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152300000004

第4章 揭开清华才子的学习规划(2)

抓“现在”,就要有紧迫感。女作家杨沫,年过花甲,又有严重的冠心病,但仍然争分夺秒地进行写作,有时连节日也不回家过。一次,招待所服务员劝她:“老杨,身体、年龄不饶人啊!今天休息一下,明天再写吧。”“明天”这两个字触动了杨沫,她对服务员说:“你年轻人不懂事啊!我年龄老了,不抓紧今天,还有几个明天?”抓“现在”,必须立足于抓分秒。对于时间,人们只能从现在中去掌握它。现实的1分钟,是比想像中的10年更长的一段时间,古今中外一切事业上有成就的人,都是积秒积功、积秒创业的人。陈景润在参加人民代表大会期间,放弃看戏,争分夺秒地演算他的“1+1”;甚至利用会议期间的间隙躲到厕所里去演算。抓“现在”,更要克服惰性心理。由于从前有一种惰性心理,往往今天得过且过,而把一切决心的付诸行动推到明天。俄国著名作家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摩夫虽有宏大志向,而问题在于躺在床上空想,仅此而已,不马上起来行动。你看,“突然产生一些思想像大海里的波浪似地在他的头脑中起伏奔腾,随后发展成为一种企图,使他的血液沸腾,盘肉蠕动,血脉贲长,于是企图又变成志向;他受到的精神力量的激动,一分钟内迅速地改变了两三次姿态……”可是,“早晨闪逝了,白昼已经转向黄昏,奥勃洛摩夫疲劳的精力也随之转向平静……”“他这样地目送日落有多少了啊!”就这样,他躺在床上,什么也没有干。古往今来,立志者芸芸,遂志者寥寥,有无抓“现在”精神是其中一大原因。

著名科普作家叶永烈说得好:“冰块放在电冰箱里就不易化掉,而一个人的时间这块‘冰’,却是任何电冰箱也无法阻止它融化。它不停地在化、在淌,越化越少了。我把时间花在写作上,写出了厚厚的书稿,我把这些书稿看作是凝固了蹬时间。”一切愿意使自己的生命有更大的价值的人,千万要抓住“现在”,使自己生命的一分一秒转化为“凝固了的时间”吧!

2.打好基础的大厦,独立学习勇攀登

打好基础,独立学习

早在本世纪3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校长康普顿就意识到单纯的工科只能培养一般的技师和艺匠,他将学校及时地改造成为一所理、工、文兼容的新型理工大学。这一成功的改革,使该校誉满全球。曾留学该校的清华著名学子钱伟长在1957年的大辩论中提出了他早就想提出的高等工业学校的培养目标问题。他认为,工程师是我们高等工业学校培养的方向,但是不能作为5年培养的目标。作为清华大学教务长和副校长的钱伟长深感以工程师三个字的要求来确定教学任务,势必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独立工作能力较差,专业分得过细过专,以致在分配就业时发生了困难。由于过分地强调了学生出门就要作某某工程师的要求,专业课就显得庞大复杂,把一切纯经验性的专业生产知识不加选择地搬进了课堂。另一方面,忽视了基础理论课和基础技术课必须有足够的课外时间让学生进行独立自学的原则,把这些课都挤在低年级里,每周上课达三十五六个小时,那么在每周54小时的学习时限下,还剩多少时间给学生独立学习呢?可见,目标定得过高过死必然造成学生学习负担过重,而又没有独立工作及独立思考的时间,影响了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提高。另外一个后果是导致专业设置过细过专,专业口径愈细,愈不易对上国家的需要,毕业生愈易感觉他“改行”。表面上好像由于分了过细的专业而使培养目标“明确”了,好像保证了毕业生一出门就能做这样那样的工程师,实际上毕业生因为专业分得过细对不上口径,大量“改行”,还得从头学起,再加上基础不够,事倍功半。因而钱伟长以为,要求高等工业学校毕业生出门就当工程师的目标是不现实的,过高的,毕业后,还需要经过一定时期的生产锻炼,才能胜任工程师工作。

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一定要奉行“打好基础,独立学习”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迅速适应社会。

应该指出,21世纪,“知识”的概念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教育学家认为,21世纪的知识不仅仅是知道某个知识点和规律,而是非常具体和丰富的,主要应该包括:

知道如何做(know how)——完成任务的方法;

知道找谁(know who)——清楚从哪里获取资源;

知道干什么(know what)——能够组织和从事具体的各项工作;

知道为什么(know why)——能够了解事物发生的原因和背景;

知道在何处(know where)——知道和预见事情的发生和进展;

知道在什么时候(know when)——选择时机和务实的态度。

在现代教育中,知识不再是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考试为中心,有价值的知识就是一种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是一种与学生的经验相吻合的、促进人的个性和潜能充分发展的课程。

3.学贵有恒勤奋耕耘

(1)勤能补拙,学贵有恒

我国历史巨著《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从幼年起开始漫游,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为《史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德国伟大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歌德,前后花了60年的时间,搜集了大量的材料,写出了对世界文学界和思想界产生巨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陈景润说:“我在研究哥德巴赫猜想这个难题之前,曾经历了将近10年的准备时间,在这10年中,我夜以继日地学习,有时一连运算几天几夜,连吃饭、睡觉也都忘了。”他还说:“攀登科学高峰,就像运动员攀登珠穆朗玛峰一样,要克服无数艰难险阻,懦夫和懒汉是不可能享受到胜利的喜悦和幸福的。”他能取得震惊世界的成就正是勤奋努力的结果。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这是华罗庚的亲身体会,也是他从一个初中生而成为大数学家的真实写照。

曾获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一等奖、保送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96级的黄立波对此深有体会,他介绍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说:

我在小学时并不是一个好学生,很贪玩,也不爱学习,不过挺喜欢读书的。到了初中我也很普通,只不过有一次华罗庚金杯赛上我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那时老师和父母的朋友都夸奖我,我觉得我不该混日子,我可以成为一名好学生,不能让别人说笑我。就这样我逐渐成为了一名好学生。仔细回想这段经历,我并没有什么比别人强的,不过是竟赛上的考试题在画报上看过一些。因此比一般同学考得高并没有什么。而它却成了我的转折点。开始了我另一种人生。

中考的成绩并不足以使我进入省重点学校,但金杯赛的成绩使我进入了省重点高中。由于担心跟不上会被开除,高一上学期我疯狂地学习,即使其他人玩的时候我也在学习。除了一些课外兴趣活动,我几乎都在学习。那段时间的付出得到了回报,我的成绩迅速升到年级前几名。从此以后,我学习起来便轻松了一些。我个人认为,高一第一学期是万分重要的。这是因为在高中和初中,学习的内容和方法差异很大,而且大多数人中考后玩了一个暑假,即使到了高一也无法进入学习状态,而少数人的努力使成绩一跃居上。而且成绩好了以后,无论是自己的要求,还是周围的目光也都不允许你有明显的退步,正像大家看到的,过了高一第一学期,成绩已经相对稳定了。我劝刚入高中的同学不要放松,让自己一入校便停留在很好的位置上。

高二后,我投入到物理竞赛的准备中去。因为保持高一的那种学习的刻苦精神,在竞赛中付出了更多的汗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在全国物理竞赛中取得了第六名的成绩,并进入国家集训队,进而保送进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

无论你做些什么,都要以汗水作为成功的代价。有一个同学,她的成绩是让人望尘莫及的,我也不明白她何以如此高的成绩。直到有一天我看到她书桌上放着3本做完的物理精编时,我才感受到什么是付出。

被保送清华经济学院的蔡翔说: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此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3年过去了,我并不算如何成功,却对这段话深有感触:成功的轨迹就是那么简单,有一股精神,树立一个信念,再坚持不懈地追寻它,无论是“伊人”还是胜利都会向你招手。

“人活着,就是要有点精神。”学业、事业上更是如此。不少同学认为自己没天赋,怎么学也不会有什么名堂,或是认为学习不是自己的事,是迫于老师的压力、家长的期望。这就大错特错了。其实每个人都在追求更美好的明天,这是一个人的权力,也是人生价值所在。虽然学习,高考并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它是最现实、最好的道路;虽然个人天分不同,但更重要的是后天因素,是努力,是信念。信念是一个无穷的动力源泉,很多事只要你想到,才能做到;只要你想到,也就会做到。像我,初中并不突出,原因之一就是根本没敢想去争;而高中第一次年级第一之后,便有了力争上游的信念,便有了高中全部期中、期末都在年级前3名,6次年级第一名的成绩,也便有了以北大附中第一的身份保送清华的这个结果。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对柯里商学院的毕业生做演讲时就告诫他们要时时提醒自己:“我的位置在最高处。”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一样好。但有很多挂在枝头的果子,你只有蹦了,才能够到。我们还年轻,现在不努力做得最好,还等什么时候呢?

树立了信念,就重在落实了。不会付诸行动的理想只能是空想。当把理想落实为行动时,就要不甘寂寞,真正脚踏实地的去做。把自己想象为一叶孤舟,看不到岸,只有一片汪洋。成功的果实是辛勤的汗水浇灌在寂寞的根上长成的。

落实就意味着付出,意味着要吃苦。我感到,学习的苦无非两种:绞尽脑汁,案胶劳形,体力脑力上的苦累;而更难耐的则是寂寞,在别人随心所欲时,自己甘坐冷板凳去学。正如一句西方名言所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机会也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很多同学在现实中耐不住寂寞,不是半途放弃,就是在“持久战”中丧失了斗志和锐气。其实,古训说得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当我们实力还不够,独自苦学时也正是人“穷”之时,而有朝一日学业有成便能用自己的学识和实力去证实自己,去实现理想了。正像清华的老校训所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知耻而勇、奋发向上

清华要向前,要超越,国人要自强,国家要壮大,民族要复兴。我们的祖先说过“知耻者近乎勇”,正因为我们还不如别人,所以我们更要勇往直前,去拼搏,去超越。

清华是个“赔款学校”,是美国用中国庚子赔款余额建立的,美国政府的本意是在中国知识分子当中培养一批“追随美国的精神领袖”,而学校偏又建在了被英法联军洗劫过的清华园和近春园。学生整天面对着被焚毁的断壁残垣,民族耻辱时时袭上心头,当时在学校的吴猛曾有“热肠频洒伤时泪,妙手难施救国方”之叹。“五四”时,北大已高举科学与民主大旗,而清华可称道的是闻一多贴出的岳飞《满江红》,主题还是雪耻。清华是留美预备学校,学生受着美国式的教育,而在出国后却非常敏感于西方人对黄种人的歧视(可参阅吴宓朱自清、闻一多的日记与书信),他们远较其他大学的学生蕴积着更深重的对于民族耻辱的痛感。1925年为抗议日军炮轰大沽口而爆发的“三·一八”游行示威中惨遭枪杀的韦杰三烈士,在死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死不足惜,但中国要强起来呀!”为纪念这位年轻学生而立的碑舢圆明园搬来的一个被侵略者砍断的石柱,它那宁折不弯的身躯是清华精神的一个重要象征。1928年清华改成大学后,如何摆脱美国的控制实现学术独立便成为清华建设的主题,而其深处的情感动因仍是雪耻。到了30年代,民族矛盾激化,梅贻琦任校长第一次讲话没讲学术自由却讲了莫忘国难。到了1935年“一二·九”,清华终于成为大学抗日救亡的重要堡垒。这种为民族雪耻的激情,在解放后转化为建设祖国的献身意志。

在“文革”中,眼看中国在科技上日益落后居然还在批“崇洋媚外”,一位原来的领导人痛心地说:“什么崇洋媚外?!连洋人屁股都看不见了!”“文革”后,这种耻辱感重新化为办世界第一流大学的强大动力。“明耻”是清华精神的重要表征:耻中国科技与文明不如西方发达国家;耻清华不如西方的一流大学;耻清华某些方面不如国内兄弟院校;耻本学科水准不如校内先进学科;耻个人学习或科研不如其他同班同学或教研室同仁。“知耻而后勇”。清华人的耻辱感是民族耻辱感与个人耻辱感的综合,不同于西方基督教的纯个人罪感。它显得更加博大,也更加充实。

我们不怕落后,也不怕别人嘲笑,只要有拼搏进取的精神,我们就可以赶上、超越。耻不如人只能是我们拼搏向上的动力,清华肩负着国家和民族的重托,更应当知耻而勇,奋发向上。

30年代的清华园便最能体现清华精神的所在。

同类推荐
  • 成大事必备的非常手段

    成大事必备的非常手段

    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外在因素无非是机遇时势,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内在因素,内在因素包括自身的修养、学识、能力、阅历、性格等。在内在因素中还有一点不可忽视,那就是与外界的沟通和交往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又取决于内在困素的其他方面,也就是说内在因素的其他方面决定了这种方法,而这种与外界沟通交往的方法又是一个人内在因素的体现。其实,这种方法就是;做人办事的手段、方法对了,自然办事效率就高了,事也办得顺利了。
  • 成功交际与实用口才

    成功交际与实用口才

    现代社会,人们对于人际关系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如何协调人际关系成了一门必修的课程。从普通百姓到高层管理人员,尤其是年轻人,及早学习如何和人打交道、锻炼自己的口才,对于自身发展和生活和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 人脉决定前途

    人脉决定前途

    《人脉决定前途:把握机会掌控命运的生存法则》内容简介:搭建丰富有效的人脉资源是我们到达成功彼岸的不二法门,是一笔看不见的无形资产!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学会处理人际关系,掌握并拥有丰厚的人脉资源,你就在成功路上走了85%的路程,在个人幸福的路上走了99%的路程了。因为人脉是你终生受用的无形资产和潜在财富!
  • 趁一切还来得及,做一个快乐的自己

    趁一切还来得及,做一个快乐的自己

    人生在世,谁都希望自己活得幸福,幸福的人生是一次成功的旅行。拥有快乐的心情你就会感到生活的美好,也只有理解了快乐的真谛,才可能拥有真正的幸福人生。会享受人生的人,不会在意拥有多少财富,不会在意住房大小、薪水多少、职位高低,也不会在意成功或失败。
  • 哈佛所坚持的世界观(哈佛家训)

    哈佛所坚持的世界观(哈佛家训)

    欲说哈佛家训,不能不先介绍哈佛大学。哈佛大学建于1636年,是一所享誉世界的私立研究型大学,是著名的常青藤盟校成员,这里走出了8位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有上百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在此工作、学习过,其在法学、医学、文学、商学等多个领域拥有崇高的学术地位及广泛的影响力,被公认为是当今世界最顶尖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直至现在,世界各国的莘莘学子无不把上哈佛读书看为是一种至高的荣幸,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呢?这正如哈佛第23任校长科南特所言:“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培养出来的人的质量。”那么,哈佛大学为什么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高质量的人呢?这在于它秉承的是学问的研究而不是世俗的习气。
热门推荐
  • 哈利波特之伊雯婕琳与时间锁

    哈利波特之伊雯婕琳与时间锁

    伊雯婕琳·梅恩,出生自一个魔法界的中立家族。她,如约收到了霍格沃茨的入学通知单。哈利波特的故事中加入了这么一人,之后的故事,又会有怎样变化?她为全部人找到了自己的归宿,自己却孤身一人。也许,这才是最好的结局……QQ群号:583103869;作者QQ:1220985018
  • 巨魔神狱

    巨魔神狱

    钟天正独身一人到天都市闯荡,因缘际会师从魔界第七代魔皇逆武神!不仅继承了魔界绝学《魔皇武诀》,还成为了魔界最强大的护体魔神巨魔神狱的新主子!巨魔神狱?什么来历?有多强?听说它是一只庞大无比的超级巨兽,肚子里禁锢了百万神尊千亿仙皇无数妖孽……成为修者后,钟天正才知原来凡界之外还有九天十界,才知自己生活的世界原来一直被仙神操控着,才知道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 重生之布偶夜梦

    重生之布偶夜梦

    打个酱油也能被车撞死?老天眷顾让她来个重生,还生在豪门,只是身份为豪门千金的布偶。这还不算,一眨眼就看到死人,这是什么状况?这到底是眷顾还是恶整?不是恶整?是出错?想回复人身就得帮他们布偶一族解除诅咒?这这这……她还有选择的余地吗?读者群:236701736(敲门砖:书中任意角色名)
  • 美男二十四笑图之鸿孕当头

    美男二十四笑图之鸿孕当头

    这是一个从暗恋到明恋的温馨故事,这也是一段推倒与反推倒的爆笑情缘。当冷面的boss遇到有点无赖,有点腹黑,偶尔又有点傻缺的小丫头时,是比谁心大?还是比谁脑容量大?我们拭目以待。。。
  • 我的阴阳先生之路

    我的阴阳先生之路

    作为一个普通的大学生,突然得到阴阳先生的传承你会如何?作为一个普通的大学生,对爱自己和自己爱的人你会如何?作为一个普通的大学生,怎么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找到自我?作为一个普通的大学生,怎么分辨社会上的善恶美丑?作为一个普通的大学生………请看一看我是怎么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条路。我把此文献给心中的大师--林正英先生!
  • 重生纨绔系统

    重生纨绔系统

    ‘叮咚’“成功完成纨绔任务:举国燃放烟火获得奖励:提高X能力十倍三十次每次三小时”李风苦笑的看着系统发来的信息,老实人当纨绔真是受罪,被逼着享福,泡妞,打人。享福不够?惩罚,天雷劫打人打得不够狠?惩罚,天雷劫!求收藏,不太监不烂尾,爽到底吧。
  • 一生欢喜送流年

    一生欢喜送流年

    往后的几年里,我时不时的想起你,想着你应该过得很好,自己也不必再去怀念,只是有时候却希望你以后遇见的人都像我。——顾生欢
  • 终究遇见你

    终究遇见你

    相爱的人无论时光如何蹉跎,兜兜撞撞终究还是会遇见。我希望读过这本书的人,都能在书中看到自己当年恋爱的情景,感受那时或好或坏的心情。
  • EXO之权家妹子

    EXO之权家妹子

    本文只要写女主死后重生到权家当小姐然后邂逅EXO等等。第一次写文,请多见谅!有意见可以提出来滴!
  • 圣翰新界

    圣翰新界

    在这个世界有个家喻户晓的传说,每隔1000年会有个名叫亚特兰蒂斯的城市出现在这个世上,有幸进入这座城市的人便可以拥有改变这个世界的一次机会,人们称做这种人为‘天选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