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157500000015

第15章 黑格尔的概念论(5)

黑格尔在这里所讲的理性就是“理念”。在黑格尔看来,“理念”等于理性,并且是永恒的理性。实际上,在具体讲理念通过“工具”和“手段”实现自己的过程中,黑格尔从某种意义上是把理念人格化了。理念在通过“手段”或者“工具”活动的时候,一方面参与具体事物的活动,让具体的事物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活动;另一方面,“理念”的参与是潜在的参与,“理念”悄悄地把自己隐藏在具体事物的后面,并不直接参与具体事物的互相影响、互相扬弃的活动,只是让具体事物自身来实现“目的”,当然,这个“目的”并不是直接“实现目的活动的事物自身的”目的,而是隐藏在具体事物之后间接参与“实现目的活动”的理念的目的。

正如黑格尔所说得那样,“理念是合适的概念,是客观性的东西,或真理的东西本身”。深究黑格尔在“理念”这一概念所讲的具体内容,实际上就是一种“真理观”。那么,具体来讲什么是真理呢?在黑格尔看来,真理实际上就是客体符合自身概念的状态,或者说就是概念与客体的统一,即:凡是具有真理性的东西,都是因为它的“实在性”,都是因为它们符合它们自身的概念,真实的存在——“是如此”符合概念中的存在——“应如此”。相对地,不真的东西,不具有真理性的东西,就是它们的实在性不符合它们的概念;就是概念与客体的没有达到一定的统一;就是真实的存在——“是如此”不符合概念中的存在——“应如此”。黑格尔认为,不真的东西最终都要毁灭。

另外,黑格尔认为,理念的内容应该包括概念的所有规定。说到底,理念应该是自己决定自己,自己反映自己,自己返回到自己。针对纷繁复杂的客观世界来讲,理念是客观实际的真正的内容;一切的客观存在都是以理念作为存在基础或者实体,受理念支配的。

黑格尔说,理念等于真理。也就是说,一切现实的事实,只要符合理念,那么它就是真理。相对来讲,一切真理性的现实事物都是因为它自身的理念。但是黑格尔在具体论述真理的时候却是很不严谨的。例如黑格尔举例子说,某朋友之所以为朋友,是因为该朋友符合一般所理解的朋友的概念;某国家之所以为国家,是因为该国家具有“国家”这一概念应该具有的所有属性;一件艺术品之所以是一件成功的艺术品,是因为它具备了一件成功的艺术品应该具备的所有属性。也即:朋友、国家以及艺术品只有符合它们相应的概念的内容才能是真的朋友、国家或者艺术品,才是“真理”意义上的朋友、国家或者艺术品,否则就将是符合其他概念内容的事物。

表面上看,黑格尔所论述的“理念等于真理”这一论点很有道理。实际上,在唯物论观看来,黑格尔在这里掉进了一个“本末倒置”的泥淖之中。试想一下,从唯物论的角度看,朋友、国家以及艺术品,甚至家庭、苹果、桌子等客观事物的概念并不是本来就有的,而是人类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从现实事物(朋友、国家、艺术品、家庭、苹果、桌子等客观事物)中抽象和概括出来的,它们只是反映了现实事物的真实本质(这是唯物论的观点)。所以说,唯物论认为,衡量事物的真实性的标准并不是根据概念,而是根据现实事物的真实本质。真理只能是思想概念符合于客观事物,而不是客观事物符合于思想概念。所以说,黑格尔的“真理观”,是唯心主义的真理观。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黑格尔所讲的真理观实际上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概念或者理念的混淆。为什么这样讲呢?试想一下,黑格尔一方面认为真理是客观事物对概念的符合,另一方面又认为真理就是理念,就是概念。

最后,黑格尔还着重把“形式的真理”和“较深意义的真理”区分开来,认为我们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上,而应该深入到事物的内部具体认识事物的本质。事实上,在西方哲学史上,一直有哲学家否定对事物的普遍性与规律性的认识,认为只有对简单事实的认识才是真理。而黑格尔在这一点上作出了自己的见解。在具体论述这一点的时候,黑格尔认为,理念是一个发展过程,并且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是一切思想范畴发展的最后成果。但是,理念同时又是自身发展的辩证法,是自身发展的成果。一般来讲,“有”、“本质”、“概念”、“客体”等哲学概念都是把理念当作目的的,当作内在的发展动力的。当然,从范畴发展的角度来讲,“有”、“本质”、“概念”、“客体”等哲学概念在把理念当作目的的时候,又是从一定意义上构成理念自身矛盾发展的阶段,构成自己内部的有机的范畴。

总而言之,黑格尔认为,理念的统一是辩证的对立统一,是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是全部的具体的真理展现和认识的过程。由此,理念的发展经历了生命、认识和绝对理念三个阶段。

生命

黑格尔认为,“生命”是“理念”的“直接性形式”,即生物有机体的本身,既是主体又是客体。生命作为“理念”的第一个阶段,是这种主体与客体的“直接同一”——既是灵魂又是肉体。灵魂与肉体的结合是一个生命的开始,而当灵魂与肉体分开之后,生命也就走向了死亡。黑格尔根据灵魂与肉体的结合与分离的过程,把生命区分成为有生命的“活的个体”、“生命的过程”和“族类”三个小阶段。“活的个体”所指的就是有生命的个体、单个的有机体,即是生命的主体。“生命的过程”是有机体和无机体的斗争过程。“族类”是指同类有机体间的共性。关于族类有三个方面的意义:生理意义、社会意义和哲学意义。

黑格尔将“生命”理解为“理念”的“直接性形式”。即生物有机体的本身,既是主体又是客体。而作为“理念”的第一阶段的“生命”,就是这种主体与客体的“直接同一”——既是灵魂又是肉体。生物体在它的这一思维领域中最终完成了个体化与生命化的统一。

毫无疑问,生命在黑格尔的诠释下成为了一个活生生的个体。在他的思想中,灵魂是作为“概念”存在的,而肉体则是它的实现形式。黑格尔就这样在他的学说中把灵魂和肉体完美地结合成了一个统一体,而不再去继续做“关于灵魂是否独立存在”的无休止的争论。这也体现了他的理念——“分立性是不实在的”。因为按照黑格尔的见解,世界并不是一些各自完全自立的坚固的单元——不管是原子或灵魂的集成体。生命就是由个体自身内部的运动和联系开始发展,继而达到个体与外部自然的联系,从而取得实体的普遍性,最终达到“内”与“外”的统一。黑格尔将这种“内”与“外”的统一称为“族类”。

这样一来,我们就不难理解黑格尔为什么会将“生命”理解为“理念”的“直接性形式”。当“灵魂”以概念的形式存在于人的肉体中,即肉体和灵魂的结合,也就是普遍性与个别性的结合。人单纯的肉体表现出各种不同,但这种表现只是外在的,也即被否定的。只有作为概念存在的灵魂与其结合后,才会显示出其真正的、真实的差别。正如黑格尔在其著作《美学》中所阐述的:“凡是始终都只是肯定的东西,就会始终都没有生命。生命是向否定以及否定的痛苦前进的,只有通过消除对立和矛盾,生命才变成对它本身是肯定的。”黑格尔认为,人的肉体最终还是要摒弃其外在的客观性,而回归到其内在的主观性去的。

生命的直接性形式即是“灵肉的结合体”。人的生命也就存在于灵魂与肉体的这种矛盾发展中。这种辩证的发展过程,其实就是自身与自身结合的过程。这里所讲的“结合”既包括作为肉体内各器官互为目的、互为手段的结合,也包括灵魂与肉体的结合。任何生命都不能离开其直接存在——即个体的现实存在。但这种单纯的存在却不能称其为生命,因为生命的本质在于它是活生生的,只有与灵魂相结合,才能算得上是鲜活的存在。这种存在与理念的直接性密切相连,是理念的直接性的特殊化,引发了一个生命个体的开始;理念的直接性的扬弃,又导致了一个生命个体的结束。生命即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灵魂与肉体结合与分离的过程。在生命延续的过程中,灵魂和肉体始终作为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而存在。而只有在一种特殊的情况下,生命和肉体才会真正分离成为不同的组成部分——死亡。

黑格尔一直致力于强调肉体与灵魂在概念基础上的统一。因为在他的观点中,只有这种统一,才是生命的有机统一。黑格尔在《美学》里说:“如果根据寻常的意识来看生命是什么,我们就一方面得到身体的观念,另一方面得到灵魂的观念,对两方面都分辨出一些不同的特性。身体与灵魂的这种区分对于哲学研究也是极其重要的,我们在这里也得研究它,不过灵魂与身体的统一的关系也同样重要,而且对于哲学思考一向就是一个极难的问题。正是由于这种统一,生命才形成理念在自然界中最初阶段的显现。所以,我们不应把灵魂与身体的统一理解为单纯的互相联系在一起,而应把它看得更深刻些。我们应把身体及其组织看成概念本身的有系统的组织外现于存在,这概念使生物的一些定性在生物的肢体中得到一种外在的自然界的存在。”

生命之所以被黑格尔称之为直接性的理念,就是因为作为概念的灵魂贯穿于个体的全身。也就“以自身的肉体为工具,透过身体达到目的”了。所以灵魂与肉体的统一,实际上就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直接统一。但在这种统一中,灵魂是借助外在的肉体的存在和行为表现出来的,人们无法准确地把握它,它只是一种潜在的统一。由于这种统一是潜在的、不自觉的,只有主客观统一的感觉,却没有自我意识,还没有上升到“认识”上去。黑格尔认为,只有达到了认识阶段,主客观才能达到自觉的统一。生命作为“认识”的基础而存在,为了达到“认识”这一阶段的目的而积累准备条件。

灵魂与肉体的结合是一个生命的开始,而当灵魂与肉体分开之后,生命也就走向了死亡。黑格尔根据灵魂与肉体的结合与分离的过程,即整个生命阶段的过程,把生命区分成为有生命的“活的个体”、“生命的过程”和“族类”三个小阶段。

“活的个体”所指的就是有生命的个体、单个的有机体,即是生命的主体。人与动物都是“活的个体”。在“活的个体”自身内部,各个器官互为目的、互为手段地存在,完成新陈代谢等功能。当然,这种存在不是简单的各负其责、相安无事地存在,而是包含着相互的矛盾和侵扰,从而达到内部的平衡。也就是说,“活的个体”是通过自身的矛盾发展来维持其自身有机的存在和统一的。

这样一来,“活的个体”就不再是简单的存在的定义了。黑格尔认为,“活的个体”反映的是生命的内在过程。而这种活的内在个体又分为三种形式:敏感、反感和繁殖。按照黑格尔的定义,敏感是生命中最直接的自我关系,即灵魂与肉体间的相互联系,肉体内各部分的相互联系;反感是生命由直接的自我关系进而发展到间接的自我关系,即把生命体现的相互关系分开来看,生命的自身有了分裂;繁殖则是生命自身的不断恢复,不断更新。通过这种活的内在个体的三种形式,体现出生命的内在矛盾的发展过程。

“生命的过程”是有机体和无机体的斗争过程。在生命之外,是有无机物存在的。但无机物并不能代表生命的存在。人是有机体,流动在人体内的是灵魂,是统一。生命就是一种差异统一的能力。生命的力量,是在于它本身设立矛盾、忍受矛盾、统一矛盾。所以,“生命的过程”就是斗争过程,是否定无机物,回归自身的过程。在“生命的过程”里,生命面对着无机物的反抗,使无机物适应有机物的需要,吸收无机物,最终达到完美的统一。在有机物吸收无机物,充实自己的同时,无机体也因为这种统一而实现了自己,提高了自己。这是因为无机的自然根本是潜在的生命。但无机物的力量并没有因为统一而消亡,它时刻寻求机会在有机体内活动,直到灵魂离开身体,生命逐渐消去的时刻,无机物的力量就开始发挥作用了。这就是所谓的有机体与无机体的斗争过程。

同类推荐
  • 品读南怀瑾的人生智慧

    品读南怀瑾的人生智慧

    人们习惯称他为“居士”,也有人喜欢尊他为“教授”,然而更多的是敬他为“大师”。人们希望通过他的指引,找到阅读传统文化的捷径;希望通过他的指引,找到追求幸福人生的航向。他就是南怀瑾,是“国学大师”,是“禅宗大师”,是宗教家、哲学家,也是温暖人生的顾问。南怀瑾大师一生经历广厚,其人如历史,其言如溪潺。学儒、论道、参禅,职场名利、家庭琐事、人生困顿,皆在南怀瑾大师的人生践行和讲解中,化为智慧之光,使我们离幸福更近,与成功携手。本书给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南怀瑾大师思想的平台,更为众人找到了一盏人生海洋上的灯塔。有了它,人们就可以辨别方向,驶出迷茫混沌,驶向豁然开朗。
  • 说话恰到好处,办事水到渠成

    说话恰到好处,办事水到渠成

    这是一个风云激荡的年代,这是一个机会频生、奇迹迭出的时代,这是一个人人都渴望成功的时代,每个人都必须在竞争中求生存,必须在思考和学习中塑造自己。《说话恰到好处,办事水到渠成》让你说话办事,做到不卑不亢,圆滑中有果断,果断中有圆滑,做到“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让你的话合乎人心,自然柔和亲近,刚柔并济,逢凶化吉,转难为易,从而促使你办事水到渠成。
  • 二十几岁女人的秘密

    二十几岁女人的秘密

    二十几岁的女人是一幅画:这幅画不一定价值连城,但要有闪光点,这幅画不一定华美,但要耐看。那就是要集美丽、大方、温柔、善良、妗持、宽容、利落于一身的混合体。二十几岁的女人是一首诗:这首诗不一定合仄,但要压韵,如果说女人是诗,那诗样的女人一定会是那种让人过目不忘、流连忘返、欲罢不能的诗,诗样女人那双眸、那鼻子、那脸、那唇、那身上的每一个关节都会散发出一种浓浓的诗情画意。二十几岁的女人是一杯茶:这杯茶要不冷不热,不温不火,初喝一口略带苦涩,仔细品味又满口留香,余味绵长。有人说女人如茶,不但供人喝,更要经人品。
  • 影响你一生的100个财富故事

    影响你一生的100个财富故事

    本书精选数十个关于财富的故事,它们蕴藏着许多哲理和智慧。通过阅读这些故事,读者可以轻松领悟财富的真谛,学习获取财富的方法,把握好人生的财富。
  • 人生随时都可以开始

    人生随时都可以开始

    在人生的道路上,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但是应该看到有多少人在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重新开始,做出了惊人的成就。昨日的一切,辉煌或黯淡、成功或失败,都让它随风而去吧,只要你愿意,人生随时都可以开始!
热门推荐
  • 道僵传说

    道僵传说

    远古时期,生性残暴的古神之一犼,肆意残杀人类,被女蜗和伏羲联手封印,最终被它逃脱,女蜗将其打的四分五裂,本以为犼就这样死去,却不知,它还存活在人世间。。。
  • 我和警花同居的日子

    我和警花同居的日子

    俗话说不是冤家不聚头!我是个隐退五年的11打手,一直过着庸碌无为的生活。她是个美女刑警,嫉恶如仇,一心荡尽11势力。我们这对冤家在某一天不期而遇,合租起了一间房子。从此,我过上了水生火热的生活!不仅处处被她欺负,还要帮着她破案!唉,这就像老子上辈子欠下的债,这辈子必须去偿还!且看我和她这位美女刑警如何摩擦爱的火花!几分YY、几分热血、几分生活、几分黑道、几分爱情!到底是谁爱上了谁?或许只有天知道!〔本书存稿二十万以上,每天更新时间为早6:30——晚7:00分。请多多关注〕
  • 末世咖啡馆

    末世咖啡馆

    这是一篇pov个人视点写法的末世文,末世来临,僵尸横行,种种异象出现,在一片混乱之中,各宗教不得不联手拯救苍生,邪恶的堕天使在赎罪,幸存的军警试图恢复秩序,无足轻重的工科学生,在夹缝之中寻求生路,在与僵尸的搏斗中慢慢成长。
  • 预定爱情

    预定爱情

    [花雨授权]七年前,她还是一个冷然的少女,遇上年少轻狂的叛逆少年,她吝啬于给他一个注视的目光。七年来,一直是刻意被她用车撞的苦主——他所唯一期待的结果……
  • “昏”前婚后

    “昏”前婚后

    她与他订婚,知道他曾经有过一个很特别的‘男朋友’,她本以为这辈子只能相敬如宾的守着一个直男过日子,谁知这个直男却在某年某日对她兽性大发,还吃干抹净?看到他与‘前男友’纠缠不清,她决定抽身,谁知他却不肯答应?这是怎么个情况?
  • 现代灰姑娘之女神转身

    现代灰姑娘之女神转身

    曾柔自认为是个普普通通的女生,爱吃,爱玩,还是个小花痴。校园里有霸道总裁,柔情大叔,坚毅少年,都让她心动不已。“请宿主保持情绪平稳,不然本系统将会采取惩罚措施!"但是系统当前,她只能保持高贵冷艳!
  • 杠上邪魅王:无良厨娘要逆天

    杠上邪魅王:无良厨娘要逆天

    一朝穿越,却身在花满楼,要我卖肉?我只做素菜,看我怎么把你们的胃一个个拿下!什么邪魅王,非要把我做成一道荤菜!那我得赶紧跑,谁跟他谁倒霉。—————————注:作者节操已碎,我们应该随时关注她,新浪微博昵称:莫守晨归,Q群421035903
  • 每天学点创意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每天学点创意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创意就是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的想法。创意是对传统的叛逆,是打破常规的大智大勇,是一种智能拓展,是破旧立新的循环式上升。看一看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想一想若干年前的地球,我们不难想象,假如人类没有了创意将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
  • 工作无小事

    工作无小事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势,必作于细。”作为一名普通人,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都是重复地做着一些小事。可是,在工作中,却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小到可以被抛弃,也没有任何一个细节细到应该被忽略。近年来,灾难事故时常见诸报端。虽然这其中不排除有一些是“天灾”,但更多的却是“人祸”所致。频繁发生的矿难、不符合安全卫生标准的食品等,这些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痛苦。这一切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人们在工作中忽略了细节,不重视小事,以至于最终使这些小事情变成了影响人们生存发展的大事件。
  • 谋武异世界

    谋武异世界

    机敏的胖子在异世重生?黑影,妖兽,战争,大陆,“精灵”。。。一条条纵横交错的道路到底隐藏着什么?一个普通“宅男”在这个人心各异心怀诡测的异世界大陆上又会演绎出怎样与众不同的人生?不无敌不过度YY无脑不后宫成群,谋略、系统、异世界在这本书中体现出别具一格,且看普通"宅男"在狡诈藏匿和“谋士”如云的异世界成长成神之路。各种类型的妹子小说都有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