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单婷离开
对于她们的利用,一是为了皇位,二,便是为了汀儿。
“臣妾少言,不懂得讨皇上喜欢,皇上对臣妾没有情,是臣妾自己的过错。”
第一次,我将杨雨金拥入怀中。
她在我胸前喃喃道,“皇上这次离去后,只希望皇上还能记得,彩丝院,曾有一位妃子,还在为君王等候。”
我对她点了头。
郑欣。
郑欣的父亲,郑从云官职位一品太尉,和杨雨金一样,我只是为了利用她。
她的父亲,为我阻止着长孙无忌想坐听政皇的野心。
而郑欣,始终还是天真的。
“皇上,皇上会爱臣妾一辈子么?”
郑欣总在我身前言道,我微笑的对她点头,“郑良媛是朕的所爱,当然会爱一辈子。”
郑欣却得这句话满足了。
“只是,朕的爱,也分了一半给武昭仪,朕希望,朕所爱的两位妃子,可以相处融洽。”
“臣妾遵命。”郑欣跪地向我谢恩。
可是,天真的郑欣,可知我一直以来都在利用她,利用她父亲的势力帮助汀儿。
永徽二年冬季,天上纷飞了鹅毛大雪。
郑欣为我诞下皇子,升封他为正二品德仪,妃位,仅次于淑仪之后。
郑欣上前抱住我,让我看了我们的孩子。
这便是我的第二个儿子,我为他取名为李孝,原因,只为他是生在父皇驾崩之日,也正值春节。
永徽三年初春,杨雨金为我诞下三皇子。
杨雨金为了保住我的孩子,难产而逝。
还记得,那****在紫宸寝宫陪伴了汀儿,杨雨金身边的贴身丫鬟念珠则匆忙的跑了进来。
“大胆,为何这般冒失,没见着皇上和昭仪娘娘在此吗?”
王福的兰花指指向念珠,念珠扑通一声跪下。
“奴婢,奴婢,参,参,参见皇上,参见昭仪,娘娘。”念珠的声音,急切而结巴。
汀儿对我微笑,上前将念珠扶了起来。
“有什么话,起来再说吧。”
“谢,谢皇上,谢昭仪娘娘。”许久,念珠的声音都无法平静。
“告诉本宫,今日这么冒失的闯进紫宸寝宫,所谓何事?”汀儿在我身边,温柔相言。
每每见到汀儿,我的心里,便是喜悦的。
“回皇上,回娘娘,杨良媛,杨良媛生了三皇子。”
我心里一惊,汀儿微笑的看着我。
“王福,摆驾彩丝院。”
携了汀儿之手,一路匆忙的到了彩丝院,却闻彩丝院宫女们的哭诉之声。
室内,汀儿一直跟在我身后。
软塌上,是杨雨金苍白的脸,上前握住了她的手,冰凉入骨,就如,汀儿的手一般。
“臣妾,参见,参见皇上。”杨雨金的声音,有气而无力。
“好好躺着,别乱动,一切礼数,全免了。”
“谢,谢皇上,皇上,看看我们的孩子,还要,取名。”
回头时,汀儿抱着怀中的孩子走向我,一脸宠爱的看着他,如果令思还在的话,应该也会叫三弟了。
“皇上,你看杨良媛的孩子,多可爱,这鼻子,像极了皇上。”汀儿将孩子放在我手中,一脸的欣喜。
我的汀儿,始终还是不愿和妃子们争斗。
看着怀里的孩子,这个刚出生的孩子,眼角下,有一颗金色的小痣。
回头,见床上的杨雨金,她的双目,安稳的闭上了,嘴角,还有一丝笑意。
汀儿愣住了。
站在我的身边,宫女们上前扶住她,至单婷离开后,崔太医常常进出于紫宸寝宫,前半月,崔太医则告诉于我,汀儿,第三次有了身孕。
深吸一口气,闭目,复才睁开眼看着怀里的孩子。
握紧了杨雨金的手。
“孩子,就叫上金。”
三皇子,李上金,母亲却因难产而逝。
同年七月初,婉莹却诞下一对孪生姐妹,名为令义和令安。
七月一****同李绩,罗峰,狄仁杰位坐于紫宸正殿。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永徽二年冬至永徽三年七月初,皇上喜添四位皇子公主,皆普天同庆之日。”罗峰上前,在我身前道。
喜悦,胜过了一切,才伸手扶起罗峰,“起来吧。”
“罗将军怕是言错了罢,也是皇上今日高兴,才免了你的罚。”狄仁杰在旁取笑道。
而我,为何要罚了罗峰?
“狄大人这是何意,臣言未曾出错过啊。”罗峰一脸的莫名。
我也同样的疑惑。
却见李绩笑了起来,“罗峰将军可忘记了,崔太医昨日向皇上说的话。”
“哦,哈哈哈哈,请皇上恕了臣之罪。”
罗峰在我面前拱手。
我却才想起,昨夜,崔太医前来正殿。
“恭喜皇上,永徽三年,皇上定会再添皇子。”
我莫名的看着崔太医。
“如臣推算不出错的话,昭仪娘娘,定会在永徽三年冬为皇上添上皇室。”
而现在,我却已经在三位心腹面前,拟好了诏书。
明日,怕是会再一次大赦天下了。
明黄龙袍,明黄皇位,明黄宫殿。
让整个皇宫上下皆添上了一道景色。
位坐于宣政殿,今日,不止是朝中文武百官,所有的嫔妃,皆来到宣政殿,这算是大唐以来,第一次破例让妃子入宣政殿。
王福手拿圣旨,徐徐道出。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永徽三年七月二日,皆普天同庆之日,刘淑仪之子,今升封大皇子李忠为太子殿下;郑德仪之子,今升封二皇子李孝为原悼王殿下;杨良媛之子,今升封三皇子李上金为泽王殿下,杨良媛亦朕之所爱,为皇室而逝,厚葬于皇陵,追赠为正二品充仪;萧淑妃之女,今升封大公主李令义为义阳公主,二公主李令安升封为高安公主。徐婕妤,温柔娴淑,亦朕所爱,于今日,升封正一品惠妃。大唐王朝,皆普天同庆,大赦天下。钦此。”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文武百官,各宫嫔妃皆一一在我脚下高呼,声音,响彻在整个大明宫殿。
永徽三年。
冬。
更为寒冷,而这年,我为李治生下了四皇子,李治说,就叫弘儿。
永徽四年初秋。
将弘儿交给了嬷嬷,独自一人来到了皇陵。
“安定长公主就交给单婷了,请娘娘放心。”单婷在我身前说道。
回头,却见整个皇陵,多了一层凄凉之色。
我的令思,已经四岁多了。
在皇陵前,喃喃道,“令思,不要怪娘亲心狠,要怪就怪,这后宫之争。”
单婷上前,拉住了我的手,“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