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0900000031

第31章 纵横有术利为先·苏秦何以能佩六国相印

【引言】

在中国历史上,苏秦佩六国相印的故事十分著名。这倒不是因为人们艳羡他的权力,主要是由于人们对他何以能够取得如此多的国相之位感到迷惑不解。

苏秦起初到秦国游说秦王连横,由于时机不成熟,秦王没有接受他的建议,结果弄得钱也花完了,衣服也破了。回到家里,妻子看见他那副落魄的样子,连织布机都没有停下来。嫂子也不为他做饭。后来,苏秦经过“头悬梁,锥刺股”的一番苦学和细心的揣摩,终于掌握了当时的“国际形势”,转而联合六国,南北合纵,结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苏秦首先游说的国家是燕国,接着来到了赵国。我们先看看他对赵王所做的关于当时“国际形势”的分析,也许对他的成功就不会那么奇怪了。

【事典】

在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惧怕的是秦国,但燕国与秦国相隔最远,中间又隔着赵国等国家,本来可以不涉及所谓的合纵和连横,但苏秦自有妙招,一番游说,使得燕王乖乖地听从调遣。其卓越的能力实在令人赞叹。

苏秦为了实行合纵的策略来到了燕国,对燕文侯说:“燕国的东边有朝鲜和辽东,北边有楼烦和林胡,西边有中原和云中,南边有易水和呼沱河。土地方圆二千余里,拥兵几十万,战车有七百辆,战马有六千多匹,粮食够十年支用。南边有碣石和雁门的丰饶物产,北边有枣和栗子等丰富的物产。人民虽然不从事田地耕作,而枣和栗子足以让人果腹,这真是所谓的天府之国啊!

“国家多年以来安乐无事,看不到军败将亡这样忧心的事,这些有利的条件,没有哪个国家能比燕国更强了。大王知道这燕国平安的原因吗?燕国之所以不受敌寇和战争的侵扰,是因为在南方有赵国作为屏障。秦国与赵国曾发生五次战争,秦国两胜,赵国三胜。秦、赵两国都已疲惫不堪,而大王却保全燕国,控制住这个大后方,这就是燕国不受侵扰的根本原因。况且秦国如攻打燕国,必须经过云中和九原,在这数千里的道路上,遍地都是燕国的士兵。即使得到燕国的城池,秦国也要考虑到是否能够守住。秦国十分明白,它是无法损害燕国的。然而,现在如果赵国进攻燕国,只要发出号令,不到十天的工夫就可以进驻东垣。再渡过呼沱河,涉过易水,用不到四五天就可以进攻燕国的国都了。所以说,秦国攻打燕国,须得在千里之外作战。赵国如果要进攻燕国,在百里之内作战就可以了。不忧虑百里之内的祸患,却重视千里之外的邦交,没有比这更错误的计谋了。因此希望大王能够与赵国相亲,天下诸侯连为一体,那么,国家就不会有祸患了。”

燕王说:“我的国家太小,西边靠着强大的秦国,南边接近齐国和赵国。齐、赵也是两个强国。现在有幸得到您的教诲,号召我们联合起来,使燕国获得安宁,请允许我让全国人都听从您的号召。”于是赠送给苏秦车马金帛,送他回到赵国。

苏秦在对燕国的游说中抓住了两点,一是燕国根本没有必要像别的国家那样惧怕秦国的进攻;二是燕国必须和赵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秦国。否则,赵国灭亡了,燕国不能独存。与赵国搞不好关系,赵国一怒也可灭亡燕国。秦国后来实行了远交近攻的外交政策,其实苏秦下面的游说中已经含有这种思想了,只是因具体的历史情况不同其策略正好相反罢了。

苏秦从燕国来到赵国进行合纵活动。他对赵王说:“天下之人,从卿相、大臣,直到平民百姓,没有一个不赞扬大王的正义行为。很久以来,我都希望能够在大王面前亲聆教诲,以尽忠心。但是,奉阳君嫉贤妒能,大王不能亲理此事,所以外来宾客和游说之士,无法在大王面前效忠。如今奉阳君已死,大王今后就能够与宾客和游说之士亲近了,所以我才能向大王献上我的愚忠。

“为大王着想,不如让人民过安定闲适的生活,不要多事烦扰。使人民得以安定的根本,首先在于选择友好的邻邦。选择好了邻邦,人民就能安定。选择的邻邦不合适,人民就一辈子不得安定。还是请允许我谈谈赵国的外患,齐国和秦国是赵国两个最大的敌人,这是人民不得安宁的原因所在。如果依靠秦国进攻齐国,您的人民就得不到安宁;依靠齐国进攻秦国,您的人民也得不到安宁。有的人为了谋算别国,进攻别的国家,常常想方设法地寻找借口,断绝与别国的交往。希望大王千万谨慎,有话不要轻易说出来。

“请大王摒退左右的人,让我说明合纵、连横的利弊。您如果能真正听从我的话,那么燕国一定会送上出产毛毡、裘皮和好马的土地,齐国一定会送上产鱼、产盐的海边土地,楚国也一定会献出产橘柚的云梦之地,还有韩国、魏国都可以把国内封地奉送给您。这样一来,大王的宗族和亲戚都可以得到封侯。从别国割取土地,从别的国家得到财物,这是从前王霸之主不惜损兵折将而追求的东西。给亲族以封侯,就是商汤、周武也要用争战和拼杀才能争取到的。如今大王毫不费力,这两种好处就可以唾手可得,这是我替大王祝愿的事情。

“大王如国能够联合秦国,那么秦国必然会削弱韩国、魏国;大王如果能够联合齐国,那么齐国必然会削弱楚国、魏国。魏国被削弱就会割让河外之地,韩国被削弱就会献出宜阳之地。宜阳献出后,上郡的道路就会被阻断;河外之地割让后,就会造成道路不通。楚国被削弱后,赵国就会失去援助。因此,对这三项决策,大王的选择一定要十分慎重。

“如果秦国沿轵道而下,南阳就会受震动,再进而攻打韩国,威胁周室,赵国自身就会受到挟制。秦国再占据卫国、夺取淇水,齐国就会臣服秦国。秦国的欲望既然已经施行于山东六国,必然会出兵进攻赵国。秦兵渡过黄河,跨过漳水,占据番吾,就可以打到赵国的都城邯郸了。这是我替大王忧虑的。

“如今,山东各国没有比赵国更强的了。赵国土地方圆二千余里,有数十万的军队,战车千辆,战马万匹,粮食可供十年。西有常山、黄河、漳河,东有清河,北有燕国。燕国本来就是弱国,不足为惧。在各诸侯国中,秦国最怕的就是赵国。然而,秦国为什么不发兵攻打赵国呢?是因为它怕韩国、魏国从后面攻打它。因此,韩国和魏国是赵国南面的屏障。秦国要进攻韩国、魏国就不同了,这两个国家没有名山大川作为屏障,秦国完全可以一点点地蚕食,一直能逼近韩、魏两国的都城下面。如果韩、魏无力对付秦国,必然臣服秦国,而韩、魏臣服了秦国,秦国就扫除了进攻赵国的两个障碍。这样祸患就会直接降临到赵国的头上了。这是我为大王忧虑的。

“我听说古代的尧开始的时候,地盘不足三百亩;舜没有尺寸之地,而后来都占有了天下;禹聚集的人群不到数百,而后来成为诸侯之王;商汤、周武王的军队不到三千人,战车不足三百辆,而后来都成为天子。这实在是因为实行了正确策略的缘故。所以,圣明的君主,能判断敌国的强弱,要能估量自己将士的多少和才能。这样不等到两军在战场上对阵,就能对双方胜败、存亡的可能有大致了解,岂能被众人的胡言乱语所蒙蔽而稀里糊涂地决策呢?

“我曾认真地研究过天下各国的地图,发现各诸侯的土地之和是秦国的五倍,估计兵力是秦国的十倍。如果六国联合起来,集中兵力,一致向西进攻秦国,秦国必定被攻破。如今各国竟被秦国各个击破,打得七零八落,甘愿向西去侍奉秦国,向秦国称臣。攻破别人与被人攻破,征服别人与被别人征服,难道可以同日而语吗?

“那些主张连横的人,都想让诸侯割让土地来与秦国讲和。与秦国讲和,那些人就会有高大的房屋,豪华的宫室,耳听笙瑟,口尝美味佳肴,前有舞乐,后有宫女,还有美人迷人的姿态。一旦秦国为患,他们没有人能与君主分忧。因此主张连横的人整天以秦国的权势来恐吓诸侯,以求分割土地。对此,希望大王深思熟虑而且审慎地注意。

“我听说圣明的君主遇事不疑惑,不听信谗言,堵塞流言蜚语,反对结党营私。为使君主地位尊贵,土地扩展,兵力强盛,因此我才在您面前陈述这些。我为大王着想,不如联合韩、魏、齐、楚、燕、赵六国的力量共同对抗秦国。让各诸侯国的将相一起到洹水举行会盟,互相交换人质,杀白马,结盟誓,共订盟约。共同约定:如果秦国攻打楚国,齐国、魏国各派精兵援助楚国;韩国断绝秦国的后路,赵国渡过黄河、漳水,燕国把守常山之北;如果秦国攻打韩国和魏国,那么楚国就断绝他的后路,齐国派精兵进行援助,赵国渡过黄河、漳水,燕国把守云中;如果秦国攻打齐国,那么楚国就切断其后路,韩国防守城皋,魏国堵住午道,赵国渡过黄河、漳水,燕国派精兵进行援助;如果秦国进攻燕国,赵国就防守常山,楚国就驻军武关,齐国渡过渤海,韩国、魏国派精兵进行援助;如果进攻赵国,那么韩国就驻军宜阳,楚国驻军武关,魏国驻军河外,齐国渡过渤海,燕国派出军队进行支援。诸侯中有首先违背盟约的,其余五国共同讨伐它,如果六国实行合纵联盟对抗秦国,秦国就一定不敢出兵函谷关进攻山东六国了。这样霸业就成功了。”

赵王说:“我年纪轻,执政时间短,没有听过治理国家的长远大计。现在贵宾有心保卫天下,安定诸侯,我愿意让全国听您的吩咐。”于是封苏秦为武安君,给他一百辆装饰华贵的车子,千镒黄金,白璧百双,锦绣一千捆,请他去用以联合诸侯。

【评议】

如果我们细心揣摩苏秦上述的这一段话,我们就不能不承认苏秦是一位成熟而深刻的国际关系专家。应该说,苏秦将当时各国的形势、政治、人际关系以及各种可能性都作了令人信服的分析,把合纵与连横的利弊分析得一清二楚。所以,苏秦的话是极其具有说服力的。依照当时的情况而论,六国恐怕只有按照苏秦的话去做,才能保各国周全。除此之外,没有更好的出路。苏秦佩六国相印也就不奇怪了。

问题是苏秦的合纵有理,但不久张仪的破纵连横成功了。世事无常,此一时,彼一时。而我们通过苏秦上述的分析所要看到的是,任何成功都不是侥幸和偶然的。

同类推荐
  • 发现之旅-洞察神秘部落

    发现之旅-洞察神秘部落

    很多年以来,在中国四川珙县西南的大山里生活着一个神秘的部族,传说他们都是天生的勇士,活得痛快,死得尊严,他们世代相传,把祖先的尸骨安葬在高高的悬崖上,历史学家称他们为僰人……
  • 汉风回归

    汉风回归

    两千年,孕育了不少朝代,但是将朝代作为我们民族的名字,只有一个朝代——汉朝。“犯我强汉,虽远必诛。”这是是一个我汉民族开始扩展生存空间和生存资源,并首次树立起我华夏人民在世界的领先地位——汉武帝驱逐了匈奴人,而部分溃逃的匈奴人却差点将欧洲的君主们全部赶下了海。我大汉与匈奴之争,造成了人类第一次人口大迁徙。这就是波澜壮阔的大汉朝,人才辈出的年代。破乌恒,灭鲜卑,逐匈奴,搞定三韩外加小鬼子祖宗,统一东亚;重新打通西域三十六国,降乌孙,大月氏,贵霜,统一亚洲版图,然后和罗马帝国叫板,汉人第一次进行全球攻略。不一样的三国,尽在《汉风回归》
  • 唐谋天下

    唐谋天下

    九转十世,投胎到皇家。命运给了他一个尊贵无比的太子身份,也给了他一个残酷无情的生活环境!那就是他不得不面对的坑爹现实:他爹是李治,他娘叫武媚。
  • 逊清遗老的民国岁月

    逊清遗老的民国岁月

    《逊清遗老的民国岁月》主要内容:历史上,每一新旧朝代的更替,都会引起社会的剧烈动荡和政治力量的重新组合,有以新朝为“天命人旧”而顶礼膜拜者;有为旧朝尽忠殉难死节者;也有藏身与残山剩水之间,拒不合作者。他们头上顶着“义愤”“责任”“建设”,同时也在心中存着故朝归来的期待,但等到的却永远是泪尽胡尘里。他们,就是一群最可怜的帝国遗孤。被故朝抛弃,又不融于新朝的遗民们。
  •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英雄篇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英雄篇

    本套书系时空纵横,气势磅礴,非常具有历史性、资料性、权威性和真实性,史事详尽,图文并茂,非常具有阅读和收藏价值,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很好总结和隆重纪念!
热门推荐
  • 喂,秦太太,你该回家生娃了

    喂,秦太太,你该回家生娃了

    “你能不能节制点呐!”甜心嘟着一张小嘴不满的看着正压在自己身上的秦煌翌。“老婆啊~我白天上班那么累,晚上想躺在你的温柔乡都不给?”话音刚落,卧室里又是一片春光旖旎....“什么嘛!这根本就不是八卦头条上的俊冷总裁啊!!明明就是狼总裁嘛!”甜心惊呼。秦煌翌埋在她圆润的肩头,宠溺道“小傻瓜,今生我只对你一人化身为狼.”
  • 万世轮回

    万世轮回

    三生石前一叩首,红尘轮回几万年;对月形单望相护,只羡鸳鸯不羡仙。
  • 星之神话

    星之神话

    不知你们有没有观察过夜晚的星空,在那夜晚的星空下,或许真的有着十二星座与众星之子与月蚀之女存在,只不过看你相不相信。。。。。。神魔妖仙,这些或许不单单只是幻想。
  • 捉妖

    捉妖

    “事物反常必有妖!”这是我想起巴图时就立刻浮现在脑海中的话。其实我并不认识巴图这个人,关于他的一切我都是从老叔(卢建军)那里听来的,但也就是那一次次惊心动魄的异事、刀尖跳舞的经历让我对巴图这个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让我有种不得不把他这些事迹写下来的冲动。今年年初,老叔把……
  • 重生之倾世一生

    重生之倾世一生

    一个神奇的系统,一段辉煌的人生,当然,还有一曲道不尽的传奇……重活一世,是应该续写平淡呢,还是该波澜壮阔,惊天动地呢?
  • 至九仙道

    至九仙道

    ?鸿蒙大世界破碎衍生无数星辰小世界,九道九灵散落诸天万界,而太古的神话过去,新的故事即将开启……
  • 父与子

    父与子

    本书是屠格涅夫最伟大的一部长篇小说,代表了他创作生涯的最高峰。这部小说反映的主题是父辈与子辈之间的冲突。主人公巴扎罗夫代表的是激进的平民知识分子,而巴威尔和尼古拉则代表的是保守的自由主义贵族。两代人之间就如何对待贵族文化遗产、艺术与科学,人的行为准则、道德标准,社会与教育,个人的社会责任等问题各抒己见,他们之间的分歧和对立反映了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
  • TFBOYS之霖辰

    TFBOYS之霖辰

    这是一本关于青春小说也是…………,自己看完了猜吧
  • 魔宗

    魔宗

    人类也许不是地球上的最高等智慧生物,会不会地球的统治者另有其人?也许真的有鬼,只是我们彼此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罢了,可是,两个世界会不会出现交叉呢?我身边的人会不会有的已经死去了,他们的“活着”也许并不那么真实,死掉的人也许是你,也许是他,也许是……我?
  • 最强都市人生

    最强都市人生

    一场意外的雷雨,却给余枫带来了一个意外的惊喜。天上掉馅饼?差不多吧!天降横祸?似乎也有那么一点意思吧!没错,事情就是这样纠结。因为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从一只会说话的狐狸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