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10700000021

第21章 情感共鸣导致的认同感:父母之于孩子 (2)

对于孩子获得的乐趣,父母应该理解并尽量去与孩子分享,达到一种情感上的共鸣。无论这些乐趣在父母眼中显得多么得幼稚可笑,父母都不应该漠然视之。因为,在建立对小孩权威的所有方法中,这也算是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让父母不去干涉孩子的计划与思想,而且也能够让孩子自得其乐。至于他们在学业上应该承担的责任,或是必须严肃对待的日后职业选择、对长辈的顺从等问题,他们的思想与行动则必须要与父母的要求相一致。在这些关系到原则的事情上,他们必须要服从父母,而不是让父母迁就他们。对于一些无关紧要的玩耍,或是孩子特有的消遣寻乐方式、对于自己周围陌生事物的有益探索及发现各种新奇事物等——所有这些方面,则不能强迫孩子遵守父母定下的法则,最好是顺从他们的意愿。在这些事情上,父母越是让他们充分地享受自由,就越是能够收到更好的效果。总之,如果父母想要进入他们的世界,就必须要让自己思想和观点适应他们。

孩子的“傻瓜式恐惧”

父母对孩子的一些行为和思想产生共鸣和认同,就会赢得他们的信任及对自己的爱。而对于孩子所做的原本不认为会得到同情、理解的事情——特别是对于那些原本会受到大人责骂的事情,如果父母能够表示出一种认同感,那么收效就会更好。也许,最具说服力的例子就是我们常常谈到的“傻瓜式恐惧”。这种恐惧可以真的带有一种傻瓜的味道,也可以不是。这并不只是说面对的事情是否真的存在危险,而是对此抱有疑问的人对这件事本身了解程度的深浅。比如,一位女士走在一座大城市的一条人行道上,看见有工作人员正在将一个巨大而又沉重的铁柜缓缓吊起,铁柜在人行道上面大约二十尺的上空停住了。

这位女士目睹了这一过程,她不敢从那下面经过。负责指挥这一操作的工作人员却在这吊起的万斤重物之下来去自如,而没有一丝担忧,脸上微微一笑,仿佛是在嘲笑这位女士的傻瓜式恐惧。而事实上,真正犯傻的人不是这位女士,可能就是这位没有认识到其中存在着危险的工作人员。因为工作人员知道他头顶上机器的安全系数以及性能,而这位女士对此却一无所知。她只知道,起重机在提升的过程中,如果缺乏足够的谨慎,有时候就会发生意外。她无法知道,也无从知道在这次的操作中,工作人员是否做到了足够的谨慎。所以,这位女士实际上是展现了良好的常识,而并非是所谓的“愚钝”。所以,为了避免给自己带来危险,她会选择走另外一条路。

这个例子,其实对许多被称为“傻瓜式恐惧”的例子做出了一个适当的解释。如果我们从每个人所掌握的知识这个角度来看这个例子,这位女士的担忧完全是合情合理的,不存在一点荒谬之处。

一位来自城市的十二岁女孩,暑假期间到农村去玩。她跨过了小河,希望能跟她的哥哥、弟弟们在一起。但是,在必经的路上,她看到了在草地上啃草的羊,她被那些羊吓坏了。当她来到亲戚的家里以后,家人都笑她很傻,“你竟然会害怕一只羊啊”。

但她为什么不应该惧怕羊呢?她曾听到有人被公牛的角撞伤,还有人会被羊角撞伤。所以在某些特定的情形下,她无法预知、估计危险存在的程度到底有多大。一位农夫的女儿嘲笑她,是因为她知道羊的脾性。她曾经挤过奶并且喂养过它,还上百次地把羊拴住。所以对农夫的女儿来说,不敢穿越有羊吃草的田野的行为确实很傻。但是,对于一位来自城市的女孩、一位对羊一无所知的女孩子来说,却是情有可原的。

即使,农夫的女儿走上前去,对这位城市的女孩做出保证:羊的脾性是多么多么的温驯,从羊的身边经过一点都不危险。这样的保证也难以改变女孩的看法。因为她对这位农夫女儿的了解与对羊的了解是差不多的。同时,她也无法判断别人所持的观点和情感是否可靠:这只羊可能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温驯;也可能是那些盲目乐观的人对羊的误解而已,这些都是说不定的事情。还有,这只羊可能对熟悉的人可能很温驯,但是对于陌生人则可能采取攻击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孩子需要的是人们的同情与理解,而不是大人们的奚落与嘲笑。

插图:害怕羊群

在上面这个例子中,假如城市的女孩后来遇见了这位农夫的儿子。这位年轻人的名字叫约瑟夫,他是一位年轻帅气的年轻人,有着棕色的皮肤,穿着朴素的衣服。他是一位天生的绅士,属于那种在平凡外表下却拥有一颗成熟的心的人,过着从容的生活却不见一丝的附庸风雅。当他看到在羊群的栅栏之外的神情踌躇的女孩时,他走到了她身边。尽管在家里,家人每次都向她保证,走过羊的身边不会有什么危险,但她就是不敢走过去。“是的,”在听到女孩对此事的说明之后,约瑟夫说,“你是对的。羊有时会变得很凶险。我知道这一点。你对在农村遇到陌生的事物时刻保持警惕,这是完全合理的。但是,你眼前看到的这只羊恰好是一只很温驯的羊。我会陪你一起走过这片田野。”

就这样,他陪着她一起走过了这片田野。当走到羊的跟前时,约瑟夫对着羊说了几句话,并且从口袋里拿出了一只苹果给羊吃。

这个年轻人正是凭着对这位小女孩的同情与理解的精神,最终帮她克服了恐惧。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像他一样,很好地处理孩子的恐惧或是他们脑中的一些胡思乱想。不过,也有一些例外的情况。

当孩子犯错了……

孩子犯错之后,父母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同情与理解,这样做是很有根据的。表面看来,父母是对孩子的错误给予同情与理解,这似乎就成了悖论。从某一方面来看,事实的确如此,但是,从严格意义上说,我们只是对孩子在不断尝试及在面对诱惑时所犯的错表示同情,而不是对他们犯错本身这种行为进行放纵和迁就。无论从哪个方面看,一个稍微完善的哲学分析就能让我们明白这一点。不可否认的是,博爱主义者所做的最成功的工作,就是通过对那些犯罪者的心灵给予怜悯与仁慈,达到教化的目的,而并不是让犯罪者为自己的罪行感到悲伤或是痛苦。在一开始,他们的道德感就很脆弱,而且从来就没有达到过一种充满健康活力的状态。当我们抵达到他们备受煎熬的心灵时,就会发现,欲望与狂热的激情或多或少都与他们身体器官的状态存在着联系。由此可见,他们的负担实在是太沉重了。所以,对于犯下罪行的人在心灵上采取宽大仁慈的方法,不仅可以让犯人正确认识到自己对同胞所犯下的罪行,也为他们诚心悔改打下了一个牢固的基础。

对于犯了错误的孩子,这一方法也特别适用。当他们做错事情时,需要大人们能够给予一种善意、亲切的同情与理解。母亲对孩子表现出适当的同情与理解,对孩子而言,可能会产生比其他方法更为积极的影响。当然,给予孩子同情和理解必须要控制在适当的界限内。同时,又要配合正确的途径。只有这样,父母对犯错的孩子所给予的同情与仁慈才不会被他们当成挡箭牌。

假设的一个例子

有一个男孩,满腹牢骚地从学校回到家。原因有很多,比如他在学校受到了老师的惩罚。在这个时候,有的母亲可能会说:“我一点都不会同情你,你被老师惩罚是活该。”母亲这种添油加醋的做法,不仅会使孩子幼小的心灵不断地骚动翻涌,而且也不会让他感到自己确实做错了。他的心智尚未发育完善,不可能对复杂事情的各方面有着一种“这样做可能会犯错”的自发性认识。但是,老师和母亲却蛮横地认为,孩子应该有这样的能力。但是男孩的心智发育还不成熟,心灵无暇去思虑这些问题。此刻,他满脑子都是老师带给他的刺痛回忆,现在,连他的母亲也掺和了进来,这使他心中的愤怒与怨恨相互交织地更为深重。在这个例子中,这位母亲对此事的看法同样是狭隘的。站在另一个角度看,她认为如果自己对犯错的孩子表示出一种善意与同情的感情的话,就认为自己是“助纣为虐”,是在和孩子一起反抗那位老师的做法。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母亲可能会做的,都是牢牢地站在老师一边,帮着老师一起数落自己的孩子。

我们可以看到,在这种情况下,一位母亲真正适宜的做法是:首先,要安慰和稳定住孩子愤怒的情绪。如果需要的话,还要倾听他对整个事情的讲述。在这期间,不要反驳孩子的话,无论在心底是多么不同意孩子的观点。因为,当孩子内心激动时,他很容易就会对事情产生一种盲目、扭曲的看法,错误地去理解整个事实。所以,在孩子讲述整件事的过程中,母亲所要做的,只是耐心地倾听。母亲没有必要对孩子所说的事情进行是非曲直的判断。一方愿意对事情的倾听并不会使另一方因此而得利;相反,这是父母对事实有一个不偏不倚的判断,进而做出正确决定的唯一途径。

其次,在孩子处于这种困境的时候,母亲要尽量地给予同情与理解,并且充分考虑到可能导致孩子犯错的多方面因素,多给予孩子一些安慰,以此平缓他愤怒的情绪。这样,母亲也可以对孩子所遭受的痛苦进行深入的了解,而不会始终纠缠于孩子犯错的起因之中。过一段时间,等孩子心灵上的骚动真正平复下来以后,如果母亲就可以找一个合适的时机,更轻松、更有效地让孩子认识到自己错在哪里。

同类推荐
  • 最新孕前调养大百科

    最新孕前调养大百科

    长期以来,结婚生子被认为是顺理成章的事。即便是现在,仍有许多人也没有从这一固有模式中走出来。其实,对优生来说,孕前准备非常重要。超前一步,做好优生知识储备,并以自己了解的优生知识去落实孕前需要关注的一些问题,如遗传、环境、生活方式及怀孕时机等,让自己以良好的精神状态等待幸“孕”的降临。“优生”其实就这么简单。
  • 关乎孩子成长的那些事

    关乎孩子成长的那些事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每个家庭的重中之重。怎样才能教育好孩子,是每个家长都必须面临的重大问题。《关乎孩子成长的那些事》从当前青少年成长中最常见的种种问题入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了和孩子成长相关的教育理论。
  • 好妈妈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好妈妈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就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教育孩子,先从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开始。好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可以推动孩子在人生道路上奋勇向前,只有从小养成好习惯,才能使孩子终身受益。研究表明,3~12岁是孩子形成好习惯的关键期。所以,妈妈一定要抓住这关键的几年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为了让父母更切实有效地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我们全面总结了影响孩子一生的50种好习惯,分别从做人、做事、生活和学习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可以帮助广大妈妈从纷乱的各种习惯中理出头绪,并能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
  • 让宝宝爱上吃饭:超级妈妈的5分钟创意美食

    让宝宝爱上吃饭:超级妈妈的5分钟创意美食

    对于好奇心想象力丰富的孩子来说,吃饭,不是每日的任务,而是一件愉快的,能够启发孩子智慧、激发孩子想象力的事。现代妈妈工作忙碌,没有太多时间为宝宝精心准备食物。因此我们提倡花最短的时间,做最创意的美味,只要每天多花5分钟,就能立刻将平淡的食物变成美味的艺术品,让宝宝主动爱上吃饭。
  • 让我们一起读懂孩子

    让我们一起读懂孩子

    兰海,毕业于德国慕尼黑大学教育心理学系,2002年回国创办上濒教育机构。在个人成长规律和心理研究的基础上,兰海将西方先进教育理念与中国传统教育方法融会贯通,探索兼具中西特色的“新教育法”,推出了“无痕教育”、青少年“通识教育”、青少年拓展训练等教育项目,并针对教育现状,开发出了青少年成长顾问项目、父母成长课程和教师培训课程。十多年来,因着学术研究与教育实践的互相促进,这些项目和课程均取得良好效果,她引导家长积极面对孩子的成长,陪伴和带领上千名孩子走上自信、快乐的成长之路。
热门推荐
  • 从哈佛学院到耶鲁礼堂

    从哈佛学院到耶鲁礼堂

    世界著名学府哈佛大学及美国总统的摇篮耶鲁大学中学子聆听的人生哲理,现在,你也可以与他们共享。
  • 商潮

    商潮

    这是一篇不一样的重生文。让我们这一代人,在改革开放的商潮涌动中,一起:享受主角走向巅峰的爽性快意……追寻那些曾经逝去的峥嵘岁月……回味那些令人感动的精彩瞬间……挽回那些不经意间丢失的珍贵点滴……实现那些因为世事变迁而失落的无尽梦想……本书每日都有更新。一定要记得加入收藏和投推荐票哟。QQ群:4341025
  • 快穿之女配逆袭:男神要攻略

    快穿之女配逆袭:男神要攻略

    被人杀害的那一瞬间,意外激活了攻略系统0012。想要复活吗?只要你完成任务就可以获得复活点,当复活点达到10000时你就可以选择重生。从此洛诗雅就走上了不归之路(什么鬼?!)不,是攻略男神之路。
  • 穿越之王妃太逆天

    穿越之王妃太逆天

    她,穿越了,穿越到了一个不知名的地方,她,整个帝都的耻辱,她,为了报复不顾一切的反抗,她,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废材四小姐,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同样的人,灵魂却不一样了。现在的她会为了一切对自己有利的东西弄到底,更会让以前欺负过她、打过她、骂过她的人一个一场完美并且狠的“交待”!
  • 御神之界

    御神之界

    一个以学院为实力划分的世界,一场无法分辨善恶的阴谋,一个被老师领养少年的成长史。
  • 久伴为何

    久伴为何

    很多故事的开头总是那么相似,却有很多事情不尽人意
  • 第一宠婚:总裁别闹行不行

    第一宠婚:总裁别闹行不行

    被养母算计,梁浅浅不得不找个人结婚应对眼前的难题。找上青梅竹马的厉少堂本是无奈之举,谁知道竟然意外开启了甜蜜的婚后之旅。她家总裁牛X霸道又专情,还是个喜欢吃醋滴!某日,梁浅浅看着面色阴沉、越走越近的男人,紧张地咽了咽口水。“老公别闹行不行?我只是拍戏而已!”拍戏?厉少堂挑起好看的眉,心中的醋意丝毫未减。拍戏用得着搂搂抱抱,整个人都贴在一起吗?不行,他要给老婆立个规矩,不能宠得没边际!
  • 永动奇皇

    永动奇皇

    先进与落后,开放与封闭,科技与魔法,一个少年,从叛逆到成熟,他是否能冲破束缚,找到永恒的奥秘
  • 圣宇苍天

    圣宇苍天

    寡母受辱自缢,乡村少年持刀而起,屠尽仇人骨!杀!杀!杀!杀!杀!杀!杀!
  • 荒芜剑帝

    荒芜剑帝

    剑出鞘,必见血。你若不从,覆手灭之。剑、剑意、剑道,剑在手,谁有能奈我何?剑在人在,剑就是我,我就是剑,人剑合一,我为剑帝,天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