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22600000019

第19章 克列缅丘克桥头堡(2)

当然有啦,这家伙曾经两次死里逃生,第一回我也只是听说,并没有在场,但第二次我就在他身边,亲眼目睹了事情的经过:那是个星期天的早晨,在奥珀斯尼亚附近的一条公路上,当时我试图逗乐身边的那些战友,用维也纳方言说道:‘孩子们,星期天早晨在斯蒂芬大教堂里有一场管风琴音乐会……’,可还没等我说完,我已经一头栽到了地上,面朝下、摔了个狗啃泥——该死的炮弹!中士背部下方被弹片划开了条很深的口子,只要再偏上个1厘米,哈斯曼恩中士或许连命都没了。中士并没有叫疼,而是一如既往地咧嘴笑了笑,说道:‘星期天我们这里也有音乐会,不需要到你们的维也纳去,但这里的音乐只震撼你的屁股,而不是耳朵。’这种时候他还能幽默得起来,实在是让人吃惊。

就在这时候,无线电里传来了‘滴滴答答’的声音,‘我必须走了!’通讯兵说道。他脚步和他的嘴一样利索,转眼间便爬出了散兵坑……我们静静地蹲坐着,我隐约感觉到哈斯曼恩中士的身影就在我前面晃动,这是个勇敢的家伙,他不会让自己的阵地轻易失守,他不会轻言放弃——这就是一位来自柏林的木匠的战斗信念!”

1944年9月,GD装甲掷弹兵团1营的官兵们在行军,近景是一个扛着MG42机枪的士兵9月5日,冯·纳特兹梅尔中校将GD师师部挪到了斯托奇(Storch);燧发枪兵团则仍在赶往奥珀斯尼亚的途中;已经于前一天晚上控制了辛基夫城的掷弹兵团也派出了2营试图向外寻求发展,但随即遭到了红军的反扑,双方在辛基夫城外展开了激烈的交火。而在危机重重的巴特基及其附近地区,红军成功地突破了第11装甲师的防线,大量阵地随之易手。GD炮兵团4营在洛克内尔少校的率领下已经先期抵达了该地区,并立即协助友军抵挡来自奥珀斯尼亚东北方向上红军的冲击。根据师部情报分析人员所掌握的情况,红军所选择的突破口就应该在巴特基附近,并打此一路向南发展。与此同时,一支配备了T—34坦克、SU76自行火炮的机械化部队更是出现在了贝斯鲁基(Besruki)南部、考特勒瓦—奥珀斯尼亚公路旁的山谷里,从那里到奥珀斯尼亚市郊的第一排民宅只有几百米的距离,附近的花园和灌木丛自然成了德国士兵最好的掩护。在奥珀斯尼亚的西北方向上,GD侦察营正在萨伊什特斯(Saytshentsy)附近集结;GD装甲团则已经赶到了瑟尼(S e ni)附近;GD突击工兵营和GD补充营则到达了奥珀斯尼亚北郊。当天晚上,霍尔雷恩少将不等燧发枪兵团主力到达,就命令突击工兵营在11辆坦克的掩护下发起旨在夺取188.7—179.5高地的反扑。但在贝斯鲁基南部红军固若金汤的防线面前,GD师的反扑显得有些微不足道,负责指挥这次进攻的冯·纳特兹梅尔中校回忆道:这是我第一次体会到GD师的部队在俄国人面前居然也是那么的脆弱……

巴特基—奥珀斯尼亚地区的危机使德军由西向东的补给线和通往波尔塔瓦的公路都构成现实的威胁,指挥上的不便也迫使上级将仍留驻在辛基夫地区的GD掷弹兵团调回奥珀斯尼亚(掷弹兵团的阵地将由步兵部队接管,此外,他们还将得到来自第19装甲师的支持)。9月6日上午8:00,掷弹兵团的最后一批官兵撤离了在辛基夫附近的阵地,经亚卡利夫卡向GD师主力的所在地——巴特基、奥珀斯尼亚地区赶去,大约半个小时之后,洛伦兹中校接到来自第7军军部的指示:GD掷弹兵团和协同作战的GD突击炮营下属的2个连暂时调第19装甲师指挥。显然是有意外的情况发生,部队迅速停下了脚步,并在距离135.4高地大约6公里处的树林里(位于辛基夫的西南面)待命。11:30分左右,由于情况紧急,掷弹兵团3营被调往到辛基夫西南面的109.9高地公路两旁新建好的防线上,支援在那里的第73装甲掷弹兵团。掷弹兵团临时被“征用”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霍尔雷恩少将的耳朵里,他立刻给曼斯坦因元帅打去了电话,并通过集团军群司令部下达命令迫使第19装甲师放人,但直到当天晚上只有1营(部分)和2营(部分)到达了巴特基(随即便被部署到城东北面的防线上去填补漏洞),而团主力和突击炮部队则一直受制第73装甲掷弹兵团,驻守在普里鲁利夫卡(Pryrulivka)森林的东北角。

与此同时,在贝斯鲁基南部,瑟尼、巴特基附近的形势变得相当吃紧,被打得喘不过气来的德军部队已经无法继续阻挡红军部队猛烈的进攻,被迫放弃现有阵地向西撤退。GD侦察营退至奥珀斯尼亚—绍乔姆勒尼(Sauchomleni)的新防线;在瑟尼的GD装甲团也向西挪动了阵地……唯一能让霍尔雷恩少将提起精神的消息是在9月6日下午:GD燧发枪兵团已经抵达战场,并拥有了一条连续的战线,而GD侦察营也借机回到了萨伊什特斯附近。

由于德军部队接连不断地调动和往返于各个战场之间,隐蔽在向日葵地里的红军反坦克炮和狙击枪给GD师造成了很大的伤亡。日落之后,第一批红军已经冲进了奥珀斯尼亚城,一场激烈的巷战在所难免,阻止红军的任务落到了刚刚到达战场的燧发枪兵团官兵的身上;而由GD师布防的巴特基城西北片的阵地此前已经宣告易手。在当晚争夺奥珀斯尼亚城的激战过程中,GD突击炮营1连连长格利姆少尉在同红军步兵的近距离肉搏战中阵亡;3连连长维赫梅耶(Wehmeyer)中尉连同他的两名车组乘员卡尔勒特中士和舒雷贝尔下士一同丧命于红军的反坦克炮弹下,只有德鲁瑟中士幸免于难;但他的双目却永久性地失明了。在奥珀斯尼亚的巷战中,突击工兵营战士的表现或许是最出色的,该营配备的狙击步枪和火焰喷射器使得他们成为了巷战中的主宰,燧发枪兵团团长沃特杰恩少校对他们的评价是:这些家伙好像天生就是为了巷战而生的一样!

直到9月8日为止,整个奥珀斯尼亚—巴特基地区的德军战线大致情况如下:守卫在奥珀斯尼亚东北和东南部地区的是第11装甲师;奥珀斯尼亚城主要由GD师驻守,同时其战线还向东北方向的瑟尼、巴特基延伸,甚至到达了瑟斯埃卡利(Sesekaly);从皮什恩吉(Pishnenky)到164.2高地、辛基夫—奥珀斯尼亚公路,再到西面的达亚卡利夫卡均属于第19装甲师的防区(暂时还归属该师的GD掷弹兵团部队的防线便从比尔基一直延伸到东南方向的109.0—116.9高地);再往西北方向则是第112步兵师的阵地。这条战线的最大薄弱环节要数辛基夫及其北部地区,红军已经在那里获得了大块的前进阵地,一旦能在这个位置上取得突破,他们的机械化部队便可向南转向,包抄该地区德军的后路。到那时,不仅是一个GD师,整个波尔塔瓦—奥珀斯尼亚—巴特基一线的德军部队都将面临灭顶之灾。

9月8日夜晚,德军指挥部对GD师所在战区的防线进行了变动,意在拉近各支队伍之间的距离,GD师自然也借此机会缩短战线,新的防线从奥珀斯尼亚—萨伊什特斯—189.4高地直至伊万什基(Ivashenki),在那里他们和第19装甲师的右翼部队会合(GD掷弹兵团部队被安排在了该师的左翼布防)。GD燧发枪兵团和GD突击工兵营被留在了奥珀斯尼亚和萨伊什特斯;不远处的189.4高地上驻守着GD侦察营(此时GD掷弹兵团以3营为主,加1营、2营一部,其战线是沿亚卡利夫卡南部的107.0高地—139.7高地—116.9高地)。对于GD师而言,防线两翼的糟糕地形是个大麻烦,那里大片大片的向日葵足有一人高,完全阻挡住了守军的视野,使得红军士兵能很轻易地渗透到德军阵地附近,有时甚至还会出现在其后方。从9日开始,一拨又一拨的红军部队轮番冲击GD师阵地,在苦苦支撑了两天后,10日晚上,霍尔雷恩少将在得到了上级首肯之后下达了撤退的命令。与此同时,之前一直调归第19装甲师指挥的GD掷弹兵大部也于当晚归队(此时GD师中仍有许多单位归其他部队指挥,包括GD炮兵团1营、第12火箭炮连、GD防空营、1个突击炮连),而刚刚归队的GD掷弹兵团主力在第一时间便投入到奥珀斯尼亚的战场上,但该团联手侦察营、突击炮营接连发动的几次反击均无功而返;相反,越来越多的红军部队涌入了奥珀斯尼亚,城市里每处花园、每幢房屋、每个角落都成了搏杀的战场。11日结束的时候,奥珀斯尼亚已经“摇摇欲坠”了,作为城防主力的燧发枪兵团已经被逼退到了奥珀斯尼亚西郊,在那里他们也只是依靠着GD装甲团3营的几辆虎式坦克的助阵才勉强稳定了战线。12日这天,霍尔雷恩少将曾打算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反扑以便夺回奥珀斯尼亚的控制权,但残酷的现实让他很快就放弃了这一想法——GD师下属部队损失之惨重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例如GD掷弹兵团3营13连,该连只剩下1名尉官、3名军士和13名士兵,但这支总共只有17人的部队却依然驻守在姆斯库奇(Mskuchi)以西的172.6高地上。面对红军士兵一轮又一轮似乎永无休止的冲锋(战斗过程中该连曾得到了炮兵的强有力支持),13连连长考勒维尔少尉如此回忆当时的情形:所有试图占领172.6高地的进攻都被我们一一化解了,这当然首先要感谢来自炮兵团的炮兵观察员古德曼恩中尉,每当俄国人的冲锋开始之后,他总能在第一时间同后方的炮兵阵地取得联系,紧接着我们的炮弹就会狠狠地教训那些俄国佬。作为回应,俄国人的大炮很快也会发言,炮弹像雨点般落在我们的阵地上,有一次我甚至先后被5块碎片击中,但幸好它们都没能穿透我的军皮大衣。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哨兵报告说俄国人又一次绕到了高地后面,看来必须得多加小心了,我随即下令构建一个圆形阵地,不让俄国人有从背后打偷袭的机会。很快,库贝尔下士为我们带来了最需要的晚餐和弹药,沃尔特上士站在我身旁并和我一起讨论着目前的形势。但接下的一幕却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俄国人的几枚迫击炮弹就落在了库贝尔下士身后,战壕里好几个士兵都被炮弹击中、大声呼喊起来,要知道当时我的身边根本就没有懂医疗的人——我的心绪一下子全都乱套了,那些家伙可都是我所见过的最优秀的战士!我飞快地奔跑着去寻求援助,就像一头觅食的野兽,库贝尔在呻吟了几声之后就断气了……直到半个小时之后,我才从别处借来了1辆装甲运兵车,把重伤员一个一个扶上了车,最后上车的新兵乌尔姆不停地朝我叫喊着:“少尉!我就快死了,我就快死了!”尽管已经不是第一次面对这样的场面,但我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泪水开始在眼眶里打转,就在当天晚上,后方传来的消息说我的这几个重伤员都死了。

经过了172.6高地的一轮艰苦拼杀之后,连里能够拿枪继续战斗的一共就只剩下8个人了,我简直不敢想象我们一个连就这么完了,要知道那些可爱的家伙从到达顿河的那天起就是我最亲密、最值得信赖的人,可现在他们都已经阵亡了!

从8月30日起,连续半个月的顽强作战和频繁调动使得GD师上下精疲力竭,尤其是GD掷弹兵团,惨重的损失让人瞠目。好在直到9月13日,GD师依然勉强维持着一条完整的战线:(从左到右)169.3高地(掷弹兵团2营)—马库奇(掷弹兵团3营)—173.4高地(掷弹兵团1营)—172.4高地、考雷斯什纳(Koreshshina,由燧发枪兵团一部负责)—乌斯蒂蒙考(Ustimenko,由燧发枪兵团负责)—奥珀斯尼亚西部地区(由燧发枪兵团和突击工兵营共同驻守)。9月15日,霍尔雷恩少将得知了有关南方集团军群司令部制定的全面撤军的计划,曼斯坦因元帅计划沿着第聂伯河一线重筑阵地,南北纵向延伸将近700公里。如果要将GD师全体官兵和装备送到第聂伯河西岸,按照集团军群司令部提供的船只情况至少需要来回摆渡5次才行。GD师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抢在红军先头部队到达第聂伯河之前完成渡河,并在河西岸建起防御工事。上级将GD师的阵地设置在基辅以南约30公里处,而齐克塞北部和克列缅丘克(Kremenchug)南部都将是他们的登陆场。

在整个南方集团军群的撤退序列中,G D师和那些精锐的装甲部队一样被安排在了最后,负责掩护第8集团军从前线安全撤下,并经波尔塔瓦最后到达齐克塞和克列缅丘克地区。负责殿后的GD师将要在他们现有的阵地上继续坚持几天,直到友军基本上安全渡河之后才能动身。其间曼斯坦因元帅还特地示意霍尔雷恩少将在最后的撤退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分寸,适时进行反击以避免红军跟得太紧;同时,GD师也不能让红军在追赶至第聂伯河东岸之初便能轻松地巩固阵地,必须给对手制造足够的麻烦以便能打乱他们的进攻节奏。

同类推荐
  • 异界系统大领主

    异界系统大领主

    一届宅男,穿越到另一片世界,这个世界没有玄幻,没有魔兽,有的只有真刀真枪的决斗,可他,拥有着逆天系统,召唤人才、各种物质、士兵,我都可以召唤出来,“哈哈哈”,吴锦放声大笑。统汉人,平蛮夷,灭外洋不再是梦想!
  • 63个结点

    63个结点

    本书采取特殊写法,第一次将二战根据战役分为63个小阶段写来,所谓结点,即有助于推动战略全局发生转折的关键点,这种写法,使得二战全貌更完整,更清晰,更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全书大约58万字,配有千幅珍贵历史照片,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近年解密的,许多读者闻所未闻。
  • 血洒征程

    血洒征程

    一夜过后,大厦将倾,温情已经不在,亲情却已背叛,爱情它还在吗?
  • 逆战之回家路长

    逆战之回家路长

    反恐战争,漫漫回家路;铁骨铮铮,兄弟情义长。盛世平安,总有人默默付出。军功章内,是男儿的血和泪。完成任务时,遭遇意外;血与火中,铁汉也有柔情。
  • 边关冷月

    边关冷月

    扑朔迷离的黑白周旋,命悬瞬间的生死较量。小说讲述的是中缅边境勐岗边防检查站站长乌蛮及武警战士对境内、外的毒贩进行严厉打击,致命伤害的过程,使境内外的大毒枭一个接一个纷纷落网的故事。主人公在组织处理、亲朋离开,毒枭追杀的绝境中逢生……为了军人荣誉,九死一生。
热门推荐
  • 一夜迷情:女人哪里跑

    一夜迷情:女人哪里跑

    为了摆脱20年的处女之身,一夜居然中奖了。意外得到两个性格不同的双胞胎与意想不到的超能力!在接下来的生活各种穿梭各种“通缉”。--------------------小剧情------------------哈?他们居然亲手把我送进狼的嘴里!“呵,女人,你居然背着我偷藏我的孩子,看你怎么跑!”“你这自恋的家伙,谁说他们是你孩子了,明明从我的肚子里出来的,是我的孩子!”“如果不是我的精子,你能顺利的生出这两小家火,恩!”“你。。。。。”我跑!--------“嘿,小屁孩们,我们去不一样的世界玩玩吧。”“我们能带上粑粑去嘛”“NO!”
  • 异界之修罗神皇

    异界之修罗神皇

    本文新发请大家耐心看看。我爱罗一个只爱自己的修罗,在新的世界中如何突破自己的心魔做一个阳光的修罗皇者,与人斗与命斗与天斗其乐无穷。
  • 空腹健康革命

    空腹健康革命

    断食养生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自然疗法,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起源于宗教,几乎在每一种宗教里,都有断食的说法。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曾经说过:“若五体之内有任何变患之时,先应断食物矣!”基督教的鼻祖耶稣也说过:“为了健康的关系,神会劝你挨饿,饿可以涤清肠胃,可以使人健康却病。”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说:“断食是进入宗教的门户。”我国土生土长的道教也一直提倡通过“服气辟谷”修炼成仙。
  • 或许她疯了

    或许她疯了

    当31岁的夏风鸣,带着13岁的女儿夏莹,遇到患有精神病的女上司白雨薇,他们将以什么样的方式,面对自己,面对生活,面对爱情。这只是一本啰嗦的生活爱情小说,无论悲喜,都会留在一些人的心里。本书偶尔会出现较为文艺章节,请无视,这是作者的脑抽风格,故事越到后续,越有精彩人物,各种花式彩蛋,还有各种引人深思的爱情例子,和结局。
  • 守护甜心之嗜血的复仇

    守护甜心之嗜血的复仇

    血族女王为了复仇变得让人捉摸不透,她还能过上平淡的生活吗?
  • exo之异界天使

    exo之异界天使

    她是个孤儿,幸运的是她被一个豪门家庭收养,长大后的她知道自己的身份离家出走,结果奇迹发生,她回到她出生的地方,发现自己不寻常的身份
  • 卧底狼妃

    卧底狼妃

    她,王牌特工,却一朝穿越。他,是秦国王朝百年来风华最盛的王爷,权势双收。初见时战场,他的剑直指她的鼻尖,“是战是降?”再见时大街,他抢了她的绣球大言不惭:“这个女人我要了!”一场你追我赶的游戏,金戈铁马,他守护身侧,不离不弃,只因她就是他认定的那个人!
  • 人间万象顺口溜

    人间万象顺口溜

    本书收集有文字记载和民间口头流传的顺口溜段子500余个(笔者创作的小部分),分作“社会百态”、“世人万相”、“官场调侃”、“话说吃喝”、“爱情婚姻”、“健康益寿”等篇,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其中“健康益寿歌诀”80则。以供读者品味欣赏,并从中了解百姓的风趣幽默及智慧。书中的语言活泼、文字灰谐,雅俗共赏,给人启迪。
  • 解读人生智慧密码之四:健商保证智慧(上册)

    解读人生智慧密码之四:健商保证智慧(上册)

    本套丛书集当代多家的研究成果于一体,系统地阐述了各种要素对人生历程的影响。
  • 废土极寒

    废土极寒

    废土之上,多少人沦为了力量的奴隶?力量,应该是用来保护他人的工具!且看一代悍将用异能守护心爱的人与物,铸就寒冰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