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152000000002

第2章 人的本性(1)

人的本性揭示了人生特有的悲剧性、荒诞、虚伪与不幸,对诸如人与人格、生命、地位、荣誉、财富以及审美、伦理、政治、智慧等一系列困扰人的问题,提出了许多耐人寻味的见解。

人是什么

按语:

人格,是人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特质,人格所具备的一切特质是人的幸福与快乐最根本和直接的影响因素。其他因素都是间接的、媒介性的,因而它们的影响力可以消除、破灭,但人格因素的影响却是不可消除的。

从通常意义来说,人是什么比他有什么和别人对他的评价是什么更影响他的幸福。因为个性随时随地伴随着人并且影响他,因此,人格——也就是人本身所具有的东西——是我们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能自各种享乐里得到多少快乐是因人而异的。我们大家都知道在肉体享乐方面确系如此,精神享乐方面亦然。

一个性格不好的人把所有的快乐都看成不快乐,好比美酒倒进充满胆汁的口中也会变苦一样。因此生命的幸福与困厄,不在于降临的事情本身是苦是乐,而要视我们如何面对这些事情,我们的感受如何。人是什么,他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特质是什么,用两个字来说,就是人格。人格所具备的一切特质是人的幸福与快乐最根本和直接的影响因素。其他因素都是间接的,媒介性的,所以它们的影响力也可以消除、破灭,但人格因素的影响却是不可消除的。这说明了为什么人的根深蒂固的嫉妒心性难以消除,不但如此,人常小心翼翼的掩饰自己的嫉妒心性。

在所有我们所做和所受的经历中,我们的意识素质总占据着一个经久不变的地位;其他的影响都依赖机遇,机遇如过眼云烟,稍纵即逝,且常变动不已;只有个性在我们生命的任何时刻都不停的工作。所以亚里士多德说:“持久不变的并不是财富而是人的性格。”我们对完全来自外界的厄运还可以容忍,但由自己的个性导致的苦难却无法承受:只因运气可能改变,个性却难以改变。人自身的福分,如高贵的天性、精明的头脑、乐观的气质、爽朗的精神、健康的体魄,简单说,是幸福的第一要素;所以我们应尽心尽力去促进和保持这类使人生幸福的特质、莫孜孜以求于外界的功名与利禄。

在这些内在品格里,最能给人带来直接快乐的莫过于“愉悦健全的精神”,因为美好的品格自身便是一种幸福;愉快而喜悦的人是幸福的,之所以如此,只因其个人的本性就是愉快而喜悦的。这种美好的品格可以弥补因其他一切幸福的丧失所产生的缺憾。如果你常常笑,你就是幸福的;如果你常常哭,你就是不幸福的。当愉快的心情敲响你的心门时,你就该打开你的心门,让愉快与你同在,因为它的到来总是好的。但人们却常踌躇着不愿让自己太快活,惟恐乐极生悲,带来灾祸。事实上“愉快”的本身便是直接的收获——它不是银行里的支票,却是换取幸福的现金。因为它可以使我们立刻获得快乐,是我们人类所能得到的最大幸事。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就我们的存在对当前来说,我们只不过是介于两个永恒之间极短暂的一瞬间而已。我们追寻幸福的最高目标就是如何保障和促进这种愉快的心情。

能够促进心情愉快的是健康,而非财富。因此,我们应当尽力维护健康,因为惟有健康方能绽放出愉悦的花朵。至于如何维护健康实在也无需我来指明——避免任何的过度放纵自己和激烈不愉快的情绪,也不要太抑制自己,经常做户外运动,冷水浴以及遵守卫生原则。没有适度的日常运动,便不可能永远健康,生命过程便是依赖体内各种器官的不停操作,操作的结果不仅影响到有关身体各部门也影响了全身。亚里士多德说:“生命便是运动。”运动也的确是生命的本质。

一个人幸福与否在于人的精神,精神的好坏又与健康息息相关。一般说来,人的幸福十之八九有赖健康的身心。有了健康,每件事都是令人快乐的,失掉健康就失掉了快乐。即使其他的人具有如此伟大的心灵,快活乐观的气质,也会因健康的丧失而黯然失色,甚至变质。所以当两人见面时,我们首先是问候对方的健康情形,相互祝福身体康泰,原来健康是成就人类幸福最重要的成分。只有最愚昧的人才会为了其他的幸福牺牲健康,不管其他的幸福是功名、利禄、学识,还是过眼烟云似的感官享受,世间没有任何事物比健康重要。

健康能给我们在极大程度上带来愉悦的心情,这种心情乃是幸福的本质。不过快乐的心情并不完全依赖于健康,一个人体质上极其完美健全,但他们有可能忧郁悲哀、多愁善感,并且经常萌生和屈从于一些悲哀的念头。忧郁根源于更为内在的体质上,此种体质是无法改变的,它系于一个人的敏感性和他的体力、生命力的一般关系中。

柏拉图把人分为性格温和快乐的人和性格郁悒难处的人。他指出不同的人对于快乐和痛苦的印象,有不同程度的受容性,所以,面对同样的事情,有人可能会痛苦绝望,也有人可能会一笑置之。大概对不快乐的印象受容性愈强的人对快乐的印象的受容性愈弱,反之亦然;每件事情的结果不是好就是坏,总担忧和烦恼着事情可能转坏,因此,即使结果是好的,他们也快活不起来了。另一方面却不担心坏结果,如果结果是好的,他们便很快乐。这就好比两个人,一人在十次事业里成功了九次,还是不快乐,只懊恼那失败的一次;另一人只成功了一次,却在这次的成功里得到安慰和快乐。

世上有利的事也就有其弊,有弊的事亦必有其利。郁悒而充满忧虑个性的人所遭遇和必须克服的困厄苦难多半是想象的,而欢乐又漫不经心的人所遭受的困苦都是实在的。因此凡事往坏处想的人不容易受失望的打击,反之,凡事只见光明一面的人却常常不能如愿。

内心本有忧郁倾向的人若又得精神病或消化器官不良症,那么因为长期的身体不舒适,忧郁便转成为对生命的厌倦。一些小小的不如意事便令自己自杀,更糟的是,即便没有特殊的原因也会自杀。这种人因长久的不幸福而想自杀,会冷静而坚定地执行他的决定。如果我们观察有这样一个受苦者,因厌倦生命到极点时,便可发现他确实没有一丝战栗、挣扎和畏缩,只焦急地等待着他人不注意时,便立刻自杀,自杀几乎成了最自然和最受他欢迎的解脱工具。世上即使最健康和愉快的人也可能自杀,只要他对外在的困难和不可避免的厄运的恐惧超过了他对死亡的恐惧,就会走上自杀的路。对快活的人而言,惟有高度的苦难才会导致他自杀;对原本郁悒的人来说,只要微微的苦难就会使他自杀的,二者差别就在受苦的程度。愈是忧郁的人所需的程度愈低,最后甚至低到零度。但一个健康又愉快的人,非高度的受苦不足以使他结束自己的生命。由于内在病态忧郁情绪的加强可以导致自杀,由于外在强大的苦难也会使人结束自己的生命。在纯粹内在到纯粹外在的肇因之二极端间,当然还有不同的程度。

美也是健康的事务之一。虽然美只是个人的一种优点,与幸福不构成直接的关系,但却间接给予他人一种幸福的印象。所以即使对男人来说,美也有它的重要性。美可说是一封打开了的介绍信。它使每个见到这封信的人都对持这封信的人油然而生欢喜之心。荷马说得好:美是神的赐予,不可轻易的抛掷。

只需大概考察一下就会发现,痛苦与厌倦是人类幸福的两大劲敌。甚至可以说,即使我们有幸远离了痛苦,但也离厌倦更近了;若远离了厌倦,痛苦又靠近了我们,人生多少有些游移于这两者之间。贫穷和困乏带来痛苦,太得意时,人又生厌。所以,当下层阶级无休止地与困乏也就是痛苦挣扎时,上流社会却和“厌倦”打持久战。在内在或主观的状态中,对立的起因,是由于人的受容性与心灵能力成正比,而个人对痛苦的受容性,又与厌倦的受容性成反比。心灵空虚是厌倦的根源,这就好比兴奋过后的喘息,人们需要寻找某些事物,来填补空下来的心灵。由于内在的空洞,人们寻求社交、娱乐和各类享受,因此就产生奢侈浪费与灾祸。人避免灾祸的最好方法,莫如增长自己的心灵财富,人的心灵财富愈多,厌倦所占的地位就愈小。那永不竭尽的思考活动在错综复杂的自我和包罗万象的自然里,寻找新的材料,从事新的组合,我们如此不断鼓舞心灵,除了休闲时刻以外,就再不会让厌倦趁虚而入。

但是,自另方面来看,高度的才智根植于高度受容性,强大的意志力和强烈的感情上。这三者的结合体,易动感情,对各种肉体和精神痛苦的敏感性增高,不耐阻碍,厌恶挫折——这些性质又因高度想象力的作用,更为增强,使整个思潮(其中包括不愉快的思潮),都好似真实存在一样。以上所言的人性特质,适用于任何一种人——自最笨的人到空前的大天才都是如此。所以,无论在主观或客观两方面,一个人接近了痛苦便远离厌倦,反之亦然。

人的天赋气质决定他受苦的种类,客观环境也受主观倾向的影响,人所采用的手段总是对付他所易受的苦难,因此客观事件有些对他有特殊意义,有些就没有什么特殊意义,这是由天赋气质来决定的。聪明的人首要努力争取的无过于免于痛苦和烦恼的自由,求得安静和闲暇,过平静和节俭的生活,减少与他人的接触,所以,智者在他和同胞相处了极短的时间后,就会退隐;若他有极高的智慧,他更会选择独居。一个人内在所具备的愈多,求之于他人的愈少——他人能给自己的也愈少。所以,人——智慧越高,越不合群。

然而,那些经常受苦的人,有朝一日一旦脱离了困乏的痛苦,便立即不顾一切地求得娱乐消遣和社交,惟恐独守孤寂,与任何人都一拍即合。何以如此,只因孤独时,人须委身于自己,他内在财富的多寡便一览无遗;愚笨的人,在此虽衣着华丽,也会为了他有卑下的性格呻吟,他永远也无法摆脱这种包袱,然而,资质聪慧,才华横溢之士则会以其富有生气的思想摆脱单调乏味的处境,即使身在荒野,亦不会感到寂寞。色勒卡宣称,愚蠢是生命的包袱,这话实是至理名言。

人们把大脑视作是有机体的寄生物,仿佛它就寄居在人体内接受养老金的人,而闲暇,即一个人充分享受自己意识和人格的时间,乃是生存得以休息的产物,是它们辛苦、劳累的成果。然而大部分人在闲暇里,得到些什么呢?除了感官享乐和浪费外,便只是厌倦与无聊了。这样度过的闲暇真是毫无价值。亚里士多德说:无知人的闲暇是多么可悲啊!而如何享受闲暇实是现代人的最大问题。

闲暇是存在必然的果实和花朵,它使人面对自己,所以内心拥有真实财富的人,才真正知道欢度闲暇。然而,大多数人的闲暇又是什么呢?一般人把闲暇总当作一无是处似的,他们对闲暇显得非常厌倦,当成沉重的负担一样。这时他的个性,成为自己最大负担。

事实上,最幸福的人乃是自身拥有足够内在财富的人,因为他向外界需求极少或者根本无所需求。需求的代价是昂贵的,它可能会引起危险,肇生麻烦。因此,人们不应当从别人那里期待过多。我们要知道每人能为他人所做的事情并不多,到头来,任何人都得各自为政,重要的是,知道那各自为政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这道理在歌德《诗与真理》一书中有所表明:人们在所有事情上最终只能求助于自己。

人所能作为和成就的最高极限,无法逾越自我。人愈能发现自己原本是一切快乐的源泉,愈能做到这一点,就愈能使自己幸福。所以,亚里士多德讲过这样一条伟大真理:“知足者常乐”。所有其他的幸福来源,在其本质上是不确定不可靠的,它们都犹如过眼云烟,随机缘而定;所以,在最有利的条件下,也可能轻易消失,这原来就是无法避免的事情。当人到老年,这些幸福之源也就必然枯竭,到这个时候所谓爱情、才智、旅行欲,甚至社交能力都远离我们了,那可怕的死亡更夺走我们的亲人和友人——当这样的时刻,人更需依靠自身,因为惟有自己才是长久伴随我们的,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里,自己是惟一真正和持久幸福的源泉。

在充满悲惨与痛苦的世界中,我们究竞能求得什么呢?每个人到头来除了自己外都是一无所得!人一旦想逃避悲惨与痛苦,又难免落入到“厌倦”的魔掌中,况且在这世界里,又常是恶人得势,愚声震天。各人的命运是残酷的。而整个的人类也原是可悯的。世界既然如此,也惟有内在丰富的人才是幸福的。缺乏内在生命的人,其悲惨就好比在暮冬深夜的冰雪中;所以,世上命运好的人,无疑地,是指那些具备天赋才情,有丰富个性的人。这种人的生活,虽然不一定是光辉灿烂的生活,但却是最幸福的生活。

人要获得独立自主和闲暇,必须自愿节制欲望,随时养神养性,更须不受世俗喜好和外在世界的束缚,这样人就不致为了功名利禄,或为了博取同胞的喜爱和欢呼,而牺牲自己来屈就世俗低下的欲望和趣味。有智慧的人是决不会如此做的,而必然会听从荷瑞思的训示。荷瑞思说:“世上最大的傻子是为了外在而牺牲内在,以及为了光彩、地位、壮观、头衔和荣誉而付出全部或大部分闲暇和自己的独立。”

人类生而具有与困难搏斗的力量,一旦困难消失,搏斗也就终止,这些力量便无处使用,力量反而变成为生命的一种负担;这时,为了免受厌倦的痛苦,人还需发动自己的力量,同时运用自己的力量。

同类推荐
  • 关爱·时光里的那些老师们

    关爱·时光里的那些老师们

    本书是《卓越青少年成才励志馆》系列丛书之一。本书中的小故事,会与你一起去探寻爱心之旅,当你认真地读完这些小故事,你的心定会为之所感动。而书中的小哲理同时会为你的感动升华。众所周知,爱心的培养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希望大家能够在读完这本小文集的时候,感受到爱心的力量,进而培养自己的爱心。心存爱心的人,也必定会离成功越来越近。
  • 可以装糊涂,不能犯糊涂

    可以装糊涂,不能犯糊涂

    人生一世,所要经历的事情千千万,更兼于事情的复杂性,要不犯糊涂是很难的。因此,为了避免犯糊涂就要为心设防,以理控智,以不贪保身,以装糊涂做盾牌。处世做到识人于先,忍耐于前,凡事以不争守道,循事理探路,知其当行而行,知其不当行而不为,这样做,也就可以让自己尽量少犯糊涂了。
  • 影响你一生的100个惊险故事

    影响你一生的100个惊险故事

    本书精选了“周穆王西游探险”、“张骞出使西域”、“征服世界处女峰”、“旅游家徐霞客”、“英国公主冒险探南极”等数十个古今中外的探险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将扣动你的心弦,无论你是七岁,还是七十岁,这些故事都是值得你一读的经典。
  • 康德的智慧

    康德的智慧

    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启蒙运动时期德意志著名思想家、哲学家,被誉为“人类哲学界的哥白尼”。今天,我们来学习和研究康德哲学,并非是附庸风雅,而是为了训练我们的思维,改进我们的思维习惯,扩大我们精神生活的视野。康德哲学是我们了解西方理性精神的一个关键,为此,我们思考再三之后,从康德思想中精挑细选了最具影响力,对我们的思维方式最具冲击力,对我们的观念最具启发性的篇章组成了这本可以雅俗共赏的案头藏书。本书包含有批判哲学、美学、伦理学等内容,力求将康德最具影响力的作品展示给读者朋友,希望读者能在闲暇之余走近康德,了解康德,从中有所收获。
  • 真希望我20几岁就做对的事

    真希望我20几岁就做对的事

    本书作者人生阅历深厚。在他21岁的时候就成为一家日报的编辑与出版商,他是那时全球最年轻的日报企业所有者。随后,他在商界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把晚年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先后撰写25本书籍。他发起了传授企业经营策略的示范试验教育法,打造了教育发展进程中一座新的里程碑。他的经验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本书中的文章囊括了他本人所感悟的人生哲学以及他在大家生活中透析出来的道理。虽然这些文章中大多看起来是主要写给男青年的,但是它们对有理想抱负的女青年也很有吸引力,指引着她们最求最大的人生价值。真希望我20几岁就做对的事。
热门推荐
  • 雍正传

    雍正传

    他并非康熙最宠爱的子嗣,也绝非众人最看好的阿哥,但就是他得到了所有人都垂涎欲滴的皇位。雍正的登基,究竟是圣意还是人为?本书将带给你最为新奇的答案。
  • 紫玉轩的女人

    紫玉轩的女人

    民国时期,北京的一处豪门大宅——紫玉轩中,七个女人的命运因为一张照片而连在了一起。雍容华贵、美艳脱俗的女主人,勇于追求真爱的贵英,坚毅刚强的团座夫人,追求真爱、义无反顾的千金小姐……一个个跳动的身影,让人目眩。故事中充满了豪门贵族的爱恨情仇、情欲纠葛,异国的人文风情、浪漫情怀,以及女性特有的柔情似水。在炮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大时代里,她们各自涂抹着自己的色彩,演绎着一段段精彩的人生。
  • 超级瞳孔

    超级瞳孔

    夏秋,一个疯狂的科学家,因为研究一个古老的太极八卦轮盘而死亡。灵魂重生在一个异界大陆,这是个冷兵器时代,异能被疯狂的挖掘,生物的五官的能力被疯狂的异化,眼睛成为大陆强者的尖锐武器。死过的人格外爱惜生命,夏秋明白只有强者才能决定自己的生命,因此走上修炼的漫长路。夏秋是一个性格复杂自私的人,具有很强的地盘观念,我若犯人,那是他的荣幸,人若犯我,虽远必诛。铁血,喜欢杀戮,蹂躏他人,对待自己的女人温柔,不容许任何人侮辱和欺负,目标是好好的活着,享受生活。家族观念很强,人活家在,家存人在,人强族兴,族强家兴。信仰:佛道太极五星,天眼通灵,九九轮回,道法自然。
  • 灭魇师

    灭魇师

    在大城市飘了几年。入了一个玩命的行业,灭魇师。呵呵,玩了命却没赚到多少钱。你问钱去哪了?被我师父一并带到土里了。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身归何处之玉容

    身归何处之玉容

    这世上的事究竟谁是谁的因,谁又是谁的果?候爷楚风:你既已做了八年的楚灵儿,像以前一样守在我的身边不好么?赵玄:我若是能活着回去,一定先娶了你。温如玉:傻丫头,我以前说的都是骗你的,还不松手?林玉容:我被仇恨蒙住了眼睛,双手染满了血腥,关山踏尽历过千辛才发现我最想要的不过是有家人的温暖和一生一世的安宁与平静。而如今你还活,我也活着,还有什么是比这些更重要的?
  • 携美情圣小道士

    携美情圣小道士

    霍丁是霍家唯一的儿子,他前世被人所害,借锁魂玉重生,却得纯阳命格,发誓必将报仇,同时展开一场绝世的惊艳之旅
  • 废物三小姐:倾城皇妃

    废物三小姐:倾城皇妃

    她,二十一世纪的王者杀手,因为他的背叛穿越玄武大陆,一个强者为尊的玄幻世界,原本的废物小姐谁知竟是空前绝后的玄灵体,在与他相遇、相知、相爱之后她立下三年之约,三年内除了变强还要打怪升级。从一开始的小世界到七星学院再到闯遍六界。以至于六界的大门大户哪家听说她的名字都赶紧关门闭户。沧澜:本小姐有那么可怕吗?她暴打天界公主、强了魔界的皇帝陛下。无情:这颠倒是非的能力挺强啊!从最初的小喽啰成长成一代枭雄,需要的不仅仅是实力,最重要的是---找个好男银、抱紧大腿。无情:本皇的大腿永远为你敞开,随便抱。沧澜:在说一遍。无情:老婆,求抱大腿。(简介无能,请多多包涵)
  • 冰火阑珊

    冰火阑珊

    冰山美人、冷静而又无敌!!!火山帅逼、狂笑而又凶狠~~~烈焰萝莉、苦情而又坦荡!!!太湖水妖、最强的助手,可惜是个基佬~~暗黑魔子、每个队伍都有的一个短板~~~狂野麒麟、狂野而又心细~~~白衣飞蚁、神秘而又重要!!!
  • 专业浪子

    专业浪子

    台湾作家[湛清]的免费全本小说《专业浪子》。
  • 史说陇南

    史说陇南

    陇南自古以来是秦陇要隘,川蜀门户。境内有史可查或有迹可寻的文化遗迹可上追溯到五六千年之前。作者查阅大量史料、历代地方志,并且亲自寻访抄录了境内散布各地的石刻、碑刻、青铜铭文,对陇南历史、文化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