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610200000037

第37章 缴宪帖老父托人情 补札稿宠姬打官话

话说湖北湍制台从前曾做过云南臬司,彼时做云南藩司的乃是一个汉人,姓刘,名进吉。他二人气味相投,又为同在一省做官,于是两人就换了帖,拜了把兄弟。后来湍制台官运亨通,从云南臬司任上就升了贵州藩司,又调任江宁藩司,升江苏巡抚,不上两年,又升湖广总督,真正是一帆风顺,再要升得快亦没有了。刘进吉到底吃了汉人的亏,一任云南藩司就做了十一年半,一直没有调动。到了第十二年的下半年,才把他调了湖南藩司,正受湖广总督管辖。官场的规矩:从前把兄弟一朝做了堂属,是要缴帖的。刘藩司陛见进京,路过武昌,就把从前湍制台同他换的那副帖子找了出来,拿了红封套套好,等到上衙门的时候,交代了巡捕官,说是缴还宪帖。巡捕官拿了进去。湍制台先看手本,晓得是他到了,连忙叫“请”。巡捕官又把缴帖的话回明。湍制台偏要拉交情,便道:“我同刘大人交非泛泛。你去同他说,若论皇上家的公事,我亦不能不公办;至于这帖子,他一定要还我,我却不敢当。总而言之:我们私底下见面,总还是把兄弟。”巡捕官遵谕,传话出来。刘藩司无奈,只得受了宪帖,跟着手本上去。见面之后,无非先行他的官礼。湍制台异常亲热。刘藩台年纪大,湍制台年纪小,所以湍制台竟其口口声声称刘藩台为大哥,自己称小弟。

刘藩台一直当他是真念交情,便把缴帖的话亦不再提了。在武昌住了五日,湍制台又请他吃过饭。接着禀辞过江,坐了轮船径到上海,又换船到天津,然后搭了火车进京。藩、臬大员照例是要宫门请安的;召见下来,又赴各位军机大臣处禀安。一连在京城应酬了半个月。他乃是一个古板人,从不晓得什么叫做走门路,所以上头仍旧叫他回任。等到请训后,仍由原道出京。二次路过武昌,湍制台同他还是很要好,留住了几天,方才赴长沙上任。

无奈刘藩台是个上了年纪的人,素来身体生得又高又胖。到任不及三月,有天万寿,跟了抚台拜牌,磕头起来,一个不留心,人家踏住了他的衣角,害得他跌了一个筋斗。谁知这一跌,竟其跌得中了风了,当时就嘴眼歪斜,口吐白沫。抚台一见大惊,立刻就叫人把他抱在轿子里头,送回藩台衙门。他有个大少爷,是捐的湖北候补道,此时正进京引见,不在跟前。衙门里只有两个姨太太,几个小少爷,一个大少奶奶,两个孙女儿。一见他老人家中了风,合衙门上下都惊慌了,立刻打电报给大少爷。大少爷得到电报,幸亏其时引见已完,立刻起身出京,到了武昌也没有禀到就赶回长沙老人家任上来了。此时他父亲刘藩台接连换了七八个医生,前后吃过二十几剂药,居然神志渐清,不过身子虚弱,不能用心。当时就托抚台替他请了一个月的假,以便将养。谁知一月之后,还不能出来办事。他心下思量:“自己已有这们一把年纪,儿子亦经出仕,做了二三十年的官,银子亦有了。古人说得好:‘急流勇退。’我如今很可以回家享福了,何必再在外头吃辛吃苦替儿孙作马牛呢。”主意打定,便上了一个禀帖给抚台,托抚台替他告病。抚台念他是老资格,一切公事都还在行,起先还照例留过他两次,后来见他一定要告退,也只得随他了。折子上去,批了下来,是没有不准的。一面先由巡抚派人署理,以便他好交卸。交卸之后,又在长沙住了些时。常言道:“无官一身轻。”刘藩台此时却有此等光景。

闲话少叙。且说他大少爷号叫刘颐伯,因见老人家病体渐愈,他乃引见到省的人,是有凭限的,连忙先叩别了老太爷,径赴武昌禀到。临走的时候,刘藩台自恃同湍制台有旧,便写了一封书信交给颐伯转呈湍制台,无非是托他照应儿子的意思。自己说明暂住长沙,等到儿子得有差使,即行迎养。当时分派已定,然后颐伯起身。等到到了武昌,见过制台,呈上书信,湍制台问长问短,异常关切。官场上的人最妒忌不过的,因见制台向刘颐伯如此关切,大家齐说:“刘某人不久一定就要得差使的。”就是刘颐伯自己亦以为靠着老太爷的交情,大小总有个事情当当,不会久赋闲的。那知一等等了三个月,制台见面总是很要好,提到“差使”二字,却是没得下文。刘颐伯亦托过藩台替他吹嘘过。湍制台说:“一来谁不晓得我同他老人家是把兄弟,二来刘道年纪还轻,等他阅历阅历再派他事情,人家就不会说我闲话了。”藩台出来把话传给了刘颐伯,亦无可奈何。

又过了些时,长沙来信,说老太爷在长沙住的气闷,要到武昌来走走。刘颐伯只好打发家人去接。谁知老太爷动身的头天晚上,公馆里厨子做菜,掉了个火在柴堆上,就此烧了起来。自上灯时候烧起,一直烧到第二天大天白亮,足足烧了两条街。这刘进吉一世的宦囊全被火神收去,好容易把一家大小救了出来。当火旺的时候,刘进吉一直要往火里跳,说:“我这条老命也不要了!”幸亏一个小儿子,两三个管家拿他拉牢的。这火整整烧了一夜,合城文武官员带领兵役整整救了一夜。连抚台都亲自出来看火。当下一众官员打听得前任藩台刘大人被烧,便由首县出来替他设法安置:另外替他赁所房子,暂时住下;衣服伙食都是首县备办的。到底抚台念旧,首先送他一百银子。合城的官一见抚台尚且如此,于是大家凑拢,亦送了有个七八百金。无奈刘进吉是上了岁数的人,禁不起这一吓一急,老毛病又发作了。

起火之后,曾有电报到武昌通知刘颐伯。等到刘颐伯赶到,他老人家早已病得人事不知了。后来好容易找到前头替他看的那个医生,吃了几帖药,方才慢慢的回醒转来。又将养了半个月,渐渐能够起来,便吵着要离开长沙。儿子无奈,只得又凑了盘川,率领家眷,伺候老太爷同到武昌。此时老头子还以为制台湍某人是我的把弟,如今老把兄落了难,他断无坐视之理。一到武昌,就坐了轿子,拄了拐杖,上制台衙门求见。他此时是不做官的人了,自己以为可以脱略形骸,不必再拘官礼,见面之后,满嘴“愚兄老弟”,人家听了甚是亲热,岂知制台心上大不为然。见了面虽然是你兄我弟,留茶留饭,无奈等到出了差使,总轮刘颐伯不着。

有天刘进吉急了,见了湍制台,说起儿子的差使。湍制台道:“实不相瞒,咱俩把兄弟谁不晓得。世兄到省未及一年,小点事情委了他,对你老哥不起,要说著名的优差,又恐怕旁人说话。这个苦衷,你老哥不体谅我,谁体谅我呢。老哥尽管放心,将来世兄的事情,总在小弟身上就是了。”刘进吉无奈,只好隐忍回家。

后来还是同寅当中向刘颐伯说起,方晓得湍制台的为人最是讲究礼节的。刘进吉第一次到武昌,没有缴回宪帖,心上已经一个不高兴,等到刘颐伯到省,谁知道他的号这个“颐”字,又犯了湍制台祖老太爷的名讳下一个字。因此二事,常觉耿耿于心。湍制台有天同藩台说:“刘某人的号重了我们祖老太爷一个字,兄弟见了面,甚是不好称呼。”湍制台说这句话,原是想要叫他改号的意思。不料这位藩台是个马马糊糊的,听过之后也就忘记,并没有同刘颐伯讲起。刘颐伯一直不晓得,所以未曾改换。湍制台还道他有心违抗,心上愈觉不高兴。

等到刘颐伯打听了出来,回来告诉了老太爷。老太爷听了,自不免又生了一回暗气。但是为儿子差使起见,又不敢不遵办。不过所有的东西早被长沙一把天火都收了去,什么值钱的东西都抢不出,那个还顾这副帖子。刘进吉见帖子找不着,心上发急。幸亏刘颐伯明白,晓得湍制台一个字不会写,这帖子一定是文案委员代笔的。“现在只须托个人把他的三代履历抄出来,照样誊上一张,只要是他的三代履历,他好说不收。”刘进吉听了儿子的话,想想没法,只好照办。却巧文案上有位陆老爷,是刘颐伯的同乡,常常到公馆里来的,刘颐伯便托了他。陆老爷道:“容易得很,制军的履历,卑职统通晓得。新近还同荆州将军换了一副帖,也是卑职写的。大人只要把老大人同他换帖的年分记清,不要把年纪写错,那是顶要紧的。”刘颐伯喜之不尽,立刻问过老太爷,把某年换帖的话告诉了陆老爷。陆老爷回去,自己又赔了一付大红全帖,用恭楷写好了,送了过来。刘颐伯受了,送给老太爷过目。老太爷道:“只要三代名字不错就是了,其余的字只怕他还有一半不认得哩。”刘颐伯却又自己改了一个号,叫做期伯,不叫颐伯了。

次日一早,爷子二人一同上院,老子缴还宪帖,儿子禀明改号。当由巡捕官进内回明。湍制台接到帖子,笑了一笑,也不说什么,也不叫请见。巡捕官站了一回无可说得,只得出来替制台说了一声“道乏”,父子二人怅怅而回。因为臬台为人还明白些,并且同制台交情还好,到了次日,刘期伯便去见臬台,申明老人家缴帖,并自己改号的意思,顺便托臬台代为吹嘘。臬台满口应允。次日上院,见了湍制台,照话叙了一遍。湍制台笑着说道:“从前他少君不在我手下,他不还我这副帖子倒也罢了,如今既然在我手下当差,被人家说起,我同某人把兄弟,我照应他的儿子,这个名声可担不起!所以他这回来还帖子,我却不同他客气了。至于他们少君的号犯了我们先祖的讳,吾兄是知道的。我们在旗,顶讲究的是这回事。他同兄弟在一省做官,保不住彼此见面,总有个称呼,他如果不改,叫兄弟称他什么呢?他既然过而能改,兄弟亦就既往不咎了。”臬台接着说:“刘道老太爷年纪大了,一身的病,家累又重得很,自遭‘回禄’之后,家产一无所有。刘道到省亦有好几个月了,总求大帅看他老人家分上,赏他一个好点的差使,等他老太爷也好借此养老。”湍制台道:“这还用说吗,我同他是个什么交情!你去同他讲,他的儿子就是我的儿子,叫他放心就是了。”臬台下来回复了刘期伯。不在话下。

且说湍制台过了两天,果然传见刘期伯,见面先问:“老人家近来身体可好?”着实关切。后来提到差使一事,湍制台便同他说道:“银元局也是我们湖北数一数二的差使了,卫某人当了两年,也不晓得他是怎么弄的,现在丁忧下来,听说还亏空二万多。今儿早上托了藩台来同我说,想要后任替他弥补。老实说:我同卫某人也没有这个交情,不过看徐中堂面上,所以才委他这个差使。现在你老哥可能答应下来,替他弥补这个亏空不能?”刘期伯一想:“这明明是问我能够替他担亏空,才把这事委我的意思。我想银元局乃是著名的优差,听说弄得好,一年可得二三十万。果然如此,这头二万银子算得什么,不如且答应了他。等到差使到手,果然有这许多进项,我也不在乎此,倘若进款有限,将来还好指望他调剂一个好点的差使。”主意打定,便回道:“蒙大帅的栽培。卫道的这点亏空,不消大帅费得心,职道自当替他设法弥补。”湍制台道:“你能替他弥补,那就好极了。”刘期伯又请安谢过。等到退出,告诉了老太爷,自然合家欢喜。

谁知过了两天,委札还未下来。刘期伯又托了臬台进去问信。湍制台道:“前天我不过问问他,能否还有这个力量筹画一二万金借给卫某人弥补亏空。他说能够,足见他光景还好,一时并不等什么差使。所以这银元局事情,兄弟已经委了胡道胡某人了。”臬台又说:“刘道自己倒不要紧,一来年纪还轻,就是阅历两年再得差使,并不为晚;二则像大帅这样的公正廉明,做属员的人,只要自己谨慎小心,安分守己,还愁将来不得差缺吗。所以这个银元局得与不得,刘道甚为坦然。不过他老太爷年纪太大了,总盼望儿子能够得一个差使,等他老头子看着好放心。司里所以肯来替他求,就是这个意思。”湍制台一听臬台的话,颇为入耳,便道:“既然如此,厘金会办现要委人,不妨就先委了他。等有什么好点的差使出来,我再替他对付罢。”臬台出来通知刘期伯。刘期伯虽然满肚皮不愿意,也就无可奈何。只等奉到札子,第二天照例上院谢委,自去到差,不提。

且说湍制台所说委办银元局的胡道,你道何人?他的老底子却是江西的富商。到他老人家手里,已经不及从前,然而还有几十万银子的产业,等到这胡道当了家,生意一年年的失本下来,渐渐的有点支不住。因见做官的利息尚好,便把产业一概并归别人,自己捐了个道台,来到湖北候补。候补了几年,并没得什么差使。他又是舒服惯的,平时用度极大,看看只有出,没有进,任你有多大家私,也只有日少一日。后来他自己也急了,便去同朋友们商量。就有同他知己的劝他走门路,送钱给制台用,将本就利,小往大来,那是再要灵验没有。胡道台亦深以为然。当时就托人替他走了一位折奏师爷的门路,先送制台二万两,指名要银元局总办,接差之后再送一万,以后倘若留办,每一年认送二万。另外又送这位折奏师爷八千两,以作酬劳。三面言明,只等过付。

却不料这个档口,正是上文所说的那位过老爷得缺赴任,因为使过唐二乱子的钱,便把湍制台贴身跟班小二爷的这条门路说给了唐二乱子,又替他二人介绍了。这小二爷年纪虽小,只因制台听他说话,权柄却着实来得大,合衙门的人都听他指挥。而且这小二爷专会看风色,各位姨太太都不巴结,单巴结十二姨太。十二姨太正想有这们一个人好做他的连手,故尔他俩竟其串通一气,只瞒湍制台一人。此时省里候补的人,因走小二爷门路得法的,着实不少。唐二乱子到省不久,并不晓得那个差使好,那个差使不好。人家见他朝天捣乱,也没有人肯拿真话告诉他。至于他的为人,外面虽然捣乱,心上并非不知巴结向上。瞧着一班红道台,天天跟着两司上院见制台,见抚台;院上下来便是什么局什么局,局里一样有般官小的人,拿他当上司奉承。每逢出门,一样是戈什亲兵,呼么喝六。看了好不眼热。空闲之时,便走来同小二爷商量,想要弄个阔点事情当当。此时十二姨太正在招权纳贿的时候,小二爷替他出力,便嘱咐唐二乱子,叫他一共拿出二万五千两,包他银元局一定到手。初起唐二乱子还不晓得银元局有多少进项,听小二爷一说,吓的把舌头一伸,几乎缩不进去。回家之后,又去请教过旁人,果然不错,便一心一意拿出银子托小二爷替他走这条门路。

谁知这边才说停当,那边姓胡的亦恰恰同折奏师爷议妥,只等下委札,付银子了。小二爷一听不妙,一面先把外头压住,叫外头不要送稿,听他的消息。他此时正是气焰熏天,没有人敢违拗的。一面进来同十二姨太打主意,想计策。议论了半天,毕竟十二姨太有才情,便道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只等今天晚上,老爷进房之后,看我眼色行事。”小二爷会意,答应着自去安排去了。

且说这天湍制台做成了一注买卖,颇觉怡然自得,专候银札两交。于是制台催师爷,师爷催门上,说明当天送稿,次日下札。不料催了几次,一直等到天黑。外头还没送稿。毕竟制台公事多,一天到晚忙个不了,又不能专在这上头用心,横竖银子是现成的,偶然想起,催上一二次也就算了。到了晚上,公事停当,这两个月只有十二姨太顶得宠,湍制台是一天离不开的,是夜仍然到他房中。坐定之后,想起日间之事,还骂门上公事不上紧的办:“吃中饭的时候就叫送稿,顶如今还不送来,真正岂有此理!”一言未了,小二爷忙在门外答应一声道:“怎么还不送来!等小的催去。”说罢,登登登的一气跑出去了。不多一会,果见小二爷带了一个门上进来,呈上公事。湍制台看见,还骂门上,问他:“白天干的什么事!如今赶晚上才送来!”说罢,就在洋灯底下把稿看了一遍。正要举起笔来填注胡道台的名字,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十二姨太倏地离坐,赶上前来,一个巴掌把湍制台手中之笔打落在地。湍制台忙问:“怎的?”十二姨太也不答言,但说:“现在什么时候,那里来的这么大蚊子!”湍制台方晓得十二姨太打他一下,原来是替他赶蚊子的,于是叫人举火照地替他寻笔。

趁这档口,十二姨太便问:“什么公事这等要紧?要写什么,不好等到明天到签押房里去写?”湍制台忙道:“为的是一件要紧事。”十二姨太道:“什么事?”湍制台道:“你女人家问他做什么?我为的是公事,说了你也不晓得。”十二姨太道:“我偏要晓得晓得。”湍制台道:“告诉你亦不要紧,为要委一个人差使。”十二姨太道:“什么差使不好明天委,等不及就在今天这一夜?”湍制台道:“为着有个讲究,所以一定要今天委定。”十二姨太道:“到底什么差使?你要委那一个?你不告诉我,我不依!”湍制台道:“你这人真正麻烦!我委人差使,也用着你来管我吗?我就告诉你:只为着我们省城里铸洋钱的银元局,前头的总办丁艰,如今要委人接他的手。”十二姨太抢着说道:“你要委那一个?”湍制台道:“我要委一个姓胡的,他是个道台。”十二姨太道:“慢着。我有一个人要委,这人姓唐,也是个道台。这个差使你替我给了姓唐的,不要给姓胡的了!等一回再出了什么好差使再委姓胡的。你说好不好?”湍制台道:“呀呀乎!派差使也是你们女人可以管得的!你说的姓唐的我知道,这个人是有名的唐二乱子,这等差使派了这样人去当也好了!我定归不答应,你快别闹了!把笔拾起来,等我画稿。连夜还要誊了出来,明儿早上用了印,标过朱,才好发下去,等人家也好早点到差。”

十二姨太见制台不答应他的话,登时柳眉双竖,桃眼圆睁,笔也不寻了,这个老虎势,就望湍制台怀里扑了过来,扑到湍制台怀里,就拿个头往湍制台夹肢窝里直躺下去。湍制台一向是拿他宠惯的,见了这样,想要发作两句,无奈发作不出,只得皱着眉头,说道:“你要委别人,我不愿意,你也不能朝着我这个样子。究竟这个官是我做的,怎么能被你作了主意?”十二姨太道:“我要委姓唐的,你不委,我就不答应!”说着,顺手拿过一只花碗来就往地下顺手一摔,豁琅一声响,早已变为好几片了。跟手又要再摔别的东西。湍制台道:“我不委姓唐的,这又何苦拿东西来出气?”话犹未了,十二姨太忽伸手到桌子上,把刚才送进来的那张稿,早已嗤的一声,撕成两片了。湍制台道:“这更不成句话了!这是公事,怎么好撕的!”十二姨太也不理他,一味撒娇撒痴,要委姓唐的。他俩的拌嘴吵闹,小二爷都在旁边看的明明白白。等到看见十二姨太把公事撕掉,便朝送公事进来的那个门上努努嘴,说了声“你先出去,明儿快照样再补张进来”。小二爷进来把笔拾起,也就跟手出去。

十二姨太见门上及小二爷都出去,便又换了一副神情,弄得湍制台不晓得拿他怎样才好。一回十二姨太要湍制台把这银元局的事情说给他听;一回又要湍制台拿手把住他的手写字与他看;一回又问唐二乱子的名字怎样写。湍制台道:“你要委他差使,怎么连他的名字都不会写?”十二姨太拿眼睛一瞅,道:“我会写字,我早抢过来把稿画好,也不用你费心了。”湍制台无奈,只得写给他看。十二姨太又嫌写的不清爽,要写真字,不要带草。说着,便把方才撕破的那件送进来的稿,检了个无字的地方,叫湍制台拿笔写给他看。湍制台一见是张破纸,果然把唐二乱子的名字一笔一笔的写了出来。

十二姨太等他写完,便说:“晓得了,不用你写了,时候不早,我们睡罢。”湍制台巴不得一声,立刻宽衣上床。十二姨太顺手把撕破的字纸以及湍制台写的字,团作一团,一齐往抽屉里一放,又把洋灯旋暗。湍制台并不留意。等到睡下,两个人又咕唧了一回。歇了半天,湍制台沉沉睡去。十二姨太听了听,房中并无声息,便轻轻的披衣下床,走到桌子边,仍把洋灯旋亮,轻轻从抽屉中取出那团字纸,在灯光底下,仍旧把他弄舒摊了,一张张摊在桌上。好在一张纸分为两片,浆子现成,是容易补的,便另取了一条纸,从裂缝处在后面用浆子贴好,翻过来一看,仍旧完完全全一张公事。唐某人三个字的名字,又是湍制台自己写的。十二姨太看了,不胜之喜。此时小二爷早在门外伺候好的,从门帘缝里见十二姨太诸事停当,亦轻轻的掀帘进来。十二姨太便将公事交在他的手中,把嘴一努,小二爷会意,立刻蹑手蹑脚,赶忙出去,连夜办事不提。这里十二姨太仍旧宽衣上床。湍制台犹自大梦方酣,睡得如死人一般,毫无知觉。

一宵易过,容易天明。湍制台起身下床,十二姨太装着未醒。湍制台也不叫他,独自一人洗面漱口,吃早点心,自然另有丫环、老妈承值。点心刚吃到一半,忽见外面传进一个手本,说是新委银元局总办唐某人在外候着谢委。湍制台听说,愣了一回,问道:“谁来谢委?”外面门上回称:“候补道唐某人谢委。”制台诧异道:“委的什么差使?可是抚台委的?何以抚台并没咨会我?”门上回道:“就是才委的银元局。”湍制台更为诧异,连点心都不吃了,筷子一放,说道:“我并没有委他,是谁委的?”拿手本的门上笑而不答,湍制台更摸不着头路。

正相持间,忽见十二姨太一骨碌从床上坐起,一手揉眼睛,一面问道:“什么事?”湍制台道:“不是你昨儿晚上要给唐某人银元局吗?一夜一过,他已经来谢委了,你说奇怪不奇怪!”十二姨太把脸一板道:“我当作什么事,原来这个!有什么稀奇的!”湍制台愈觉不解,说道:“你的话我不懂!”十二姨太冷笑道:“自家做的事,还有什么不懂的。你不委他,他怎么敢来冒充?”湍制台道:“我何曾委他?”十二姨太道:“昨天的稿是谁填的姓唐的名字?”湍制台道:“我何曾填姓唐的名字?”十二姨太道:“呸!自家做事,竟忘记掉了!不是你写了一个是草字,我不认得,你又赶着写一个真字的给我瞧吗?就是那个!”湍制台道:“那不是拉破的纸吗?”十二姨太道:“实不相瞒:等你睡着之后,我已经拿他补好了。两点钟补好,三点钟发誉,四点钟用印过朱,顶五点钟已经送到姓唐的公馆里去了。他接到了札子,立刻就来谢委,这人办事看来再至诚没有。——这明明是你自己做的事,怎么好推头不晓得!”

一席话说的湍制台嘴上的胡子一根根的跷了起来,气愤愤地道:“你们这些人真正荒唐!真正岂有此理!这些事都好如此胡闹的!这姓唐的也太不安分了!我一定参他,看他还能够在那里当差使!”十二姨太冷笑道:“你要参他的官,我看你还自先参自己罢。‘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你卖缺卖差,也卖的不少了,也好分点生意给我们做做。现在生米已经做成熟饭,我看你得好休便好休。你一定要参姓唐的,我就头一个不答应。等到弄点事情出来,我们总陪得过你。我劝你还是马马糊糊的过去,大家不响,心上明白。这个差使,你卖给姓胡的拿他几个钱,等到姓唐的到差之后,我叫他再找补你一万银子就是了。”

湍制台听了,气的一个肚皮几乎胀破,坐着一声也不响,独自一个心上思量:“倘若发作起来,毕竟姨太太出卖‘风云雷雨’,于自己的声名也有碍。何如忍气吞声,等他们做过这一遭儿,以后免得说话,而且还有一万银子好拿。纵然姓胡的不得银元局,不肯出前天说的那个数目,另外拿个别的差使给他,他至少一半还得送我。两边合拢起来,数目亦差别不多。罢罢罢!横竖我不吃亏,也就随他们去罢!”想了一回,居然脸上的颜色也就和平了许多。拿手本的门上还站在那里候示。湍制台发怒道:“怎么等不及!叫他等一回儿,什么要紧!也总得等我吃过点心再去会他!”说完了这句,重新举起筷子把点心吃完,方才洗脸换衣服出去会面。等他转背之后,十二姨太指指他对家人们说道:“他自己买卖做惯的,怎么能够禁得住别人!以后你们有什么事情,只管来对我说,我自然有法子摆布,也不怕他不依!”家人们亦俱含笑不言。自此这十二姨太胆子越弄越大,湍制台竟非他敌手。这是后话不提。

且说湍制台出去见了唐二乱子,面上气色虽然不好,然而一时实在反不过脸来,只得打官话勉励他几句,然后端茶送客。唐二乱子自去到差不提。这里姓胡的弄了一场空,幸亏预先说明银札两交,所以银子未曾出手。后来见银元局委了唐二乱子,不免去找折奏师爷责其言而无信。折奏师爷有冤没处伸,于是来问东家。此时湍制台又不便说是姨太太所为,只得含糊其词,遮掩过去。后来又被折奏师爷钉不过,始终委了他一个略次一点的差事,也拿到他一万多银子,才把这事过去。以后还有何事,且听下回分解。

同类推荐
  • 刺

    本书收录了《隙中驹》、《尘镜蛛奁》、《刺》、《青丝井的传说》、《江湖墟》五篇侠义小说。
  • 恋君已是二十年

    恋君已是二十年

    1989年,我们第一次相逢。七岁的我因为偷吃未熟的菱角掉到河里,被展翔救起,我把珍藏的乾隆通宝铜钱悄悄塞到展翔的手心。1996年,我们再度相逢。在颍上清秀翠绿的山林间穿梭,我从展翔的衣领中拉出一条系着铜钱的红线,念上面的字:乾隆通宝。展翔的一句“小翎子,我等着你长大。”让我倔强又安静地等了他九年,九年后在中山,留日归来的他用职业化的笑容向我问候。我们在隔年的误会中纠缠痛苦,于是我选择离开。在看不透的世事轮回里,会有无处不在的相逢,在丽江这个神奇又浪漫的地方,因着注定的机缘和巧合,我和展翔化解了所有由爱而生的痛苦,终于走到了一起。对镜贴花黄,我画着红妆,终于做了他最美丽的新娘。
  • 银杏庄的故事

    银杏庄的故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胶东农村相继实行了大包干生产责任制。生产责任制的实行,使广大农民看到了新的希望,他们渴望摆脱“干一天三、四毛,青黄不接吃不饱,没钱抠鸡腚,有病咬牙熬”的窘迫困境。生产责任制的实行,农民的肚子饱了,可口袋里依然是瘪的。
  • 法医秦明:第十一根手指

    法医秦明:第十一根手指

    畅销30万册的“法医秦明”系列第三季终于登场!14个发生在身边的命案,真实!专业!震撼!惊骇!每一案,都让你无法入睡!第三季的故事里,老秦不仅遭遇了目前为止最为可怕的对手,更是首次被设计陷害,成了书中最大的嫌犯!层层揭开的连环杀人案真相,翻书揭晓!
  • 谁主沉浮4

    谁主沉浮4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为官之道,在于德才兼备,在于关注民生,在于造福一方;人才,是人的正位安排,可以兴邦安民,流芳千古;庸才,是人的错位使用,足以祸国殃民,遗臭万年。古今官场,中外政坛,无不如此。
热门推荐
  • 第三眼神

    第三眼神

    一个文艺暖男,在乌河重生后,获得了“落叶神技”,“时间弹弓”,“无量手杖”三样异能神技。在与现代社会恐怖势力,暗黑组织,黑金帝国,国际盗贼,金融黑手,司法救助,冤屈伸张与解谜等一系列的斗争中,通过对异能神技的体验与修炼,在实战中逐步升级,虽历经磨难,终能层层通关,庇佑好人平安,正义战胜邪恶……
  • 铅色云城

    铅色云城

    “佳佳”喜欢自己的男朋友,可是设局要把自己的闺蜜“蒲”介绍给男朋友。男朋友从抗拒“蒲”到心里慢慢接受她,可是当男朋友知道佳佳为什么这样做之后,发觉自己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爱着佳佳,他觉得“我现在需要一把好刀子,要是能弄到枪更好。”
  • 废柴要逆天:妖孽相公我认栽

    废柴要逆天:妖孽相公我认栽

    前世的她是个孤儿,和姐姐相依为命,可是命运捉弄人,唯一的亲姐姐和男朋友却背叛了她。她绝望的选择了同归于尽,却好死不死的赶上了穿越潮流,竟然还是穿越到娘胎里面,因为前世的伤害,从1到5岁她一直都不说话。在5岁,家族里要测试灵力,可她却把验测石给弄爆表了,从此,她的生活不再宁静.....
  • 翻天之路

    翻天之路

    当科技遇上修真,当机械遇上灵阵--夏天,一个现代技术宅,因为需要了解一些玄学中的事,而被送去了修真的世界,且看他如何搅动风云。“我不相信天,不相信命运,我只相信我的技术将会改变一切!”他说
  •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怎样解决课堂教学问题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怎样解决课堂教学问题

    该书旨在帮助广大教师解决课堂教学中遇到的诸多问题,从新课程的课程设置、教学大纲的变迁与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帮助教师正确面对这些变化,解决新课程实施中所产生的困惑与不解,引导读者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反思。
  • 功夫神医

    功夫神医

    轻功加上跑酷会创造怎样的神话?内气辅助针灸会成就如何的辉煌?胸怀大志的陆峰,身怀谁也不知晓的轻功绝技,而这还只是他发现内气的一个初级衍生功能而已。初学针灸,却连连创造奇迹。不会跑酷,却大杀四方,是天赋还是巧合?是偶然还是必然?且看前二十年都在平凡的人如何睥睨天下……
  • 厨娘当自强

    厨娘当自强

    一次意外,安记私房菜的传人安然,穿越到架空古代,一个倒霉被甩的小丫头身上,凭借一身厨艺开始了厨娘自强的征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独宠嚣张世子妃

    独宠嚣张世子妃

    如果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玉惊鸿,文雅一点的,那就是嚣张!粗俗一点的,那就是……渣!怎么说呢?什么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女红刺绣……她一样不会,什么温柔如水,笑不露齿,知书达理……她一样不占,总之,女人该有的三从四德,她全没有。女人不该有的言行举止,她是占全了。
  • 零落浮华只若初见

    零落浮华只若初见

    曾经每天都有“芋头”陪着上学、围着自己身边再转的小悠儿,怎料到会有消失的一天,即便是理应憎恨他但也总勾起那些日子的美好。得到了喜欢的人的青睐,但是似乎已经并没有当初的热切了,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是因为你吗?
  • 追爱逐婚

    追爱逐婚

    由于误会,李嘉乐恨着顾成威;也是由于误会,顾成威深爱着李嘉乐。在我的人生路上,你碰巧路过。从此开始了一段,巧妙绝伦的爱情故事。“原来是你!”“我怎么说?你才能相信我。我怎么做?你才能接受我。”“你的眼神透过我,又想起了谁?”“周睿轩的那双桃花眼要是放起电来,连男人都受不了。”“我们不是已经说好,不再彼此纠缠了吗?”“你躲又躲不开,逃又逃不掉,不如就从了我吧。”你追我逃的戏码,天天在上演。一个步步紧逼,一个节节后退。追来跑去,谁都躲不开一个缘字。越想挣扎,缘分却把两人越栓越紧。在面对家族的利益和高颜值黄金男配阻挠的时候,他们的爱情将何去何从?