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84100000018

第18章 道家的认识哲学(2)

陈鼓应先生概括庄子“真知”或“大知”的涵义说,首先,真知了解人在自然界所处的地位,了解人和自然的亲和关系,对自然采取观赏的态度,而不以对立的态度去超尅它。他认为《大宗师》上所说的“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天与人不相胜也”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正是由人与自然的融合感所产生的。其次,真知了解变化流转是万物的真相。“万化而未始有极”,万物是在流变不息中,因而我们必须了解自身的变化——“自化”,也必须洞察外物的变化——“观化,”进而做到安于所化。,再次,真知了解物量的无穷性,时问接连的无限流动性,得失的无常性,死生的变化性。“夫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是故大知观于远近,故小而不寡,大而不多,知量无穷;证向今故,故遥而不闷,掇而不跛,知时无止;察乎盈虚,故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知分之无常也;明乎坦涂,故生而不悦,死而不祸,知终始之不可故也。”认为了解无限时空中的死生得失之事,可培养一种开朗旷达的心怀去迎接它。又次,真知了解知识范围的无穷,生命界限的有限,如何运用有限生命中探得的知识来安顿人生,才是首要之事。若在能力范围以外去盲目追求,反而弄得劳神焦思,不得安宁。最后,真知了解现象世界的相对性,从而超脱一切相对的束缚。陈先生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知识与生命的关系、人如何在自然的万化中安顿自己的生命的角度来理解和阐发庄子真知的涵义,虽超出了知识论的范围,却很独特而有新意,也大体符合庄子认识哲学的实际,给人以全面而新奇的感受。

老庄进而又提出“不知”和“无知”的观念。老子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少则得,多则感”,“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此“不知”和“无知”非彼“不知”和“无知”,非定要泯灭知识,老子一再讲求知雄、知白、知荣、知足、知常、知不知,都显然是要求知。不过,此种不知之知、无知之知乃是指一种高的认识境界、高的生命境界,这种认识境界和生命境界的实现,与世俗之知的积累非但没有必然的关联,相反,它乃是以排除私心己念的牵累和世俗之知的污染为前提的。在老子看来,这就好象一面镜子,惟有不着一点灰尘,方能照彻万物,显现事物的真相,若是有了灰尘,则所照之物必将扭曲变形,而给人以错觉或幻觉。

庄子也指出:“齧缺问乎王倪日:‘子知物之所同是乎?’曰:‘吾恶乎知之?’‘子知子之所不知邪?’日:‘吾恶乎知之!’‘然则物无知邪?’日:‘吾恶乎知之!虽然,尝试言之,庸讵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邪?庸讵知吾所谓不知之非知邪?”’“泰清问乎无穷日:‘子知道乎?’

无穷日:‘吾不知。’又问乎无为。无为日:‘吾知道。’日:‘子之知道亦有数乎?’日:‘有。’日:‘其数若何?’无为日:‘吾知道之可以贵,可以贱,可以约,可以散,此吾所以知道之数也。’泰清以之言也,问乎无始,日:‘若是则无穷之弗知,与无为之知,孰是而孰非乎?’无始日:‘不知深矣,知之浅矣;弗知内矣,知之外矣。’于是泰清中而叹日:‘弗知乃知乎!知乃不知乎!孰知不知之知?’”在这里,庄子明确认知识的本质乃是“不知之知”,“不知之知”方为“真知”。他将“不知之知”与一般所谓知加以比较,指出二者有深浅、内外之分,所谓“计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是也。一般人意识不到“不知之知”的存在,因而也就意识不到“不知之知”与通常所谓知的区别,故庄子感叹说:“孰知不知之知?”庄子又主以“不知”求知:“人之于知也少,虽少,恃其所不知而后知天之所谓也。……其解之也似不解之者,其知之也似不知之也,不知而后知之。”知若不知,是以不知为知,不知而后知是以不知求知,前者是以不知之知为认识的一种最高状态和境界,后者是以不知为达致真知的一种重要手段和途径。其实,在老庄这里,这二者是统一的。

老庄还指出:“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惟病病,是以不病。

圣人不病,以其病之,是以不病。”“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养其知之所不知,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天者,是知之盛也。”这两段论述,皆以“知”字打头,不论是老子说的“知不知”,还是庄子说的“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都只能再一次说明他们并不是要消灭知识,都只能再一次表明他们对“真知”的执着追求。关于“以其知之所知,养其知之所不知”,释德清解释说:“所知者,在人间日用见闻觉知之知也。所不知,谓妙性本有,人迷不觉,故日用而不知。由其不知本有,故但知贪欲以养形,而不知释智遗形以养性,故举世昏迷于物欲,戕生伤性,不能尽性全生,以终其天年。人若能于日用之问,去贪离欲,即境明心,回光返照,以复其性,是以其智之所知,养其智之所不知。如此妙悟,乃知之盛也。”实际上,这也正是老子“知不知,上;不知知,病”的深意所在。

要之,老庄非绝对的不要知识,反对知识,而是绝对的反对妄知,警惕妄知,从而发现真知。真知并不是外在的,它乃是为人的本性所内在固有的,只是因为世俗的因素的种种障蔽而常常隐慝不显。认识的要务,就在于排除主观杂念和世俗因素的干扰和影响,遵循“不知而后知”的原则,提升人的境界,进而达致真知。真知不是靠纯认识论的途径实现的,它还是以高度的人生修养和人生体验为前提和基础的,所以庄子说“有真人而后有真知”。意思是说,真人是获得真知的必要条件,只有成就真人,才能培养和获取真知。

二、为学与为道

“为学”与“为道”是道家哲学的两个重要范畴。与其他许多范畴一样,对这两个范畴,我们也可以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去认识、理解和把握,比如从道德哲学、人生哲学和认识哲学的角度去理解和把握。不过这里,我们只想着重从认识哲学的立场来理解和分析。

老子最先提出并区别了“为学”与“为道”,他以“为道”为认识的根本要务。庄子没有这样明确的概念,但他的思想,重“为道”的思想则是与老子一脉相承的。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为学”就是求对于具体事物的知识,具体事物都是千差万别的,有各种各样的规定性。因此,要以对于具体事物的知识为学问,就必须做“日益”的功夫,“日益”就是不断地增益其知。“为道”就是求对于道的认识和把握,道是浑然元善的,“无名”的(“道常无名”,“道隐无名”,“道不当名”),没有任何具体的规定性(当然没有规定性也是~种规定性)。因此,求对于道的认识和把握,就只能做“日损”的工作,“日损”就是不断地减损其知。冯友兰先生解释“为道”为照着道的样子生活,他指出对于道要勉强地说,那只能说它不是什么。它不是这,也不是那。它首先不是一个具体的个体。而人则首先是一个个体。因为是一个个体,所以人就有一个个体所有的许多东西,如欲望、感情等。人和道比起来不是少了些什么,而是多了些什么,而且多得很多。人要想照着道那个样子去生活,那就需要把那些多的东西渐渐地减少。这就叫“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老子不说“以至于无”,而说“以至于无为”,不是多了一个“为”字,而是只能“以至于无为”。人毕竟是一个具体的个体,如果把这一点也损了,“以至于无”,那就没有人了。没有人还谈什么人生,还谈什么“为道”呢?尽管冯先生主要是从人生哲学、道德哲学的立场来理解“为道”的,但实际上也仍然含藏有认识论的意味。

在认识论的层面上,“为学”与“为道”表现了两种截然不同或截然对立相反的思维方式,前者属于具体科学的思维方式,后者属于哲学或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按照西方现代哲学家海德格尔的观点,具体科学以追求知识作为自己的任务,哲学或形而上学以把握整体作为自己的使命,科学知识与哲学或形而上学处于完全不同的领域和层次,后者在等级上显然高于前者。老庄轻视甚或否弃“为学”,重视、推崇“为道”,因而也可以说,他们是轻视、否弃具体科学的思维方式,重视、推崇哲学或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从中国哲学史上看,儒家是特别重视“为学”、强调“为学”的。

孔子虽然有“生而知之”的说法,但他更重视和强调“学而知之”、“困而学之”。他自己就以“好学”、“博学”而著称于世,“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若圣与仁,则吾岂敢?

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他尤其强调“好学”的重要性,指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他认为自己的学问和知识大多是通过“学知”的途径获得的,不通过学习,要想有渊博的学问和完美的品德是不可能的。关于“为学”的方法,他有大量具体的论述。就中他特别注重读书,注重学习古代的历史知识,吸收前人的间接经验。他也注重向时人请教学问,以普通人为老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子入太庙,每事问”。同时,他把“多闻”、“多见”视为获得知识的一个重要来源,“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主张通过“多闻”、“多见”的直接感觉经验来增益其知。另外,他还触及到理性思维在认识中的作用问题,这也就是他对“学”与“思”即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的探讨。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提倡学思并重、学思结合,不过在二者的关系中,他更注重“学”,更注重经验知识的积累,“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在传统哲学的意义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属于“为学”的范畴。如果说孔子偏重于对感觉经验的强调的话,则孟子正好相反,他偏重于对理性思维的作用的强调。他说:“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体有贵贱,有大小。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他把人的思维器官——“心”称为“大体”,把耳目等感觉器官称为“小体”,认为感觉器官没有反思的作用,会因外物的障蔽而使认识陷入迷途,只有发挥“心”之官的思维功能才能达到正确的认识。相比较而言,苟子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关系的理解较孔盂要全面正确,他一方面把感性认识看成是人的一切认识活动的基础,认为认识开始于人的感官对于外物的接触,这就叫“缘天官”,不同的感官与不同的事物相接触,就形成不同的感觉,“缘耳而知声可也,缘目而知形可也。”不同感官之间,其功能是无法相互代替的,“耳、日、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从这种观点出发,他对所谓“辟耳目之欲,而远蚊虻之声,闲居静思则通”的“空石中人”,即排斥感性活动和感性认识的先验论者是极力反对的。另一方面,他也没有陷入狭隘的经验论,在肯定认识来源于感觉经验的前提下,他又特别强调“心”对五官,即理性思维对于感性认识的指导作用,“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心者,形之君而神明之主也。”认为心作为思维的器官,乃是五官的主宰者,它对五官具有支配和统帅作用。

总之,尽管孔、孟、荀关于为学的论述或有差异,关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或各有偏重,但他们重视为学、讲求认识的层次,都是一致的。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道家老庄对于儒家所谓为学,对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这样一种认识的方式和途径,则是极力摒弃的。他们认为,彼所谓学,所谓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是靠不住的,非但不能达致“真知”,达致对“道”的把握,反只能增加人的机诈,引起无谓的争斗,因此是很危险、很有害的。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他们强调“绝学”,认为“绝学”才能“无忧”;主张“塞其兑,闭其门”,即堵塞嗜欲和知识的孔窍,关闭嗜欲和知识的门户,认为这样方致“终身不勤”。“勤”,借为“瘽”,《说文》:“病也。”老子又说:“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不走出门外,就能知道天下之事;不窥望窗外,就能认识自然规律。愈是奔逐向外,所知愈少。所以圣人不必行走而能推知,不必眼见而能晓明(“名”与“明”古时通用),不必作为而能成功。显然,道家并不看重外在的感觉经验和所谓的理性思维,这之中,他们对外在的感觉经验更是加以警惕,认为它非但无助于人的认识,反对认识起着妨碍的作用,外在的感觉经验或见闻知解愈是丰富,离“真知”或道就愈是遥远,所谓“知者不博,博者不知”也是这样的意思。“博”,就是广泛地去接触事物,扩大见闻知解。道家认为,这种方式是不能达到“真知”的。

同类推荐
  • 道家哲学智慧

    道家哲学智慧

    在战国时代,儒墨并称“显学”。韩非说:“世之显学,儒墨也”。道家是隐者之学,故不在显学之列,而其理论之湛深,思想之缜密,实超过了儒墨两家。孔子罕言天道,“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孟子虽说过“圣人之于天道也”,但也未多讲天道。道家老子不但谈论天道,而且提出“先天地生”的永恒性绝对性的“道”。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总结了夏商周三代的文化成就,墨子“背周道而用夏政”,老子则揭示了有史以来文化的流弊,对于文化发展提出批评意见。儒家虽反对苛政,而肯定区分贵贱上下的等级制度。墨家虽然宣称“官无常贵,民无终贱”,而仍承认贵贱之分,以“贵不傲贱”为理想。
  • 中华家训(第二卷)

    中华家训(第二卷)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齐家”文化源远流长。“家训”、“家诫”一类著作,起源于东汉而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它是当时世族社会教育制度的产物。
  • 荀子

    荀子

    《荀子》为战国时人荀况所著,是一部阐述先秦儒家思想的著作。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本书由荀况编著。
  • 儒家的处世之道

    儒家的处世之道

    儒学的本质是应时变通、趋时更新的,既有一以贯之的常道,也有因时而异、因时制宜的变道。因此,在今天这个时代,儒家思想是具有今天的时代精神的儒学。在人们都拼命追求物质幸福的时代,凭添了许多的惆怅、无奈与困惑,希望儒家的学问和智慧能引导人们站在今天,赢得未来!在做人中做事,在做事中做人。
  • 大学的精神尺度

    大学的精神尺度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对于大学精神、大学理念等问题进行思考的结集,作者首先对大学应该具有的精神和理念进行论述,重点探讨了教授治校、思想自由、学术独立、大学的社会责任等基本问题,并介绍了现代大学起源——德国大学的精神和理念,最后对中国大学的传统、精神、制度等进行了分析与阐释。本书学术性、人文性较强,语言流畅,观点鲜明,可读性强,对于当下颇受人们关注的大学问题的思考和研究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热门推荐
  • 都市人皇

    都市人皇

    他的身世如迷,他又有个如迷一样为老不尊的师父,还有很多无所不能的师兄,带着师父叫他自己寻找身世的任务来到都市当中,却又稀里糊涂的和一个美女总裁结婚.......
  • 神虐众生

    神虐众生

    神,之所以为神,难道只因为那逆天的能力吗!人类,魔族,兽灵,三界生灵一刻也没有停息过纠缠恶斗,这场荒谬的战争似乎从来都不可能有胜利者!那些看似珍贵的灵魂,就像是天神洒的诱饵一般,这些“德高望重”的天神坐拥天国,闲看斗鱼,将三界玩弄于鼓掌之间!但使三界众生有幡然醒悟的一日,又该当如何揭竿而起,逆转乾坤呢?
  • 穿越之庶女霸气归来

    穿越之庶女霸气归来

    白家宠女白檀,入学了一家名不经传的奇葩大学。刚好成了高级炼药师,跳级再跳级。临近毕业,被炼药的师傅骗去后山,进入了时空隧道。一朝醒来,异世魂!被派遣到乡下的庶女又如何,被追杀的情况下好运到爆遇到了疼爱自己的师傅,还有宠得无法无边的师兄。偷偷听到自己古代的娘亲给自己留了泼天财富,为了钱,当然离家出走啦,下山后就遇到了个二皇子,“原来是二皇子啊,难怪那么二~”(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请勿模仿~)
  • 指点神州

    指点神州

    战神:携横扫六合之势,纵横沙场,所向无敌。武圣:以升云出鼎之姿,仗剑江湖,快意恩仇。嫡仙:有骖鸾驭鹤之容,逍遥天地,自在洒脱。鸿儒:品诸子百家之妙,笑傲公卿,蔑视王侯。
  • 圣魔之血魔

    圣魔之血魔

    一剑震天,一念执着,一语惊天,一香醉人。所谓愈之心寒,谓之以霜泪;所谓愈之无果,谓之以彷徨。早就忘了当初是为了什么而走上巅峰之路,这条路上的风景亦真亦假,亦善亦恶,却没有了最初的无奈及心殇。冥冥之中的语言,到底藏着多少惊天的秘密?奈何,当初怎么也看不透。是圣不是魔!是魔不是圣!亦圣亦魔!!圣魔之巅,掌天道之心!!!
  • 明澈若溪

    明澈若溪

    痛是极风骚的东西,它让赵若溪单薄的身体迸发能量。明明脸颊深陷,形容消瘦,脸色却诡异的泛出一丝红光。用力的咬下嘴唇,苍白的嘴唇终于缀上了让她满意的血色。苏明澈看了她一眼,“啧啧”两下便不再做声,她亦知道,多说无益。赵若溪耸耸肩,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一袭血色长裙,裸露出瘦削肩膀。嘴角扬到一个令人满意的弧度,发出“咯咯咯”的笑声。那一瞬间,神情甜美且天真。“你这妖精……”苏明澈无奈的摇摇头,架起胳膊。赵若溪笑笑,挽住她。不知道有多羡慕眼前这女子。高挑身材,精致容貌,却偏偏不爱红装爱武装。她今天一身黑色燕尾服,本来身材就颀长,明净的脸上更增添一些英气。眼神洁净,直视见底。苏明澈,果然明澈若溪啊!
  • 破灭神尊

    破灭神尊

    万古山巅,逍遥殿旁,挚爱背叛,跌下神山,十年之后,少年强势而归,冷道:“我既未死!欲害我者,便替我去死!”
  • 网游寻仙

    网游寻仙

    天道崩坏,寻仙杀之。这不是一个和NPC做朋友的世界,我们是天魔,入侵整个神州。藏经楼收录道经法典,宗师殿降服神明仙王,法篆局衍生灵诀法咒,道兵池训练神将天兵,灵兽谷豢养凶兽灵禽,铸剑炉锻造神兵飞剑……我有洞天,不求神魔。灭仙宗,毁道庭,我是主宰!落魄的论坛快报记者重生而来,掀起波澜。
  • 大叔沦陷小太妹

    大叔沦陷小太妹

    一个是a市的农村姑娘妞陈碧婷,一个是B市首富的豪门大少爷秦傲雪。一次机缘巧合,陈碧婷救了正在被人追杀的秦傲雪,之后又阴差阳错的做了秦傲雪妹妹的替身。她的命运随着替身的身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她成为了b市知名学府的一名大学生,她凭着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学校的不可忽视焦点。而学校外的她也被无情的卷入到豪门的利益争斗中,与秦傲雪成为并肩作战的好“兄妹”。
  • 橙子没有风

    橙子没有风

    当我升到一班的时候,我从没想过考不上大学怎么办,一模过后,我开始了惶恐,于是,我开始以日记的形式纾解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