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993900000028

第28章 有话不一定直说,口下留情、脚下有路(2)

4循循善诱胜于苦苦哀求

当你周围有人走上错误的道路,屡屡犯错的时候,你是否有曾经苦口婆心地劝导对方,而对方却置之不理,结果你气得甚至有种想吐血的感觉。如果有的话,那么你就要改变一下自己的说话方式了。因为,在很多情况下,你的苦口婆心往往没有循循善诱来得有效。苦口婆心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往往有种哀求的感觉,当你用哀求的语气让对方改正错误的时候,对方的不屑更会加重,所以,苦口婆心绝不是好的说服方法。

事实上,对方之所以会如此顽固,是因为他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因此,劝导的办法也应该从这一点上着手。用一种诱导的方式,让对方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他自然会愿意改正自己的错误。你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每个人对于他人的劝导都有一种天然的排斥,所以让劝导者很难走进他的内心。在这种情况下,任何苦苦哀求都是没有用的。只有用循循善诱的方式, 才能逐渐地让对方接受我们的观点。

孟子是战国时期出色的政治家,在纷乱的战国时期,他曾经游说过很多国君,希望他们能够实施“仁政”。这一次,孟子来到齐国,打算游说齐王。孟子见到齐王后,提到齐王爱音乐的事情,齐王感到很尴尬,因为他认为爱好世俗的音乐显得自己修养不足,他说:“我还不能喜欢古典的先王之乐,只是喜欢世俗的音乐罢了。”但是孟子却指出现在的音乐跟先王古乐并无不同,解除了齐王的尴尬心理。

紧接着,孟子以欣赏音乐的感受为切入点,引出“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道理,并举出例证。假如百姓听到王奏乐的声音,都感到头疼,皱着眉头议论说:王这样喜欢音乐,为什么我们这么苦?父子不能相见,兄弟妻儿离散?没别的原因,只因不与老百姓一起享受快乐;假如百姓听到王奏乐的声音,都高兴地面带喜色说:我们的大王大概没什么疾病吧?否则怎么有心情奏乐呢?

在此基础上,孟子总结出了这只是仁政实现先后而做出的不同表现罢了。

循循善诱其实就是一种言语上的布局,也就是说我们在劝服对方的时候,要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安排自己的谈话方式和谈话内容,并且让自己的每一句话都充满诱惑力,引导对方按照自己的逻辑思维思考问题,并最终认同我们的观点。事实上,循循善诱之所以比苦苦哀求更有效,是因为循循善诱从一开始就能够打破被说服者对说服者的排斥心理,这样就赢得了情感上的支持。再加上循循善诱本身具有很强的说理性,它能够从道理上出发,让对方恢复理智的思考,最终改变被说服者的固有观点。而苦苦哀求只会增加被说服者的反感态度,进而激怒对方,使得自己的话语完全被排斥在对方的心门之外。

有一个电器销售员去一家农场推销一台孵化器。他来到农场,找到农场主的房屋,然后敲门。门被打开了一条缝隙,电器销售员看到了屋内只有一个农妇在。农妇通过门缝,上下打量了销售员一番,然后迅速将门关上。

电器销售员早就习惯了这种举动,于是他再次上前敲门,门内传来了农妇的喝骂声,她不断地催促销售员赶紧离开。电器销售员稍显尴尬,但是他依然有礼貌地说:“太太,我看您是误会了,我来拜访您并不是来销售东西的,我只是想向您买一些鸡蛋。”

农妇听了这话,迅速把门打开,把电器销售员迎了进去,并连声道歉说:“真是对不起,我刚才以为你是推销的,因为最近已经来了很多推销员了。”销售员微微一笑说:“没关系,太太。我刚刚在鸡舍那里看到您养的鸡真的很漂亮,这些鸡是多明尼克种鸡吗?”农妇诧异地看着小伙子,反问道:“你怎么知道这是多明尼克种鸡?”

销售员知道这个话题已经引起了农妇的注意,于是说:“我家也养了一些鸡,但是我家的鸡没有您养得这么好。而且我家的鸡只会生白皮蛋。太太,您应该知道,做蛋糕用红皮的鸡蛋比白皮的鸡蛋要好一些。我太太今天要做蛋糕,所以我跑到您这儿来了。”

农妇非常乐意听销售员赞美的语言,她喜滋滋地去屋里拿鸡蛋。这个时候,销售员趁机扫视了一下房间,他发现在墙角的地方堆着一整套的农用设备,他心里有了主意。

等到农妇从屋里出来,他对农妇说:“我猜您养鸡赚的钱一定比您丈夫养奶牛赚钱多。”这句话简直让农妇高兴上了天,因为一直以来,她的丈夫都不支持她养鸡,而她自己一直坚持自己养鸡更赚钱。两人一直互不相让,她从来也不帮丈夫做事,所以,那些农具就堆在了房间里。销售员这个外人的话无疑是对农妇最大的认可,怎能不让农妇心花怒放。

谈话到了这个时候,农妇已经非常欢迎销售员的到来了,于是她带着销售员去参观自己的鸡舍。一路上,两人越聊越投机,销售人员乘机点题,最终成功地销售出去一台孵化器,外加一台大冰柜。

循循善诱就是一种高明的谈话方式,这种谈话方式在对方对你抱有天然的排斥心理的时候,作用尤为明显。当对方明显对我们的谈话有敌意的时候,我们就必须想办法先化解对方的敌意,否则,谈话在第一时间就会“无疾而终”。所以,开展这样的谈话,必须用循循善诱的办法,让对方走入自己的布局中,在不自觉中消除敌意,并跟着我们的思路进行思考,这样,对方就会一步步地被我们说服。

总而言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和对事物的判断,想要改变别人是非常困难的,如果你主动挑起与对方的争辩,那么往往会无功而返。在这个时候,循循善诱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帮助我们将我们的观点逐渐地渗透到对方的思想中并最终战胜其原来的思想。

5给带刺的批评裹上“糖衣”

人们都知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是在现实中,真正能接受逆耳忠言的人并不多,大多数的人宁可听那些甜言蜜语,即使是糖衣炮弹,也甘之如饴。如果我们对于别人的错误进行强硬的指责,那么多半会引起对方的反击,最终无法实现令其改正的目的。而如果我们懂得采用“迂回”战术,用“糖衣”包裹住自己批评的语言,那么对方就能够接受我们的批评,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回看到一个学生用泥块砸另一个学生,他上前制止并让这个学生放学后到办公室等他。陶行知回到办公室之后,先拿出了一块糖给那个学生说是奖励他没有迟到。接着陶行知给了他第二块糖奖励他听自己的话。然后陶行知又给了他第三块糖奖励他见义勇为,帮助受欺负的女生。当那个学生认识到错误的时候,陶行知拿出最后一块糖奖励他能正确认识自己的错误。

人人都是爱听好话的,所有的人都希望别人能够表扬自己,而不愿意让别人批评自己,一旦听到批评的言语,逆反心理就会产生作用,即使我们说得很有道理,对方也会无动于衷。

在某些情况下,批评的言语所具备的攻击性能激发别人的斗志,但这是因人而异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过度的批评只能起到打击信心的作用,“破罐子破摔”就是这样来的。比如说,有些人天生懒惰,于是身边的人纷纷地指责他的懒惰,说他没有出息,那么他就会认为自己将来肯定是没有出息,也就没有改变的必要了。相反,如果周围的人都能够主动去发现他身上的优点,并且称赞他,那么他的自信心将会一点点地累积,并最终形成一种迫切的想要改变的愿望,最终改正其懒惰的缺点。所以说,赞美的语言,在很多时候都是比批评的语言更加有力的,它才能够真正地激发人的斗志。

很多年前,一个十多岁的男孩在那不勒斯的一家工厂里做工,但是他的梦想却是要当一名歌星,于是他拜师学艺。但是他的老师却告诉他:“你不适合唱歌,你根本五音不全,简直就像风在吹百叶窗一样。”小男孩很沮丧。但是他的妈妈——一个穷苦的农妇却不这样认为,她紧紧地搂住自己的孩子并且称赞他,他能唱歌,而且每天都在进步。这个普通的妈妈用自己节省下来的每一分钱来支持自己的孩子学习音乐。

母亲的鼓励改变了孩子的一生,后来他成了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歌剧演唱家,他的名字叫恩瑞哥·卡罗素。

批评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批评的目的是为了让被批评者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自己的错误,但是在很多时候,批评并不能实现这一目的,反而是赞美能够更好地实现这个目的。那么我们何不将自己的批评藏在赞美之中呢?让赞美的声音围绕那些应该被批评的人,用赞美的方式实现批评的目的,那岂不是更好。

不要轻易地去批评任何一个人,当你絮絮叨叨地批评一个人的时候,你已经在伤害这个人的自尊。当他的自尊被损害的体无完肤的时候,他要么会进行反击,要么就被打击得一蹶不振,这都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所以,我们要学会在批评的言语外面包裹一层“糖衣”,变“训斥”为“赞美”,让对方在愉悦的心情中认识到并改正自己的错误。

在非洲,有一个巴贝姆巴族。在这个民族中,依然保持着一种特别而又古老的生活仪式。当族里的某个人因为某些原因犯下错误的时候,族长便会让犯了错误的人站在村子的中央,然后整个村落的人都会赶过来,将这个犯错的人团团围住,并用赞美来“教训”这个犯错的人。

这些“教训”的人无论是年长年幼都会历数这个犯错的人曾经做过的好事,只要是这个犯错的人曾经做过的,哪怕是极小的好事,也绝不遗漏。这样的“教训”方法让这个族的每一个人都没有“将错误进行到底”。

犯错误的人并不代表十恶不赦,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指责对方,那么就等于是把对方其他的优点一概抹杀了,这样一来,对方哪里还有改正错误的愿望。相反,如果我们能赞美他的优点,那么就能让那些犯错的人重新获得信心和希望,在我们的赞美声中,对方自然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毕竟每一个人都是明白事理的。这样的一种“批评方式”比之一味地指责要强得多。

良药未必苦口,在不改变药效的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加点糖,让生病的人更愿意喝下去;忠言也未必逆耳,只要我们能够改变一下说话的方式,也一样能够让人听进去。用赞美进行批评,将会让我们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巧妙暗示比直接批评更有效

在批评、指责别人错误时,当头一棒往往伤害别人的自尊心,且对方也未必会心甘情愿地接受你的意见。如果我们能够用暗示的办法,让对方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那么效果往往比较明显。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会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因此,在批评他人的时候,我们始终认为自己的出发点是好的,因而在批评的过程中肆无忌惮,经常性地采用一些具有攻击性和侮辱性的词语。这些对于被批评者来说都是不可接受的,在他们看来,你并不是在批评,而是在对他进行人身攻击。因此,他们对于我们的批评往往会不屑一顾,甚至会反唇相讥。相反,如果我们能够采用巧妙的暗示,让对方意识到他的错误,那么他们不仅会改正错误,还会对我们心存感激,因为我们保全了他的颜面。

一位百货公司的总经理为了检查员工的工作,经常会去卖场视察。这一天,他又来到了卖场巡视。突然,他发现有一名顾客在柜台前等待,而却没有一名售货员过去服务。那些售货员都在离柜台很远的地方,三个一堆,五个一群,彼此又说又笑。

这个经理本想训斥一下这些工作时间不认真的员工,但是转念一想,在大卖场里训斥员工影响不好。于是他走到柜台前,亲自为那名顾客服务,等到那些售货员看到经理的时候,一个个不知所措。服务完之后,经理并没有说什么,而是意味深长地看了那些销售员一眼,就离开了。

其实,在卖场里出现这样的情况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这名经理也多次为这样的事情大动肝火,但是收效甚微,那些售货员对经理的训斥根本就不以为然,更不以为意。但是,这一次,经理的这一举动明显比以前的训话要有效得多,在接下来的很长时间里,经理再去卖场巡视的时候,都没有发现这样的问题。

批评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件难以接受的事情,因为直接的批评往往意味着对自己尊严的直接践踏,而尊严几乎是每个人最重视的东西。所以,当我们发现别人的错误,千万不要为了一时的意气,而口不择言,毕竟我们的批评是为了能够让对方改正错误,而不是发泄自己心中的怒气。

其实,但凡是一个追求上进的人,都是愿意接受别人的批评的,因为批评可以帮助自己减少错误,但是每个人所能接受批评的方式却是不一样的,大多数的人对于直截了当的批评往往都不能接受。因此,我们必须学会用巧妙的暗示对他人进行批评。

有些人可能不明白,错误就是错误,又怎么能暗示呢?如果自己不明说,对方岂会明白。事实上,之所以说暗示能够让对方意识到错误,是因为几乎每一个人都有判断是非对错的能力,即使你不说,他也大概知道自己是不对的。所以,只要我们稍加指点,对方就可以清晰地明白自己的过错。

魏征向来以直言敢谏闻名于世,但是他并非是一个莽撞之徒,在很多时候,他也是非常讲究进谏的方法的。有一次,有人送给唐太宗一只小鸟,唐太宗非常喜欢,就托在手臂上逗着玩。正好这个时候魏征进来,唐太宗可不愿意让这个“多事”的人看到,免得他喋喋不休。于是就把小鸟藏在了怀里。

同类推荐
  • 价值的自我实现

    价值的自我实现

    是否可以这样说,实现价值的真正动力是基本需要的满足。由于它一直被忽视,我们确实有必要承认它至少是这类因素中的一个,并且是特别重要的一个。在摩尔的著作中详细描述了需要的满足和挫折决定兴趣的几种方式。
  • 500位世界顶级管理者的成功秘诀

    500位世界顶级管理者的成功秘诀

    本书着重讲述500位世界顶级管理者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成功的,从全新的角度对他们独特而有效的管理方法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帮助读者从他们的成功经历中吸取经验,并获得启迪。
  • 品读季羡林的人生智慧

    品读季羡林的人生智慧

    他是享誉中外的知名学者,也是淳朴真诚的文学家,更是博古通今的国学大师。通过他,人们可以看到,“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的壮举,更能找到追求智慧人生的航向,他就是季羡林,一代学术宗师。季羡林大师一生风雨历程,其人如历史,其言如溪潺。品格、修身、名利、学习、家庭、人生困顿等,皆在季羡林大师的人生践行和讲解中,化为智慧的光芒,指引我们与幸福相近,与成功携手。本书给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季羡林大师人生智慧的平台,更为众人找到了一盏人生海洋上的灯塔,循着它,人们就可以辨别方向,驶出迷茫混沌,驶向豁然开朗。
  • 穷人与富人的距离只有0.01mm

    穷人与富人的距离只有0.01mm

    《穷人与富人的距离只有0.01mm》讲述了:想到和得到之间的距离是做到穷人和富人之间的距离是思路,年轻的时候,你不来改变世界,就只好等世界来改变你!为什么生活得如此艰难?为什么总是和财富无缘?为什么勤劳还是不宣有?因为你的观念、思路、行为和方法出现了问题。“台塑大王”王永庆说过,做一件事,观念非常重要,观念正确,比较容易贯彻事情就比较好办。所以,只有拥有致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才可能真正致富。
  • 找到自己的北极星

    找到自己的北极星

    我们很多人在生活中往往迷失了自己的方向,难以找到自己的“北极星”。其实,在那迷茫的夜空,只要你撩开树叶,在云层飘散之后,你会发现自己的北极星依然在夜空中闪耀。本书作者贝克博士现为美国著名生活设计专家及杂志编辑,曾担任过当今顶尖领导学家约翰·科特的研究助理。本书将通过一系列自我训练,帮你全面了解并找到自己的北极星,过上自己本应过上的幸福生活。
热门推荐
  • 封魔玄战纪

    封魔玄战纪

    司徒流云,南京红色世家的全才天骄,天生不屈神魂,体内封印着上古魔神渡厄之魂,为寻创世道种--三千封魔碑,在高人姜太虚的指引之下,穿越往生洞,来到天元宇宙,踏上封魔道途......
  • 花间客

    花间客

    秦护是中华保全公司的员工,自号护花刀,接受任何案件唯一的条件就是受保人必须是女子,这本书正是讲诉苏护在护花之时所发生的一切......=========================================================各位看客先收藏,养肥了在宰,岂不爽哉!
  • 绝世凶兽

    绝世凶兽

    浩瀚的宇宙,充满了神秘未知,一代武学大师因为练功出错死亡,却投身进入到了一个还没有出生的蜥蜴身上,结合人的智慧加上蜥蜴的天赋,从此以后,蜥蜴所过之处,万物臣服,蜥蜴进化的终极是什么,是黄金巨蟒还是狂暴恐龙,试看它如何一步步迈上进化的巅峰,凶霸天下!在此承诺,此书不会化形,希望各位多多支持!
  • 龙三世

    龙三世

    黑暗不代表邪恶,光明不代表正义,光明与黑暗本就是一体,少了黑暗,不成体,少了光明,也不成体,登上神界之峰也许需要一辈子的年华,也有可能只需要成长的一刹那。
  • 本草纲目家用说明书

    本草纲目家用说明书

    随着人们对中医和自然养生观念的日益推崇,被称为千古医书之首的《本草纲目》又成为世人所关注的热点词汇。为什么《本草纲目》时隔数百年仍然焕发无穷魅力,被人们争相阅读?很大程度要归功于这部书的集成性和实用性。这部成书于明代的奇书蕴藏着众多养生保健,抗衰老、延年益寿的观点与知识,几乎囊括当世所有医典著述中的精髓,而且《本草》具有相当的实用性,即使是略通文字的普通百姓也可在其中找到自我保健的妙方。拿《本草纲目》中针对长寿抗衰相关内容的著述来说,书中除了在有关药物的附方中收录了抗衰老方剂285首,涉及衰老性病症211种外,更有鲜明的医学理念作为理论……
  • 探索未知-透析化学污染

    探索未知-透析化学污染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奇特的地理现象、遗传简介、生活物理现象解读、奥妙无穷的海洋、认识微生物、数学经典题、垃圾与环境、湛蓝浩瀚四大洋、生物的行为、漫谈电化学、数学古堡探险、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古代物理知识、中国三大三角洲、中国的地理风情、多姿的中国地形、认识少数民族医学、悠悠的中国河流等书籍。
  • 唤醒我的妃

    唤醒我的妃

    “为了我,值得吗?”萧萧含着泪,深情的看着怀中虚弱不堪的男子。“值得!”“是什么让你能找到不同的我?”“命运的红线!”“那就让我来结束这一切!切断我们之间的红线!”
  • 帝妃驾到

    帝妃驾到

    上一世,他是皇帝,她是宠妃。这一世,他是影帝,她是刚出道的38线艺人,中间隔着数以万计的吃瓜群众。李璐瑶这辈子只打算努力奋斗紧抱前世皇上的大粗腿,却发现这个记得前世一切唯独忘了她的皇上好像瞒了她一个天大的秘密?
  • 走阴师

    走阴师

    不小心砸死了一只黑狗,养狗的老太婆让我给狗守孝三年,我不愿意,还把她赶走了。后来的一天,我一觉醒来就发现自己睡在破庙里,一身红色戏服,周围围满了人。从那之后,一连串离奇诡异的怪事,接连在我身边发生。女鬼唱戏、纸人赶尸、黑猫传音、小鬼敲门……惊悚,渗入!
  • 血履:戮神之战

    血履:戮神之战

    一颗创世神在创世之初埋下的阴谋的种子,一个暗藏邪恶的神圣预言,一支注定毁灭世界的救世圣剑,四个种族间千年的混战,这一切都是为了迎接一个人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