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989400000003

第3章 唐诗篇(2)

“离别家乡岁月多”相当于第一首“少小离家老大回”。亲朋告诉他,这些年来,他所认识的旧友玩伴都去世了,因而诗人发出了“近来人事半消磨”的感叹。

接下诗人的目光从人事变化转到了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上:只有门前的镜湖,依然在春风吹拂下泛起的阵阵水波。除了“湖波”未变之外,昔日的人和事都变化净尽了。与第一首相比,如果说诗人初归故乡见到儿童时曾感受过一些“置身亲人中”的欣慰的话,那么,到他听了亲朋介绍的沧桑人事以后,独立于波光粼粼的镜湖之旁时,无疑已变得愈来愈伤感了。

张九龄(678-740),字子寿,又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七岁能文,被张说誉为“后出词人之冠”。武则天长安二年(702)进士,调校书郎,又以登道侔伊吕科,授左拾遗。玄宗即位(712),由张说推荐为集贤院学士。后任中书舍人、冀州刺史、洪州都督、岭南道按察使,召拜秘书少监、副知院事。开元二十二年(734)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迁中书令。他是“开元之治”的最后一位贤相,议论朝政,刚正不阿。后为李林甫、牛仙客等所忌,于开元二十四年(736)被排挤出朝,贬为荆州刺史,以文史自娱,写了不少清淡惋惬、寄托深远之诗。卒后谥文献,有《曲江集》留世。安史之乱(755)后,玄宗每思其忠谏之言,至为流涕。

感遇二首

张九龄

之一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1]。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2]。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3]。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4]

注释:[1]兰:泽兰,秋季开花,香草。葳蕤:形容枝叶繁盛。[2]欣欣:指兰草桂花欣欣向荣,生机勃勃。自尔:自然而然地。尔,语助辞。[3]林栖者:隐居山林之名士。曹毗《对儒》:“不追林栖之迹,不希抱鳞之龙。”相悦:闻兰、桂之香而爱赏采摘。[4]本心:本性,素心。美人:指林栖者。

鉴赏:诗的一、二句“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你看,春天的兰草迎春勃发,茂盛纷披,生机无限;秋天的桂花叶绿花黄,皎洁明净,馨香四溢。“葳蕤”与“皎洁”再现了春兰与秋桂勃发向上与高雅的风貌。

诗的三、四句指出春兰、秋桂之所以“欣欣此生意”,是因为它们“自尔为佳节”。即是说它们各自在适当的季节繁茂花开,显示出“葳蕤”与“皎洁”的特点。这里,暗示兰、桂按各自的本性生长荣枯,不媚人荣,不求人知的本质特征。

诗的五、六句写人对兰桂的欣赏。那些居于山林之中的隐逸之士,常以兰、桂自喻,因而闻到兰、桂的芳香,顿生爱慕之情。

诗的七、八句“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综合前意,再次肯定兰、桂不求人荣的高尚品质。尽管兰、桂被人欣赏、爱慕,但它们不希望“美人”来攀折、欣赏。因为兰逢春而葳蕤,桂至秋而皎洁,这是它们的本性,并非为了搏取“美人”的欣赏。

之二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1]。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2]。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3]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4]。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5]

注释:[1]江南:长江以南。《考工记·总序》:“橘逾淮而北为枳……此地气然也。”《晏子春秋·杂下之十》:“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2]岂伊:岂,难道;伊,那里,指江南。岁寒心:耐寒之心。《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喻一个人要有坚贞的节操。[3]荐:奉献。嘉客:嘉宾,贤达之人。阻重深:重重阻碍。《楚辞·九辩》:“岂不郁陶而思君兮,君之门以九重。”[4]运命:命运,指或进或退、或荣或贬的不同遭遇。[5]无阴:《韩诗外传》载赵筒子语:“春树桃李,夏得其阴,秋得食其实。”

鉴赏:“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点明地点“江南”与物象“丹橘”。一个“有”字,凸现出橘树之多,江南处处皆有。第二句写橘树的生理特点:经冬犹绿。一到深秋,南方的树纷纷落叶,但丹橘与众不同,它始终保持葱葱绿色。一个“犹”字突出了丹橘的个性,亦满含赞颂之意。

第三、四句写丹橘“经冬犹绿”的原因。先用一反问句提出“岂伊地气暖”,难道是因为那里“地气暖”,它独得地利吗?不!是丹橘具有耐寒的本性。诗人赞美丹橘耐寒之节操,是颇含深意的。

第五、六句写丹橘之遭遇。像这样经严寒仍绿,只求奉献于人的丹橘,理应荐之于嘉宾的,可是为重山深水重重阻隔,为之奈何?这里,“嘉宾”暗指玄宗皇帝;“阻重深”暗指围绕玄宗之奸人。丹橘之寒不变节、只知奉献的高贵品质是诗人自喻。诗意是说:像我这种一心为国之人,却被奸人们重重阻挡,不能为世所用。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之感慨第七、八句写丹橘为何有此遭遇呢?诗人答道:“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看来命运的好坏是因遭遇的不同而不同,如同自然规律一样,不可捉摸、探究。

最后两句,以“徒言”二字批评那些不识丹橘美德的人。不要随便说只有种桃树、李树就好,可以“夏得其阴,秋得其实”。难道丹橘就不能遮荫,毫无用处吗?结合前面写丹橘“经冬犹绿林”的美态,“可以荐嘉客”的佳实,答案自然是否定的!这里,诗人以反诘句再次肯定了丹橘的美,同时表达了自己被奸人陷害、怀才不遇的愤慨。

望月怀远

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1]。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2]。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3]。

注释:[1]情人:远隔天涯的一对情人,既指“怀远”之友人或恋人,也包括“怀远”的诗人。竟夕:整夜,通宵。[2]灭烛:熄灭烛光。梁简文帝《夜夜曲》:“愁人夜独长,灭烛卧兰房。只恐多情月,旋来照妾床。”谢灵运《怨晓月赋》:“卧洞房兮当何悦,灭华烛兮弄素月。”[3]盈手:满手。陆机《拟明月何皎皎》:“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

鉴赏:这是一首怀念远方友人借景抒情的诗。起句“海上生明月”,点出“景”,自然稳帖,展现了雄浑阔大的场面。“天涯共此时”,点出相隔两地的朋友,同时相思。

三、四句写两地的“情人”彼此的“怨”与“思”。“情人怨遥夜”,“怨”长夜漫漫,彼此不得相见。“竟夕起相思”,通宵达旦,生起相思之“情”。

五、六句写诗人徘徊月下的相思之状。“灭烛怜光满”,长夜不能入睡,是烛光太明亮了吗?于是诗人“灭烛”,但月色皎洁无边。怜,爱惜;光满,满月之光。“披衣觉露滋”,诗人披上衣服走出庭外,在那皎洁的月光下,觉夜深露湿,滋润沾衣。尽管如此,诗人月下思人。所以,“露滋”二字不仅照应了“竟夕”,同时暗示了滋生不已的相思之情。

七、八句写梦以自慰,收相思之情。“不堪盈手赠”,不堪,不能,意谓在这相思不眠之夜,用什么赠友人呢?我只有满手的月光,但又不能送。怎么办呢?我还是睡吧!也许睡梦之中还能与你相聚呢!诗到此戛然而止,留下无限的相思。

王之涣(688-742),字季陵,原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后迁居绛郡(今山西新绛)。早年曾作冀州衡水县主簿,因遭人诬陷而去官,漫游山水十五年,足迹遍布黄河南北。晚年担任文安县尉。性格豪放,喜击剑悲歌。其诗意境壮阔,热情奔放,音乐性强,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轰动一时。与高适、王昌龄等唱和,“歌从军,吟出塞”,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之一。诗作大多失传,仅存六首,均为名篇,都被《全唐诗》录存。

登鹳雀楼[1]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2]。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3]。

注释:[1]鹳雀楼:旧址在今山西永济西南,常有鹳雀栖息楼上,故名。楼三层,为当时游览胜地,前望中条山,下临黄河。[2]尽:完,落下。[3]千里目:指眺望极远的地方。

鉴赏: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之情。

首句描绘夕照衔山的景色。一轮落日正金光夺目,在连绵起伏的群山西面缓缓落下,在视野的尽头渐渐隐没。

次句描写俯瞰黄河远去天边的意中景象。诗人面对流经楼前的滚滚黄河,视线由上到下,由近及远、跟随河水向远方延伸。虽不能目击黄河人海的情状,却好像看见黄河一路汹涌澎湃,流人大海,令人心旷神怡。

三、四句写诗人欲登高望远。从前两句的眼前所见引出了深沉思索。若想看到无穷无尽的美丽景色,就应该迈上更高一层楼。诗句看似平铺直叙,却既寓含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高瞻远瞩的博大胸襟,又暗示了站得高看得远的哲理。

出塞[1]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2]。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3]。

注释:[1]诗题一作《凉州词》,唐代乐府曲名。[2]远上:远远直上。孤城:指凉州城,存今甘肃武成。仞:八尺。[3]羌笛:我国西北部羌族的一种乐器。杨柳:指北朝乐府《折杨柳歌辞》。春风:比喻朝廷的关心。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是当时凉州最西境。

鉴赏:前两句描写凉州一带荒凉辽阔的景象。诗人先用镜头摄取远景:黄河汹涌澎湃波浪滔滔入海,由近及远地眺望,像一条洁白的丝带飞上云端。诗人的视觉与黄河的流向相反,突出了黄河源远流长的仪态,也展示了边地壮阔的风光,重在表现黄河的静态美。继而又摄取立体感的近景:征戍士兵居住的城堡孤独的屹立在高山环抱之中。用远川高山反衬玉门关地势险要。孤城是一片,是单薄狭小的,而高山却是万仞,以数量和体积极不相称的两件事物,形成鲜明对比,造成一种心理上的压力。

后两句借凄凉幽婉的笛声,表达诗人对这景象的感想。以问语转出诗意,羌笛之声吹出了戍守者处境的孤危和怨恨。羌笛演奏的是《折杨柳》,而折柳赠别在唐代最盛,“杨柳”与离别有比较直接的关系,《折杨柳》笛曲触动了人们的离愁别恨。不说“闻折柳”而说“怨杨柳”,用词非常精心,能引发更多的联想,深化诗意。戍守者自知,天高皇帝远,朝廷的关心是渡不过玉门关的,于是有了玉门关外的孤危处境和恶劣环境,才有了杨柳不青和离人想折杨柳寄情不能实现的残酷现实。以“何须怨”做自慰语,传达出戍守者在乡愁难禁的时候意识到卫国戍边责任的重大,才能如此的自我安慰,足见戍边将士的伟大情怀。

盂浩然(689-740),襄阳(今湖北襄阳)人,盛唐著名诗人。一生除四十多岁时曾往长安、洛阳求取功名而在北方作过一次旅行外,其余大部分时间都在故乡鹿门山隐居,或在吴、越、湘、闽等地漫游。曾与众名士联诗出名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满座惊叹,皆为之搁笔。(王士源《孟浩然集序》)。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作荆州长史,招其致幕府,后又归隐故乡,不久病逝。其友王维画其像于郢州刺史亭,世称“浩然亭”,后改为“孟亭”。

孟浩然一生沦落,却是初、盛唐过渡期中最有成就的诗人。闻一多先生指出孟浩然“对初唐的宫体诗产生了思想和文字两种净化作用”,“所以我们读孟的诗觉得文字干净极了”,“他在思想净化方面所起的作用,当与陈子昂平分秋色,而文字的净化,尤推盛唐第一人。由初唐荒淫的宫体诗跳到杜甫严肃的人生描写,这中间必然有一段净化过程,这就是孟浩然所代表的风格”(《闻一多先生说唐诗》)。李白在《赠孟浩然》中予以充分赞美,杜甫称其“清诗句句尽堪传”(《解闷》其六)。孟浩然现存诗二百六十多首,五言居多,其中五律和排律又最多。他运用格律的形式写了大量的山水诗。这些诗在当时是很负盛名的。孟浩然逝世后,好友王士源出版《孟浩然集》三卷,后《全唐诗》辑录二百六十多首。孟浩然的诗从初唐风行的咏物、应制等狭窄题材中解放出来,较多反映山水隐逸生活,恬淡孤清,形成和谐优美的意境,独具风格,艺术上有较高的造诣。只是多写隐居闲适和羁旅愁思,没有涉及更广阔的社会生活。

秋登兰山寄张五[1]

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2]。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3]。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4]。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5]。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6]。

注释:[1]兰山:在襄阳西北。篇名一作《秋登万山寄张五》。张五:名子容,唐先天二年(713)进士,隐居于襄阳岘山南约两里的白鹤山,为孟浩然的同乡至交。这首诗写登高思友之情。[2]“北山”二句:化用陶弘景《应诏诗》:“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写张五隐居在北山。北山:北面的山。隐者:当指张五。[3]始:一作“试”。[4]兴:兴致。[5]弄:一种野莱。[6]何当:何时当能。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古人以为九是阳数,月、日都是九,故称重阳节,以为宜于长寿,所以有登高、赏菊、亲友聚饮等风习。

鉴赏:这首诗描写登高思友之请来表达怀念友人,是一首怀念友人之作。

首句从陶弘景《答诏问山中何所有》“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中演化而来。

三、四两句起进入题意。“相望”表明对张王五的思念,由思念而登“万山”远望,望不见友人,只见北雁南飞。诗人的心,也随鸿雁飞去,消逝在天际。这是写景又是抒情,情景交融。雁也看不见了,而又近黄昏时分,诗人心头不禁泛起淡淡的哀愁。但是,清秋的山色却使人逸兴勃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是写从山上四下眺望,天至薄暮,村民劳动一日,三三两两的逐渐归来。他们有的行走于沙滩,有的坐歇在渡头,都显示出从容逸然的样子,带有几分悠闲。放眼远望,直看到“天边”,那天边的树看去细如荠菜,那白色的沙洲,在黄昏的朦胧中清晰可见,似乎蒙上了一层月色。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照应诗前数句,既点出“秋”字,更表明了对张五的思念,进一步显示出真挚的友情。

夏日南亭怀辛大[1]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2]。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3]。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4]。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5]。

注释:[1]辛大:即辛谔,行大,作者同乡,隐居西山,后被征辟入幕。[2]山光:落山的日光。[3]散发:古代男子平日束发于顶,散发则表示闲适、潇洒。“开轩”句:开窗躺着,清闲而敞亮。[4]清响:清瞻的声响。[5]故人:指辛大。

鉴赏:诗人开篇即写夏夜在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遇景人咏,不只是简单写景,同时写出诗人的主观感受。“忽”、“渐”二字不但传达出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给人的实际的感觉(一快一慢)。而且,夏日可畏而“忽”落,明月可爱而“渐”升,表现出一种心理的快感。“池”字表明“南亭”傍水,也非虚设。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诗人沐浴之后,“散发”不束,依窗而卧,不但写出一种闲情逸致,同时也写出一种适意,一种来自身体和心灵两方面的快感。此处暗合了陶渊明“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的名句。进而“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诗人从嗅觉、听觉两方面写这种快感。荷花的香气清淡细微,“风”送时闻;竹露滴在池面发出清脆的声音,所以是“清响”。

“竹露滴清响”是那样悦耳清新,诗人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音乐,于是“欲取鸣琴弹”,传说古人弹琴要先沐浴焚香,摒去杂念,而此时的诗人正适合操琴,但“欲取”而未取,因为“鸣琴”的想法牵惹起一层淡淡的怅惘,像平静的水面起了微澜。诗人由清幽绝俗的境界想到弹琴,由弹琴想到“知音”,因而生出“恨无知音赏”的感慨,这就自然而然的由水亭纳凉过渡到怀念友人上面来。诗人多么希望朋友在身边,共度良宵啊,友人不来,自然生出惆怅之情。“怀故人”的情绪一直带到睡下后,进入梦乡,梦中竟然和朋友相见了。

夜归鹿门歌[1]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2]。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同类推荐
  • 官场壁虎:揭秘暴力拆迁

    官场壁虎:揭秘暴力拆迁

    海风市因暴力强拆引发民怨,巡视组秘密来到海风展开调查,很快引发官场地震:市规划局局长、市土地储备中心主任相继被双规,代市长赫东岳突然自杀,省建设厅副厅长、原海风市副市长傅国梁闻风出逃……特案组这才发现,强拆事件背后,隐藏着一个重大的腐败窝串案……招商引资和城市建设背后,有哪?暗箱操作的权钱交易?魄力十足的政坛明星,又有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贪官外逃,又会引发怎样的引渡难题?《官场壁虎》揭露了一场官场大地震!
  • 幸福是一场修行

    幸福是一场修行

    一个天真单纯的女人带着对婚姻生活的美好憧憬嫁给了一个比她大五岁的成熟男人。婚后生活短暂甜蜜过后,只剩下柴米油盐、鸡零狗碎的日子了。女人对于婚姻家庭的美好想象全部破碎,这让她一度对丈夫极其失望,争吵不休,怀疑人生,几近崩溃。偶然机缘,女人接触习练了瑜伽,找到了心灵的寄托与开悟的良方。从瑜伽习练者到瑜伽会所经营者,瑜伽修行让她心智成熟,心胸豁达。修练瑜伽后的她遇见了更好的自己,并通过沟通解开了夫妻之间的心结,从此坦诚相待,相爱如初。
  • 我是个算命先生

    我是个算命先生

    祖爷一生几乎从未失手,唯一没有算到的,却是他自己的命运;面对凄凉晚景,他认为是自己泄露了太多天机……翻开《我是个算命先生》,让一个82岁的算命老先生带您见识算命背后的古老智慧与江湖猫腻。
  • 只为命中与你相遇

    只为命中与你相遇

    曾经她只是和黑夜一起入睡,拥残星入梦的孩子,在那个不肯谢幕的年华,他如天边彩虹,点亮她苍白穹空,一个是残酷漫长的现实,一个是华丽短暂的梦,他不知道,她鼓起多大勇气,才敢念念不忘,因为那双为她流泪的眼睛,她愿意再次相信这萧索的人生,当风筝厌倦了天空,是否会义无反顾地坠入大海?红尘中的相遇,究竟是错还是对?他们的故事会是怎样的结局?命中的相遇,只为命中的你。
  • 老大的幸福

    老大的幸福

    傅吉祥,傅家长子,人称傅老大。因父母早逝,他长子为父带大了三个弟弟一个妹妹,把他们都送进北京的大学。乐天知足、一根筋是他的性格本色。弟弟妹妹认为他活得窝囊,要他去北京寻找幸福,然而在不熟悉的生活空间里他处处碰壁,但另一方面他有着自己对“幸福”的认识,能够主宰自己的生活和命运,帮助需要关爱和庇护的人,展现出独特的人格魅力并潜移默化得影响着众人,最终也回归到他自己的幸福生活。
热门推荐
  • 今朝——往昔

    今朝——往昔

    那年,寒江上一轮黑月;如今,清湖上一轮明月……
  • 漫漫相思路

    漫漫相思路

    三年之前,他悄然无息远赴异国他乡,她火速恋爱结婚,谁也不亏欠谁。三年之后,他华丽转身成为商界新宠,她却成为离异女子。再次相遇,他还是那般温文尔雅,她以为可以和他旧梦重温,没想到他费尽心机将她捧至幸福的最高处,却又将她摔的粉身碎骨。接二连三的背叛让她惶恐不已,只想安然度日……
  • 诺贝尔传

    诺贝尔传

    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和实业家,诺贝尔奖的创立人。本书主要叙述了他的一生。
  • 寻宝美利坚

    寻宝美利坚

    新书已上传,奸妄抽奖系统,不同以往的系统流小说,跟着蚂蚁一起嗨起来,欢迎大家收藏,推荐,留言!**************巍巍五千年华夏,短短一百年屈辱,多少瑰宝流失海外?名瓷,美玉,统统拿来!东洋的,西洋的,都是我的!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拿了我的给我还回来!古董,文玩,美食,美景,一样都不放过!且看金沐晨如何靠着一双黄金眼,浑身豪情胆,逆袭在美利坚!
  • 山海学院

    山海学院

    一次意外,懵懂的少年陈宇,误入了神话的发源之地。莫名其妙的身份,使得他卷入了一次又一次的争斗漩涡。磕磕碰碰,终于了解到了事件的真相,结果却只是冰山一角。这个满是秘密的世界,虚幻与真实交织着。一样的神话,另一样的解说,事实究竟如何?跌跌撞撞,幸幸苦苦的探寻着世界的真相,到头来却发现,那个真相的钥匙,一直握在自己的手中。是解开真相,还是任其埋没,事情究竟如何,请看《山海学院》。带你领略,活跃于现代的神话传说。
  • 火影之金色的闪光

    火影之金色的闪光

    一个即将扑入死神的怀抱的医生,因为家传的一块水晶,来到火影世界里,身为孤儿的他,有什么样的事情发生在他身上呢?
  • 宠妻撩人:绯闻总裁你别闹

    宠妻撩人:绯闻总裁你别闹

    献城的人个个都认识霍宸筠,却压根没听过一个叫关小霏的女人,更不知道,她夜夜与他睡在同一张床上。人人都知道霍宸筠有个宠到骨子里的妻子,却谁也没有见过她的真面目,他们都说霍总把人保护地太好了,那女人是修了几辈子的福气才会嫁给他。其实……关小霏窝在男人怀里,灵动的眼睛瞟着他,“喂,我嫁给你是我的福气吗?”霍宸筠嘴角一勾,直接吻上去,“能娶你,是我的福气,来,我们继续。”面对这头猛兽,关小霏很无语,白天她要负责他的公事公务,晚上还要帮他暖床,到底是谁辛苦啊?她不服气了,拉着行李箱,离家出走也……
  • 虐爱总裁别太坏

    虐爱总裁别太坏

    六岁时,她是个父母宠爱、仆人成群的小公主。他,也是一个家世显赫的公子哥,同时家族也掌管着令人望而生畏的黑道事业;十六岁时,她依旧是个人人喜欢的公主,而他已经不再是那个骄傲的公子;一次意外,父亲被人撞的成了植物人,而母亲却早已离他而去。而这一切的一切,却造就了本是青梅竹马的两个人一段错误人生。二十一岁时他强势归来,势必要让她夏家“血债血还”!他当着他女朋友和她的面说出的那句残忍的话:“我和你早已毫无瓜葛,你们夏家的人会为你们所做的一切付出代价,一个低贱的人只配给我女子擦脚,提鞋都配,你连我们家仆人之中最下等的下等人都他妈的不如!”当他说出这句令夏小狸的心支离破碎的话后,搂着那个女子绝情离去。而她却终因受不了种种的刺激而晕倒在地无力起身。。。。。。
  • 二十几岁要懂的商务礼仪

    二十几岁要懂的商务礼仪

    不管你对商务应酬了解与否、谙熟与否,《二十几岁要懂的商务礼仪》都能给你带来益处。《二十几岁要懂的商务礼仪》立足现实需要,囊括实际商务应酬的方方面面,它能给你指明商务应酬的总法则和大方向,也能教会你一些简单的商务应酬小技巧和小窍门。同时,这本书更多地指出了在商务应酬中容易出错的一些小的细节问题,让你在实际应用中有纲可循、有例可查。
  • 乞丐王妃太难养

    乞丐王妃太难养

    他随手的一指,她便由乞丐成了他的王妃。“王爷,我可以在王府里做主吗?”“可以。”“王爷,我可以随便支用王府里的金钱吗?”“可以。”只要她说出来的话,他统统一派云淡风清的样子答应着。“王爷,我要与你一起睡觉。”“这……”单单这种事他犹豫着。“王爷,我现在以王妃的身份命令你今晚陪我睡觉,如果不陪的话,那我就用王府里所有的钱买你一夜。”“王爷,你是不是真的不行啊!为什么我坐在你的身上,你都没有反映呢?”听到这话,他额头的三条黑线拉的越来越长。可是当他真的有了反映时,她又能逃的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