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13600000020

第20章 人际关系

大家公认:为了更好地工作,人与人的关系应该是友好而纯粹的。实际上,有些人需要特意去搞好人际关系。在保持身体健康和神经正常方面有规律可寻,对人真诚、友善方面也有规律可寻。但是在与人交往过程中,无论老少,都应以诚相待,自然相处,否则即使遵循了各种规律也是徒劳无益的。生活和艺术一样,都需要有爱在其中,没有了爱也就没有了活力。如果没有爱,无论做什么都是徒有虚表、缺乏内涵。孤寂不是真正的宁静。没有融洽的关系就不可能有生命,更不可能有生活的宁静。

交际法则要求我们爱人如爱己。越是认识到这一规律、按规律去做,就越容易养成心平气和、友善待人的好习惯,而且迟早会得到回报。曾有一种说法:朋友间必须要有小打小闹作为调剂。其实,友好的人际关系能使人们求同存异。认识到这点的人会马上发现上面那种说法完全是无稽之谈。

让每个人都能“做自己”,按自己的方式救赎自己---这似乎是“爱人如爱己”的第一条准则。只有排除一切自私的想法,才能在他人有求于我们的时候,不管他们有多么不对、多么无知,都会伸出援手。在助人与被助之中能真切地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我们满怀希望地等待着庄稼的生长,从不抱怨,也从不做拔苗助长的事。如果对人性规律稍加留意,就不会阻碍孩子、邻居及朋友的发展了---不会禁止他们去努力,不会强迫他们去按照我们的意思做事,因为适合我们的不一定也适合别人。

有一种人自私地打着“为了别人好”的旗号去“帮人”;还有一种人出于私心完全“不打扰别人”。很难说谁比谁更差,二者是半斤对八两:前者是虚情假意;后者是冷漠自私。不干扰别人但随时做好帮人的准备,这样可以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为自己找到心的宁静与力量。

一切伟大的规律都是在最简单的形式中体现得最为明显。真正自由、健康的人际关系在母子关系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健康、理性的母爱为宝宝提供了充分、自由、愉快的成长氛围。

海蒂是个不满一岁的宝宝,多数时间都是一个人呆着,慢慢学会了自娱自乐。她发出迷人的嘟囔声和你问好;当你停下脚步看她,她会仰起头朝你笑,仿佛在说:“你好啊!我非常愉快!”你朝她笑了五分钟,她也朝你笑了五分钟,这足以使你感到“也很愉快”。如果抱她一小会儿,宝宝会安静地任由你抱着,看看你,再看看树或是房间里的其它什么东西;然后再看看自己的小手。你说:“啊”或“哦”,她也这么叫,你俩就开始对话了,时不时地还笑几声;然后你亲亲宝宝,放下她,她就向你道别:“谢谢你,欢迎再来。”话虽然未说出口,但你仍能清楚地感受到。离开后,你会有种刚刚拜访了一位挚友的感觉。

海蒂的成长没受到任何“骚扰”,她得到了最好的关注。当她哭时帮她找到哭的原因;一旦问题得到解决,她马上就不哭了。她是个可爱的小家伙儿,在付出和索取中茁壮成长。

还有一个与海蒂同龄的宝宝叫佩吉。她被宠得过分。每天家人都能亲她百八十遍,以为这是爱的表现;她被“扶着”又蹦又跳;周围的人自认是她的朋友,觉得一旦离开她就会心碎;他们对她讲话,却不是“和她聊天”;他们教她“耍小聪明儿”,再哈哈大笑;他们一遍一遍教她说话,而她的语言中枢根本还没发育到那个程度;只要她一醒来,立即就被“爱的噪音”包围起来。佩吉本来也能像海蒂一样成为你的“挚友”,但情况却不允许。她的家人爱心泛滥,只考虑自己的感受,从未给她机会让她“做自己”。可怜的小家伙儿彻夜啼哭不止且小病不断。大家请来医生给她看病,很纳闷她怎么还可能有病。大家都很着急,但这种娇宠与恼人的爱仍在继续。两个宝宝可能是遗传基因不同,性情也不一样,所以才有这么大的差距。实质上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她们的父母:一方是明智的,另一方是愚蠢的。

妈妈给与海蒂的友谊使她过得快乐而平静、反应迅速;而海蒂则像个大孩子似的对此友谊予以回应。这份友谊对于大点的孩子也同样适用。随着孩子逐渐长大,母子双方均从中获益匪浅。孩子一旦可以自由发展个性,就会将个性的最好一面展现出来。如果做得不对,他会理智地接受建议予以改正。他把这视为珍视友谊的表示,而且对此深信不疑,因为他知道作为朋友的我们也是这么做的。当然他本人意识不到这点,只是在潜意识中认为“大朋友”做的肯定是对的。

有一个贫穷的女人与丈夫和两个孩子挤在一间小屋子里住。一次她的脑中灵光一现,突然说道:“现在我明白了,我越是发牢骚,孩子们就会越发牢骚;我再也不抱怨了。”有各种程度的“发牢骚”。大人们经常无声地抱怨,而孩子感觉到怨气后会大声地抱怨出来,于人于己都不是什么好事。

如果想与婴儿和小孩子们交朋友,自己必须先态度友善。“想让孩子礼貌、善良,自己必须也能如此对他。若不真诚,孩子很快就会感到这是一份虚情假意;若是真心实意的,孩子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我们这些成年人应该对孩子以诚相待,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同龄人,同时又把自己当成他们的同龄人。这听起来似乎有些自相矛盾,其实不然。两者是相互依存的,缺一不可。如果只把孩子当成我们的同龄人,会把他当成“小大人”,他会感到拘束不安;若是只把自己当成他的同龄人,在他需要我们提供成熟的建议的时候我们又会力不从心了。但若是我们视彼此为自己的同龄人,就可以找到共同语言,共享亲密的友情。

相互理解是真正的友谊的基础。不管什么年龄、思维方式、性格还是身份,只要相互理解就足够了。这种关系是相互的,双方都把最好的给予对方。这是力量、宁静和幸福的基础,存在于所有的人际交往中。

与成年人友好相处要比与小孩子相处难得多。我们无权对长辈指手画脚,除非他向我们征询意见,但是他们却总是想以我们不喜欢的方式干预我们的事;我们无权左右长辈的想法,除非他们想听些新见解,但是他们却总是试图改变我们的想法,不管我们愿意与否。我们在为此抱怨时当然抱着抵触情绪。为了能和平共处,必须先承认这点,再找到解决的办法。

善意地不去打扰别人并理性地审视自己,可以使自己与人友好相处。若非如此,也不应干扰别人。与一个任性的、难以相处的人同住一个屋檐下和平共处不是不可能的,只要善意地不去打扰他就行。若是恶意孤立他,那所谓的“和平”则只是一种表象,早晚有一天会爆发“战争”,甚至更糟---演变成自私自利。

我们对他人的影响力从根本上取决于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其次取决于我们怎么想或是怎么说。对婴儿和小孩子们的影响是这样,对老年朋友更是如此。如果他人身上有可学之处,无论此人愚钝与否,我们都能有所收获,同时也能使他人受益。家人若是彼此排斥,那真可谓家无宁日了。一家人住在一起怎么说表面上也能保持和和气气;但若是彼此关系紧张,大家则会不苟言笑、身心疲惫,只能孤立无援地以自我为中心;有时连表面上的和气都没有,长期互相排斥、争执,这都是因为缺乏起码的同感和共鸣。

敏感的人受害最深,家人及本人为此感叹不已。他们要是知道敏感是上天给予人的一份大礼就好了!敏感的人更能看到别人对自己的好,而不是总感到别人瞧不起自己。要利用敏感的特质使自己更具同情心,包容别人的过错,尽可能地为别人指出出路,而不是单纯地批评与责骂。这才是有效利用敏感特质的方法。若是利用不当反倒会适得其反。与朋友的关系越是宽松、自然,感觉就会越好。

所有的人际关系都遵循着“爱人如爱己”的原则。待客之道很好地体现了这一原则。违反了这一原则,产生的后果更能说明问题。

一位女士曾说过:“我把自己的卧室内的各种便利设施都记在本子上,然后和客房的对照一下,看看客房是否和主卧一样舒适。”设身处地为客人着想,才能善待客人。这倒不是说要客人与她的需求、品位一致,而是说她知道如何让客人感到宾至如归。

有时很难做到“爱人如爱己”,因为我们不知道该如何“爱己”。我们对自己有时很自私,有时很愚蠢,有时很苛刻,有时又过度追求完美,却惟独没有充满自信与向往地对自己有所期待。

无论大事小情都会思前想后,这与对什么事都不放在心上同样令人难以忍受。同理,对孩子态度的忽冷忽热也是人自私的表现。

关于各种人际关系的是与非可以找出好多例子,从中可以看到一个共性,那就是正确的关系都遵循了无私的原则。要做到无私,必须像尊重自己的权利一样尊重朋友的权利;必须保证与朋友的交往纯粹而平静;必须避免好心办错事。必须要明确的是真正的朋友关系是双方的付出而不是单方的给予。真正的无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能急于求成。

我们若是某个人的朋友,无论他是婴儿、小孩还是成年人,我们就应该能和所有人都成为朋友;我们若是大家的朋友,就应该是其中每一个人的朋友;当我们从无私的原则中获得了宁静,摆脱了自私找到了自由,朋友们会自然而然地走到一起来。因为基于共同的无私原则,无论关系远近,朋友之间都能做到心中了然。

同类推荐
  • 静生活

    静生活

    静生活历来被智者和有品位的人所倡导,它是一种最佳的健康生活方式。静生活真正的目的是要鼓励人们做事有计划性,清理掉不必要的应酬和耗时项目,工作要抓重点,生活要归于简单,名利要看淡。那些焦虑不堪,被快节奏的生活搞得筋疲力尽的人士,不妨让自己的生活静下来,梳理梳理心情,让工作更有效率,这对保持生活质量、维护健康和预防疾病都有积极意义。近年来,欧美国家也在大力提倡静生活,强调人们把握一定的生活节奏,有劳有逸,一张一弛,不要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满满的,要给自己留下一些“安静”的生活空间。生命就是时间,健康就是金钱。不必透支健康去拼搏人生。
  • 南怀瑾教你掌控人生36计

    南怀瑾教你掌控人生36计

    本书是一本针对青少年读者的励志书。南怀瑾是著名的国学大师,在讲学过程中,涉及大量古人生存智慧,对现代青少年有指导作用。
  • 修养净化梦想

    修养净化梦想

    本书以修养为专题讲解实现梦想需要具有的心态、品质和实际行动,并以一个个真切感人的生动故事进行阐述。
  • 励志经典全书

    励志经典全书

    经典小故事,人生大道理。做人做事的学问,修身养性的智慧,听1小时的大道理,不如看1分钟的小故事。也许一次回眸,就诠释了生命的决绝与伟大;也许一个微笑,就证明了感动与真诚的存在;也许一抹阳光,就彰显着生活与自由的精彩。“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那些博大精深的内涵往往孕育在最简单、最常见的事物中。真正有智慧的人能从小细节中看到大景观。从小事件上总结出真智董,从小故事里悟出深道理。
  • 肖鸿钧:排心毒,增心能

    肖鸿钧:排心毒,增心能

    本丛书采访了多位著名国际心灵导师、心理专家、佛家道家高师,通过与专家的身心灵的探讨与对话,引导读者走向净心、静身之路。是一套有关身心灵修炼的丛书。
热门推荐
  • 傻皇穿越,误认前世爱妃

    傻皇穿越,误认前世爱妃

    她不过洗了个澡,出来就看见一颗巨大的巨蛋在她家浴室门前,我擦,什么情况?更牛掰的是,蛋里面走出来一个人,不,准确来说,不是人,是一个皇上。皇上,还有点傻,不但说话怪怪的,还称自己为爱妃,我擦类,老娘辛辛苦苦保留20年的清白就这样被他说没了……揍他,都算轻的
  • 悦之手链:魔法公主

    悦之手链:魔法公主

    有三位十分努力的音乐生,她们渴望登上最高顶,成为偶像,拿到最高荣誉---悦之手链,但在这条偶像之路,她们可以顺利通过吗.....
  • 资本的秘密:洛克菲勒自传

    资本的秘密:洛克菲勒自传

    《资本的秘密:洛克菲勒自传》是一部深入挖掘洛克菲勒内心世界和完整展现其人生经历和丰富的商战阅历的作品。
  • 女神级老婆

    女神级老婆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汽车站碰到了一个美貌如天仙般的女子,而后遭遇了一系列的麻烦,主角决定做一个好男人,不去主动出击,可是奈何天意弄人…(欢迎加入女神级老婆,群号码:377823020,一起来探讨剧情内容!)
  • 断剑独尊

    断剑独尊

    他曾是剑道废人,只能靠打铁为生;他背负血海深仇,身兼救亲重任;他隐忍待发,受人欺辱。他曾想只能靠铸剑一途才可能有一丝成就,来完成他的使命;但他与生俱来的光环,不允许他默默无闻,他的一生已注定波荡起伏,剑气纵横。且看武林怎么凭一柄断剑报仇雪恨,逆转乾坤,独尊中原!
  • 心理学与你:带你走进心理学世界

    心理学与你:带你走进心理学世界

    这是一本心理学入门读物,旨在帮助读者揭开心理学的神秘面纱,把读者引入心理学世界。作者将严肃的心理学研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内容涵盖了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情绪心理学等众多学科。而且,在每一个专业的心理学观点后,笔者还特别配上了或感人、或遗憾的故事,让读者朋友在了解心理学世界时,不仅能够看到心理学家各种有趣的实验,还能在故事里重新品味自己的人生。
  • 琼楼吟稿节钞

    琼楼吟稿节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穿越时空的亚瑟王

    穿越时空的亚瑟王

    “你的梦想是什么呢”银发红眼的少女问道。“我,要成为王”金发红眼的少年回答道。
  • 当八零碰上九零

    当八零碰上九零

    当八零后碰上九零后,当善良真诚的杨紫秋遇上时尚倔强的柳影,是她的真诚将他感化,还是他的倔强撼动了她的心?相距近十一年的姐弟恋,他们是继续还是放弃?也许,只有在经历了人生的苦难之后,才会发现所有的遥远都不过是心的距离。哪怕明天就要死去,能看到你的身影我已足够。故事的开始在春天,花开香溢,但会结出怎样的果实?
  • 九殿门

    九殿门

    一个悲情的年代,一个英雄式的人物、一个悲剧式的人物、一个天煞孤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