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89400000059

第59章 《三国演义》也是国学经典

《三国演义》很多人怀疑算不算国学。现在流行的看法,认为国学是儒学,最多加一点老庄的《道德经》、《庄子》。那是对国学的误解。《三国演义》属于国学的范围。它属于子部十家里“小说家”的范围。《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所谓四大名著是:《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它也是“四大才子书”之一。四大才子书没有《红楼梦》,而有《金瓶梅》。为什么现在《红楼梦》这么红?有红学研究会、红学研究所?是因为******再三提倡大家读《红楼梦》。其实,他最爱读《三国演义》。虽然如此,他不提倡大家读。因此,中国没有什么三国演义研究所,或三国演义“博导”。为什么他自己精读《三国》却又不提倡别人读呢?俗话说,“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因为年轻人读《水浒》容易冲动,容易打架造反,不好管教。成年人读《三国》则容易诡计多端,城府太深,更不好管理,所以他不提倡读《三国》。《红楼梦》没关系,是一部家族盛衰史。你一边读,一边陪着它哭哭啼啼,没有任何影响。其实,《三国演义》中的东方智慧和文学成就完全在《红楼梦》之上。这句话不是一句虚言。我们很多人都看过《三国演义》,不过都当故事看过去了。我小学五年级就开始当故事看。后来插队落户没事情也看,看得津津有味,但也是当故事看。后来南老师点拨了一下,我再去看,感受就完全不同了。我们要把《三国演义》当成国学的经典来读,要去抓它的内涵。

《三国演义》的全名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中国古代长篇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什么是章回体小说?先秦有小说家,但没有章回小说。章回小说是从《水浒》、《三国》开始的。它来自于民间,大概从唐朝中期开始,是从说书艺人的话本演变过来的。当时,这些艺人在人口密集的城镇演出,讲唱长篇或短篇的故事,一边弹唱一边讲。这些人都是底层文人,考不上功名,要混口饭吃。以前文人的出路就是做官,如果你考不上功名,就很落魄。要么去学点医术,给人看病;要么做私塾老师,让人家给你口饭吃。也有人就去纪录和传抄这些故事,这就是话本。话本慢慢演变成文学性较强的短篇小说,后来又有长篇小说。到了明清的时候,大量的长篇小说出现。这些小说一般都分章、分回,所以称为章回体小说。最早的章回体小说是施耐庵的《水浒传》。传说罗贯中也参与了《水浒》的创作,因为施耐庵是他老师。但这些说法“孤证不立”,没有进一步证据支持。《三国演义》则可以很确切地说是罗贯中创作的。

罗贯中生存的年代是元末明初,他是一个没有取得功名的读书人,所以就流落到了社会底层。你不要小看这些流落到社会下层的读书人,其实都是很有才学的。这些才子往往不喜欢被科举的八股文束缚住。当时考科举,考得是背功。有才有学的人应付考试的能力大多不强。中国这个考试制度真的是害人不浅!现在有些很有才学的孩子,往往因为分数差一两分,就上不了好学校,可能一生就改变了。罗贯中流落到了社会底层,就专门创作剧本、散曲、谜语和章回小说等。他的文风清新,曾经写过3种戏曲剧本和几部长篇小说,但都没有流传下来。因为这些东西不登大雅之堂,也没有被收入《四库全书》。太平年间可以靠这个口头文学赚钱。一到战乱饥荒,连饭都吃不饱,就没有人来听说书,这些东西就失传了。但是《三国演义》不一样,它一问世就盛极一时。史书上记载,“士君子之好事者,争相誊录,以便观览”。现在可以看到最早的是明嘉靖年间的版本,这是很早的版本。这本书问世后就不断被重印,不算散失的,现在中外图书馆里找得到的版本,明清两朝的刊本就有九十多种,包括修订本、插图本、注释本等。现在我们手里的“一百二十回本”,是清朝康熙年间一对父子,毛纶、毛宗岗辩证史实、增删文字后修订流传的。从16世纪起,它就传播到世界各国。各语种的翻译本就有六十多种,没有任何一本中国古代的文学著作能比它的传播更广。足见它的价值。

有人把《三国演义》称为中国的“谋略学大全”。你要学谋略学,不必看太多其他书,就从《三国演义》里面去找吧。因为大部分的谋略学书籍,比如《阴符经》、《长短经》,这些东西以前文人都读。他们把这些谋略消化后都变成了故事,很实在。你现在去读《阴符经》这类书,很枯燥,因为都写得很简单,文字也不好懂。如果不是国学底子很好的人,一般很难看得懂,更不要说读懂、读通。你不容易理解里面的内涵。古代文人把这些难懂的东西消化了,写成小说,你看完这些小说,等于是把谋略也学了。因此,不但******喜欢读《三国演义》,历史上记载,努尔哈赤也是熟读《三国》的。过去我觉得很奇怪,努尔哈赤一个关外的少数民族,怎么会这么懂兵法?他这么小的一个部落,居然可以入关打垮明朝,把明朝的几十万大军都打掉。他靠得是什么?难道只是八旗子弟天生骁勇善战吗?当然,他们也很厉害。不过你翻开清史,可以知道努尔哈赤的谋略非常厉害。他经常挑拨离间、运用连横合纵。这些谋略都是从哪里来?从《三国演义》来的吧。

毛宗岗点评《三国演义》说:“古史众多,而人独贪看《三国志》者,以古今人才之盛未有盛于三国者也。观才与不才敌,不奇;观才与才敌,则奇。观才与才敌,而一才又遇众才之匹,不奇;观才与才敌,而众才犹让一才之胜,则更奇。”他说,这么多古史,为什么这么多人偏偏喜欢读三国?因为它里面所描写的人才之多,没有一部古史超得过。《三国》好看,是因为里面打来打去的都是才子,不仅一个比一个有才,而且所有的人才都敌不过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诸葛亮。这样才更奇!所以说《三国演义》最精彩的是在人物描写。《三国演义》嘉靖本卷首有一份人物表,它根据陈寿的《三国志》列出了508个人物。实际上,《三国演义》除了史书上真正有记载的人物外,还有一些纯属虚构的人物,总计全书有1200人,书里有名有姓的角色有近千人。姓名不详,但身份明确的有200人。其中刻画最为成功的是诸葛亮、曹操、关羽。毛氏称他们为“三绝”,确实是这样。这个人物刻画得是否成功,看看历史上老百姓的评价就知道了。讲贤相,一定是诸葛亮;讲名将,首推关云长;论枭雄,一定是曹操。这都不是从史书记载,而是从《三国演义》得来的印象。这三个人物你们自己去品味,否则我讲多了就没意思了。枭雄难写啊,你看第十六回,曹操自己说,“宁叫我负天下人,莫叫天下人负我”。其实,曹操没有这么讲过,是罗贯中编出来的。之后这个奸雄曹操的性格刻画就围绕这句话展开。

所谓人才大多是出在乱世,如魏晋南北朝和再早点的战国。太平盛世人才难以浮现。比如经济大好,我这个老板怎么都赚钱,所以无所谓用不用人。这些人用惯了,我就继续用。但如果经济形势不好,我这个企业生死攸关的时候,就要去网罗人才了。所以无论是小到管理一个企业,还是大到管理一个国家,道理都是一样的。什么道理?不是说没有人才可用,而是领导人怎么用人才。三国时代,曹操、刘备、孙权刚起来的时候都是很小的势力。在打董卓的时候,他们都是很小的力量。后来为什么他们可以脱颖而出?靠的是什么?就是一条,怎么用人才!他们三个人用人各有各的特点。具体怎么用,你们自己去琢磨。

《三国演义》的文学成就,古人讲过:“《三国》叙事之佳,直与《史记》相仿,而其叙事之难则有倍难于《史记》者。《史记》各国分书,各人分载,于是有本纪、世家、列传之别。今《三国》则不然,殆合本纪、世家、列传而总成一篇。分则文短而易工,合则文长而难好也。”史书叙事有时间和空间,《三国》的叙事要分三个国家,而且三国形成之前又是地方割据。怎么透过线索把要说的事情串起来?很复杂。《史记》是单列的,各章节中间没有什么连贯性,是按照类别叙述人物的。《左传》也是一个一个故事,相互之间没有联系的。而《三国演义》则是把三个国家的事情在同一时间叙述出来,所以说写法之难胜于《左传》、《国语》。但《三国演义》从头到尾没有一个地方是不连贯的,是一气呵成。事情的发展,它娓娓道来,你的思路都跟着它走了,很连贯。它运用了什么技巧?它不先叙述三国史。如果我们讲三国,开始一定先讲吴怎么样,蜀怎么样,魏怎么样,然后才开始叙述。《三国演义》不同,从汉末开始讲,为什么三分天下,它要交代始末。曹操、刘备在第一回就见到名字了,孙权则要到第七回才出现。而三国之终,要到晋才有个了结,不是灭了吴就完了。它把来龙去脉都交代得很清楚,三国不是突然就冒出来的。

同类推荐
  • 民间原型与新时期以来的小说创作

    民间原型与新时期以来的小说创作

    本书在神话相对贫弱,民间故事、传说十分富有的汉语言文化背景下,从中国立场出发,把建立在丰富神话谱系基础上的西方“原型理论”与中国经验联系起来,从中国民间故事、传说中发现“原型”在新时期以来小说中的呈现方式,深入地说明了新时期文学与本土民间文化的关系,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黄土厚韵

    黄土厚韵

    因叶剑秀的长篇小说《野太阳》而与之相识,我是他的热心读者,是《野太阳》唤醒了我对长篇小说的阅读兴趣,那一种流转在作品体内的气韵,不禁令人叹为叫绝。及至与作者相见,果然文如其人:豪爽真诚、大气敦厚、明亮而有文人特有的气质。听说他近日又出版小说和散文结集,我就有了急于阅读的念想,剑秀同志很尊重每个读者,就真的让我先睹为快了,很是感激。
  • 杨波咏银川

    杨波咏银川

    本书是作者歌颂银川的诗词,包括古诗抒情怀、美好的家园、家乡的故事等内容。
  • 世界百年传文学精品——哲理美文·社会底蕴

    世界百年传文学精品——哲理美文·社会底蕴

    《哲理美文·社会底蕴》荟萃了近百年来中外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成功家等有关社会的哲理美文,深刻揭示了社会的真正涵义,闪烁着思想的光辉,是指引我们为人处世的耀眼航灯。这些名篇佳作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代表了世界的最高成就,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极具收藏价值。这些作品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欣赏、学习和研究世界哲理美文的范本,更使我们站到了巨人的肩上,展望未来,不断加深对社会的理解和认识。
  • 高平作家丛书:远去的故乡

    高平作家丛书:远去的故乡

    路遥之后的农村,经过了百年的喧哗,最终沉寂下来。这种变化很让人伤感,但也给后世留下了许许多多可供思索的空间。这时候,在城市的某一个角落,有一批人在思念楼层下覆盖的麦田和田野上刮过的爽风。韩慧就是其中之一。迅速逝去的东西似乎唤醒了身体里沉睡已久的某些东西,这些东西非常熟悉,比方承担、责任、修平治齐这些非常非常传统的意识,同时又是如此陌生。爆炸式汹涌而来的信息,令人眼花缭乱俗世风景,在内心形成的冲突不言而喻。但是,唤醒的东西无疑是急迫的,那就是表达的欲望。
热门推荐
  • 女驸马

    女驸马

    莫明的穿越也就算了!为了能过的舒坦些,她女扮男装走天下。发家致富?那是必须的。可一夜暴富的后果?被盯上了,还是个BOSS级的。指婚?OK,本公子接受,不就是吃饭多一双碗筷嘛!可新娘为什么是男银?这个本公子接受不了,皇上,求收回赐婚啊!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逆天雪狐

    重生之逆天雪狐

    重生异世,青丘之狐;妖人人魂,舍子幻梦;帝姬雪狐,执掌轮回;立于那洪荒苍穹之上,品味那六界孤寂沧桑。
  • 倾世毒医:绝色大小姐

    倾世毒医:绝色大小姐

    她明艳动人,是二十三世纪的绝色毒医;他冷艳强大,是睥睨众生的世家少主,却甘愿为这个看似温柔无害,实则腹黑无良的毒医敛去一切锋芒,化身死皮赖脸的逗比……他感叹:“我至今才发现,你是个小腹黑。”她挑眉道:“如今便后悔了?”他笑,“与你一起,甘之若饴。”
  • 心理健康五年级(上)

    心理健康五年级(上)

    在影响孩子成长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必要,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面,尤其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是学生,学校教育更加突出重要。为此,教师学习和掌握心理卫生常识尤为关键。
  • 鬼说事

    鬼说事

    鬼偶尔也会讲一讲自己生前的事给你听,你.........愿意听吗?
  • 汉魂

    汉魂

    穿越回大汉盛世,被封为骁骑校尉,北击匈奴,平定南越,笑傲沙场,驰骋天下……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
  • 寂静的轨迹

    寂静的轨迹

    我不想让这个故事就这样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失掉,我害怕再过几年或者再过二十年的时候,我再也没有那个感觉去写它了。趁着现在我还有些学生气的时候,趁着现在我还是个年轻人的时候,利用工作之余把它完成。这个故事只是本人的一个虚构,不是亲身经历,还希望大家不要对号入座。
  • 冰凌之夏

    冰凌之夏

    在漂亮的学院里,一个失忆的萝莉是校园中的天才少女,但她的真实身份并不简单。本小说的第一个章节只是前篇,如果看不懂,在以后的故事中会明白的,我们不见不散。
  • 木棉花开了

    木棉花开了

    (两岸文学PK大赛)(这是继《山楂树之恋》后,又一部最干净的爱情故事,犹如那灾难后重生未染尘世的初生婴儿。)——谨以此书献给为我们成长呕心沥血的老师们,祝你们教师节快乐!“十年浩劫”之后的春天,尽管日子还是那样的贫穷,而对于刚刚进入师范学校附中这群少男少女来说,过去的灾难对于曾经年幼无知的他们来说只是一场懆懆憧憧的恶梦,而梦醒之后仍然是美好的早晨,灿烂的阳光,愉快的心情,而当恢复高考后,知识的渴求又成为这代人的理想与追求,成为他们奋斗的目标,在这空前绝后的知识狂潮中,考大学成为他们人生的头顶大事,让他们这代人千军万马挤上这人生的第一道独木桥,在这贫穷而又充满理想和追求的年代,他们从无知无忧无虑的少年在知识的培育下不断锐变成为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也孕育他们朦胧的情感,就像那早春山上初开的木棉花,是那样的娇艳美丽。
  • TFBOYS来世再让我爱你

    TFBOYS来世再让我爱你

    他为了拒绝家族联姻找了一个家室平庸的女孩,谁知女孩竟和自己组合队长有渊源?!这出戏要怎么收场?生命最后一刻听女孩最真实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