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01300000017

第17章 原始先民的生活图景(2)

甲骨文的“酒”字,右边部分是个酒坛子的象形,左边表示从酒坛里飘逸出来的酒香,也可能是坛子里流出来的酒。金文的“就”字是个酒坛子的形状,即“酉”,在周初金文里,这是“酒”的本字,凡带“酉”字旁的字都与“酒”或“发酵”有关,如“醉”、“醒”、“酵”、“酸”等。后来“酉”字被借为“十二地支”之一,古人于是将“酉”字加水旁作“酒”字。

伴随着酿酒技术的不断发展,酒的产量与日俱增,饮酒习俗自然渐渐形成。酒俗从它开始形成的时候起,就是一种群体文化。它的原始功能是用于祭祀活动,供神享受,作为民俗事象,它包含着庄严之美,表达着人们祈求幸福的美好感情。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祭祀活动渐渐由娱神变为以娱人为主,酒便大量出现在宴飨和文化活动之中,具有交际和娱乐的功能。

关于酒的发明创造,民间流传着许多优美的传说。比如说这样一则:相传当年杜康造酒时,无论如何总是造不成,后来就请教了一位仙人。仙人告诉他要在某地某日的酉时取三个人的血,每人一滴,这样酒才能造成功。于是杜康就在指定的地方去等人取血。不一会儿,过来一位文人,杜康上前说明缘由,于是那书生便在杜康的酒里滴了一滴血。书生走后又来了一位武士,杜康再次上前说明了原因,武士也在酒中滴了一滴血。武士走后等了很久也不见有人来,眼看着酉时就要过去,正在着急时,远处来了一个傻子,杜康本不想用傻子的血来造酒,但一想这可能是天意,于是就取了傻子的血。酒造成后,后世喝酒的人却逃不了这三滴血的影响:开始喝酒时,像书生一样斯文;喝了一会儿,像个武士一样声高气壮;酒醉后,就像个傻子一样糊里糊涂。

不能吃的豆——“豆”字趣释

《孟子·告子上》中有这样一句: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意思是:一筐饭,一碗汤,得到就能活,得不到就饿死。这里的“豆”字与我们平时所说的“大豆”、“绿豆”、“豌豆”等的“豆”字是不一样的。古人创造了“豆”字,“豆”字最初记录的东西是不能吃的。

甲骨文、金文的豆字,像一个上有盘下有高圈足的容器,盘中一横是指事符号,表示盘中所盛之物。豆是古代的一种食器,形似高足盘。这种器皿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在商周时代非常盛行。

据文献记载,古代的豆就其质地来看,主要是木制的,还有竹制的和陶瓦豆、青铜豆等。豆是先民的主要食器,如《国语·吴语》:“觞酒,豆肉,箪食。”其中的觞是古代的酒器,箪是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豆是盛肉的器具。大约在战国以后,“豆”从盛肉的器具逐渐转变成为祭祀的器具。

战国时期的青铜豆

“豆”后来由食器引申为量具,又指容量单位。《小尔雅·广量》:“一手之盛谓之溢,两手谓之掬,掬四谓之豆,豆四谓之区。”意思是一只手装的量叫溢,用两只手捧起的容量叫掬(捧),四掬的容量为豆,四豆的容量为一区。“豆”还可作重量单位,根据刘向《说苑》记载:“六豆为一铢,二十四铢重一两。”可见,“豆”是分量非常轻的一个单位。

“豆”的初意在古代指食器,那么古代的豆科植物称什么呢?称“尗”,把“尗”捡起来,就是“叔”,后来加个草字头,便是典籍里面通用的“菽”,例如《诗·采菽》“采菽采菽”。到了汉代,“豆”就用来表示农作物的大豆了。多数学者认为这是一种假借,即借用古代食器的“豆”指菽豆的“豆”。

中国是最早栽培大豆的国家,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豆”在古代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人们的主食之一。有个成语叫“布帛菽粟”,其中“帛”为丝织品,“菽”为豆类,“粟”指小米。“布帛菽粟”指生活必需品,比喻极平常而又不可缺少的东西,出自《宋史·程颐传》:“其言之旨,若布帛菽粟然,知德者尤尊崇之。”

朝北的窗子——“向”字趣释

《诗经》里著名的农事诗《豳风·七月》中有这样一句诗:“穹窒熏鼠,塞向谨户。”意思是冬天来了,先民们先是堵塞墙洞,熏老鼠,把老鼠从家中赶走,另外还要把朝北的窗户堵塞起来,再在用树枝编扎的门上涂上泥巴,以此抵御寒风的袭击。这里的“向”字为何意呢?

《说文解字》云:“向,北出牖也。”所谓“向”就是朝北的窗子。上古时期,先民营造的房屋多是南北向,前为堂,后为屋,而且在前堂后屋里还开窗以通气采光,先民把窗通称为牖,把朝北的窗称之为“向”。

甲骨文的“向”字,像在一座房屋的墙壁上开着一个窗口的形状,它的本义是专指朝北的窗口。从这个本义又引申为方向、朝向、面对等义。此外,向字还有从前、往昔、旧时的意思。“向”自从指朝北的窗户以后,再没有向指“所有的窗户”的意思方向发展,而是向着“方向”、“朝向”的意思引申。此后,“向”连“朝北的窗户”也不指了,于是古人又创造了一个“窗”字,取代了“向”的本义。

井的发明——“井”字趣释

相传远古时候,神农氏发明农业,自此人们开始农耕生活。有一年,天下大旱,河流干涸,人们不仅无法播种,甚至连日常吃水也成了问题。神农氏之子章,在兰池女神的授意下,率领大家寻找水脉,往下深挖,终于挖到了地下河流,做成了圆圆的井。章率领大家挖了数千口井,自此,人民的用水有了保障,人民为了纪念他的功德,便尊称他叫井章。“井”字的造型,也是依据井的形状造成的。

甲骨文的“井”字,像井口用木石构成的井栏,其本义就是水井。形似水井的事物皆可称井,如天井、矿井等。有了井,不仅可以发展农业生产,还可以解决人们的生活用水。先民们就围绕饮水井筑房居住。古代制度,同一乡里以八家共井,后来井引申指乡里、人口聚居地,古文中“背井离乡”就是远走他乡。居民集中的地方常常设置买卖之所,因而又称商业区为市井。

商周时期,统治者为了便于管理老百姓,实行了井田制。将一里见方的地划分为九个区,形体如“井”字,每区百亩,八人各分一区耕种,而中央为公田,各家“同养公田”。由于井田制的划分规定明确,有章可循,而分布整齐,所以“井”字还含有整齐、有条理之义,如“井井有条”、“秩序井然”等。

聚居之地——“里”字趣释

中国古代居民聚居之处被称为“里”,“里”又名闾里、坊。里的平面一般呈方形或矩形,周围设墙,设里门出入,里内排列居民住宅。先秦时以“五家为邻,五邻为里”,也就是说二十五家为一“里”。这样的生活图景反映在汉字上,就是“里”字造型。

甲骨文中没有发现“里”字,大概是“里”这种居住方式商周时还没有出现,金文中的“里”字从田从土,意为人所聚居之地。《说文解字》云:“里,居也。从田从土。”本义是乡里,如故里。引申义有城镇的街坊里巷、衣物的内层、里面、一定范围之内等,如邻里、被里儿、屋里、这里。此外,里又用作长度单位,古代以一百五十丈为一里。简化字又以“里”代替“裹”。

里原为农村的聚居形式,后移入城市。里坊制城市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盛行于西汉至唐代。西汉长安城有160闾里,分布在城北及长乐宫、未央宫之间。北魏景明二年(501),洛阳城筑里323个,每里300步见方。隋唐改称城内里为坊。隋唐长安城有110坊,坊内辟十字街或横街,布置巷曲。北宋以后,陆续拆除城墙,封闭式的里坊制至此结束。

同类推荐
  • 孔子与山西

    孔子与山西

    孔子与山西的人和事,确实有过种种直接或间接、紧密或松散的联系。尤其是孔子儒学对于山西的历史文化,有着重大的影响。
  • 学洒脱斋夜话

    学洒脱斋夜话

    最近要出个新册子《学洒脱斋夜话》,依例总得有个序,他序也好,自序也罢,别一开卷就秃头把脑的歇着个大顶,好像咱内分泌多旺盛似的。忽一日,在网上闲溜达,见一网友趣解“洒脱”一词,说何为洒脱?就是非常潇洒地脱光衣服。不禁莞尔。随即一想,坏了,居然让这小子一语道破“洒脱”真谛,拔了个头筹。你想呀,“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人活一世,明白到这个份上,还不叫洒脱吗?有首歌扯起嗓子叫唤“潇洒走一回”,可到头来你不会、不敢、不能“非常潇洒地脱光衣服”走人,潇洒就算潇洒,那离洒脱还远得很。
  • 西方的没落

    西方的没落

    《西方的没落》是一部深刻、丰富的书,它不仅包含着对历史深刻的洞见,而且在社会学、人类学和政治思想上也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在现代西方产生了复杂、广泛的影响。
  • 中华国学知识全读本

    中华国学知识全读本

    国学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千百年来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直接影响着国人的思想、意识、伦理、道德和行为。国学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明证,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需要了解国学。然而,国学内容庞杂浩繁,即使穷尽毕生之力,恐怕也难通万一。如何从博大浩瀚的国学中找到入门的捷径?鉴于此,我们特请有关专家学者精心编辑了这本书。本书堪称一部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趣味百科全书。翻开此书,便走进了博大精深的国学长廊,让您在最短的时间内领悟国学的精髓,感受国学的神秘和智慧,掌握传统文化的脉搏。
  • 中国青年100种生存状态

    中国青年100种生存状态

    阳光是上天的礼物,无论春夏秋冬,阳光的品格就是普照大地万物,不会给你多照一点,给他少照一点。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在享受阳光,可谁又会在意阳光?无论人们是否在意,阳光总是一种最朴实最可贵的存在。再说,我们什么时候会想起来感谢阳光?生活中,除自己之外,都是他人。他人即阳光。我需要他人,他人也需要我,我们相互都应该是各自的阳光。
热门推荐
  • 百年前强者归来

    百年前强者归来

    千古奇才周扬闭关百年,炼器炼丹布阵皆有所成,于是出关重新入世,杀旧仇敌泄恨。但他这样的高人,又不允许自己心中只有仇恨,于是他复仇的同时,又重振家族,培养势力,颠覆皇权,收萝莉徒弟,找灵魂伴侣,不时也炼制一批丹药灵器,引发引发轰动。
  • 归园田居:百变厨娘

    归园田居:百变厨娘

    夏妙清看着周围陌生的一切欲哭无泪,明明是在为出师宴准备食材,不过就是尝菜的时候被呛到了,怎么醒来一切就不同了。可是谁可以告诉我什么皇宫,什么皇上,什么公主,和我夏妙清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总是遇到一些莫名其妙的人和事啊!还有那个叫简钰的男人,你是想怎么样啊,不就是救了我一命么,凭什么在我面前一会像个小媳妇一样唯唯诺诺一会像个大爷一样大吼大叫的,爷我没心情了,不陪你们玩了还不行么。但是那个女人哭的好可怜啊,她还不知道我已经不是她的女儿了,如果就这样走了是不是不太好啊?可是以后怎么办?且看吃货厨娘怎么玩转她的吃货人生。
  • 孤单蔷薇,复仇归来

    孤单蔷薇,复仇归来

    被抛弃,被背叛,被欺骗,三年后,她蜕变归来,带着仇恨与痛恨,我寒冰月发誓,绝不会让他们好过!上天不知是不是跟她开了个玩笑,一个阳光帅气,一个霸道冷酷,这一次她的结局还会和上次一样吗?
  • 貌惊后宫:凤枭

    貌惊后宫:凤枭

    她是楚国第一公主,她是貌压后宫的美人,她是权力阴谋的轴心,她更是天下一统的凤枭公主。她是四大诸侯王子的心中人,她是权相纳兰冥枫一生的魔障。她也是四大王子一生的惦记,为了江山,为了百姓,她恶战群雄,赢得了天下,也赢得了他……
  • 魔甲王

    魔甲王

    魔法和科技的完美融合,魔法机甲王者风起都市、强势崛起!从魔法世界穿越归来的李楠,世界在他眼前变的不再一样。
  • 茗语话龙

    茗语话龙

    这是一段神奇的英雄养成故事(误),一个连名字都被赋予神圣使命的少年,在死去的(划掉)姥爷的引导下,该如何拯救这个即将被魔化的世界,最终过上幸(基)福(友)美(遍)满(地),快(妻)乐(妾)安(满)宁(堂)的生活?
  • 至道圣皇

    至道圣皇

    十万年前,圣皇女娲传补天术为人族接续前路,气运赫赫。道帝伏羲为人族传下易圣经,可镇天下敌。十万年后,三清山上一个圣京来客,注定搅的这天地翻覆,只因他是人族至尊,注定一步步走出他的至道圣皇路。
  • 芙蓉王妃:花轿错嫁

    芙蓉王妃:花轿错嫁

    青梅竹马的恋人为了皇位,灭她满门,从此她陷入万丈深渊。为了复仇,她芊芊玉手掌控整盘棋局,一场花轿错嫁,扭转乾坤。为了复仇,她赌上一生幸福,谈笑间,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在朝廷掀起腥风血雨。当爱战胜仇恨时,她却失去了一切。
  • 末世之巨变

    末世之巨变

    原本和平的世界,却在那一天夜晚的来临而改变。巨大化的各类生物!突然出现的巨人!人类在各个角落挣扎,求存!黄斌用那因意外而连续一个月的“噩梦”中的所见所闻带领着苏兴张宏等人经过一路厮杀逃出城市废墟!但是,迎接他们的确是另一个炼狱!纯洁的神秘女孩!未知的强大组织!自己随身佩戴了十八年的玉佩!身世谜团、惊人真想!让他陷入各方势力的交战之中。。。“斌!还有我们!活下去!”
  • 离殇岁月

    离殇岁月

    如果,爱神没有睡着。如果,她没有遇见他。又如果,他们不会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