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157900000089

第89章 “东临碣石”的碣石今何在?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是曹孟德在建安十二年(205年)北征乌桓回军途中,在碣石登临观海时写下的壮丽诗篇。曹诗描绘的这处幽州观海胜地,令人神往,难怪乎史载北魏太武帝、北齐文宣帝、唐太宗等都曾登碣石,临沧海,舞文弄墨,刻石赋诗。

沧海桑田,物换星移,当年曹孟德登临的碣石至今在何处呢?自汉代以来,古碣石的位置问题,聚讼纷纭,悬而未决。各家说法基本可分为四种:一是以《汉书·地理志》、《明一统志》、《永平府志》、《读史方舆纪要》、《昌黎县志》为代表的“昌黎说”;二是以《魏书·地形志》、《隋书·地理志》、《元和郡县补志》、《通志》、《通考》为代表的“卢龙说”;三是以东汉文颖说、《水经注》、郭璞《山海经》注、《新唐书·地理志》、《舆地广记》为代表的“临榆说”;四是以胡渭《禹贡锥指》为代表的“沦海说”。

近几十年来,关于古碣石位置问题的讨论,一直未曾停息过,但各种意见基本趋向于“临榆说”和“昌黎说”两家。主“临榆说”者以史学家顾颉刚为代表。《汉书·武帝纪》载,元封元年(前110年),武帝“行自泰山,复东巡海上,至碣石”。注引东汉文颖说:“(碣石)在辽西絫县。絫县今罢,属临榆。此石着海旁。”郭璞《山海经》注、郦道元《水经注》均从之。顾颉刚逐一分析了历来关于古碣石在渤海沿岸的多种解释后,认为“以《禹贡》著作年代在战国时看来,文颖说比较可靠”,“汉初期传的碣石在景县(故城在今昌黎县南),应该与《禹贡》作者的观念一致”。另外,冯君实据历代记事和诗篇的描绘,考察了碣石的自然面貌和它的重要战略地位后指出,传统的四种说法中,“沦海说”根本靠不住;昌黎境内有碣石山是人们公认的,毋庸置疑;“卢龙说”实际很笼统,所说在乎州(卢龙)东离海三十里,指的还是昌黎碣石山。他以古籍记载证明,临榆海边确有碣石存在,“如果没有理由证明临榆碣石沉******或为积层所掩埋,那它在今天就不但存在,而且可以从榆关镇以南沿海找到它,可能就是今天的北戴河海滨,具体地说就是金山嘴。”此外,黄盛璋、李长傅认为,秦汉碣石在金山嘴附近或即是絫县的小碣石山。

胡渭的“沦海说”影响极大,以致清末杨守敬、熊会贞等人合撰的《水经注疏》及《水经注图》,又基本因袭了此说,其影响直至今天。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少古典文学选本和中国文学史著作对《观沦海》中“碣石”的注解,几乎都认为它早已沉沦于海。而谭其骧1976年发表的《碣石考》一文,以充分的论据,否定了碣石“沦海”的观点,指出魏武东临的碣石即今昌黎县境之大碣石山。在他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的有关图幅内,亦标明碣石山位于昌黎之北,可谓“昌黎说”之代表。嗣后,不少人从有关古碣石的各个侧面,加以论证,发表了与谭氏相同观点的文章。陈可畏通过西汉后期的一次大地震来考证碣石山的地理位置,王育民从考古发现以及《水经注》等古籍有关碣石的记载加以考证,于祥则以正史《地理志》、地理总志及方志等史料和实地考察为据,均确认碣石即今昌黎县北的碣石山。高洪章、董宝瑞基本赞同谭其骧的上述结论,但不同意谭氏认为碣石“不是沦于海,而是没于陆”的解释,并指出《辞海》对碣石的解释,并不符合《水经注》的原意。近年出版的一些工具书,如修订本《辞海》、《辞源》、《中国名胜词典》,几乎都主张碣石“昌黎说”。这个公案至今谁也未能说服谁,孰是孰非,难以定夺。

同类推荐
  • 人间情怀——郑振铎作品精选

    人间情怀——郑振铎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半醺斋随笔

    半醺斋随笔

    独处就是寻找清静,一种有意的隔离,把自己的肉体安置在远离人群的地方,如同把一杯浑浊的水放在某处让其慢慢澄明。让喧嚣破灭,让宁静过滤烦忧,让灯烛含羞,在迷漾中若有若无。将清晰交给暗淡,将懊恼交给遗忘,按下音响的键盘,让舒缓的乐音张开透明的翅膀翩飞,和空灵的心境合而为一,再点燃一枝香烟,让焦灼随着呼吸云散……
  • “小鬼儿”谈天

    “小鬼儿”谈天

    本书从少年那些事儿说起,共分九个部分,包括引子、结尾各一部分,正文七部分,全文近20万字。全书以中国中部农村社会生活为背景,通过记述农村青少年成长的生活片段,摹写了20世纪中后期向21世纪变迁的农村景象。作品用写实的语言把人生的价值取向融入逸闻趣事,用畅想的笔法把未来的美好希冀诉诸于字里行间,其中不乏灵魂的漫步、理想的萌芽、批判的责任以及矛盾的冲突和心灵的自白。作者以一个反躬自问的思考者形象出现,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还将向哪里去”等力求做出注脚,也显示了自己写作的初衷,探究了生活的真谛。整个作品不仅展示了中国农村的生活画卷,也充满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 徐志摩诗歌全集

    徐志摩诗歌全集

    本书收录了徐志摩生前发表的《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和《云游》四部诗集,并整理了他的其它诗篇,合并为《醒!醒!》。诗人虽然轻轻的走了,但是他留下的作品却会永存于读者心中。
  • 落叶的季节,我不再孤独(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落叶的季节,我不再孤独(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热门推荐
  • 弃妇出轨

    弃妇出轨

    爱,就是这般简单,可是,缺失信任的爱,却突然变成锋利的刀刃割伤彼此,更鲜血淋淋。守护会换来爱情吗?几个人,一段情,一段孽,当爱恋化为仇恨,他们如何才能走出这段孽缘。
  • 百病食疗全书

    百病食疗全书

    本书针对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常见疾病,分门别类精选了行之有效的食疗窍门,内容丰富全面,语言明白晓畅、通俗易懂。病患者如能在医生的诊断指导下,再科学合理地运用《百病食疗全书:居家保健与养生的家庭食物药房》的食疗方,就能达到滋补强身、防病治病、保健延寿的目的。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去医院求医问药,殊不知,是药三分毒,难免会产生毒副作用,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损伤。特别是有些人,由于过分迷信药物功效而对药物产生依赖性。长此以往,体质越来越差,抵抗力越来越弱,药物的服用量也越来越大,从而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的怪圈。
  • 异世神网

    异世神网

    今生的她是药圣神医最宠爱的孙女,是Z国最杰出的玄幻漫画小说家,是对除了小说之外的事物都兴趣缺缺的大龄宅女!然而,新生的她呢?孤儿?小乞丐?胆小懦弱的窝囊废?连一只流浪狗都可以随便欺负?这些,这些真的都无所谓!最不能让她忍受的是“她”竟是个男儿身!(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邪本是魔

    邪本是魔

    他讲道理的方式很特别,用的是手中剑,施的是心中法。对与错?不重要。活下来的才是史书的记载者。邪?那是亲近他的人说的。魔?那是害怕他的人说的。沾满鲜血的宝座诉说着他的传奇。
  • 异界之仙侠奇缘

    异界之仙侠奇缘

    缘之一字神秘莫测,是情缘是福缘,当一宅男机缘巧合之下带着宇宙第一奇物天道石,和一个华夏记忆系统来到异界后,又有怎样的传奇。
  • 不灭圣堂

    不灭圣堂

    人生如梦,淡忘流年。再见亦是分开,亦是永远。
  • 遐征之决战南城

    遐征之决战南城

    万年前,四帷之地一战,给洪川大陆带去了不可想象的灾难。然而,这一切又顺应着天意。有至强者早已预知到这一切,却不去阻止。为了某个伟大的计划,他们蛰伏等待万年。但另一个危机一直潜伏着,他们甚至没有丝毫察觉,直到一切因果汇集于南城。万年之后,他与她再次归来,又该是怎样一个结局......
  • 万古邪主

    万古邪主

    天凰元年,太凰女帝统一仙武神界数千大陆。建神国,号称“凰”,威临仙武界。煌煌之威,九界十地,号令之下,莫敢不从。天凰元年初,仙武神界十大至尊之一,封号“太虚至尊”,太凰帝师,亦是太凰女帝的未婚夫,苏跃,在两人订婚的日子,突然盗取镇国神物“神火珠”,太凰女帝愤怒之下,令余下九位至尊追杀,苏跃不敌,自爆于仙武禁地跃天崖,仙武神界第一人,就此陨落。掌神火之珠,修逆天邪法,承上古神脉,炼万世邪性!这一世,苏跃誓要为一代邪神至尊!威临天下
  • 天道各世游

    天道各世游

    看破鸿蒙突破道规法则!早在这个宇宙形成法规运转之时大道与天道就以形成灵智,终化肉身。鸿蒙提示大道一字“玩”提示天道“缘”于是乎大道成天‘玩'天道最终决定去往下界游玩望看破鸿蒙每周不定时更!本书不是种马文额!应该不是的恩!怎么可能写种马文呢!额或许,大概不会写种马文吧····
  • 落拓杀手

    落拓杀手

    以前的他,沙县杀毒杀马特可自从有了那话儿现如今,杀姻缘,杀羁绊,甚至,杀死一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