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01500000017

第17章 凡尘浊世,且修一颗大悲心(1)

坐看风生水起,切莫唯我独尊

人们常常执著于某种念头,比如为了满足自我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享受,不惜衍生许多痛苦烦扰,却往往忽视了生命中的追之不及。

南怀瑾先生说,一切众生,都有一个“我执”,就是把“我”这一现象执著得很厉害!把自己所有的妄念、意识、分别、烦恼,一切不实在的观念、往来思想都当成是真实的。在这一点上,很多人都犯了根本性的错误。其实,我们一切的思想、心理、意识的变化,都是那个“心”所产生的一种现象或变化,并不是真正的心。可当人们把现象抓得很牢时,就会把这些变化看成是心。

而佛家恰恰讲究恒常而非刹那。学佛的晚课上,每天都念到:“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今天已经过完了,这个寿命又少了一点,今天过去,今天不会再来。年轻的过去了,衰老也没有多久的停留,看起来非常悲哀。可是,这悲哀背后透露出的却是对生命无常的参悟。人生如梦如露亦如电,实在需要稳住心神,才能坐看云起,不被幻象所迷惑,修出一颗禅心。

有两个不如意的年轻人,一起去拜望一位禅师:“师父,我们在办公室被人欺负,太痛苦了,求您开示,我们是不是该辞掉工作?”两个人一起问。禅师闭着眼睛,隔了半天,吐出五个字:“不过一碗饭。”就挥挥手,示意年轻人退下了。

回到公司,一个人递上辞呈,回家种田,另一个人却没动。 日子真快,转眼十年过去了。回家种田的,以现代方法经营,加上品种改良,居然成了农业专家。留在公司里的也不差,他忍着气、努力学,渐渐受到器重,后来成为经理。

有一天两个人相遇了,“奇怪!师父给我们同样‘不过一碗饭’这五个字,我一听就懂了,不过一碗饭嘛!日子有什么难过?何必硬巴着公司,所以辞职。”农业专家问另一个人:“你当时为什么没听师父的话呢?” “我听了啊!”那经理笑道:“师父说‘不过一碗饭’,多受气、多受累,我只要想 ‘不过为了混碗饭吃’, 老板说什么是什么,少赌气、少计较,就成了!师父不是这个意思吗?” 两个人又去拜望禅师,禅师已经很老了,仍然闭着眼睛,隔半天,答了五个字:“不过一念间。”然后,挥挥手……

两个年轻人之前之所以不如意,是因为内心过于执著于“我”,环境不适合自己,公司条件太苛刻,处处对自己都不利。受到禅师的启发后,都放开了自我,懂得改变自我去适应环境,结果一切顺顺利利。

南怀瑾先生认为,人生修道、证道,为什么不能成佛?因为首先“身见”去不掉,总觉得有我,有这个身体,必须把身体看得很牢。一般人总是认为六尘缘影是自心相。什么是六尘缘影呢?外面的光,眼睛看得见的东西。声,耳朵听得见的声音。香,鼻子闻得到的气味。味,舌头尝得到的味道。触,身体感受得到的感觉。法,意识想到的思维。眼、耳、鼻、舌、身、意这六种机能,就是人们生于尘世的“六根”。外界的六尘,六种物理现象,与肉体的六根相互作用,产生了影像,谓之六尘缘影。例如,照片、电影、电视都是缘影,都是假象,可是,这些缘影很厉害,都会引起我们的喜怒哀乐。看到它们痛苦,我们也痛苦;看到它们高兴,我们也高兴。明明知道是假的,还是要受它影响。

想想我们的思想,都在六尘缘影中颠倒。比如很多人看电影,看到最后就被电影中的人物、事件感动得流泪,虽然明知那是假的,可还是感动得当场掉眼泪。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被六尘缘影所欺骗。人生的一切事物都是六尘缘影,昨天所发生的事情能留得住吗?能再把它摆在眼前吗?不能,这些都过去了,都是六尘缘影。可是,所有的人都经常回忆昨天的事,有时气愤得不得了,有时难过得不得了,有时欢喜得不得了。南怀瑾说,一切众生都陷入在六尘缘影里,把它们当做自己的心。所以说,一个人如果想摆脱各种烦恼的困扰,就必须摆脱各种关于“自我”的幻象,不再执著于我。

庞居士有个女儿叫灵照,要入灭的那天,他对灵照说:“你去看看日头,到了正午就来告诉我。”灵照出去一会儿,回来说:“现在是正午,可是太阳有缺蚀。”

庞居士出去观看的时候,灵照就在父亲的座位上,合掌坐化。庞居士回来一看,笑着说:“我这女儿机锋真伶俐呀!”于是就延期七天坐化。在这期间,州官前来看他,他就对州官说:“愿你将存在看成空幻,切莫把虚无当做真实,住留世间,当好自为之,因为一切都像影子和回声一样。”随后,他枕着州官的腿膝亡化了。

庞居士的女儿坐化,他并不感到悲伤,因为他并没有执著于女儿的肉身,因为他知道那是虚幻的,不值得执著。他对州官说的话也足以惊醒那些仍执著于“我”的人。

人生的这个“我”,这个肉体和由肉体而产生的六尘,其实只是一种偶然的存在,并不是实有的,一切都将随岁月而老去、而消失。人生短短几十年和整个宇宙形成的时间相比,简直渺小到微不足道,又有什么值得执著呢?俗话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一个人如果能够明白执著于“我”的虚妄,便能够体验到灵魂的净化,并最终获得幸福的人生。

心中梁木一根,放下便是舵和桨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这是佛法告诫世人常常用到的一句话。那么岸是什么?它又在何方呢?其实,所谓“岸”就是现在,能够在当下放下一切,岸就在这里,在此时此地。南先生指点说,如果一个人能够懂得“放下”,那么在你放下的那一刹那,你就能看到苦海的岸,根本不用回头去找。因此,一个人必须学会放下,放下是一切的根本。

汉代司马相如所著《谏猎书》有云:“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未形。”

得失都是一样,有得就有失。得就是失,失就是得,所以一个人到最高的境界,应该是无得无失。但是人们非常可怜,都是患得患失,未得患得,既得患失。我们的心,就像钟摆一样,得失、得失,就这样摆,非常痛苦。塞翁失马,你怎晓得是福还是祸呢?所以,不要把得失看得太重,否则你永远也靠不了“岸”。

有人说了这样一个有趣的事:

他曾经和女友作了一个小测验,说如果同时丢了三样东西:钱包、钥匙、电话本,最紧张哪一样?女友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电话本,而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钥匙。答案说,女友是一个怀旧的人,他是一个现实的人。

后来他们分手了,女友的确总被过去纠缠得不快乐,一段大学时代未果的爱情至今还让她念念不忘,而爱情中的他早已为人夫、为人父。女友的心停在了过去,一直后悔当初没有坚持到底,因此,又错过了很多不错的人。他问她:“还可以挽回吗?”她摇摇头,他说:“那为什么不放弃?”她无奈地说:“放弃不了。”

他说:“其实是你不想放弃。”

人生有些过失是无法挽回的,所以,需要你付出代价,这个代价就是学会放下。外在的放下让你接受教训,心里的放下让你得到解脱。生活中的垃圾既然可以不皱一下眉头就轻易丢掉,情感上的垃圾也无须抱残守缺。不会放下的人,就永远逃离不开苦海。

佛家讲到顿悟,说的就是一刹那的醍醐灌顶,正所谓“永恒藏于瞬间”。有的人用一辈子的时间也逃不脱凡尘琐事的纠缠,功名情感的牵绊;而有的人,却于开悟一刻,放下尘世种种,立地成佛。这中间,除了因果、造化外,恐怕就是看谁能够“放下”了。

抚州石巩寺的慧藏禅师,出家前曾是个猎人。他最讨厌见到和尚,有一天他追赶一只猎物时,被马祖道一拦住。这位讨厌和尚的猎人,见有个和尚干扰他打猎,就抡起胳膊,要与马祖动武。马祖问他:“你是什么人?”石巩:“我是打猎的人。”马祖:“那,你会射箭吗?”石巩:“当然会。”马祖:“你一箭能射几个?”石巩:“我一箭能射一个。”马祖:“你实在不懂射法。”石巩:“那么,和尚你可懂得射法?”马祖:“我当然懂得射法。”石巩:“你一箭又能射得几个?”马祖:“我一箭能射一群。”石巩:“彼此都是生命,你怎么会忍心射杀一群?”

猎人虽以杀生为本,但杀取有道,这叫不失本心。马祖语含机锋地问:“哦,看来你也懂一箭一群的真义,可怎么不去照一箭一群的法则去射呢?”石巩:“我知道和尚一箭一群的意思,可要让我自己去射,真不知道如何下手!”马祖高兴地说:“呵!呵!你这汉子以前的无明烦恼,今日算是断除了。”于是,石巩便扔掉弓箭,出家拜马祖为师。在他下跪的当下,就已经上岸了。其实,只要你在一转念之间明白了佛法的道理,岸就会呈现在你的面前,又何须回头呢?

南怀瑾先生说,去身见,去世间之见,把物质世界、空间的观念、身体、佛土观念,统统去掉。连西方极乐阿弥陀佛国土,东方药师如来国土,以及世间法构成的世间国土观念,统统去掉。换句话说,把所有时空的观念、身心的观念统统放下,要这样来修持才行。按照南先生的意思,一个人不但要放下,而且要放得彻底,不但要将自我肉体和物质享受放下,而且还要将各种净土观念也放下,完全空下来,人生才能有一个新的开始。

《指月录》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黑氏梵志仙人到释迦牟尼佛那里去献合欢梧桐花,佛看见黑氏梵志,就对他说:“放下!”

梵志放下了拿在左手的一枝花。

佛接着又对梵志说:“放下!”

梵志又放下自己右手的那枝花。

佛接着对梵志说:“放下!”

梵志不解,对佛祖说:“我现在已经两手空空了,你还让我放下什么呢?”

佛说:“我不是叫你放下你手中的那些花,你应该放下你的六根六尘和你的六识啊。”

梵志当下大悟。

梵志仙人从来没有想过要放下,所以他才会像凡人一样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和由此产生的痛苦,如果他真的能够按照佛祖的建议来做,他的未来将会发生彻底地改变了。

其实,“彼岸”一事不可过分执著;只要心念到了,转身之间、抬头之际,彼岸皆可近在眼前。南怀瑾先生说,曾有人问他“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否确然。他说是啊!拿屠刀的人是玩真的,真有杀人的本事,大魔王的本事,是一个大坏蛋,但他一念向善,放下屠刀,当然立地成佛!你们手里连刀子都没有,放下个什么啊!所以,不要钻到禅师所讲的字眼中不放,应该从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去理解这个问题。任何时候,要想上岸,只要你的念一转,岸就在你的面前了,根本不须回头。只要你把心中的梁木放下,不就变成桨和舵了吗?还何愁上岸呢?

千秋一寸,德失一瞬

一位名医,在当地享有盛誉,有一天,一位青年妇女来找他看病。检查后发现,她的子宫里有一个瘤,需要手术切除。手术很快就安排好了。手术室里都是最先进的医疗器材,对这位有过上千次手术经验的名医来说,这只是个小手术。

名医切开病人的腹部,向子宫深处观察,准备下刀。但是,他突然全身一震,刀子停在空中,豆大的汗珠冒上额头,他看到了一件令他难以置信的事:子宫里长的不是肿瘤,是个胎儿!他的手颤抖了,内心陷入矛盾的挣扎中,如果硬把胎儿拿掉,然后告诉病人,摘除的是肿瘤,病人一定会感激得恩同再造:相反,如果他承认自己看走眼了,那么,他将声名扫地。

经过几秒钟的犹豫,他终于下了决心,小心缝合刀口之后,回到办公室,静待病人苏醒。然后,他走到病人床前,对病人和病人的家属说:“对不起!我看错了,你只是怀孕,没有长瘤,所幸及时发现,孩子安好,一定能生下个可爱的小宝宝!”

病人和家属全呆住了。隔了几秒钟,病人的丈夫突然冲过去,抓住他的衣领,吼道:“你这个庸医,我要找你算账!”孩子果然安好,而且发育正常,但医生被告得差点破产。有朋友笑他,为什么不将错就错?就算说那是个畸形的死胎,又有谁能知道?“老天知道!”名医只是淡淡一笑。为了德,他舍弃了自己的声誉。这是名医的可贵,也是他对“君子”的完美诠释。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南先生解释说,这是孔子认为的君子与小人在仁上的分别。君子的思想重心在道德,违反道德的事不干,小人则不管道德不道德,只要有利可图就干。君子最怕的事,是自己违反德性,其次怕做犯法的事情,小人则只怕无利可图。

孔子区分君子和小人的标准,就是一个人对于义和利的态度,这也是他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孔子眼中,道德高尚的君子重义而轻利,见利而为的小人重利而轻义。前者受人尊敬,而后者却惹人生怨。孔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只根据自己的利益做事,必然招来很多的怨恨。如果一个人对生活盘算得太过精明,凡事都以自己能否获得利益为依据来进行处理,唯利是图,最后必然是以招来怨恨而告终。

因为,你算计人家,人家也算计你,大家都以能否获利为依据,而一件事情、一桩生意的利总是有限的。馍馍只有那么大,你吃多了,人家必然就吃少了;反过来也是一样,人家吃多了,给你留下的也必然就少了。所以,一件事、一桩生意下来,总是有人怨恨,不是你怨恨人家,就是人家怨恨你,结果总是以不愉快告终。这就是“时时刻刻忙算计,谁知算来算去算自己”的道理,也就是“放于利而行,多怨”的原因所在。

同类推荐
  • 女人要懂点创意心理学

    女人要懂点创意心理学

    女人的生活不能一成不变,要充满惊喜和精彩;女人的事业不要原地踏步,要不断突破和进步;女人的装扮和家居设计不要数十年如一日,要能展现出独特的个性与风格……而这一切都需要创意,创意是一种来自于心灵的力量。本书利用诸多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来帮助女人寻求一种创意生活,让女人们用创意摆脱一成不变的生活,拉近梦想与现实间的距离,同时引导女人们利用自身的天然优势来提升创造力,从而给自己也给他人的生活制造更多的新鲜和惊喜,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妙,让前途变得更加美好。
  • 感谢我们的对手

    感谢我们的对手

    在人生的漫漫长路上,我们需要对手。因为对手是我们成功的标尺。我们也应当感谢对手,因为是他们的存在给了我们前进的动力,是他们自身的努力,迫使我们更快地成长。由于对手的存在,我们会在人生的道路上拥有更多的激情,会领略到更多美丽的风景,我们的生命也会因此闪耀出更加动人的光辉!我们和对手因为各自的理想和憧憬而相互了解,又因为各自的目标和追求而彼此竞争。对手让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极大的提升和飞跃。对手与我们一起被放在生活天平的两端,互相验证着对方生命的价值。一旦失去了对手,天平就会失去平衡,而我们自身生命的重量也失去了凭据和依靠。
  • 方圆做人成功做事

    方圆做人成功做事

    如果你渴望拥有高质量的生活、成功的事业和辉煌的未来,那么就请你翻开此书吧。本书吸收了许多精彩的观点,又聚集了大量生动的案例,能助你走向积极的人生。它犹如一杯香茶,发出淡淡的清香,让你在阅读、品味过程中,不知不觉领略到做人与做事的真谛。
  • 奔跑的鹿:激发工作热情的职场寓言

    奔跑的鹿:激发工作热情的职场寓言

    《奔跑的鹿:激发工作热情的职场寓言》主要内容:有一只来自远方的鹿,他风尘仆仆奔跑而来,跑过森林、跑过乡村、跑过都市,他向遇到的每一个人讲述自己的传奇经历,并且兴致勃勃地告诉人们一个永恒的真理,当你真正找到奔跑的乐趣时,你的激情将如火山一样喷发! 如果说,职场是一片广阔的原野,那么你我就像那只鹿一样,每天都在不停地奔跑。直到有一天,你厌倦了,或者感到疲倦不堪,你可曾在河边停下脚步,静静地想一想,我为什么而奔跑? 你不应把工作视作一种无可避免的苦役。否则,即使你从事的是自己最喜欢的工作,你依然无法持久地保持对工作的热情。
  • 人脉圈关系网:人脉决定成败关系决定财富

    人脉圈关系网:人脉决定成败关系决定财富

    身在官场,渴望步步高升;跻身商场,希望财源广进……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敢笃定自己的将来必会如愿以偿。本书就是来告诉你,若要实现梦想,现在就要为自己的将来积蓄力量。人脉的广度决定人生的高度;关系的层次决定人生的地位。一个人未来的成败输赢不在于你知道什么,而在于你认识谁,结交谁。扩大你的人脉圈,搭建你的关系网,让你战无不胜、终身受益。
热门推荐
  • 续红楼玉水之缘

    续红楼玉水之缘

    当黛玉的一腔爱恋得不到回应的时候,当一直依赖着的外祖母也放弃她的时候,黛玉是否只能是死路一条?但莫名其妙的圣旨,以及突然闯入她世界的男人,让黛玉重获新生!最终黛玉的情将归何处?
  • 宫妃记

    宫妃记

    这是一个主子干了坏事,被主子拿来顶锅的小宫女,勾搭了皇帝,最后将主子反炮灰了的故事。
  • 佛说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

    佛说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中国笔记与游记名篇讲解

    中国笔记与游记名篇讲解

    为了让广大读者全面了解中国文学,我们特别编辑了《中国文学知识漫谈》,主要包括中国文学发展历史、民族与民间文学、香港与台湾文学、神话与传说、诗歌与文赋、散曲与曲词、小说与散文、寓言与小品、笔记与游记、楹联与碑铭等内容,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可读性和知识性,是我们广大读者了解中国文学作品、增长文学素质的良好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王朝妃:倾天下

    王朝妃:倾天下

    一个历史上未曾出现的王朝,在一个文化丰富的国家,交错的命格,本属于她的人生。那一次的相遇,只是不知是她的真命天子,命格由她改写!
  • 霸道总裁,宠宠宠

    霸道总裁,宠宠宠

    十六岁的她救了A市最有钱最有地位的男人。之后他们的缘分就紧紧的连在了一起。喂喂喂,说了三年不碰我。你现在在干嘛!“萧墨然,你言而无信,说了三年不碰我”“比起媳妇儿,信用一文不值”死不要脸!”“脸又不能换钱,要来有什么用,还是要你比较好,冬天能当暖宝宝。
  • 映秀的月

    映秀的月

    《映秀的月》记述了一个美丽年轻的母亲在5?12大地震之后,从成都奔向汶川找女儿和亲人的真实经历。在通往汶川的路上,作者和沿途加入的各类寻亲的人们历经了强烈的余震和各种生死考验,虽然最终没能进入汶川,但是他们却在映秀参加了志愿者的队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遭受地震灾难的家乡父老尽自己的所能,献出自己的爱。在离开映秀的前夜,一轮上悬的明月升起来了!
  • 萝莉恋乖不乖

    萝莉恋乖不乖

    丢了初吻被转校,我……被遗弃了?噢,不——什么?这是一所封闭式管理的学校?我的天使啊,请从天而降拯救我吧!啊?这个从天而降把我砸得七荤八素、脾气暴躁的坏小子是谁?什么?居然是同桌?陷害我、欺骗我?我不会放过你的!欺负我、威逼我?我一定会报仇的!退学了、失踪了?我……开始想你了。
  • 傲娇舞娘:握着神笔闯天下

    傲娇舞娘:握着神笔闯天下

    天才画家误遭穿越,化身天才舞娘,成功拐走一只腹黑大灰狼。那一夜。她在上,霸气的说:“男人,记住我的名字,还有,我做你的姿势。”他妖治迷人一笑:“你做我?不是我做你吗?”说着,他翻身而上,重掌为王。
  • 黑道公主的王子殿下

    黑道公主的王子殿下

    三个黑道公主:蓝冰芯(高冷)、泪以樱(成熟)、夏子言(活泼)四个黑道王子:欧夜辰(高冷)、蓝野颢(成熟)、左齐、(暖男)冰胜皓(花花公子)他(她)们是六大家族的心肝宝贝不让任何人伤害他们!!让我们尽情期待他们的爱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