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01800000003

第3章 序 轻叩禅门,观似海佛法(2)

你可以不信,但不必排斥。

——星云大师

佛教在今天这个时代,有一些人不信,排斥。我说你可以不信,但不必排斥它,世间所有的东西,即使是废物都可以利用,何况宗教有这么久的历史,这么久的文化,应该获得起码的尊重。它对净化人心,改善社会风气,承载我们的中华文化,有莫大的贡献。

这段话出自《包容的智慧》一书。在与刘长乐先生谈到佛教的历史与现状时,星云大师还颇为感慨地说道,中国和佛教始终是和谐的。佛教文化被悠久的中华文化所接纳,并且继续发扬光大,成为中国的佛教。佛教对得起中国,中国也不负佛教,正是两者之间相互的包容造就了这一切。

“你可以不信,但不必排斥。”这句话不不仅适用于人对宗教的信仰,同时也适用于每个人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

“虽然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是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一句呐喊,它象征着西方人对尊重个体与尊重自由的向往,在东方,这种意识同样存在,不过被转化成了一种更加和谐、更易被接受的形式——包容。东方式的包容是海纳百川、泽被万物,是接受彼此的差异化,求同存异。

不论是学佛还是处世,包容的智慧都弥足珍贵。真正的佛法,对于世间的一切,都是恭敬的,这是佛的精神。所以,即使你不信佛法,也应该学会佛法倡导的包容的精神。如果你信佛法,第一要学弥勒佛,学常开笑口、放大度量的菩萨,那么肚子就要大一点,要能包容万象;要相信即使其他人和自己观点不同,也有对的地方;要用慈悲的笑容面对他人。以上这些都是佛法告诉我们的,也是我们可以从生活中感知到的。

这世上的事物千奇百怪,人与人之间也有着众多的差异,生活背景、生活方式、个性、价值观等的差异,让我们的相处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困难,无所谓希望或者失望、信任或者背叛,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相互尊重、相互包容、求同存异、真诚相对,不必强求一致。

正是因为这种差异性的存在,在客观上便要求我们要做到“求同存异”,即寻找相互之间相同的地方的同时尊重相互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从而实现相互之间的合作。因此,要做到“求同存异”,“尊重”是基础,而且还需要有耐心、能包涵、心胸开阔。如果能将这一条与取长补短、开诚布公协调运用,那么,不仅双方能表达得更为舒畅,而且还能从中学到不少的新东西。

有一个人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总是与他人发生矛盾。后来他找到一位大师,向他求教。

大师沉思了一会儿,默然舀起一瓢水,说:“这水是什么形状?”

这人摇头:“谁哪有形状呢?”

大师不答,只是把水倒入一只杯子,这人恍然,道:“我知道了,水的形状像杯子。”

大师无语,轻轻地拿起花瓶,把水倒入其中,这人又道:“哦,难道说这水的形状像花瓶?”

大师摇头,轻轻提起花瓶,把水倒入一个盛满花土的盆中。水很快就渗入土中,消失不见了。这人陷入了沉思。

这时,大师俯身抓起一把泥土,叹道:“看,水就这么消逝了,这就是人的一生。”

那个人沉思良久,忽然站起来,高兴地说:“我知道了,您是想通过水告诉我,我们身边的人就是不同的容器,想与他们相处得好,那么,我就要把自己变成可以倒入各种容器中的水,是不是这个道理?”

“是这样。”大师微笑,接着说:“又不是这样!”说毕,大师出门,这人随后。走到门外,大师指着院内的水井说:“这里是水。”又指向庙门旁边的山泉:“那也是水。”然后又抬起胳膊指向遥远的地方,说:“那边有条河流,那也是水。”

此人大悟:“大师是想对我说,虽然水可以化为各种形状,但水终究还是水,不是水瓢、水杯,也不是花瓶,对吗?”

大师笑着点了点头。

对那些我们不相信,但又无损于原则的事情,我们大可不必用绝对较真的态度排斥,我们可以像水一样,能将自己融入其中,但又能保持自我。在宗教信仰问题上如此,在人际交往里亦是。

我们要逐渐学会求同存异,保留相同的利益要求,尊重他人的宗教信仰,学会照顾他人的利益。当双方观点出现分歧或利益不能平衡时,尽量寻找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中间值,否则,我们就很有可能在面临差异与分歧时彼此伤害。

参禅未必非到庙宇之中

待人处世是修行,工作服务是修行,诵经拜佛是修行,谈话会面是修行,爱语赞叹是修行,改过迁善是修行,乃至休闲娱乐都是修行。

——星云大师

禅如空气一般,将我们环绕其中。正如星云大师所言,“待人处世是修行,工作服务是修行,诵经拜佛是修行,谈话会面是修行,爱语赞叹是修行,改过迁善是修行,乃至休闲娱乐都是修行”。

古德说“热闹场中做道场”,只要自己息下妄缘,抛开杂念,哪里不可宁静呢?“安禅不必须山水,灭却心头火自凉。”深山古寺中能修行,红尘俗世中也可得道。

禅是静,禅是定,于滚滚红尘中踉跄奔走的众生能否聆听梵音佛唱呢?

只要心中有佛,外境又怎能阻碍人的修行之路?心中有佛,眼睛看到的都是佛的世界;心中有佛,耳中听到的都是佛的声音;心中有佛,说的话都是佛的语言;心中有佛,所做的都是慈悲的事情。这是星云大师所到达的禅悟境界,也是在俗世中摸爬滚打的众生获得心灵解脱的法门。

虽然生活在这污浊的婆娑世界,但只要心中有佛,凡尘俗世中也能聆听到曼妙梵音,凡夫俗子也能成为出淤泥而不染的圣洁白莲。

生活就是禅,禅就是生活。满目青山是禅,茫茫大地是禅,浩浩长江是禅,潺潺溪水是禅,青山翠竹是禅,郁郁黄花是禅。

禅就在身边,所以,参禅并非必须到庙宇之中。

无德禅师从法堂中走出来的时候,恰好看到一位女施主手捧鲜花,面色虔诚地走进了佛殿。于是,无德禅师朝她点头微笑。

女施主向无德禅师微微施礼后说道:“禅师,这是我今天刚刚从家中的花园里采下的鲜花,您看这花朵绽放得多么美丽!”

无德禅师回答说:“是啊,多么美丽的花朵!施主每天都这么虔诚地来以香花供佛,必然会得到福报。”

听到无德禅师的评价,女施主非常高兴,她开心地说:“这是作为一个信徒应该做的。每次一走进庙门,我的心就会变得特别清净,所有的烦恼刹那间烟消云散。可是一旦回到家里,无数的烦恼又会涌上心头,我到底该如何消除心中的魔障呢?”

无德禅师并未回答她的问题,而是反问道:“既然施主每天都来寺里献花,我很想向您请教,请问您是如何保持花朵的鲜艳的呢?”

“每次我将花采摘下来之后,都会将其泡在清水里,并且及时地为它换水。换水时,还会把花梗剪掉一段,因为花梗在水的浸泡下容易腐烂,一旦腐烂就无法正常地吸收水分和营养。”

“施主,这和在世俗生活中保持清净心难道不是一个道理吗?我们就像是那瓶中花,而我们生活的环境就像是净瓶一样,唯有不断地净化自己的身心,检讨、修正自己的错误,才能获得快乐。”

女施主似懂非懂地问道:“谢谢禅师的开释,我很希望能在寺院中过一段禅者的生活,既能够向禅师多多请教,又可享受晨钟暮鼓和菩提梵唱的宁静。”

无德禅师道:“你的呼吸便是梵唱,脉搏跳动就是钟鼓,身体便是庙宇,两耳就是菩提,无处不是宁静,又何必到寺院中生活呢?”

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都是一座庙宇,呼吸之间就能够感受到禅意的清澄与圆融。

在自然天地之间,有无处不在的禅机妙意。一粒沙尘中包含一方世界,一朵野花中蕴藏一个天堂,生命中缺少的不是风景,而是一双发现美丽风景的眼睛。道理是如此平常,关键是我们有没有像孩童一般的单纯心灵来体悟。

一切世间的学问、智慧、思想,一切世间的事,都可以使你悟到般若在哪里——到处都是。在看花中能悟道,在风景中也能成佛。

智慧绝非刹那芳华

智慧就是对万事万物的豁达和穿透一切的力量。

——星云大师

保持心正意诚是获得并维系禅宗智慧的法宝,而如何才能做到正心诚意呢?

星云大师教诲:“对世间要救苦救难,对他人要感恩戴德,对家属要共荣共有,对社会要献心献力。”

智慧不是刹那芳华,也不是镜花水月,它真实地存在于每个人身边,也将永恒地存在于人世间。真正的智者能够在这永恒的智慧之光的照耀下,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演绎出最美丽的传奇。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风雨凋零了春花,往日时光难以再现;光阴似水,时光如梭,所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南唐后主李煜将自己人生失意的一番怅恨寄寓在暮春残景之中,这既是自我心情的写照,也涵盖了人类所共有的生命的缺憾,将人生易逝、光阴难留的无限痛苦融汇和浓缩在了这千古一叹中。

穿越岁月的长河,无数美好的瞬间都在细雨中凋零陨落,无数壮丽的举动都在和风里化为尘埃,雄奇的景观都将随光阴而沧桑,坚定的信仰也会遗失在时光的洪荒里。美丽、感动、快乐、悲伤常常只在刹那之间,如清晨露水,日出即干涸;如夜色昙花,一夜枯荣。人道“天下黄河九曲十八弯”,然毕竟东流去,这一滴水与那一滴水转瞬之间从咫尺到天涯。

人生短暂,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尽,而禅的智慧却在人生的众多瞬间化为永恒。

与群石对语,看顽石点头,拈花一笑,掸衣无痕,这是佛的姿态。

相传在灵山****上,释迦牟尼为众人说法。他手指间拈着一朵花,一句话也不说,只是对着众生微笑,似乎所有佛法的奥义,都已经在这拈花示众和微笑之间道尽了。

众生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回应。唯有大弟子摩诃迦叶抬起头,直视着佛陀的双目,并报以会心一笑。

释迦牟尼欣然赞叹道:“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大迦叶。”

这一拈一笑间传递了一切,也象征着一种心灵的和谐、完美与圆融。这就是禅宗的第一次传灯,摩诃迦叶继承了佛祖的衣钵,也继承了他传法普度众生的事业。禅法智慧的传承似乎就在两人相视一笑间完成了,但智慧的意义并未在那个瞬间全部实现。禅宗智慧的刹那芳华与永恒魅力往往是共存的,并行且永不相悖。

星云大师说,有智慧的人,对于任何事物都会有正确的认识与了解,别人看到外,你看到内;别人看到相,你看到理;别人看到点,你看到面。所以,就在这一笑间,释迦牟尼与摩诃迦叶就能洞悉彼此。

人的色身虽然有老死,真实的生命却是不死的,就如薪火一样,赓续不已。所以,人一旦获得了禅法的智慧,就应该将其融汇于自己生命中的每分每秒。

生命就在呼吸之间,既然每个人都以同样的步速从这几十年的光阴中穿行,为何不选择走得更加踏实、更加稳健,既能自利,又可利人。当走到生命的尽头,即使不能留下深刻的痕迹,也能够感受到发自内心的欣慰。

正如印度诗人泰戈尔所言:“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这种飞翔也是一种姿态,它同佛陀的所有智慧姿势一样,具有一种永恒不灭的精神魅力。

同类推荐
  • 压力决定动力

    压力决定动力

    现实生活、工作和学习过程中,人们常把自己所遇到的困难、忧惧、负担统称为压力。在庸人的眼里,压力无疑是一种负重或拖累。而在强者那里,压力却变成了动力,他们把在压力下取得的成功及其所运行的轨迹归结为:压力——动力——胜利。其深刻的内涵可以注释为:压力产生动力,压力决定动力,压力与动力的合力又派生出了意志力、毅力、耐力、执行力、战斗力,而最后又生成了能力、权力、盈利、胜利。
  • 眼界决定境界

    眼界决定境界

    什么是眼界?眼界是所见事物的范围,借指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宽度或广度。什么是境界?境界本为土地的界线,常指人们思想认识上所达到的深度与高度。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基于其对客观事物的见识、理解与认知,表达的是其精神追求和人生价值取向的视角与层次,并蕴含在其为人处世、工作生活和待人接物的各项活动之中。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通过一个人在处理复杂社会关系和利益关系中的表现,来评价一个人的思想境界。道德高尚者、操行高洁者通常被认为拥有崇高的境界。
  • 智慧攻心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智慧攻心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戴帽”,取俗语“戴高帽”之意,即劝说时对对方某些固有的优点给予适度的褒奖,使对方得到某种心理上的满足,减轻其挫败的心理,使其在较为愉快的情绪中接受你的劝说。
  • 最好的人生,是做足八分刚刚好

    最好的人生,是做足八分刚刚好

    从健康角度来说,饭不宜吃得过饱,八分为最好。其实,我们为人处事从智慧与和谐的角度来说,遵循八分饱的尺度也是最合适的。所谓人生的八分饱智慧,指的是为人处事行止有度,屈伸合拍。八分饱的人生智慧,讲究的是一种和谐、有弹性的生活方式。遵循八分智慧的人,不会认为自己所提倡的是绝对的真理,他们只是在努力地接近生活的内核,并希望能窥探到八分真相。因此,八分饱的人生智慧,本身就是一种“在路上”的智慧。
  • 最让你释放情感的心灵故事(智慧背囊16本)

    最让你释放情感的心灵故事(智慧背囊16本)

    俄国诗人普希金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生活中,会经历喜怒哀乐各种复杂的情感。如果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雨季会变为晴天;如果以消极的心态去面对,晴天会变为雨季。但是,任何的人,无论雨季或者晴天,心中的情感都需要最真实的释放、解脱。本书汇集了最感人至深的几百个情感故事,以引人共鸣的心灵物语来进行点拨,使广大读者在故事中得到释放、领悟、受益,更加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开创生活。
热门推荐
  • 魂仙

    魂仙

    一座星河中漂流的山峰让宋源死亡,一个黑漆漆的骨灰坛让他重新醒来。是鬼魂亦或是器灵,战战兢兢在这个鬼神乱舞的世界中挣扎,心中不知在何时却冒出一个想法:“总有那么一天,我骨灰所飘洒之处,天地将从此灰暗。”
  • 笑话中的销售学

    笑话中的销售学

    销售的世界并非神秘莫测,销售的学问也不晦涩难懂,本书将销售学与日常生活中的小笑话结合在一起,让销售学褪去枯燥的外衣,使其以自然生动、平易近人的姿态呈现在读者面前,让更多的人了解销售学,并轻松掌握更多的销售学知识。
  • 如香似沐

    如香似沐

    相思苦,情难舍,恨易长,再回首,已是断人肠。一次天界庆典,引起一段百年前的神魔之恋。为拯救万物生灵,神界的晚香颜、人界的鱼小光、吴离兮与仙界的烟霞踏上了寻找十大神器之途。
  • 豪门溺爱之魔妻来袭

    豪门溺爱之魔妻来袭

    她的出生带来的,不仅仅是母亲的离世,更是箫氏集团即将消失在地平线的扼事。因此,她被钉上了灾星的名字,被父亲弃养在了星海家园极其破旧的小木屋里!他是箫门的养子,箫氏集团万臣相捧的不二掌舵人,注定是要迎娶的,乃是箫门万尊身贵的大小姐。岂料,对她,他却情有独钟,强势来娶,万手压势,世俗不屑:“我是灾星,你不该来娶我的,我会因此把箫氏集团给毁了的!”“我是福神,有我罩着的箫氏集团,将永远暖罩在安泰祥和中,世间一切灰暗都会远离!”女主复仇篇:从未想到,她所谓的灾星,只是被人用心编织的。更未想到,她母亲的死,却和这个高贵的,一心一意挤走她母亲,想要成为帝都第一尊华夫人的人有关。二十二年的苦,天使母亲的哀,还有本该属于她的一切,即然上苍在她身上早已经烙下了印,她又何必大方,把本该不属于别人的东西双手恭给别人呢?男主复仇篇:一夕间,他一个万身尊贵的娇宠儿成为寄人篱下的悲凄子,他哀,他伤,他怨,他恨,难道只难付对于明月?不,是命运让他匍匐在仇人的脚下,是命运为他开启了一道复仇的门,是命运,定要捧他,成为这商界的帝者。即如此,他何不畅快做来,得娇妻美倦,享血腥风华,成不朽霸业,创商国太平!【男女主双腹黑,双复仇,本文有复仇,有暖宠,有血腥,有温爱,有励志,存正义,是一个宠、溺、冷、魅,邪、正的好文!】
  • 绝世吾皇之何以上青天

    绝世吾皇之何以上青天

    绝世吾皇等于绝世五皇,qq粉丝群绝世&~吾皇281051830,作者诚恳的邀请你的加入绝世吾皇~是作者的一本新书,请大家多多支持。在茫茫世界之中,谁能屹立不倒,谁又能屹立苍穹。二九年的种族相残使圣皇开始无力起来,五位神皇在万界之中的实力开始动摇了,异族的挑衅,种族的威胁,以及下位者的虎视眈眈,究竟何去何从。。。在四年的努力下,五位神皇集结毕生的力量,融合了上百种龙神血脉,诞生了超越万界所有生灵的一个婴儿,他就是凌霄。。。。。。。。。。。。。。。。。。
  • 血脉帝尊

    血脉帝尊

    万族林立,少年墨辰惨遭陷害,血脉被封,修为反退,受人欺辱,偶得万灵珠,开启血脉枷锁,拥不死之身,焚天煮海,谁主沉浮,,,且看他踏青天,战群雄,笑傲苍穹!
  • 转身背后:以为那就是爱情

    转身背后:以为那就是爱情

    一次一次的转身,每次都以为将黑暗转身到了背后,却不曾发现,原来前面一样是黑暗的等待
  • 我们注定在一起

    我们注定在一起

    打打闹闹,仍然不知道自己的心为谁怦然心动。自己也不知道还做出怎样的选择,有他的时光很好,可是……在他们的爱情里面,会有谁成为他们的阻碍?他们能够信任彼此,还是从此永别?
  • 因为刚好互相喜欢

    因为刚好互相喜欢

    在两个人的世界里,一个想的太多,一个不愿意解释,总认为想给彼此最好的,却不知道对方是否需要,不愿解释,不愿多说,两人越走越远,最终只有分开!真心相爱的两个人,不论相隔多远,心永远是在一起的,因为对方就住在你的心里,你也住在对方心里!
  • 四大王座

    四大王座

    少年刘迪,被人踢落悬崖,却意外的走上了一条充满坎坷的修炼之路。励志追随四大王座的步伐,保护自己想要保护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