦事儿。
  • 囚道噬天

    囚道噬天

    易凡,九岁失忆,成为孤儿。六年后,他决定去找寻父母,却突然遭遇无妄之灾,身死之后,灵魂被带到宇宙虚空,重获新生。从此,他成为了一名修行者,踏入了修行界,修行界因他而精彩,因他而疯狂。他,手掌地狱,天堂与人间,一步一步踏上宇宙巅峰。
  • 错嫁金婚:总裁求抱走

    错嫁金婚:总裁求抱走

    一场意外,她误闯了他的世界,一纸婚约,她成为他的妻子。人尽皆知,婚后赫赫有名的豪门大少叶靖皇竟然成了一位不折不扣宠妻奴。“总裁门外有只狐狸精!”“放狗!”“总裁有人说要追我!”“放狗!”“总裁我们离婚吧!”“放狗!”“(⊙o⊙)……”
  • 我的冥妻老婆

    我的冥妻老婆

    不入地狱,末知那轮回之苦,前世的旷世情仇,今世的缘定三生,再次轮回的相遇,冷一落,小时由爷爷从坟地里被捡了回来,纯阴之体的他,出生就全身布满阴气,招阴魂厉鬼的接近,从小到大,脖子上都会戴着避邪之物,在他小的时候,中元节时,鬼门大开,不听大人的劝告,和小伙伴们一起来到了一处乱葬纲,夜用浓稠的墨汁浸泡着世间的万物,月被几千浮云遮着,蒙蒙迷雾中,一切是那么的耐人寻味,冷一落意外得捡到了一个黑匣子,匣子上贴着黄色仙符,上面冒着淡淡金光,被他毫不之情的捡回家中
  • 腹黑宝宝:爹地别嚣张

    腹黑宝宝:爹地别嚣张

    伊夏薇头很大,相亲遇上个倒霉的歪脸男,歪脸男每晚到她家楼下唱:“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怎么爱你都不嫌多,红红的小脸儿……”沙发上坐着的男人生生有种被掘了祖坟的滔天怒火,他大步跨到窗边暴吼道:“劳资要打歪你另一边脸!滚!”歪脸男被吓跑,伊下薇终于松了口气,她没料到下一刻威武霸气的男人就把她抵在墙上:“说!什么时候和我结婚?”
  • 三个人的青春童话

    三个人的青春童话

    三位女孩从小一起长大,个个出身豪门都有着美若天仙的面孔,她们三个有着深厚的友谊,刚刚从国外留学回来父母就让她们三个去幽珘学院读书(超贵族的哦!)父母说为了她们以后继承家族打好基础,三位千金大小姐要求父母隐瞒她们的身份进入学校,当她们遇到三位帅比王子时,她们的命运是否会像摩天轮一样旋转呢?是否会找到自己的王子呢……((*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