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民主的化身。这种民主不是虚伪的,伪装的,冒牌的,也不是故意摆样子出来的。当初在肯塔基煤矿亲自赶骡子、扛锄头的时候,他就明白了什么是民主,几百万美元的进账都有他亲自的参与。美国的千万富翁中,没有人比他更平易近人。为他工作过的人崇拜他,他能和工人们打成一片,总是随时准备为他们伸出援手而不是去训斥他们。
他乐于助人。在电车上,他会替售票员卖几个街区的票来减轻他的工作量,遇到带孩子的老人,他会将他们护送下车。他认真做着这些事,仿佛自己就是那个靠着每周二十美元生存的售票员一样。
科尔曼还是个踏踏实实做事情的人。美国人喜欢实干家,不喜欢空谈家。他从基层工作干起,不久后当上了肯塔基一个煤矿的矿长,他积极地促进中区市的发展,让它成为工人们愿意居住的地方。到后来他还担当了其他几个煤矿的矿长,至今仍然关注着它们。他在钢铁行业也很成功,铺建了城市有轨电车轨道,并成为其经营者。接下来,他又负责筹建了全美国最卓著、有前景的企业——杜邦火药公司。一条投资为两百万美金、横贯整个特拉华州的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中,竣工之日,这条公路必然会造福于整个特拉华州人民。他还是麻省理工学院(他的母校)的理事会的一名积极成员并为她的发展贡献了一百万美元。他把自己的游船命名为“理工号”——他的“理工二代”游船已经在1915年打破了记录。他投资农场,并获得了成功,他大量培育良种役马,拥有多群有血统证明的牛、羊和猪。在威尔明顿时期,他积极投入到国防事业中,建立起一支快速有效的民兵卫队。在他看来,每个市民应亲自保为自己的家园,而不是把这一切都交给国家军队。在连续三届的特拉华州长中,他的军衔为准将。
他并不是一名政客。但是,为了打破特拉华州连续十二年来在国会没有议员席位的局面,他毅然踏入了政治圈,与多年来控制着特拉华州的“空谈家”阿迪克斯展开了角逐,一举将他击败,并将其赶出了政界。他当选为州议员,但却拒绝了参议员总统竞选活动,一直到后来始终如此。作为美国共和党委员会的成员,他曾在1908年支持了塔夫脱的竞选活动(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并一度担当这次竞选活动发言小组的负责人。1916年,他在特拉华的朋友们再度提出让他参加总统竞选活动,但是,这位将军却告诉他们,自己被他们高估了。
科尔曼·杜邦的父亲安东尼·比德曼·杜邦不是杜邦公司的成员。他的父亲在年轻时和自己的一个弟弟来到西部寻求财富,最后,他们定居于肯塔基州的路易斯维尔,1863年12月11日,科尔曼杜邦就生于此。老杜邦兄弟俩在西肯塔基州涉足造纸业、煤矿业和市内电车轨道的铺设,同时也经历了一些起起落落。科尔曼杜邦从小就对建筑感兴趣,长大后就读于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在那里接受了采矿工程学方面的正规的训练。从理工学院毕业后,他来到了肯塔基州的中区市学习开采煤矿的实践活动,从最基本的东西学起。他肩上扛着锄头,亲自挖煤;他赶骡子喂马,在铁匠铺帮忙打铁,给骡子和马打掌,做木工活,当消防员,开机器修车,负责机械方面各种问题的处理。他过着矿工的生活,和他们打得火热;参加他们的婚礼和葬礼以及生活中其他一些大事。他是整个矿上最受欢迎的人,他被选为“劳动骑士团”的成员,“劳动骑士团”在当时就相当于今天的“矿工工会组织”。
他被提升为主管后,为夯实发展中心煤矿和炼钢公司使其成为实力强大的企业做出了贡献。中区市从一个只有一个综合商店、几座零散的农舍的小村庄,发展成了今天繁荣的工业城镇,七千五百个居民住在一排排整齐的标准住房里,他们大多都是工人。主管杜邦作为社区里重要的人物,在中区市的改造工作中首当其冲。在他的带领下,工人们带着无比的热情努力为提高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而奋斗。正是他的这种人气和民主精神让他在整个中区镇的发展过程中成为了一个效率高的领导者。
他在取得这一切成就时,还不到三十岁。三十岁那年,他离开了肯塔基州去了宾夕法尼亚的约翰斯顿。
我问道:“为什么你放弃了当时的一切,离开了自己扎根的土地?”
他回答道:“在肯塔基西部,就算你是当地最大的煤矿公司的总裁,你的年薪也不过就是四千美金。我想要尝试一下,看自己是否还能够干得更好些,赚到更多的钱。我下决心要在美国最大的行业里闯荡一番。”
“阿瑟·J.默克塞姆和汤姆·L.约翰逊在宾夕法尼亚州约翰斯顿共同拥有一家钢铁厂。他们曾经都是我父亲工厂里的工人,每天五十美分的工资,汤姆·L.约翰逊到后来成为了克里夫兰市的市长。所以,我就在他们宾夕法尼亚约翰斯顿的钢铁厂当了一名经理。”当时的约翰逊公司变成了后来的洛兰钢铁公司,现在它是美国钢铁公司的一个子公司。
过了五六年之后,科尔曼杜邦已跻身于市内电车轨道的铺设,业务规模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比如说,他在约翰斯顿所购买铁轨后,再把它们运到新泽西、纽约、阿拉巴马投入使用。
“我并不喜欢工作。”是他对自己的评价。
“什么?”他出乎预料的话让我不由得惊叫了一声。“你不喜欢工作却做了这么多工作!”
“虽然每天我都希望能够在娱乐中度过,但是我一定要工作。我要么不工作,工作起来就非常投入,这是我必须做到的,因为对于我认为值得去做的事情,除了认真做以外别无选择。我不会只为了钱而投入很大的精力,除非没有这些钱生活就没办法继续下去。你总得为朋友考虑一下吧,对于一个大型的建设性项目来讲,没有资金将一事无成。”
正当他的事业发展到这个阶段之时,威尔明顿的杜邦公司让他去负责领导整个公司的管理,并带领着公司走向繁荣,时间已经证明了他所做的一切是何等的成功。
科尔曼·杜邦对于公路和公路的养护有他自己的观念。在提高全民公路意识方面他所做的贡献是最大的,他让美国人民明白了不论是和平时代还是战争年代,良好的公路系统都是非常必要的。
他表明:“我相信,在未来的二十五年里,用于公路修建的资金要比过去二十五年所投入的资金多很多。我从十九岁就开始修路了,那个时候我就觉得把路上的坑填起来要比把陷进去的马车抬出来要便宜、容易得多。”
“要想对公路进行养护,就得制定相关的法规,要想让公路保持良好的路况,就必须得到养护。这需要花钱,要花很多钱。所以我希望能够通过这个首次推出的这计划,来减少公路税收(现代人最大的痛苦之一。)我的计划就是让州、郡或个人,不管是谁出资修路,都应该在路边留出相应的宽度,比方说二百五十英尺中,留五十英尺出来用作管道、或电话等等商业活动。一条好的公路往往会带动周边地区地发展,让州、郡或个人将留出的那部分路段租出去,这样一来所得到的收入很快就会远远大于用来养护公路的税收。”
“我来举个例子,据我所知,大约在1791年的时候,纽约州通过了一条法律,拨款三万美金修建一条从纽约市的运河街一直向北延伸的一条石子路,能修多长就修多长。如果纽约州或纽约市那个时候就在百老汇街从运河街到塔里敦的道路两边留出了一百英尺提供商业服务的话,如今年收入恐怕早已达到了一亿美元。”
“这就是我在修建特拉华公路时所遵循的原则,我将把整条公路交给州政府,把建在周围的产业托管出去,这样一来,从中获取的收入就能源源不断地用于公路养护和其他方面。”
科尔曼·杜邦的妻子来自威尔明顿,是他的第二个堂妹,名叫爱丽丝·杜邦。他在肯塔基煤矿工作时,他们结婚了。他有三个女儿和两个儿子,其中两个女儿已经结婚,大儿子在麻省理工学院读大学,小儿子在希尔中学里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