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158100000011

第11章 领诏辞就庄严寺 占签偷渡玉门关(1)

玄奘正在积极准备西行的物什,这时突然来了一道诏书,原来是长安城中的一个大寺——庄严寺的住持圆寂了,当朝的宋国公萧瑀和一批大臣上书,推举玄奘到庄严寺做住持。玄奘听完诏书非常惊讶,这时的他一心想的是西去天竺取经,根本没有当什么住持的心理准备。他谢了恩,回到自己的禅房。

当晚,玄奘写了一份表章,婉言谢绝了朝廷的美意,第二天就呈给有关的部门。

这时玄奘已经为自己西行做了近半年的准备,他知道西行的艰难,所以在身体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冬天,他三更起身,只穿一件袈裟便到城外绕城而行,直到天色放亮才回寺中做功课;夏天,他穿着和冬天同样的装束,在烈日下疾行,而且常常是一天,甚至两天水米不进;无论冬夏,他都用冷水洗澡,以此来磨练自己的意志。

许多人知道玄奘的志向,在他周围有一批人,也和玄奘有着相同的愿望,想到天竺去取来真经。这些人经常聚在一起,交流各自得到的有关天竺的消息,探讨西去的相关事情。

当时官府有规定:“凡渡关者,先经本部本司请过所,在京则省给之,在外则州给之;虽非所部,有来文者所在给之。”这里所说的“过所”,就相当于今天的“护照”,就是说,唐代人们的旅行,事先必须向官府申请,未经政府批准私自渡关,将会受到严重的处罚。

于是,玄奘一干人于贞观元年,即公元627年,向朝廷正式提出赴印度的申请。可他们申请的时机不好,当时的长安西部不远,尤其是陇西一带,经常受到吐谷浑和突厥的侵扰,朝廷正在考虑对西域的几个国家用兵,这时肯定不会批准他们的申请。果然,屡次申请,得到的都是断然的否绝,这样一来,“诸人咸退,唯法师不屈。”大家都打了退堂鼓,只有玄奘仍默默地准备着。

当时的长安是个国际大都市,来自日本、朝鲜、天竺等国的商人僧侣随处可见,这对玄奘是个很好的机会。他找到许多印度商人和僧侣,向他们学习语言,这时他已经下定了偷越国境西行的决心。

一天,庄严寺的一位老僧人来找玄奘,把一本书递到他手里,一句话也没说就走了。玄奘很惊奇,这老人他也认识,平时老人说话很少,玄奘也没有多想,等他翻开书一看,极为欢喜,一路跑着回到自己的禅房,翻开书如饥似渴地读起来。这是一本什么书让玄奘如此着迷呢?原来这是前辈法显所写的《佛国记》,这本书他早就听说,今天一见,能不高兴吗?

读着《佛国记》,他想起当年景法师给他讲过的法显的故事。

法显是东晋时人,十几岁就做了沙弥,二十岁受了具足戒后,在长安城的寺院中修行了几十年,在他六十岁的时候,一个伟大的计划开始实施,他决意要西行求经。

法显西行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当时佛教传入中国不久,许多经卷和律藏不全,人们时常会违背戒行,但找不出合适的律条来约束他们。于是,法显就萌生了西行的想法。法显与一个名叫道整的人十分投契,有时候,当谈到汉地律藏不全的问题,二人感受几乎相同,又谈到希望有一天能西去天竺取回真经的愿望时,二人更是一拍即合。

在法显西行前,有人告诉他说,西去的路途漫长而艰辛,不但有号称杀人魔窟的大沙漠,更有连鸟也难以飞过的雪山,你一个六十岁的老人,又何谈西行求法?听了这话,法显不为所动,而是加速了西行的准备。他和道整等一行五人,自长安出发,开始了漫长的西行征程。不久,他们到达甘肃的张掖,与另外五名西行的僧人会合,于是,十人结伴而行,继续西天之旅。

西行之路,步步艰难,等最终到达印度时,就只剩下法显和道整二人了,其他的人都在路途中遇险身亡。当他们踏上这片神圣土地的时候,所见所闻让他们大吃一惊,原来这里的僧人千百年来一直是口口相传,并无佛经可写,为了把这些存留在印度僧人腹中的律藏带回国内,法显不得不在摩诃衍僧寺暂时居住,一边学习天竺语,一边与这里的僧人进行密切的接触。十五年的时间很快过去了,异地的生活并没有改变法显当年西行的初衷,带着抄写好的《摩诃僧祗阿毗昙》以及《十诵律》等经卷,法显开始做着回国的准备。他去找道整,道整却说:“我若再回中国,只怕会像来时的其他八人一样,把一僵尸留在大沙漠或雪山了!”

道整的话也提醒了法显,他思索再三,选择了另一条回国的路途。

一年的秋天,法显在狮子国搭乘一条商船泛海东行,开始了他归国的征途。海上的航行的确别有一番风味,七十五岁的法显陶醉在绮丽的海上风光中。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天商船突遇风浪,眼看就要颠覆,偏偏商船上有一位排佛的外道,外道说,要想商船不沉没,必须要把这个比丘扔到海里去。商人们听信了这个外道的煽动,一些人一哄而上,就要将法显扔进大海。这些人的行为遭到另一位商人的反对,这位商人在国内时曾做过僧人的施主,施主用身体护住了法显,一边大声地说,大家都不要听信那人的妖言,法师为人天师范,和这场风浪没有一点关系。如果大家一定要把这位法师扔进海里,就请先把我杀了吧。法显对天默祷说,如果我带回去的是真正的大乘佛法,就请让这场灾难尽快过去吧。说也怪,过了一会儿,风浪果然渐渐地止了,于是商船继续向东航行。

在海上航行了九十多天,商船终于到达一个海岸,一踏上岸上的土地,当看到岸上的岩石上刻着“青山无恙”的汉字时,法显知道,已经是踏上青州(今山东青岛)的土地了。法显再也抑制不住自己,他扑到那块岩石上,顿时老泪纵横。想想十五年前他和道整等人从长安开始西行,途中五人而成十人,后来十人而成二人,现在就只剩下他一人回到国内,而此时他已是一个七十五岁的老人了。所幸的是,他所带回来的四十多卷律藏完好无缺。

法显所译的佛经,玄奘是很熟悉的,这本《佛国记》提醒了他,西行的道路是曲折艰险的。同时,法显的壮举也激励着他,他暗下决心,法显一个六十岁的老人都能西行取经,自己这么年青,有什么理由不去呢?

在长安城中,有一个术士,叫何弘达,这人断事很灵验,人们都很信服他。玄奘找到何弘达,把自己的心事说了,问何弘达自己此行是否能如愿取得真经。何弘达肯定地对他说:“法师此行一定能够成功。你好像是乘一匹又老又瘦的枣红马,马鞍子雕漆带铁……”听了何弘达一席话,玄奘更坚定了西去的决心。

八月里的一天,听说一个名叫孝达的僧人入京学《涅槃经》,正准备返回秦州去。玄奘打算与其同行。就在出发前一天的晚上,玄奘做了一个梦。他梦见大海中小须弥山,山上到处是宝物,极其美丽。他想登上山峰,只见眼前波涛汹涌,和须弥山之间隔着如开锅般的大海。他似乎是站在波涛之上,然而却没有船筏,他毫不畏惧,坚定地向山脚迈步。当他的双脚刚踩着海水的时候,一朵硕大的石莲花忽地从水中涌出,正好托住他的双足!他的另一只脚又迈步向前,脚一落,就又有莲花相托,他加快脚步,也还是步步莲花。回头再看,脚抬起的地方,莲花便不见了。步步生莲花,莲花托双足。他仰视山峰,陡峻难攀。他纵身腾跃,忽有旋风飒至,轻轻托着他升到山顶。往四面一望,平坦如镜,海天茫茫。

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秋,长安一带、关东、河南、陇右等沿边诸州,受到霜灾和雹灾的袭击,庄稼绝收,关中一带的饥民,甚至有卖儿卖女的情况发生。朝廷无力救灾,就发出榜文,让百姓“随丰就食”,所谓随丰就食,就是说哪里有粮食就往哪里去,于是路途上逃荒的人群络绎不绝。玄奘出发的这一天,正是人多的时候,这对玄奘来说是个大好的机会,他收拾好行囊,混在灾民的队伍里,出长安城,向西而去。

玄奘和同行的孝达一直来到秦州,秦州是孝达的目的地。当玄奘向孝达问起西行的路径时,孝达也一无所知。在孝达所在的寺院中住了一宿后,玄奘便随一队商人向兰州进发。

走过兰州,到九月初时,玄奘来到了凉州。凉州是河西的大都市,为唐朝西陲的国防重镇。从这里出发经张掖、酒泉等地直通西域,为中西交通的咽喉要道,各国商侣往来,凉州是必经之处。当时镇守凉州的,是新到任的都督李大亮。

同类推荐
  • 一口气读懂1000个文学常识

    一口气读懂1000个文学常识

    本书是一本从文学角度系统汇集中外文学常识的基础知识读物,阐述了各种文学类型的基本特点与历史演变,介绍了古今中外著名文学家与文学经典。
  • 吉尔尕朗河两岸

    吉尔尕朗河两岸

    本书以一条静静流淌在天山腹地伊犁大草原的吉尔尕朗河为背景,通过作者十年住居生活的亲身体验,以细腻浪漫的笔调和田园牧歌式的行吟,全景式的描绘了吉尔尕朗河两岸广阔的牧场、田园、林区、山脉等四季变幻的迷人风景,并对生活在此的游牧民族的独特文化、风俗、节庆、民歌等做了深入详实的了解与记录。全书充溢着作者对这片远离都市喧嚣的原生态土地上山川风物的热爱与眷恋,对现代工业文明弊端的清醒与重返健康田园生活的提倡,以及对生态文明的现状和现代人精神生活的关注与反思。
  • 浦东故事(一)

    浦东故事(一)

    浦东,我的故里,不是一首诗,不是一支歌,只是近代百多年来芸芸众生的生活截面:围堤煮盐,垦荒渔牧,作坊手工,酒肆茶楼。我太爷曾经将浦东喻为中国的肚脐,并预言,在上海浦东,人们不仅有传统的坚守,更可以有选择,在滔滔长江牵着的大上海、全中国和浩瀚大海那边的整个世界之间。
  • 证因亭

    证因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野鼠受难记

    野鼠受难记

    当代诗歌的进程中,70后诗人的出场,随之而来的迅猛崛起,确乎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料,不仅诗歌读者感到意外,而且诗歌界内部也感到意外。对有些诗人来讲,由于70后诗人的登台,原先似乎清晰可辨的当代诗歌发展的脉络变得模糊起来,甚至变得无从把握。原来设想的从始于1970年代的地下诗,延伸到朦胧诗,再转换到第三代诗歌,并进而扩展到后朦胧诗的这一当代诗歌的谱系,本来就在上世纪90年代的诗歌中遭遇了离析,但在诗歌史的评述上似乎还有折中的办法。而70后诗人的星火燎原,则彻底捻灭了人们对修复原先的当代诗歌谱系的动机和可能。
热门推荐
  • 君御君临

    君御君临

    光明,君御苍生。黑暗,君临天下。双君,永不完结。————————————————各位读者大大们!祝:家庭和美,生活如意,久伴双君于吉祥。我爱你们!嗯。。。最后真诚坚定的跪求:求打赏求收藏求票票。。。Orz
  • 子若宁便是晴

    子若宁便是晴

    几年前的惊鸿一瞥,令他忆起旧事。几年后的低沉音色,让她想起故人。几年间,百转千回,命运捉弄,究竟是上天的安排,还是有意的人为?她望着潺潺流水,喃喃,子若宁,便是晴。
  • 逐日追星

    逐日追星

    看了三糙一软的视频迷上了苏曼莎和令狐伤这对CP!忍不住来写一番,不喜勿喷哦QAQ范阳府前“那人好奇怪,这么大的雪都不打伞。”一名侍女疑惑着看着男子。"看呐,那不是逐月长老么?他怎么会在这?”另外名侍女惊讶的脱口而出。“瞎说什么呢,你看错了,逐月长老不是在高丽,怎么会出现在这里。”那名侍女打趣道。令狐伤眼中流露出罕见的情绪,似无奈又似哀戚。雪飘落在他的眉梢,衣襟,却不曾理会,一直看向安禄山的寝宫。那是他保护了那么多年的人,却终究未能护她,曼莎,这真的是你所愿吗?那一夜,大雪纷飞,路上的青石板下留下了一对对深嵌的足印……
  • 阴阳鬼美人

    阴阳鬼美人

    “龙爷爷,我想以男子之姿,出海历练…”“……为何?”“龙爷爷,身为穆达家族的叛徒之女,这么多年,想必我的资料早已在穆达家族的高层集齐了,化身为男子,也是多一层保障。此为其一,其二,我想若以男子之姿,也可避免……也可省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所以……”“罢了……只愿你受得住便可”她十二岁弑父,亲手夺走父亲的生命。当父亲的鲜血沾满她的手的那一刻,她的心,前所未有的冰冷而坚定。她想:日久不一定生情,但一定见人心。他,陪伴她熬过了那段最痛苦、最不堪的时光。使那抹无助的灵魂,不再孤独的徘徊,经他温柔的抚慰、治愈,强大!升华!绽放!
  • 王俊凯命中注定只爱你

    王俊凯命中注定只爱你

    在校园中,那个女孩很不起眼,长得很平凡,经过努力考上了中央音乐学院,就此改变了她的命运
  • 周礼

    周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浔紫烟

    天浔紫烟

    人生很短,但梦要够大够远。人生如梦,真的要好好做梦
  • 兮兮相许

    兮兮相许

    这是个菜鸟已蜕变,精英初长成的职场故事;这是个精明大高管算计青涩小萝莉的爱情故事。这是个少女努力面对,且心酸且温暖的励志故事。故事中有你,有我,有他,或本色,或浮夸,或多或少,或真或假。生活,有时可以选择,有时需要放弃。面对无法逃避的考验,有多少人仍然沉溺于不想长大的奢望?成长的路上,要走多久,才能学会隐忍和坚强?终究,勇气会赐予人力量,峰回路转之时,尘埃落定之际,谁的相思安慰着谁的彷徨?爱情,之与你我,是否都是最初渴望的模样?
  • 浪子剑神

    浪子剑神

    楚十三前生本是一个杀人越货的大混混,中人暗算身亡,灵魂附体重生,来到这颗未知星球上。因缘际会,他竟从此走上了一条修仙问道之路。前世因一个援交女而死,重生却仍是多情依旧。然而当一条长生路、回归地球的路就在眼前,他究竟该如何选择!一段轰轰烈烈的醒掌天下权,笑卧美人膝的剑神故事就此开始。
  • 花少与警花

    花少与警花

    吴尘—史上最强花少。吴尘升入大学,而他的目的,却是暗查这所大学中的犯罪与秘密,同时进入这所大学的还有貌美如花的女警和国际女刑警。班花、系花、校花、警花,看花你的眼!善与恶全在一念间......轻松,搞笑;美女,花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