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22100000049

第49章 无以汝色骄人

【原文】

吴王浮于江,登乎狙之山①。众狙见之,恂然弃而走②,逃于深蓁③。有一狙焉,委蛇攫,见巧乎王④。王射之,敏给搏捷矢⑤。王命相者趋射之⑥,狙执死⑦。

王顾谓其友颜不疑曰:“之狙也,伐其巧恃其便以敖予⑧,以至此殛也⑨,戒之哉!嗟乎,无以汝色骄人哉⑩!”颜不疑归而师董梧以助其色(11),去乐辞显,三年而国人称之。

【注释】

①狙(jū):古书上说的一种猴子。

②恂(xún)然:恐惧,惶急。弃而走:四散奔逃。

③蓁(zhēn):同“榛”,荆棘丛生的样子。

④见巧:显示它的灵巧。见:同“现”,显示。

⑤敏:敏捷地。搏:捕捉。捷矢:飞速射来的利箭。

⑥相者:左右随从。趋射之:一起上前射箭。

⑦执死:躲避不及抱树而死。

⑧伐其巧:夸耀它的灵巧。伐,自夸。恃其便:仗恃它的便捷。恃,倚仗。敖(ào ):后通作“傲”,傲慢,骄傲,引申为蔑视,看不起。予:我。

⑨殛(jí):惩罚。

⑩无以汝色骄人:不要用傲气对待他人。

(11)以助其色:用以铲除自己的傲气。

【译文】

吴王渡过长江。登上猕猴聚居的山岭。猴群看到吴王打猎的队伍,惊恐地四散奔逃,躲进了荆棘丛林的深处。有一个猴子留下了,它从容不迫地腾身而起抓住树枝跳来跳去,在吴王面前展示它的灵巧。吴王用箭射它,它敏捷地接过飞速射来的利箭。吴王下命令叫来左右随从打猎的人一起上前射箭,猴子躲避不及抱树而死。

吴王回身对他的朋友颜不疑说:“这只猴子夸耀它的灵巧,仗恃它的便捷而蔑视于我,以致受到这样的惩罚而死去!要以此为戒啊!唉,不要用傲气对待他人啊!”颜不疑回来后便拜贤士董梧为师用以铲除自己的傲气,弃绝淫乐辞别尊显,三年时间全国的人个个称赞他。

【寓意】

不管有多大的本领,也不可当作骄傲的本钱。谦虚谨慎,才能赢得人们的敬重。

【延伸阅读】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这句话出自三国时期魏人李康的《运命论》。在一片树林里,如果有哪棵树长得太高而突出于其他的树木,大风刮过来时必定最容易摧断这棵突出的树。这旨在告诫人们不要太过在众人里出风头,风头出多了,必将遭到外部势力的首先发难。

三国时期的杨修便是因为过于卖弄聪明,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被曹操结果了性命。

曹操建造花园时,动工前工匠们请曹操审阅花园工程的设计图纸,曹操看了什么也没说只在园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工匠们不解其意,急忙去问杨修。杨修说:“丞相嫌园门设计的太大了,”工匠们按杨修的提示修改了方案。曹操见改造后的园门,心里非常高兴,问工匠们如何知道自己的心意的,工匠们说多亏了杨主簿的指点。曹操口中称赞杨修,心里却嫉恨杨修的才华。

曹操与杨修骑马同行,当路过曹娥碑时,他们见碑阴镌刻了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曹操问杨修理解这八个字的意思吗?杨修正要回答,曹操说:“你先别讲出来,容我想想。”直到走过三十里路以后,曹操才说:“我已明白那八个字的含意了,你说说你的理解,看我们是否所见略同。”杨修说:“黄绢,色丝也,并而为绝;幼妇,少女也,并而为妙;外孙为女儿的儿子合而为好;是受的意思,为辞。这八个字是‘绝妙好辞’四字,是对曹娥碑碑文的赞美。”曹操惊叹道:“尔之才思,敏吾三十里也。”

曹操平汉中时,连吃败仗。欲进兵,又担心马超拒守。欲收兵,又恐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适逢庖官进鸡汤,曹操见碗中鸡肋,沉思不语。这时有人入账,禀请夜间口令,曹操随口答:“鸡肋!”杨修见令传鸡肋,便让随行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归程。将士们问何以得知魏王要回师,杨修说:“从今夜口令,便知魏王退兵之心已决。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魏王班师就在这几日,故早准备行装,以免临行慌乱。”曹操早已忌恨杨修才高于己,今见他又猜透了自己的心事,便一怒以扰乱军心定罪,杀了杨修。

其实杨修的死并不是因为曹操忌才,而是因为杨修恃才傲物,时时处处卖弄自己的才华,所以犯了曹操的大忌。对于杨修的死,《三国演义》中解释为“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杨修之死与他的“恃才”和“犯曹操之忌”有关。《三国志》中也写到“太祖既虑始终有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诛修”。这里虽然提到杨修那“袁氏之甥”的身份也是导致其被杀的原因之一,但也承认杨修之死和他的才华有关。于是这又出现了另一个问题:说起才华的话,曹操手下,有才华的人可谓不计其数。像郭嘉、程昱、荀彧、贾诩之流哪一个不是才华横溢。为什么他们就没有因为才华招来曹操的妒忌呢?那么是因为杨修的才华犯了曹操的忌讳吗?众所周知,曹操这个人并非一个小气之人。就拿张绣来说,当年发动兵变杀了曹操的儿子和爱将典韦,后来又投降曹操,还是受到了曹操的礼遇。大度的曹操连杀子之仇都可以谅解,为什么就不可以原谅杨修对自己的冒犯呢?要真正的找出杨修被杀的原因,关键还得注意理解罗贯中说的这句话:“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曹操“忌”的究竟是什么呢?曹操“忌”的是杨修不给他面子。关于面子,这是中国人的传统中最关心和重视的东西,正所谓“人有脸,树有皮”,杨修多次不给他的主子曹操面子,让曹操忌恨他,这是做奴才的一大忌讳。

这个道理尤其适用于当今的职场。在职场中,如果你自以为是,处处争先锋,事事打头阵,难免就会惹来卖弄之嫌。

毕业于名校、能力出众的齐家驹刚到单位工作时,为了突出自己的能力,不仅把自己的工作做好,而且处处帮助同事。一开始,同事们还很喜欢他,可后来他发现同事们个个都疏远他,部门主管也时常刁难他,这让他一头雾水。

后来听到同事在背后的“议论”,齐家驹才发现,自己在他们眼里“锋芒毕露、争强好胜,看似帮助同事,实则在为自己的功劳簿上添功”。同事季红说:“他这个人虽然没有害人之心,但太过于表现自己了,总把别人看成自己的竞争对手,而想方设法压倒别人,特别是有领导在场的时候他更这样。那次,我的电脑遇到了一个小问题,我叫李姐帮忙,当李姐正在帮我做事的时候,他却跑过来抢了李姐手里的工具修起了电脑,还说‘这么简单的事都不会做,你真笨’。虽然电脑修好了,但我心里一点也不舒服,人家又没叫你来帮忙。”齐家驹听了此话,心里一凉:“我在他们眼里怎么就成了这种人呢?”

齐家驹的能力的确很强,而且是个热心肠,但他输就输在以一颗邀功和自我表现的心去帮助同事。这在其他同事看来,明显就是在给他们示威,以展示他自己的能力和才华。

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切忌招摇卖弄,特别是卖弄自己的财富金钱,否则,很可能会因此招来祸患。

季红红家庭经济状况很好,父母非常宠爱她,经常给她买名牌服装,零用钱也很多。一天放学回家的路上,季红红得意地向同学炫耀自己的MP5和刚买的手机。与同学分手后,一转弯,在偏僻的胡同口,几个陌生人拦住了她的去路。有一个人阴阳怪气地说:“听说你家很有钱啊,怎么样,借点儿给我用用。”看他们人多势众,季红红很害怕,只好乖乖地把兜里所有的钱,还有手机和MP5全都给了他们。

因此,不管你拥有多少财富,都切忌张扬卖弄,否则只能引火烧身。

近年来,有钱的中国人可以走出国门。在世界各地,随处可见富裕了的中国人的足迹。他们不但受到各国政府、旅游部门、企业等的欢迎,也成了各国骗徒、劫匪、黑帮、犯罪组织“围猎”的头号目标。有报道指在欧洲,如法国、意大利、瑞士、俄罗斯等国,中国公民受骗遇劫的案件屡见不鲜。

究其原因,就是不少中国人出外时喜欢炫耀“行头”:全身名牌服饰,名贵相机、钻戒、金饰、名表,总之珠光宝气。买不起正货的,也拿个冒牌货来充充场面,好像硬要向人炫耀:我很有钱喔!更使西方人目瞪口呆的,是部分中国人到外国的名店疯狂扫货的情景,一掷万金,面不改容。加之我们的国人很多还不习惯(或不喜欢)用信用卡,往往身上带着大把钞票,动辄一叠叠现金在人前数。豪则豪矣,却让人看得眼红手痒,那些骗徒劫匪们见此情景焉能不动心?因此,我们务必谨记中国的一句老话:财不可露眼,实在是很有道理的。

喜欢卖弄,其实是一种暴发户心态,是一种十分幼稚的想法,弘扬国威,为国增光,当然不是靠穿上满身名牌就能做到的。真正有钱的人,也绝不会整天在人前数钞票。反而发了达的中国人,更要学习谦虚、内敛,所谓真人不露相,这是中国儒家哲学的智能,是一个人的应有的修养。这种修养不但可以使你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减少与别人的磨擦冲突,在旅途中还可以避祸保命,确是不可不重视的。

当然,不提倡张扬卖弄并非要束缚和压制个性。其实我们中国人有一个缺点,就是太注重类同于大众,不注意发扬自身的个性之有利的一面。在当今这个崇尚个性的时代,如果你是一个有才有德之人,你张扬你的个性,将你的优点发挥到极致,对朋友无害,对社会无害,甚至对国家有利,那么“木秀于林”也应该值得提倡。

总而言之,如果你非常优秀,你就必须学会适应环境,审时度势,切不可清高自傲,一意孤行,我行我素;而应当虚怀若谷,团结他人,用自己的行动,带动大家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这样,你才能在社会上有一席之地。

人生大智慧:张扬个性,有节有度。

同类推荐
  • 德行

    德行

    怀着外交家理想的朱威走出校园,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每天只有一包方便面的落魄生活使他认识到,光有理想是远远不够的。在博阳公司打工期间,朱威博得了公司的总裁邢云涛的好感。邢云涛出生官宦世家,虽然相貌平平,却心高气傲。她并不是朱威理想中的对象,但为了保住自己在博阳的职位,朱威抛弃了女友,违心地与邢云涛结了婚。
  • 韩非子全鉴

    韩非子全鉴

    《韩非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韩非的著作,共有文章五十五篇,其文章风格严峻峭刻,干脆犀利,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为法家集大成之作品。该书就其主体来看,是一部政论性巨著,它重点阐述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其目的是为专制君主提供积极的主张,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时至今日,《韩非子》对于我们了解中国的社会政治、思想文化仍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本书甄选了《韩非子》最精彩的篇章,对原典作了精准的注释和翻译,便于您更好地品读国学精粹,感知先贤智慧。
  • 孟子的智慧

    孟子的智慧

    《孟子》是我国古代着名的儒家经典。《孟子》原文七篇并无上下之分,亦无章次之别。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怀着治国平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自觉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弘扬仁义,宣传德治,同情民苦,抨击暴政,志在匡世救民,兼济天下,表现出新兴地主阶级思想家朝气蓬勃、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孟子》一书的总体特色是感情充沛,气势奔放。他激荡着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又言辞犀利,呈现出凌铄一切之势。
  • 道德经(白话全译)

    道德经(白话全译)

    史文哲翻译的《道德经白话全译》借鉴了诸多名家的研究心得,其中既有高人隐士河上公、青年才俊王弼、经世之材朱元璋,又有国学大师冯友兰、知名学者傅佩荣、大作家王蒙等。《道德经白话全译》体例,先列原典,后附译文、注释,并精选古人所做注解,随后再通篇加以详细解析。最后,再从原文中提炼出老子思想的精髓,经过深入浅出的推敲演绎,把它们一拳一脚、一招一式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希望借此引领您走进《道德经》这一块古老文化的宝地。
  • 老子的门徒:列国风云

    老子的门徒:列国风云

    老子的一生虚无缥缈,宛若游龙,历史上关于他的传说数不胜数,可是直到今天,人们甚至还在为究竟有无此人而争论不休。他和他的五千言《道德经》一样,留给后人解不尽的谜题。老子的门徒遍布天下,但除了“玄门十子”确有记载之外,其余众人皆因仰慕其学识、思想、人格、品行而自投门下,古往今来,络绎不绝。老子和他的门徒,在两千多年前便布下了一盘棋局。黑白纵横间,天下之势已尽在掌中……不仅描写了那段刀光剑影的乱世,更重要的是要重塑众多原本鲜活的历史人物,深入挖掘他们的性格、心理,以洞悉人性的角度为切入点,探讨家国命运与个人命运的关系,统一与分裂的规律。
热门推荐
  • 蓝色构想

    蓝色构想

    海洋是全球生命支系统的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中国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将越来越多地依赖海洋。本书以“海洋经济、海洋权益、海洋生态、海洋社会”四个专题来研究我国海洋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问题。
  • 仙云再现

    仙云再现

    上古疑云,中古大战,武修与仙修的绝世碰撞
  • 重生末世恶魔

    重生末世恶魔

    末世的男子死亡后,意外地附身在地狱的恶魔身上,在这个混乱的世界他将如何生存?
  • 台风特别多的夏天

    台风特别多的夏天

    此文写给小任、超哥等一干在报社辛勤工作、郁闷活着的兄弟。
  • 这是你给我的坚强

    这是你给我的坚强

    血色曼陀罗——曼珠沙华/彼岸黑色曼陀罗——地狱之花曼陀罗——象征着不可预知的死亡。。。“涵,你一定要替我好好活下去!”“不,不要,筱筱,你不要离开我!”“啊——叶陶,我定要你碎尸万段!”一场复仇计划就这样开始了······
  • 封天之路

    封天之路

    我要杀人,神不可挡!我要救人,天不可阻!这是一个有武技,但却以书力代替内功心法的时代;这是一个想要修炼就必须读书或者写作的世界;这是一条以书封天之路。
  • 《神奇宝贝之火焰掌控》

    《神奇宝贝之火焰掌控》

    季风这个少年,在神奇宝贝世界里。身为釜炎镇的隐世家族,才10岁的他独自来到了神奥地区来闯荡。
  • 《天帝重生》

    《天帝重生》

    天界天帝龙战天在争夺天地第一功法龙傲九天时被其他九位大帝打破肉身,重生在下界。
  • 元素为王

    元素为王

    这是一个以元素之力为王的世界。元素师可以掌控碳、氢、氧、氮、铁等各种化学元素,继而控制由这些元素构成的所有物质。例如:配制号称腐蚀性最强的王水,溶尽一切敌人,尸骨不留。操纵氧气的流动,所过之处只需有一点儿火花,即可火烧连营八百里。制造破坏力恐怖的TNT、奥克托金、CL-20等物质,一旦引爆,山河碎、天地裂。然而此时,世界上还没有任何物理化学研究,火药、电池均未发明,已知元素也只有所谓的木元素、石元素、铁元素等寥寥数种。一个贫苦少年,将携带记忆中的现代物理化学知识,踏上元素称王之路。
  • 超能行者

    超能行者

    时空裂变加剧,各种能力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出!能力者理念不同,形成不同势力圈。是非?对错?正义?亦或邪恶?故事,就从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