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89200000047

第47章 刘鸿生:想利用口袋中的现钞做点事(3)

夏日的一个上午,刘念智来到华格臬路(今宁海西路)杜公馆。门卫一听是刘家四公子到,又是鞠躬又是迭声传报。进入客厅,杜的一个姨太太已在里面等候,并立刻把她两个儿子从楼上唤了下来:“倷两个快点向老师行礼!”刘念智一看,这对“宝贝”身着纺绸长衫,西发头梳得油光锃亮,手中还摇着纸折扇,活脱脱两个“白相人”。只听得做母亲的不软不硬发话了:“倷两个快点把扇子掼脱!看看,刘家四哥多精神,英国绅士派头!我要倷从现在就开始学英国绅士派头。”

连续3个月,刘念智每天陪杜家两个少爷吃一顿西餐,有时在“红房子”,有时在杜公馆,有时也到刘公馆,教他们怎样看英文菜单,如何使用不同的汤匙和刀叉,还告诉他们:“喝汤时不能发出声音”,“咀嚼时不能自得其乐地张大嘴巴,牵动腮帮”,“切不可当众挖鼻孔、剔牙齿”,“也不能用刀尖挑起食物往嘴里送”……

刘念智每天教他们1小时英语,按英格兰标准口音严格训练他们的发音。周末,陪他们去看英语原版电影;第二天,则要求他们用英语复述该片情节。他还带他们去学骑术和游泳、打网球、玩桥牌。他再三说明:“这些玩意儿不一定要精,但须得会来几下,这才能进入上流社会的门槛。”3个月下来,杜家两位少爷与刘四公子交上了朋友,杜月笙和姨太太十分高兴。

1936年12月的某天,********收到了杜公馆送来的特别精致的赴宴请柬。刘鸿生兴奋地对四儿子说:“杜先生请小辈吃饭,是破天荒的。我们成功了!”

他们来到杜公馆大门口时,杜月笙与那个姨太太带着两个儿子快步迎上来,当着众徒与路人大声说:“四兄,实在辛苦你了!这两个孩子在你的管教下,完全变样了,多谢,多谢!”

在酒宴上,杜月笙当着50多位客人,再次说:“四兄,今天盛会难逢,照我们规矩,他们兄弟两个理应点起一对大红烛,跪下来,向你磕三个响头来谢师恩。但我知道,你是留洋新派人,不会接受的。现在,我代表我们一家,向你敬一杯酒,谨表感谢!”

杜老板此番言语,很快传遍了上海滩。从此刘氏企业在浦东站住了脚。青帮的徒子徒孙们再也不敢叫刘念智为“四小开”了,而是毕恭毕敬地称呼他为“四先生”。

婚恋

1908年夏,年方20岁的刘鸿生为推销煤炭滞留在苏州。江南出美女,苏州尤为最,可20岁以前的刘鸿生从未留意过。一来是他一向用心读书,无暇思及;二来是他自身条件优越,眼界颇高。刘鸿生不仅相貌出众,而且在南人普遍偏于中等的身材中,显得高大魁梧,壮健有力,活力充沛。每到一处,多得女性青睐。此来苏州,也算天缘凑巧,于一个偶然的机遇中,一眼便看中了一位清雅、大方、热情、活泼的名叫叶素贞的小姐。叶小姐也深深为刘鸿生非凡的仪表与高雅的谈吐所动,两人可谓一见钟情,几番交往后,便已情深如故,私订了终身。

尽管是上海,那个时代也是讲究儿女婚姻要门当户对的。叶素贞的父亲叶世恭在苏州是有名的人物,所开办的燮昌火柴厂很有名气,怎容得独生女儿如此“下嫁”?叶小姐的哥哥更气得暴跳如雷:“一个穷跑街也要吃天鹅肉,真是岂有此理!素贞莫不是疯了!”

素贞没有疯,而是爱得深,尽管父、兄一再阻拦,恶语相加,甚至胁迫,她都丝毫不为所动,反而公开郑重地声言:此生非刘鸿生不嫁!

叶老先生万般无奈,只好听任她与刘鸿生结合。求婚时,刘鸿生虽忍气吞声,恭谨有礼,可也受了些冷遇与轻慢,又加以听到叶氏父子背地里对他侮辱性的议论,心中十分抑愤,因而新婚后,他便当着妻子叶素贞的面决断地说:“等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在苏州办一个火柴厂,把老头子的燮昌厂打倒!”

1920年,刘鸿生果真办起了火柴厂,厂址也果然选在了苏州,取名“鸿生”。叶素贞曾责怪他不该“心机太重”,有意与其父唱对台戏。刘鸿生笑着回答说:

“世上你争我夺,心机不重行吗?记得刚结婚时我立的誓言吧,就是要和老头子唱唱对台戏,就是要把‘燮昌’打倒嘛!”

接着,他又郑重地解释说:“老头子的‘燮昌’,就算我不打它,你是晓得的,早晚还不自倒吗?如今老头子在,虽一味保守,仍可勉强维持,一旦老头子去了,你那纨绔哥哥能撑得几天?”

教子

刘鸿生与叶素贞两情笃厚,生了八个儿子、三个女儿,八个儿子以念字辈行依次以仁、义、礼、智、孝、悌、忠、信为名。后来,刘鸿生又纳了两个妾,也各生一子。对这十子三女,他一视同仁,均相继送往外国留学。他曾不无得意地对朋友说“我一生有两个得意的投资,一个是工矿企业,一个是子女教育。”当时送一个留学生再培养成材,几乎相当于兴办一个中型企业的资金,可刘鸿生十分乐为,一再以果断的口吻说:“我舍得!”

他对子女教育有方,从不大声呵叱,从不苛责,是个典型的既严又慈的良师,要求严又不失真正的体贴,从不强其意志。他要四子刘念智应杜月笙之意拜杜为师,刘念智表示不适当,他当即说:“不拜也好。你大了,凡事应该自己主张,我不勉强你,只是再嘱咐一遍:千万不可得罪人!”

刘鸿生对“富贵出骄儿”的恶果是十分重视与警惕的,他曾多次告诫子女这个道理,特别是出国留学前,留学归国后,平常也不时提醒,可谓用心良苦。1929年的一个晚上,刘鸿生在送四子念智去英国留学前的一番教诲中,就说得更为透彻:

“你外公经营一世,也称得起出了名的老牌‘火柴大王’,临终还留给你舅父15万两白银。可是我看穿了你舅父只晓得寻欢享乐,断断不会守成,更谈不上发展。人已成性,劝是没有用的,帮他也是多余,且未必承情。所以我有意把火柴厂设在苏州,没多久,你舅父把家产败光了,只好变卖燮昌厂来还债,我买到了手就近并入了鸿生厂,使你外公的心血不得外流,也供养起了你的舅父。这件事几度引我沉思,特别是每当见到你舅父的时候。留心地查查历史,中国的几乎每一个家族,能得兴旺三代以上的少而又少;再考查一下近代与当代的资本家保持三代兴旺的我迄今未见,特别是暴发户,几乎是两代而衰。所为者何?概因‘富贵出骄儿’也!纨绔可怕,只晓得温适挥霍,毫不知艰辛,多大的家世能不败光?我因此在教育你们时格外用心,你们可也千万要时刻警策,万万莫堕落成吃喝嫖赌、不务正业的瘪三儿啊!”

刘鸿生深知,光是说还是不够的,得有措施,用他的话说“要有非常得体的措施才行”。抗战时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刘公诚(即六子念悌,)虽然刘鸿生先生从出生就很喜欢,但他深知“富不过三代”的道理,所以对刘念悌的管教从孩提时代起就特别严厉。聘请家庭名师,督导勤奋学习、遵守家规。在生活上绝不允许浪费奢侈,每月给一元零用钱,一分也不多给。刘家逢年过节都要向社会行善,每到旧历年末,要向穷人发粥票,凭一张票可到慈善机关领到一碗白粥。刘念悌经常跟着母亲出去散发粥票,目睹大批衣衫褴褛的穷苦人为了一张粥票而你争我夺,在幼小的心灵上深深地留下了社会不平的印象,产生了对穷苦人的同情心。严格的家庭教育使刘念悌养成诚实、勤奋、正直和节俭的品德,在家庭的行善活动中使他了解到社会上存在着不平等,这些对他的人生道路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刘鸿生想到让孩子自理自立,经受艰苦,把刘念忠、刘念信乃至他的外甥陈昌吉等安排到舟山中学住读,而后输送他们出国留学,去自己感受生活。

刘鸿生的孩子们留学回国后,按说正是二十几岁学有所成的人了,就是到别家企业求职,在那留学生稀少如珍的情形下,还不谋个体面的职务?可刘鸿生却将他们一律放在小职员的位置上,而且均在底层。

刘念智留英七年,1936年回国后,刘鸿生让他到中华码头公司当一名普通的会计员,并且一再叮嘱不得特殊。这个公司不在刘鸿生的三大企业内,只是一个中等企业。刘鸿生告诉儿子:“一切要从头做起,从一个普通职员做起。我不喜欢你们一上来就做经理、厂长。”他告诫念智:“向码头上一切人学习。”“只有学会真本领,才能担当大事情。”“你要放下架子,放下小老板留学生的架子,做个普普通通的职员,和码头上一切人交朋友。”“不得特殊,要尊重上司,并且拜其为师,上下班均乘首、末班火轮,中午与工人一道吃饭。”等等。

抗战时期,刘鸿生的第八个儿子刘念信从美国回到重庆,被派在毛纺织厂当技术员。有一次同厂长发生了争执。刘鸿生知道后,立即责备念信说:“你在厂里必须遵守厂里的制度,必须尊重厂长的意见,我不许可你在厂里摆小老板架子。”

他的子女们也都理解他的苦心,都认真地从基层做起,熟悉情况,积累经验,体察艰苦,锻炼自立能力。虽说都接受了整套的西式教育,但也都承袭着传统的美德,对父母更加尊重,都不时有意地到父亲的办公室或乘家中聚会之机与父亲谈谈,一来有娱亲、交流之意,二来也愿听听教诲。后来的历史证明,刘鸿生的十三个子女无一骄奢、庸凡。

孩子们的工作,他总是给予耐心的指导,1936年,刘念智从英国回来时,正是刘氏企业周转困难还没有解决的时候。刘鸿生当时交给儿子一个任务,去看银行总经理徐新六,商谈连本带利转期一年的办法,接着就指导刘念智要“把刘鸿记的负债情况研究透彻,老老实实说明情况,回答他可能提出来的一些问题,诚实待人不弄虚作假,这是取得银行家信赖的最好办法。”刘念智按照父亲的指点去做,徐新六最后说:“你回国不久,就能够摸透你父亲各个企业的基本情况,很不错啊,以后希望和你多谈谈。”并且商妥了借款转期手续。后来刘念智调到华东煤矿工作,刘鸿生对他说:“四儿,你可要记住,酒肉朋友是无啥轧头的。要办大事,就得依靠成千上万的穷人替你卖命啊,你要办好码头,就得依靠码头工人,你要想办好煤矿,就得依靠煤矿工人。”

六子刘念悌1935年清华大学尚未毕业就东渡日本,考入日本国立帝国大学学习(该校后来改名为国立东京大学)。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时,刘念悌正在准备大学毕业论文,眼见祖国正在被日军铁蹄所蹂躏,处在存亡危机之中,爱国热情涌上心头,顿时热血沸腾,心急如焚,再也无法留在日本继续学业,毅然放弃获得日本帝国大学毕业文凭的机会,于7月9日匆匆搭船返回祖国,准备参加抗战,去延安参加革命。刘鸿生先生知道后,虽觉得很危险,很担心,也很关心,但绝不叮问,而是自言自语地说:“他们都长大学成了,都有了自身的志趣,我绝不干涉。”1938年年初,刘公诚从延安来重庆为抗日募捐时,刘鸿生竭力资助,使刘公诚筹得一大批医药物品,设法转运到了延安。

刘鸿生临终给刘念智留下了这样的遗言:“我平生最担心的有两件事:一是怕企业倒闭,另一件是怕子女堕落,在我死后抢家当。现在这两件事都由共产党给我解决了,企业不会倒闭了,子女不会堕落了。我可以安心地离开你们了!我死后,你要告诉你的兄弟妹子,包括异母弟弟,就说是我说的,定息可以分取,但不要多取,每人至多拿几万元,拿多了对你们没有好处。其余的全部捐献给国家,这是我对中国共产党一点微小的表示,也是我最后的嘱咐。”

同类推荐
  • 比尔盖茨(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比尔盖茨(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本传记并没有十分完整地描绘出比尔·盖茨的全貌,却是尽量全面地写出他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成才经历。走向成功的道路是漫长的,充满荆棘的。比尔·盖茨白手起家,经过几十年的奋斗,终于取得了成功,文字可以记下这些事件、却不能表达个中辛酸。他成长中的挑战,他创业过程中的波折,这一切都造就了一个活生生的英雄形象,也同样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近比尔·盖茨,来了解这个伟大人物不平凡的经历吧!
  • 近代经世小儒

    近代经世小儒

    本书所涉论者,皆小儒也,而非大儒。世之所谓大儒者,皆在学问之深邃,不在名位之高;官位之高低,科名之有无,非所计也。所谓小儒者,仅在于当世之名望不高,学行亦未足为当世所景仰,惟在近代变局之中,尚具时代敏觉,能发抒一得之见,提供世人警悟者。则其志节可敬,救世心肠可感。本书立意为之暴表,以发潜德之幽光,起名贤之沉埋,搜放失之旧闻,补史章之缺漏。
  • 约翰·博格传

    约翰·博格传

    本书从近距离向我们展示了当代最伟大的投资思想以及整个投资行业的“良知”,向我们展现了博格在行业中的颠覆性行为——在其他共同基金经理们疯狂兜售基金、贪婪地向普通大众攫取管理费用时,博格却开创了以低成本为导向、以普通投资者的利益为先的被动型指数基金之路。博格因其努力构建的指数基金王国而获得了业内外的广泛美誉,被誉为“金融行业的良知”。
  • 史玉柱全传

    史玉柱全传

    史玉柱是中国最具传奇色彩的企业家之一。从1989年以深圳为起点,史玉柱在经历了20多个春秋之后,最后在上海这个繁华大都市指点江山。在史玉柱身上承载着崇高至上的荣誉,也背负着巨大的失败,大起大落给这个原本普通的创业者烙下了非凡的印记。史玉柱最大的资本不是他的财富,不是他的股票,而是惨败之后的东山再起,而是以常人难有的勇气完成的人生大逆转。商海沉浮,史玉柱起死回生,再造奇迹,为无数创业者高高地竖起了一面精神旗帜。
  • 院士世家:杨廷宝·杨士莪

    院士世家:杨廷宝·杨士莪

    本书是以拥有两个院士的科学世家为宣传对象的科普读物。杨廷宝,新中国第一批学部委员(院士),世界著名的建筑学家、国际建筑师协会两届副主席,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在建筑学界有“南杨北梁”之称,曾任南京工学院副院长、江苏省副省长。杨士莪,杨廷宝之子,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水声工程学家,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教授,曾任哈尔滨工程学院副院长、中国水声学会副理事长。书中主要讲述了杨氏父子两院士、满门科教才成长的的事迹,探索了这个文化家族培养人才的理念和做法,揭示了中国诗书传家的文化传统。
热门推荐
  • 师尊别闹,大佬哪里逃

    师尊别闹,大佬哪里逃

    犹记那年桃花盛开,你如仙子翩翩而来。我愿意耗尽一切,只为在水木的年华里遇见你。
  • 灭世剑修

    灭世剑修

    身怀异宝,遭人觊觎,家破人亡的小小少年不得已踏上了剑修之路,还未报仇,仇家已经消失。前半生尝尽人间悲苦,却越挫越勇。脚踩天赋异禀的贵公子,手握妖刀,战尽败类。看夏羽如何成为剑道的王者。叱咤一方风云。
  • 古道之门

    古道之门

    他从平凡中走来,走向永恒的不朽!苍穹枯,岁月朽,古道无量在!
  • 末世丧尸女王:男神,来撩!

    末世丧尸女王:男神,来撩!

    江琳看着系统助手在地上不断打滑,抑郁望天,“我只想好好看我的倒毛王,为毛我会突然变成丧尸?”系统看着打滑的助手,无语斜视:“真是对不住啊把你搞的不成人样……”江琳:“……所以你是谁来着?”系统:“……你就当成是充话费送的吧。”司道(若有所思):“原来还可以这样。”宁静妍:“维斯,月,这边商业街的小吃很好吃诶。(幸福眯眼”维斯:“宁,我已经调查过了哦,这里厨艺最好的是楼小姐,那边那个摔了一跤的女孩,啧,要拐走吗?”月:“维斯→_→。”宁静妍:“哈哈,真是特别有趣的样子啊。”江琳:“阿嚏!”
  • 人总在失去了以后才懂得珍惜

    人总在失去了以后才懂得珍惜

    我们今生是没有在一起,但我们的第2世,其实你就在我的身边,可惜我没有认出来。而你也没认出我来,但在那个世界,我们互相相爱。但我们都在等曦儿和烁哥哥的同时,你离开了,你去了另一个地方寻找曦儿,但我们都不知道了,我们就这样-------擦肩而过。
  • 三生君殇

    三生君殇

    她是未来天帝帝位的继承人,玉帝的第八位公主。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玉帝便让她同君舞下凡历炼。她出生在东吴,惹得孙权为她自堕魔道,从此与天界为敌。她逃到深山,在那里,遇到了让她恋了三生的人。但是,君舞也喜欢他,而她则因为出生东吴而遭到怀疑。君舞和她都放不下他,那究竟谁才能伴他左右?“九妹,你曾经告诉过我,若能与他相伴,你可以抛弃一切。那么我成全你。”曾经的誓言,就让它随着风儿离去,再不念起信誓旦旦的你。曾经的相知,就让它沉寂在岁月里,不让后世知道我爱过你。曾经的记忆,就让它随着时间逝去,从此,我再也不记得你。曾经的痛苦,就让它埋没在骨子里,不去感知就不知有个你。
  • “后革命”时代的革命历史影视剧研究

    “后革命”时代的革命历史影视剧研究

    从建国起到“文革”结束的近三十年里,“革命”基本上一直是中国社会文化的主题;而革命历史电影作为承载与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媒介之一,从影像语言到叙事结构都形成了一整套的表述体系。新时期以来,随着社会理想的更替与现代化价值维度的确立,革命历史电影(以及后来加入的电视剧)的意义及其表述体系开始了漫长的“后革命”转移。
  • 虽爱.A

    虽爱.A

    她。神偷一枚,待人冷漠;他,国际特工,狡猾如狐......因为一场精心策划,让两个人相遇,她以为他是她人生黑暗中的光明,去没想到,他的任务,竟是来杀她......
  • 无良师父是黑客

    无良师父是黑客

    汝嫣妲也是醉了。情人节前夕和情人分手。她也是单身狗一只了。大喇叭瞬间点下:天下没有好男人!!!……顿时鸦雀无声了。不过,好像是自己卡了吧?等等!突然蓝屏怎么回事?电脑你别不给力啊!
  • 来吧!我亲爱的朋友

    来吧!我亲爱的朋友

    儿时遇到的一些灵异事件,长大后我再次回到家乡,准备探望发小,一路上发生的恐怖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