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在头脑中清晰地勾画出正确行为的画面,并且运用坚强的意志力将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一心理画面上,这两种做法都可以促使思想朝同一个正确的方向发展。这样也就带来了心理行为的尽善尽美,心理行为是正确的行为,因为一切朝着正确方向努力的行为都是正确的画面。他们没能把人类的各种创造能力进行优化组合,因此这些能力形成的性格就是片面的,有缺陷的。
13.首先思考一下人体所具有的各种能力、力量和各组织部分都有什么作用。认真地回答这个问题并据此在头脑中建立关于正确的画面。每当实施一个新的行为时,人们应该坚持到底,直到目标实现。如果在做每一件事,甚至是琐碎小事时,人们都可以坚持这一原则,那么最终收获的就不仅仅是目标的实现,更重要的是坚定性格的培养。浅尝辄止,半途而废,还有三心二意是导致失败的主要原因。而坚定性格的培养则可以彻底改掉这些坏毛病。
14.时刻将目标铭记在心,可以使我们获得持续努力的动力。对我们手中的工作有一个较高的期望值也让我们对特定的目标有非常强的欲望。对特定目标的欲望就是要实现目标,要实现目标就是要得到我们想要的。
15.性格塑造过程中一个关键因素是对“理想”的准确定义。理想总是高于现实;但不论理想有多么远大,总是可以实现的。理想不应该过于高远而脱离现实;但又不能仅仅比现实高一点,理想应该是接近完美的。将尽善尽美作为衡量一切的唯一标准,永远不要降低这一标准。不要满足于一点点的进步。在做事过程中力求尽善尽美,任由这一欲望在体内膨胀,调动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为之努力。在心中明确了“完美”这一概念之后,再来确定自己的理想,这样你的思想就能超越这个平凡的世界。这一点对于性格的塑造尤其重要。如果甘于思想上的庸俗,对于芝麻小事,表面之事斤斤计较就不能塑造出完美的性格。同样,如果思想停留在普通层面,那些可贵的品质也是无法培养的。如果生命中没能不断地培养出更高的品质和更大的价值,那就妄为人生了。
16.性格得到培养之后,在个性和心态上都可以看到个人品质和价值的体现。人类不仅仅是一种动物,而是一种在思想品质上有着闪光点的生灵。在性格塑造过程中,一定要多加注意人类种族生来俱有的劣根性。这些劣根性都是潜意识中的,人们可以通过引导这种意识发展成为相反的特征。尽管这些是我们从祖先那里遗传得来的,它也是可以去除的。只要我们想改变,我们就能改变。这种潜意识是可以由我们随心所欲改变的,我们想让它往哪个方向发展,我们就可以朝此方向做出引导,它就会如我们所愿地发展。
17.认真审视一下你的心理和性格的发展趋势,弄清楚哪种趋势是有悖于你的意志,你想遏制的,哪种趋势是你所期望的,愿意将其保留,任其发展的。如果这种趋势如你所期望,那就时常对其加以引导,将其强化,使它更加具有勃勃生机,成为不可动摇之势。如果你想遏制一种趋势,很简单,不去管它就是了。不要试图抵制它,也不要企图从头脑中将它抹去。只要不管它,把它忘掉就对了。朝着相反的方向努力,让它发展成为与其本质相反的趋势。这样好的性格培养起来以后,人类从祖先身上遗传的劣根性自然就消失了。
18.为了培养这些良好的品质,你应该在头脑中尽可能地将其美化,构建出这些品质的崇高概念。然后将这些概念储存在潜意识中,每天将其强化,尤其是临睡前,因为这些概念在人们的睡梦中再次得到强化,此次强化效果是最为显著的。经过几个月潜意识中的强化后,这种头脑中构建的崇高的概念就会深入骨髓,任何事物都无法迫使你去做你认为不对的行为。这种意识中的对于良好品质的欲望是不会消失的。我们不希望任何一种自然的欲望消失,但是这些欲望又是可以由我们自身控制,我们可以选择保留或者放弃某种欲望。这样也会导致严重后果,如果你的避免错误的欲望过于强烈,这种欲望将会操纵你去做你骨子里并不想做的事情。
19.众多的人都会有品德问题,尽管这并非他们本意。但是如果他们按照这个简单的方法试一试,他们的品质问题就能解决了。因为将高尚的,无可挑剔的品质概念植入潜意识之后,它就能发挥神奇的力量。这样持续一段时间以后,这种力量变得更加强大,它能很快帮助你克服一切可能出现的罪恶诱惑。
20.将绝对正义的概念植入潜意识之后,你的正义意识会逐渐加强,这样你就具有了一双慧眼,在每件事物中都可以明辨是非了。无论你想在性格中培养哪种品质,只要依照这个“潜意识规则”,你就能成功,并且能够充分发挥它的价值和作用。也就是说,这些被储存于潜意识的概念都可以通过个性体现出来。既然一粒种子被播下之后可以收获上百个果实,无形的意识在深入内心之后也可以发挥它的作用,并且通过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潜意识的想法,不论其好坏,都会不断地得到强化。因此,如果我们将那些高尚的值得进一步发扬的品质储存到潜意识中,并通过运用潜意识规则将其强化,那么这一品质就会在我们内心中成为永恒。我们内心中充满的将是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21.性格中占据主要地位的两个因素分别是公正(justice)和道德(virtue)。公正使生命中的每个要素各得其位。道德则使这些要素各尽其能、各司其职,而又不越其位才能够保证公正的实现。倘若企图占有或使用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或权利,则为滥用。只有在公正意识健全并深入人心之后,社会才会秩序井然。作为个人,公正意识的建立——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则可以帮助他们清醒地认识自己。在正视自身以后,个人对于自身以外的事物也都可以以客观的态度加以审视了。从中可以看出,个人只有在树立了公正意识以后,对外部事物的看法才可能公正客观。否则,即使他们认为自己是公正的,并且试图公正地看待和处理事情,在他们从自身中体会到公正之前,他们的处事方式也不可能是绝对公正的。而从自身中体会公正则是要尽力保持自身的平衡稳定,包括心理的平衡,并且保证每一部分都得到了应得的待遇。由此可见,公正是我们努力追求的境界。
22.所谓有道德,从完整意义上来讲是指可以合理地利用一切事物,使一切事物各就其位,各尽其能。而怎样才能算是合理利用呢?只有当事物的使用可以带来发展与进步时,才能称得上“合理”二字。因此,道德因素完全可以用来指导我们身体机制的一切力、功能与器官的活动。但是,在发挥道德作用的过程中绝不能有丝毫的勉强,因为道德就是要一切顺其自然,各尽其能。道德是就事物的使用而言的——是事物的合理利用——绝不是强其所难。对于事物,我们若不能按照其规律运用,则后果将是事倍功半,费时费力。而对于创造力,在具体形式无法表达时,我们可以选用抽象形式。同样,为了调整状态,发挥潜能,我们要适当发挥精神的一切力量。(关于发挥这些力量的方法见下章详述。)
23.如果某一种欲望在目前看来不能给你带来想要的结果,那么这一欲望就是不切实际的,你可以考虑先得到其他较为现实的、有价值的东西。这样做并不意味着你放弃了原本的欲望,也不意味着你为此牺牲了享受的机会,因为这一欲望的动力同样会给你带来精神上的享受。“最大的快乐莫过于不放弃追求,拥有持续的欲望。”
24.只有各部分都达到其本质所要求的标准才是真正的完美。懂得这个道理后,才会产生对道德的追求,不管是具体形式还是抽象形式上的。在运用道德的过程中,当具体形式无法表达时,就要选用抽象形式来表达自然意图;但是当具体形式可以满足其要求时,抽象形式也可具体化了,因为只有当具体和抽象完美结合时才会产生最好的结果。
25.在塑造性格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两个原则,一个是信念坚定,二是心灵美。如果性格坚定但却缺乏心灵美,尽管它依然可以发挥其作用,却无法做出超越之举;相反,如果仅仅做到了心灵美,而缺乏坚定信念,那么内心中的高尚情操也无法得到发扬。只有两者的完美结合才可以塑造出具有良好性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