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军界在衡州(衡阳)举行排长以上军官会议
4月1日 湖南军界在衡州(衡阳)举行排长以上军官会议 以投票的方式决定对南北的倾向,结果赞成倾向南方者145票,赞成倾向北方者16票,赞成中立不准南北军假道者47票。14日,湘军又在衡州开会,议决拥护孙中山北伐,举谭延闿为湘军北伐总司令,驱逐政学系、研究系人物,设立委员会执掌湖南省军政。
北京政府农商部成立鲁案林矿委员会。
4月3日 黔军旅长袁祖铭在吴佩孚的帮助下,上月自湘西人黔,占领青溪、铜仁等地,本日占领贵阳,驱逐黔军总司令卢焘,推刘显世为贵州总司令。刘于21日通电就职。
4月4日 十一省直系领导人在洛阳以给吴佩孚祝寿为名,商讨对奉作战计划。
世界基督教学生同盟会在北京清华学校举行第十一届大会
世界基督教学生同盟会在北京清华学校举行第十一届大会 出席会议的外国代表有140余人,中国各省区及蒙古代表400余人。会议提出的主要议题有:南非问题,英国实业与帝制问题,澳大利亚救灾问题,瑞典学界与劳工问题,中国平民教育问题,加拿大农业与教育问题等。
广州金融业罢市
4月6日 广州金融业罢市 广州钱庄、银楼、私立银行等因纸币印制过多,不肯按原价兑换。各工团成立尊重纸币办事处,并派纠察队调查,致使金融商恐慌,以罢市作为抗议。经省政府疏通,撤消工团纠察队,发出金融业保护令,又募集1000万元作为发行纸币的担保,各金融商家于本月11日恢复营业。
4月8日 颜惠庆辞去暂兼代国务总理职务,齐耀珊辞去兼署教育总长职务,由旧交通系骨干,曾担任财政总长的周自齐代理教育总长兼国务总理。
北京政府外交部筹设太平洋会议善后委员会,准备研究华盛顿会议议决的有关中国各问题,预筹解决办法。19日,徐世昌任命汪大燮、孙宝琦为该会副会长。5月2日,特派王正廷、梁如浩、施肇基、顾维钧、王宠惠、林长民、张国淦、张耀曾为理事。
4月9日 长辛店铁路工人俱乐部发起京汉铁路全路代表大会,筹备成立全路总工会。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发出通告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发出通告 将于5月1日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纪念五一节,联络全国劳动界感情,并讨论改良工人生活等问题。
4月10日 吴佩孚提取京汉路收入款项328万元。北京政府交通部令京汉铁路局长赵继贤阻止。
4月11日 京汉路石家庄以南,遂平以北的运输,因吴佩孚调兵而中断。
4月12日 南通、靖江、太仓、常熟、崇明等县组织长江下游治江会,今日在上海召开成立会,通过组织大纲,并议决咨请省长缓筑南夹坝。
陈炯明调动军队,企图阻止北伐军回师广州。
4月13日 北京政府外交部与苏俄代表巴伊开斯商定恢复伊尔库茨克领事馆。
4月14日 由聂云台担任总经理,拥有资本200万元,纱锭4.5万枚的上海大中华纱厂开业。
4月15日 广州互助社、总工会、女界联合会等组织示威游行,要求实行普遍选举。
4月16日 全国银行公会在杭州举行联合大会,讨论救济国家财政、维持社会经济、维护公债办法等事项。
驻华公使团近以奉直将有军事冲突,根据《辛丑条约》组织海陆联合军,分驻京、津、奉、浦等处。
上海日华纱厂罢工
4月17日 上海日华纱厂罢工 上月29日,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干事李启汉的帮助下,建立上海纺织工会浦东分会。本月6日,该工会代表日华纱厂全体工人写信给资本家,要求增工资二成,限五日内答复。9日,资本家一面答复工会说因物价腾贵,不能满足要求,一面暗中勾通警察局,企图镇压工人,取消工会。12日,工会再次给资本家写信重提增加工资要求,仍未获满意答复,于是工人于本日举行罢工。17日,资方同工人谈判。工人除重复增加工资的要求外,又提出罢工期间工资照发、每年加薪一次、承认团体交涉等条件,被拒绝。随后,工人致函日本资本家,说如不承认所提出的条件,请允许另谋生计,但限厂方三日内算还男女工人所有“存工”。此项要求令厂方非常恐慌,担心谈判陷入僵局,给纱厂造成更大损失。4月25日,该厂大班出面,大体答应工人提出的全部要求,双方签订五项协议,工人26日复工。纱厂资本家待工人复工稳定下来之后,不但不履行先前答应的条件,还蓄意报复,暗中破坏工会,无故开除工人。当工会根据协议中“不得无故停歇工人”的条款向厂方交涉时,厂方竟污蔑工人胡闹,随即将工厂关闭,不许工人人厂。警察署也威胁工人,不准以工会名义活动。工人于5月20日再次宣布罢工,向厂方提出承认组织工会,撤换殴辱工人的日本监工,赔偿停工损失等六项要求。5月X日,日本资本家亲赴警署要求解散工会,查办为首工人。
警署出面要求工人复工,并查禁工会,捕去工会代表张益章等人。工人们拒不屈服,亦不受诱惑。与此同时,劳动组合书记部发动上海各工会和各界团体支持纱厂罢工。最后,警署撑不住舆论压力,释放了所捕工人,并表示充当调停。经几次谈判,资本家被迫再次做出让步,双方达成下列协议:(一)承认第一次罢工时所签条约。(二)工人要求撤换的日人监工山内听其自动辞职。(三)工人罢工期间发给两日工资。(四)经纱车间女工工作满一年半,照熟手论件计算工资。(五)拘押警厅各人宣布无罪。(六)代表张益章辞退厂内职务,发薪水三个月。至此,历时16天的第二次罢工以工人取得部分胜利而结束。6月5日,全厂复工。
北京政府外交部因各国有反对中国收回中东路的提议,特照会使团,申明“中东路主权,原属中国,俄国不过有一部分关系,第三者不应过问”。
张作霖向北京政府财政部索饷200万,财政部向正金银行借款50万交付。
张謇等致电卢永祥、齐燮元,请求勿使江浙卷入即将爆发的直奉战争。
4月18日 驻北京第十三、第一、第九师因直奉关系紧张,组织同盟,推王怀庆为总司令,对直奉守中立。
4月25日 北京政府海军部司令蒋拯通电反对奉军入关。
直奉战争爆发
4月29日 直奉战争爆发 直皖战争后,围绕北京政府的权力分配,直奉之间的矛盾逐渐突出,本年初张作霖与吴佩孚之间就梁士诒内阁去留的争执,使矛盾更加激化。上月底到本月初,两方主要军事首领分别在奉天、洛阳集会,商讨出兵作战问题。从本月9日起,奉军以保卫近畿治安为名,陆续向关内运兵,驻扎军粮城、马厂、通州等处,号为“镇威军”,设大本营于军粮城。全军12万人,分两路六个梯队,东路三个梯队,分别以张作相、张学良、李景林为队长;西路三个梯队分别以张景惠、邹芬、郑殿升为队长。10日,曹锟向张作霖表示愿为张、吴调停。张作霖电复曹锟,请将不久前直隶省长曹锐访奉天时与其商妥的若干事项以曹、张联名的形式发表一份通电,电文内容为:(一)请元首颁令,军人不得干涉中央政治。(二)请责令吴佩孚回两湖巡阅使本任。(三)允梁士诒、叶恭绰、张弧自动销假。张作霖的复电使直系军官大为恼火,既愤恨张作霖狂妄,亦恼怒曹锐语失检束,为直系丢了面子,曹锐因此不久后辞职,众军官则在曹锟召集的会议上一致表示听从吴佩孚指挥,坚决拒奉。此后,直系加紧调兵遣将,决定将津浦线北段直军撤至京汉路,以近畿琉璃河、高碑店一带为第一防区,保定至顺德为第二防区,郑州、洛阳为大本营;以曹锟、王承斌为北路正副司令,吴佩孚为南路司令;同时与江苏联络,不使皖系军队与奉军连接。19日,吴佩孚调集六个师另六个混成旅共10万余人,分东、西两路防御天津与京、保;以张国熔为东路司令,王承斌为西路司令,设指挥部于保定;又命冯玉祥为陇海路方面司令。
正当直奉双方剑拔弩张之时,北洋军阀元老王土珍邀请前奉天都督张锡鎏、曾任东三省总督的赵尔巽,以及王占元、孟恩远、张绍曾等,致电曹锟、张作霖,劝其在天津会晤,消除隔阂。同时,浙江督军卢永祥发出类似劝告,总统徐世昌亦下令双方撤回原防,但均无效果。自21日起,双方军队开始局部接触小战。本日,大战正式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