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39400000014

第14章 童年的时间性(3)

一个序列的成员一起成长,一个接一个地死去,最后在这个等级的底部会出现新的一批成员取代他们。这个体系中每个处于某一年龄序列的、其责任随着时间转变的男性(尽管不一定是每个女性)在这个体系中都是相对于其他序列的。因此,正如埃文斯普里查德(EvansPritchard,1940,第256页)在其关于东非的努尔人的经典著作中指出的,“一个年龄序列的群体根据整个体系改变其位置,依次通过相对的年少和年长的阶段。这种年龄序列群体的流动性是体系所特有的,也是体系必要的特征,因为它是一种基于世代连续的制度”。

很明显,尽管年龄序列体系需要分等级———对于老化过程的确认———年龄等级却可以脱离序列而存在(Baxterand Almagor,1978;Prout,1987)。后一种情况似乎在大多数当代西方社会都存在。由于在各种水平的政治组织中都缺乏正式的序列体系,因此个体在生命历程中身份位置之间的转变就成为重点,成人是儿童和青少年渴望到达的顶峰,也是老年人发现自己正在被逐渐替代的权力位置。因此,老化的陈规———促使年轻人和老年人的位置下降———勾勒出西方社会一个椭圆形而非等级式的生命历程轨迹。正如霍奇(Hockey)和詹姆斯(James)(1993,第45页)观察到的:

生命历程的轨迹———从出生到死亡———涉及人在不同时期的分配和属性,以及……权力是随着个体在社会边缘位置和中心位置的转变,以及在人的不同概念之间的转变而分配的。例如,父母是那些在某种意义上很小的儿童所不是的那些人;成人是那些“年长者”不再是的那些人。在每一种关系中,权力都不均衡地行使着。

一些非常年老的人的照顾者所采用的幼儿化的照顾行为就是这种不对称的体现,表现为年幼的儿童和老年人身份位置的平行。他们都被置于无能力的依赖者位置。

这些关于老化和生命历程的概念的相反的文化例子表明,儿童的时间的、结构的位置必须在关系和文化中来理解。儿童在与其他年龄阶段相对时才是儿童,这些年龄阶段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标志。艾森斯塔德(Eisenstadt,1956)在他的建议中承认了这一点,他认为儿童和年轻人的世代文化通常具有边缘性和颠覆性的风格,但这其实是对生命历程中结构化运动的正常反应。作为暂时的过渡性的文化,它们使从儿童向成人身份的原本麻烦的过渡变得顺利一些。

世代的双生面在青年文化的文献中已经记录得很详细了,这似乎意味着西方情境中也可以找到这种年龄序列。但是,与艾森斯塔德的研究结论相反,赫伯迪格(Hebdige,1979)的研究证明青年亚文化代表的世代文化是有时间限制而非无时间限制的。在这个重要的意义上,它们与那些传统社会中的年轻人的年龄序列不同,他们的序列是“对其挑衅行为的社会治疗手段”(BaxterandAlmagor,1978,第3页)。尽管他们似乎可能有一些共同点,但有两个重要差异。第一,年轻人不是作为序列成员而是作为个体进入成年,这一过程被威利斯(Willis,1977)清楚地论述过。第二,可能是更重要的一点,作为身份的文化标志,这些青年亚文化只能根据他们对成人与儿童之间关系转变的反应的特征来理解:不同的亚文化风格中,不同世代的年轻人对于他们属于某个特定时代和特定同辈群体的体验的反应是不一样的。

为说明童年的这一时间建构,我们再转向学校课程作为例子(见“社会空间中的童年”一章),因为我们在欧洲和北美社会的学校体系中发现年龄具有类似于序列的特征:儿童和与自己同龄的同伴一起在等级性的班级序列中前进并逐渐成为高年级学生(JamesandProut,1990a)。例如,在英国,儿童在5岁时———在欧洲的许多其他地方是7岁———进入学校,他们和同龄人一起通过一系列固定的教育阶段,这些阶段与一套设立好的空间等级的班级相关联。每一个阶段根据教育成就的水平、社会技能的习得和责任的承担有着不同的义务和责任。它就是一个通过课程设计而制定出的年龄序列的章程。

由于这种按年龄进行的狭隘分类与学业成就和社会成熟的质量评价相关联,因此可能对于一些儿童造成严重的后果。不像传统的年龄序列体系那样提供终身的成员资格,一个学校的年龄序列体系会将一些成员驱逐出去:那些不能达到他们年龄阶段的期望的———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儿童———或那些超过他们年龄阶段的期望的儿童———天才儿童———可能会被贴上与一般儿童不同的标签,并接受不同的教育。他们随时有像怪人一样被从班级转走的危险。在这个意义上,这些不同的童年仅仅是一种对童年的时间的特定建构的结果。

这种年龄序列设计的手段显然可能降低儿童的自信心,当然也可以提升他们的自信。博拉德(Pollard)和费勒(Filer,1996)指出,一个儿童的学校生涯是一个回归的过程,它不仅取决于个体能力,还取决于学习难度、学习的资源和儿童所处的时间和空间的学习情境。在对5名小学生的家庭和学校生活长达3年的全面而详尽的研究中,他们发现,尽管这些儿童都是同一年龄序列的成员,但每个人的教育经历都是独特的。他们的学习成果是依他们的社会关系和环境所能提供的学习机会而定的。这就是说,同样的制度结构和空间———学校、班级和家庭———在不同时期为不同儿童提供的机会是不一样的。

例如,这5名学生中的每一个在学习方面获得帮助的机会都非常不同。

莎莉(Sally)是勤奋而成功的,在遇到疑问时她总是有足够的自信向老师寻求帮助。海泽尔(Hazel)被她的第一个老师视为固执和不合作的,只有在乔治(George)女士的班上才会获得自信,因为在这个班上她的艺术才能终于得到了欣赏并获得鼓励。另一方面,詹姆斯(James)的学校生涯一开始就很糟糕,并且在随后的两年中每况愈下。他最初的谨慎被后来的老师视为顽固的反抗。詹姆斯在年龄序列中的位置正朝向失败而非成功的方向前进———而这个年龄序列是和成功的海泽尔和莎莉同样的年龄序列———并且这个年龄序列将成为评价他的能力的最终来源。

儿童的时间建构

上述关于年龄、世代和时间的讨论清楚地表明,儿童的社会经验不能被简单视为他们的生物年龄的作用,或是他们的社会身份位置的作用。实际上,儿童的社会经验是这些塑造儿童对时间流逝体验的过程相互交织的结果。对此的图解说明可以在一些儿童所提供的童年描述中找到,这些儿童即将面临死亡,因此时间有限,或是一些住院和严重疾病使时间变得非常重要(BluebondLanger,1978;Alderson,1993)。

对于医生和许多父母而言,儿童是未来的成人,他们必须参与治疗的决策中来,这是自19世纪末期以来社会政策立法中的一种明显的儿童福利模式(Parton,1985)。正如詹姆斯和普鲁特(1990a,第225—228页)指出的,这种儿童形象意味着儿童每天的活动都可能会根据其对于未来成人生活的影响而接受评判、监管和评估。不论是和教育、工作及就业相关,还是在他们的心理、生理和精神状况方面,儿童都因其是未来的成人而接受着评判、教育和保护。但是,正如奥尔德逊(Alderson,1993)对于接受手术的儿童的研究所显示的,将儿童置于这种位置可能是和儿童自己对于时间流逝的观念和体验大相径庭的。

儿童自己可能选择一种更为重视当下的世界观,拒绝这种未来导向的视角,因为这与他们的现实考虑相距甚远,这种观点在奥尔德逊关于蒂娜(Tina)对治疗的态度的解释中得到了阐述。蒂娜拒绝痛苦的腿部延长手术,因为她希望保持她本来的样子,而成人认为这个决定说明她不具备自己做决定的能力,以及说明了她的不成熟。奥尔德逊(1993,第39页)描述了这两种相互矛盾的时间框架,在其中关于是否进行手术的决定作出协商:

蒂娜希望得到选择的权利并保护她现在的身份。蒂娜的母亲……想要保护成年后的蒂娜的权利,以及那时的蒂娜所感知的利益,而非她现在所感知的利益。进一步的压力是,这种新型的治疗可能不起作用。

那么她的母亲还需要说服她如果她高一些会更好,以及让她感觉到她是被爱和被接受的,以此来尝试避免对蒂娜的自尊造成的任何伤害。

布鲁邦德兰纳(BluebondLanger,1978)的研究是最早考虑儿童自身对社会世界的感受的研究之一,她描述到,对于那些面临死亡已经没有可能成为成年公民的儿童来说,时间所承载的意义就更重大了。她否认了他们对自身死亡的认识,叙述了美国一个病房中的儿童如何学会看懂成人世界关于他们病情阶段和他们所剩时间的微妙的线索。

同类推荐
  • 中华千年文萃:曲厅

    中华千年文萃:曲厅

    本书以《全元散曲》、《元曲选》、《元曲选外编》为基础,参酌各家,汇校诸本。选注时扩大了作者的入选面,包含元明清三代中一百一十多位作家的四百多篇作品,并附有作者小传。
  • 小人物史记Ⅱ

    小人物史记Ⅱ

    本书时《杭州日报》西湖副刊创办“倾听·人生”版的集结,它的宗旨是“以小人物的命运来反映时代的变化”,以第一人称讲述自己的经历。十年时间,每周一期,每期六七千字,500多个小人物敞开了心扉,他们的故事打动了更多的小人物。
  • “水浒”识小录

    “水浒”识小录

    《水浒传》这样流传久远的通俗小说,其读者恐怕是数以百万计的。读者多,因之评论“水浒”者也多,近几十年来,评论“水浒”的书籍也是汗牛充栋,然而,就作者王学泰所目击者,还是有些习见的小题目,很少有论者。《水浒识小录》提出一些,加以考评,以为茶余饭后谈助。《水浒识小录》是作者关于“水浒”的最新思考,也是写法很有趣的一本,从朴刀、杆棒、武监、流放等细微处着眼,演绎游民文化传统下社会的运作思维与方式。
  • 山水流芳

    山水流芳

    文化传承需要有效的载体,历代咏叹巴渝的诗歌流淌着人们特定的地域情感,凝结着一代代人独特的生命体验。面对这片有着秀丽自然风物和厚重人文积淀的土地,我们更应保护并传承这份宝贵的精神营养,凝聚今人的文化认同,烛照后世的人文愿景。
  • 岁月书签

    岁月书签

    春节前,故乡散文女作家孔瑞平来家,请我为她将出的散文集作序。我非散文家,却不自量力,愿为之效劳,全在故乡情结。浏览全书“总目”,已逾百篇之巨,作者从全部文稿中选出二十余篇,复印成三宋大字,供我这老年人作序文时参阅。
热门推荐
  • 明月知我心

    明月知我心

    她是齐天大剩女,职场白骨精;他是经济适用男,优质潜力股。她对他一见钟情,他却弃之不顾,仿佛他是空中飘忽不定的风,而她只是水边的芦苇。每次风吹过,芦苇只能抬头仰望,向来不知道飘散了多少洁白的芦絮,折断了多少脆弱的芦杆。一个华丽转身,芦花变成神秘飘逸的云,令他心驰神往,梦萦魂牵。她远远地站在那里,他想摸又够不着,想忘又挥不去。好马想吃回头草,剩女却要逃,她逃得掉吗?她无意中卷入一场贪腐案件,成为外人眼里参与权色交易的坏女人,他的心里,她始终是那片纯洁的白云。爱情像月光照耀着心房,爱情像月亮一样有阴晴圆缺。情敌的介入,令他们误会丛生;家人的反对,使他们寸步难行。他们的爱情最后能否化茧成蝶、人月两圆?
  • 祭神系统

    祭神系统

    你有顶级功法?抱歉我家仆人练的都是神级功法你说你有神级丹药?来麒麟吃糖豆了你说你有神级强者撑腰一根手指头弹死哎我已经无敌了好寂寞这只是一个屌丝穿越之后的雄起
  • DNF狂暴之眼

    DNF狂暴之眼

    “我就是来送信的,别惹我!”“呼,战斗这么枯燥,本大爷得闷口酒带动一下。”Enoch作为一个鬼剑士,似乎有些仁慈。Enoch作为一个鬼剑士,似乎也有些残忍。这是一个社会经验为零,智商为负数的主角的故事,不过好在,他的战斗力爆表!
  • 洪荒东王公

    洪荒东王公

    洪荒大地,广阔无边,神秘无尽一次命运长河的暴动,将21世纪青年叶天带回到了洪荒,成为了洪荒大神东王公。自此,一段属于叶天的传奇就此展开----------
  • 《深海里的淡水鱼》

    《深海里的淡水鱼》

    如果不是因为孩子害怕的尖声哭叫,她肯定还以为自己是在做梦。她不敢相信眼前的这个人竟然就是自己辛辛苦苦找了多年的人。她想他,日日夜夜想,心里的那种思念就像恶魔一样疯狂的折磨着自己。有多少个夜晚,他都死在了自己的噩梦中,而自己在梦中哭成泪人,醒来枕巾也是湿了一大片。现在,当她看到他活得如此潇洒,身后一群黑衣人喊他少爷的时候,她再次哭成了泪人。她像疯子一样嘲笑着自己,还想吗?还爱吗?还在苦苦的等他来保护自己吗?那一瞬间,积攒多年的思念都变成了怨恨。她疯了一样把手里的水果刀刺向了他的胸口,狰狞的脸就像黑暗中的魔鬼,她咬牙切齿地说道:“六六鳞!我要你和我一起下地狱!”
  • 监视全人类

    监视全人类

    当一个贫穷少年无意中得到一台超弦计算机,可以实时查看全人类的一举一动,可以窥探宇宙的任何生物非生物的历史。于是,他逆袭了!让家人过上好日子、追求女神不是梦;还要碾压对手、协助警花破案,智斗大富豪……
  • 冥幽乾坤

    冥幽乾坤

    属于我姜宇的一切,我终将重新夺回来!带着七宗人族的荣耀,玄澜大陆的荣耀,我必将站在这片天地之巅!
  • 抗战之超级兵王

    抗战之超级兵王

    【免费新书】乔天佑,华夏最强特种兵,一次营救人质的任务中,为保护人质而壮烈牺牲,魂穿抗日战场。从此,一个令日寇闻风丧胆的超级兵王横空出世,杀鬼子除汉奸,保家卫国,快意恩仇。
  • 雾隐北城

    雾隐北城

    在异世存在一片大陆--雪雾大陆,人们都会使用法术。大陆分为五块--雾隐北城,雪韵南城,人鱼海,冥界和无人探知的魔界。在北城中,一年四季只有短暂的一个月春天,且人们活不过50岁。随着西家小姐西沐瑶误入北城禁地--迷雾雪森,揭开了北城不为人知的秘密及上古时期的诅咒。为了解开秘密破除诅咒,西沐瑶踏上了旅程。在旅程中,她经历了友情,爱情,背叛,伤心,绝望直到最后的毫无留恋,一步步为爱成魔。一句句预言,一道道枷锁将西沐瑶变得更加脆弱,更加无助。偶然中找到了破除北城诅咒的方法。西沐瑶决定牺牲自己换来北城的美好......
  • 锦瑟年华

    锦瑟年华

    捡什么不好?偏偏他先捡了一个小可爱,这就是一个赔钱货,花钱如流水,短短几日,他就债台累累。再又跟来了一个老疯子,邋邋遢遢,疯疯癫癫,轰都轰不走。后又收留了一条流浪狗,整日神气的像哮天犬。一家子的赔钱货,麻烦不断的日子就此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