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希腊传说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在某个深山里,住着一名叫普洛克拉第斯的人形妖怪,每逢旅人经过,他就诚恳邀请:“来吧,请到我家过夜。”他把旅人安排在一张不可思议的床上睡觉。旅人只要躺下,就动弹不得。如果他的身长比床小,妖怪便把他拉到与床等长;如果他的身体比床大,妖怪便把他外露的部分一概切除。因此,许多旅人丧命在那张床上。后来,这个妖怪被一名英雄以同样的方法消灭了。
这是一则很恐怖的传说,“普洛克拉第斯陷阱”这句警语,就是源自于此。本来,应配合人的大小而选择床,但普洛克拉第斯却将床当作绝对的价值,硬要旅人去配合它。后来,普洛克拉第斯的床就被称为“铁床”。
其实,我们人类在心理上和行动上也有类似的倾向,常将自己的判断力或思考方式当作唯一的标准。因此,一旦遇到超越自我判断力的事物,或接触到与自己相左的意见时,往往视之为敝屣。这就是“掉落铁床陷阱”的例子。
自以为想法正确,但却纯属偏见的实例为数不少。解除这种偏见的方式之一是去接触更多的“偏见”,再加以归纳分析。如此就不致被“偏见”所左右了。此外,在这过程中尚可培养更大的包容力。当然,并非所有思考方式或观点都是偏见。但即使如此,仍宜多方接触不同的意见,并从中汲取充足的养分,此点至关重要。
有一位热衷于学问和著述的作家,他的性格非常优柔,再加上过于率真,因此在辛辛苦苦撰写著述后,如看到与自己观点相异的读物,就忍不住赞叹说:“噢,原来还有另一套思考方式啊!”于是将自己的作品付之一炬。所以,他的作品从来不曾付梓问世。
过度掉落“铁床陷阱”,将自己意见视为绝对,而强烈排斥他人意见,固然缺乏包容力。但像前述作家一样,也太矫枉过正了。事实上,朴实是非常珍贵的特质。孩提时代,心灵如张白纸,全然地接纳“这种想法”或“那种意见”,才得以培育出正确的观点。长大成人后,则须具备不掉落“铁床陷阱”的正确态度。在我们内心,须有坚定的信念,只是不可过分执著。对于其他各种各类的看法应坦然地接触,才能培养出完美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