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79500000003

第3章 全新思维(1)

第一节思维概述

一、思维的定义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思维是借助语言和言语来实现的、能揭示事物本质特征及内部规律的理性认识活动。平时人们常说的“思考”、“设想”、“沉思”、“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反省”、“审度”、“深思熟虑”或“眉头一皱,计从心来”等都是指人们的思维活动。

二、思维的细胞概念是思维的细胞。

1. 概念简议概念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所谓事物的本质属性,就是为同一类事物所共有,并使该类事物区别于他类事物的固有属性。例如“玩具”这个概念,它反映了皮球、娃娃、木枪、小汽车等许多供游戏用的物品所共有的本质属性,而不涉及他们彼此不同的具体特征(如娃娃是女孩,皮球是圆的,小汽车会走等等)。

概念是在知觉的基础上,通过对事物的抽象概括而形成的,它是用词来标志的。例如,儿童可以知觉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许多有关圆的事例,如钟表的表面,脸盆的边沿,十五的月亮等,从中抽象出圆形。再通过实际操作,如用圆规画圆形,折叠剪好的圆形纸片,概括出圆的本质特征是“在同一平面上,而且圆周到圆心的距离处处相等”。

大多数概念都包括四个方面:概念名称,概念定义,概念例证和概念属性。以等边三角形为例,则“等边三角形”一词就是概念名称。“等边三角形是平面上有三条等边和三个等角的简单封闭图形”,这就是它的概念定义。概念例证可分为肯定例证和否定例证两种。一切包含有概念的共同关键特征的事物,叫概念的肯定例证。如篮球、气球是球概念的肯定例证。

一切不包括这个共同关键特征的事物,则是概念的否定例证,如柚子、西瓜是球概念的否定例证,因为柚子和西瓜不具有“用于运动或游戏”这一特征。概念属性是指本质属性,等边三角形的本质属性有:(1)在平面上;(2)封闭的;(3)三条直边相等;(4)三个角相等。一切等边三角形的肯定例证都包含了这一概念的本质属性,一切否定例证都不包含这些属性。

概念可以分成多种类型。概念的分类是由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决定的。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相等于上述的本质属性;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该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一切事物,相等于上述的肯定例证。以“笔”

为例,“笔”的内涵指用来书写的工具,“笔”的外延包括钢笔、圆珠笔、毛笔等等。

2.概念与语言概念与语言是不可分的。没有语言,就不可能形成概念,因为概念是由词来标志的;同样道理,没有概念,也就不需要作为标志工具的语言。概念和语言是一个紧密相关的统一体,其关系表现在下述三个方面:第一,他们都是社会的产物,都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一个人只有在反映客观事物的过程中,在丰富而又合乎实际的知觉材料的基础上,凭借语言对知觉对象的抽象化和概括化作用,才能产生概念。

第二,语言一开始就是以概念的物质外壳出现的。我们知道,语言主要具有两大功能:一是概括作用,二是调节作用。

语言的这个概括功能,就成为概念赖以表达的支柱。例如,年幼儿童说“球球”、“抱抱”、“嘟嘟”时,尽管他们是用单词描述某个情境、事件或表达自己的愿望、感受等,但对儿童来说,这些词标志的概念却是指“我要球球”、“爸爸抱抱”、“汽车开了”等意思。当然,这时儿童的概括水平还是比较低的,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能够把语词或语句所标志的事物从环境中区别出来,语言的概括功能得到进一步的体现。例如,儿童看到学校里悬挂彩旗,来了许多客人,就高叫着“欢迎!欢迎!”原来他们曾在电视中看到过人们挥动彩旗高呼“欢迎”的场面,已经理解“欢迎”这个词的意思。这说明,概括化的语言成分,诸如词、句及其联系,就已承担了概念的外壳作用。人们借助语言,动用概念,就可以反映事物的本质的规律性。

第三,随着语言水平的不断发展,推动着一个人概念内容的日益丰富、深刻和系统化,促使他的概括水平更为抽象。例如,年幼儿童由于词义理解的局限,在用词标志概念时往往出现两种情况:一是词的使用范围的扩张,二是词的使用范围的缩小。我们知道,一个词的意义可以分成很多小的特征,有些特征是一般的特征(和其他词共同具有的),有些是特殊的特征。儿童初学词时不是一下子掌握所有特征的,他们不知道成人关于这个词的全部含义,而是把词义与某些特征等同起来,这样就出现了词的使用范围的扩张。如对“狗”,只知“四足”和“能行走”两个特征,因此,将全部具有这两个特征的物体都归属于“狗”的名下。至于词的使用范围的缩小,就是对事物作过分严格的区分。例如,“桌子”一词单指自己家里的方桌;把“狗”和“猫”称为“动物”,而不承认蝴蝶也属“动物”;称青菜、菠菜为“蔬菜”,而不认为辣椒也是“蔬菜”。其原因在于儿童对某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尚未达到适当的抽象概括水平。随着儿童语言水平的不断发展,概括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对学习和生活中常见的具体名词词义和抽象名词词义的理解将渐趋完善。

3. 概念与表象人的认识是从知觉具体事物向形成概念转化的一个辩证过程,经历了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这个飞跃是以表象作为中间环节来实现的。

表象是指曾经知觉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留下的形象。表象与概念是有联系的,他们的关系表现在表象是从具体知觉到概念形成的过渡和桥梁。这种过渡和桥梁作用,同由表象的两个特点决定的,那就是直观性和概括性。表象是知觉留下的形象,所以他们有直观性的特征。但是,由于表象所代表的客观事物不在面前,而是通过回忆再现出来的,所以它所反映的只是事物的大体轮廓和一些主要特征,没有知觉时所得到的形象那样鲜明、完整和稳定。例如,到过天安门的人对于天安门的形象是很清楚的,但总不如正在看见天安门时那样鲜明、完全和稳定。尽管如此,表象仍然能使一个人将事物从具体过渡到抽象成为可能。

表象反映着同一事物在不同条件下经常表现出来的一般特点。例如,我们多次看过天安门,每次由于具体条件不同,会产生不完全相同的知觉形象。但在我们头脑中再现出的天安门的表象,却是在多次知觉基础上产生的概念形象,有了这种概括性的表象,一个人就有可能从以知觉为主的感性认识发展成为以概念为主的理性认识。因此如果没有表象,人们的认识将永远只限于对眼前事物的知觉上,永远只能局限对于具体事物的认识。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表象这种不受具体事物局限的概括的反映,使一个人形成概念成为可能。

但是,表象和概念又是有区别的,两者存在本质的差异。

无论具有多大概括性的表象,它总是具有形象性这一特点,而且也仅仅是从知觉向概念过渡的一个中间环节。例如,表象不能把握每秒钟30万公里的运动,而人的概念及其概念的联系则能够把握。因此,只看到表象与概念的联系,而看不到他们的区别,是不对的。

三、思维的基石理解是思维过程的基石。

理解是把握事物内部联系的思维过程。依照其对象的不同,理解有各种形式。对人的言语的理解是把握言语所表达的思想;对人的行动的理解是把握其动机和效果;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理解是把握其因果的逻辑关系。理解按过程的特点又可分为直接理解和间接理解。直接理解和知觉融合在一起,不需要中介过程即可迅速实现,如对本民族的语言和熟悉事物的理解,其实质是一种再认,即将某一具体事物纳入相应的概念或范畴。间接理解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需要进行判断和推理,经过中介而实现,带有解决问题的特点。一般说来,理解常和解决问题、形成概念的过程交织在一起。人已有的知识经验对理解有重要影响。

人对问题的理解过程是认知心理研究的重要课题。其研究的方法可以给被试者一些不同种类的问题,让他来理解,然后测量他理解的程度。例如,给被试者讲一个故事,测验他对故事的各个部分是否理解了。美国学校里常要求学生进行语法分解。如把“This is a story”这句话进行分解,就说明他理解了这个句型,即使不知道“a story”的意义,只要知道它是名词,仍能进行分解。所以这种测验方法只是对语法理解的测验,而不是对意义理解的测验。

另一种测验方法是提问题。例如,给被试者讲“愚公移山”的故事,然后问愚公为什么要移山以及其他问题。如果被试者对故事的内容、人物的动机有所理解,他就能回答问题。

最近几年来,有关理解的研究有相当一部分就是通过讲故事、提问题进行的。在美国耶鲁大学和加州大学已经编写出了能够理解故事的计算机程序,它可以模拟回答有关故事的问题。

还有一种测验方法是通过动手做,看是否达到了理解。例如,买一盒风筝零件,里面有纸、线和竹篾,还有制作说明。

要求被试者根据制作说明糊风筝,看他是否理解了制作说明。

如果他能把风筝糊好,而且能够将风筝放起来,就说明他理解了说明书。能不能根据说明一步一步地去做某件事情,这是人类理解的重要方面。

理解的一个指标是看一个人能否用平常的语言把问题陈述出来,并通过对问题的陈述展示一些内部表征。假定被试者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具有通用问题解决程序(GPS)的能力,能以通用问题解决程序对内部表征进行加工,最后才可能对问题作出解答。这就是理论上的理解过程。换句话说,我们能不能解决问题,就在于能否在内部产生表征,并用通用问题解决程序的方法对内部表征进行加工。在心理学实验中,先给被试者提出问题,对实验的要求进行解释、说明,帮助他理解,然后用~些测验检验他是否达到了理解,就是看他能否正确地陈述,并确立内部表征。被试者用一定时间进行理解之后,就要去解决问题,因而出现了与规定不相符合的动作。这时,主试者就要指出他的错误,他就要设法改正。对被试者的口头报告加以记录,可以发现开始部分往往是陈述问题,中间一段是从理解到解释的反复过程。这说明理解和解释并不是相互无关的,而往往是通过解释给理解提供新信息,使理解更加深入。

如此循环往复,使问题更容易得到解决。

计算机模拟人类理解的过程是这方面研究的又一重要内容。程序UNDERSTAND是一个较成功的例子,它的模拟过程包含两个方面:从语法上分析问题说明语句;然后从已经分析过的语句中抽出信息,构造表达方式。对自己语言的分析任务包括从词的线性语符列到短语和从句的隐含等级结构的推理。

UNDERSTAND和现在的其他语法分析程序一样,是以十分保守的方式做到这一点的。UNDERSTAND程序的第二方面任务更有意思。这里,检验分析过的语句是为了发现所指的哪些对象?涉及到了对象的什么性质?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怎样?

哪些属性和关系描述了状态?哪些描述了运动?目标状态是什么?等等。随后,UNDERSTAND的构造表征状态的格式,并通过一种状态到另一状态的变化产生能造成合法运动的程序。

由于表征结构具有表达各种符号信息的很普遍的能力,所以像UNDERSTAND这样的程序在原则上是能够构造出各种各样疑难问题的表征的。而对这些疑难问题的理解并不需要实际知识背景的原因在于,任何这样的问题都能用对象、相互关系以及这些关系的变化来描述。

四、思维的载体语言是思维的符号载体。

关于语言、言语与思维的关系,有几种假说。一种见解是把语言、言语和思维看成同一的东西。在古希腊时代,柏拉图就认为“心灵在思想的时候,它无非是在内心里说话,在提出和回答问题……思想就是话主,判断就是说出来的陈述,只不过是在无声地对自己说,而不是大声地对别人说而已。”行为主义心理学派也持有这种见解。华生认为思维与自言自语没有丝毫不同之处,他把思维完全看成是无声的语言,只是因为这时身体活动是隐蔽而微弱的,所以使用通常的方法难以观察。

新行为主义者斯金纳认为思维是无声的、微弱或隐蔽的言语行为。

另一种见解是思维与语言、言语不同一的观点。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就持这种看法,他认为:“说话是心理经验的符号,而文字又是说话的符号。人类不会有相同的文字,也不会有相同的发音;但是这些文字和声音所代表的心理经验以及这些经验所反映的事物,对大家都是共同的。”这就是说思维不等于语言。今天,不少西方心理学家也持这种观点,J·皮亚杰是其中的一个。他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发生的起源史,从个体产生和发展趋势,从正常儿童与盲聋哑儿童的比较研究中发现,思维先于语言,语言又可以通过抽象化的作用来帮助思维的发展。语言和思维互相依存,思维越精确就越需要语言。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也认为思维与有声语言有不同的起源和不同的发展路线。思维与有声语言并非同一事物。

再一种见解是B·L·沃尔夫的语言决定思维的极端观点。

同类推荐
  • 柏拉图的智慧

    柏拉图的智慧

    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前347年),古希腊哲学、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理念论”以及理性主义的鼻祖。柏拉图曾从师于苏格拉底,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三人对古希腊以及后来的西方思想文明有深远的影响。其中,承前启后的柏拉图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 鱼和熊掌你要哪一个

    鱼和熊掌你要哪一个

    辩证法告诉我们:不要为一棵树而放弃整片森林,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其实,人生中常常面临,你需要放弃暂时看来最好的东西,为了得到更好的东西。这就需要你拥有选择和放弃的“能力”,让你在人生的每次博弈中都能成功。本书就是教你如何选择好朝向,如何在该把握时把握、该放弃时放弃。
  • 提高文章写作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提高文章写作能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手册)

    怎样提高学生的文章写作能力呢?这个问题很多年来一直困扰着无数的语文教师同时也困扰着许多学生家长。文章写作能力的培养对学生非常重要,本书为学生讲述了很多写作方面的技巧、方法。如“创新带来陌生化效果”、“写作的主题要创新”、“写作的思路要创新”、“叙述的技巧”、“开头引人入胜,结尾耐人回味”、“语言要富有表现力”等。希望能对学生朋友有一定的帮助!
  • 放松1001

    放松1001

    本书以“早晨”开头,以“夜晚”收尾,按照时间、场所、人际、精神、身体等主客观因素编排,通过1001种放松方法,使你最终进入自信、安宁和宽容的状态。从口诀到姿势、从内心到外表,从西式技巧到东方智慧,本书堪称一本丰富的身心自助教程。
  • 最让孩子受益成长的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最让孩子受益成长的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其实在人生旅途中,支持你内心世界的,常常是一两句素朴、简单的话而已。而在人生成长的阶段,又难免会遇见一些迷茫、失落、困惑的时刻。孩子们需要课堂上老师的教导,需要家庭里父母的细心呵护,但更需要一本经典的好书做指导。这是一本伟大的成长故事书。所汇集的经典故事都经历了时间的沉淀,是人类精神成长的最高境界。
热门推荐
  • 穿越之宠后传说

    穿越之宠后传说

    穿成了将门千金!然后被灭门了。嫁给王爷做侧妃!然后夫君要造反。人品爆发混成专宠!总有人来找麻烦……褚雪:想哭!人生艰难,宠后之路真不好走!宋琛:宝贝儿别怕,朕宠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转角总会遇到爱

    转角总会遇到爱

    陆亦鸿是一个自强自立的女子,她和好姐妹夏新兰一同来到这个城市,没想到相恋十多年的男友会突然离开,而夏新兰也遭遇了男友劈腿,夏新兰因为受不了打击跳楼自杀,陆亦鸿在生活的悲戚中走了出来,后来她再次遇到前男友,真相居然是……
  • 天行行者

    天行行者

    一个不屈的灵魂,一具未腐的尸体,当二者机缘地结合在一起时,在这以家族利益为核心的世界,又将做出怎样经天纬地的大事······
  • 网游之剑震四方

    网游之剑震四方

    复制技能,可以把别人的东西复制一件!咦,神器,让我摸摸,属性不错,复制一件!这是啥,稀有物品,让我看看,值钱,复制一件去卖钱!靠,BOSS召唤卡片,一张我嫌不够,再来一张!拥有复制技能的超强战士,看方白怎么杀遍天下!神器无数,美女遍地,御姐萝莉,制服纱衣,统统都是我的最爱!网游之剑震四方交流群:273587457(暂时只有这个哦),聊天打屁,申请马甲,意见建议,统统进来吧!
  • 乱世穿越:腹黑王爷杀手妃

    乱世穿越:腹黑王爷杀手妃

    她,21世纪令人闻风丧胆的杀手之王,医毒双全,却因最爱的人背叛而死。一朝穿越,成为了相府最不得宠的废柴二小姐。他,摄政王殿下,霸道无情,权倾天下,风华绝代,俊美无双,是无数女子青睐的对象。当他遇到她,腹黑遇到奇葩,会有怎样的好戏发生?
  • 至尊神医:惊世大小姐

    至尊神医:惊世大小姐

    一代商业女王轩辕悠悠精明一世,却在阴沟里翻船。一朝重生,回到十三岁。一穷二百,极品亲戚父母欺上门?!本是天之骄子,岂容这些渣滓再放肆!欺她辱她者,自是十倍百倍报复回来!重生附送能升级的随身空间,种田采药,一不小心成了神医!银针在手,生鲜肉药白骨;华佗在世,一颗药丸下去要你生就生,要你死就死!神医到处,惊艳四方,神兽拜服,惹得美男尽折腰!
  • 重生之七彩神体

    重生之七彩神体

    他被兄弟陷害被迫自爆同归于尽,一缕残魂飘落世俗界转世沐家废物三少爷沐风身上。从此废物少爷突飞猛进,一日千里,灭杀曾经欺压他的族人……七彩神体,天底下最强大的体魄,没有之一!携天神剑,带罗天戒,练绝世神诀,坐拥天下美女,成就至高神道。且看沐风如何征服修真界,大闹仙境,问鼎神界,揪出前世仇人,解开身世之谜!
  • 苍灵九州

    苍灵九州

    那一日,天地色变,山崩地裂,天下一分为九。此后万族林立,群雄逐鹿,苍灵九州开启历史长河。数万年后,一个身世迷离的少年,走入了这个波澜壮阔的世界……
  • 月亮之都

    月亮之都

    妖魔魄,鬼畜魂,雕骨做笛赠离人。这是一个为了信仰而战斗的故事。时隔多少年后,当他再仰头望向那片夜空,那团皎洁柔淡的光华依旧是他心目中最纯净的净土,因为那里还埋葬着他最最挚爱的女人,最最挚爱的灵魂。
  • 冷王为妻狂:废柴嫡女

    冷王为妻狂:废柴嫡女

    “看你冷冰冰的一个木头脸也不像是有桃花呀!怎么会遇上我呢”一个骄傲的狂瞪。伏案疾书的他停下挑眉道:“自比一个半男人的女人也算桃花?!”“额……你牛逼行了吧哼!睡觉去了。”一阵劲风吹过,宽大的帐蔓印入眼帘,“好,睡觉”(后来,自行脑补)…………………她在现代的见人身份是毒舌逗逼学霸,秘密身份是杀手界的一枚闪耀得人睁不开眼的--血匕首。却穿越成了一个全大陆闻名的废柴女。认命?开玩笑!我白淼淼要闪瞎你们的狗眼。他,也是一个全大陆闻名的,可是,却比她命好多了。一出生便是天才中的天才,无人敢忤逆,只要一个眼神便可以让众生臣服。他提的要求没人敢说不。这两个人被命运安排在一起会有什么趣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