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1月底,参加罢工的海员已达1万多人。由于罢工海员纷纷离港回到广州,香港与外地的航运几乎完全断绝,港内食品渐乏,物价上涨,引起资方与香港当局的恐慌。港局派人劝告复工无效,于1月16日宣布戒严,并于17日发出资方提出的加薪条件。因此条件与海员的要求相距甚远,工会未予接受。此后,港局派人到上海、菲律宾;印度等地招募新工人,企图以此瓦解罢工。海员工会闻讯后,即向各地工会发出通电,请求制止新工人来港,同时说服经汕头来港的部分新工人返回,最终挫败了港局的阴谋。
1月27日,香港运输工人在海员工会的联络下举行同盟罢工,引起港局的进一步恐慌。2月1日,港局以运动他人罢工等罪名宣布海员工会为非法团体,同时封闭运输工人的海陆理货工会、同德工会、集贤工会等。随后,港局一面派出大批军警以“保护”为名监押运输工人工作,一面以增加工资和供给午餐等诱使已罢工的运输工人复工,但仍阻止不了运输工人罢工。于是,港局又商请华工总会协同广州基督教青年会,及中国航业、东华医院绅商集团等出面调停。2月7日,海员罢工办事处在广州举行海员大会,讨论谈判对策,决定以先恢复海员工会为谈判前提,并通过了九项解决罢工的条件和办法。2月15日,苏兆征、翟汉奇等四名代表赴港参加调停谈判。由于港局拒绝恢复海员工会,谈判没有结果。
2月27日,香港邮局、银行、酒店、茶居、造船、电车、报馆、面包店、牛奶房等各业工人加入同情罢工行列。到3月初,全港罢工人数达到10万以上。同时,国内许多地区铁路及地方工会、南洋港口的华工华侨分别以罢工、捐款、通电等方式支持海员与运输工人的罢工。香港当局在所有办法用尽后,不得不于3月2日派出沙面英领和副华民政务司到广州,要求广州政府出面调停,并答应以海员工会提出的九项条件作谈判的基础。
3月4日,英国武装军警向离港回穗的工人开枪,造成死三人、伤八人的沙田惨案。同一天,林伟民等四名海员代表同广东政府代表陆敬科、美国总领事代表詹美逊、外国船主代表、中国船主代表等组成公断处,在香港大会堂举行谈判。3月5日,双方达成协议。协议除包括恢复海员工会等各项内容外,还增加了抚恤沙田惨案死难者家属的条款。3月6日,港局下令取消封闭海员工会的命令。3月8日,谈判协议正式签字。至此,坚持56,天的香港海员大罢工以工人取得重大胜利而结束。
1月13日 北京银行公会召集与盐余有债权关系的银行、银号,组成盐余借款联合团,决定不再承受北京政府以盐余作抵押的借款,并请北京政府不得再以盐余向中外各银号及无论何处抵借款项,或充担保,同时决定与财政部商筹按月拨还盐余旧欠。
《先驱》半月刊出版
1月15日 《先驱》半月刊出版 本刊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机关刊物,是在社会主义青年团一度解散,又重新恢复后不久创办的。最初三期由北京地方团组织出版,后因军阀查禁,转由上海临时中央局出版。该刊的发刊词申明其发刊宗旨为:努力唤醒国民的自觉,打破因袭、奴性、偷惰和依赖的习惯,代之以反抗的创造精神;努力研究中国客观的实际情形而求得一最合宜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刊物的主要撰稿人有施存统、陈独秀、蔡和森、刘仁静等。该刊各期的内容有:宣传马克思主义及列宁关于殖民地问题的理论,报道苏俄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状况,译载关于少年共产国际和各国青年运动的材料,批判基尔特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思潮,讨论青年团的建设与青年运动问题等等,并先后出版非基督教学生同盟、国际青年共产运动、五一纪念、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人会、国际少年日纪念、少年国际大会等专号。1923年8月15日该刊出至第25号后停刊。
上海社会主义研究会、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科学讨论会、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新文化研究社等团体,在宁波同乡会举行纪念李卜克内西大会,参加者约500余人。
黄爱、庞人铨被害
1月17日 黄爱、庞人铨被害 黄爱,字正品,号建中,湖南常德人,1897年出生。1919年春考入天津高等工业学校,在那里参加了学界反帝爱国运动。1920年在北京参加工读互助团,后到上海《新青年》杂志社做缮写校对工作,同年6月回湖南从事工人运动,是湖南劳工会的发起者和领导人。庞人铨,字受淳,号龙庵,湖南湘潭人,1898年出生。五四时期在湖南参加过驱逐张敬尧的斗争。1920年与黄爱共同组织湖南劳工会女子新剧组,任《劳工周刊》出版主任和主编。黄爱与庞人铨从1920年起领导湖南第一纱厂的工人运动,并先后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本月13日,长沙第一纱厂工人因向厂方要求年终奖金和双薪遭到拒绝,举行罢工。赵恒惕派兵镇压。黄爱和庞人铨以湖南劳工会名义支持罢工,在与厂方资本家谈判时被逮捕,本日凌晨被杀害于长沙浏阳门外。
作为中国现代工人运动中最早牺牲的烈士,黄爱和庞人铨的死在全国各地引起很大反响。2月1日,湖南劳工会旅沪会员52人联名致函赵恒惕,提出立即恢复湖南劳工会,准许《劳工周刊》继续出版,立即释放被捕工人,为黄爱、庞人铨铸造铜像,抚恤黄、庞家属等要求,同时,发表致湖南全省工人书和致全国工人书,为黄、庞呼冤。2月12日,该会发行《劳工周刊》黄、庞被杀特刊纪念号。与此同时,唐山职工会、湖南旅沪自治联合策进会、湘西旅沪自治策进会、中华全国电器工界联合会等,先后通电谴责赵恒惕。湖南、武汉、上海、天津、广州等地先后举行追悼会。****北京地委机关报《工人周刊》从第28号起到第31号(1922年2月5日至26日)连续刊登悼念黄、庞,揭露赵恒惕的文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于1922年3月发表《为黄、庞被害事对中国无产阶级宣言》。天津工人2月26日为黄、庞被害散发了题为“救命”的传单。汉口湖南劳工会支部发行纪念黄、庞的刊物《血祭》。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北京《晨报副刊》先后刊登《黄、庞惨死与湖南省宪》、《黄、庞流血记》等文章。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等先后发表纪念黄、庞的文章。1922年5月在广州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通过每年1月17日纪念黄、庞的决议。当时在法国留学的******为悼念黄、庞,写下这样的诗句:“壮烈的死,苟且的生。贪生怕死,何如重死轻生……没有耕耘,哪有收获?没播革命的种子,却盼共产花开……天下哪有这类便宜事?坐着谈,何如起来行……飞向光明,尽由着你!举起那黑铁的锄儿,开辟那未耕耘的土地;种子撒在人间,血儿滴在地上。”
各地举行筹款赎买胶济铁路活动中日代表在华盛顿关于胶济铁路赎回是否向日本借款的争执开始以来,一些民间团体呼吁北京政府备款赎路,北京政府则提出由国民和一些民间团体自行筹款赎路的主张。
本月14日,交通部通电提议将赎回胶济铁路所需款项2700万元,由国民以商股形式筹集,赎回后,将该路归为民业,“由人民自行管理”。
本日,全国商教联合会联合京师总商会、京师农会、北京教育会、全国报界联合会、全国学生联合会共同组织的救国赎路集金会召开成立大会。
22日,天津成立国民赎路集金会。
23日,北京学界成立赎路集金会,推蔡元培、王家驹为会长,谭熙鸿、郑锦、祝椿年、李大钊、顾兆麟、马寅初分任总务、宣传、交际等职。
2月1日,华盛顿华侨总商会通电主张由商会、学生会发起组织赎路救亡会举行募款。随后,北京国民外交联合会等27个团体提出筹款赎路方案:(一)纯由国民自动筹款赎路。(二)以增加关税的一部分为赎路之用。(三)提取铁路存款一部分为赎路之用。
2月4日,北京学界开赎路集金会,议定分电京内外认募,当场认募者达2000余人。
同日,天津总商会发起中华国民收路自办集金会。在此期间,山东督军田中玉宣布山东省将担负赎路金300万元,赣督陈光远宣布江西省认募200万元赎路款项,皖督张文生通电认募100万元,赵恒惕认募40万元。同时,驻防山东的陆军第五师师长郑世琦等致电北京政府请求明令胶济路永为民办。齐燮元等通电请北京政府明令路款民筹,规定股款总额,明定以收国库券为股款用途,明确股款的存储办法,确定保息之款,速定筹款机关等事项。北京政府交通部于2月14日通电重申胶济铁路归为民办,说该案已经国务会议讨论通过。
在举国倡和筹款赎路的同时,也有人提出胶济铁路应无偿收回,而不应用钱去买回。如2月16日,国会议员吕志尹等人通电说,日本与中国同为对德宣战国家,山东为中国领土,且于胶济铁路敷设契约申明白规定不许第三国干涉,怎么会有对日本占领的铁路与海关盐田进行赔偿的道理?上海东吴大学、南洋大学学生也提出同样质问。
2月23日,总统徐世昌发布大总统令,说胶济铁路应由人民筹款赎回,即定为人民所有的铁路,永属民业;各地筹款于指定银行专储,不得随便挪用。3月17口,北京政府外交、内务、财政、农商、交通五部共同规定胶济铁路为民有铁路办法大纲,共14条,主要内容为:胶济路干、支各线及附属产业,由人民集股收回,永为民有;各省区款收齐后立即召集股东会,组织公司;俟公司路款交清,全路赎回后,即由公司接管该路,归交通部监督。至7月,北京******又决定北京与各省官吏月俸在百元以上者,在二年内每月提取2%以集资赎路。1923年2月1日,胶济铁路由日方移交中方人员接管,到3月29日,所有遗留问题全部解决。
1月18日 中日华盛顿解决山东问题谈判议决淄川、坊子、金岭镇三处矿产移归中国,青烟、青沪海底电线和青岛、济南两地电台归还中国。
中英交涉西藏问题
1月19日 中英交涉西藏问题 英国驻北京公使奉命赴北京政府外交部,要求尽快与中国方面交涉西藏问题。本日,外交部答复英使,中国对西藏问题所持原则是:否认以1913年至1914年中英藏召开的西拉姆会议上英藏私行签订的<;西拉姆条约>;》;照1916年中国提出的方案进行讨论;西藏完全为中国领土,其界址不得更动;西藏的外交由中央主持;中国对西藏交通、内政有自主之权;亚东、江孜两地关税款应由中国派人监视征收;藏边乱事应由中国自行派人肃清;中国应在西藏驻兵设警;驻藏中国大员有管辖全藏内政之权;西藏得派代表会同中英两国代表讨论解决藏事方法。随后,英使转呈英国外交大臣向北京政府所提的条件:(一)西藏外交完全自主。(二)英国得修藏印铁路。(三)赦免********运动诸人,不究其罪。(四)西藏内政完全自主。
北京政府答复:第一条应改为西藏外交由中国主持;第二条藏印铁路应由中印合办;第三条可以同意,但西藏亦须释放所拘押的华人华商;第四条西藏内政可以自治,但须受驻藏大员的监督。双方交涉陷入僵局。
1月20日 华盛顿会议英国代表贝尔福提出解决中日胶济铁路问题调停方案:由中国政府发行债券3000万元,15年赎回该路;5年后,如有现款,可以提前赎回;在未赎回期间,仿照津浦等铁路成规,用中国人当局长,日本人为工程师、会计师。贝尔福和休士一同劝说中国代表接受此方案,被拒绝。休士又请美国总统哈定出面劝说。30日,中国代表在请示北京政府获准后,接受了该方案。
华盛顿会议远东问题总委员会通过中国军备缩减案,要求中国政府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陆军数量和军费。
中国代表参加莫斯科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大会
1月21日 中国代表参加莫斯科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大会 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召开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亦称远东劳动人民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青年团、国民党、中国社会党、无政府主义者,以及工人、农民、学生、妇女代表和新闻记者张国焘、任弼时、俞秀松、王尽美、邓恩铭、高君宇、张秋白、江亢虎、黄凌霜、王乐平、王翔千、于树德、柯庆施、林育南、萧劲光、邓培、瞿秋白等30多人参加了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朝鲜、日本、蒙古及远东其他国家代表。这次会议是在列宁的指导下,为对抗华盛顿会议召开的。共产国际东方部主任萨法洛夫根据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的精神,作题为《共产党人在民族殖民地问题上的立场及其与民族革命政党的合作》的报告,指出:对于资产阶级的民族运动,只要它是向帝国主义压迫作战的,共产党员就应该支持和援助,而对于求助于帝国主义者或国际帝国主义的一切倾向和团体,则必须迎头痛击。
会议期间,列宁接见****代表张国焘、邓培和国民党代表张秋白,询问国民党和共产党能否合作的问题。会议共进行17天,于2月2日在列宁格勒(现彼得堡)举行闭幕式。这次会议对于中国共产党制定民主革命纲领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思想,并对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起到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