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82400000036

第36章

卫臻

臻字公振,陈留襄邑人。曹公表为丞相参军,赐爵关内侯。文帝嗣王位,进散骑常侍。及受禅,封安国亭侯,迁尚书,转侍中吏部尚书,寻行中领军。明帝即位,封康乡侯,转右仆射,加侍中。寻为征蜀将军,加光禄大夫,迁司空,徙司徒。齐王时进封长垣侯。卒,赠太尉,谥曰敬侯。

止越职疏

古制侵官之法,非恶其勤事也。诚以所益者小,所堕者大也。臣每察校事,类皆如此,惧群司将遂越职,以至陵迟矣。(《魏志·卫臻传》)

奏拒蜀

宜遣奇兵入散关,绝其粮道。(《魏志·卫臻传》,诸葛亮《寇天水臻奏》)

祀天乐用宫悬议

圆丘宜用《大韶》乐,宜《宫悬》,宗庙之乐宜用《武始》、《咸熙》。(《通典》一百四十七)

答蒋济(太和四年)

古人遗智慧而任度量,须考绩而加黜陟。今子同牧野于成康,喻断蛇于文景,好不经之举,开拔奇之津,将使天下驰骋而起矣。(《魏志·卫臻传》)

李伏

伏,献帝末为左右郎将,入魏未详。

禅代合符谶表

昔先王初建魏国,在境外者闻之未审,皆以为拜王,武都李庶、姜合羁旅汉中,谓臣曰:“必为魏公,未便王也。定天下者,魏公子桓,神之所命,当合符谶,以应天人之位。”臣以合辞语镇南将军张鲁,鲁亦问合知书所出,合曰:“孔子《玉版》也。天子历数,虽百世可知。”是后月余,有亡人来,写得册文,卒如合辞。合长于内学,关右知名。鲁虽有怀国之心,沈溺异道变化,不果寤合之言。后密与臣议策质,国人不协,或欲西通,鲁即怒曰:“宁为魏公奴,不为刘备上客也。”言发恻痛,诚有由然。合先迎王师,往岁病亡于邺。自臣在朝,每为所亲宣说此意,时未有宜,弗敢显言。殿下即位初年,祯祥众瑞,日月而至,有命自天,昭然著见。然圣德洞达,符表豫明,实乾坤挺庆,万国作孚。臣每庆贺,欲言合验,事君尽礼,人以为谄。况臣名行秽贱,入朝日浅,言为罪尤,自抑而已。今洪泽被四表,灵恩格天地,海内翕习,殊方归服,兆应并集,以扬休命,始终允臧。臣不胜喜舞,谨具表通。(《魏志·文帝纪》注引《献帝传》)

许芝

芝,献帝未官太史丞。黄初中为太史令。

条奏魏代汉谶纬

《易传》曰:“圣人受命而王,黄龙以戊己日见。”七月四日戊寅,黄龙见,此帝王受命之符瑞最著明者也。又曰:“初六,履霜,阴始凝也。”又有积虫大穴天子之宫,厥咎然,今蝗虫见应之也。又曰:“圣人以德亲比天下,仁恩洽普,厥应麒麟以戊己日至,厥应圣人受命。”又曰:“圣人清净行中正,贤人福至民从命,厥应麒麟来。”《春秋汉含孳》曰:“汉以魏,魏以征。”《春秋玉版谶》曰:“代赤眉者魏公子。”《春秋佐助期》曰:“汉以许昌失天下。”故白马令李云上事曰:“许昌气见于当涂高,当涂高者当昌于许。”当涂高者魏也;象魏者,两观阙是也;当道而高大者魏。魏当代汉。今魏基昌于许,汉徵绝于许,乃今效见,如李云之言许昌相应也。《佐助期》又曰:“汉以蒙孙亡。”说者以蒙孙汉二十四帝,童蒙愚昏,以弱亡。或以杂文为蒙其孙当失天下,以为汉帝非正嗣,少时为董侯,名不正,蒙乱之荒惑,其子孙以弱亡。《孝经中黄谶》曰:“日载东,绝火光。不横一,圣聪明。四百之外,易姓而王,天下归功,致太平,居八甲;共礼乐,正万民,嘉乐家和杂。”此魏王之姓讳,著见图谶。《易运期谶》曰:“言居东,西有午,两日并光日居下。其为主,反为辅,五八四十,黄气受,真人出。”言午,许字。两日,昌字。汉当以许亡,魏当以许昌。今际会之期在许,是其大效也。《易运期》又曰:“鬼在山,禾女连,王天下。”臣闻帝王者,五行之精;易姓之符,代兴之会,以七百二十年为一轨。有德者遇之,至于八百,无德者不及,至四百载。是以周家八百六十七年,夏家四百数十年,汉行夏正,讫今四百二十二岁。又高祖受命,数虽起乙未,然其兆征始于获麟。获麟以来七百余年,天之历数将以尽终,帝王之兴,不常一姓。太微中,黄帝坐常明,而赤帝坐常不见,以为黄家兴而赤家衰,凶亡之渐。自是以来四十馀年,又荧惑失色不明十有馀年。建安十年,彗星先除紫微,二十三年,复扫太微。新天子气见东南以来二十三年,白虹贯日,月蚀荧惑,比年己亥、壬子、丙午日蚀,皆水灭火之象也。殿下即位,初践祚,德配天地,行合神明,恩泽盈溢,广被四表,格于上下。是以黄龙数见,凤皇仍翔,麒麟皆臻,白虎效仁,前后献见于郊甸;甘露醴泉,奇兽神物,众瑞并出。斯皆帝王受命易姓之符也。昔黄帝受命,风后受河图;舜、禹有天下,凤皇翔,洛出书;汤之王,白乌为符;文王为西伯,赤鸟衔丹书;武王代殷,白鱼升舟;高祖始起,白蛇为征。巨迹瑞应,皆为圣人兴。观汉前后之大灾,今兹之符瑞,察图谶之期运,揆河洛之所甄,未若今大魏之最美也。夫得岁星者道始兴。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有周之分也野也。高祖入秦,五星聚东井,有汉之分野也。今兹岁在大梁,有魏之分野也。而天之瑞应,并集来臻,四方归符,襁负而至,兆民欣戴,咸乐嘉庆。《春秋大传》曰:“周公何以不之鲁?盖以为虽有继体守文之君,不害圣人受命而王。”周公反政,《尸子》以为孔子非之,以为周公不圣,不为兆民也。京房作《易传》曰:“凡为王者,恶者去之,弱者夺之。易姓改代,天命应常,人谋鬼谋,百姓与能。”伏惟殿下体尧、舜之盛明,膺七百之禅代,当汤武之期运,值天命之移受,河洛所表,图谶所载,昭然明白,天下学士所共见也。臣职在史官,考符察徵,图谶效见,际会之期,谨以上闻。(《魏志·文帝纪》注引《献帝传》。)

自建安三年十二月戊辰,有新天子气见于东南,到今积二十三年。建安十年,星出库楼,历犯氐、房宿,北入天市,犯北斗、紫微,氐为天子宿宫,路寝所止。房为天子明堂,政教之首。北斗七星主尊辅、象近臣。紫微者,北极最尊。此除扫汉家之大异也。建安十八年秋,岁星、镇星、荧惑俱入太微,逆行,留守帝坐百有余日。岁星入太微,人主改姓。镇星入太微,内有兵乱,人主以弱。三者,汉改姓易代之异也。建安十九年正月,白虹贯日。《易传》曰:“后妃擅国,白虹贯日。”建安二十一年五月朔己亥,日蚀。建安二十三年三月,星晨见东方,二十余日久,出西方,犯历五车、东井、五诸侯、文昌、轩辕、太微,锋炎刺帝坐。者除旧布新,亡恶兴圣之异也。建安二十四年二月晦壬子,日蚀。日者阳精,月为侯王,而以亥子日蚀,皆水灭火之异也。延康元年九月十日黄昏时,月蚀荧惑,过人定时,荧惑出营室,宿羽林。月为大臣侯王之象;荧惑火精,汉氏之行。占曰:“汉家以兵亡。”延康元年九月二十日,《剥》卦天子气不见,皆崩亡之异也。荧惑火精,行缩日一度有余,故太史令王昱以为汉家衰亡之极。荧惑大而赤色;光不明,赤而小,与小星无别,皆赤家衰亡之异也。《易传》曰:“上下流通圣贤昌,厥应帝德凤皇翔,万民喜乐无咎殃。”《易传》又曰:“圣人受命,厥应凤皇下,天子虏。”《易传》又曰:“黄龙见,天灾将至,天子绌,圣人出。”黄龙以戊己日见,五色文章皆具,圣人得天受命,黄龙以戊寅见,此帝王受命之符瑞最著明者也。《易传》又曰:“圣人清静行中正,贤人至,民从命,厥应麒麟来。”《春秋玉版谶》曰:“代赤者魏公子。”《春秋佐助期》曰:“汉以许昌失天下。”故白马令甘陵李云上事,言许昌气见,当涂高已萌,欲使汉家防绝萌牙。今汉都许,日以微弱,当居许昌以失天下。当涂高者,魏也;魏者,象魏两阙之名,当道而高大者也。魏当代汉,如李云之言也。《春秋佐助期》又曰:“汉以蒙孙亡。”说者以蒙孙直汉二十四帝,童蒙愚惑以弱亡。汉帝少时名为董侯,名不正,蒙乱荒惑,其子孙以弱亡也。《孝经中黄谶》曰:“日载东,绝火光。不横一,圣明聪。四百之外,易姓而王。天下归功致太平。”此魏王之姓讳著见图谶也。《易运期》曰:“言居东,西有午,两日并光日居下。其为主,及为辅,五八四十,黄气受,真人出。”言午,许字。两日,昌字,汉当以许亡,魏当以许昌。今际会之期在许,是其大效也。《易运期》又曰:“鬼在山,禾女运,王天下。”(《宋书·符瑞志上》。案:此与《魏志》注所载小同而大异。)

历议

刘洪《月行术》用以来且四十余年,已复觉失一辰有奇。(《晋书·律历志中》)

徐岳

岳,爵里未详。

历议

刘洪以历后天,潜精内思二十余载,参校汉家《太初》、《三统》、《四分》历术,课弦望于两仪郭间。而月行九岁一终,谓之九道;九章,百七十一岁,九道小终;九九八十一章,五百六十七分,而九终,进退牛前四度五分。学者务追合《四分》,但减一道六十三分,分不下通,是以疏阔,皆由斗分多故也。课弦望当以昏明度月所在,则知加时先後之意,不宜用两仪郭间。洪加《太初》元十二纪,减十斗下分,元起己丑,又为月行迟疾交会及黄道去极度、五星术,理实粹密,信可长行。今韩翊所选,皆用洪法,小益斗下分,所错无几。翊所增减,致亦留思,然十术新立,犹未就悉,至于日蚀,有不尽效。效历之要,要在日蚀。熹平之际,时洪为郎,欲改《四分》,先上验日蚀:日蚀在晏,加时在辰,蚀从下上,三分侵二。事御之后如洪言,海内识真,莫不闻见,刘歆已来,未有洪比。夫以黄初二年六月二十七日戊辰加时未日蚀,《乾象术》加时申半强,于消息就加未,《黄初》以为加辛强,《乾象》后天一辰半强为近,《黄初》二辰半为远,消息与天近。(《晋书·律历志中》)

孙钦

钦,建安末为博士祭酒。

追崇始祖议

按《春秋》之义,五等诸侯卒葬皆称公,乃与王者之后宋公同号。然臣子褒崇其君父。以此言之,中常侍大长秋特进君侯诞育大皇,笃生武王,奄有四方,其功德之号,莫过大王。今迎神主,宜乘王车,又宜先遣使者上谥号为大王。(《通典》七十二。文帝即王位孙钦等议。)

告瑞祀天不以地配议

《周礼》,祀天南郊,无地配之文;大魏受禅,因汉祀天以地配,此谓正月南郊常祀也。今告灵瑞,不须以地配。(《通典》五十五引尚书奏孙钦议。)

历议

史迁造《太初》,其后刘歆以为疏,复为《三统》。章和中改为《四分》,以仪天度,考合符应,时有差跌,日蚀觉过半日。至熹平中,刘洪改为《乾象》,推天七曜之符,与天地合其序。(《晋书·律历志中》)

王杰

杰,爵里未详。

阮元瑜诔

既登宰朝,充我秘府。允司文章,爰及军旅。庶绩惟殷,简书如雨。强力敏成,事至则举。

刘辅

辅,爵里未详。

论赐谥启

古者存有号,则殁有谥,必考行迹,论功业,而为之制。汉不修古礼,大臣有宠,乃赐之谥。今国家因用未革。臣以为今诸侯薨于位者,可有谥,主者宜作得谥者秩品之限。(《通典》一百四魏刘辅等启论赐谥。)

王观

观字伟台,东郡廪丘人,曹公召为丞相文学掾,历高唐、阳泉、ガ、任四县令。文帝受禅,为尚书郎廷尉监,出为南阳涿都太守。明帝时为治书侍御史,太尉司马懿请为从事中郎,迁尚书。齐王时出为河南尹,徙少府,又徙太仆,行中领军,封关内侯,复为尚书,加驸马都尉。高贵乡公时封中乡亭侯,加光禄大夫,转右仆射,陈留王即位,进封阳乡侯,迁司空。卒,谥曰肃侯。

下涿郡教

此郡滨近外虏,数有寇害,云何不为剧邪?(《魏志·王观传》)

遗令

藏足容棺,不设明器,不封不树。(《魏志·王观传》)

王昶

昶字文舒,太原晋阳人。建安末为太子文学,迁中庶子。文帝受禅,徙散骑侍郎,为洛阳典农,迁兖州刺史。太和初加扬烈将军,赐爵关内侯。正始中封武观亭侯,迁征南将军,假节都督荆豫诸军事,迁征南大将军仪同三司,进封京侯。王元中进位骠骑将军,迁司空。甘露四年卒,谥曰穆侯。有集五卷。

谢表

复假臣,光荣照赫,非臣怯弱所当可受。(《御览》六百八十一。)

考课疏(嘉平元年)

唐虞虽有黜陟之文,而考课之法不垂。周制,冢宰之职,大计群吏之治而诛赏,又无校比之制。由此言之,圣主明于任贤,略举黜陟之体,以委达官之长,而总其统纪,故能否可得而知也。(《魏志·王昶传》)

考课事

卿考课,一曰掌建邦国,以考制治,二曰九卿时叙,以考事典;三曰经纶国体,以考奏议;四曰共属众职,以考总摄;五曰明慎用刑,以考留狱。(《书钞》五十三)

尚书侍中考课,一曰掌建六材,以考官人;二曰综理万机,以考庶绩;三曰进视惟允,以考谠言;四曰出纳王命,以考典政;五曰罚法,以考兴行。(《御览》二百十二)

陈治略五事(嘉平元年)

其一,欲崇道笃学,抑绝浮华,使国子入太学而修庠序;其二,欲用考试,考试犹准绳也。未有舍准绳而意正曲直,废黜陟而空论能否也;其三,欲令居官者久于其职,有治绩则就增位赐爵;其四,欲约官实禄,励以廉耻,不使与百姓争利;其五,欲绝侈靡,务崇节俭,令衣服有章,上下有叙,储谷畜帛,反民于朴。(《魏志·王昶传》)

奏吴蜀事状(嘉平二年)

孙权流放良臣,适庶分争,可乘衅而制吴、蜀;白帝、夷陵之间,黔、巫、秭归、房陵皆在江北,民夷与新城郡接,可袭取也。(《魏志·王昶传》)

白晋文王笺

昔与南阳宗世林共为东宫官属。世林少得好名,州里瞻敬。及其年老,汲汲自励,恐见废弃,时人咸共笑之;若天假其寿,致仕之年,不为此公婆娑之事。(《晋书·王述传》述上书乞骸骨曰:“昔臣曾祖父魏司空白笺于文皇帝”云云。)

檄吴将校部曲

释无前之矢,实映日之甲。(《书钞》)

羽骑迅逝,步卒星陈;鸣震山之鼓,张蔽天之旌。(《书钞》一百二十一)

家戒

夫人为子之道,莫大于宝身全行,以显父母。此三者,人知其善,而或危身破家,陷于灭亡之祸者,何也?由所祖习非其道也。

夫孝敬仁义,百行之首,行之而立,身之本也。孝敬则宗族安之,仁义则乡党重之,此行成于内,名著于外者矣。人若不笃于至行,而背本逐末,以陷浮华焉,以成朋党焉;浮华则有虚伪之累,朋党则有彼此之患。此二者之戒,昭然著明,而循覆车滋众,逐末弥甚,皆由惑当时之誉,昧目前之利故也。夫当贵声名,人情所乐,而君子或得而不处,何也?恶不由其道耳。患人知进而不知退,知欲而不知足,故有困辱之累,悔吝之咎。语曰:“如不知足,则失所欲。”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览往事之成败,察将来之吉凶,未有干名要利,欲而不厌,而能保世持家,永全福禄者也。欲使汝曹立身行己,遵儒者之教,履道家之言,故以玄默冲虚为名,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敢违越也。

古者盘于有铭,几杖有戒,俯仰察焉,用无过行;况在己名,可不戒之哉!夫物速成则疾亡,晚就则善终。朝华之草,夕而零落;松柏之茂,隆寒不衰。是以大雅君子恶速成,戒阙党也。若范モ对秦客,至武子击之,折其委笄,恶其掩人也。夫人有善鲜不自伐,有能者寡不自矜;伐则掩人,矜则陵人。掩人者人亦掩之,陵人者人亦陵之。故三为戮于晋,王叔负罪于周,不惟矜善自伐好争之咎乎?故君子不自称,非以让人,恶其盖人也。夫能屈以为伸,让以为得,弱以为强,鲜不遂矣。夫毁誉,爱恶之原而祸福之机也,是以圣人慎之。孔子曰:“吾之于人,谁毁谁誉;如有所誉,必有所试。”又曰:“子贡方人。赐也贤乎哉?我则不暇。”以圣人之德,犹尚如此,况庸庸之徒而轻毁誉哉?

昔伏波将军马援戒其兄子,言:“闻人之恶,当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而闻,口不可得而言也。”斯戒至矣。人或毁己,当退而求之于身。若己有可毁之行,则彼言当矣;若己无可毁之行,则彼言妄矣。当则无怨于彼,妄则无害于身,又何反报焉?且闻人毁己而忿者,恶丑声之加人也。人报者滋甚,不如默而自修己。谚曰:“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斯言信矣。若与是非之士、凶险之人,近犹不可,况与对校乎?其害深矣,夫虚伪之人,言不根道,行不顾言,其为浮浅,较可识别;而世人惑焉,犹不检之以言行也。近济阴魏讽、山阳曹伟皆以倾邪败没,荧惑当世,挟持奸慝,驱动後生。虽刑于钺,大为炯戒,然所污染,固以众矣。可不慎与!

若夫山林之士,夷、叔之伦,甘长饥于首阳,安赴火于绵山,虽可以激贪励俗,然圣人不可为,吾亦不愿也。今汝先人世有冠冕,惟仁义为名,守慎为称,孝悌于闺门,务学于师友。吾与时人从事,虽出处不同,然各有所取。颖川郭伯益,好尚通达,敏而有知。其为人弘旷不足,轻贵有余;得其人重之如山,不得其人忽之如草。吾以所知亲之昵之,不愿儿子为之。北海徐伟长,不治名高,不求苟得,澹然自守,惟道是务。其有所是非,则托古人以见其意,当时无所褒贬。吾敬之重之,愿儿子师之。东平刘公干,博学有高才,诚节有大意,然性行不均,少所拘忌,得失足以相补。吾爱之重之,不愿儿子慕之。乐安任昭先,淳粹履道,内敏外恕,推逊恭让,处不避污,怯而义勇,在朝忘身。吾友之善之,愿儿子遵之。若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汝其庶几举一隅耳。及其用财先九族,其施舍务周急,其出入存故老,其论议贵无贬,其进仕尚忠节,其取人务道实,其处世戒骄淫,其贫贱慎无戚,其进退念合宜,其行事加九思,如此而已。吾复何忧哉?(《魏志·王昶传》。又略见《御览》六百九十四)

夫立功者有二难,功就而身不退,一难也;退而不静,务伐其功,二难也。且怀禄之士,耽宠之臣,苟患失之,何所不至?若乐毅帅弱燕之众,东破强齐,收七十余城,其功盛矣,知难而退,保身全名。张良杖剑建策,光济大汉,辞三万户封,学养性之道,弃人间之事,卒无咎悔。何二贤绰绰有馀裕哉!治家亦有患焉,积而不能散,则有鄙吝之累;积而好奢,则有骄上之罪。大者破家,小者辱身,此二患也。(《艺文类聚》二十三)

弈字伯益。(《魏志·郭嘉传》注)

三戏论

《礼记》有投壶之宴,《论语》称博弈之贤,兹三戏者,君子末事,不足为也。樗蒲、弹棋,既不益人,又国有禁,皆不得为也。吾见坐围棋而死,近事非远。昔晋侯以投壶丧,宋公好博弈亡,岂不哀哉?诸戏中唯有射者,男子之事,在于六艺。若欲戏,惟得射而已,其馀不得为也。(《御览》七百四十六引《王昶集》)

王澹

澹,昶从兄子。

与从叔征南将军昶书

亡母少修妇道,事慈姑二十余年,不幸久寝笃疾。会东郡君初到官,而李夫人亡。是时亡母所苦困剧,不任临丧。东郡君自痛远不得尝药,而妇宜亲侍疾而不得,临终手书责遣,载病大归,遂至殒亡。东郡君後深悼恨之。慈妣存无过行,没荷出名,《春秋》之义,原心定罪。乞迎亡母神柩,改葬墓田。上当先姑慈爱之恩,次释先君既往之恨,下蠲亡灵无负之耻。(《通典》一百二)

鹿攸、韩盖

攸,盖,建安末博士。攸一作优。

秦议临侯求祭先王

《礼》,公子不得称先君,公子之子不得祖诸侯,谓不得庙而祭之也。《礼》又曰:庶子不得祭宗庙。(《御览》五百二十六)

郝昭

昭字伯道,太原人。建安末为杂号将军,镇守河西。太和中,以拒诸葛亮功赐爵列侯。

遗令戒子凯

吾为将,知将不可为也。吾数发冢取其木以为攻战具,又知厚葬无益于死者也。汝必敛以时服。且人生有处所,死复何在耶?今去本墓远,东西南北,在汝而已。(《魏志·明帝纪》注引《魏略》)

同类推荐
  • 招远县续志

    招远县续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洪驹父诗话

    洪驹父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An Old-Fashioned Thanksgiving

    An Old-Fashioned Thanksgiving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梅花易数

    梅花易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阿耨颰经

    佛说阿耨颰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诗歌文本细读艺术论

    诗歌文本细读艺术论

    《诗歌文本细读艺术论》分细读理论、细读方法、细读案例三篇,内容包括:新批评概述、新批评的文学本体论、新批评的细读法及诗歌细读分析、中国古代的细读、中国古代诗歌细读案例等。
  • 咪咪的星路

    咪咪的星路

    疼爱了身患绝症孩子15年的父母迷失在茫茫宇宙中,这个身患绝症的少年从此走上了寻亲路,就像一首歌唱的:“落也雨不怕,落雪也不怕,就算寒冷大风雪落下,能够见到他......”历经磨难,在几位红颜知己的陪伴下终于与父母团聚。本书绝不种马!
  • 洛克王国之重生王者

    洛克王国之重生王者

    雪莉老师莫明失踪,她的妹妹雪娜误入歧途,与洛克王国的一次大战之中,她自愿离开这个世界。穿越人类世界的洛克,通过一面魔镜,了解雪莉的死因。她错怪了洛克王国,魔镜告诉她,到那的第一年,可不能暴露身份,要不然可不帮她了。这面魔镜幕后的人究竟是谁?又有何歧途?雪娜的将来又会如何?
  • 全民逆战

    全民逆战

    一场危机突如其来,笼罩整个世界。一觉醒来世界已经变化,该如何面对这一切?一切,只是为了活着。小说里写的一个平行世界,请勿与现实对号入座。
  • 洛神绝恋

    洛神绝恋

    初次见面,情根深重。领兵搭救,一眼万年。那日,在花海中,他轻轻的搂住她的纤腰,深情的说到:“洛神花那好看的颜色,犹如爱情的表面,酸酸甜甜的味道,犹如恋爱时的感觉,洛儿,你感觉到了吗?”原本以为,这一生,便就这样,二人携手,相依相守。可就在父王生辰那天,赤裸裸的真相打破了洛儿所有对未来的美好幻想。多年后,她终于又站在他面前,一剑刺进了他的心脏,正如当年父兄一样,鲜血就像一朵开在心口的洛神花。他没有反抗,反而任凭利剑穿透胸膛,紧紧拥她入怀,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喃喃道:“洛神花,那初恋般的味道,是我此生,唯一的羁绊。”从此以后,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能在洛神殿的花海中,看见一抹纯白的身影。
  • 农村商业银行行长

    农村商业银行行长

    被董事会打压、被副职架空的农村商业银行行长徐宗明,在遇到人事危机和放贷危机后,整合资源,重新组建团队,化解内部危机,改组董事会,终于取得省联社的肯定。并促进省联社改革,统一法人,组建省农村商业银行。
  • 倾国花嫁

    倾国花嫁

    她身披嫁衣,头戴凤冠,倾城的笑容,倾国的娇艳,飘渺的眼神,仿若桃花开千年,即将成为他叔母。他深陷敌营,囚服加身,疲惫的笑容,憔悴的面容,怨恨的眼神,仿若被锁千年鬼,看着她嫁为人妻。她冷傲,她邪魅,她温柔,她笃志,她……千变万化的她就如一朵美丽妖艳的罂粟魅惑众生。他放荡,他冷傲,他俊美,他无情,他……迷雾缠绕的他就如清晨迷雾使终生为此产生错觉。百转千回命运的锁链牵引着两人相遇,来来去去的爱恨红尘,是此恨绵绵,还是天长地久……
  • 文坛亦江湖:大师们的相重与相轻

    文坛亦江湖:大师们的相重与相轻

    他们,个性或狷介,或痴狂,或迂腐;他们,性情不失风骨、风趣和浪漫;他们,品格清风朗月、苍松劲竹。他们是近现代飘逸浪漫的士人才子,却也在变幻莫测的时代大背景下,不可避免地演绎着中国文坛江湖的风雨激荡和恩怨纷争。相知、相敬、相重者,莫如胡适与陈独秀,胡适与李大钊,冯雪峰与鲁迅,吴祖光与两任妻子吕恩、新凤霞;爱恨纠葛、难分难解者,莫如徐志摩与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交恶纠缠、怨怼一生者,莫如鲁迅与周扬,胡风与周扬,丁玲与周扬;孰是孰非实难道断者,莫如钱锺书、杨绛夫妇与鲁迅……
  • 斗罗大陆之黄金一代

    斗罗大陆之黄金一代

    史莱克七怪之子:黄金一代!个个都是无敌妖孽之人,而他们的路,也并不平常。新的一个绝世宗门:萧门,想要将唐门打败。而他们,立志要打败萧门,重创唐门的辉煌!
  • 我欲成说

    我欲成说

    主人公本生世不凡,顺风顺水,享受人生,可奈何背负家族命运,却又全然不知。一次次命运波澜,一次次逆水行舟,主人公一边完成自己都不知道终点的使命,一边享受着人生的爱恨情仇,体悟着人生暖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