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163700000014

第14章 并称二圣(1)

按照阴阳家的传统观点,皇帝主阳,皇后主阴。皇帝与皇后,如同日与月,阳与阴,各有所主守。具体说来,就是皇帝主管外廷,处理军国等大事;皇后则是主持内廷,料理后宫中的事务。二者分工明确,庖丁不能代俎。但是由于当时的一些特殊情况,武后却打开了宫闱之门,渐渐地走上了政治舞台,从参与朝政逐渐发展成为决断朝政的“宫中二圣”,与高宗平起平坐,一起处理国家大事了。

武后得以参与朝政既有其客观原因,更有其主观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首先唐高宗患病,这是武后得以参与朝政韵一个客观原因。从公元660年十月开始,高宗龙体欠安,给武后的参政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史书记载说:

冬,十月,上初苦风眩头重,目不能视,百司奏事,上或使皇后决之。后性明敏,涉措文史。处事皆称旨。由是始委以政事,权与人主侔矣。

这就足说,从公元660年冬天开始,因为高宗有病,有时让武后参决政事。而武后处事还非常符合高宗的旨意。

唐高宗所患的病,“风眩头重,目不能视”,是一种难以根治、易于复发的慢性病,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头痛脑热的小病。一旦病情发作,则头晕目眩,什么东西也不能看,这对于日理万机的大唐天子来说,的确是不可言状的痛苦和困难。

唐高宗的风眩病经常复发,而且有时还染上其它疾病。今据《通鉴》一书的记载,从公元660年至公元683年驾崩,在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就有数次之多。如:

公元663年十一月,因忠风痹,高宗不能料理政事,诏令太子“每五日于光顺门内视诸司奏事,其事之小者,皆委太子决之”。

公元667年九月,高宗因久病不愈,命太子李弘监国,代理军国大政。

公元673年九月,唐高宗又患了疟疾,不能治理朝政,“令太子于延福殿受诸司启事”。

公元675年四月,唐高宗“苦风眩甚”,议使武后摄知国政,经中书侍郎郝处俊劝说而止。五月,太子李弘猝死于合璧宫。六月,高宗曾下诏说:“朕方欲神位皇太子,而疾遽不起,宜申往命,加以尊名,可谥为孝敬皇帝。”可见,这时深受风眩病所苦的高宗已难以料理国事,欲按照传统让位于太子,可他却又病得厉害,甚至卧床不起,故未能遂愿。

公元681年七月,唐高宗因病“服饵”,不能上朝理政,“令太子监国”。

由于高宗晚年多病,使他痛苦不堪,不能处理政事,因此想或让武后摄知国政,或命皇太子监国,这成为武后得以参与朝政的一个十分有利的客观条件。

其次,当时的太子年幼,也患有疾病,虽奉命监国,但并无力治理国政。公元660年,唐高宗“初苦风眩头重,目不能视”。这年,皇太子李弘年仅九岁,只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少儿,根本不懂什么军国大事,更谈不上什么治理国政了。所以“百司奏事,上或使皇后决之”。到了公元663年十一月,高宗因风痹甚苦,令皇太了每隔五日即于光顺门料理诸司奏事,小事皆让太子处理。诏令虽这么说,但时年仅十二岁的少儿既非神童,自然也无能力处理复杂的诸司奏事。所以太子年少无知,是武后得以参与朝政的第二个有利条件。再从武后本人的主观条件来说,她所具有的聪明才智也完全具备参与朝政的条件。武后时年三十七岁,年富力强,早年涉猎文史,通古达今,熟谙国家的兴衰治乱。而且在宫中已生活了近二十年之久,过去做唐太宗的才人时,得以聆听了太宗君臣论治,教益良多,对宫中情况了如指掌。在同高宗废立皇后的斗争中黜陟大臣,对朝政也较熟悉。再加上她秉性聪敏,办事果断,在开始料理朝政时,即“处理皆称旨”,非常符合高宗的心意。这说明她完全有能力充当此任。而更重要的一点,还是武后与高宗志同道合,深受其信任。在一般的情况下,皇帝是绝不会轻易把朝廷的权力交给大臣的,主要的是担心朝臣权高震主,闹不好还可能导致大权旁落、江山易主。所以即使皇帝病危、太子年幼,在驾崩前也是把朝政暂时托付于顾命大臣,只是让他们辅佐太子,而不是代替新即位的年轻皇帝行使皇权。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唐高宗既然不肯把权力交给大臣,太子又年幼无知无法独挡一面,让他所信任的而且颇有办事能力的武后来参与朝政,这自然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武后参与朝政的第三年,即公元662年春天,在她的建议下,唐高宗下令改变百官和衙门名称:原来三省中的门下省改为东台,中书省改为西台,尚书省改为中台;三省长官也相应改了名称;侍中改称左相,中书令改称右相,尚书仆射改称匡正;尚书左、右丞改为肃机。六部尚书也改了名,吏部改为司列,户部改为司元,礼部改为司礼,兵部改为司戎,刑部改为司刑,工部改为司平;各部尚书改为太常伯,侍郎改为少常伯等等。据说这些官名、衙名都是由武后自己拟定的。衙门、官名虽已改变,但其职能依然如故,它本没有什么特别意义,只不过表面上给人气象一新之感。

武后参与朝政不久,还曾一度和高宗产生了一些矛盾。《通鉴》卷二百零一记载说:

初,武后能屈身忍辱,奉顺上意,故上排群议而立之;及得志,专作威福,上欲有所为,动为后所制,上不胜其忿。

这大概是由于高宗多病,武后又办事干练,有很多政事没有请示高宗,自己就擅自处理了,所以高宗认为武后“专作威福”。

另外还有的史籍所记与此略有不同,说武则天立为皇后,“已得志,即盗威福,施无惮避,帝亦儒昏,举能钳勒,使不得专,久稍不平”。这条史料与上述那条有所不同。是说高宗“儒昏”,处理朝政不如武后那样英明果断,因此高宗处理朝政而“使不得专”,受武后掣肘,时间久了,便忿然不平。这一情况也许是符合史实的,因为这时武后的地位已经巩固,因常常参与军国大事,政治地位变了,于是也变得不那么温良恭顺,乃至于独断专行,因此招致了高宗的不满。

不仅这时武后有些“专作威福”,就连由她所提拔的李义府也有恃无恐,变得越来越飞扬跋扈了,这也引起了高宗的反感。

李义府时任右相(中书令),主持官吏的选举工作。他虽是被贬官后升为宰相,仍是恶性不改,在他改迁祖父坟墓时,周围的七个县令亲自出马,征调民间牛车,为他祖父载土筑坟。其中高陵令不堪劳苦,累死在途中。在安葬时,他又兴师动众,七十里长的路上人流相继不绝。唐初以来,即使王公送葬也从没有这种宏大的排场。李义府本无藻鉴官吏的才能,又怙武后之势,专以卖官为事,铨序失次,人多怨愤。尽管他把选官事搞得乌七八糟,人们怨声载道,但是百官还是畏惧他的势力而不敢上言。时间久了,高宗也对李义府的一些丑事有所耳闻。

公元663年四月的一天,唐高宗从容地对李义府说:“闻卿儿子、女婿皆不谨慎,多作罪过,我亦为卿掩覆,未即公言,卿可戒勖,勿令如此。”

本来,高宗好意从正面告诫他,不要让其子、婿等亲属胡作非为。不料李义府听了以后,不但不反省自律,反而勃然大怒,气呼呼地质问高宗这是谁告诉陛下的。高宗见他如此蛮横无礼,也十分气愤地说:“但我言如是。何须问我所从得耶!”

李义府虽见高宗有些恼怒,却一点儿也不在乎,反而若无其事一样,“殊不引咎,缓步而去”。

也活该李义府倒霉。这时恰巧有个叫杜元纪的阴阳先生,说李义府居宅有“狱气”,当积累二十万缗钱。才能镇压这刑狱之气。李义府信以为真,急忙千方百计。大肆搜刮,以凑足二十万缗钱,结果闹得群议鼎沸。

时李义府正遇有母丧。朝廷每月初一、十五给两天哭丧假,但他不在家哭丧守灵,却常常脱去官服,换上平民服装,与杜元纪悄悄地来到长安城东,登上古坟,观察风水。虽然他行动诡秘,但还是被人发觉了。有人告发他鬼鬼祟祟,行踪可疑。说也凑巧,他的儿子李津,时任右司议郎,借其父权势,私下召回长孙无忌的孙子长孙延,从中受贿七百缗,让长孙延做了司津监官。此事也被右金吾仓曹参军杨行颖告发。

李义府自以为背后有武后撑腰,无人敢把他怎么样,所以并不把这些事放在心上。大概这一次唐高宗执意要惩治李义府,而武后心有余而力不足了。高宗下令将李义府逮捕入狱,由司刑太常伯刘祥道与御史、大理寺的官员共同审理这一案子,并由司空李勣总监其事。经过审查,罪证确凿无疑,三天之后,即下诏******义府的一切官爵,远流隽州(今四川西昌市),其诸子、女婿也都罢掉了官职,流放到庭州。高宗除了朝廷中的一大祸害,真是大快人心,“朝野莫不称庆”。

这次唐高宗不顾武后的意见,决心要严惩李义府,故将他流放后,规定即使遇到大赦,他也不在赦免之内。因此,李义府被流放到隽州之后,再也没有生还的希望,不久便忧郁成疾,很快命归西天了。只是过了三十年以后,武则天做了皇帝,思念他诩赞皇后有功,追赐他为扬州大都督,还赐李义府之子左千牛卫将军李湛实封三百户。

引起高宗对武后强烈不满的还有一件事,就是韩国夫人的暴卒。原来武士彟续娶杨氏后共生了三个女儿,长女嫁给贺兰越石,次女是武则天,三女儿嫁给郭孝慎早死。后来贺兰越石也亡故,贺兰氏在家守寡。武则天立为皇后,大姐贺兰氏被封为韩国夫人。韩国夫人因武后的关系,经常出入六宫,并在宫内也有居宅。时韩国夫人虽过不惑之年,仍楚楚动人,风姿不减当年,因此很快得到了高宗的宠幸,这种风流韵事当然会传入武后的耳朵里。于是过了不久,韩国夫人就突然死去,而且死因不明。高宗眼看着自己所宠幸的美人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死去,在悲恸之余,揣知此事一定是武后所为,心里对她更是怨恨不已。

武后的“专作威福”,韩国夫人的暴卒,使唐高宗达到了难以容忍的地步。真是无巧不成书。公元664年十月,有个术士叫郭行真,与武后关系较为密切,时常出入后宫。这时已死去的王后、萧妃仍是阴魂不散,在武后面前时常出现她二人变成厉鬼作祟的幻觉。武后便让郭行真施展其法术,作“厌胜”活动。这种称为旁门左道的妖术是皇室最忌讳的事情之一。

同类推荐
  • 中华励志故事

    中华励志故事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 唤醒:激发你心中的潜能

    唤醒:激发你心中的潜能

    在生活中,一些人看到别人的成功,他们往往把其中的原因归结为自己能力有限,认为自己本就是不如别人。看到有些看似不如自己的人都活得比自己好,他们原因就归结为命运。其实,他人的成功并不是他天生就比你能力强,人生的暗淡更不是自己命该如此。强者之所以强,是因为他拿出了自己好的一面面对生活,因而他才超越了所有人,活得比其他人要好。不难看出,人潜在的能力是无可限量的,只是没有激发出而已。每个人都有好的一面,拿出自己好的一面去生活就是人生的成功。那么,我们如何去激发内心的潜能呢?《唤醒:激发你心中的潜能》将告诉你答案。
  • 当世界无法改变时,你再不变就晚了

    当世界无法改变时,你再不变就晚了

    人生就是一条数轴,我们只知道它的原点和正方向,当我们站在一个点上,总是容易向后望。殊不知,人生有着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点,我们站在“现在”这个点上,才能看清楚过去和未来的界限。
  • 危机领导力:在突发事件中打造一流的影响力和执行力

    危机领导力:在突发事件中打造一流的影响力和执行力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突发事件频发的时代。这个时代的到来是以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世界政治军事的相互渗透、各类人员流动的密集频繁、文化信息的快速传播和社会转型期各种关系的交叠碰撞为标志的。这就使得蕴藉于社会深层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随时会以各种可能的形式爆发出来,就像一泓平静的湖水,由于水下各种矛盾的增加和运动形式的变化,使得人们无法断定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激荡起什么样的波澜!
  • 武则天的智慧

    武则天的智慧

    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冬天的某夜,古老的长安城人迹已疏。此时李渊的心腹故旧、工部尚书、位尊应国公的武士彟的府第里却灯火通明,丫鬟们一个个屏着声息、迈着匆匆步履往来穿梭忙碌着。年近五十的武上彟正在厅堂里走来走去,内室女人的呻吟传到他的耳鼓里,让他有点焦躁不安。过了好一会儿,他终于听到了“哇”的婴儿啼哭。
热门推荐
  • 多舛的密西西比河

    多舛的密西西比河

    《多舛的密西西比河》内容简介:相比于世界其他著名河流,密西西比河在刨造古老文明方面显然要逊色得多,即便如此,这条“老人河”仍称得上是近代美国文明的摇篮。在短短两百年的时间里,这条河流就孕育出一大批伟大的文化名人:林肯、马克??吐温、海明威、福克纳……《多舛的密西西比河》共分六章,内容包括:美利坚之源;堪萨斯州:“游击队员州”;密苏里州:“索证之州”;肯塔基州:“牧草州”;田纳西州:“平行斜线州”;路易斯安那州:“法国移民的子孙州”。
  • 妖精总动员

    妖精总动员

    女妖精们终将占领这个世界!
  • 风独

    风独

    没有雄心,没有梦想,只希望安安静静生活。可是,貌似由不得自己呢?故事,从一个穿越了的人开始说起。
  • 新课程百科知识-生命的秘密

    新课程百科知识-生命的秘密

    本系列图书介绍了文字,舞蹈,地理,自然,音乐,雕塑,丹青等文化知识。
  • 血修界

    血修界

    你的血,冷?热?你的心,善?恶?你的情,绝?爱?你的义,叛?还是…在这平静的水面下,蕴藏着多少尸骨,多少情义的背叛。血是热的,却比冷的还冷。友情重比泰山,却轻于鸿毛,随手而弃。道?义?情?仇?呵呵…哈哈…别笑死人…
  • 话说新农村
  • 未来强者

    未来强者

    他是三十一世纪脑域最大程度开发的佼佼者,身手不凡能力无限,以穿越为乐。和李世民下过棋,和赵匡胤比过箭,和朱元璋打过架,还偷看过武则天洗澡-----这一次,他穿越到了三十一世纪,附身在了一个混混身上。
  • 我的短裙

    我的短裙

    她已经一忍再忍,为何他仍咄咄相逼?结婚前夕,他明目张胆的去会前女友。她,只是一个他闲暇时候的消遣工具而已?当友情、爱情双双背叛,她还岂能再当弱女?臭男人,看招吧!
  • 难缠相公

    难缠相公

    身为幺女的古离花,叛逆古怪,从小习惯了女扮男装的她有着自己的世界观,自从遇上姐姐的未婚夫的那刻起,命运就一直跟随着她。挣扎,痛苦,逃避——她只是想给家人一个幸福的标准,阿爹也说,她的标准也是家人的标准,那她要如何选择。
  • 师叔,请您悠着点

    师叔,请您悠着点

    她,江湖武林中大名响当当的惹不起的罗刹,身在正道却总与邪魔外道勾肩搭背,武功高超鲜有敌手,路过之人皆退避三舍。他与她,乃师出同门,一位天下人敬仰,一位天下人暗恨。她与他,年龄无差,却以叔侄相称,表面侄恭叔亲,暗下,除之对方而后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