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30200000009

第9章 主动出击,生命随处是机遇(2)

李开复在苹果工作期间,有一天他的老板突然问李开复何时才能够接替自己的工作。李开复从没想过这个问题,就说自己经验还不够,缺乏管理经验和经营能力,还没有办法接替老板的位置。没想到,他的老板却说这些都是可培养的,而且,他希望李开复两年后能够接替自己的位置。

老板的这番话,对李开复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同时,这也是摆在李开复面前的一个绝佳的机会。意识到这些之后,李开复开始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经营和管理能力。最后,李开复成功了,两年后他真的接替了老板的工作。每当回想起这件事的时候,李开复都会从内心感谢老板,给自己一个很好的机会,但他也庆幸当时的选择,因为他最清楚,那两年自己做了多大的努力,他明白,如果没有那两年的全力拼搏,领导给的机会再好,也是把握不住的。

其实,李开复身上的这种拼搏精神并不是进入苹果之后才养成的,他早就懂得拼搏的重要性。在读博士的时候,李开复通过努力,将语音识别系统的识别率从40%提到了80%,这是一个很大的成就,甚至有的老师直接告诉他,只要把这项成功写成论文就可以直接拿到博士学位了。

但李开复并不想就此停止研究,他心里明白,这个成就对自己来说只是一个机遇,更大的成功应该在后面。李开复做出这种判断的理由很简单,80%的识别率是一个很好的成绩,但并非最佳的结果,它还可以更好。而自己的成果发布之后,会有很多的科研机构和公司进入这块领域,如果自己放下研究而去写论文,那么相信不久就会被别人超过。

抱着要做就做最好的信念,李开复又开始埋头苦干。很多人都应该有类似的经验,想要从60分提到90分容易,但想要从90分提到100分就相对困难了。因为成绩越高,对人的要求也越高。但李开复没有害怕困难,他几乎整天都躲在实验室里,进行自己的研究工作,为此,他甚至还推迟了论文答辩时间。在那段日子里,他几乎从不休息,每周工作7天,每天16个小时,期间吃了多少苦只有他自己知道。

苦总是不会白吃的,经过一番拼搏、努力,李开复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他将语音系统的识别率从80%提高到了96%,这绝对可以算是最佳结果了。而他在获得导师肯定的同时,也拿到了商业周刊颁发的“1988年最重要科技创新奖”。面对机遇,李开复又一次靠着自己的拼搏取得了成功。

世间事往往就是如此,总有很多的共同点,就像面对机遇的时候,如果你找到了把握方法,那么下一次机遇出现的时候,依然能够很好地把握;如果方法不得当,那么你总是会与机遇擦肩而过。李开复把握住了机遇,当然也掌握了应对机遇的方法,他的办法很简单——全力拼搏。我们不要小看这几个字,它念起来简单,但真正想做到就难了。需要一定的毅力,更需要坚定的信念。这些是李开复所拥有的,但只要努力,你一样可以拥有。

NO.19迎接挑战,不迷恋安稳的工作

现代社会需要积极向上、勇于参与、勇于接受挑战的人。——李开复

很多人都想成功,但实际选择的时候却又总是求稳,这是矛盾的。稳定的工作可以给人带来更多的安全感,但同时,这种缺少变化的环境也容易消磨一个人的斗志,让人变得平庸。更严重的是,日复一日地做同一件事情,是很容易让人产生厌烦感的,这种对工作的厌烦感往往会延伸到生活当中,从而让人丧失对成功的渴望,这是极其可怕的。

李开复觉得,一个人想要成功,想要实现自我,就要有一股冲劲,要懂得积极主动地去争取,要对稳定的现状保持警惕,有一种警觉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够让自己保有激情,去做更多、更大、更能实现自己价值的事情。

李开复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博士毕业之后,李开复选择了留校任教,做了一名副教授,根据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制度,李开复在副教授的位置上干几年之后,就可能得到终身教授的位置。这是一份稳定的工作,也符合李开复的初始设想,不过渐渐的,他开始感觉到迷茫了。

按李开复的设想,教职应该就是以研究为主的,整天跟各种数据打交道,但他却受到很多“非学术”问题的困扰,要拉经费、要参加各种与学术无关的讨论会议等。更重要的是,他感觉不到变化,仿佛每天都在做同一件事情,日子过得非常平淡,这份平淡给他的生活提供了保障,但同时也让他感到一种莫名的焦虑。

有一天,李开复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对方没有讲明身份就直接跟他说:“开复,我知道你。现在苹果公司的两个副总裁看上你了,他们觉得你应该跑出来做真正的产品,而不是研究数据,想要你来谈一谈。怎么样?有兴趣吗?”

放下电话后,李开复心里很激动,他隐约感觉到,应该考虑下“冲出围城”了。

1990年的一天,李开复来到了位于加州硅谷的苹果总部,接见他的是两位赫赫有名的苹果副总裁。其中,戴夫跟李开复谈了很多,最后还邀请李开复去他家做客。在交谈的过程中,戴夫跟李开复说了找他来的原因。苹果当时正在做MacⅢ,想要把语音识别这一块分离出来,而李开复正是这方面的专家,所以想要他加盟苹果。

戴夫给李开复描绘的前景是美好的,也是广阔的,但李开复心里明白,这美好的前景也是充满了挑战的,如果成功,一切皆好,万一失败,自己将失去很多。最重要的是,他出来后,就再也不可能回去了。不过,最后李开复还是决定加盟苹果,因为戴夫的一句话“击中”了他。戴夫在谈话的最后说:“你是想一辈子写一堆像废纸一样的学术论文,还是想要来真正的改变世界呢?”

对李开复来说,这句话是足够震撼的,促使他离开安稳的环境,去迎接新的挑战。事实证明,李开复的选择是对的。

李开复是成功的,他的成功离不开其一次次的抉择,在每次面临重大的选择问题时,李开复都给出了正确答案。这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来自其内心的支配,更来自于他主动积极的性格。如果没有勇敢的、积极的进取精神,没有迎接挑战的勇气,那么,李开复现在可能会是一个大学教授,整天过着懒散的日子,没有机会体验波澜壮阔的人生,更是没法体验一次次的成功经历。

李开复是年轻人的导师,是年轻人要学习的对象,但其值得学习的地方不是他的做法,更不是他的经历,而是他的精神,在李开复身上,勇敢迎接挑战的精神,才是最可贵的,最值得学习的。想要成为李开复那样的人,就要具备他们的思维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自己在面临选择的时候也能够做出正确的决定。

一个成功的人,在面临选择的时候,肯定会选自己未曾经历过的那一个,这是一种勇敢,更是一种智慧。只有勇于探索未知,不迷恋安稳的工作,才有可能获得更多的机会,成就更大的事业。

NO.20努力创造,有些机会是“自找”的

当机遇尚未出现时,除了时刻准备之外,也可以主动为自己创造机遇。——李开复

人人都渴望成功,但真正的成功者永远都是少数,究其原因,无外乎大多数人都不能有效把握机会,能够自己创造机会的人就更少了。不过,正是因为这样的人少,所以一旦做到了,就比其他人拥有了更多的竞争力,离成功也会更近。通常来讲,想要创造机会,是有条件的,第一,要有一种积极进取的心态,只有向上的心态才能让人有成功的渴望,这是动力;第二,要有刻苦的精神,只有不懈努力,累积实力,才有资本;第三就是保持警觉,不断寻找,学会主动出击。以上三点,是李开复的经验,是其亲身经历所得。

在李开复的人生中,经历过很多次选择,遇到过很多次机会,他也曾自己创造过机遇。在整个过程中,李开复很少失误,原因就是其懂得如何赢得机会、把握机会,更懂得如何创造机会。其中,关于创造机会,还有一个小故事。

根据微软公司的规定,每个部门隔一段时间都要向比尔·盖茨汇报工作成果,一般来讲,一个部门一年有四次这样的机会。在微软,人们非常重视这个机会,如果自己的工作成果足够好,不仅能够得到比尔·盖茨的鼓励,还能从公司获得更多的支持,对后续工作的展开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李开复在微软工作期间,曾负责组建微软中国研究院,在研究院刚刚成立那一年,李开复就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在手里的几个研究项目都没有出结果的时候,就向比尔·盖茨申请了两个汇报成果的机会,时间定在半年后。李开复这么做,是想宣传中国研究院,因为那时刚成立不久,别说外界,就是微软公司内部也有好多人都不知道有这样一个机构的存在。李开复就是想用这样的办法,引起大家对中国研究院的重视。

李开复这么做虽然有些冒险,但也不是全无道理。根据李开复的推测,他手中的四个项目在六个月之后,应该都能出成果,但各自的成功概率只有60%。如果等成果完全出来之后再申请,时间就会拖得很长,对他们来说,选择正确的汇报时间是更重要的。于是,他用了两个措辞比较含混的报告,预定了位置,这种不是很明确的报告,可以给他更大的回旋空间,到时候哪个项目出成果用哪个就可以。如果提交的是详细的申请材料,到时候该项目没有出成果,就会非常被动,这是李开复的策略。

同类推荐
  • 三分做事七分做人的49个关键(上)

    三分做事七分做人的49个关键(上)

    本书论述了人生成败的道理,包括要想成事,先学做人;做事先做人,得意不忘形;立业要先立德,品格终于能力;有容乃大,忍者无敌;做事急噪乃大忌,做人低调实高贤等内容。
  • 西点军校写给中国青少年的16堂情商课

    西点军校写给中国青少年的16堂情商课

    情商是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能力影响生活和人生的关键因素,它是人必须具备的生存能力之一。美国西点军校全称“美国陆军军官学校”,是美国军队培养陆军初级军官的学校,在其200年的历程中,培养了众多军事人才——包括3700多位将军、两届美国总统、四位五星上将,数以千计的世界500强董事长。多年来,西点的荣光照耀着哈德逊河岸,也照亮了无数年轻人的心。
  • 左右脑销售:用“脑”拿定单的104个实战案例

    左右脑销售:用“脑”拿定单的104个实战案例

    本书旨在运用左右脑博弈的理论帮助推销员处理销售中遇到的一些关键问题,提高推销员的销售业绩。本书首先介绍了左右脑博弈的基本理论及作用,然后分别介绍了左右脑销售博弈在销售流程中的运用,在销售技巧中的运用和在大客户销售中的运用。本书的每章都选择了6个左右的经典实战案例,并运用左右脑博弈的知识进行详细的案例分析,切实从实战的角度,帮助销售人员将本书中的销售技能真正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 行动要有所作为

    行动要有所作为

    你的周围到处都充满了机会,只要你有一双锐利的眼睛,就会捕捉到它们的踪迹;那些渴求帮助的人呼声越来越弱,只要你善于倾听,就一定能听到那越来越弱的呼声;你不会仅仅为了私人利益而工作,只要你有一颗仁爱之心;高尚的事业就徘徊在你的周围,只要你伸出自己的手,就永远有机会去开创。
  • 智慧谋略文库·文人墨客智慧谋略文库

    智慧谋略文库·文人墨客智慧谋略文库

    本书分“乐施好善篇”、“以德为本篇”、“博古通今篇”等十部分。内容有:曾国藩祁门脱险、苏东波为秦少游解难、梁启超自愿当枪手等。
热门推荐
  • 盛世倾狂

    盛世倾狂

    强者为尊,炼气为阶。这异世大陆风云涌动,宗族皇朝间紧绷一线。却猛然蹦出一个史上最狂妄的穿越女。姓凤,名倾狂。她发丝一扬,妖娆若花。她洒脱于人前,傲娇于人后。欺她者,人前笑之,人后虐之。辱她者,人前淡然之,人后千刀万剐之。一个欢脱杀手的灵魂,血液里尽是铁血杀气,在那皇朝惊艳绽放后。佛挡杀佛,神挡弑神,只为保那一丝安身之地。为了心中执念,披荆棘,斩狼烟,只为寻找归途之路。我本无心,只想悠然而过,却不料......被一唯我独尊霸气侧漏的男子,紧扣心门。王者之爱,必定身后血流千里,她以为她杀手本性必能承受得起这血腥之爱,可当爱到极致,必会是无边地狱。
  • 六道极域

    六道极域

    少年郎,负枪行,人尚在,杯莫停;热血道,随心行,意未尽,碑莫停;荒千载,怀恨行,乱未却,悲莫停;守空碑,饮烈酒,众事平,杯莫停
  • 凤凰劫则天史

    凤凰劫则天史

    一指则天,一语换天。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大许天朝,建立区区百年,却已经平定了半边江山的战乱。开国皇帝许则天,身怀大气运。以天道之力占卜出上古龙脉,保得天朝百年昌盛
  • 迷情女记者

    迷情女记者

    苏小窗有一个嗜赌如命的母亲。她纯粹为养家糊口而拼命工作,为成为资深娱乐记者的梦想而努力。结果却在不知不觉间,被卷入到一系列的娱乐黑幕中,同时伴随而来的,还有无休无止的纠葛与纷争。娱乐圈潜规则、豪门绑架案……一系列的娱乐圈和豪门的案件,将被逐渐揭晓……
  • 废土迷梦

    废土迷梦

    命运这个东西的可耻之处在于,无论你愿意与否,你总要被迫去做不可知的选择,你无法逃避,因为命运女神就躲在你的背后,等你转身想逃的时候用力的踢你的JJ,把它踢废掉。——【废土百科全书·名人名言,莱恩篇】对于一般人来说,2010年的夏天和以往一样没有什么特别,但是请注意,此处的不同仅是对于【一般人】这个概念,相应的,世界上总有那么几个不属于【一般人】范围内的存在。欢迎光临百度三无少女吧,在贴吧内拥有吐槽版的,别忘了加个会员之类的哦,三无很萌哒!本书的书友群:150221735,暗号:德克萨斯欢迎大家一起来和作者折腾莱恩,一起吹牛逼……谢谢!
  • 找阳光的笨小孩(闪小说校园篇)

    找阳光的笨小孩(闪小说校园篇)

    本套书精选3000余篇闪小说,所有篇目均在国内公开报刊发表过。每篇都有独到的思想性,画面感强,适合改编手机短信小说。这些闪小说除了通过故事的演绎让读者了解这些闪小说的可感和领悟其中的深刻含义外,特别对广大初高中生读者的心灵是一次很好的洗涤。
  • 曾国藩冰鉴(第三卷)

    曾国藩冰鉴(第三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财神妻

    财神妻

    台湾作家[典心]的免费全本小说《财神妻》。
  • 幻想九州志

    幻想九州志

    2012年12月21日幻想默示录......小子,你是要拼命了么?小言,我会一直陪在你身边的,永不放手!冲天的银芒好似一柄巨剑,莫言纵身消失在了这广阔的苍穹之巅。无声的呐喊震撼人心,波动的情感吞噬一切,那是最为极致的银色,它吞噬了一切色彩,包括它自己......小子,这条路我们已经是回不了头了!既然回不了头那就好好的干一场吧,不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轰!2012年4月1日,离幻想默示录只有8个多月的时间,一切的一切,始动......小言,别忘了,我一直在守护着你......一定要...平安......
  • 跨越天空

    跨越天空

    我们的科技创造的究竟是虚妄的幻想还是真实的世界?我们身处的世界是不是也是被比我们更高维度的生命所创造的呢?如若如此,那么他们眼中的真实是我们眼中的虚妄,而我们的真实就真的真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