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989300000082

第82章 韦应物(2)

注释:[1]冯著:与韦应物同时人,为好友,河间(今河北献县东南)人,仕途不得意。[2]客:指冯著。灞陵:即灞上,汉文帝葬于此,故名,在长安东。[3]采山:采伐山上的树木。[4]冥冥:形容造化默默无语的样子。飚飏:轻快飞翔的样子。[5]昨别:指去年春天相别。今已春:指今日相逢,已是一年后的春天。

鉴赏:这首诗是诗人与好友冯著于长安相遇时所作。诗歌以亲切和风趣的笔调,既对失意朋友冯著深表理解、同情、体贴和劝勉,又生今年相逢光阴易逝、人生易老的感叹。

首联交代冯著是从长安以东的地方来。汉代灞陵山是长安附近的有名隐逸地,不少名人在此隐居。冯著从著名的隐逸地来,一定也有不快之处,一定有名人隐士的风度。诗歌以汉文帝的灞陵风雨起兴,又隐约表露作者悯世思治的心情,隐含对有才有德的冯著不得志的怜悯之情。

颔联自问自答,料想冯著来长安的原因。要问冯著为何而来?大概是想来长安谋发财而采铜铸钱吧,没想到最后只得到一片荆棘,还得买斧斫除。“采山”化用左思《吴都赋》:“煮海为盐,采山铸钱。”“买斧”化用《易经·旅卦》:“旅于处,得其资斧,我心不快。”此联承上表达冯著的确失志不遇,心情郁闷。

颈联回想去年在花开燕乳的春天相别时,冯著所居春山寂静的情态。百花悄悄盛开,燕子刚哺育了雏燕而欢快飞翔。诗人选取春天典型形象的描写,劝勉冯著在隐逸之时要坚信天地造化的公正,对自己的未来要有信心。

结联生发人生感叹。去年在春天相别,今又逢春,时间已过整整一年,风景依旧,你的鬓丝却比去年多生几缕了。从而表达对冯著的充分理解和真诚同情,也说明诗人在闲适的生活中,自己的内心世界非常不平静。

这首诗在叙事中抒情写景,借景寓意,以自问自答的方式烘托气氛,情感真挚,语言生动活泼、含蓄风趣。

滁州西涧[1]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2]。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2]。

注释:[1]滁州:今安徽滁县。[2]独怜:只爱。深树:树林的深处。[3]野渡:郊外的渡口。舟自横:渡船自由自在地浮泊。

鉴赏:这是唐德宗二年(781)诗人出任滁州刺史期间,春游滁州城西郊野两山之间的溪流所作,是一首山水诗名篇。诗人通过对比,从“涧边”写到“涧中”,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暮春游西涧赏景与晚雨渡口所见,恬淡的胸襟和忧伤的情怀在诗中得到自然流露。

首句以“独”字领起,“怜”字紧承。诗人用“独怜”二字表明自己喜爱的心情,“独怜”的对象是那涧边生长在僻静处的自甘寂寞、安贫守节的野草。诗人不写春天的桃红柳绿,唯独喜欢这种安静而又有生气的景色,透露出诗人对洁身自好的人品和归隐生活的向往。

第二句,诗人从视觉、听觉两方面来勾画,枝叶茂密的树木深处,黄鹂唱着悦耳动听的歌。“深”字既状写大树参天、枝繁叶茂之态,又突出树林深处的静;“鸣”字以动衬静,也为西涧增添了无限生机。

第三、四句写雨中所见所闻。春潮带着雨水,夜晚急着上涨;渡口无人之小船,独自打横在江上。晚潮带春雨,水势更急,倘在要道,正是渡船大用之时,不会“舟自横”;而郊外渡口,行人本不多,此刻更无人,船夫也回家了,空空的渡船只有悠然漠然了。诗人以“急雨”、“春潮”来显示静中有动,又以“无人”和“舟自横”使动归于静。这也是诗人当时的处境和心情的形象写照,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之情。

诗人在仕途生涯中,忧中唐政治弊端,疾百姓生活贫苦,有志改革而无力,欲归隐而不能,常常被出仕、退隐所困扰,只好不进不退,任其自然。诗人思归隐,故“独怜幽草”,自己的无所作为,正像水急之时的野渡舟横。以情入景,景融情,此诗令千古读书人步入画境。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1]

韦应物

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2]。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3]。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4]。

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5]。

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6]。

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7]。

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8]。

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9]。

昊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10]。

方知大藩地,岂日财赋强[B11]。

注释:[1]郡斋:指苏州衙中刺史官署内公余休息的斋舍。[2]燕寝:小寝。古代天子、诸侯相对于“正寝”而言的起居室。州刺史司说是古代的诸侯,故以燕寝称郡斋。[3]池阁:指池塘和楼阁。[4]烦疴:指暑天闷热让人产生的烦躁之感。[5]居处崇:居住宏丽,借指身居刺史高官。睹:一作“瞻”。[6]是非遣:排遣世俗事务的是是非非。[7]属时禁:正为时下所禁止。这次郡斋宴在五月,刚好赶上禁止屠宰杀戮。[8]金玉章:指文士们创作的美好诗篇。[9]凌风翔:乘风翱翔。[10]吴中:苏州的古称。彦:对文士的美称。汪洋:指文士们文章气势磅礴。[B11]大藩地:大的州郡,这里指苏州。

鉴赏:贞元五年(789),诗人顾况贬官途经苏州,韦应物为顾接风,在苏州郡斋与吴中文士宴集时写的这首古体诗,通过对雨中环境和宴集盛会之乐的描写,既表达了对人民生活的关怀,又表达了自己身居宦海的出世情调。

一二句交代郡斋的配置和气派,点题目中的“郡斋”。郡斋门前密密麻麻地排列着佩带有画饰兵器的仪仗,室内焚香不止,始终保持着迷人的清幽香气。这样的环境让人感觉有社会地位,也让人感觉安适。唐代规定,三品以上的官员门前可列仪仗。这也说明,当时一定的官职诱惑力是极大的。

三四句继续写郡斋的优越,并点题目的“雨中”。苏州地理位置临近大海,海上风雨到来之时,这郡斋中的池塘、亭台和楼阁都能感觉。这也寓意郡斋中能了解国家之大小事。

五六句写郡斋亦可消除人们的烦恼,且点题目中的“诸文士”。“烦疴”照应前文的“凉”。“嘉宾”,指吴中诸文士。

“自惭居处崇”至“性达形迹忘”,诗人自己述怀。自惭身居刺史高位,未关心当地百姓的安乐;自己也能领悟事物的道理,却不履职责地追寻自己心性的豁达,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反省和不热衷于功名富贵的心态。

“鲜肥属时禁”至“意欲凌风翔”,写宴集盛会给人们带来的美好感觉。古代有停止屠宰牲畜的禁令,本次郡斋宴吃的鱼肉正为当时规定所禁止,吃的蔬菜和水果也属尝鲜;一边饮酒,一边欣赏座中文士创作的美好诗篇;精神愉悦身体自然得到放松,思想想乘风翱翔,很好地照应五六句。

末四句称赞吴中文士。吴中岂止赋税收入多,文化也兴盛。“群彦”,指众多才士。

“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与“邑有流亡愧俸钱”一脉相承,当为古今为官者之鉴。

夕次盱眙县[1]

韦应物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2]。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3]。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4]。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5]。

注释:[1]夕次:晚上停宿。盱眙:在淮水南岸,今江苏盱眙。[2]落帆:降下船帆,指船停泊。[3]浩浩:水浩大的样子。[4]山郭:山村和城郭。芦洲白:指芦花洲的芦苇秋日开白花。洲:水中陆地。[5]秦关:陕西长安一带多关隘。

鉴赏:这首诗可能是诗人上任苏州任刺史途中所作。诗歌主要写停宿江苏盱眙,旅途思乡之情。

首联交代停宿地点。在淮河边的城镇盱眙卸下船帆,停泊在专供邮传和官吏旅途中住宿的地方。“淮镇”,指淮水边上的城镇盱眙。“孤”,指“驿”的附近无其他房舍,比较孤单,以环境衬托人物心理,环境的孤单引发环境中人的内心孤独。

颔联描写傍晚的苍茫景象。夕阳西沉暮色苍茫之时,江面上风浪很大,已没有了行船,视线渐渐模糊,无法吸引诗人的注意力。开阔画面的展示,也无法排遣诗人心中的思念。

颈联描绘人归雁宿、各安其居的祥和图画。诗人由远及近,收回视线:夜幕降临的时候,只见劳作的人们扛着犁、荷着锄纷纷归家;飞雁也纷纷停落在白色的芦苇丛中,结束一天的劳累。这样的所见更催生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结联承前三联的描述,自然地表达羁愁旅思,揭示主题。独自一人在万籁俱静的深夜结束了所见,只能回忆故乡长安的人事物,越回忆越不能入眠,远处寺庙传来的钟声又不断地提醒诗人客居他乡。

全诗采用白描手法,以叙为主,语言平实。意境苍茫,从大处落笔,“孤”来自于对周围环境的观察,“浩浩”、“冥冥”、“郭暗”、“芦洲”都是远观,“忆秦关”、“听钟”跨越空间距离。

东郊

韦应物

吏舍局终年,出郊旷清曙[1]。

杨柳散和风,青山淡吾虑[2]。

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3]。

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4]。

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5]。

终罢斯结庐,慕陶直可庶[6]。

注释:[1]吏舍:官署。局:拘束。旷清曙:清新、明亮的郊原景色使自己心情顿感舒畅。[2]散:散播。[3]丛:树丛。憩(qì):休息。还复去:徘徊。[4]霭:云气,这里指笼罩。[5]乐幽:喜欢幽静。遽:匆忙。[6]结庐:修建房舍。陶:指陶渊明。直:一作“真”。

鉴赏:这首诗通过对春日郊外美丽风光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爱赏、仰慕陶渊明归隐山林的感情。

首四句:交代来到郊原的妙处,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在官署中关了整整一年,来到郊原,优美的景色舒畅了自己郁闷的心情。杨柳被春风吹散,呈依依状,青山使诗人的愁思浅淡。“局”、“旷”,对比了狭小的官署和开阔的大自然,也充分表达了诗人的主观感情色彩;“散”、“淡”,化静为动,托物传情,有力地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心情。

次四句:主要写郊游。沿树丛、小溪或行或止,徜徉其间,由于身在官府,不得不离开这心之所往的理想环境。微雨如丝,郊原一片迷濛;只闻春鸠的鸣叫,却看不见它在何处,仿佛进入了仙境。这正是诗人所希冀的远离尘世的境界。“微雨”和“春鸠”,一见一闻,点明春景。

结末四句:即景生情,写出了内心的不快,以仰慕陶渊明绾结,照应前文。喜爱幽静的心愿屡屡未能实现,由于官务缠身,现仍行迹匆忙,不能如愿。最终,只有辞去官职,才能在这里修建房屋,像陶渊明那样亲近自然。“结庐”,化用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饮酒》第五),此指隐居。陶渊明因不满当时黑暗动荡的社会,不愿同流合污,弃官归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人很敬仰陶渊明的做法,下定决心摆脱束缚,回归自然。

这首诗风格淡雅,“散”和“淡”用字非常巧妙。

送杨氏女[1]

韦应物

永日方戚戚,出行复悠悠[2]。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3]。

尔辈苦无恃,抚念益慈柔[4]。

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5]。

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6]。

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7]。

赖兹托令门,仁恤庶无尤[8]。

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9]。

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10]。

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B11]。

居闲始自遣,临感忽难收[B12]。

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B13]。

注释:[1]杨氏女:出嫁到杨家的女儿。[2]永日:整天。出行:出门远行。[3]有行:出嫁。江:指长江。[4]无恃:指母死失去依靠。抚念:抚心思念。慈柔:慈爱温和。[5]幼:指妹妹。长:指姐姐。两别:指姐妹两分离。[6]结中肠:郁结于胸中,形容内心万分悲痛。[7]阙:同“缺”,缺少。内训:闺门之训,即母教。[8]赖:幸好。令门:有名望的好人家。[9]资从:陪送的嫁妆。[10]容止:容貌和举止。猷:规矩。[B11]秋:借指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古人重视秋天,常以秋代年。[B12]临感:临别时的伤感。难收:难以控制。[B13]归来:指送别出嫁的大女儿归来。缘:即沿。

鉴赏:这首诗是诗人为出嫁的长女送别,感触早丧爱妻、与女儿们相依为命的特殊遭遇所作。诗歌通过对出嫁女儿的叮嘱、训诫和爱怜的话语,写出了人间父女的情深。

首四句总起点明题目送嫁。长女出嫁前夕,诗人全家整天都被悲伤的气氛笼罩,长女将出嫁到很遥远的地方,逆长江而上。用“轻舟”反衬诗人全家人心情的沉重,为下文铺垫感情基础。

从“尔辈苦无恃”至“义往难复留”写伤别的具体原因。两女自幼都失去母爱,诗人平日对她们更加慈爱温和。因母早逝,长女便担负起抚育幼女的责任,两姐妹情谊深厚,分别时哭泣不止。面对两女哭泣不休的情景,诗人内心万分悲痛,女大当嫁理应前往,自古如此,又不能挽留。

从“自小阙内训”至“仁恤庶无尤”写诗人对长女不懂闺训的担忧,希望长女能得到婆家的爱怜。长女自幼缺少母教,侍奉婆婆、丈夫方面的事情的确让人担忧。幸好现在出嫁到有名望的好人家,婆家的涵养和爱怜可使女儿免除过失。

从“贫俭诚所尚”至“容止顺其猷”写诗人渴望长女不自卑而遵守妇道。出身贫寒,嫁妆岂能丰厚?孝公婆、敬丈夫遵守妇道,仪态、举止顺从夫家的规矩。

最后六句写送别之后,作者自己伤感的情绪,关乎父女、姊妹之情。送别在今天早晨,再相见不知在何年?平常无事还能排遣忧愁,临别时的伤感突然变得难以控制。送别出嫁的长女归来再看还在哭泣的幼女,诗人不久又将送别,别后将陷于更加孤独的处境,痛上加痛,再也控制不住伤心的眼泪,任其沿帽带落下来。

这首诗取材于家庭琐事,又娓娓道来,用语清浅,但情真意切,字字感人,是富于家常情味的名篇佳作。

同类推荐
  • 背后的凶手

    背后的凶手

    因韩艺雪父亲工作原因,韩艺雪被带回国,三年没有回国的她,回到这个地方感到既熟悉又陌生,家里为她铺的路从来都不是她想要的生活,渐渐地她接触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和上天为她安排的另一半,在追逐梦想的路上与情感的交织中,究竟是怎样的复杂……
  • 美妙的新世界

    美妙的新世界

    《美妙的新世界》是赫胥黎1932年出版的科幻小说,刻画的是机械文明下的未来社会。在那个世界里,人性被机械剥夺殆尽。处于“幸福”状态下的人们都是被预先设定种姓,然后由试管和育婴瓶孵化出来。胚胎分为由低到高的不同种姓,接受不同的训练。低种姓者矮小丑陋,承担社会里最底层的工作;高种姓者高大漂亮,构成社会的上层。在新世界里,每个人都很快乐,所有人的快乐都是一模一样的。书中对技术发展的反思、对人类命运的忧虑,使得本书成为了二十世纪“反乌托邦”文学里的一面旗帜。
  • 一生

    一生

    《一生》描写的是—个贵族女子追求幸福而不可得的一生。主人公的约娜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她受父母的影响爱好幻想,对未来有种种美好的梦想与憧憬,但冷酷无情的现实将她的梦想一个个击碎……
  • 公主传说

    公主传说

    一个清冷绝美的“公主”,两个痴心守候的“王子”,他们之间,会不会出现除了童话以外的结局?现实,毕竟不是童话。而我与你,除了爱,还有更多说不清的纠葛……不要怪我的冷漠,因为我就是为了复仇而生的绝望公主。有爱吗?还是同情?如果只是为复仇而生,为什么我的心中如此痛苦?一步步完美的计划,还能得到你的原谅吗?或许骄傲的公主,从来也不需要原谅。就这样开始我的——公主传说。
  • 雪缘遗梦

    雪缘遗梦

    本书以西北高原小城的雪景为引,通过穿插叙述的方式跨越了几十年的历史空间,讲述了两代人凄美曲折的爱情故事。小说中女主人公对爱情大胆的向往和无悔的付出,令人敬佩和感慨;而男主人公错失良缘后的困惑、无奈到最后面对现实和勇于担当,又让人感到欣慰。小说从侧面反映了一段真实的社会历史,在爱情面前折射出人性宽容和善良的一面。整个小说既有真实的背景,又有虚幻的描写,情节构思奇特,充满着理想主义色彩。
热门推荐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为了维持社会秩序,保护公民的权利和利益,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制定本条例。
  • 教师公文包-师德休养

    教师公文包-师德休养

    本书分新世纪的教师形象,漫谈师德建设,师德建设的内容,教师心理素质四部分,对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进行了探讨。
  • 盖世主宰

    盖世主宰

    无尽苍莽大地,谁主沉浮?!武修以力破苍穹,剑修以剑斩天地,法修以术威震寰宇……追求至强的脚步永不停歇!大道万千,只争巅峰,至强的真谛,弱者永远都体会不到!“主宰之路,勇者无惧,始终坚信,拳头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最好途径!!!”——古峰。PS:本书走霸气热血路线,绝对童叟无欺!
  • 付出了泪得到了爱

    付出了泪得到了爱

    讲了三个女主角和三个男主角一起在校园里度过青春年华
  • 炎魔之剑

    炎魔之剑

    这是一个剑的世界,强者手中的剑,才是真理,一代天骄,曾经是一片大陆上的巅峰强者,被逼身死,神秘大能,将其凝魂借胎重生,重生后却满门被灭,流落到一个偏僻的村庄,手中一把炎剑,前世的记忆,今生的仇怨,对面各种无法撼动的敌人,失落时,心灰意冷时,只有一位女子在他的耳边轻语“炎阳,你的血性还在吗?”
  • 绝代公主的另类爱情

    绝代公主的另类爱情

    昌文偃武时代,皇室金枝玉叶,商家“大家闺秀”,在几千年前的中原土地上,演绎一场荡气回肠的乱世真情。展开远古时代壮丽而凄凉的历史画卷,一曲“但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向您娓娓道来北宋末年金戈铁马、兵荒马乱年代的儿女情长,相爱的人几聚几散,他们的命运终将如何?只有经过磨练的爱情才能流传千古,只有经过锤炼的男人才称得上真正的男人!请观看大型穿越古装爱情小说——《绝代公主的另类爱情》,一段尘封千年的跨时空爱情。
  • 海印昭如禅师语录

    海印昭如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史上最强大的穿越

    史上最强大的穿越

    这是讲述一群被抛弃却又带着可笑使命的人在过去辉煌时代中挣扎的一个故事。,世界纷乱,政局动荡,源自于一个古文明的发现!,一个偷天计划在波涛汹涌的风浪中悄悄酝酿!,一群被选中人,挣扎在无数个史前的空间中…………!­,,,(请大家放心收藏)
  • 迷雾中的长白山

    迷雾中的长白山

    逢乱世,多魑魅魍魉。然鬼魅并不可怕,可怕的那颗贪世的心。周毅,本是凡人,吸食头狼鲜血至元神出窍,得神秘道像传法,从此拥有修真之躯。那神秘仙人究竟是何人?本是猎人的父亲,竟也是修真之人,出手时已是深蓝灵气,是修真之人,怎会在一起生活二十余载而不知。生身父亲究竟是何身份?深山的道观,神秘的深山来客,疑云密布。当层层迷雾揭开,周毅又当何处?原来真相......
  • 爱你,耍心机

    爱你,耍心机

    俗话说,婚姻是恋爱的坟墓,眼看着两个好友纷纷踏入恋爱的坟墓,而且幸福甜蜜,贺敬伦也有些羡慕,不再那么抗拒走入婚姻生活,觉得找个人来好好谈场恋爱,安定下来也无妨。只是身边的女人来来去去,漂亮、可爱、美艳、温柔,每个女人都很可爱,都喜欢一点点,但也只有一点点;他的生命不缺女人,只是缺少一种让他心动的感觉──倒是这个季小琦,跟他认识的那些女人完全不同,拒绝他的时候毫不拖泥带水;可是称赞他的时候,又坦率直接得教人脸红。有她在身边,再普通的食物也变得美味无比,再无聊乏味的事情,也变得有趣起来;原来只是一顿饭,就能令人觉得幸福、容易满足,原来对的人不是找不到,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