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霞婆一副神秘莫测的样子:“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你那点点事,哪个不晓得?”
刘大刚破口大骂:“放狗屁!造谣啊!亏哒讲得出口!我花了何止几千块钱,就是一个晚上去洗澡,陪人去****,也不止几千吧?!起码,我赔人****,也不止十次二十次。哪个讲这个话,会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财哥笑道:“哎呀!你莫一开口就是陪人家****。你讲话正经点。”
霞婆骂道:“我呸!你们男人啊,不****就办不成事啊?”
刘大刚伸出右手,拇指扣紧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伸直,做个OK的手势,晃了晃:“我也不贪心,捞回本钱算哒,就要这个数。”
霞婆表面上摇头:“难啊!”心里高兴得要死。
财哥也摇头:“不好讲呢!”
刘大刚见状,就马上解释:“这包括给你们的辛苦费。”
霞婆立即说:“我们跟你是朋友,那边也是朋友,我们绝不赚朋友的钱!只要将来,这个工程给我们做,就可以啦!”
财哥也唱高调,附和道:“我们两边都不要钱,免费牵线。我只会搞工程,不会拉皮条。从来不靠拉皮条赚钱。”
刘大刚唉声叹气:“你们看,多少可以谈成?”
霞婆将军:“是你自己看,多少划得来?”
财哥打边鼓:“你要算账,你已经拿走我们蒋老板二十万哒。你肯定不会退,是不?”
刘大刚咬咬牙:“就二十九万。再不能少一分钱!这个价,娘卖拐赚了钱!”
霞婆的表演功夫,的确是超一流的水平,她说话非常坚决:“你还是去找别人吧。我们真的帮忙不上。”
财哥也点头:“刘大老板啊,想清楚哦,想明白啊,想好了,再开口,要得不?”
“二十八万。”刘大刚再一次降价,“那我,就真的不付钱给你们了哦。”
财哥定定地看着霞婆。
霞婆笑道:“我说句实话,刘老板,你莫见怪!超过二十万,没有人会来。你看怎么办?”
财哥心惊胆颤地望着刘大刚。
刘大刚仰头望望,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财哥试探:“刘老板,生意嘛,一次不赚,还有下次。”
刘大刚站起来,想走。
霞婆心里很急,想开口改价,又不好意思讲,就望着财哥。
财哥拦着刘大刚:“吃完饭,再走吧。你出价,他还价,事情是大家商量商量,再定的。你看呢?”
谁也没有想到,刘大刚说出了一句话来。
32
“我急着要到外地去,衡阳我一天也呆不下了。你们借点钱给我,行不?”刘大刚得样子很焦急,“有办法不?”
霞婆建议说:“你干脆签个合同,先转卖给我屋老公,由我老公再找人转卖出去,这样的话,很多事都好办。”
财哥明白霞婆的意思,也说:“只要你签订转让合同,我马上,那个……帮你去借一点。”
“借十万,行不?”刘大刚试探着问,“当然,你们都是打工的,可能也借不拢这么多。三、五万也可以应一下急。”
霞婆说:“可以帮你借两万块钱。不过,你要算一点利息,给我们。行不行?”
刘大刚慷慨地说:“想办法帮我借三万。我算你三万的利息。总共四十万,我转让给你们,包括原来的保证金二十万。其实,你们再打张欠条,欠我转让费一十四万,在两栋房屋全部建好后一个月内付清给我。好不?”
霞婆还想讲什么,财哥怕事久生变,就赶急表态,望着霞婆非常严肃地说:“蠢婆堂客啊,我们一起想办法去借,借满三万给刘老板,把合同就签订好。”财哥转身盯着刘大刚,“可以不?”
刘大刚非常满意:“现在就签订合同,几句话就写清楚,我们双方签字盖个手印,就办好了。关键是你们要去借钱,要好久?”
霞婆笑着说:“只要你现在写好合同,我拿着合同,找我亲戚,一个把小时,钱就能借到手。”
刘大刚松口气:“这样就好!今天,我就离开衡阳。”
刘大刚找张纸,一口气,就把合同写好了。又找张纸,重新抄一份。先把自己的名字签好了,再递给财哥签字。
财哥看了一遍,内容很简单,意思就是双方自愿转让易赖街两栋房屋项目开发权,双方债权债务各自负责,互不相干,双方签字盖手印生效。财哥递给霞婆看了一遍。
霞婆仔仔细细看完,就对财哥表态:“刘老板都签字了,你签嘛!”
财哥临签字前,特意问刘大刚:“万一我没有找到人,转不出去,那我就自己搞。没关系吧?”
“我和你签了合同,那就是你的事。我不管你转还是不转。”刘大刚很决断,“反正,将来我只找你们俩再要十四万。”
霞婆继续装哈:“我们哪里有钱啊,肯定要转出去,让别人来搞啊!”
财哥笑道:“只管找我就是。再给你十四万。以后,这个项目就是我的。”
刘大刚也笑起来:“对!就是你的!你以后就是甲方老板。我本来也是从别人手里买来的。”
霞婆警惕地问:“哦!你也是买的?还欠了别人多少钱啊?”
“那与你冒半点关系!”刘大刚笑道,“我就是一分钱不付,也不管你们的事!”
财哥很潇洒地签上自己的名字。
刘大刚从自己口袋里掏出一盒红色印泥来,自己盖好手印,递给财哥也盖好手印。
财哥把合同递给霞婆收好。
霞婆说:“走吧。到车江镇信用社去取钱。”
33
刘大刚拿了三万块钱,千恩万谢地走了。
财哥和霞婆,两个人非常高兴。想不到,走起运来就像做梦一样,想什么来什么,心想事成。
霞婆提议:“老公啊,我们去神农祠烧炷香吧。感谢菩萨保佑我们。”
相传神农氏生于姜水蒙峪,其母为姜氏。神农氏在瓦峪长大,有圣德,教民制农具,种五谷,尝百草,为民治病。《通志三皇记》载:神农氏为了寻找医药,皆尝而身试之,一日间而遇70毒。又传说,神农氏尝百草之时一日百死百生,其所得三百六十物。最后,因为他尝吃了“断肠草”,死在秦岭天台莲花山。神农氏死后葬在湖南酃县西南,其陵墓据说是宋太祖登极时找到的。
不管怎么说,在衡阳市衡南县车江镇十牛峰山脚附近,有一座神农祠。据老辈人传说,神农祠非常灵验,千叫千应,万求万灵。
财哥满口答应:“好啊!”接着,就说出了那句名言,“你就是我的活菩萨啊!”后来,霞婆多次提起这句话,并且把财哥所有走运的事件归纳一堆,证明自己就是旺夫的命。这是后话。
财哥和霞婆,高高兴兴去了神农祠烧香。
衡阳烧香的规矩蛮多。
首先说选门进,寺庙建筑都有许多道门,从哪一道门进入都有讲究的。据说只有开了光的寺庙才有资格修十三道门。正中间的三道门,才是供人出入的。普通游客,进门只能走右边的那道门,中间那道门叫空门,只有出家人才可以出入的。
进门时,女客先迈右脚,男客先迈左脚,都要注意,一定不能踩在门槛上,而且这步子,需迈得越大越好。据说门槛代表佛祖的肩膀,当然不能踩踏。踩了就是不敬。
烧香的话,一般只要三支,分别代表佛、法、僧三宝,表示对三宝的无比恭敬,至诚供养和终身皈依,使自己和亲属获得无上功德。还有一种说法:三炷是为自己祈福,六炷为两辈人祈福,九炷为三代人祈福。而十三是一个极致,十三炷香就是功德圆满的高香。香火著起来时,不可用口吹灭。
一般是先烧香再叩头。烧香的话,应该是左手拿香,右手拿烛,因为常人用右手杀鸡剖鱼,如果是左撇子的话,则反之。
烧香时,先点燃香,要越旺越好,人们就常说香火旺盛嘛。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握住香,高举过头顶作揖。
作揖后,把香插在香炉灰里,就可进门叩头了。
跪拜的姿势是这样的,双膝跪在蒲团上,双手合十,注意,这个双掌合十要注意手心处呈空心状,高举过头顶,向下至嘴边停顿,可许愿,再向下至心口,默念,再摊开双掌,掌心向上,上身拜倒。叩头时手心向上,第三次的时候要手握拳,表示将菩萨的保佑牢牢接住。
特别提醒:不要用手指点佛像,不可大声喧哗和讲不敬的话语。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不可以随口胡乱许愿,因为许愿一定要还愿的,如果没把握做到,就千万别许愿。
跪拜完后,面对佛像,肃立合掌,恭敬礼佛,算是告别礼。
财哥和霞婆,在神农祠烧完香,就直接去了霞婆的娘家,准备大操大办会亲酒。
34
新婚之后,第一次回娘家,俗称“回门”。回门的目的,是表示女儿出嫁后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和女婿表达对岳父母的感谢,也有让新娘的父母看到他们的婚姻美满请其放心之意,同时还可使新郎与岳父家的亲戚进一步熟悉。届时,新娘的娘家要大摆宴席,宴请姑娘、姑爷和三亲六戚以及八方好朋,俗称“吃会亲酒”,也有喊“吃回门酒”。理所当然,新女婿是宴请的最重要人物,要在正堂首席上坐。
一般来讲,回门是在新婚大喜三日之后,称为“三朝回门”。假如出嫁地太远的话,也有五日、六日、七日、九日、十日、十二日、十五日、一个月不等,也有第二天就回门的。按规矩,必须是新郎新娘相伴同返,取成双成对吉祥之意。作为新郎,首次正式作为女婿登门谒见岳父岳母,新娘是结婚之后已经成为丈夫家的人,回娘家是为客人,所以,俗称“新娘做客”或“做头次客”。衡阳土话就是“走头转”。
走头转,礼节很隆重。新娘一定要带着礼物同新郎一齐回娘家看望父母。礼物当中,鸡是必备的吉祥之物,称为“带路鸡”。烟和酒也必不可少。其余的礼物,如肉、鱼、烧饼、糖果等随意。风俗规定:这些礼物都为双数,娘家接到礼物后,要留一半回一半。
按道理,新娘在回门当天日落前要与新郎一起返回夫家,不在娘家过夜,因为新婚一个月内不能空新房。但是,财哥和霞婆是按“旅游结婚”这个新规矩搞的,在桂林就呆了好多天。所以,就换规矩,按远嫁他乡的婚俗习惯,干脆在霞婆娘家住几天。有俗语说:“住七住八,两家都发;住八住九,两家都有”。
本来财哥和霞婆在新婚三天后就已经回了门,但当时急着要去找蒋老板,所以并没有办酒。现在,与蒋老板的合同签了,意外的是,与刘大刚的合同也签了,万事俱备,该好好庆贺一下啦!
为了表示自己的心意,也为了争口气摆脸,霞婆在车江信用社取了二十万,单独办了个存折,在办会亲酒这一天,要财哥亲手交给自己的父母,作为娘家建新房的专项资金。
霞婆的父母亲特别满意,逢人就说,财哥这个女婿好啊,懂事,很不错!一出手,就是几十万呢!霞婆的妈妈,生怕别人不相信,还特意把存折带在身边,边说边掏出来,递给人家看。
所以,按规矩,吃会亲酒这一天,岳父和陪酒的长者会出些对子和难题让新郎解答,新娘的姑嫂姐妹要想尽办法戏弄新郎,因为霞婆安排得妥当,财哥出手大方,一下就赢得了好口碑,这些节目,一个也没上演。
可是,酒席快吃完的时候,霞婆的小舅舅满哥,端了杯酒,走到财哥身边,说道:“我要敬你一杯酒。”
财哥赶紧站起来,应道:“不敢当。”
霞婆知道,小舅舅满哥要耍花样了。但是,她又不方便制止,就只好紧紧张张地望着,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
35
衡阳土话:“爷(音ya)亲叔大,娘亲舅大”。
在婚宴坐席上,娘舅要坐婚宴座席的首位,娘舅不到,婚宴不能开始。如果遇到特殊情况,舅舅实在不能参加,也要将其衣服放在首位,新郎新娘向衣服行礼后,其他人才能开席。端上来的菜,也要首先摆放在舅舅面前。最有意思的是,最尊贵的客人,对美酒佳肴和全套礼仪,非但不表示感谢,反而说三道四,大为不满,甚至于大声吵闹,指责男家的不是,一边说一边还怒气冲冲擂桌子,大有领走新娘的架势。面对大发雷霆的新娘舅舅,新郎父母要赔着笑脸,谦恭有加,新娘舅舅才转怒为喜。这个习俗,就是表现娘舅是最大的。
满哥把酒杯和财哥碰了一下,一仰头,一口就干了。
财哥赶紧也一口喝干了自己杯里的酒。
满哥等财哥喝完了,说:“你和我外甥女结婚那天,我冒难为你,也冒难为你父母亲。该我发脾气、耍派头的时候,我都一声冒吭。我这个舅舅,你摸着良心讲,对你好不好?”
财哥晓得,结婚那天,满哥做得好,一点儿也没刁难,他真诚地回答:“满舅舅的确最好!”
满哥笑道:“你这样讲,舅舅我很高兴。”满哥望一眼霞婆,“土语讲:喝****杯盏,一辈子不翻脸;喝口交杯酒,偕老到白首。我还想看看,你和我外甥女,喝口交杯酒。要得不?”
霞婆骂道:“满舅舅,你又出我的色,是吧?”
满哥哈哈大笑:“满舅舅最疼你,最喜欢你!来啊!”
“就我满舅舅名堂最多!”霞婆笑吟吟地站起,帮财哥倒满酒,自己端了杯酒,男左女右,交臂同饮。喝一小口后,再将两杯酒掺兑,再换杯,交臂,一口干完。这样子喝交杯酒,寓意新婚夫妇二人已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合为一体了。从此就要同心同德,和睦相处,永不分离。“好了吧?”霞婆望着满哥。
大家齐声大喊:“好!”
还有人噼噼啪啪地鼓掌。
满哥说:“有件事,舅舅要找你们帮忙。”
满哥到底有什么事,要找财哥和霞婆帮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