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20700000031

第31章 考古发现(3)

裴李岗文化遗址

裴李岗文化遗址于1977年在河南新郑被发现,该遗址中的建筑、墓地和陶器都与老官台文化十分相似,距今也有8000多年。磨制石器多于打制石器,有带足磨盘、磨棒、带齿石镰、双弧刃石铲等,骨器有骨箭、骨针等,另外还有木制的弓。陶器以泥制红陶和夹砂红陶为主,器形有碗、钵、鼎、壶、杯、罐、瓮、勺、甑、盆等,其中以三足鼎和双耳壶最具代表性。另外,也有陶制纺轮。该遗址的陶器上也有契刻符号,也是一种原始的文字。

磁山文化遗址

磁山文化于1972年在河北武安被发现,它稍晚于裴李岗文化,距今7000多年,其建筑、石器和陶器等均与裴李岗文化之中的相似。其陶器开始向彩陶过渡。遗址中还发现有农作物粟、胡桃和家禽鸡等。

贾湖文化遗址

贾湖文化遗址在河南舞阳,距今8000多年,也属于裴李岗文化类型。遗址中发现有契刻符号的龟甲,它比殷墟甲骨文要早4000多年,比古埃及的纸草文字也要早1000多年。另外还发现骨笛和酒器,这对音乐和酒文化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仰韶文化遗址

仰韶村处于河南省渑池县,从该地的古遗址上发现了许多器物。器物有石器、骨器、陶器。石器有刀、斧、杵、镞、石纺轮等,骨器有骨针,陶器有钵、鼎和粗陶、彩陶。

仰韶文化遗址有大量石斧、骨锄的发现,表明当时农业很发达。另外还在墓室中发现一陶罐里盛放了粟,说明粟是当时的主要农作物。

骨锥、骨针和古轮的出现,说明当时的原始居民掌握了初步的缝纫和纺织技术。发现许多猪、牛、马的骨头,说明当时已有了畜牧业。石镞、骨镞的出现,表明当时弓箭已被普遍使用,同时还表明当时已由狩猎生活向原始畜牧业和农业过渡。

仰韶文化遍布西北地区的新疆、甘肃、青海、陕西等区省,还覆盖了华北和中原地区。仰韶文化有多种类型,有河南渑池县半坡类型(仰韶文化早期)、河南陕县庙底沟类型、河南安阳县后冈类型和大司空村类型以及大河村类型等(仰韶文化中、晚期)。庙底沟类型的彩陶颜色黑多红少,没有半坡类型的圆底钵。后冈类型、大司空类型的彩陶以灰陶为主,纹饰多为红色。大河村类型的彩陶多为白陶。据推测,仰韶文化很有可能就是黄帝族文化。

龙山文化遗址

龙山文化的遗址位于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1928年被发现。他们使用的生产工具有石斧、石刀、石镰等,另外还有蚌镰和挖土用的双齿木耒。他们饲养猪、狗、牛、羊、鸡、马等。

龙山文化也称黑陶文化,黑陶制品质地精细,造型优美,用陶轮加工并在窑中高温(1000℃)烧造。这种高温技术的掌握,为青铜时代的到来作好了准备。龙山文化主要分陕西、河南和山东三大类型。

晚期的龙山文化遗址还出现了青铜器,它表明龙山文化开始向青铜文化(****文化)过渡。这一时期的精致陶器也与商代的陶器十分相似。

大汶口文化遗址

北辛文化遗址位于山东滕州境内,与龙山文化隔河相望。它属于新石器中期,是大汶口文化的源头。它稍晚于裴李岗文化,其石器、陶器等与裴李岗发现的类似。

大汶口文化处于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它早期的陶器、石器和建筑与裴李岗文化类似。它晚期陶器上的图像刻画符号不同于仰韶文化中的几何刻画符号,它们很有可能就是甲骨文的鼻祖。

马家窑文化遗址

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向西发展的继续,1923年在甘肃临洮被发现。它的彩陶很发达,继承了仰韶文化中庙底沟类型的风格。它早期的彩陶以黑彩为主,中期出现有黑、红相间花纹,晚期多是黑、红二彩并用。在遗址之中还发现一把青铜刀,它标志着石器文化向青铜文化过渡,是一个金石并用的时代。

庙底沟文化遗址

庙底沟文化遗址,位于陕州古城南,距市区3公里,是一处原始氏族公社的村落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总面积约24万平方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56-1957年为配合三门峡大坝的建设,考古人员在此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出土文物极其丰富,具有极高的考古、研究价值。共发现房屋3座、灰坑194个、窑址11座、墓葬156座。据考证,当时这里的“仰韶人”住的是方形、半地穴式的房子,房子内有保存火种与取暖的圆形火塘,四周墙壁用木柱作骨架外边敷一层草拌泥的墙壁;而龙山文化的房子则是圆形、半地下的、尖锥顶形的房子,在房屋的底部铺有一层白灰作为居住面,墙壁很光滑,是经火烧过呈灰白色的硬面。陶器的制作基本上是泥条盘筑,也有用手捏制的。颜色主要是红色,比较典型的陶器有卷缘曲腹盆、曲腹钵、敛口瓮、夹沙罐、小口尖底瓶和陶灶等。

庙底沟文化与仰韶文化的形式由于时代、地域或部族的不同,有其独特的内容,因首先在庙底沟发现,所以称庙底沟类型文化。“碳化”测定为公元前3910年,上下浮动125年。

后冈文化遗址

1931年在河南安阳市一个名叫后冈的地方,发现一个古文化遗址,成“三叠层”形式。它的上层是白陶文化小屯文化,中层是黑陶文化即龙山文化,下层是彩陶文化即仰韶文化。有人认为这里面的彩陶文化即炎帝族文化,黑陶文化即夏文化,白陶文化即商文化。

大司空村文化遗址

大司空文化遗址位于殷商王都的东北部。建国前后在此区域进行过数十次发掘,发现殷商墓葬1000余座和大量的房基、灰坑、窖穴及各类珍贵文物,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大司空一至四期的分期法,奠定了殷墟文化年代分期的坚实基础。

2004年4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队为配合豫北纱厂老厂区改造,在大司空村遗址的东南重新进行发掘。本次发掘除清理了一组规模较大的夯土建筑群外,还发掘了近500座商代墓葬。

大河村文化遗址

大河村文化遗址位于大河村西南1千米的土岗上,北距黄河2千米,南离郑州市区12.5千米。遗址东西长700余米,南北宽约600米,面积超过42万平方米。从1972年起先后被发掘21次,揭露面积约5000平方米,文化层厚4~12.5米,文化内涵包括仰韶、龙山、二里头和商代四种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延续时间3300多年。此外,还有大汶口和屈家岭文化的遗物。清理各个时代房基47座、灰坑290个、窖穴水井310个、成人墓葬184座、瓮棺葬170个,出土陶、石、骨、蚌、玉、角等不同质料的生产生活用具及装饰品近3500件。

北辛文化遗址

距今约6300~7000年,位于山东南部沂蒙山脉,西临微山湖畔,地处黄河下游的滕县一带。因文化遗址位于滕县北辛村而得名。北辛文化时期的农业生产,已进入锄耕阶段。这时期发现的生产工具,一般以粉砂岩或花岗片麻岩制成,其中石斧最多,人们用它砍伐树木、开垦耕地。石铲也较多,它的平面有长方形、梯形、舌形、圆角形等多种,这种铲安柄后可以作翻土工具。此外,还发现有石磨盘、磨棒、石杵等。在一些窖底还发现粟粒,说明原始农业已初具规模。

北辛遗址的发现和“北辛文化”的命名是我国史前考古的重要收获。1980年,被枣庄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官桥镇政府于1992年3月在遗址处建起“北辛文化”遗址纪念碑亭。

罗家角文化遗址

罗家角遗址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罗家角村,是浙江省迄今发现的最大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约7000年左右。遗址文化内涵为马家浜文化遗存。考古发掘发现有灰坑53处、带榫卯的建筑木构件、大量的动物遗骸及稻谷等自然遗存,出土石、骨、木、陶器等遗物800件,在陶片中有少量精美白陶,不亚于商代的白陶。还发现了一批典型器物群,如宽沿盆和多角沿盘,喇叭形圈足豆、小网坠等,其文化面貌有别于河姆渡文化。在第三、四层中出土的156粒稻谷,经科学鉴定是距今7040年人工栽培的籼稻和粳稻,表明嘉兴市是迄今所知中国水稻的最早栽培地之一,世界最早的水稻栽植地之一。该遗址的发现和发掘,为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该遗址为国家公布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姆渡文化遗址

河姆渡文化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出土的7000余件文物中,有石制生产工具、陶制生活用具以及精美的原始编织品和艺术品。最为珍贵的是出土了大量保存完好的7千年前的栽培稻,大片榫卯件的干栏式的建筑遗存,迄今最早的木结构水井,最早的漆器制品。还有61种动物遗骸,其中有许多是属于人工饲养的狗、猪、水牛。堪称“七千年前的文化宝库”。

河姆渡文化遗址是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一处原始部落遗址,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层4米左右,叠压着4个文化层,据测定,第4文化层的年代距今约7千年。

出土大量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原始艺术品等,并发现丰富的栽培水稻和大面积木结构建筑遗存,展示了灿烂的原始农业文化。

河姆渡文化遗址是1973年发现的新石器时代一个重要的村落遗址,距今已有7000余年历史。该景点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被列为全国100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黄鳝溪文化遗址

1951年在资阳黄鳝溪发现人头骨化石1件、骨椎1件和大量共生的化石动物群。头骨大部完整,系一个50岁以上的女性头骨。据专家分析,这具头骨具有明显的蒙古利亚人种的特征和某些原始性。古人类学家吴汝康认定“资阳人”系旧石器晚期的早期新人类型,“资阳人”远比“北京人”进步,但比“山顶洞人”原始,其生活年代距今大约在数万年至10余万年之间。

1973年-1980年,在“资阳人”出土地点附近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都采集到了打制石器,仅在蒙溪河支流鲤鱼桥河口东岸的发掘中,出土打制石器就有20件,都属于旧石器晚期大约25000年前。资阳人用天然石块略加打制,作为他们的生产工具,用以狩猎和采集活动。

除资阳人旧石器文化遗址外,在铜梁县城西张二塘、汉源县富林镇、成都羊子山土台基址下层、重庆九龙坡马王场、攀枝花市仁和区回龙湾等地都先后出土了大批打制石器。这一情况表明,旧石器时代晚期已有人类生活在四川广大地区。而且,据专家们研究,四川地区旧石器晚期文化按其文化特点的异同,初步可以分为4个区域性文化,即:大渡河流域的富林文化、岷江流域的成都羊子山土台基址下层文化、沱江流域溪河沿岸的鲤鱼桥文化和沱江流域的铜梁文化。可以说,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四川地区就已初步形成了若干区域性文化中心,相应地产生了活动范围、经济生活以及文化传统都不尽相同的人类群体。为了获得食物和抵御猛兽,求得生存,他们必须结成群体,共同劳动,共同生活,这种人类最早的社会组织就是原始群。而这些原始群的遗址和文物的发现,为我们了解和研究四川地区的原始时期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崧泽文化遗址

崧泽古文化遗址位于青浦县城向东5公里处的崧泽村,经过一系列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发现了一个原始村落,距今约有五六千年,并保存了大量的文物和史迹。它是上海地区迄今为止最早的古文化遗址。

崧泽古文化遗址的上层:土色黄褐,出土文物为西周晚期和春秋时期的陶器、瓷器、石器和少量青铜器。其中有一件色彩青绿、敞口坦腹、内壁布满旋纹的原始瓷器,反映出我国当时的劳动人民对瓷器的制造已有了相当高的水平。中层:土色灰褐,是一处原始公社的公共墓葬地。埋葬的特点,人骨架仰身直肢,大部头向东南,在平地上推土掩埋。人骨架周围一般都有随葬品。墓葬中有两座中年女性与儿童合葬,反映了这一时期子女从母,尚处于母系氏族社会。下层:土色灰蓝,其中有古代人为藏食物而挖掘的地窖以及原始的生产工具,反映了生产力的低下。在地窖中,发现可人工培植的籼稻和粳稻的谷粒,证明了青浦地区的先民在距今6千年左右已掌握了水稻种植技术,更证明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

良渚文化遗址

新石器时代遗址群,位于中国东部浙江省的余杭县。

良渚文化遗址群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群,总面积约34平方公里。它范围广阔,内涵丰富,分布于以莫角山遗址为中心的50余处。其中以反山墓葬群、瑶山祭坛和莫角山土筑金字塔等几处最为重要。遗址群中发现有分布密集的村落、墓地、祭坛等各种遗存,出土物中以大量精美的玉礼器最具特色。这些遗迹、遗物的发现,显示出良渚文化遗址群已成为证实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最具规模和水平的地区之一。良渚文化遗址群的发现对研究长江下游地区的文明起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河北阳原小长粱文化遗址

2000年年初,在首都北京中华世纪坛的青铜甬道上,“河北阳原小长粱”作为古人类活动最北端的见证和中华大地古人类早期发祥地之一,赫然铭刻于第一台阶。

小长梁遗址发掘出的石器和残骨断片多达千余件,其中县侯家窑村区域内的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以及石制品相当丰富,仅石制品就达1.4万多件,其中用做飞石索的石球就有1079件。可见十多万年前的先人们已经能打制各种石器,史前文化有了很大发展,因此在考古学界被称为许家窑人。

同类推荐
  • 破译文化之谜总集(求知探索系列丛书)

    破译文化之谜总集(求知探索系列丛书)

    《破译文化之谜总集(求知探索系列丛书)》本书讲述了苏美尔文化之谜、中国女神像之谜、神秘的古城楼兰等内容。
  • UFO大揭秘

    UFO大揭秘

    UFO是不能在实验室进行研究,也没有任何公式可用,连确切的证据都没有。这正是它不为正统科学界承认的一个重要原因。人们已经习惯于借助电子和光学等仪器验测数据,用公式演算分析去证实一个发现。但研究UFO,却没有任何仪器可使用,也无法重演,因而难以让人信服。本书向读者介绍了UFO目击案。这是一本探索飞碟问题的内容丰富的著作。书中收有大量目击报告和调查报告,书中也谈到宇宙生命——外星人的情况。该书材料翔实,情节引人入胜,科学知识十分丰富,值得一读。
  • 走向太空

    走向太空

    人们对神秘的太空一直都很向往,尤其是青少年,更是对探索扣了解太空充满了兴趣。本书从宇宙的产生、太空世界的物质、奇特的宇宙空间和现象、人类对太空的探索之旅、未来的太空建设等方面切入,为阅读者展示了一个充满魅力的太空世界。
  • 奇妙的日食与月食现象

    奇妙的日食与月食现象

    “天狗食日”这是中国古代人们对于日食的最初的认识。由于对日食和月食认识的局限,保留下来了很多这样的传说和故事。现代人已经不会再对日食和月食产生恐惧,偶尔出现的日食和月食成为了天文爱好者们的观测目标。天文学家对于日食和月食的研究,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人类根据日月食形成的规律制定了计时的历法。根据日食的科学研究观测潮水的涨落等。
  • 昆虫记

    昆虫记

    法布尔的《昆虫记》誉满全球,在法国自然科学史与文学史上都有它的地位,被誉为“昆虫的史诗”。《昆虫记》所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所表现的惊人的灵性。法布尔把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成果和经历用大部分散文的形式记录下来,详细观察了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以人性照应虫性,虫性、人性交融,使昆虫世界成为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文学形态,将区区小虫的话题书写成多层次意味、全方位价值的巨制鸿篇,这样的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诚属空前绝后。
热门推荐
  • 大道主

    大道主

    穿越了,这个世界太危险,千秋俊杰、万古英豪多如牛毛,身怀异宝的赵硕脚踏地、头顶天,牛叉轰轰的出现,掀起一路的血雨腥风。
  • 倾世宠妃:王爷,太腹黑

    倾世宠妃:王爷,太腹黑

    魔女杀手血夜,魂穿而来,成为左相府嫡小姐。生母早逝,继母欺压,姐妹陷害,处境凶险。但,幸福的是,有一个人始终在背后坚定地陪她、护她、助她、宠爱她。一朝穿越,当她遇上了他......她躺在了像狼一样的某男身下,调情的说:“你以后就是本王的女人“。“特么的说好不劫色的,这是干啥”某女气狠狠道。“你亲了本王的嘴,摸了本王的身体,骗了本王的心,自然要对本王负责”某男霸道的抱着某女在怀中不放。某女咬牙切齿。在心里恨恨的诅咒着.....且看穿越女如何在古代拼出一片天,翻云覆雨。
  • The Well at the World's End

    The Well at the World's En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血泪依

    血泪依

    只为你一舞。。。泪舞。。。。。即使千年。。。呼唤。。。。。
  • 天行道一

    天行道一

    古道桑桑之下,天行大道。守护者阵营和恶魔者阵营对立存在,修真修魔正邪对抗,一个时代的开始和灭亡,都有新的人物在执牛耳。我是罗辛,我要成为并肩天地的大人物!
  • 郭沫若的青少年时代

    郭沫若的青少年时代

    郭沫若的少年时期,生活在“从封建社会向资本制度转换的时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阵痛,塑造着一个叛逆的性格;时代大潮的激荡,则玉成了一个弄潮儿的辉煌。郭沫若在文学、历史学、古文字学、书法艺术等领域都成就斐然。他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卓越超群的文化伟人。
  • 赌王天下

    赌王天下

    大三学生沈川,其女友因母亲病重欠下高额债务。为替还债不得已前往地下赌场一搏。不曾想,命运从此改变……天赋凛异被赌场看中,成了美女千手的得意弟子,稀里糊涂踏入了黑道。阴谋、暗战、黑幕、圈套,沈川面对着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赌场、战场、情场,带您进入一段不一样的爱恨情仇。
  • 轻爱

    轻爱

    说她是个孩子,可她什么都懂,说她什么都懂,可她毕竟是个孩子。明明就想知道他的消息。却强忍住死也不去问。明明就发了疯的在乎,却从不见她提及。她是个不善于为自己解释的女孩儿,她总是喜欢逞强,哪怕自己难过的要死,也只是强忍着。哪怕笑的时候泪水总是不听话的滑落。
  • 王俊凯的水晶之恋

    王俊凯的水晶之恋

    这个里面只有王俊凯哦!是小螃蟹的快来看看吧!
  • 珠机

    珠机

    仙道有终,大道无茫。自天地初成,便立九州为地,九野为天。再辅以大道降下“九字镇言”分而治守,遂成浩土。只是其间却自有一段隐秘。方今值世,修仙慕道之人数不胜举。其间大神通者便借此开宗立派,招揽弟子,以求世人景仰。但凡人之体证道成仙者寥寥无几,求仙问道之心亦就逾加渺茫。是以修道之人便转而窥视人间权势。由此,正邪两道渐而分立。是时,正道以净天宗、禅定寺、九华门为领袖。不知何故,正邪两道均相安无事。但神秘老道,少年张无云的出世,必将引起血光之灾,两道大战在即。天定命数亦或是机缘巧遇,奇伟恢弘的交战,情网交织的红尘。正邪传奇,珠机之秘,正一步步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