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86100000051

第51章

请补宋罗李二先儒从祀庙庭呈议奏疏

明 林钿

为恳奏请补入真儒从祀,以尊道统,以光盛典事。窃唯圣贤学问,在继往而开来。帝王阐明,先崇功而报德。故问授受於一脉之相承,则渊源必溯。而极推尊於百世之定论,则俎豆弥光。钿生长双剑之邦,私淑(一)四贤之泽久矣。乃杨中立、朱晦翁既已登祀庙庭,而罗仲素、李愿中尚未与列从祀。此从来之缺典,而议礼者所不容缓也。溯自杨中立载道而南,为后世学士之鼻祖。其衍中立之心传者,罗仲素也;承仲素之嫡派者,李愿中也。由罗、李以递传於朱夫子,见知闻知,统系相接。师传弟习,前后一源。譬之河流,杨中立星宿发脉也。而罗、李以及朱子,亦犹历济、漯、淮、汉,以达於海者也。在昔,宋元丰七年,进孟子与颜子配享。其后,议者谓:孟子受业於子思,子思受业於曾子。咸淳三年,遂以曾子子思,四贤并配,至今称千古至当之礼。今尊朱夫子之道,而未及其相传从来之自。是进孟子而忘曾子子思也,其可乎哉?昭代礼明乐备,即薛文清、王文成、陈白沙,皆得从祀,而况承先启后,可师百世,如罗、李二先儒,其有功於道脉,尤章章较著者哉。谨按,宋及性理诸书。罗从彦字仲素,沙县人,徙家南平。从学杨时於萧山,既而筑室山中,绝意仕进,充然自得。朱子曰:“龟山先生,倡道东南,士之游其门者甚众。然语其潜思力行,任重诣极,如罗公,盖一人而已。”又曰:“先生教学者,静坐中看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未发时作何气象?真能探索本原,洞见道体。”周氏垣曰:“先生在罗浮山坐三年,穷天地万物之理。注遵尧录,撮要提纲,无非理乱安危之大者。公之学,其明体适用,略可推矣。”李侗字愿中,剑浦人。结庐山中,谢绝世故。馀四十年,饮食或不充,而怡然自得。朱熹师事焉。朱子曰:“先生少游乡校有声,已而闻郡人罗仲素,得河洛之学於龟山之门,遂往学焉。累年受春秋、中庸、语、孟之说,从容潜玩,有会於心,尽得其所传之奥。”又曰:“先生从仲素学,讲论之馀,危坐终日,以验夫喜怒哀乐未发之前,气象为何如。”又曰:“先生资禀劲特,气节豪迈。而充养纯粹,无复圭角(二)。精锐之气,达於面目。色温言厉,神定气和,语默动静,端详闲泰,自然之中,若有成法。”邓氏迪曰:“愿中如冰壶秋月,莹澈无瑕。”盖二儒者,其衍道南之脉,即以衍千圣之传绪於不坠。其开紫阳之统,即以开六经之日月於中天。兹遇宗师大人,主张风教,羽翼宗盟。乞将地方真儒,奏请从祀庙庭。庶崇儒重道之典益光,而仰止景行之心均慰。地方幸甚,斯文幸甚!

【注】

(一)私淑:对自己所敬仰而不得从学的前辈,常自称“私淑弟子”。

(二)圭角:圭玉的楞角。犹言锋芒。

奏补罗李二儒从祀疏

明熊 汲 提学副吏

臣惟崇儒重道,帝王之美节。而继往开来,举百年之遗,以昭一代之盛,非大圣人有作莫之能也。恭维陛下圣神文武,应运中兴。心法之传,上符尧舜。敬天法祖制礼作乐,陈艺极而昭道轨。固已极其明备,而巍然焕然,无以加矣。乃稽古右文,祀周孔於殿庑。录颜曾之末裔,於道统之传,尤致意焉。海隅苍生,咸熙熙然鼓舞於不识不知之治,真千载一时也。乃有学术明备,道统攸传,如宋罗从彦、李侗,一代真儒,应从庙祀。未蒙采录,得非儒绅建议之未及乎?要之,公论久而不泯,圣道待人而传。则所以倡明而主持者,不有望於今日欤。臣惟周礼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教国子弟。凡有道德者,则以为乐祖,祀於瞽宗(一),此祭法先师所由始。若孔子道高德厚,接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传,六经(二)垂宪,功德在人,宜万世食报无穷焉。故得尊祀学宫,以为先师。一时及门,如颜、曾、由、赐辈。私淑诸人,如孟轲氏闻道虽有不同,要之均有得焉者,则四科十哲,列德譔次,侑食配享,礼不容己。汉董仲舒、隋王通、唐韩愈、宋周敦颐、程灏、程颐、张载、邵雍、杨时、朱熹、胡瑗、司马光诸儒、前后论列,咸得从祀,固以有功於孔门,於道相为发明,亦礼不可改矣。乃若罗从彦者,受业於杨时,以承濂、洛之传。李侗者,受业於从彦,以启朱熹之学。是二儒者,其为道统绝续之机,一脉相承,而从祀报功之典,安可缺也?以罗从彦言之,观其自幼颖悟,不为言语文字之学。初师事审律吴仪,闻杨时得程氏之学,徒步往从之。见时三日,惊汗浃背曰:“不至是,几虚过一生。”既卒业,筑室山中,绝意仕进。终日端坐,时行溪上,吟咏而归,充然自得。朱熹尝谓杨时倡道东南,士之潜思力行,任重诣极,惟从彦一人而已。以李侗言之,观从彦好静坐,退人室中亦静坐。於静中验喜怒哀乐,未发以前气象。久之,於天下之理,该摄洞贯,以次融释,各有条序。虽饮食不充,怡然自适。闺门内外,穆若无人,众事自理。尤接引后学不倦,尝曰:“学问之道,不在多言。但默坐澄心,体认天理。若见虽一毫私欲之发,亦退听矣。”是二儒者,人品学术,光明正大。而潜心默识,身体力行。不动而敬,不言而信。列之孔门,当在德行之科矣。宁不可以备从祀之列乎?况其充养有道,圭角浑然,亦非无意於世用者。如从彦遵尧一录,洞悉宋代治乱之迹。深辟元丰功利之人。天下无不是父母之言,又足以扶三纲立人极,潜消乎逆乱篡弑之祸。李侗忧国伤时,每以三纲不正,义利不分为言。而深慨王安石用事,陷溺人心。惓惓於明天理,正人心、崇节义、励廉耻,以为治本。使得各表见,以致之用,必有可观。虽身不获用,未究厥施。而议论风采,闻者自足以兴矣!宋臣杨栋特请於朝,乞将二儒,昭示宠褒,各赐美谥。(以下阙)嘉靖二十四年八月日具琉。

【注】

(一)瞽宗:殷代乐人的宗庙和学校。西周时的大学,亦称“西学”。

(二)六经:六部儒家经典。

请从祀疏

明周木 南京行人

谨奏为崇儒重道事内一件。臣闻从祀之典,凡先儒有功於圣门者,咸与其列。而况得夫圣统之正传者乎。臣窃见宋儒延平李侗,得传伊洛道学之妙。徽国文公朱熹实师尊之,讲明正学,其有功於圣教甚大。绍熙五年十二月,熹年六十有五,始作沧洲精舍告成。释菜先师孔子,以颜子、曾子、子思、孟子配;以周敦颐、程灏、程颐、张载、邵雍、司马光及侗七人从祀。时升祀之典,未有举也。先是淳熙七年三月,熹守南康,申省转闻,乞升泗水侯孔鲤,於从祀时,不果从。及熹既没,至理宗淳祐元年,以手诏升敦、颐、灏、颐、载及熹於从祀。度宗咸淳元年入太学,又升雍、光於从祀。二年又升泗水侯於从祀,悉取熹故事行之。而独不及於侗焉。当时宰执宜有所请而不闻者,此无他,有其君而无其臣故也。臣窃以为侗之学,其传历有所自。而熹之师,亦非侗一人。沧洲之祀,独推於侗,而不及他者,是必有深意也。厥后熹之门人蔡沈,及元儒许衡、吴澄,一则得熹小学读之,敬信如神明;一则得熹所注大学读之,即知为治之要。是沈之与衡与澄皆亲炙私淑於熹者也,今亦升於从祀久矣。况熹自言:“侗为义重恩深之师。”历宋於今未之有请者,此无他,盖侗之学,超然独得於心性隐微之间,而非言语文字之末,宜人之所不及知者。惟熹得而真知之,故沧洲之祀独与焉。此无足怪者,性与天道,子贡之资,犹不可得而闻也。昔孔子之门,其徒三千,唯颜子终日如愚,而独称为好学。然考其验,则曰:不迁怒贰过而已。答其问仁,则曰:“克己复礼。”然问其目,则曰:非礼勿视听言动而已。至於箪瓢(二)陋巷,不改其乐。三月之久,心不违仁。故周子以为发圣人之蕴,教万世无穷。曾子之学,专用心於内,故动必求诸心。其所传大学开端,用力莫先於明德之格物。中庸之书,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其用力指要,莫切乎戒、慎、恐、惧、於喜怒哀乐未发之前。孟子之书,只是要人正人心,使人存心养性而已。故尝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又引孔子之言曰“操则存,舍则亡。”七篇之要,毋踰於此。故侗於四子之道,发明其义者,则见於熹之集注。躬行其实者,则散见於宋史。侗传及熹之语,类与熹之年谱所载。从游之详,文集所载。侗之行状,祭侗之文,挽侗之诗书。周子通书后语文,沧洲精舍告先圣文,合而观之,则侗之学道之妙,熹之师传之益,与侗之有功无功於世教,盖自有不可掩者。或者以著述少侗,昔胡安国尝请以程颢从祀,其略曰:颢虽未及著述,而门人质疑请益,答问之语,存於世者甚多,是可专以著述为哉。且圣贤之学,率性而已。侗真得圣人之正学,沧洲之祀,熹尝尊其位与敦颐等,并列於颜、孟之下矣。而至今不得列於性恶荀况之下者何哉?臣愚不知其所谓也。臣又闻熹尝集侗之言行为一编,名曰:延平问答,历岁既久,今虽世儒之家,多不能有其书。伏睹国朝性理大全1、五伦书所采录者,是皆性命道德之言,精纯明备,使学者不得见侗之全书,尤为可惜!是宜世之知侗者少也。伏望陛下敕付大臣,讨论故事。加侗封爵,升祀孔子庙庭。仍诏内阁,检求其书,校正颁行,便於学者传习,羽翼(二)正学。大明孔子之道於人,使天下之学术,一出於正,岂小补哉。臣何幸躬逢其盛。成化二十七年七月日。

【校】

1.大全:原本作“大金”,今据改。

【注】

(一)箪瓢:安贫守俭之辞。

(二)羽翼:辅佐,维护。

请从祀疏

明邑人 游居敬 刑部侍郎

为乞表章先儒,崇祀庙廷,以示正学,以益光圣化事。职闻诸礼经,皮弁祭菜,示敬道也。故圣王於学校,重祀典焉。先师之庙,主之以夫子。配之以大贤。翼之以十哲,而及於洙、泗群弟子,汉、唐以来诸儒焉。此历代所沿袭,圣祖迨先帝世系所考正裁定,通之千百世而无异议者也。顾於宋大儒罗从彦、李侗而犹未与从祀焉。已累有建言,达於朝廷1,而未有定议。则以先臣考按之未详,而拟议之未精故尔。职按:罗从彦,字仲素,学者号为豫章先生;李侗,字愿中,学者号为延平先生,俱南剑州人。俱一时崛起,以倡明圣学为己任。上溯孔门邹、鲁之绝学,中缵濂、洛、关、闽之道统,而下开浙瓯、江右继起之真儒,二儒之功居多焉。今考河南二程伯仲,得统於周濂溪茂叔氏,而将乐杨时、中立受学於二程之门,而得其统以归闽。故程伯淳送之曰:“吾道南矣。”杨时之在南也,一传而为罗从彦,再传而为李侗氏,三传而为朱熹氏。至朱熹而集诸儒之大成,功则伟矣。而其师友渊源之所自,譬之水也,则杨时肇其端,罗从彦浚其流,李侗洪其派,而朱熹汇其波澜,而要其止宿者也。道之南也,而得四大儒。神而明之,故今五经、四书、理学之指归,遍满於海内。家而授之,童而习之,为之句读,为之训诂(一)。伊谁之功,四大儒授受之正,有以开之也。而今崇祀先师庙廷者,惟杨时、朱熹二儒,而罗、李二儒阙之,此岂所以报功德,而劝士习哉?况罗、李二儒之在当时也,各稽古,而著述不少,问答而发明良多。称罗从彦者则曰:“潜心力学,任重诣极,性明而修,行完而洁。”见於宋史所载。称李侗者则曰:“冰壶秋月,莹彻无瑕。”见於渊源录所纪。罗从彦常令学者,验喜怒哀乐未发之前,作何气象?而求所谓中者。李侗亦以其言授朱熹,且曰:“学问之道,不在多言;但默坐澄心,体认天理。若见虽一毫人欲之私亦退矣。久用力於此,庶几渐明,讲学始有益耳。”其他议论指授,皆推本性命之懿,而究极内圣外王之全。阐明洙、泗之指,而会通下学上达之秘。故朱熹会其指趋之邃,以上承尧舜,精一执中之语,孔门博文约礼之训,孟子知言养气之言,咸贯而通之。上继往圣,下开来学,其有功吾道大矣。朱熹晚年作为精舍,私祀先圣先师,以周、程、张、邵、司马、延平七先生从祀,其推尊道南诸儒,以继邹鲁,固熹报功崇德私心,实天下之公心也。非特一时人心之公,实后世人心之公也。前此,屡有以罗、李二儒,从祀庙庭为请。而礼官翰林议礼之官,无从申请者,岂非熙朝之阙事,而今时所宜厘正者哉。夫礼有当正,踵袭而不行,非作述之宜也。义有当举,因循而惮迁,非继述之善也。圣明在上,会群言而折衷之,斯其时已。职今不避庸陋,直述彝议於丹扆之前。伏乞敕下礼部,并翰林院讲读诸臣,及今熙朝之时考集,先令建议斟酌裁订,将宋时罗从彦、李侗二儒,请自圣裁,崇祀庙廷,春秋从祀。仍通行天下各州府县各学校,恪遵举行。使天下士子,咸知正学之为宗而迈往,以求义理之当,躬行之急,而中行以复秉彝之粹。其於标表渊源之地,诚加之意,而礼教益兴固如此。

【校】

1.朝廷,原本作“朝宁”,今据改。

【注】

(一)训诂:解释古书中词句的意义。

同类推荐
  • 思印气文法

    思印气文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赋得春风扇微和

    赋得春风扇微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周易参同契注

    周易参同契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本草述钩元

    本草述钩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辩诬笔录

    辩诬笔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骑士座

    骑士座

    一枚正反两面的硬币,是否可以掷出整个世界?时间的黑色齿轮是否可以停留在被召唤的那一秒?一切匆匆,犹如赶赴一场华丽的宴会,骑士的咒印,将永远属于支配他的那个王。一个大陆,缔造了一个不一样的神话。世人抓不到的,不是时间,只是那个已近消亡的空间。
  • 黑道总裁的玩宠

    黑道总裁的玩宠

    他是女人眼中最高贵的神,也是男人眼中最羡慕的王者,同时,他却生性冷漠,甚至残忍,而她,是他精心豢养的小宠物,他宠她,疼她,给她最好的一切,可是,她居然用他的钱去养着她的老情人,还和他的好友纠缠不清,他绝对不要就这样原谅她,可是最后又是谁失了自己的心?
  • 血葬之恋

    血葬之恋

    她冷酷,她邪魅,她可爱,她妩媚,她火爆,他们是全球公主。他们是家族五少,她们在一起有怎样的故事呢?
  • 乱世考核

    乱世考核

    “九感神功之以太元圣体为引,颤抖的生灵回归吧”“魔骨神功之以地境圣体为引,颤抖吧!无知的生灵”“圣念力之以光之子为引,万物为我所用!神之降临!”这是一部关于体制的书!
  • 中国历史名人传记——中国历史名人之七

    中国历史名人传记——中国历史名人之七

    辽、西夏、金在建立自己本民族的政权中,都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如本书中叙及的阿保机、阿骨打、萧太后等。正当中原地区出现宋金对峙、纷争不已的时候,我国北方的蒙古族开始崛起于漠北高原。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政权。公元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灭亡了南宋,统一了全国。
  • 重生之轮回再起

    重生之轮回再起

    前路茫茫,世恶道险。在这个强者为尊的世界,只有拥有强大的实力才能得以生存。这是一个人吃人的世界,这是一个血与火的乾坤!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我说:要你死你就必须死。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屠神斩魔,再造乾坤!
  • 妖娆后宫:败家女选夫

    妖娆后宫:败家女选夫

    她是22世纪的魔女“罗刹”,杀人不眨眼,吃喝嫖赌样样精通,一着不慎悲催穿越;“什么,我是先皇赐封的摄政郡主?”“嗯”“还要降妖除魔,平复人间?”“嗯”“报酬呢?”“没有”“白干?”“嗯,不过先皇有旨,郡主等同皇上,可以开设后宫,美人无数、佳丽三千。”“OK,我就暂且吃亏一点,接了这个活。”于是浩浩荡荡、潇潇洒洒、游戏人间、收复美人的工作开始了……殊不知斩妖除魔,平定天下也不过成就得道飞升。届时,她又该如何自处,他们又该何去何从……
  • 白话古文观止

    白话古文观止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看着你笑

    看着你笑

    事实是,你永远都不会知道有情人能否终成眷属。
  • 契约之未殇

    契约之未殇

    暮氏集团的养女,刚来到天琦学院的高一生暮冉,竟然与这所学院大半年前死去的学院宠儿,完美的女孩泠曦长相相同,同时学院中新生仪式上的迷宫淘汰赛华丽上线,与神秘冷酷的少年晟的相遇,以及废弃基地中邂逅的长刀少女冥魇等一系列神展开,一直相伴在身侧十六年的所谓的哥哥,也就是学院的万恶学生会会长暮枭也瞒着自己事情的真相。自称是格非·特尔斯洛特的白发少年似乎给真相带来新进展。一个巨大的,围绕“契约”展开的真实竟残酷冰冷。在必须要有人牺牲才能进行下去的游戏中,暮冉的选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