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01300000004

第4章 绪论缘起与变迁(3)

于是,他在监狱中一心钻研字体结构,做起文字学问来。程邈把流传在民间的各种书体搜集在一起,潜心研究,一个一个加以改进,把大小篆的圆转改变为方折,同时删繁就简,去粗存精,经过加工整理,十年后,终于创造出书写便利又易于辨认的3000个隶字来。他把这一成果呈献给秦始皇。秦始皇看了程邈整理的文字,非常高兴,不仅免了程邈的罪,还让他出来做官,提升为御史。由于程邈的官职很小,属于“隶”,所以人们就把他编纂整理的文字叫隶书。

在汉字发展史上,人们把从篆书到隶书的变化称为“隶变”,隶变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字形结构变化的一大飞跃,是古今汉字的一个分水岭。与篆书相比,隶书的变化有:删除烦冗,使笔画进一步简化,有助于辨识和书写;实现了汉字笔画化,即把小篆不规则的圆转弧形的线条变成了平直方折的笔画;摆脱了汉字象形的特点,使汉字成为符号化的方块字,奠定了近2000年来今文字的基本形体。

一般又将“隶变”的特点归纳为形变、省变、讹变三种。形变,指字体的结构基本不变,但发生了从小篆的线条形状到隶书笔画形状的变化;省变,指在形变的同时,对小篆的繁复字体到隶书字体的简化;讹变,指隶书的字形较之小篆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王次仲发明楷书——楷书的出现

楷书,又名真书、正书、今隶,“楷”是可做模范榜样的意思。楷书由隶书发展而来,始于汉末,盛行于魏晋时期。关于楷书的首创者,众说不一。因为魏、晋、南北朝几百年来的文字,是隶书中的八分与楷书笔意错杂时期。比较一致的说法是由东汉王次仲所创。相传,汉代上郡(今陕西榆林)人王次仲,从小倾心于认字,志向不一般。皇帝无意中发现了王次仲改造的简易实用的楷书,认为王次仲是个奇才,要召见他。可是召见了三次,却不见王次仲前来。

王次仲有他自己的打算,他日夜不停地研究汉字和数术,专心致志,根本没有考虑皇帝的召见。皇帝却对此大怒,认为王次仲对自己大不敬,就下令用囚车把他押到京城。在押送的路上,王次仲的头颅突然滚落在地,变成一只大鸟,振动着翅膀直往远处高飞而去。飞远时,两只翅膀掉落在一座山上,因此这座山的两个山峰就被后人叫做大翅峰和小翅峰。押送王次仲的官吏,把掉下的两只翅膀进献给了皇帝。

王次仲作楷书的神话传说,不管它如何离奇,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是始作楷书的人,并且为变隶书为楷书作出过一定的贡献。现存实物中,只有魏时期钟繇的“贺克捷表”的法度可称为楷书之祖。钟繇堪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楷书书法家。

楷书与隶书的基本结构相同,但在形体和笔画方面存在着区别:隶书成“八”字扁方形,楷书成“永”字长方形;隶书笔画有波磔,楷书笔画平稳、尖细,或停顿回旋,或带硬钩;楷书字体更趋于简便、固定、明确,易认、易写。基于上述特点,故而成为官定字体,自流行以来,一直沿用至今,约有1900年的历史。

汤水鸡买否——草书的出现

相传,有个姓杨名叫永鸣的人,想吃黄杏,曾在当地四处寻找,也没买到,于是写信给他的岳父,请求代买。

杨永鸣自认为能写一手草书,写起信来随意着笔,字迹潦草,岳父收到信后,只见上面写的是:请代买“否”和“汤水鸡”。

老汉到处打听,没见到卖“否”和“汤水鸡”的,感到很失望。后来,他仔细辨认,忽然想到,可能是让他买“杏”,“汤水鸡”只不过是女婿杨永鸣的姓名。于是老汉买了几斤黄杏,又复信一封,托人带走了。复信的内容是:

贤婿来信要买否,急得老汉满街走。

买了一筐小黄杏,不知是否不是否?

姓名变成汤水鸡,画虎不成反类狗。

以上当然是滥用草书的一个笑话。

草书是创自汉初,由隶书草化、简化、连笔快书而成的字体。草书分为章草、今草和狂草三种。章草仍保留着隶书的波磔,笔画的界限比较清楚,布局也较匀称。今草是楷书的快写体,它一笔到底,字字相连。狂草兴于唐代,在今草的基础上任意增减笔画,恣意连写,没有规律。草书把方块字的结构和笔画高度简化,以达到快写的目的。草书的特点也正是它的弱点。由于草书难学难认,于是逐渐失去了其实用价值,而仅仅作为汉字特有的一种书法艺术而存在。

“天下第一行书”——行书的出现

行书在汉末是伴随着楷书而产生的一种新的书体,相传是后汉桓、灵帝时一位书法家刘德升所创,西晋时期的卫恒在《四体书势》里讲:“魏初有钟(繇)、胡(昭)两家,为行书法,具学于刘德升。”可惜刘德升没有留下墨迹。

行书是介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书体,它不像草书那样难写难认,又不像楷书那样严谨端庄。所以古人说它“非真非草”。它的特点是运用了一定草法,部分简化了楷书的笔画,改变了楷书笔形,草化了楷书的结构。总之它比楷书流动、率意、潇洒,又比草书易认好写。

行书到王羲之手中,将它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最完美地结合起来,从而创立了光照千古的南派行书艺术,成为书法史上影响最大的一宗。王羲之的行书,在他本人各体之中也应排在首位。其中,《兰亭序》为王羲之行书最突出的代表,被历代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是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和其好友谢安等12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举行“祓禊”之会,饮酒赋诗,各情抒怀,汇为《禊帖》。王羲之为本诗集写了序文,即《兰亭序》。此帖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在用笔上有藏有露,侧笔取势,遒劲有力,自然精妙。结体上变化多姿,匠心独运,文中20多个“之”字,7个“不”字,虽重复出现,却无雷同。传说,唐太宗特别喜欢《兰亭序》,为了得到这本字帖的真迹,派人到处寻找,得到后如获至宝,珍爱无比,甚至在死后还一再嘱咐后人把这本真迹殉葬。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兰亭序》字帖都是别人临摹的。

行书近楷而不拘,近草而不放,虽有连笔,但各自独立;比楷书书写快,比草书易于辨认。正因如此,1000多年来,行书已成为人们日常普遍使用的一种字体。

综上所述,汉字从甲骨文到金文、篆书等形体的演变有以下规律:第一,笔画线条化。笔画有一个形成过程。从甲骨文到篆书的古文字阶段,笔画逐渐形成直笔和圆转两种。隶变以后逐渐形成笔画匀称、线条统一的楷体字的笔画系统。第二,字形符号化。汉字历史上曾经有过六书,把字形和字义联系起来,以便于分析和理解汉字的读音和意义。每个组成部分都有其由来和理据性。通过分析可以找出字形演变的来龙去脉,从而发现意义的根据。随着汉字的发展演变,这种理据性逐渐被破坏和丧失。最大的一次字形系统演变是从篆书到隶书的“隶变”,从根本上打破了古代汉字的理据性。第三,结构规范化。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汉字逐渐由不规范变得整齐规范、大小一致、造型美观。

世界第五大发明——汉字回顾与展望

文字是辅助语言交际的工具,一种文字,如果它不能很好地完成记录语言的任务,不便于应用,那就得加以改进或改革,在世界文字史上,对某种文字进行改革是屡见不鲜的事情。例如,土耳其文原先采用的阿拉伯字母不适合土耳其语的语音结构,所以,在20世纪20年代改用拉丁字母。朝鲜和越南原先用汉字,现在都用拼音文字。我们现在用的汉字是不是适应现代汉语的情况,应不应该改革,应当如何改革,这是一直备受争论的事情。汉语拼音是怎么来的?简体字是怎么来的?拥有几千年历史的古老汉字如何应对信息时代?本节简要论述了这些问题。

汉语拼音的来龙去脉

我国原来没有拼音字母,采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给汉字注音。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明汉字的读音。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这是一种传统的注音方式,也是中国古代对汉字字音结构的分析。第一个字为反切上字,表示被切字的声母;第二个字为反切下字,表示韵母和读音。

中国人自己的汉语拼音运动是从清朝末年的切音字运动开始的。鸦片战争以后,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提出了教育救国的主张,梁启超、沈学、卢戆章、王照都一致指出,汉字的繁难是教育不能普及的原因,因此,掀起了一场“切音字运动”。

1913年2月,读音统一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审定一切字的国音发音”和“采定字母”。在这次会议上,审定了6500个汉字的读音,用各省代表投票的方法确定了“标准国音”;拟定了一套注音字母,共39个,这套字母采用汉字笔画式,字母选自古代汉字,音节采用声母、韵母和声调的三拼制,对双拼的反切法进行了改进,其用途仅在于标注汉字读音,不作为拼音文字。这套注音字母后来减为37个(声母12个,韵母13个),介母3个,比双拼切音字的方案中的字母几乎减少了一半。

同类推荐
  • 中华传统语典

    中华传统语典

    本书精选了歇后语、俗语、谚语、绕口令、对联、劝世贤言、诗赋、语典故事等内容,并根据实际需要,将每个条目按主题分成简明而系统的体例,实为妙趣横生的语言储备库。
  • 纳家户历史人文调查

    纳家户历史人文调查

    中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长期聚居,多种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多样的文化体系,文化资源富集,文化积淀深厚,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突出特色,充分发挥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把文化力转化成经济力,加快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走一条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协调发展的道路,是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宁夏作为回族自治区,在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中阿经贸合作论坛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突出回族文化资源特色和优势,大力推进回族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深化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西班牙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西班牙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内容与语言的重要来源。写作的素材、语言的积累、习作的技巧唯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获取。主题阅读为学生进行习作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因为主题阅读与随意读、泛泛而读效果是不一样的,有主题的阅读首先是主体的提炼与确立,在一个主题的统领下,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积累了大量的语言,丰富了情感体验,并从中习得方法,是解决学生作文时不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有效途径。
  •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墓俑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墓俑

    本书是以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墓俑为主,结合其他地区墓俑及文献记载,对墓俑做了比较全面的论述。
  • 走进定西

    走进定西

    本书侧重于收集人文方面的背景资料,在定西的历史地理环境中,通过它的景观、民俗和民间艺术,给读者展示了定西简明的历史脉络。
热门推荐
  • 恶魔在身后

    恶魔在身后

    你一定想不到我在不见天日的地底下,生存了一个又一个的日夜。再饱受折磨与恐惧的地底世界中,我与种种可怕的生物,进行殊死搏斗!当最后的真相浮出水面,而我只有一个目的,活下去!!!
  • 逆天奇缘

    逆天奇缘

    没有工作、意志消沉、和女友分手,可这样一个屌丝男居然是意海星失落的皇子?从此胡灵雨开始了自己的得意人生!用计谋,夺意海星皇位号令天下;用武力,打遍星海高手无人能敌;用魅力,迷倒御姐萝莉收尽美女!胡灵雨得意,可他不知道,当初害他流浪地球的人再次准备对他下手了……
  • 科普乐园·走进七星瓢虫的家

    科普乐园·走进七星瓢虫的家

    蝴蝶飞起来为何没有声音?飞蛾为什么要围着灯光转?昆虫界的跑步冠军是谁?螳螂为何洞房杀夫?……本书从昆虫的身体结构、生活习性、主要特征、与人类的关系等方面,通过新颖的故事,形象生动的语言,为孩子们打开通往神秘昆虫世界的大门。
  • 秦落歌

    秦落歌

    “你应该知道,命有定数。”“师父,谋事在人。”“可成事在天。”“那便尽人事,听天命。”他温润如玉,气质出尘,却权谋一生,纵横天下,只为等待她的到来。漆黑的眼珠里到底是什么情绪,温润的皮囊之下又是什么样的坚守?她将长鞭挥向他,告诉他只能死在自己手里,他的心又是何其伤痛?因为他伤她,骗她,欺她,瞒她;于是她恨他,怨他,伤他,痛他。他的一生本就光华万丈,她的一生也可熠熠生辉。王权强势,到底是谁做了刀下傀儡?是谁踏遍尸野为谁保全?两个想要改变命运的男女,注定的相遇,注定的分离,注定的命运多舛。在战乱四起的年代,江山与美人如何兼得?且看穿越男女玩转朝代,翻天覆地只为红颜。
  • 龙皇武道

    龙皇武道

    天之初,地之始,龙之皇。十二生肖,他们象征着十二位远古的东方勇士。十二位传承生肖血脉的武者。他们拥有着自身属相的能力,他们的力量强大而神奇,他们是从遥远的过去就一直存在的神秘人物,他们是东方的勇士,从他们存在以来,他们一直用属于他们自己的方式,守护这一片古老的土地上的一切。然而在这十二位神秘的勇士之上,还有另外一个更加神秘的存在——龙皇,东方的祥瑞。当拥有着龙皇血脉的王者降临之后,生肖勇士们都会聚集在王者的身后,为守护东方这古老的土地贡献出全部的力量与热血。
  • 带着责任心和使命感工作

    带着责任心和使命感工作

    责任心和使命感是人生宝贵的财富。任何一个员工,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以责任心和使命感为基本准则。这不仅会使你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员工,也会让你成为老板无法离开的左膀右臂。一个有责任心和使命感的人,即使在看似微不足道的岗位上,也会做的非常出色。为了使自己和企业更加出色,让我们带着责任感和使命感去工作吧!在企业中,一个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必须认识到,你是一个肩负责任和使命的人。责任心和使命感,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如果你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缺乏责任心和使命感,即使给你极为优越的从业条件,你也不可能做好你的工作。甚至,你会毫不在意地浪费你的优越,最终一事无成。
  • 发现:二战中的谜团真相

    发现:二战中的谜团真相

    本书以谜团为主线,对二战中的秘密进行描述,使读者加深对二战的了解和理解,本书强调谜力,同时也强调真相。本书从九个方面对涉及到二战中诸多的鲜为人知的事实进行了详尽地叙述,以记录的方式呈现了二战中的谜团及其真相。
  • 重生之执子之手

    重生之执子之手

    商户之家里,有这样一对小儿女,两小无猜一起长大,大房收养的儿子负责赚钱养家,二房的小女儿负责貌美如花,二人终于顺理成章在一起,温馨过日子,谈谈家长里短,顺便把家业发扬光大的故事。
  • 夏末倾城

    夏末倾城

    这是流水账似的故事,也是细水长流的感情。
  • 星际棋子攻略

    星际棋子攻略

    两位大人物之间的斗争,布置了天道大局,无辜的她却被牵扯了进来,成了一颗孤军奋战的棋子。前世的锋芒,来世的隐忍,当不能隐忍中爆发。为了来之不易的亲情,为了半路不像前世一样那么早挂掉,为了在任务中活的更长久,她不断的变强,走向一条不一样的路,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