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17800000018

第18章 人生的得失之间(2)

有人说:“追求和执著是不一样的,放弃与失去也是不一样的。”真是一语道破天机。一个人可以因为自己的理想而有很多的追求,但是当你决定向着某一个你认为正确的目标不断前进时,那么你就应该执著面对。当然也会因此而出现许多不断的放弃和许多无奈的失去。不断失去而后又不断得到,但却永远也无法做到两全其美,鱼与熊掌真的是难以兼得。

在生命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每天每人都是24小时。摆在我们面前的有爱情、亲情、事业、健康、休闲、金钱等各种颜色的东西,我们当然都想要,但我们每天只有24小时,基本没办法平均分配,只好注定让一部分东西先丰富起来。常常会听到一些工作狂们说的这样一句话,“现在我们用命换钱,将来拿钱换命”。这虽然是一种无奈的自嘲,但实际上正是一种就个人健康与人生事业之间做出取舍的真实写照。可见,在所失和所得之间,就看你个人的取舍了。关于人生,不外取舍。

安然看得失

聪明的人懂得在乎属于自己的幸福,懂得情感的人会呵护身边的爱人,明智的人知道该放弃的不要苦苦纠缠,超脱的人知道随其自然才是最佳选择。到手的不一定是最好的,不一定是你所刻骨铭心的,但是的确是属于你的,不珍惜你就是傻瓜;渴望得到的,有可能是最好的,会让你思念终生,但是不属于你的就不要执迷不悟;惟有祝愿你心中最好的得到幸福,才算是你的明智和潇洒。待到将来回首往事,你会为自己的英明而欣慰,你会为自己抉择而心安理得。

人生苦短的叹息,人老珠黄的烦恼,花开花落的无奈,总是令人感叹。拥有的过程,也正是失去的进行式,人和事务不可能永恒存在,生命都是如此,何必在乎短暂生命里的得失呢?得到了固然美好,没有得到也不失为一种简单和轻松。两手空空,更显得飘逸和潇洒。放弃不必要的冥想,珍惜眼前的平凡,自娱自乐,心安理得,没有刻意的追求,便不会有失去的伤感和沉重。

时常听到周围的许多不幸,也时常看到许多晦暗,都会为那不幸的人而叹息,为那晦暗而扼腕。就我们个人来讲,也是常常为自己鸣不平,如何的艰辛,如何的失望;感情的饥渴,生活的不满,任谁都可以说出一大串牢骚。发散心情可以理解,事实上问题也许不那么严重,还是有很多的光明在照耀我们。

细想想,人世间真的有很多美好,令人醉心的工作,令人心仪的人,令人痴心不改去追求的人生,令人期待的美好未来。也许忙忙碌碌终其一生,依然觉得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力不从心的时候感叹自己不走运。其实,自己已经拥有的,已经很好了,只是自己缺乏认识。在手中的,往往不觉得珍贵,没能得到的,经常认为更好。这是人们本能的欲求,更是根本的贪心。

每一次的觉悟和放弃,都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伤感过后,便会更加认识了自己,更加理解了生活,让我们更好地迈出下一步,更坚定地走进余生,回首过去的同时,我们都会超脱的望向未来。眼神里的凄楚,因为深刻而变得美丽。

生命总是让我们越来越成熟,满足现状让人心态安详平和,升华的境界让我们无限感谢造世主,无数的喜怒悲哀编织了每个人人生的故事,主人公就是你和我。生活如诗如画,有阳光也有风雨,这才符合自然规律。平静面对得失,执著自己的超脱,直面万千世间炎凉冷暖,坦然自若,勇敢,自信!要知道,这就是是普通人的平凡生活!

克服你的“约拿情结”

什么是“约拿情结”?

“约拿”是圣经里面的一个人物。他本身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并且一直渴望能够得到神的差遣。神终于给了他一个光荣的任务,去宣布赦免一座本来要被罪行毁灭的城市——尼尼微城。约拿却抗拒这个任务,他逃跑了,不断躲避着他信仰的神;神的力量到处寻找他,唤醒他,惩戒他,甚至让一条大鱼吞了他。最后,他几经反复和犹疑,终于悔改,完成了他的使命——宣布尼尼微城的人获得赦免。“约拿”是指代那些渴望成长又因为某些内在阻碍而害怕成长的人。

上帝要约拿到尼尼微城去传话,这本是一种崇高的使命和很高的荣誉,也是约拿平素所向往的。但一旦理想成为现实,又感到一种畏惧,感到自己不行,想回避即将到来的成功,想推却突然降临的荣誉。这种成功面前的畏惧心理,心理学家们称之为“约拿情结”。

约拿情结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我们既想取得成功,但面临成功,总是伴随着一种心理迷茫;我们既自信,但同时又自卑;我们既对杰出人物感到敬仰,但又总是有一种敌意的感情;我们敬佩最终取得成功的人,而对成功者,又有一种不安,焦虑,慌乱和嫉妒;我们既害怕自己最低的可能性,又害怕自己最高的可能性。

约拿情结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它也许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不过,从自我实现的角度看,它是一种自我的心理障碍。约拿情结的基本特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表现在对自己,一是表现在对他人。对自己,约拿情结的特点是,逃避成长、执迷不悟、拒绝承担伟大的使命;对他人,约拿情结的特点是,如果别人表现出优秀之处,他会嫉妒,如果别人受到了祝福,他会心里难受,如果别人倒了霉,他会幸灾乐祸。

简单地说,这就是对成长的恐惧。它来源于心理动力学理论上的一个假设:“人不仅害怕失败,也害怕成功。”它反映了一种“对自身伟大之处的恐惧”,是一种情绪状态,并导致我们不敢去做自己能做得很好的事,甚至逃避发掘自己的潜力。

心理学家马斯洛给他的研究生上课的时候,曾向他们提出如下的问题:“你们班上谁希望写出美国最伟大的小说?”“谁渴望成为一个圣人”“谁将成为伟大的领导者?”等等。据马斯洛记录,他的学生们在这种情况下,大家通常的反应都是咯咯地笑、红着脸、不安地蠕动。马斯洛又问:“你们正在悄悄计划写一本什么伟大的心理学著作吗?”他们通常红着脸、结结巴巴地搪塞过去。马斯洛还问:“你们难道不打算成为心理学家吗?”有人回答说:“当然想啦。”马斯洛说:“你是想成为一位沉默寡言、谨小慎微的心理学家吗?那有什么好处?那并不是一条通向自我实现的理想途径。”

有些问题或许真的没有解决办法,因此,你必须让它按自身的方式发展。试试下面的小窍门:把你关心的事情写在一张纸上,将这张纸揉碎,扔进废纸篓里;或者想象麻烦事就像洗澡时身上的肥皂泡沫顺着身体盘旋流走。思想控制情感,因此,如果你设想烦恼消失了,实际上你就会感到豁然开朗,坏心情随之一扫而光。

完美可“欲”不可求

中国有句俗语:甘瓜苦蒂,物不全美。从理论上讲,人们大都承认“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正如世界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一样,也不存在精灵神通的完人。但在认识自我,看待别人的具体问题上,许多人仍然习惯于追求完美,求全责备,对自己要求样样都是,对别人也往往是全面衡量。

任何人总有其优点和缺点两个方面。刘备文才武略皆平庸无奇,却三分天下而居其一。刘邦虽然只是个市井之徒,却知道知人善任,运用谋臣的智慧弥补自己的先天不足,从而开创汉家天下。鲁迅少年学医,后弃医从文,而得以成为举世闻名的大作家。如果当初鲁迅追求“两全其美”的话,说不准就会寂寂无名,被淹没在了历史中。

在这个世界上,十全十美的东西是不存在的。追求完美只是一种憧憬,一个向往,只能是生活的一个过程和体验;其实广阔的宇宙,浩渺的大海,燃烧的红叶,熊熊的火焰,呼啸的风,寂静的夜,耀眼的闪电,轰鸣的雷声,绚丽的云彩,丰饶的田园……它们都是大自然的一种美丽。还有童贞的孩子,热情的青年,沉稳的中年,慈祥的老人,他们都是人类的一种美丽。

就拿一个人来说,上帝不可能让他占尽所有的优点,总要给他一点不称心或不满意。完美的人是没有的,白璧无瑕、十全十美的人是没有的,而完美的人生也是没有的。人生总有太多的不如意。或许为爱情而伤感,或许为事业而苦闷;或许为亲人的离开、朋友的失去而伤心……不论是沉重的思虑,还是身心的疲惫,都会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缺憾。一个人不是神,不是圣者,不可能没有瑕疵。“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于人于己又怎么能做到完美呢?

如果我们一味地苛求对完美的追求,我们只能更多地品味失望和痛苦。其实在许多时候,我们追求到的完美;只是一个美丽的错觉。生活里,可以找到美丽的花朵,但无法找到完美无缺的美丽。当我们抛开对完美的追求,或许就会赢得朴实而永久的幸福。

同类推荐
  • 好好活着(做最有品质的自己)

    好好活着(做最有品质的自己)

    《好好活着:做最有品质的自己》是一部讲人怎样才能活得好一点儿的书,这是一部讲人怎样才能生活得更有意义的书,是一部讲人怎样在职场上努力进取的书。
  • 性格决定一生成败

    性格决定一生成败

    好的性格,能屈能伸,知进知退,稳得住成功得意,也经得起挫折失败,赢得起也输得起。韩信昔日能忍街头混混的胯下之辱,功成名就后,非但没有报复,反倒给予那个小混混赏赐,还封了个小官。就凭这气度襟怀,也足以令人钦服,也无怪乎当初萧何慧眼识珠,月下追韩信。其赢得拜将封侯,谁人又有疑义呢?正是这同一个韩信,因为骨子里的懦弱,关键时刻也不免婆婆妈妈,明明可利用天赐良机与刘邦、项羽三分天下,却犹疑逡巡,当断不断;刘邦建汉后却又听任别人挑唆,在叛与不叛之间首鼠两端、莫衷一是,终至被一个女人擒杀。实在令人感慨万千。
  • 这个世界一直很暖心

    这个世界一直很暖心

    本书中有一句话说得好,也呼应了我长久以来的沉淀信念──“真正幸福的人,不仅仅指的是他生活中的每一个时刻都是快乐的,而是指他的生命整个状态,即使有经历痛苦的时刻,但他明白这些痛苦的真实意义,他知道这些痛苦过后,依然指向幸福。”生命来无影去无踪,无法臆测也难以捉摸。无论身处力争上游的快跑阶段,或逢人生变故减速慢行的彷徨时刻,或是看尽千山万水绚丽归于平淡的踌躇关头,面临其中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唯有抱持观照内心并惜福感恩的心态,一切的真相才会自动还原水落石出,这就是我写这本书的最大动机。
  • 思考致富(经典励志文丛)

    思考致富(经典励志文丛)

    这部伟大的著作,曾指引许多耳熟能详的知名人物走上成功之旅,诸如美国总统罗斯福、发明家爱迪生、企业家洛克菲勒,都从中获益匪浅。还有更多的平凡人因此积累了财富:有的人走出了彷徨和挫折,有的人找到了理想和方向,有的人实现了家庭的和谐,有的人获得了商业伙伴的支持,许许多多的人实现了人生的梦想。
  • 三分做事七分做人的49个关键(上)

    三分做事七分做人的49个关键(上)

    本书论述了人生成败的道理,包括要想成事,先学做人;做事先做人,得意不忘形;立业要先立德,品格终于能力;有容乃大,忍者无敌;做事急噪乃大忌,做人低调实高贤等内容。
热门推荐
  • 菜叶金枝

    菜叶金枝

    没有特异功能,没有千金万银,没有法宝无敌,没有心计智谋……身为小奴一枚,咱一样可以翻手云覆手雨:卖夫入青楼,经营夫婿风生水起,邂逅极品腹黑小侯爷,拳脚相向也能俘获爷心,别说姐没心没肺,君子爱财就要剑走偏锋,即使是囧态百出的苦菜叶,咱也要活出金枝的风范!)))))))))))))))))))))))))))一句话总结:倒霉孩子的精彩生活全纪录,各种囧……
  • 天道微尘

    天道微尘

    世人以凡人之躯体,妄掌天地造化,以秘宝神物为辅,借诸天神佛之力。以为惶惶仙路,偷天之力,可得长生。然天地伟力,岂是人力可借,诸般劫难,层出不穷。万载蹉跎,可见一人得入圣境?天地不仁,世人诸般借法,其终归尘埃。无奈之下,余还求本身,欲自成天地,以证长生。千载于兹,尚未有成,却自知寿限已至,特记此谱,以警后人。苍天有语:世人皆属微尘,营营一生,终归黄土矣!
  • 启迪青少年智勇双全的故事

    启迪青少年智勇双全的故事

    本书系教学课外辅助读物,选取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启迪青少年智慧,增长知识的感恩故事,补充学生课外知识。本册选取体现智慧,开发智力的故事做为主题。
  • 圣道八门棺

    圣道八门棺

    霸王之道在于勇力,帝王之道在于权谋,圣王之道在于用势。何为勇力,何为权谋,何为用势,一个史书不曾记载的时代,一些早已消失的地方,一个名字像那个时代一样早已被遗忘的人,用他的一生,诠释这一切。
  • 重楼锁梦

    重楼锁梦

    一个平凡女子,在乱世中颠沛流离,向往的只是简单与平凡,命运却将她与一代君主联系在了一起,她与他是否真的是缘定三生?
  • Of the Origin of Government

    Of the Origin of Governmen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课外雅致生活-午夜的激情,爵士乐

    课外雅致生活-午夜的激情,爵士乐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豪门新娘:逃生

    豪门新娘:逃生

    顾经年,回顾,此去经年,祝你安好。还安然,还想,处之泰然,安享此生。连旧拂,连你,都忘旧事,伤痕拂去。白幻梦,一起,白头到老,只是幻梦。白世然,白头,世之所大,然而几何。——回顾还想连你一起白头。那时年幼,她恋着那些脸—顾经年。那时旧时,他想着那些事—还安然。那时还小,他念着那些伤—连旧拂。那时幼稚,她恨着那些情—白幻梦。那时天真,他愿着那些望—白世然。那个时候他们都还很天真,以为有很多以为。然,以为不是永远。豪门纠葛中,五个人年轻人的分分合合纠结成一段圆圈,周而复始。最终他们是否能够在这个圈里,逃出生天?
  • 神王溺宠:亲亲娘子来入怀

    神王溺宠:亲亲娘子来入怀

    “救她,就要失去性命,而且永世活不过18岁,你可愿意?”“愿意!”“人妖殊途,他的寿元只到18岁,你可是天猫,拥有无尽的岁月,何苦为了一介凡人,放弃一切。”“不怕,我有9条命,分他一条又如何。”
  • 岁月情深

    岁月情深

    人生之路是崎岖不平的。岁月是人生之路的真实记录。本书记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高中毕业的一批青年在人生征途中探索拼搏的故事。他们没有虚度年华,没有碌碌无为,而是踏着崎岖的道路,坚忍不拔地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