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70200000017

第17章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3)

401年,后秦姚兴发兵后凉,大败凉军,把鸠摩罗什迎进长安,拜为国师,当时罗什58岁。从此罗什在长安逍遥园和西明阁译经说法,招收弟子。四方义士,万里云集。弟子800,徒众3000,著名弟子有僧睿、僧肇、僧达、法钦、道生、道流、道恒、道标等人。其中道生后来倡导“一阐提成佛”而影响广远;僧肇以《肇论》中《物不迁》、《不真空》、《般若无知》、《涅槃无名》四篇雄文闻名于世。此外,大德慧远远在庐山,也常写信咨询法义。罗什为人仁厚,待人诚恳,空虚我见而循循善诱,终日不倦。秉性傲岸,洞察入微,才思超群。操龙树中观之学,目空一切,眼中无“神”——不承认什么创造一切的梵天和不死的灵魂和神识,但如果随世俗说“有”,也不拼命反对。随心所欲,于虚空之中建立万种幻法。深得法旨,落拓不羁。

姚兴常常对罗什叹道:“大师聪明超悟,天下无双,可不能使法种无嗣啊。”就硬逼他接受伎女10名。从此以后,不让再住僧坊,另立一座办公楼(廨舍),殷勤款待。此后每到讲学的时候,罗什总要先说:“好比臭泥中开莲花,只采莲花,莫取臭泥。”原先在龟兹的时候,给罗什授戒的那个律师,现在见到罗什,并不知道罗什被逼之事,而罗什则极尽弟子之礼。行完礼,律师问起罗什:“你在汉地大有因缘,受法弟子可有几人?”

罗什不便明言,只好说: “汉地经律未备,新经和诸论多是罗什所译,3000徒众,都从罗什这里受法。可是罗什业障深重,不能让他们把我当师父敬待。”

4.不烂三寸舌

除了培养人才,罗什的最大功绩就是翻译佛经。从后秦弘始三年(401年)到长安,至413年圆寂,11年中,在弟子帮助下译经35部294卷。由国家出面设立译场、组织译经,就从鸠摩罗什的长安时代开始实现。译文忠于原文,汇通汉语,典雅质朴,竭力清算支谶、竺法护等人400年来译经的错误之处,成为后世流传最广的经典。后来各宗传法,主要依据之一就是罗什所译。例如他译的大小般若经和《大智度论》,为各派宗门所推重;《中论》、《百论》、《十二门论》是他所创中观学派的精髓,也是后来三论宗的主要依据;《法华经》是天台宗的最高教义;《阿弥陀经》是净土宗的宝典;《金刚般若经》为禅宗所重;《弥勒成佛经》、《弥勒下生经》是弥勒信仰者的圣书;《坐禅三昧经》为各派修禅者所习;《十诵律》成为佛门通用的小乘戒律;《梵网经》则是第一部大乘戒律。宗派分野虽然是后来的盛况,但是如果没有罗什打下的底子,各家就没有自己所依据的善本。因此,在特定的意义上,说中土各宗大多出于罗什之门,也不为过。罗什圆寂后,有外国沙门来说:罗什熟读经典极多,所译还不到所读的十分之一。可见其所学之博。

鸠摩罗什对自己的译经水平也颇为自信。病危时候,大限将近,他面对众人起誓:“假如我所传的经典没有错误,在我焚身之后,就让这个舌头不要烧坏,不要烂掉!”不久罗什圆寂,在逍遥宫依佛制焚身,火灭身碎后,惟有舌头完好无损。东晋关于般若性空之学,众说纷纭,有六家七宗之分。其中除道安的学说比较正宗,其余都不大符合经义。罗什出来译经说法,才将般若性空的学说阐发透彻。三寸不烂之舌,成为无言的证明。

不过就连他本人也深感译文的不足:印度的风俗,很看重为文的章法。经文的音乐体韵,以配上弦乐为最好;凡觐见国王,必有赞德之文;见佛的礼仪,以歌叹为贵——经中的偈颂,都是这一类规矩。可惜把梵文改成秦言,辞藻韵味消失殆尽,虽然得其大意,文体却大相径庭。好比嚼饭给人吃,不仅失掉原来的香味,反而令人作呕。

可是,有谁能找出比“童寿”更好的法子呢?

三寸不烂之舌,是找不出几条来的。阿弥陀佛!

三、庐山真净国,弘法凭慧远

正当鸠摩罗什在北方率领数千僧众创立中观学派、吞云吐雾、通译万经的时候,南方则有道安的首席弟子慧远调教的庐山僧团,于山水灵秀之地,联络朝野,结交八方,游刃百家,说佛门一家之言,开西方净土之先,形成两晋时代“北寿南远”的基本格局。

1.道门出佛子

慧远(334~416)是山西人,本姓贾。其人英气勃发,端庄雄俊,神情严肃,举止方正,使人望而生畏。在庐山时,山外有个沙门拿着竹如意作礼物,要献给他。入山后看到他的仪态,犹豫了一宿终于不敢上前呈献,就躲在一个角落里,第二天悄悄地走了。有个慧义法师强悍胆大,打算造山,对慧远的弟子慧宝说:“诸君都是庸才,风来就倒。今天瞧瞧我如何?”走到山上,正好慧远在讲法华经。慧义好几次想提问题,结果每次都吓得心惊肉跳,遍身汗流,一句话也问不出来。出门后对慧宝说:“此公真是怪呀,伏物盖众这么厉害!”

慧远何以如此神气十足?这跟他笃信灵魂不灭、法身常在,笃信西方净土和人能成佛,没有关系吗?378年,前秦攻打襄阳的时候,慧远的师父道安分散徒众到各地去,临行前对诸弟子都细心吩咐指点,惟有对慧远,道安不发一言。慧远对师父跪下,说:“就我一个人师傅不给教导,真担心我不是你的弟子。”道安说:“像你这样,我还担心什么!”师父早就看出他“以大法为己任”的鸿图远志了。此后慧远率众独行天下,于庐山定下法场,弘化一方,也算不负师父信任。

早年的慧远,却是一个博通六经、尤善庄老的翩翩少年,是雁门楼烦、即今天山西宁武附近的人,一头秀发,英俊非常。13岁的时候,跟着舅舅到许昌、洛阳一带游学。因为他饱览经书,气度宏伟,“风鉴朗拔”,许洛“宿儒英达,莫不服其深致”。

349年后赵的统治者石虎死后,中原寇乱,慧远到处逃难。354年,慧远21岁,思慕江东,想投奔儒林大师范宣子,因战乱堵塞南路,没有去成。这时候,他得知恒山高僧释道安大名,就跟弟弟慧持一同远道而来,投于门下,叹道:“真是我的老师啊!”

后来昕安师讲《般若经》,豁然大悟,不胜感慨道:“哎,儒道九流,全是糟糠!”就跟慧持弟弟落发为僧。人道之后,卓尔不群,总想统摄纲维,以大法为己任,以至夜以继日地读经、思考、修持。当时的生活非常艰苦,兄弟俩义无反顾,毫不懈怠。有个沙门常常送给他们点灯的费用,安公听说后高兴地说:“道士真是会看人啊!”人们评论说,慧远是累世累劫发无上道心、精勤修习,才能如此神明慧悟,不同凡响。安公经常感叹: “使大道流布东国的,就是慧远吧!”因此,到24岁,安公就嚷他讲学。

有一次,讲到“实相”,有客人听不懂,慧远反复解释,客人反而越来越糊涂。于是慧远就引用庄子的话打比方,客人才明白过来。从此以后,安公特许慧远可以读“俗书”。由道入佛而益增佛智,不相妨碍,这就是慧远。这也是道安的门风。道安之名,有个“道”字;他对沙门,也直呼为“道士”;对于佛法,则直称为“道”。

由此可见当时风气,谈玄论佛,既吵着分家,又公然同居。西晋灭亡后,司马睿为首的部分皇族东渡,在江南建立东晋王朝。帝王贵族和名士崇佛习玄,日盛一日。王族如王导、王敦、庾亮、谢安等,文人如戴逵、王羲之、顾恺之、谢灵运、孙绰等。习玄的名士可以无视礼法,放浪形骸,甚至披头散发、脱光衣服在家里痛饮,容易使人误认为这就是中观学派的门风和真谛。礼法和佛法之争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对般若学的理解也是众说纷纭。道佛两家的因缘,何其深刻。

2.南下创僧团

慧远在恒山跟从安师11年后,于365年随道安去襄阳,在那里待了13年,直到378年后秦将领苻丕兵逼襄阳,慧远遵师命独行弘法为止。慧远告别安师,率领僧众几十人南下,先到荆州,住在大明寺。后来想转去罗浮山,于381年走到浔阳,见庐山清静,足以息心,就停住庐山,建立龙泉精舍。此地本来离水较远,何来龙泉?原来那时慧远见用水困难,就以杖扣地说:“这里可以住下的话,那就让这手杖朽坏,抽出清泉。”当时清水应声涌出,涓流成溪,大家就在旁边立寺。不久浔阳大旱,慧远跑到泉池边读《海龙王经》,忽然有巨蛇从池水上空降下大雨,缓解了旱情,就把池边寺庙取名龙泉精舍。

龙泉精舍群英会集,不久名声在外。江州刺史桓伊特为慧远在庐山东面再造东林寺。精舍周围,群山环绕,物华天宝;望香炉之奇峰,邻飞瀑之巨壑;石阶蜿蜒,松拥其间;清泉环流,白云满室。又在寺内别造禅林,森树烟凝,青苔满路。到这里徜徉瞻视,不禁神清气肃,凡情顿消,仰慕高举,净土萦怀。加上慧远在这里传教修行,著述立学,多有神异之举,四方来服者络绎不绝,每每不期而至。而慧远本人定居庐山,一住30余年,“影不出山,迹不入俗”,直到圆寂,享年83岁。

慧远弟子100余人。除他的弟弟慧持之外,著名的还有法安,善讲经义;道祖,精于佛经目录学;僧彻,精般若之学,通诗赋之妙;慧要,善于工巧制作。弟子们除了修习佛道,对于世俗学问技术,也很注意,在结交俗界朋友方面,比较自在。

远公本人的在俗弟子也不少。刘遗民,隐居庐山,与陶潜、周续之并称“浔阳三隐”,曾跟慧远研讨僧肇的《般若无知论》;周续之,先读老子周易,后人庐山师从慧远;宗炳,不作朝官,仰慕远公,人庐山跟慧远学佛,后来作《明佛论》,发挥慧远“神不灭论”的思想,主张“精神不灭,人可作佛”,名噪一时。《高僧传》称:谢灵运自命不凡,恃才傲俗,没有几个他所佩服的人,见到慧远之后,肃然起敬,心悦诚服。由于慧远僧俗学问皆通,随机应答,少有挂碍,在俗弟子除了向他请教佛理,也跟他学习儒学和道学。

402年7月,慧远率弟子130来人,在庐山般若台精舍阿弥陀像前,献花立誓:同志诸贤决心精勤修习,跳出轮回,摆脱业报,同赴西方神界;先到者要提携后进,共奔前程。是为中国净土宗的先声,南怀瑾先生认为这才是中国佛教的真正开始,也是佛教富有宗教精神最明显的一面。

3.沙门不敬王

慧远跟王公贵族也过从甚密。

最早有江州刺史恒伊助建东林寺。恒伊死后,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接任刺史,跟慧远有交往,赞助僧伽提婆给慧远译《阿毗昙心论》。随后的刺史很多,其中何无忌跟慧远关系不错。而桓玄兼任江州刺史的时候,跟慧远关系非同寻常。

桓玄于398年任江州刺史,第二年追杀殷仲堪,路过庐山,派人要慧远到虎溪相见。慧远说自己有病,推辞掉。桓玄亲自进山,见到慧远,不由得就向慧远致礼。桓玄问起儒家的孝道,说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沙门怎么剃头发呢?慧远说:“立身行道。”很干脆。桓玄表示赞成,其余的问题一时竟不敢再提,于是说起征讨的事。慧远不接话。

桓玄再问;“和尚有什么愿望呢?”慧远说:“愿施主安隐,别人也无事。”

对征战之事不表赞同。桓玄出来,对左右说:“真是平生所未见!”

此后,桓玄下书礼聘慧远出山做官,说:“未知生,焉知死,何必一生作践自己身心,而求黄泉下面的福报?那都是管见,不体会大化流行。

劝君迷途知返,去道不远,可不三思?”慧远回函,一口回绝:“一世荣华,像电光一样刹那就消散了,何足贪哉!见解浅薄之徒,糊涂啊!真是下士闻道,大笑之。这才真是迷途而不返啊!”

不久,桓玄鉴于朝廷信佛者有贪污腐化和干预朝政的现象,而且导致民间信佛者激增,逃避徭役和罪责的涌进庙里,威胁到大局,就下令清理寺庙,并申明唯有庐山是道德所据,不在搜查之列。慧远深表赞成,并提出几条建议,为桓玄采纳。慧远的建议保护了一批真正的修道者。最后慧远希望允许士族子弟自由出家,桓玄也同意了。

慧远跟王族的交往就是这样融洽密切而又独立特行,常有神来之笔。

最著名的,当数“沙门不敬王者”的主张,被朝廷通过实行。这当然有时势的力量,有朝野的支持。但是朝野和时势也有相反的力量。在较量之中取胜,慧远的智慧不可低估。这也是他多年与各方打交道逐步积累经验和力量的一个自然结果。当时朝野为“沙门该不该敬王者”吵得热火朝天,朝中也无法定夺。桓玄虽然大政独揽,尚未称帝,希望借助沙门的力量。

他把问题交给八部官吏讨论后,又修书一封,给庐山的慧远,征询意见。

慧远于是力陈己见,详论沙门不敬王者的道理。这就是《答桓太尉书》。

后来又作《沙门不敬王者论》。在处理王政和沙门的关系上,慧远提出,佛经主张在家和出家两种信徒的做法不同。在家信徒要随俗弘教,理应敬王者尽孝道;出家弟子是方外之人,为了修道而脱离世俗,就不应敬王者尽孝道;二者相辅相成,出家人修道,对王政也是个支持维护,实际上“不违其孝”、“不失其敬”;而佛法神通妙用,诸佛如来诸大菩萨都可以化现凡间,作王公大人,化导群生;佛法和名教可谓貌离神合,殊途同归。

由此可见,慧远处世是有楞有角,圆通自在。他的宏论,对后世佛教的中国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桓玄篡位后,允许沙门不敬王者。

同类推荐
  • 世界哲学史

    世界哲学史

    古希腊哲学、中国哲学和印度哲学是哲学的三大王国,古希腊哲学衍生出欧美哲学和伊斯兰思想,中国哲学自成一体地持续发展,印度哲学体现在佛学思想和印度教思想。《世界哲学史》鸟瞰整个人类思想的流变与发展,梳理世界哲学脉络,辨析各大思想源流。
  • 中华国学精典

    中华国学精典

    我国千百年来,所有读书人的启蒙教材无非是流传至今的经、史、子、集,其中蕴含了大量的成语典故、伦理道德、人文历史、礼仪风化等中国文化。让孩子从小学习国学,读古典诗词,通圣贤经书,那么这些国学传统文化经典就会深入到孩子的灵魂深处,丰富他们的知识,启迪他们的智慧,让他们在传统经典文化的熏陶下,自内百外地散发出儒雅的气息,变得知书达礼,心胸宽广。
  • 爱的哲学:这本书帮助你明白什么是爱

    爱的哲学:这本书帮助你明白什么是爱

    纵横古今,横跨中西,齐集史上最权威的关于爱的学问,将爱的真谛通过浅显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娓娓道来。高亮之,福建长乐人。江苏省农科院院长,美国俄勒岗州立大学客座教授。哲学爱好者,在长期阅读大量古今中外哲学原著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哲学思想。先后出版《综合哲学随笔》、《漫游西方哲学》、《浅谈中国哲学》三本大众类通俗哲学著作,获得各地读者好评。
  • 中华家训(第二卷)

    中华家训(第二卷)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齐家”文化源远流长。“家训”、“家诫”一类著作,起源于东汉而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它是当时世族社会教育制度的产物。
  • 男人模式:3000年关于男子品性的智者高论

    男人模式:3000年关于男子品性的智者高论

    本书汇集了自荷马以来西方的经典文学、哲学、历史作品中对男人品性和形象的描述,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思考男人之道的窗口。通过这扇窗口,读者看到了骑士时代的男子、绅士时代的男子、智慧的男子、家庭中的男子、从政的男子、高尚的男子、美国男子以及后现代的男子,看到他们的勇气、信心、智慧、浪漫、困惑。书中所选,既有对男人品性的哲学和道德思辨,自亚里斯多德到奥古斯丁,到培根,剖析男性美德的细微之处;也有对男人角色的有力辩护,自古罗马的卡托到戴高乐以至肯尼迪,先贤之训诫名言,值得深思;更有对男子形象与模式的生动描摹,自荷马笔下的俄底修斯到中世纪的浪漫骑士,无不是经典男人气质的体现,给人以深刻印象。
热门推荐
  • 腹黑少爷请接招:小姐请出招

    腹黑少爷请接招:小姐请出招

    面对着突如其来、好无厘头的婚约,夏梦荨可谓是把自己的脑细胞给绞尽了,最后还不是被我们帅气的男主给一一拆了?!
  • 永恒荣耀

    永恒荣耀

    少年逐梦心,破釜沉舟的勇气到头来不过是一个笑话。现实的贫困潦倒,窘迫到了极致的日子,少年的梦该何去何从,握紧了手中一切能握的东西,仍然是不愿放弃……
  • 陨星神话

    陨星神话

    浩瀚的心空,无尽的种族,当那颗流星划过天空,一场传奇序幕。一个神秘的少年从黑暗里走出,遇见了他的小伙伴,前途迷茫后路无粮。少年郎和他的小伙伴们一步一前行,最后的最后……----头顶天脚踏地从此无人能敌
  • 明伦汇编官常典王寮部

    明伦汇编官常典王寮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与你只差一个春夏秋冬

    我与你只差一个春夏秋冬

    “1994年,她闯入他灰暗的世界里。”“1996年,她成为他画中不变的四季景色。”“2004年,她将坠入万丈深渊的他拉了回来。”“2008年,她逼迫他成为了她的男朋友。”“2016年,他逼她和他离了婚,可她却不知道,他整整爱了她二十年。”
  • 王鸿谟自诊祛病法

    王鸿谟自诊祛病法

    中医“望色”法的普及版本。察颜观病色诊法,失传已久、濒临灭绝。王鸿谟历经40多年发掘整理和临床实践,重新创建,日臻完备。从脏腑经络的养护到血虚、肾虚、脾胃不和、冠心病、高血压等常见病证的调理,简明扼要、得心应手参照施行,普惠大众,功被万世。
  • 如果我们错过

    如果我们错过

    母亲的遭遇,使她不在相信世界上有单纯的爱情。她把自己的心冰封了起来...可是遇见她后一切都变了,她爱上了他,却被伤的遍体鳞伤,满是伤痕...每天活在噩梦里,同学们的嘲笑中,是不是死了,就可以解脱了?车祸失忆是真是假?为什么她见到他还是会心痛...她离开了那个令她伤心的地方...五年后,她和他却再次相遇了...再但次冰封的心,破碎的心,是否还有挽回的余地?当年他离开的真正原因又是什么?当谜团一件件解开,他们还能在一起吗......
  • 好雨知时节

    好雨知时节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群汉子,他们或者世代为兵,或者是倒霉催的从荣华之地被流放充军,然后成了军户。而李思雨的父亲就属于后面那种悲催的人,即将成为军户中的一员。不过,李思雨却觉得自己尤其的悲催,荣华富贵她没有享,一来就在被流放!但是嘛,这日子高兴一天也是过,哭丧一天也浪费表情,所以干什么要脸比黄莲苦?简而总之,这就是一个穿过去的姑娘不小心成为军户之女后,奋斗过日子的事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绝品医生

    绝品医生

    神针门当代传人李九真,奉师命凑集天下十大神针,可是进城的第一天,李九真却是开启了搭讪之路……
  • 古代明星经纪

    古代明星经纪

    她是现代金牌明星经纪,捧出的明星简直能照亮整个银河系却在事业最顶端时穿越到唐朝,成为青楼女子手下的一个小丫鬟不过,即时在古代,她的造星梦依然不止看一个放在古代最无用的职业如何被她发扬光大吧轰轰烈烈的古代造星运动正在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