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69300000031

第31章 作为“知识分子”的现代学者(3)

另一方面,对于人文社会学科领域的现代知识分子来说,情况却殊为不同,尤其是对于那些躬身于人文学(包括文、史、哲经典人文学,及其衍生的诸如考古学、人类学等)领域的学者来说,情况更为殊异。如果说,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现代性”社会科学,因其现代化特性本身而能够成为现代社会的“显学”,因而致力于这些学科研究的学者有可能获得较多的社会资源,并最终成为现代社会的“弄潮者”,那么,人文学则恰恰由于它们的经典性和传统依赖性而被现代社会政治日益严格的制度化和现代社会经济不可抗拒的商业化推到了社会生活世界的边缘地带。我有一个不一定十分恰当但自以为颇能说明上述差异情形的比喻:现代社会科学如同东北的黑土地,在现代社会里生得其势、恰逢其时;而古老的经典人文学科则仿佛西北地区的沙化地,在现代社会里不幸被忽略、被遗弃,以至在现代商业化、技术化的经济风潮中被风化被沙化了。约略而论,像经济学、法学、社会学这类社会科学,本身就是应现代社会之运而产生出来的现代知识产儿。它们或者从传统的人文学知识图式中分化衍生出来,如,经济学就是十八世纪晚期从道德哲学中衍生出来的;或者是在诸门人文社会科学的杂交跨越中产生的,如,社会学及其分支学科。我之所以把这些社会科学称之为“现代性知识”,基本的理由也正在于此。我的意思是说,这些学科的产生及其知识构成本身就是“现代性”的知识事件,它们之所以产生,是因为现代社会生活产生了对它们的知识需求。因此,它们在现代社会里的逢时得势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人文学科却非但没有这种“现代性”的知识特性,而且在现代社会的文化理智环境中生长得更为艰难。我们不能简单地说,现代社会的文化理智环境不利于古典人文学科的知识生长,但毫无疑问,现代社会对政治秩序的严格制度化或法制规范化依赖、尤其是现代社会所奉行的商业化、商品化市场经济规则,并不利于人文学科的知识增长。这是由于人文学科自身的知识特性与现代社会的知识需求之间固有的内在紧张所造成的具有某种客观必然性意味的“知识状况”。

按照现代知识的分类标准,人类的知识系统主要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所谓“科学的知识”(the scientific knowledge),进入信息社会后,这类知识又被称为“可编码化的知识”(the codified knowledge);另一类则是所谓“非科学的知识”(the non-scientific knowledge)或“意会性知识”(the tadt knowledge),它们是不可编码化的。我们现在所说的“自然科学”及由它们所发展出来的现代工程技术科学,当然属于“科学的知识”范畴。而许多现代社会科学也因其日益技术化、工程化和可操作性而被视为“科学的知识”,如,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管理科学,等等。所以在人文社会科学系统中,真正属于“非科学的知识”范畴的主要还是像文学、史学和哲学这样的古典人文学科。

在以“科学理性”为最高知识标准的现代社会里,或者干脆用美国著名汉学家史华慈(Benjamin I.Schwartz)教授的术语来说,在我们这个“技术统治”的世界里,不具备严格的现代“科学技术”特性的知识体系,自然不可能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智力资源,因而也就难以进入现代社会的知识中心,其知识和知识者的现代边缘化便成为不期而然的结果。与之相对,那些具备现代“科学技术”特性的知识,则因其与现代社会的智力需求本身的内在亲和性和密合性而成为“显学”,拥有这些知识资源的知识者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现代社会的显贵,弄潮于现代社会的前沿和中心。可见,知识本身是否具有一种现代适应性,知识者所拥有的知识是否具有“现代性”,是决定知识和知识者********或者中心化的分水岭。

看来,要了解作为知识分子的现代学者,并不能只停留在费希特先生关于学者使命的一般理解上,还需要了解现代学者所处的现代社会和现代社会的知识状况,不了解这些,恐怕我们既不可能真正理解现代学者作为“知识分子”的现代身份和意义,也难以理解现代学者的真正使命——假如真的像费希特先生所认为的那样,学者的使命具有某种永恒不变的意义——即“至死忠于真理”——的话。

嵌入社会体制或者被社会体制化是现代学者阶层的普遍境况,几乎不可避免,即便是人文学科的学者,在现代社会里也难以超然于社会体制之外。无论是当教授,还是进入某研究机构做研究人员——不管是公共的,还是私人性的;也不论是置身中心,还是侧身边缘,现代学者总是不得不在各种形式的体制之中生存和思想,甚至于像哲学这样曾经被西方人视之为富人闲士的智慧冒险游戏,也不能有所例外。这是现代人生存的内在需要。或许,这也是现代社会的学者与传统社会的学者所具有的一个基本区别。今天的学者很难再找到纯粹学术的“世外桃源”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致和心态也已然难以寻觅踪迹了。那么,这是否意味着现代学者也因此难以成为曼海姆意义上的“知识分子”了呢?

我的感觉仍然是积极的。嵌入社会体制或者被社会体制化并不意味着现代学者将会失却其作为“知识分子”的文化身份,即便是按照曼海姆和十九世纪末期法国的“知识分子”概念来理解。曼海姆所说的“自由漂浮”和“非依附性”不应该被理解为学者的某种实际身份或实存状态,而应该被理解为学者的知识心态和思想姿态。

体制约束的是人的行为和行为方式,但它并不强求(准确地说,是不应该强求)所有人的思想一律,更不应限制体制中人对体制本身进行必要的理性反省和道德批判。否则,体制本身也将因为失去必要的精神张力和新生思想资源的有效供应而自我消解。在现代民主社会的基本结构中,一种正常的生存和发展方式应当是,制度约束(规范)行为,思想规导(约束)制度。于是我想,“自由漂浮”指的应该是学者的思想状态和精神生活方式,而非其社会实际身份;所谓“非依附性”指的则应当是学者的思想品格和社会道义立场。

只要学者坚持自由的思想,坚持经过严格理论证明或实践检验的真理原则,坚持客观公正的社会正义原则,就能够承担反思和批评社会生活、承诺社会道义的“知识分子”职责,从而履行作为“知识分子”的现代学者的使命。

我所担心的是,福柯揭示的现代社会知识权力结构,很可能让现代知识分子自身作茧自缚,把自己对知识的拥有当做是对权力的占有。在知识经济的时代里,这种可能不是越来越小,而是越来越大了。这的确是一个现代性的知识分子问题。当知识成为权力,知识的结构便具有了社会政治结构的特性;既然权力的腐败难以避免,知识的腐败也就不会是一种偶然或例外的现象。如此一来,拥有知识的知识分子也就如同拥有权力的政治当权者一样,需要社会监督和社会约束,包括社会政治制度的约束和公共社会的监督。进而可以推出的一个重要结论便是:现代知识分子可能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种文化自律,一种自我批判精神。相当一段时间内,我个人曾经对于近年来国内学界所出现的一些“学术腐败”事件持有不同的看法,认为“腐败”之说只能针对政治权力事件,学者的学术行为很难与权力挂钩。现在看来,如果知识的权力化已然成为现代社会的事实,使文化与政治产生了“合谋”的可能(一种“文化政治”?),那么,“学术腐败”自然也就不难理解了。

好在现代社会是一个公共化程度日益提高的公共社会。社会的“公共性”首先就体现为它的公共分享和公共分担的程度,以及它的民主化、制度化和公开透明性程度,这也使得对知识分子的社会监督成为现实。同所有现代社会阶层一样,现代知识分子对社会公共制度的利用与他们受社会公共制度的约束同时存在。社会公共化程度的提高还表明,作为“知识分子”的现代学者要承诺其特殊使命,就必须首先成为公共知识分子,成为社会“公共理性”的捍卫者。

在此意义上,现代学者非但不能沉溺于私人书斋,而且必须使自己的知识和思想公共化。前面说过,知识与思想的价值就在于它们的可普遍化或公共化意义,而所谓公共化,即是公共分享和公共运用。

从这一角度来看,进入社会体制或者被社会体制化反而可能成为现代学者的一个福音,绝非仅仅是消极的限制。因为众所周知,在现代社会里,制度化与公共化是相辅相成的。不过,这又会牵涉到另一个问题:既然像人文科学学者这样的现代知识子,难以避免现代社会的边缘化命运,他们又当如何发挥其公共知识分子的文化作用呢?

我想,如同体制化本身一样,身份边缘化也不意味着现代学者的公共角色受到限制,社会地位的边缘化不是学者思想方式和精神品格的边缘化。相反,身处边缘有可能让学者获得更客观的观察视角,更开阔的思想视阈,对身处其中的生活世界做出更冷静的思考和判断。而能否做到这一点,关键不在于学者的社会处境,而在于其思想状态和知识资源。除此以外,最重要的便是学者问学和从学的学术方式。费希特说,学者的责任在于用道德的方式影响社会。我想补充的是,学者,特别是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现代学者承担起社会责任的基本方式仍然是学术的、思想的和精神的,这是由学者自身永恒的文化身份所决定的。如果说,学者的最高使命是“至死忠于真理”,那么学者承诺这一使命的较有效合理的方式便是追求的真理的学术。未知然否?姑妄言之如是焉!

注释

①1898年,一位有犹太血统的名叫德雷福斯的上尉军人被控告出卖军事情报而遭受军事法庭审判。但这很快被证明是一桩冤假错案。为了保全政府和军队的所谓声誉.法国军队和政府拒绝为德雷福斯平反。这一不公正的做法,引起社会公愤,以著名作家左拉为代表的法国知识界直接介入此事,对当局提出严厉谴责和批判,并引导公共社会对政府和军队展开了不懈的抗争。这便是所谓“德雷福斯事件”。

②[德]费希特著:《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梁志学、沈真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1一12页。着重号系原文所有。

③④⑥⑦⑧⑨⑩⑩[德]费希特著: 《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梁志学、沈真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36、39—40、42—43、43、44、44、44、46页。

⑤同上书,第42页。着重号系引者所加。

⑩Joseph R.Levenson,Confucian china and Its Modern Fate, Vol.one:The Problem of Intellectual Continuity,Berkdey,California:Universityof California Press 1958.P.16.⑩参见美国信息研究所编:《知识经济——2l世纪的信息本质》一书,特别是李大光为该书所属的“三思文库——知识经济系列”所撰写的“总序”。王亦楠译,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李大光的“总序”中还提到了其他知识分类图式,诸如, “事实知识”(know—what);“原理和规律知识”(know—why);“技能知识”(know-how);源头知识”(know-who);等等,值得参考。

([德]费希特著:《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梁志学、沈真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原刊于《东南学术》,2003年第5期)

同类推荐
  • 卢梭的民主哲学

    卢梭的民主哲学

    卢梭在哲学上主张感觉是认识的来源,坚持“自然神论”的观点;强调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在社会观上,卢梭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主张自由平等,反对大私有制及其压迫;提出“天赋人权说”,反对专制、暴政。在教育上,他主张教育目的在培养自然人;反对封建教育戕害、轻视儿童,要求提高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反映了资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从封建专制主义下解放出来的要求。
  •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易经的故事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易经的故事

    《易经》是一部充满智慧的经典,被誉为华夏文明之源。自古就有不读易不能为太医,不读易不可为将相之说,故其作用被称为:修身、齐家、治国、平灭下。
  • 哲理人生枕边书

    哲理人生枕边书

    人生如水。呱呱堕地时,生命的那杯水是清澈透明,不经搅拌,不经修饰,风平又浪静,单纯而幸福。然而,生命的经过便是调制那杯水的过程,充满了喜怒哀乐。调制的人是生活的主人——自己。你可以放盐,但太多会苦涩;你可以放糖,放多了便甜腻了;你可以放醋,放太多又会淹没前面的两种味道……人生是一种尝试。没有挫折的人生其实并不完美,只有真正尝试到了失败的痛,才能彻底领悟到成功的甜,才有了酸、甜、苦、辣的交汇,人生才更刺激,更深刻,更值得回味。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辅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
  • 儒家文化的现代应用

    儒家文化的现代应用

    中国社会转型的一大任务,是通过学习和借鉴西方文明,激活我们自己优秀的思想文化传统,将其由历史的包袱变成现代化的动力,并使中华民族普遍地确立起主体性。作者从事的民航工作属于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工作,在运用西方科学管理理论的同时,特别注意从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中吸取营养,特别是儒家“仁、义、礼、智、信”的理念,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荀子

    荀子

    《荀子》为战国时人荀况所著,是一部阐述先秦儒家思想的著作。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本书由荀况编著。
热门推荐
  • 凤凰劫之毒衣天下

    凤凰劫之毒衣天下

    她重生,她无语至极。他说,她是他一生的劫他说,为了她,他肯撒手江山他说,她是劳资的他说,他只要默默守护她就好了她说,这个女汉纸不好惹她说,如有来世,她让她生不如死.......他们,她们,这一生,纠缠千万次回眸,只是为了她....
  • 废物逆天,傲世天下

    废物逆天,傲世天下

    她,杀手王长情,葬送在自己最爱的人的枪下。她,许家小九,不能修炼,成为废物,无人关心。当杀手的灵魂融入废物的身体,会发生什么?他,魔界魔尊,邪魅霸道,他爱上了她,然后会发生什么呢?(故意吊胃口嘿嘿。绕绕第一部文文,写的不好请担待)
  • 特工冷妃肆天下

    特工冷妃肆天下

    猫姬,国家特工,冰冷而嗜血。代号:肆殇。对于她的敌人来说,死是一种解脱,因为落在她手中生不如死。四小姐,夜月王朝的相府四小姐,明明是尊贵的身份,却连下人也不将她放在眼中。他,夜月王朝的七王爷,大军在握,所向披靡,傲视群雄!天空中一道白光,魂起魂灭间,黑白二使的失误,让明明不同路线的人发生的交错。陌生的世界?不一样的世界?轻风细语间,渐渐改变了历史的轨迹。就算是掌握了所有人的命运,但唯独逃不了记忆中,那一抹的背影。逃脱不了的缘分,命中注定。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斜倚云端千壶掩寂寞,纵使他人空笑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汉俏王妃

    东汉俏王妃

    穿越近两千年前,只为与你命中注定相逢,惟愿一生长相厮守,不离不弃。终究是有缘无分,还是缘分天注定?
  • 娜漾爱你

    娜漾爱你

    也许的第一眼,就已经注定了一切,也许第一眼,就已经注定再也逃不出你的掌心,也许第一眼,就已经注定我们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想抱着你,赶走你的恐惧,我想陪着你,赶走你的不安,我想牵着你,赶走岁月的羁绊,我想就这样爱着你,直到生命的尽头.
  • 惊世赌神:冷面邪王的腹黑妻

    惊世赌神:冷面邪王的腹黑妻

    她,22世纪闻名世界的赌神,她聪明狡诈,腹黑张狂。这样的她却在一夕魂穿异世一个14岁的小女娃身上?!要不要求表这么逗她?好吧!这就算了,但为什么别人穿越成大神,而她一穿越就中大奖穿越到一个空有容貌没有斗气的花瓶?苍天,这些都不是问题,问题是那个神秘腹黑强大却闷骚无比的某男是什么时候又跑到她的床上的?“君漠尘”南羽微嘴角抽搐不停“你躺在我的床上干什么?”“大冷天的,晚上睡觉冷,所以……”某男笑的灿烂无比。所以,你就来过来暖暖?可是,大哥,这是大夏天那……且看男主女主如何闹翻全场。
  • 无垠星海

    无垠星海

    星际大航海时代来临!无尽星空,浩瀚星海,那是理想中的完美家园,还是噩梦中的死亡禁区?扩张!进取!永不停歇!千行:"我的目标是那无垠的星辰大海啊!"远征军机甲独立团第九小队请求出动!
  • 古国记

    古国记

    古浩,一个不知自己身世的孤儿,颜值逆天,逍遥修炼,从青阳城杀出,一路斩尽天下绊脚石,强大元力令众生臣服,万物朝拜,但最终能否强势回归古国,敬请期待。
  • 神武混沌

    神武混沌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他是个废材,但他不服,这个世界没有废材,只有甘心做废材的人,他将重新书写历史,他将在这个以武为尊的大陆称霸天下,成为混沌之王!
  • 新春秋时代

    新春秋时代

    穿越了,穿越了,一觉醒来,居然成了晋国的大王。手握重权,身居高位,可是高处不胜寒。太后、大臣希望咱带领晋国称霸天下,老百姓却希望咱给他们带来安宁和富足。这么重的的担子要咱一个人来背,背不动啊。拥有着超越这时代两千多年的见识,可惜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它给咱带来了偌大好处的同时,也使咱一度陷入了困境。伍子胥、孙膑、吴起,这三位悲情英雄的后人居然和咱搅和到了一起,该怎么待他们呢?新春秋时代,不一样的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