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161000000011

第11章 佛看人生(2)

另外,我们对自己生存的世界也不太清楚:譬如宇宙有始无始?世界有边无边?在我们认识的事物中,何为虚妄?何为真实?生命与宇宙究竟是什么关系?我们简直一无所知,稀里糊涂地活着,我们能不痛苦吗?

错误观念是无知。由于我们缺乏透视宇宙人生真相的智慧,对宇宙人生就不能正确认识,颠倒黑白,产生许许多多的错误观念。而人们都是在自己观念指导下生活,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出现什么样的人生。比如有人不相信因果,否认善恶报应,这种人往往会抱着侥幸的心理,去做一些不法之事,可是一旦果报成熟,他的痛苦就来了。

有些人在无神论观念的指导下,以为人生应该及时享乐,当他们富裕的时候就尽情享受,乃至奢侈浪费。岂不知人生一世的福报是有定限的,就像银行存款一样,支出一元就会少一元,支出十元就少去十元;同样的,我们这一生福报是前生种下的,享受掉一分就缺少一分,如果尽情享受,福报完了,那你的未来生命只得在穷困潦倒中度过,或者短命而死。所以宋代法演禅师说:福不可以享受到尽头,假如福享受尽了,幸福和快乐的源泉就会枯竭。

迷信是无知。我们因为对宇宙人生缺乏认识就会产生各种迷信的行为。比如在信仰上迷信鬼神:以为山有山神,树有树神,打雷有雷神,刮风有风神,下雨有雨神,掌管学务有文昌帝,管辖农作事务有神农大帝,城隍土地,阎罗王等,仿佛世间上的一切都有神在控制着,人一生的吉凶祸福都由神安排。这种人就会把生命的幸福寄托在神的身上,一天到晚祭拜讨好神,求神问卜。可是,人的命运取决于自己的业力,由造作善恶业的不同,招感苦乐的结果,一个人要想拥有美好的未来,就得现在多造善业,倘若不造善业,只知一味地讨好神,相信神会给你幸福,会包庇你的罪恶行为,到时业果现前,依然要自食苦果。

有些人迷信算命。人们因为不了解因果道理,对自己的命运自然无法知道,这就希望通过算命看相来了解。但算命看相的准确度是要受算命先生心智修养,以及所依算命典籍的可靠性影响,倘若算得不准确,而你又十分相信他,岂不耽误你的事业和前途。况且人的命运并不是绝对固定的,我们的命运取决于善恶的业力,而业力又由心造。命是心造的,心自然能改变命运,所以迷信于算命也是不理智的。

有些人迷信看风水。比如盖一栋房子,就要先请地理先生来看看风水,然后选择吉日才能破土动工。地理先生如果说:这块地不能建,否则会对你的父母不利,你本来对这块地很喜欢,但又不愿让自己父母倒霉,担心真像地理先生所说的那样,这时你就会左右为难了。其实有很多公房、商品房修建的时候,何尝有看风水择吉日,居民能安居,开店铺生意不是照样很兴隆吗?

有人说以上这些我都不迷信,或者自我宣称我什么都不迷。可是我们要是仔细考察一下,大凡世人都是有所迷的:贪财的是财迷,贪色的是色迷,贪权的是权迷,爱看足球赛的是球迷,爱听唱歌的是歌迷,爱书法的是书法迷,爱画画的是画迷,总之,没有觉悟的众生,总是情有所钟,难免“迷信”二字。因为有所迷,就会有痛苦,君不见中国足球队屡屡挫败,给中国的足球迷带来了多少失望和伤心啊!

不良习惯是无知。在我们生命延续的过程中,习惯的势力始终在支配着,可以这么说,习惯控制着人生,习惯左右着我们的命运。因此,在人生中养成一种良好习惯,非常重要。可是我们因为无知的关系,总有这方面或那方面的不好习惯。比如有人喜欢铺张浪费,以此来炫耀自己的财富,结果不但折福,还会引来一些酒肉朋友。有人喜欢表现自己,以为通过这种举动可以取得别人对他的尊重,岂不知表现自己就是树立敌人,表现自己只能导致别人对你的反感。有人喜欢赌博,赌博的人大多从贪心出发,希望从别人那里赢到一些钱,可是一旦赌上瘾之后,就不能自己了。因为一个人在赌博场上,他倘若赢了钱,就会希望赢得更多,如果输了,他总想把本钱捞回来,或者还想赢一些,这样就没完没了地赌下去,直到倾家荡产,乃至最后杀人抢劫,犯罪而死。

吸毒是一种不良习惯。吸毒者刚开始时,往往抱着一种好奇的心理,当然也有一些人是由于空虚无聊,寻求刺激,也有人是在事业或情感挫折的情况下,为了逃避现实,追求片刻宁静才去吸毒的。然而这种暂时的满足,会带来无穷的后患,吸毒的人,当吸毒时感到兴奋,感到快乐,当他不吸时就会难过得不得了,他就要继续地吸下去。吸毒使人身体变形,吸毒使人无心于事业,吸毒使人家破人亡。

我们平常不肯把心闲下来,也是不良习惯。大凡世俗上的人有一个特点,不肯让自己的内心有一刻的清闲,一天到晚总要不停地忙着,他们除了正常有八小时工作,干家务,应酬人际关系外,如果还有多余时间,就会不停地去看电视、电影、找人聊天,从而养成一种习惯,只有在外境刺激下内心才得到充实,才得以平衡,倘若闲下来,无所事事时,就觉得空虚无聊。其实,这种充实是虚假的,是短暂的。真正的充实和快乐是来自内心的宁静,一个人如果拥有一颗宁静的内心,在任何情况下都会觉充实,根本不必要借助外境。

2.执着

由于无知,我们就会产生执着,佛教认为众生执着很严重,时时表现,处处表现,在经论中称遍计所执:遍是普遍,计是计度分别,就是对一切事物进行普遍分别。当然这种分别不会是正确的,因为它是建立在无知的基础上,是在错误观念指导下所产生的分别;所执是执着,在虚妄分别的基础上加以执着。对于这种执着,佛教将它归纳为两大类:

法执:对法的执着。说到法,我们通常都会理解为法律或法则,佛教所说的“法”,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世界上一切的一切,不论是精神的,物质的,有为的,无为的,善良的,丑恶的,清净的,染污的,无不可以称为法。

所以,法在佛教中的定义是,轨生物解,任持自性。轨生物解,是说作为一种法,它能使人了解它是什么;任持自性,是说法具有保持自身的体性,或者说拥有自身的特征。比如水以湿为自性,因为它拥有湿的特征,当我们看到水的时候,就知道它是水。又如火以暖为自性,因为它拥有暖的特征,当我们一接触到火的时候就知道它为火。所以,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无不可以称之曰“法”。

明白了法,再说法执。众生的法执非常普遍,比如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对名言概念产生执着,在名言概念中尤其对自己的名字执着得特别厉害。我们把名言概念都看成是实在的,当听到人家恭维赞叹我们几句,说你长得很漂亮,很有能力,你就会心花怒放;倘若听到人家诽谤你,骂你是驴子、王八,你就会难过死了。其实,语言只不过是一种符号,是人类约定俗成的,它与事实并不是一个东西,就像我们说火,不会烧嘴一样。可是众生遇痴,错误地把语言概念执着为真实,当你骂他为驴子时,他思想觉得自己仿佛就成为驴子了,因而火冒三丈,暴跳如雷,痛苦不堪了。

我们对身体也产生执着。在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是身体,一个人最关心的也是自己的身体,忙于为它吃,忙于为它穿,忙于为它住,忙于满足它的种种欲望:财欲、****、食欲、睡欲。人一生基本上都在追求满足欲望中度过,有的人甚至希望自己能长生不老,如古时秦始皇、汉武帝、唐玄宗等,都想尽办法地去乞求不老之药,希望自己永远不死。事实如何呢?他们都是要死的,因为世界上一切都是无常的。佛经上说:有生无不死,我们把身体执以为实在,希望长生不老,一旦死亡降临时,你的痛苦就来了。

我们也对身体的色相产生执着,尤其是女孩子,一天把许多时间用在打扮上,她们不停地沐浴、更换新衣服、涂脂、抹粉、画眉,变换发型,搞得全身细胞都不得安宁,她们以为这就干净了,这就美了。其实,人们的身体并不干净,正如佛经上所说的:九孔常流不净。我们的身体上的九个窟窿,不论是从上面窟窿流出,还是从下面窟窿流出的都是不干净。夏天到来时,一身汗水,三天不洗澡,就要臭秽不堪的。再说美貌也是暂时的,年老则色衰。所以,佛经让我们:观身不净,观身无常。而我们众生执身为净为常,以致引起许许多多的烦恼。

我们也执着财富为实在。世人有很多错误的观念:比如金钱万能,有钱就有一切,因此举世纷纷都在为钱,一切向钱看。当然,生活中不能没有钱,为了生存的需要,适当的财富也还是要有的,但有些人欲从财富的拥有中得到满足,得到快乐,他们有了财富之后,悭贪吝啬,不肯布施,甚至自己也舍不得使用。然而,世间无常,积聚的财富终必消散,一旦天灾人祸降临,或公司倒闭时,他的痛苦就来了。

我们也执着男女相。青年男女在接触中,男孩子的英俊、潇洒,女孩子的漂亮,都很容易博得异性的好感。比如男孩子看到漂亮的女孩子就会产生爱慕之心,于是就想尽办法地去追求她,思念她,如果得不到,就会有求不得苦;倘若得到了,而又不能时时在一起,就会有爱别离苦。男孩子在追求女孩子的时候,如果只注重漂亮的外表,忽略内在美,也不管性格上的差异,将来长期在一起生活时,必然会痛苦不堪的。同样的,女孩子假如迷惑于男孩子英俊的外表和虚假的言辞,而不重视他的德行,盲目地爱上他,将来她也是要吃亏的。男女之间假如彼此倾心爱慕,就希望永远地爱,可是世界是无常的,人的心念也是无常的,当无常到来时,痛苦随之就来了。

当然,众生的执着还有很多,比如我们执着地位实在,乃至我们把一切都看成很实在,可是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无常的、空的、虚妄不实的,因为我们的认识与事物真相相违背,这就造成了许许多多的痛苦。

我执:我,是主宰义,常一义,不变义。众生总觉得在我们生命中,有一个主宰,常一的自我,在主宰着我们的生命,因此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时时为我着想,一天到晚生活在强烈的自我中。这是我的,那是我的;我喜欢,我讨厌;对我有利,对我有害;尊重我,侮辱我……如果我们能用电脑来做个统计,我们一天不知道要说多少个“我”字。

因为我们有了“我”的观念,进而产生我执。通常我们会执名字为我,比如你走到外面去,听到或见到你的名字,以及一些与你名字有关系的议论的文字,你会特别关心,觉得这个名字就是我,赞叹这个名字就是赞叹我,毁谤这个名字也是毁谤我。其实,大家知道,名字是后天父母给取的,是个代号,且一个人有时会有很多个名字,怎么能说是我呢?执名字为我,为之忧喜,实在是很无谓的。

我们也会执身体为我,色身乃是四大的假合,何尝有我,我们却把他执以为我。因此,有人为自己色身长得丑陋感到自卑,有人为自己色身魁梧而自豪,有人为色身衰弱而忧愁,有人为色身强健而欢喜,世人终身都在为之奴役。难怪老子曰:“吾有大患,为吾有身,吾若无身,复有何患”。佛教也说:“身为苦本”。之所以这么认为,都是因为执身为我的缘故,由众生强烈的执身为我,才造成了人生的种种痛苦。

我们也执服装为我。当一个人穿上高级漂亮服装时,会觉得很神气,高人一等,倘若穿得破破烂烂,他就会自惭形秽,抬不起头。我们也执工作为我。有人因为自己位居高位而神采飞扬,觉得我与众不同,有人因为自己工作低贱而觉得不如人家。其实,工作、服装与我又有什么关系,而众生无知,妄执为我,才有了种种烦恼。

众生的执着千差万别,遍一切时,遍一切处,举要言之,不外乎我法二执,由此二执故不能正确认识世界。无我执我,无常执常,不净执净,苦执为乐,由于颠倒认识和执着,有执着就有牵挂,有执着就会去造业,有执着就有痛苦。

3.烦恼

如果说无知、执着是生命痛苦的根源,那是因为无知、执着会导致烦恼的出现。烦恼能引起生命的痛苦,烦恼本身就是痛苦。原因是烦恼为扰乱内心宁静的心理,它是我们生命里本来具足的,但它的产生与外在条件也有关系。众生之所以活得痛苦,就是因为他生命里拥有烦恼,一个生命只要存有烦恼,无论他走到哪里都不可能有真正的幸福。所以,烦恼是造成痛苦的直接原因。

那么,众生的烦恼究竟有哪些呢?佛经中称八万四千种烦恼,包括欲界烦恼、****烦恼和无色界烦恼。在三界之中不同的生命层次还有不同的烦恼,这些烦恼又归纳为根本烦恼六种,随烦恼二十种。根本烦恼是其它烦恼生起的根本,又是烦恼里最基本的,随烦恼是随根本烦恼生起,又是根本烦恼的分位。当然,这里不能一一介绍,只能把重要的几种提出来说说。

在根本烦恼中的第一种是贪心所。贪心是我们最常见的一种心理活动,贪是对自己喜欢的境界产生一种染着占有的心理。它的表现形式很多:如贪着自己的财物,以为是生命的资粮,是快乐的源泉,是生活的保障,是处世的资本,就会对财物表现出悭贪;如染着于自己的地位,以为高人一等,就会表现出骄慢自大;如贪着别人的地位或别人的财物,就会表现出谤曲的心理,想尽办法的去讨好他人、奉承他人,乃至欺骗他人,然后达到谋取他人地位,或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

同类推荐
  • 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

    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

    本书根据梵文、巴利文文献和汉译佛经,系统研究了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创教教过程及原始佛教思想。本书内容丰富,言简意赅,于1995年出版后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故重新排版,以飨读者。
  • 修得慈悲心,福报自然来

    修得慈悲心,福报自然来

    何谓慈悲?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与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拔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慈悲是一切德行的根源,慈悲是无量智慧,慈悲是大爱。能感知一切众生的痛苦,能善待一切众生,并有想帮一切众生摆脱痛苦的心,就是慈悲心。慈悲心包括放下执著心、保持正心、宽容心、随缘心等。本书共分八篇,以佛学思想为核心,分别从善念、放下、静心、做事、宽容、智慧、平常心、随缘八个方面,讲解了慈悲给我们带来的福报以及怎样修得慈悲心。书中还有“佛陀格言”、“禅机妙语”、“佛家典籍”、“佛心故事”等版块内容,使读者能更好地了解和感悟佛法。我佛慈悲。慈悲即佛。佛即慈悲。
  • 仓央嘉措:我是凡尘最美的莲花

    仓央嘉措:我是凡尘最美的莲花

    《仓央嘉措:我是凡尘最美的莲花》内容简介:我生于莲花净地,门隅,藏语里称“白隅吉莫郡”,意为“隐藏的乐园”。藏历火牛年(公元1697年)我被确认为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的“转世灵童”,同年十月,于拉萨布达拉宫举行坐床典礼,成为六世达赖喇嘛——罗桑仁钦·仓央嘉措。“勘破、放下、自在”,此为人生悟道的三个阶段。然我穷其一生,也未必参透。转眼几度春秋,当我回望那一世,三百年的红尘轮回,不过我一人而已。有人踏浪而来,有人乘风而去,几多风尘不朽,我就在这里。而我爱的人,便也随我留驻在时间的长河里。
  • 古兰经概述

    古兰经概述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已经一千多年了,从过去到现在,真正懂得伊斯兰教的人力数不多。正是这个缘故,伊斯兰教在解放前曾长期遭到一些教外人的误解和歧视,甚至还引起过多次惨痛的流血教案。
  • 钟吕丹道修炼入门

    钟吕丹道修炼入门

    钟吕丹道修炼入门是一本系统阐述有若千年法脉传承的钟吕丹道实修入门的专著。全书秉承师传风格,体现真修实炼。书中介绍了钟吕丹道的渊源和传承,论述了悟道心法和入门体系,详解了核心功法和辅助功法,方便读者理解和研习丹道养生。
热门推荐
  • 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敢于打开心灵之门

    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敢于打开心灵之门

    在这套丛书里,我们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专门选择了一些特殊的故事,分别对他们在这一时期将会遭遇的情感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交友问题以及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和讲解,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以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 废材大少重生逆袭:大少求放过

    废材大少重生逆袭:大少求放过

    《废材大少重生逆袭:大少求放过》废材一朝重生,虐后妈,踩亲爹,斗渣哥。幸好还有爷爷是疼本少的。“来啊”大少站在顶峰,傲视群雄,准备迎娶自家媳妇,却半路被老婆的桃花拦截了?抢本大少的迎亲花轿?杀!片甲不留!“敢妄想我老婆的,不是死了,就是成灰了!”知道自家媳妇来头不一般之后啊---“老婆大人,喝水吗?”“老婆大人,吃饭啦。”“老婆大人,我喜欢上了一个人,那个人,在我眼前是小豹子在别人眼里是天神,在我怀里是块玉在我心里是个宝。”“……”“我媳妇儿风不能吹阳不能晒,只能被我保护起来。毕竟我的心是你的,谁都抢不走。”
  • 婚途末路:总裁老公太危险

    婚途末路:总裁老公太危险

    那年春寒,她被陌生男人蒙住眼睛,绑在阴冷地下室。数月后,丈夫找到她,看着她隆起的肚子,厌恶地问:“那个男人是谁?”容城第一家族蔺家大少蔺瑾谦坐拥亿万资产,却吃斋念佛,无人知道他隐婚多年,都说蔺先生心里住着一个女人,岁月深埋,无可取代。穆黎不禁冷笑,时隔五年,她依然忘不了分娩那天,蔺先生抱了一个女婴对她说:“是个死婴,正好,也省了我亲手掐死这个孽种。”为了完成母亲遗愿,她不得不重回婚姻的坟墓,却发现他身边多了一个可爱粉嫩的女孩儿。那小姑娘一见到她便伸手要抱抱,“妈妈,你来看我了?”蔺瑾谦却说:“她不是你妈妈,你会有新的妈妈。”一场绑架揭开了真相,过往千疮百孔,不忍直视……
  • 无上道主

    无上道主

    废物慕容辰东,被人打成重伤,但是意外的激活了前世的记忆原来慕容辰东的前世乃是无上道主级别的人物,只是不知晓为何陨落带着这个一生之中最大的谜团,修练着前世的功法,踏进九重天势必查清真相……同时不知多少美女、仙女、御姐、萝莉、纷纷向慕容辰东投怀送抱
  • EXO之你是我的折翼撒旦

    EXO之你是我的折翼撒旦

    鹿晗,“女人,你砸坏了我的车,赔偿费不多,就用你这辈子,下辈子,下下辈子来偿还吧!”朴灿烈,“在你眼里,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我不知道,但是请记住,我是自私的,因为,这一辈子,你只能是我朴灿烈一个人的女人!”吴世勋,“我讨厌所有人,我漠视一切微不足道的人,可是当我开始讨厌你的时候,我才知道,笨蛋,我喜欢上你了。”吴亦凡,“第一次见你,你竟然不知道我是谁,本想玩玩你,倒没想到把我自己给玩进去了。但是你知不知道,我愿意为了你,放弃我一切的荣誉,却只为了得到你。”边伯贤,“我很高兴有你这样的一个同桌,因为你教会了我很多,但是我现在后悔有了你这样的一个同桌,因为你,我才尝到了后悔的滋味。”撒旦,坠落在人间的天使,黑暗,便是他唯一的归宿。夜晚,风声撩起那寂静的深海,无人会懂他的孤独,他也不需要别人去懂。都说恶魔没有眼泪,可是那样一个高傲的他,又怎会轻易在你面前落泪,只不过你不知道罢了。可是,撒旦却折断了自己的羽翼,只为换回你,那尘封已久的泪滴。
  • 愿,安好

    愿,安好

    我想一直跟着你,在你身边做那个长不大的孩子,拥有你无尽的爱。如今对你,也只能是思念和悲伤。若分离已注定,唯愿你安好!
  • 唐宋词的魅力:基于古典诗词曲之比较研究

    唐宋词的魅力:基于古典诗词曲之比较研究

    以唐宋词为审美观照,从中国古典诗、词、曲中选取大量的名篇佳作,通过比较研究,着重论述了唐宋词人的创作心态、审美情趣和个性特征,深入探析优秀词作的内容题材、情感基调、艺术境界、语言风格,以及词坛上出现的不同于诗、文领域的奇特现象和词体的演变过程,是唐宋词研究的一部力作。在研究过程中,作者把社会学、文化学、美学、文学理论与创作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结合宏观考察与微观探索,揭示了唐宋词独有的艺术特征和美感特质。
  • 冤冤相“煲”

    冤冤相“煲”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我在追你。“不好意思,莫先生,”乔雪桐睁着她那双明亮动人的大眼睛,羞怯一笑,“我是色盲。”《诗经》曰栽桐引凤,而她这棵雪中的梧桐,却引来了一个变态!
  • 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外传

    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外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站在巨人肩上-从摩尔根谈遗传基因

    站在巨人肩上-从摩尔根谈遗传基因

    本套《站在巨人肩上》丛书,共30本,每本以学科发展状况为主脉,穿插为此学科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一些杰出科学家的动人事迹,旨在从文化角度阐述科学,突出其中的科学内核和人文理念,增强读者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