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时候的盒装香烟还只是初露倪端,美国的年销售总量还不到两亿包。1883年杜克做出了一个划时代的决定,他决定要向盒装香烟领域进军。为了确保成功,公司最年轻的股东,当时年仅27岁的詹姆斯·B.被推选出来全权负责此事。他身上具有一种驱动力,充满着无限的活力,有耐力,有雄心和远见,其他人都一致投票给他,愿意服从他的领导。
刚开始取得的成功就已经超乎了他们的想象,业务多到了让他们资金无法周转的地步,广告被应用得恰如其分。实际上,杜克公司是当时全美国最大的广告客户,每年在这方面的花费高达八十万美元。
随着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公司不得不在杜伦建起一个大型的砖砌工厂,虽然杜伦地区的业务早在1875年就开始了,但真正的突飞猛进还不到一年的功夫。同时,杜克公司还决定要向纽约挺进,在那里建起了一个大型工厂,同时加工烟卷和烟斗叶。
詹姆斯·B.随后又开始在大都市建立自己的市场。公司的订单多得无暇应接。也就是在这段日子里,杜克先生住在走廊隔成的寝室里,一日三餐通常就在工厂附近的廉价餐馆里解决。他将节约下来的钱作为利润进行投资,从而使年利润从四万九千五百美元成为了五万美元。不仅如此,他还不顾人们的反对,坚持要求他的股东们,不管是已婚的还是未婚的,任何人每年可以支取的薪金不得超过一千美元。他的企业如滚雪球般越来越大。为了促进信用以及其他一些商业行为,公司于1885年成为了股份有限公司。这样一来,香烟的年产量迅速攀升到了十亿,相当于美国香烟总产量的40%,将一些历史更长,起步更早的公司远远甩到了后面。
然而,杜克父子有限公司的总裁W.杜克仍然不满意。他在烟草行业所取得的成就仍然无法同洛克菲勒在石油行业的成就相提并论。前面还有领地需要去征服。
为何不将几个主要的烟草公司接管过来,形成一个大的公司,然后发行股票,筹集资金,统治整个美国市场,顺便为开发欧洲市场打基础?
对于杜克而言,实现梦想从来不会是一件太久的事。计划最终成型了。这次计划极具创新意义,他整整花了两年的时间才让它初具成效。最终,他于1890年创建了美国烟草公司,该公司除了杜克企业外,还包括了其他四个大型烟草公司。
我在采访中问道:“这么大手笔的一次兼并,您的主要的目的是什么呢?”
他回答:“我的目的在于销量和有条理的管理。一个企业要想成功,就必须以更低的价格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要想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有销量作保证。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比别人的价格低,质量好,这一切都要依靠巨大的销量。我们不单纯是要和同行竞争,我们要促进烟的草消费量,并且廉价出售优质香烟。我想,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我知道我们做得到,多数人就会发现,还是购买我们的产品好。”
“事情就是这样,在1911年被解散之前,美国烟草公司发展之快已经达到了三亿两千五百万美元的年销售额,是整个烟草行业总额的百分之八十。其他公司的产品也在全国零售商店销售,但是我们的产品更好,价格更低,自然就更受欢迎。”
“还有另外一个因。我们在香烟这一块拥有相当的地位,所以,我希望我们能够在烟草这一块做得更好。刚开始的时候,全国香烟的销售总额才仅仅八百万美元,也就是二十亿支,然而,人们在其他烟草上每年所花的钱却超过了一亿美元。”
那个刚开始建在杜克农场上,原木厂房里的企业在1890年赚到了七百五十万美元!
但是,这七百五十万美元为美国烟草公司带来了更为重要的东西——詹姆斯B.的服务和智慧。这些服务与决策是必不可少的。在通往“托拉斯”的道路上并非一帆风顺,英国生产商通过出口侵占了一部分美国市场,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1901年,詹姆斯·B.杜克打点行装,登上了开往伦敦的船,他此行的任务就是要在英国本土给英国生产商还以颜色。
在此之前,他从未踏出过美国半步。他对英国以及英国人的偏见、现实一无所知。面对多年来固若金汤的英国同行,这场即将打响的战斗有没有让他感到胆寒?他才不怕呢,他有信心能够将这一切搞定。
十天之后,他通过电汇拿到了五百万转账资金,这是他投入战斗取得胜利的武器。
“你是怎样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到这一切的?”我又问道。
杜克先生回答道:“因为我只有这件事可做。”这样的回答似乎就是他取得的一切成就的背后一个全面彻底的答案。
我接着问道:“那么,你是怎样发起这场著名战斗的?”那段日子,我恰巧也在伦敦,亲眼目睹了整个英国对于美国烟草入侵英国市场的一片哗然和那份愤怒,媒体上充斥着对美国佬言辞激烈的报道。
杜克先生首先表明,他所做的一切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然后回答道:“我到了伦敦办事处后,对英国所有的大烟草生产商进行了调查研究,了解到他们的生产情况、公司规模等等。两天后,我决定先从普莱耶公司或奥格登公司入手。”
“我首先去了位于诺丁汉的普莱耶公司,直接向他们表明我的来意,然后征求他们的意见。他们觉得我是在异想天开,于是,我又去了位于利物浦的奥格登公司。经理愿意接受我开出的价格,没过几天,公司的总裁就同意了这桩买卖,但附加条件是他要一定数量的股份。”
“到了这个时候,英国烟草生产商已完全进入了警戒状态,他们匆匆忙忙聚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帝国烟草公司’的联合公司来对抗我们。他们出现在奥格登公司的股东会议上,表示愿意用更高的价格,并以此来破坏我的计划,然而,由于有合同在先,奥格登公司最终还是被我们收购了。”
紧接着,战斗正式打响。英国的每一个生产商都把矛头指向了美国人手里的奥格登公司,从批发商到零售商一致拒绝来自奥格登公司的产品,各大报纸的批评有如狂风暴雨般落在了奥格登公司身上,纷纷指责它将自己出售给美国人的叛徒行为,并敦促每个忠诚的英国人打垮放肆的美国人。
然而,詹姆斯·B.杜克也有他自己的绝招。就算是到了奥格登的产品销量降了百分之五十,英国人为他们的胜利而欢呼之时,他也从没有过片刻的退缩。他不断地推出促销方案,也正是在这场烟草大战的历史时期,所售出的每一包香烟,即使是最小的包装都会附带有慷慨的赠品,其中一些赠品几乎和香烟有着同样的成本。价格战已经到达了毁灭性的地步,几十万美元花在了广告上。
战争多持续一天,开销就多三千美元!
不到一年功夫,杜克获胜了。
尽管他同意将自己所有英国的股份在数百万美元的利润基础上卖给英国联盟——帝国烟草公司,但他却伺机建起了英美烟草公司,并获得了英国联盟帝国烟草公司的出口控制权,这样一来,他就在国外烟草业务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一直至今。
然而就在此刻,美国政府却下令解散英美烟草公司。在整个股权分割过程中,有大量的股份不得不抛向市场,这些股份被英国人抢购一空,因此,英美烟草公司的股票在伦敦股市上要比纽约股市上的价格更高,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英美烟草公司实质上成为了一个英国公司,而不再是一个美国公司。如果英美烟草公司的主动权在美国人手中,公司在开拓海外市场时候,自然就会偏向于推销美国产品,可是现在,中国、土耳其、印度以及其他烟草市场已经被打开,大把的利润自然而然就落到了英国人,而不是美国人口袋里。香烟的日销售额就高达约十亿美元。
杜克先生现在仍然是英美烟草公司的总裁。尽管他仍然持有美国烟草公司的大部分股权,但是,他早已经退出了对这个公司的管理。
尽管在此次烟草战争之前,杜克先生就决定要在国外渡过他的半生,但是,他仍然心系故土,尤其是美国的南方。为了促进自己故乡和她的姐妹州南卡罗来纳州工业的发展,他酝酿了一套庞大的方案。他建起了南方电力公司,为纱厂和其他工厂供电,这些需要用电的地方包括有轨电车、照明设备厂和其他一些需要用电的活动。
这个电力公司已经为七十五个镇上两百多家纺纱厂提供了电力资源,这些电力带动了三百五十万锭纺锤的旋转,同时还供应着一条全长一百二十五英里的铁路用电。南部的纺纱厂现在已经超过了新英格兰的产量,一部分应该归功于南方电力公司为他们提供了价格公道的电力来源。
尽管他一度为了给公司的发展提供足够的运作资金,而长期节约每一分钱,并督促其他有志向的年轻人也做到这一点,但是现在,他觉得自己已经有资格享受金钱所带来的舒适家庭生活了。他在新泽西州的萨默维尔购置了房产,并拥有一千英亩的草坪,他的府邸已经成了这个州的一道风景线。
虽然他很富有,但却从不乱花钱。他觉得花钱要比赚钱更需要三思而后行。他的理念是要朝着约翰·D.洛克菲勒的方向发展,他相信洛克菲勒的慈善行为会让他的名字名留史册,因为他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好善施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