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70500000034

第34章 肝,芮秘方验方精选(2)

6.疏利清肝汤

【药物组成】藿香(后下)、薄荷(后下)、五味子各6g,车前子(包煎)、龙葵、马鞭叶各30g,生川军3g(后下),飞滑石(包煎)、生苡仁各15g,云苓、枸杞子、白芍各12g。加减变化:黄疸显著者加用静滴茵栀黄注射液10~20ml,加入5~10%葡萄糖液500ml中,每日1次;肝大明显者加用肌注田基黄注射液2~4ml,每日2次。

【治疗方法】水煎,每日1剂,2次温服。

【适应病证】急性甲型肝炎。

【方剂来源】王则琳等:自拟“疏利清肝汤”治愈急性甲型肝炎60例。《上海中医药杂志》(12):26,1989。

7.板莲黄芩汤

【药物组成】

板蓝根、半枝莲各30g,田基黄20g,猪苓,茯苓各12g。

加减变化:湿重于热型加苍术、白术各10g,制川朴6g,白蔻仁3g。热重于湿型加茵陈20g,山栀、制大黄各10g。

【治疗方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150ml,早晚2次分服。如有严重呕吐者,配合输液疗法。

【适应病证;急性病毒性肝炎(甲型)。

【方剂来源】何焕荣等:协定方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131例临床分析。《江苏中医》(12):18:1990。

8.复方茵陈汤

【药物组成】茵陈蒿、玉米须、金钱草各3000g,山栀、生大黄、广陈皮各1000g。

【治疗方法】浓煎成每1000m1含生药1200g的合剂。每次20ml,每日3~4次,15天为1疗程。同时配以维生素c、维生素B1等保肝,恶心呕吐纳差明显者,短期内予以补液。

【适应病证】甲型急性肝炎。

【方剂来源】唐英等:147例甲型急性肝炎临床分析。((上海中医药杂志》(6):8,1989。

9.茵黄汤

【药物组成】茵陈30~60g,黄毛草、板蓝根各30g,败酱草、栀子、茯苓各15g。加减变化:恶心欲吐者加陈皮、半夏、竹茹;有胁痛者加郁金、玄胡、柴胡;肝肿大者加丹参、当归;脾肿大者加鳖甲、牡蛎;胃肠有积滞,腹胀纳呆者加枳实、橘皮、神曲、草蔻、莱服子;大便秘结者加大黄;热重者加黄芩、连翘、车前草;湿重者加苍术。

【治疗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每剂煎2次,取汁300m1,早晚饭前半小时各服150m1。

【适应病证】急性黄疸型肝炎。

【方剂来源】孙济民:茵黄汤治疗黄疸100例。

《湖北中医杂志》(2):9,1983。

10.茵板合剂

【药物组成】茵陈20g,板蓝根15g。

【治疗方法】水煎2次,将药汁一起浓缩至200m1,加白糖50克,即为“茵板合剂”。每次100ml,每日2次。肝功恢复照常后继续服20天,以巩固疗效。同时使用速尿20mg,肌注,每日2次,或双氢克尿塞25~50m1,口服,每日3次,至黄疽消失,胆血症消失(一般3~5日)停用。在使用利尿剂时补足血容量及电解质,一般静点10%葡萄糖1000m1,0.9%氯化钠500m1,复方林格氏液500m1

为1日量。短期静点氢化可的松100mg,每日1次,使用3天即可。

【适应病证1急性黄疸型肝炎。

【方剂来源】王昌金:茵板合剂为主治疗急性黄疽型肝炎48例。

《陕西中药》(2):80,1990。

11.肝炎I号方

【药物组成】茵陈、败酱草、金钱草、白茅根各30g,大黄、栀子、黄柏、龙胆草、郁金各12g,甘草9g。加减变化:寒热往来者加柴胡、黄芩;恶心、呕吐者加半夏、竹茹;纳呆、腹胀者加焦三仙、鸡内金;大便不实者去大黄加黄连;黄疸指数特高或持续不退酌情倍增茵陈用量;谷丙转氨酶经治不降者加红花、五味子。

【治疗方法】水煎,每日1剂,2次温服。

【适应病证】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

【方剂来源】王耀东等:中药治疗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247例小结。《国医论坛》(2):26,1989。

12.木瓜冲剂

【药物组成】木瓜生药50g,加蔗糖制成粉末颗粒,包装成15g药品备用。

【治疗方法】每次1~2包,每日3次,开水冲服。小儿剂量减半。

【适应病证】急性病毒性黄疽型肝炎。

【方剂来源】郑智敏等:木瓜冲剂对急性病毒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分析。《福建中医药》(2):24.1987。

13.茵陈平胃汤

【药物组成】茵陈50g,栀子、黄柏、苍术、茯苓、陈皮、川朴、炒神曲、炒麦芽各15g,生甘草5g。

【治疗方法】以上药物水煎2次,滤液合并,浓缩至150m1,每次服75m1(小儿酌减量),日服2次。同时服用维生素B1l0mg/次,维生素c200nlg/次,酵母片1.2g/次,均每日服3次。以上中西药均15日为1疗程,连服2~3个疗程,每1疗程后复查1次肝功能和I_113sAg。

【适应病证】急性黄疸型肝炎。

【方剂来源】陈治水等:茵陈平胃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1000例;《中医杂志》(9):33,1988。

14.阳黄茜草汤

【药物组成】茵陈20~50g,山栀、茜草5—10g茅根10~15g,鸡内金、枳壳5~15g,金银花5—30g,茯苓5~20g。(注:根据年龄大小、病情轻重决定用量,一般小剂量为小儿用量,大剂量为成人用量)。

加减变化:偏热者,兼身热烦褐、大便干结、小便短少等,宜加大黄、川连;偏湿者,兼食少纳呆、肢重便溏、苔腻等,宜加白术、泽泻;阳黄重证,兼高热烦躁、谵语神昏,或伴有出血者,宜加清营凉血之品,或加服“三宝”(牛黄安宫丸、至宝丹、紫雪丹,任选一种);表证末清,加菊花、羌活;头痛头重加芥穗、苍术;恶心呕吐加半夏、藿香;食欲不振加白蔻、木香;肝大、肝区痛,加赤芍、玄胡等等。

【治疗方法】水煎2次,取汁100~300m1,分早、中、晚3次温服每日1剂。连服3周一1个月左右。

【适应病证】急性黄疸型肝炎(包括甲型、乙型)。

【方剂来源】邹华林:阳黄茜草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100例。《黑龙江中医药》(1):24,1985。

15.肝炎解毒汤

【药物组成】茵陈30~50g,苍术10~15g,木通、山栀各6~10g,赤小豆、板蓝根、厚朴各10~20g,车前子、银花各15~30g,石菖蒲、青皮各3~6g。

【治疗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

【适应病证】急性黄疸型肝炎。

【方剂来源】罗飞:肝炎解毒汤治疗急性黄疽型肝炎200例。《浙江中医杂志))(11):150,1991。

16.活血解毒汤

【药物组成】泽兰、郁金、丹参、桃仁各15g,虎杖、白茅根各20g,扼子、贯众各12g,生大黄9g。

加减变化:黄疸重加茵陈、金钱草;纳差甚者加草蔻、焦楂、神曲、麦芽;恶心较重加藿香、竹茹;腹胀明显加莱服子、佛手、厚朴;肝脾肿大加三棱、莪术、鳖甲、牡蛎等。

【治疗方法】水煎服,每日1~2剂。

【适应病证】急性黄疸型肝炎。

【方剂来源】黎志远:活血解毒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浙江中医学院学报》(3):20,1989。

17.丹芍虎参汤

【药物组成】丹参、赤芍、板蓝根、滑石,泡参、炒谷芽各30g,虎杖、茵陈各60g,金钱草20g,栀子12g,丹皮、大黄各10g,红花6g,琥珀9g(冲服)。

加减变化:正虚邪盛者加白术10g,去大黄;湿盛胃肠道症状重者加苡仁、佩兰各20g,鱼腥草30g,去大黄、栀子;肝阳上亢者加钩藤20g,龙骨、牡蛎各30g;热盛加瓜萎仁20g;小便黄少者加茯苓30g;有出血者加鲜茅根60g,或三七3g(研末冲服)

【治疗方法】水煎,每天1剂,煎2次,分3次温服。10天为1个疗程。

【方剂来源】邱素兰等:丹芍虎参汤加减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84例《四川中医》(7):21,1988。

18.茵芍桃花汤

【药物组成】茵陈30g,赤芍15g,栀子、丹皮、桃仁、红花、丹参各10g。加减变化:湿偏重者加茯苓15g,车前草30g;热偏重者加大黄10g,黄连3g,黄柏、龙胆草各6g。

【治疗方法】水煎,每天1剂,煎2次,取汁150~200ml,分早、晚2次空腹服。2周为1个疗程。儿童为成人量的1/2或1/3。

【适应病证】急性黄疸型肝炎。

【方剂来源】张桂芝等:活血化瘀药治疗黄疸型肝炎100例。(《四川中医》(3):12,1987。

19.解毒退黄汤

【药物组成】大青木根、白马骨、白茅根、虎仗、栀子根(均鲜品)各32g,下菊田(鲜品)16g,砂糖32g,阴行草、蒲公英各16g,秦艽、白癣皮各9g。

加减变化:热重于湿者,加黄芩、龙胆草、寒水石、芦根;湿重于热者,加藿香、厚朴、蔻仁、茯苓、半夏、苡仁、陈皮,减栀子根、蒲公英;热毒炽盛者,加安宫牛黄丸、寒水石、芦根、葛根、龙胆草、生地、玄参、黄芩、天竺黄、夏枯草;尿血或便血者,加白茅根、仙鹤草、地榆炭、旱莲草、侧柏炭;水臌或下肢浮肿者,加猪苓、车前子、茯苓皮、地龙、厚朴、川楝子、郁金、桃仁、白术、枳实。

【治疗方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适应病证J急性黄疸型病毒肝炎、重症肝炎中医辨证属阳黄患者。

【方剂来源】胡安黎:以“解毒退黄饮”为主治疗587例阳黄的疗效观察。《上海中医药杂志》(3):24,1984。

20.活血截黄汤

【药物组成】败酱草15~30g,绵茵陈15—24g,茯苓、丹参各15g,苡仁、滑石各18g,郁金6~9g,赤芍、山植各10g,生甘草3g。加减变化;发热者加黄芩、蒲公英;小便短黄甚者加车前子;呕吐者加半夏、竹茹;纳呆腹胀者加麦芽、谷芽、枳壳;胁痛甚者加白芍;大便秘结者加虎杖或大黄。

【治疗方法】水煎,每天1剂,煎2次,早、晚分5次服。

【适应病证】小儿急性黄疸型肝炎。

【方剂来源】赵伟强:活血截黄汤治疗小儿急性黄疸型肝炎215例。《四川中医))(4):20,1988。

21.茵陈丹参汤

【药物组成】茵陈、丹参、五味子、郁金、大黄、栀子、大枣。根据小儿年龄不同而剂量各异:茵陈、丹参卜3岁10g,3~7岁15g,7~12岁20g;五味子、郁金、栀子分别为3g,6g,9g;大黄、大枣分别为2g,4g,6g。

【治疗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少量多次服用。连续服用8周。

【适应病证】小儿急性黄疸型肝炎。

【方剂来源】高秉谔等:小儿急性黄疸型肝炎100例疗效观察。《中医杂志》(12):32,1990。

22.茵陈三黄汤

【药物组成】茵陈50g,三棱、莪术、防已、黄芩、黄柏、陈皮、厚朴、牵牛子各10g,大黄10g(酒炒后入煎),萱草根15g。加减变化:腹痛、呕逆重者加元胡、白芍、竹茹;大便溏者去大黄,加藿香、泽泻;腹胀重者加木香、枳壳。

【治疗方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适应病证】小儿急性黄疸性肝炎。

【方剂来源】李贵满:小儿急性黄疸性肝炎35例证治小结。《上海中医药杂志》(7):22,1989。

23.疏肝扶脾汤

【药物组成】柴胡20g,香附、当归、丹参、白芍、白术、茯苓各15g,党参、茜草根、甘草各10g。

加减变化:两胁胀痛重者加郁金、元胡各15g,川楝子10g;腹胀重者加木香、陈皮各10g;厌油纳差者加炒神曲、炒麦芽、炒山楂各20g,佩兰10g;便溏者加山药、苡仁各20g。五心烦热者加黄柏、知母、丹皮各15g;失眠重者加炒枣仁、五味子、磁石各25g。

【治疗方法】水煎,每天1剂,煎2次,分2次服。

【适应病证】肝炎后综合症。

【方剂来源】******等:疏肝扶脾汤治疗肝炎综合症。《四川中医》(5):30,1991。

24.加减一贯煎

【药物组成】北沙参、麦冬、当归、生地黄、枸杞、炙甘草各10g。小麦、大枣各20。加减变化:胁痛者加元胡索、川楝子各10g;腹胀者加木香、陈皮各5g;纳差者加神曲、山楂各10g,谷、麦芽各20g;恶心者加代赭石30g,旋复花10g;乏力者加黄芪30g,黄精10g;便溏者加山药、扁豆各30g;失眠者加酸枣仁、柏子仁各15g;头晕者加女贞子、旱莲草各10g。

【治疗方法】水煎,每天1剂,煎2次,分2次服。病情好转后可改为隔日1剂,直至症状消失。

【适应病证】肝炎后综合征。

【方剂来源】刘治江:治疗肝炎后综合征49例。《四川中医》(1):20,1988。

25.燮枢汤

【药物组成】柴胡9~15g,黄芩、炒川楝子、白蒺藜、泽泻各9~12g,半夏、焦三仙、炒莱菔子各10g,红花、片姜黄、刘寄奴各9g。皂刺3~5g。

加减变化:气虚加黄芪、红参;湿邪困脾加草豆蔻、佩兰;肝区串痛加香附、佛手;肝脾肿大加丹参、鳖甲、炒山甲;低热不退加丹皮、白薇;黄疸加茵陈、金钱草;有出血倾向者红花减半,加白茅根、墨旱莲、茜草;纳差加炒白术、砂仁。

【治疗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20剂为1疗程。

【适应病证卜慢性肝炎。

【方剂来源】高家亮等:型燮汤治疗慢肝142例。《辽宁中医杂志》(1):16,1990。

同类推荐
  • 吃错会生病,吃对不吃药

    吃错会生病,吃对不吃药

    本书以中医养生保健理论为依据,从心、肝、脾、肺、肾的脏腑补益,阴阳气血的平衡,9种体质的调理,人体对四季、24节气变化的适应等多角度入手,系统阐述了中医饮食养生思想以及行之有效的食养、食补、食忌、食疗方法,并针对不同人群和疾病给出了具体的饮食策略,同时囊括了大量的养生保健食谱,旨在帮助读者根据季节变化、自身体质、年龄等状况打造适合自己的饮食养生方案,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读性。
  • 更年期健康生活指南

    更年期健康生活指南

    “健康是生命的基石,没有健康,再灿烂的生命也只是流星一瞬,再辉煌的梦想也无从实现,再多的财富也无法享用。远离生活误区,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获得健康、减少疾病的最简便易行、最经济有效的途径。《家庭医生保健丛书》以家庭保健为主要任务,从预防、就医、用药、生活、饮食、运动等几方面分别进行阐述。本书为丛书之一,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更年期健康生活的基本知识。本书力求贴近生活,内容通俗易懂、简单实用,是广大群众防病治病的家庭保健必备读本。”
  • 强迫症的森田疗法

    强迫症的森田疗法

    强迫症指一种以强迫症状为主的神经症,其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二者强烈冲突使患者感到焦虑和痛苦;患者体验到观念或冲动系来源于自我,但违反自己意愿,虽极力抵抗,却无法控制;患者也意识到强迫症状的异常性,但无法摆脱。病程迁延者可以以仪式动作为主而精神痛苦减轻,但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 保健养生药膳大全

    保健养生药膳大全

    药膳是以药物和食物为原料,经过烹饪加工制成的一种具有食疗作用的膳食。它是中国传统的医学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它“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药借食力,食助药威,变“良药苦口”为“良药可口”“戏具有营养价值,又可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延年益寿。药膳并不是食物与中药的简单相加,而是在中医阴阳、虚实等辨证理论指导下,由药物、食物和调料三者精制而成的一种既有药物攻效,又有食品美味,用以防病治病、强身益寿的特殊食品。
  • 排毒101个小窍门

    排毒101个小窍门

    研究发现,人们体内的毒素仅有20%能够通过排便的方式排出体外,剩下的80%仍然会积存在人体内。想要排出这些顽固的毒素,仅仅依靠生理方式是行不通的。因此,需要借助其他方法来排毒。为了排除体内的毒素,不少人借助药物,这种方法虽然见效快,但却会在排毒的同时给身体增加一些新的毒素。其实,要摆脱毒素的困扰,只要从毒素产生的根源人手,采用科学的排毒方法,制订合理的排毒计划,就能使身体远离毒素的困扰。
热门推荐
  • 第一宠婚:墨少的头号娇妻

    第一宠婚:墨少的头号娇妻

    她本是豪门第一千金,家道中落,渣男劈腿,闺蜜陷害,屡遭迫害却越挫越勇。从此,虐渣男,斗渣女,倾男神,迷蓝颜,坐拥亿万身家。雨中,他与她相遇,她以为,这只是一个偶然,殊不知是他早有预谋,他们早已情定十年,只是那一遇她把他忘记,他却将她牢记。
  • 如果可以我便忘记你

    如果可以我便忘记你

    ‘如果当初我不遇见你,你现在也许不快乐但是很和那安全’——顾凉熙'凉熙,对不起,我不知道怎么见你···我···我也不敢····不求你的原谅,只求您对自己好点不然我心更痛········‘——梨秋辰
  • 黑魂陨天

    黑魂陨天

    当高原黑魂再度肆虐,天下众生面临涂炭。大族暗忖:黑魂将助我争霸天下,一统六十四部落。杰诺拉:凭我一族之力,定要抵挡住怪兽的全力一击。小伙伴们:我们是希望,我们是力量。天下三残:黑魂不可阻挡,希望悬于一线。世间五尊:我且修炼自我,哪管天下纷乱?给我一柄陨天斧,天降之神,我就是尚云棠。
  • 王牌重生:纨绔女王

    王牌重生:纨绔女王

    她是万千荣耀集一身的王牌女律师,却坠入阴谋,新婚之夜,下毒的竟是自己丈夫和妹妹?王牌女律师竟离奇死亡?不料,她竟然重生到了名门大千金身上!而且还获得了一身可怕的超能力?进入天玄门?报复前男友?这通通不是梦!可是当她遇上某腹黑邪恶的男教主,竟毫无办法?“宝贝儿,我可是你亲爱的老公,这可是你自己说的哦?”某男笑嘻嘻,一脸讨好的看着某女。“你怎么不改名为超级大无赖呢?”某女气急败坏。“老婆,我就算是无赖,也只可能是属于你一个人的无赖!”谁知,某男仍然嬉皮笑脸,顺便还眨了眨眼,卖了个萌。唉,谁让她许诺就摊上了南宫墨这么一个腹黑邪恶无耻的大无赖了呢!
  • 地下国

    地下国

    我们的祖先曾经生活在地上的世界,那里广袤宽阔物产丰富,而且安全。直到,他们做错了一些事情。被摧毁的不只有地表文明,整个世界都被摧毁了。辐射,风暴,恶劣的极端天气与凶猛而暴戾的变异生物……在发现无法在地上给自己开辟新的生存空间以后,仅存的人们带着生存的科技躲到了地下,这里狭隘,但是可以人工开拓,物产贫瘠,但是可以维持生存。于是幸存者在地下定居,并生息繁衍。这便是地下国的由来。从大破灭到现在,已经数百年。而我们的故事,开始在地下国边境的一个叫做斯派斯的小镇上。
  • 灵大陆之废物天才三小姐

    灵大陆之废物天才三小姐

    21世纪王牌杀手死后重生,竟穿越到了灵大陆苏府废柴三小姐身上,看看她如何报复以前欺负她的人,若何从麻雀变凤凰。
  • 暖城旧时光

    暖城旧时光

    叶双笙没有想到,自己居然有心脏病。张靖宇,我是否,等的到你回来。月孤城,说好的海之约,结局会是你忘了,或是我走了。淡淡的时光,淡淡的青春。
  • 雏菊苍南咏

    雏菊苍南咏

    21世纪生活在最发达京都的16岁妙龄少女陈晓容我,为人爽快大方活泼可爱,家境良好学习优良!最近手机摔坏了想买个新的梨6s!居然在路上也可以被狗绊倒!还穿越了这么狗血?穿越就算了,还是穿越到一个病怏怏的12岁小女孩身上?不带这么坑的啊?
  • 秘界守护者

    秘界守护者

    2000年前,仡塔族为了躲避战乱,打开“秘界”之门,离开了“人界”;2000年后,以瓦星为首的黑暗力量迅速崛起,一场灭顶之灾横扫秘界,生灵涂炭。超能少年天团,重回秘界。呼风唤雨,并肩作战。诛杀叛党,勇战恶魔。成神成魔,一念之间。
  • 第八教学楼

    第八教学楼

    每所大学,大概都存在着某个类似“鬼宅”的地方。伴随无法证实的各种流言与传说,它们是校园中最特殊的风景,大家津津乐道的谈资。这是一所古老的大学校园,传说中就有这样一座“鬼宅”它就是——第八教学楼。虽然建成的时间不长,却因为地处校园最偏僻阴森的角落,并且曾发生过包括命案在内的种种怪事,而被蒙上了一层神秘而恐怖的面纱。在一个诡异的夜晚,511寝室的三个男生——刘晨杰、朱伟明、陈莫突然进入了奇怪的异域,面对前所未有的恐怖与离奇,可是,其中一个学生的死,再次将几位年轻人与这座“鬼宅”教学楼联系在一起。但是,这背后难道有什么阴谋?让我们一起走进《第八教学楼》,看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